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51 ,大小:2.49MB ,
资源ID:184689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8468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GB 50707-2011 河道整治设计规范.pdf)为本站会员(bowdiet1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GB 50707-2011 河道整治设计规范.pdf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GB 50707 - 2011 P 河道整治设汁规范河道整治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river regulation 实施2012- 06-01 发布2011- 07 - 26 bT耐剧址川ML$Mmnu恤S/N:1580177.797 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统一书号:1580177.797 定价:19.00元797.711 91115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河道整治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river regulation GB 50707 - 2011 主编部

2、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 1 2 年6 月1 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河道整治设计规范GB 50707-2011 会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地址2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4层(邮政编码:100038电话:6390643363906381)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北京世知印务有限公司印刷850X 1168毫米1/32 3. 125印张78千字2012年4月第1版2012年4月第l次印刷印数1-6000册女-统一书号:1580177 797 定价:19.00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090号

3、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河道整治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河道整治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707二2011 ,自2012年6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1.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0一一年七月二十六日剧吕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6J77号)的要求,由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和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本规范共有8章和3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资料、总体规划、河道水力计算、河床演变分析

4、、典型河段整治原则、整治工程设计等。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北小街2-1号;电话:010-62056492;邮政编码:100120;电子邮件:jsbz giwp. org. cn) ,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参编单位:武汉大

5、学水利水电学院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主要起草人:何华松余文畴张友祥邵善忠洪建陈长柏胡兆球马东亮毛世民于强生刘士和张俊华章敏姚仕明高幼华金林花丁宁主要审查人:梅锦山刘咏峰徐宪彪付成伟何孝侬李小燕王府义闰俊平朱峰任增平雷兴顺王玉太胡一三张红武窦以松王永忠郭朝文苏加林陈宝中戴力群李长国 2 1 2 3 4 目次总则. . . . . . . . ( 1 ) 术l吾( 2 ) 基本资料( 5 ) 3.1 社会经济( 5 ) 3.2 水文气象( 5 ) 3.3 河床演变( 6 ) 3. 4 地形地质( 6 ) 3. 5 相关工程( 7 ) 3.6 其他(7

6、) 总体规划( 9 ) 4. 1 1可道整治任务与标准(9 ) 4. 2 治导线制定u4.3 整治工程总体布置02) 5 河道水力计算(1 4 ) 5.1 一般规定门U5. 2 河道恒定流计算(15) 5. 3 河道非恒定流计算05) 6 河床演变分析(17) 6.1 一般规定(1 7) 6.2 河床演变资料分析(17)6. 3 数学模型计算(18) 6.4 河工模型试验09) 7 典型河段整治原则 7.1 一般规定 7.2 顺直型河段(20)7.3 弯曲型河段(20) 1 丁8 7.4 (21 ) 分汉型河段.(21 ) 7.5 游荡型河段.(22) 7.6 潮沙河口段.,(24) 整治工程

7、设计(24) 8. 1 堤防工程8.2 8. 3 8.4 (24) 防护工程(27) 控导工程. (29) 疏挖工程 (30) 8.5 生物工程8. 6 安全监测. (31 ) 附录A河床演变分析(32)附录B防护工程计算(3 5 ) 附录C控导工程计算(45)(49) 本规范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50) 附:条文说明( 5 1 ) 2 1 2 3 4 5 6 7 Contents General provisions ( 1 ) Terms ( 2 ) Basic information ( 5 ) 3.1 3. 2 3.3 3. 4 3.5 3. 6 Socio-economic irif

8、orma tion ( 5 ) Hydro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 5 ) Fluvial process Topographical data and geological data Associated works Other information ( 6 ) ( 6 ) ( 7 ) ( 7 ) Overall planning ( 9 ) 4. 1 The task and standard of river regulation ( 9 ) 4.2 Establishment of regulation line (1 1 ) 4. 3 General

