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GB 50588 - 2010 水泥工厂余热发电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waste heat power generation in cement plant P 实施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L百叶搁酣牛!rfA公AT她那也且自由咱圳阻丛H棚那古mTllLfaLa叫咱ig制服?且叶-Aa甲i|2010 -12 -01 发布2010-05-31 统一书号:1580177.477定价:20.00元人/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泥工厂余热发电设计规范Cod巳fordesign of
2、waste heat power generation in cement plant GB 50588 - 2010 主编部门: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标准定额总站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1 0 年1 2 月1 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北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泥工厂余热发电设计规范GB 50588-2010 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标准定额总站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地址g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4层)(邮政编码:100038 电话:6390643363906381) 七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世界知识印刷厂印刷850X 1168毫米1/32 3.2
3、5印张78千字2010年10月第1版2010年10月第1次印刷印数16000册食统一书号:1580177 477 定价:20.00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638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水泥工厂余热发电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水泥工厂余热发电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588-2010,自2010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5.3. 1 (2)、7.1.1、8.3.4、14.0.8(2)、15.2.4、15.2.6、15.2.8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行。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0-0年五月三十一日c:, 前言本规
4、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度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7J126号)的要求,由主编单位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本规范共分16章和1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余热资源的确定、热力系统与装机规模,总平面布置,主广房,余热锅炉及系统,汽轮机设备及系统,给水排水及设施,水处理设备及系统,电力系统,电气设备及系统,热工自动化,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建筑结构,辅助及附属设施等。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标准定额总站负责日常管理,中材节能发展有
5、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交中材节能发展有限公司(地址:天津市北辰区龙讪|道1号,北辰大厦C座20层;邮政编码:300410;网址:www.Sinoma EC. cn),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标准定额总站中材节能发展有限公司参编单位: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易世达新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凯盛水泥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1 尹气力育和领f了? 2 人J目次总则术语(2 ) 基本
6、规定( 4 ) 余热资源的确定、热力系统与装机规模(5 ) 4.1 余热资源的确定(5 ) 4. 2 热力系统及装机方案(5 ) 5 总平面布置( 6 ) 5. 1 一般规定( 6 ) 5.2 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布置( 6 ) 5. 3 站区道路5.4 管线布置( 8 ) 6 主厂房( 9 ) 6. 1 一般规定( 9 ) 6.2 主厂房布置( 9 ) 6.3 检修设施( 9 ) 6.4 综合设施门的7 余热锅炉及系统(1 1 ) 7.1 一般规定(1 1 ) 7.2 余热锅炉设备(11) 7.3 余热锅炉与水泥生产线的连接(11) 8 汽轮机设备及系统. (1 3) 8.1 一般规定门川8
7、.2 给水系统及给水泵(13) .、1 8.3 除氧器及给水箱(14) 8.4 凝结水系统及凝结水泵(14) 8. 5 凝汽器及其辅助设施(1日9 给水排水及设施U们9.1 一般规定U们9. 2 供水系统(1 6 ) 9. 3 冷却构筑物和循环水泵(16) 10 水处理设备及系统(18) 10. 1 原水预处理及循环冷却水处理U们10. 2 锅炉补给水处理(1 8 ) 10.3 给水、炉水校正处理及热力系统水汽取样U们11 电力系统(20) 12 电气设备及系统u12. 1 电气主接线(22) 12.2 站用电系统(2 2 ) 12.3 站用电力室与主控制室布置(23) 12.4 直流系统(2
8、3) 12.5 电气测量仪表、继电保护( 24) 13 热工自动化(25)13.1 一般规定(25 ) 13.2 控制方式(2 5 ) 13.3 热工检测与自动调节(25 ) 13.4 联锁(26) 13. 5 电源(2们14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7) 15 建筑结构(2 9 ) 15.1 一般规定川15.2 防火、防爆与安全疏散门0)15.3 建筑、结构设计(3 1 ) 16 辅助及附属设施附录A余热发电和水泥生产线各建筑物(或构筑物)火灾危险性类别、最低耐火等级及最小防火间距(34) 本规范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3 2 , 川川十一与:0问h叫树凡Contents 1 Ge
