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 531 4 94 精密工程测量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precise engineering survey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精密工程测量及其控制网的布设原则、等级、作业要求和数据处理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工程的勘察设汁、施工放样、安装调试、变形监测诸阶段的精密测量工作。在其他领域应用时,其原则也可参照执行。2 引用标准GB 12897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979 近景摄影测量规范3 总则3. 1 精密工程测量是工程测量的现代发展和延伸,它以绝对测量精度达到毫米量级,相对测量精度达到1X10-,以先进的测量
2、方法、仪器和设备,在特殊条件下进行的测量工作。精密工程测量准确求定控制点和工作点的坐标和高程以及进行精密定向、精密准直、精密垂准,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服务。3. 2 精密工程测量控制点的坐标,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任意带或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以测区平均高程面或主体设备离程面(或抵偿高程面为投影面。在工程设计基准下,可选用国家控制网中一个点的坐标及一条边的方位角作为精密工程控制网的起算数据n精密工程测量控制点的高程,采用正常高系统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当工程区域内同一水准面上各点的正常高差大于t程容许误差时,应采用区域力高系统。高程基准点须测定重力,相对于起始重力点的中误差不得超过士
3、1mGal, 3. 3 精密工程测量以相邻点相对点位中误差或在特定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精度作为精度指标,划分为一、二、兰、四级。一、二级精密工程测量应在可控观测条件下作业,三、四级精密工程测量应选择最佳的野外条件作业。同工程中不同的观测项目,可选用不同的精度指标a同类观测项目中若有不同精度要求的控制点,应选择最高精度指标布设统一的控制网。3. 4 精密工程测量技术应与工程总体设计协调统一。精密工程测量设计人员须同该项工程的其他专业人员密切配合,解工程的用途、特点、总体布置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了解工程的分体结构、施工步骤、进度和方法;了解工程总体和局部对测量工作的要求(包括精度、时限等);收集分析
4、己有的测绘资料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水文、气象资料。设计人员应采用数学规划方法结合现场踏勘,设计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最佳测量技术方案。3. 5 工程放样和设备构件的安装定位,以精密工程测量控制点为基础。应尽量以最简单、最精确的方法将构件定位标志的设计位置与控制点相联系,安装定位工作要直接利用对中器进行,若确有困难,也应尽最使控制点靠近构件设计位置。可利用基准线法、弦线支距法、距离或方向交会等方法将构件安装圭IJ国家技术监督局1994-12-22批准1995-10-01实施G/T 15314-94 设计位置。据放样方法.仪器设备情况,合理地确定放样测量的允许误差,确保目标点的要求精度。构件安装
5、前,应对控制点作检核测量。最终安装后,应对全部构件进行竣工测量。3. 6 精密工程建(构筑物的变形测量,宜采用自动化信息遥视l系统连续进行,也可采用周期复测的方法进行监测c复测周期应根据建(构)筑物变形特征、速率、观测精度等因素综合确定。若用户对变形测量精度无特殊要求,可按有关专业的变形测量规范要求进行监测。3. 7 精密工程测量使用的各种测量杆尺、线尺、测胆仪、水准标尺,应送具有计量认证的检验机构进行技度检定。测量仪器、对中装置以及工程测量应用的物理、气象仪器也应按有关规程进行检定。有条件的大型精密工程场所,应建立计量站。3.8 工程建设各阶段的精密工程测量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提交成果,进行