9、 arrangement of regulation works (1 2 ) Hydraulic calculation for river course ., (14) 5. 1 G巳neralrequirement ., (14) 5.2 Calculation of steady flow (1 5 ) 5. 3 Calculation of transient flow (1 5 ) Analysis of fluvial process (1 7 ) 6.1 General requirement (1 7 ) 6.2 Analysis of Huvial process data

10、 (17) 6. 3 Mathematical model computation (1 8 ) 6.4 River model test (1 9 ) Principles for typical reach regulation (20) 7. 1 General requirement (20) 3 7.2 Straight reach ( 20) 7. 3 Meandering reach (20) 7. 4 Braided reach . (21) 7. 5 Wandering reach ( 2 1 ) 7. 6 Tidal estuary . (22) 8 Design of r

11、egulation works . (24) 8. 1 Levee works ( 24) 8. 2 Protection works ( 24) 8. 3 River control works ( 27) 8. 4 Dredging works ( 29) 8. 5 Vegetation works ( 30) 8. 6 Safety monitoring ( 3 1) Appendix A Analysis of fluvial process (32) Appendix B Calculation of protection works (35) Appendix C Calculat

12、ion of river control works (45)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49)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50)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 5 1 ) 1总JHHJ m只1. 0.1 为开发、利用和保护好河流,统一河道整治的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制定本规范。1. O. 2 本规范适用于大江大河及其主要支流的河道整治设计。1. O. 3 河道整治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以流域综合规划及专业规划为依据。2 应具备社会经济、水文气象、河床演变、地形地质、相关工

13、程和其他方面的基本资料。3 应兼顾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利益,并应协调防洪、排涝、灌溉、供水、航运、水力发电、文化景观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系。4 对多沙或冲淤变化较大的河流,应深入分析河势变化和河床演变规律。5 应进行方案论证,并应选取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整治方案。6 应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并应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1. O. 4 河道整治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 1. 2术语2.0.1 河道整治river regulation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河道演变规律,稳定和改善河势,改善河道边界条件、水流流态和生态环境的治理活

14、动。2. O. 2 治导线regulation line 河道整治规划拟订的满足设计流量要求尺度和控制河势的平面轮廓线。2.0.3 造床流量dominant formative discharge 对形成天然河道河床特性及河槽基本尺度起支配作用、与多年流量过程的综合造床作用相当的特征流量。2.0.4 河相关系hydraulic geometric r巳lationof river 在相对平衡状态下河流河槽的纵横断面形态与流域来水、来沙及周界条件等因素之间的某种定量关系。2. o. 5 平滩流量bankfull discharge 为水位与滩唇高程基本相平时对应的流量,也称平槽流量。2. o.

15、6 )1顶直型河段straight reach 河槽平面形态)1!Yi直的河段。2. o. 7 弯曲型河段meandering reach 河槽由正反相间的弯曲段和介于其间的过渡段联接而成的平面呈蛇曲形的河段。2. o. 8 分汉型河段braided reach 河槽分为若干汉道,各汉道交替消长的河段。2. o. 9 游荡型河段wandering reach 河槽宽浅多变、沙协|众多、水流散乱、主流经常摆动的河段。2.0.10 潮沙河口段tidal estuary 河流受潮沙影响在潮流界以下的河段。2.0.11 1可槽str巳amchannel 河道中经常通过水流的部分。2.0.12 浅滩sh

16、oal 河槽中隔断上下游深槽、阻碍水流或航行、由沙砾石等组成的沉积体。2.0.13 河势rivEr regime 河道水流的平面形态及其发展趋势,包括河道水流动力轴线或深浊线的位置、走向以及河弯、岸线和洲滩分布的状况等。2.0.14 主流main current 沿河道纵向流动的、流速相对较大的水流主体部分。2.0.15 弯道环流circulating flow in bend 水流在弯道段内做曲线运动所产生的离心力,使表流指向凹岸,底流指向凸岸,形成的横向环流。此横向环流与纵向水流相结合,形成顺主流方向呈螺旋形向前运动的水流。2.0.16 河床演变fluvial process 河道在自然情