9、neral provisions ( 1 ) 2 Terms ( 2 ) 3 Basic requirem巳nt(4 ) 4 Confirmation of waste heat resource , thermodynamic system and installed capacity ( 5 ) 4. 1 Confirmation of waste heat resource ( 5 ) 4. 2 Thermodynamic circulation system and installation proposal ( 5 ) 5 General layout ( 6 ) 5. 1 Gene
10、ral requirement ( 6 ) 5. 2 Layout of main buildings and structures . ( 6 ) 5.3 Road of power plant ( 7 ) 5. 4 Pipeline arrangement ( 8 ) 6 Main power building ( 9 ) 6. 1 General requirement ( 9 ) 6. 2 Layout of main workshop building ( 9 ) 6. 3 Maintenance facility ( 9 ) 6. 4 Comprehensive facility
11、(1 0) 7 Waste heat boiler and system (1 1 ) 7.1 General regulation (1 1 ) 7.2 Waste heat boiler equipment (1 1 ) 7. 3 The connection of waste heat boiler and cement production line (1 1 ) 8 Turbine equipment and system (1 3 ) 4 (1 3 ) 8.1 General requirement (1 3 ) 8.2 Water supply system and feed w
12、ater pump .(14) 8. 3 Deaerator and feed-tank . 8. 4 Condensing water system and condensate pump (14) (1 5 ) 8. 5 Steam condenser and its auxiliary equipment 9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 and its facility (1 6 ) (1 6 ) 9. 1 General requirement (1 6 ) 9.2 Water supply system 9. 3 Cooling structur
13、e and water circulating pump (1 6 ) 10 Water treatment equipment and system (1 8 ) 10. 1 Pretreatment of raw water &. circulating water cooling ( 18) treat盯le口t(1 8 ) 10.2 Boiler feed water treatment 10. 3 Water supply, boiler water tuning treatment and thermodynamic system steam &. water sampling (
14、1 9 ) ( 20) 11 Electric power system 12 Electrical equipment and system ( 22) . (22) 12.1 Bus configurations ( 22) 12.2 Power self-consumptlOn system . 12.3 Layout of central control room and electrical room of ( 23) self-consumptlOn system ( 23) 12.4 DC supply 12. 5 Provisions on electrical measure
15、ment meter, relay protection (2 4) devices ( 2 5 ) 13 Thermal engineering automatlOn . (25) 13. 1 General requirement ( 2 5 ) 13.2 Control mode 13.3 Thermal engineering inspection and automatic . (25) adjustment 5 13.4 lnterlock (26) 13.5 Power supply (26) 14 Heating and ventilation ( 27) 15 Buildin
16、g structure . (29) 15. 1 General regulation (29) 15. 2 Fire-fighting , explosion prevention and safe evacuation (30) 15.3 Design of building and structure ( 3 1 ) 16 Ancillary and auxiliary facility ( 3 3 ) Appendix A The fire hazard class , fire rating and minimum prevention distance in waste heat
17、generation and each building (structure) of cement production line (34)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 3 6 )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 37)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 3 9 ) 1 凸JU品、JHHd mm川1. 0.1 为贯彻国家能源综合利用基本方针政策,在水泥工厂余热发电工程设计中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降低能耗、节约投资,制定本规范。1. O. 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新型干法水
18、泥生产线余热发电的工程设计。1. O. 3 新建、扩建水泥工厂的余热发电工程或既有水泥生产线改造增设余热发电系统,设计基本原则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现行国家标准水泥工厂设计规范)GB50295和水泥工厂节能设计规范)GB50443的有关规定。1. O. 4 当余热发电工程设计内容含有热电联供或设有补燃锅炉时,相关部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的有关规定。1. O. 5 水泥工厂余热发电工程环境保护和职业安全卫生设计,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规定。-1. O. 6 水泥工厂余热发电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6 1
19、飞,双压余热锅炉与补汽凝汽式汽轮机构成的热力系统。2. O. 10 闪蒸系统(热水闪蒸海压系统)hot wa ter flash 2术语steam system 由余热锅炉及闪蒸器与补汽凝汽式汽轮机而构成的热力系2.0.1 余热利用waste heat recovery(WHR) 以环境温度为基准,对生产过程中排出的热载体可回收热能的利用。统。2.0.11 双压锅炉dual-pressure boiler 具有两种蒸汽工作压力参数的锅炉。2.0.12 闪蒸器flasher 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不饱和水进入压力较低的容器中时,由于压力突然降低使不饱和水变成容器压力下的饱和蒸汽和饱和水的容器。2.