17、况或受人工干扰时,水流和河床相互作用所发生的冲淤变化过程。2.0.17 防护工程protection works 为保护堤防和滩岸,防止水流冲刷和波浪冲蚀及渗流破坏而修筑的平顺式且基本不改变水流流势的工程。2.0.18 控导工程river control works 为控导主流、稳定河势、保堤护滩而修筑的对水流流势产生一定影响的工程。2.0.19 河流数学模拟mathematic modelling of river 根据水流、泥沙的运动规律,通过建立基本的数学方程式及其数值计算,分析和预测河床冲淤变化的方法。2.0.20 河流冲淤计算computation of river bed defo

18、rmation 采用河流数学模型、经验法或类比法等方法计算水流和泥沙 3 运动要素以及河床冲淤变形的工作。2.0.21 河工模型试验river model test 将河道形态和水流泥沙运动特征按相似准则模拟坷流水流泥沙运动和河床演变的试验研究工作。. 4 3基本资料3.1社会经济3. 1. 1 河道整治设计应收集防洪区、排涝区、灌区和河道整治工程区的社会经济资料。3. 1. 2防洪区、排、涝区和灌区的社会经济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1 面积、人口、耕地和城镇分布等社会概况。2 农业、工业、交通、能源、通信等行业的规模、资产、产量、产值等国民经济概况。3 自然及生态环境状况。4 历史洪、涝、旱、潮

19、灾害情况。3. 1. 3 河道整治工程区的社会经济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1 土地、耕地、人口、房屋、固定资产等。2 农业、林业、渔业,工业、交通、通信、电力、文化教育、能源等设施。3 文物古迹、旅游设施等。3.2水文气象3.2.1 河道整治设计应收集气温、风况、蒸发、降水、水位、流量、流速、波浪、冰情、地下水等资料。3.2.2河道整治设计应收集与工程有关地区的水系、水域等资料。3.2.3 河道整治设计应收集与工程有关地区的设计暴雨、设计洪水、设计排涝水文成果,以及整治河段的设计洪水过程和相应的设计洪峰流量、水位成果等。 5 3.3河床演变3.3.1 河道整治设计应收集河床演变方面的历史文献和资料

20、。3.3.2 河道整治设计应收集水位、流量、径流量、输沙量、含沙量、泥沙颗粒级配和水温等资料。3.3.3 河道整治设计应收集河势图、河道地形图、纵横断面图、航测图、卫星照片等河道平面变化和评价资料。3.3.4 潮沙河口段还应收集潮位、潮流流速、流向和含沙量过程线,涨、落潮的平均流量,以及有关海岸的动力地貌等资料。3.4地形地质3.4.1河道整治工程各设计阶段的地形测量资料应符合表3.4.1的规定,涉河水工建筑物的地形测量资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SL197的有关规定。表3.4.1河道整治工程各设计阶段的地形测量要求图别设计阶段比例尺图幅范围及断面间距备注项目建议

21、书自建筑物轮廓向1 : 2000 1 : 10000 外100m300m建筑物或河可行性研究自建筑物轮廓向势变化较大处地形图1 : 2000 1 : 10000 外100m300m可适当加大测图比例初步设计自建筑物轮廓向1 : 1000 1 : 2000 外100m300m项目建议书200m500m间距断面间E巨可横断可行性研究竖向1: 100 100m200m间距根据地形变化面图横向1: 5001 : 1000 情况适当加密或放宽初步设计50m100m间距 6 续表3.4.1图别设计阶段比例尺图幅范围及断面间距备注项目建议书纵断竖向1: 1001 : 200 视整治河段可行性研究长短,可适当

22、面图横向1: 1000 1 : 10000 调整测图比例初步设计3.4.2 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师L188和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的有关规定。3.4.3 河道整治设计应收集整治工程段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土质类别、主要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河岸抗冲性与岸坡稳定性评价等成果。3.4.4 河道整治设计应收集天然建筑材料勘察或调查成果。3.4.5 河道整治设计应充分利用己有工程的地质勘察资料,并应收集险耳堤段的历史和现状险情资料,同时应调查历史上决口堤段的范围、地层和堵口材料等。3.5相关工程3.5.1

23、 河道整治设计应收集与整治河段有关的河道、堤防、水库、湖泊、水利枢纽和蓄滞洪区等的基本资料。3.5.2 河道整治设计应收集整治河段的穿堤、跨堤、穿河、跨河、拦洞和临河建(构)筑物等的基本资料。3.5.3 河道整治设计应收集与整治河段有关的港口、码头、船闸、锚地/和航标等有关航运设施和取水排水工程等的基本资料。3.6其他3.6.1 河道整治设计应收集与整治河段有关的流域综合规划、专业规划等资料。 7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二3.6.2 河道整治设计应收集与整治河段有关的水环境、水生态及自然保护区的资料,并应重点调查珍稀濒危及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动植物情况。3.6.3 河道整治设计应收集与整治河段有关的文

24、化、景观和名胜古迹方面的资料。 8 4总体规划4.1 河道整治任务与标准4. 1. 1 河道整治设计应分析防洪、排涝、灌溉、供水、航运、水力发电、文化景观、生态环境、河势控制和岸线利用等各项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对河道整治的要求,确定河道整治的主要任务。4. 1. 2 河道整治设计应协调各项整治任务之间的关系,分析已有工程的功能、作用和存在问题,并应综合分析确定河道整治的范围。4. 1. 3 整治河段的防洪、排涝、灌就或航运等的设计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1 整治河段的防洪标准应以防御洪水或潮水的重现期表示,或以作为防洪标准的实际年型洪水表示,并应符合经审批的防洪规划。2 整治河段的排涝标准应以排

25、除涝水的重现期表示,并应符合经审批的排涝规划。3 整治河段的灌溉标准应以灌溉设计保证率表示,并应符合经审批的灌溉规划。4 整治河段的航运标准应以航道的等级表示,并应符合经审批的航运规划。5 整治河段的岸线利用应与岸线控制线、岸线利用功能分区的控制要求相一致,并应符合经审批的岸线利用规划。6 当河道整治设计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设计标准时,应协调各标准间的关系。4. 1. 4 有防洪任务的整治河段设计泄洪流量和设计洪水位,应采用下列方法分析确定:1 整治河段的设计泄洪流量应按确定的防洪标准,并根据设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一一一计洪水通过水文水利计算确定。2 主要控制站的设计洪水位可根据实测年最高洪水位系列

26、进行频率分析后确定,或根据设计洪峰流量通过分析河道冲淤变化后的水位流量关系确定。洪水位不一致时,应取较大值作为设计洪水位。3 以实际年型洪水作为防洪标准的河段,主要控制站的设计洪水位可根据实测或调查的最高洪水位和整体防洪要求,分析河道冲淤变化后合理确定。4 潮沙河口的设计潮位应采用历年实测高、低潮位资料进行频率分析确定。缺乏潮位资料时,可按邻近地区的设计潮位,分析相关关系确定。-5 整治河段的设计洪水水面线,宜根据主要控制站的设计洪水位和该河段的设计泄洪流量,按设计的河道纵横断面计算确定。4. 1. 5 有排涝任务的整治河段设计排涝流量和设计排涝水位,应采用下列方法确定:1 设计排涝流量宜按确

27、定的排涝标准根据设计暴雨间接推算。2 坡水地区设计排涝流量可采用排涝模数经验公式计算。3 泵站抽排地区设计排涝流量,农田可根据作物耐涝历时采用排涝期涝水量平均排除法估算;城镇可采用产汇流和河洼地容许调节水量,平均排除法估算。4 承泄自排涝水的整治河段设计排涝水位宜低于地面0.2m0.5m,必要时经技术经济论证局部河段也可略高于地面。5 承泄抽排涝水的整治河段设计排涝水位可高于滩地地面,但应满足上下游河段的防洪和排畴要求。4. 1. 6 有河势控制任务的整治河段,中水河槽的设计整治流量应为该河段的造床流量。造床流量应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计算确定。4. 1. 7 有灌溉任务的整治河段设计引水流量和