20、0.2 窑头余热锅炉boiler) 利用窑头熟料冷却机排出的废气余热生产热水、蒸汽等工质的换热装置,简称AQC炉。2. O. 3 窑尾余热锅炉suspend preheater boiler(SP boiler) 利用窑尾预热器排出的废气余热生产热水、蒸汽等工质的换热装置,简称SP或PH锅炉。2.0.4 余热发电waste heat power generation 仅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余热进行发电,也称纯余热发mr qu巳nchingcooler boiler (AQC 2.0.13 补汽凝汽式汽轮机steam-supplemented condensing turbine 凝汽式汽轮
21、机有多个不同参数蒸汽进口,较高参数蒸汽作为汽轮机主进汽,较低参数蒸汽进入汽轮机某一级,不同参数的蒸汽共同推动汽轮机做功。2. 0.14 水泥余热发电系统热效率thermal efficiency of 电。2. O. 5 热电联供cogeneratlOn 余热发电在生产电能的同时,还可生产热水或蒸汽供热。2. O. 6 主厂房main power building 设有汽轮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设施的厂房。2.0.7 单压系统single-pressure system 余热锅炉仅生产同一压力等级的主蒸汽,与只有一个进汽参数的汽轮机构成的热力系统。2. O. 8 多压系统(补汽系统)multip
22、le pressure system 由不同压力等级的蒸汽与补汽凝汽式汽轮机构成的热力系waste heat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水泥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可用于发电的废气总余热量转化为电能的百分比。统。2.0.9 双压系统(双压锅炉双压系统)dual-pressure system 2 .3. lJ ,N吁3基本规定3.0.1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余热发电所利用的废气,应为水泥烧成系统不再利用或不影响物料烘干等其他用途的废气。3.0.2 余热发电工程的设计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1 余热发电工程不应影响水泥生产的正常运行。2 余热发电工程不应提高熟料可比综合能耗和降低熟料产量
23、。3 余热发电工程宜在水泥生产线达产稳定运行后,对运行工况进行热工标定或调查后实施。4 当与水泥生产线同步建设时,废气参数可按已投产、条件相近的余热发电系统参数与水泥工艺设计参数确定。5 原有水泥生产线增加余热发电系统时,应对生产线中的相关设备能力进行核算。3.0.3 新建、扩建水泥工厂生产线的余热发电设计指标应符合表3. O. 3的规定。表3.0.3余热发电设计指标市主主余热发电系统热效率站用电率相对于窑的运转.1fc%) c%) c%) 2000t/d4000t/ d 二注18.5JC/T 733和水泥回转窑热平衡、热效率、综合能耗计算方法JC/T730的有关规定。4. 1. 3 废气余热
24、利用的废气温度取值应满足水泥生产线物料烘干的要求。4. 1. 4 余热利用方案应依据梯级利用原则并确保在余热回收系统不影响水泥生产用热需求的前提下确定。4. 1. 5 余热锅炉的蒸汽参数应经过优化后确定。4.2 热力系统及装机方案4.2.1 热力系统应根据废气参数、热力系统对废气余热的回收利用率确定。4.2.2 蒸汽参数应根据余热条件、汽轮机内效率等因素确定。4.2.3 当利用同一厂区2条水泥生产线的余热时,可选用1台机组。当产量较低的一条水泥窑余热锅炉产汽量低于机组额定进汽量30%或水泥窑运转率低于60%时,宜选用2台机组。4.2.4 当利用同一厂区3条及以上生产线的余热时,宜选用2台或多台