28、设计引水水位根据灌区情况和设计要求,宜采用下列方法确定:1 设计引水流量宜根据历年灌溉期最大灌溉流量进行频率分析,宜按相应于灌溉设计保证率的流量选取,也可取设计代表年的最大灌溉流量。2 设计引水水位宜根据历年灌溉期旬或月平均水位进行频率分析,宜按相应于灌溉设计保证率的水位选取,也可取多年灌溉期枯水位的平均值。4. 1. 8 有航运任务的整治河段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和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的有关规定计算确定。4.2 治导线制定4.2.1 河道治导线宜分段制定。可选择制定洪水治导线、中水治导线或枯水治导线。4.2.2 洪水治导线应根据设计泄洪流量制定。有堤防的河段

29、,应以堤线作为洪水治导线。4.2.3 中水治导线宜根据造床流量或排涝流量,经综合分析平滩水位制定。制定中水治导线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根据整治的目的,因势利导,按河床演变和河势分析得出的结论制定。2 应利用已有整治工程、河道天然节点和抗冲性较强的河岸。3 上、下游应平顺连接,左右岸应兼顾。4 上、下游相衔接的河段应具有控制作用。5 应协调各有关部门对河道整治的要求。6 按排涝要求开挖的问段,应根据设计开挖的河槽断面上口宽制定。4.2.4 枯水治导线可根据供水、灌溉、通航和生态环境等功能性输水流量选择制定。制定枯水治导线应符合下列要求:1 宜在中水治导线的基础上制定。2 宜利用较稳定的边滩和江心

30、洲、矶头等作为治导线的控制点。3 有通航要求的河段,宜按集中水流形成具有控制作用的优 良枯水航道的要求制定。4 有灌溉、供水任务的河段,应满足灌溉、供水的基本要求。5 宜满足生态环境流量的基本要求。4.2.5 河道治导线宜平I团、光滑,在弯曲段可采用复合弧线连接。应论证治导线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重要河段应进行河工模型试验。4.3 整治工程总体布置4.3.1 河道整治设计应按整治的主要任务和范围,统筹协调好各项整治任务和相应专业规划的关系,进行整治工程总体布置。4.3.2 有防洪任务的整治河段,河道纵横断面应按安全下泄设计泄洪流量设计。新修堤防时,应在设计确定的河槽断面基础上,根据防洪规划、地形地

31、质条件、河床演变情况、现有工程状况、拟建工程位置、征地拆迁量、行政区划和文物保护要求等,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合理布置堤防的堤线。4.3.3 整治河段堤线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堤线与河势流向应相适应,应与洪水的主流线大致平行。2 堤线应平I顶,各堤段应平顺连接,不应采用折线或急弯。3 应利用现有堤防和有利地形,修筑在土质较好、比较稳定的地方,并应留有适当宽度的滩地。4 两岸堤距应根据防洪规划分河段确定,上下游、左右岸应统筹兼顾。5 两岸堤距的大小应根据河道了世洪的要求、河道的地形地质条件、水文泥沙特性、河床演变特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滩地的滞洪淤积作用、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和技术经济指标等,经

32、综合分析后确定。6 同一河段两岸堤距应大致相等,不宜突然放大和缩小。对束水严重、泄洪能力明显小于上、下游的窄河段,宜清除阻水障碍、合理展宽堤距,并应与上、下游堤防平缓衔接。4.3.4 有排涝任务的整治河段,河槽纵横断面宜按下泄设计排涝 12 流量设计。有航运任务的整治河段,航道尺度应根据确定的航道建设标准和等级,并按现行国家标准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的有关规定和已批准的航运规划进行设计。有灌溉和供水任务的整治河段,应满足设计输水、引水流量和高程的要求。河槽整治设计还应满足河道生态环境流量和水位的基本要求。4.3.5 整治河段河槽的设计整治河宽宜选用下列方法确定:1 宜分析河槽的河相关系,