25、机组。飞、亨、飞. 5 5 总平面布置5.1一般规定5. 1. 1 余热发电总平面规划设计的要求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工厂设计规范)GB50295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水泥生产线改建、扩建工程的余热发电应结合生产系统统筹规划,并应合理利用现有设施、减少拆迁和施工时对生产的影响。2 余热发电与水泥生产线的衔接应紧凑、合理,功能分区应明确。3 余热发电的建筑形式和布置宜与水泥生产线的建筑风格相协调。5. 1. 2 主厂房宜布置在现有生产线的扩建侧。5. 1. 3 站区竖向布置的标高与形式、排水设计应与工厂的总平面、竖向、排水设计相协调。5. 1. 4 余热发电的绿化布置应符合下列规
26、定:1 当余热发电与水泥生产线同步建设时,绿化应由工厂设计统一规划。2 当余热发电为改建、扩建工程时,绿化设计应与工厂绿化相协调。5. 1. 5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最低耐火等级应根据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确定,并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5.2 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布置5.2.1 主厂房位置的确定宜符合下列规定:-J 1 主厂房应布置在余热锅炉附近,宜使并网接入联络线的出线顺畅。2 当同一厂区拥有3条及以上水泥窑时,经采取技术措施后,主蒸汽阻力降仍超过0.2MPa或温降超过200C时,宜分设主厂房。5.2.2 冷却塔或喷水池,不宜布置在室外配电装置、主厂房及主干道冬季主导风向的上风侧。5.2
27、.3 各建筑物(或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水泥工厂设计规范)GB50295的有关规定外,还应满足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5.3站区道路5.3.1 站区道路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满足生产、安装检修和消防要求,并应与绿化、管线、竖向布置相协调,同时应与厂内道路有平顺简捷的连接,路型、路面结构应协调一致;2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设置消防车道。5.3.2 站区道路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专为站区服务的支道可采用单行车道,道宽应为4.0m5.0m,最小曲率半径(道路弧线内边线)应为9m,路肩宽度应为O. 75m1.
28、 5m 2 车间引道道宽应为4.0m,最小曲率半径(道路弧线内边线)应为6.0m;人行道的宽度不宜小于1.0m。3 站区道路及车间引道最大纵坡不应超过9%。4 路面标高的确定应与厂区竖向设计及雨水排除相适应。公路型道路的标高应与附近场地标高相协调。城市型道路的路面标高应低于附近车间室外散水坡脚标高,并应满足室外场地排水的要求。 7 节节亨町t5.4管线布置5.4.1 热力管道可与水泥工艺管道同管廊、管架敷设;当管线综合布置发生矛盾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的有关规定处理。5.4.2 当地下管线布置在路面范围以内时,管线应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直埋或设沟敷设。5.4.