33、并宜确定设计整治河宽。2 宜根据历年河势资料和实测大断面成果,分析主槽的历年变化范围,统计造床流量相对应的河宽作为设计整治河宽。3 宜根据整治河段的实际情况,选择可供类比的模范河段,点给水面宽与流量的关系,宜根据造床流量推求相应河宽作为设计整治河宽。4 按排涝要求开挖的河段,宜根据设计开挖的河槽断面上口宽确定设计整治河宽。4.3.6 中水治导线应根据设计整治河宽,按本规范第4.2节的规定拟定,并应分析天然河道的形态、河弯个数、河弯要素、弯曲系数、已有工程利用情况等,论证治导线的合理性。4.3.7 堤防工程、防护工程、控导工程、疏挖工程等河道整治工程,应根据规划的治导线、设计整治河宽、堤距和堤线

34、统筹安排、合理布置。4.3.8 坝、垛等整治工程头部连线确定的整治工程位置线,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分析研究河势变化情况,确定最上的可能靠流部位,整治工程起点宜布设在该部位以上。2 在整治工程位置线的上段宜采用较大的弯曲半径或采用与治导线相切的直线退离治导线,且不得布置成折线。3 整治工程中下段宜与治导线重合。整治工程中段弯曲半径可稍小于上段,在较短的弯曲段内应调整水流方向;整治工程下段弯曲半径可比中段稍大。 13 5 河道水力计算5.1一般规定5. 1. 1 河道整治设计应对河道分段后进行河道水力计算。5. 1. 2 河道分段应使计算河段内各水力要素无大的变化,河段两端断面宜选在无回流的渐变

35、流断面。5. 1. 3 计算断面间距宜在1倍4倍河槽宽范围内选取。计算断面间距在比降较大河段宜取小值,比降较小河段可取大值。水力要素、河道特性、河床组成变化急剧的河段断面间距宜缩小。5. 1. 4 天然河道的糙率可采用下列方法分析确定:1 有水文站实测糙率资料时,应求出糙率与水位、流量等的关系后分析选定。2 有实测河道水面线和相应流量时,应采用水面线计算公式推求糙率。3 无实测资料时,宜根据地形、地貌、河床组成、水流条件等特性与本河段相似的本河道其他河段或其他河道的实测糙率资料进行类比分析后选定。确无相似河段可类比时,可查阅相关糙率取值手册分析选定。5. 1. 5 河道整治后的糙率应根据整治后

36、的河道边界条件和水流特性,结合以往工程经验综合分析确定。5. 1. 6 复式断面的主槽糙率和滩地糙率应分别确定。河道过水断面湿周上各部分糙率不同,应求出断面的综合糙率。河道形态、河床组成等沿河长方向的变化较大时,应分段确定糙率。5. 1. 7 河道整治设计应根据整治河段内的建构)筑物的功能、布置和结构型式,进行相关水力计算。拦河、临河、跨河的建(构)筑物,应进行过流能力和军水计算。5. 1. 8 对可能引起河道冲淤变化的建(构)筑物,应进行冲淤分析计算。必要时,应进行相应的数学模型计算或河工模型试验研究。5.2 河道恒定流计算5.2.1 整治河段的水面线应根据控制站的水位和相应的河道流量,计入

37、区间入流、出流等因素计算确定。5.2.2 河道内局部地方有突出的变化或阻水障碍物,产生较大的局部水流阻力时,应计算局部水头损失。5.2.3 对于干支流、河湖等洪涝水相互顶托的河段,应研究洪涝水组合和遭遇规律,并应根据设计条件推算不同组合情况的水面线,经综合分析后合理确定设计洪涝水位。5.2.4 分汉河段流量和水面线应按总流量等于各汉流量之和及各汉分流、汇流条件计算确定。5.2.5 计算的水面线成果,宜与实测或调查的水面线进行比较验证。5.3 河道非恒定流计算5.3.1 整治河段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河道设计洪水过程和其他非恒定流过程计算:1 水流要素随时间变化较大的河流。2 河道调蓄作用较