29、3 架空管线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利用水泥生产线的建筑物(或构筑物)。2 不应妨碍交通、检修及建筑物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应做到整齐美观。3 架空管线宜与地下管线重叠布置。5.4.4 地下管线水平净距,地下管线、架空管线与建筑物(或构筑物)之间的水平净距,地下管线之间或地下管线与铁路、道路交叉的垂直净距,应根据工程地质、构架基础形式、检查井结构、管线埋深、管道直径和管内介质等确定,且最小净距均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工厂设计规范)GB50295的有关规定。5.4.5 改建、扩建工程中的管线综合布置,不应妨碍现有管线的正常使用。当地下管线间距不能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水泥工厂设计规范)GB50295
30、的有关规定时,在采取有效措施后,满足安装、维修的条件下可适当减小。 8 / fv 6主厂房6.1一般规定6. 1. 1 主厂房的布置应为运行安全、操作方便创造条件,并应做到巡回检查通道畅通。厂房的通风、采光、照明和噪声控制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 和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的有关规定。6. 1. 2 主厂房车间内部的布置应根据厂区规划及热机、电气、土建、水工、热控、暖通等专业设计的布置要求以及扩建条件确定,扩建厂房宜与原有厂房协调一致。6. 1. 3 主厂房内应设置检修起吊设
31、施和检修场地,并应设置设备和部件检修所需的运输通道。6.2 主厂房布置6.2.1 主厂房各层标高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主控制室宜与汽轮机房运转层同一层面。2 除氧器、闪蒸器水箱水位标高应保证锅炉给水泵进口在各种运行工况下不发生汽化。6.2.2 主厂房的柱距和跨度应根据汽轮机容量、形式和布置方式,结合建设(包括扩建)规划容量确定,并应满足建筑设计统一模数的要求。6.3检修设施6.3.1 汽轮机房底层的安装检修场地面积应能满足检修吊装大件和翻缸的要求。 9 ,可严、6.3.2 汽轮机房内起重机设置应按下列原则确定:1 双层布置的汽轮机房内应设置检修用电动桥式起重机或手动单梁桥式或其他形式的起重
32、设备。2 起重机的轨顶标高应结合规划建设机组确定,并应满足起吊物件最大起吊高度的要求。3 起重机的起重量应按检修起吊最重件确定,同时应结合规划建设机组确定。6.3.3 利用汽轮机房桥式起重机起吊受限的设备顶部应设置必要的检修吊钩。6.3.4 汽轮机房的运转层,应留有利用桥式起重机抽出发电机转子所需要的场地和空间。汽轮机房的底层,应留有抽、装、清洗凝汽器冷却管的场地和空间。6.4综合设施6.4.1 主厂房内管道阀门布置应方便检查和操作,凡需经常操作维护的阀门而人员难以到达的场所,宜设置平台、楼梯,或设置传动机构引至楼面或地面进行操作。6.4.2 主厂房内通道和楼梯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汽轮机
33、房底层平面和运转层平面,汽轮机两侧应设有贯穿直通的纵向通道,其宽度不应小于1.Omo当兼作疏散通道时,纵向通道最小净宽不得小于1.4m。2 双层布置并设有中间层的汽轮机运转层至底层平面应设上下联系楼梯。6.4.3 主厂房内的地下沟道、地坑、电缆隧道应设有防水、排水设施。6.4.4 主厂房内应设有卫生间,各楼层地面应设置冲洗设施。6.4.5 汽轮机房外应设有一个事故储油箱(或油储池)。 10 l _:, 7 余热锅炉及系统7.1一般规定7. 1. 1 余热锅炉与烧成系统连接时必须设置旁通管道。7. 1. 2 余热发电汽水管路的设计应保证任何一台余热锅炉能从发电系统中迅速解列。7. 1. 3 余热
34、锅炉应布置在废气热源附近。7. 1. 4 余热锅炉的进口、出口烟风道及旁通管道上应设置可靠的控制阀门。7. 1. 5 余热锅炉厂房的布置方式应根据当地的室外气象条件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非寒冷地区应采用露天布置。2 一般寒冷地区可采用露天布置,应对导压管、排污管等易冻损的部位采取伴热措施。3 严寒地区的余热锅炉不宜采用露天布置。7.2 余热锅炉设备7.2.1 窑头余热锅炉应采取防磨措施,窑尾余热锅炉应设置清灰装置。7.2.2 窑头余热锅炉漏风系数不应大于2%,窑尾余热锅炉漏风系数不应大于3%。7.2.3 余热锅炉收集的粉尘应回送到水泥生产系统。7.3 余热锅炉与水泥生产线的连接7.3.1
35、 余热锅炉进口、出口烟风管道的设计应简捷顺畅、附件少、气密性高和具有较好的空气动力特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z,- 一_.-士节亨严1 窑头废气管道风速不宜大于12m/s.窑尾废气管道风速不宜大于18m/s。2 管道倾角应符合表7.3.1的要求,当不能满足表中条件时,应设置防积灰装置。3 管道应设热膨胀补偿。4 与设备连接的管道设计应满足设备对振动、推力、荷载等要求。5 管道支架设置应稳妥可靠。表7.3.1管道倾角孟ZP之史!上行下行窑头余热锅炉烟风管道450 40。窑尾余热锅炉烟风管道50。450 7.3.2 进入窑头余热锅炉的废气宜设置粉尘分离装置。 12 r1 8 汽轮机设备及系统8.1一般
36、规定8. 1. 1 余热发电机组容量应根据余热资源条件在保证水泥窑正常生产、提高热力系统整体循环热效率的前提下确定。8. 1. 2 余热发电宜采用凝汽式机组,当有稳定热用户时,可采用抽凝机组等形式。8. 1. 3 余热发电机组可在30%,.,.,110%负荷率的范围内运行,并宜在50%以上负荷率连续运行。8. 1. 4 当有2台或2台以上汽轮机组时,主蒸汽管道宜采用切换母管制系统。8.2 给水系统及给水泵8.2.1 给水管道应采用母管制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给水泵吸水侧的低压给、水母管宜采用分段单母管制系统。其管径应大于给水箱出水管径1级2级。给水箱之间水平衡管的设置,可根据机组的台数和
37、给水箱间的距离等确定。2 当给水泵出力与锅炉容量不匹配时,给水泵出口的压力母管宜采用分段单母管制系统;当给水泵出力与锅炉容量匹配时,宜采用切换母管制系统。3 给水泵出口宜设置再循环管和再循环母管。4 备用给水泵的吸水管,宜位于给水泵进口母管2个分段阀门之间;出口的压力管道,宜位于分段压力母管2个分段阀门之间或接至切换母管上。8.2.2 余热锅炉给水系统应设置1台备用给水泵。 13 一一一一一_.-一二8.2.3锅炉给水泵的总容量应保证在任何1台给水泵停用时,其余给水泵的总出力,仍能满足全部锅炉额定蒸发量的110%。8.2.4 给水泵的扬程应按满足系统最大给水压力要求进行计算,并应另加20%的裕
38、量。8.3 除氯器及给水箱8.3.1 除氧器的总出力应按全部锅炉最大给水量确定。8.3.2 每台机组宜对应设置1台除氧器;多台相同参数的除氧器可采用母管制系统。8.3.3 给水箱的总容量宜符合下列规定:1 6MW及以下机组,水箱容量宜为20min 30min的锅炉最大给水消耗量。2 6MW以上机组,水箱容量宜为10min15min的锅炉最大给水消耗量。8.3.4 采用热力除氧时,除氧器及水箱应设置安全阀及排汽管道。8.4 凝结水系统及凝结水泵8.4.1 余热发电的凝结水系统宜采用母管制。8.4.2 凝汽式机组的凝结水泵的台数、容量宜符合下列规定:1 每台凝汽式机组宜设置2台凝结水泵,每台流量宜
39、为最大凝结水量的110%。2 最大凝结水量宜为下列各项之和。1)汽轮机最大进汽工况时的凝汽量;2)进入凝汽器的经常补水量和经常疏水量;引进入热井的其他水量。8.4.3 凝结水泵的扬程应按满足凝结水系统最大给水压力要求进行计算,并应另加20%的裕量。l, j 8.5 摄汽器及其辅助设施8.5.1 当循环水有腐蚀性时,凝汽器的水室、管板、管束应采用耐腐蚀的材质。8.5.2 缺水地区可选用空冷式凝汽器。. 15 r芒了9 给水排水及设施9.1 一般规定9. 1. 1 余热发电的供水设计应与水泥生产线供水统规划。9. 1. 2 技改工程的余热发电水源宜在水泥生产线水源的基础上扩容。当需要另辟水源时,应
40、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工厂设计规范)GB50295的有关规定。9. 1. 3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锅炉辅机循环冷却水,生活、消防、给水和排水管网,应与水泥生产线对应的管网相接。9. 1. 4 取水构筑物、水泵房、水工建筑物和生活、消防、给水、排水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工厂设计规范)GB50295的有关规定。9.2 供水系统9.2.1 生产用水量应根据发电工艺的要求确定。生活用水量、绿化与浇洒道路用水量、设计未预见水量的确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工厂设计规范)GB50295的有关规定。9.2.2 余热发电供水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的有关规定。9.2