38、大的河段。3 潮沙河口段。5.3.2 对于相对单一的较长河段,可采用一维河道非恒定流数学模型计算。5.3.3 对于水面宽阔的河段、洪泛区和潮沙河口段等,宜采用二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计算。5.3.4 计算的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应根据计算河段的实际情况或设计要求合理确定。 15 二一一二二一一一一一5.3.5 数学模型应采用新的实测河道地形资料和水文资料进行参数率定和模型验证。5.3.6 缺乏河道地形和糙率资料,而有一定水文实测资料的河段,也可采用河道非恒定流的简化算法。 16 6 河床演变分析6.1一般规定6. 1. 1 河床演变分析可采用资料分析、数学模型计算和河工模型试验等方法。6. 1. 2

39、对多沙或冲淤变化较大的河流,宜在河床演变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数学模型计算和河工模型试验,并应分析整治河段近期的河势变化和河床演变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预估发展趋势。6. 1. 3 对少沙或河床相对稳定的河流,可只进行河床演变资料分析工作,并宜适当简化工作内容。6.2 河床演变资料分析6.2.1 河床演变分析应分析整治河段水沙特性,主要统计分析工作宜包括下列内容:1 径流特征值,年际和年内变化。2 水位特征值,年际和年内变化,比降特征。3 悬移质泥沙特征值,年际和年内变化,颗粒级配。4 推移质输沙率和颗粒级配;床沙颗粒级配。5 流量与含沙量、洪峰与沙峰的对应关系。6.2.2 河床演变分析宜分析并概括

40、河道的历史演变情况。6.2.3 河床演变分析应分析整治河段的河势变化情况,主要分析.工作宜包括下列内容:1 对收集到的河势图、河道地形图和资料进行整理、审核。2 将实测的河势图、河道地形图进行套绘,分析河道深路线、滩岸的平面变化。3 根据河道地质资料,分析河床的边界条件和河岸的稳定性。4 根据河势、主流线或深l5l.线、地形的变化情况及河道地质等边界条件,结合己建、拟建河道整治工程情况,以及河工模型试验成果,预估整治河段今后的河势变化趋势。6.2.4 河床演变分析应分析整治河段的冲淤变化情况,主要分析工作宜包括下列内容:1 根据实测的固定横断面图进行套绘,分析河道横断面的冲淤变化。2 根据实测

41、的纵断面图进行套绘,分析河道深15l.线、平均河底高程、滩面高程等纵断面的冲淤变化。3 河道的冲淤量应采用断面法或输沙率法计算,并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受资料条件限制的河段,也可采用经验法、类比法进行河流冲淤计算。6.2.5 整治河段的河相关系宜根据造床流量、来水来沙量、河道纵横断面、河段地形地质条件等资料分析确定。6.2.6 对潮沙河口段,还应分析潮位、潮流、潮波、风暴潮、咸潮入侵等特性,并应分析河口的历史演变情况。6.3 数学模型计算6.3.1 对多沙或冲淤变化较大的河流进行河道整治设计,直采用河流数学模型分析计算河床的甜淤变化。6.3.2 对于相对单一的较长河段,可采用一维泥沙数学模

42、型计算;对于水面宽阔的河段、洪泛区和潮沙河口段等,宜采用二维泥沙数学模型计算。6.3.3 数学模型计算范围应包括河道整治工程可能影响的市围,模型进出口位置宜在稳定所需的河道范围之外。6.3.4 对数学模型应采用实测河道地形资料和水文、泥沙资料进行参数率定和模型验证。6.3.5 1可流冲淤计算的水沙系列,可根据计算要求和资料条件选用长系列或代表系列或代表年。代表系列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年输沙量、含沙量,以及代表年的年径流量、年输沙量、含沙量,均应接近多年平均值。6.4 河工模型试验6.4.1 下列情况的河道整治设计宜进行河工模型试验:1 水流流态复杂或冲淤变化较大河段的河道整治。2 对河势控制和