41、.3 附属设备的冷却用水应满足设备对水质和水温的要求,冷却塔循环供水系统水质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的有关规定。9.2.4 补给水系统应设置流量计量装置。9.3 冷却构筑物和循环水泵9.3.1 冷却塔塔间的间距以及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应符合本规 16 范附录A的规定。9.3.2 循环水泵运行的总流量应采用最大的计算冷却水量。循环水泵宜设置备用泵。-多 17 10 水处理设备及系统10.1 原水预处理及循环冷却水处理10. 1. 1 设计应根据全部可利用水源的水量、水质全分析资料、水源变化规律确定水处理系统。原水预处理设备的出力、预处理方式、澄清过滤设施选型
42、与设置,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的有关规定执行。10. 1. 2 当循环冷却水系统内和凝汽器水侧有生物生长、腐蚀或结垢的可能时,其处理措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的有关规定。10.2 锅炉补给水处理10.2.1 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设计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水处理设备的出力不应小于系统中全部余热锅炉最大蒸发量的10%。2 各类水箱的容积应符合下列规定z1)清水箱的总有效容积不应小于最大1台余热锅炉2h额定蒸发量的要求,同时应满足单台水处理设备反洗或清洗一次的用
43、水量要求$1)中间水箱的总有效容积,单元制系统宜为每套水处理设备出力的5min储水量且最小不小于2m3事母管制系统宜为水处理设备出力的15min_30min储水量事扣除盐(软化)水箱的总有效容积不应小于最大1台余热锅炉2h最大蒸发量。 18 10.2.2 化学水处理的主要设备可布置在主厂房内,或设置在单独的建筑物内。10.3 给水、炉水校正处理及热力系统水汽取样10.3.1 炉水校正处理的设施,宜布置在余热锅炉附近。每台锅炉应设置1台加药泵,并宜另设1台备用泵。10.3.2 热力系统应设置水汽取样器。其系统、布置及选材的设计宜符合下列规定:1 7.(汽取样冷却器宜布置在余热锅炉附近,并应便于运
44、行人员取样及通行。2 露天布置锅炉的水汽取样冷却器应有防雨、防冻措施。 19 11电力系统11. O. 1 接人系统并网点的选择、接线方式及并网联络线回路应符合下列规定:1 余热发电与总降压变电站或厂区配电站应设置并网联络线。发电机组与电力系统接入点宜选择在总降压变电站低压侧某母线段,也可选择在厂区某配电站的某母线段;联络线的回路数量宜根据发电机组数量确定。2 在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处应设置余热发电并网同期点。3 发电机组解列点可设置在并网联络线的电站侧、总降压变电站侧或厂区配电站侧断路器处。11. O. 2 余热发电的启动电源设计宜利用并网联络线,由总降压变电站或厂区配电站并网母线段系统提供。当
45、站用电系统仅为低压负荷时,也可由水泥生产线就近电力室提供。11. O. 3 电力负荷应根据水泥工厂现有及新增的生产规模、主要电力负荷的容量、年耗电量、用电负荷的组成及其性质等基础资料进行计算。11. O. 4 用电自给率应按余热发电年供电量占水泥生产线年总用电量的百分比计算。11. O. 5 系统继电保护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的有关规定。11.0.6 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并网联络线断路器应设置安全自动保护装置。11. O. 7 系统通信及系统远动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的有关规定。11. O. 8 余热发电的照明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小型火力发电厂设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