43、岸线利用有较大影响的河道整治。3 重要河段、河口段及对重要工程有影响的河道整治。6.4.2 多沙或冲淤变化较大的河段,应采用动床河工模型试验,少沙或河床相对稳定的河段,可采用定床河工模型试验;研究局部河段水流结构和泥沙分布时,宜采用正态河工模型试验,研究较长或宽浅河段水沙运动时,可采用变态河工模型试验。6.4.3 模型试验范围应包括河道整治工程可能影响的范围,模型进出口位置宜在稳定所需的河道范围之外。6.4.4 河工模型在正式试验前应进行验证试验,对水面线、流速流态和河床冲淤地形应进行验证。6.4.5 河工模型试验的精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河工模型试验规程)SL99和内河航道与港口水流泥沙模拟技

44、术规程)JTJ/T232的有关规定。 19 7 典型河段整治原则7.1一般规定7. 1. 1 根据河型、平面形态和河段特点,整治河段可分为顺直型、弯曲型、分汉型、游荡型和潮沙河口等典型河段。7. 1. 2 对河道整治设计范围内的典型河段宜分析水流泥沙特性、河势变化和河床演变特点,采取适合该河段的整治措施。7.2 JI固直型河段7.2.1 对顺直型河段进行整治,应稳定现有河势。7.2.2 修筑堤防堤线应平)1顶,基本应与洪水流向一致,并应留出足够的滩地和泄洪断面,应安全通过设计、泄洪流量。7.2.3 需要扩大河道时,中水治导线应与现状河道走向基本一致,并应规则平j顷。修建整治工程宜与堤线、岸线一

45、致,不得采用严重影响水流流向的整治工程。7.2.4 浅滩整治应在分析浅滩演变规律的基础上选槽和布置工程,修建航道整治工程应有利于形成较稳定的航槽,也可采用疏竣措施改善浅滩,并应兼顾河道行洪和河岸稳定要求。7.3 弯曲型河段7.3.1 对弯曲型河段进行整治,宜按现有河势与治导线的关系,采用防护工程维持现有有利岸线稳定河道,也可采用控导工程控制凹岸发展及改善弯道。7.3.2 对于微弯型河段,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优良弯曲河段的河湾形态,设计整治河宽、河湾形态参数,拟定整治河段的治导线,确定整治工程位置线。7.3.3 经技术经济充分论证确需裁弯的河段,裁弯设计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1 进行多方案

46、比较确定裁弯段新河的线路,必要时应通过河工模型试验论证确定。2 裁弯段新河的进出口位置应进口迎流、出口顺畅,并应与上下游河势平顺衔接。3 裁弯段新河的曲率半径,宜按本河道稳定优良的弯曲河段资料选定。4 可根据需要在设计新河凹岸采取防护工程,稳定河道。5 进行系统裁弯时,单个裁弯应与系统裁弯统筹安排。7.4 分汉型河段7.4.1 分汉型河段的整治可选择采取稳定汉道、改善汉道、堵塞汉道等措施。7.4.2 当分汉型河段的发展演变过程处于较稳定的有利状态时,宜采用巩固汉道稳定的整治措施。稳定汉道可在分汉型河段上游节点处、汉道入口处,汉道内冲刷段,以及江心协i首部和尾部分别修建整治工程。7.4.3 当分汉型河段的演变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且不允许堵塞汉道时,可采用修建顺坝或丁坝、疏竣或爆破等改善汉道的整治措施。7.4.4 经技术经济充分论证确需堵塞汉道的河段,应分析该分汉河段的演变规律,宜选择逐渐衰退的汉道加以堵塞。当堵塞汉道对河段的1世洪能力有较大影响时,应采取恢复河段泄洪能力的补偿措施。7.5 游荡型河段7.5.1 游荡型河段的整治应采取逐步缩小主流的游荡摆动范围、稳定河势流路的工程措施。 21 7.5.2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水流泥沙特性和河势流路,应选择对防洪、护滩和引水等综合效果优的中水流路作为整治流路,宜充分利用已有整治建筑物或固定边界制定治导线。7.5.3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