6、检查验收并编写工程测量技术总结和竣工报告。有条件的精密工程测量管理部门,应建立工程测量信息库系统。3.9 精密工程测量工作,除应用本规范提出的方法外,在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原则下,优先采用成熟的测量新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例如附录L、Ml。若用户提出的精度要求超过本规范的指标,可以采用经过实践检验的其他方法和仪器施测。4 精密工程水平控制网4. 1 精密工程水平控制网的主要作用a. 为精密工程施工放样、设备安装、i周校和竣工测量提供精密水平控制j点和相应的控制测量资料。b. 为地基、建筑物及主要构件或系统的变形监测提供分析、验证和研究水平变形的基础资料。 为同一工艺流程中的不同建筑物或同一建筑
7、物的不同群体分期建设提供统-完整的精密控制测量基础。d 实现工程设计坐标系与控制测量坐标系间的转换回4.2精密工程水平控制网的设计原则4. 2. 1 精密水平控制网的精度,是根据精密工程关键部位的竣工位置的容许误差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合理地确定。4.2.2 精密工程水平控制网的精度,一般是以相邻点相对点位中误差(或相对变化量作为设汁的依据。精密水平控制网通常是固定基准下的独立网(监测阿有时除外)。控制网的等级,一般不具有上级闷控制下级网的意义,而具有点位配合和精度配合的意义,但也允许逐级发展。4.2.3 精密工程水平控制网的图形主要取决于工程任务和实地条件,般由基准线、三角形、大地回
8、边形及中点多边形等基本图形构成,根据情况可布设成基准线、三角网、三边网或边角网,也可采用GPS网用双频接收机载波相位法建立相对水平控制网。精密工程水平控制网对阿形(包括边长和角度)一般不作具体要求。4. 3 精密工程水平控制网的等级以相邻点相对点位中误差作为精度指标,分为一、二、三、四级(见表1)。表lm自1等级一级二级:工级四级相邻点相对点位中误差O. 2 ).0 3. 0 5. 0 相对点位中误差M;j可根据相对点位误差椭圆的长半输和短半轴或相对坐标增量中误差来计算M =土JA?j -+- B,2j ( 1 ) 。GB/T 1 531 4 94 或Mij二士J此十mL( 2 ) 式中Ay相
9、对点位误差椭圆的长半轴,mm;BiJ 相对点位误差椭圆的短半轴,mm;mt:.:t; ,mc.y 相对坐标增量中误差,mmo也可用边长的中误差和万位角中误差按下式汁算:M,j =:l: .j m; + (m. X sl p) . . . . . . . . . . .( 3 ) 式中:rn. 边民中误差,mrn;ln,-方位角中误差,() ; s 边长,mm;p一一-206265。4,4 精密工程水平控制网技术设计前应收集的资料a 工程地区一定范围内的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交通图、地质构造图、水文资料、气象资料等。b. 工程总体规划图、建筑总体布置图、施工图、进度表及各项有关技术文件,特别是耍弄清
10、楚对工程测量提出的精度要求的实质性意义,并用技术文件予以确定。C. 已有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水平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点之记、成果表、技术总结。4. 5 精密工程水平控制网的设计方法水平控制网采用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方法(模拟法或与解析法配合使用的综合方法)。优化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图形设计、观测方案设计和旧网改造的设计。无论哪种设计,水平控制网的质量必须满足精度要求,还须顾及控制网的可靠性标准、费用标准及监测网的灵敏度标准。4.6 精密工程水平控制网的技术设计程序a. 在施工总平面图主或工程设计平面图上,按比例尺展绘出建筑物的主要点、线。b. 根据施工现状和技术条件,在图上选取控制点,连成网形。C.
11、用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的方法,进行多种方案的设计,从中选择一种最优设计方案。d. 到实地选点,确定点位、标墩类型。要确保通视,还要考虑地质条件、地下水位、荷重影响以及季节性温度变化等影响。设计统一的强制对中设备和照准标志。e. 根据图上设计和实地选点的结果,编写精密工程水平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4. 7精密工程水平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的内容a. 水平控制网设计图,标志类型和施测精度等级。b. 测区概况和对已有水平控制网测量资料的评价和利用。C. 采用的测量基准和测量标准。d. 测量标志结构,强制对中设备、墩标规格及埋设要求。e. 工程提出的精度要求的确切意义,技术设计方案和预期的精度估算。f 采用的
12、仪器、设备、观测方法、仪器计量检定地点和周期以及新技术应用。 作业实施计划和进度表。5 精密工程高程控制网5. 1 精密工程高程控制网的主要作用a 为精密工程施工放祥、设备安装、调校和竣工测量提供高程控制点的精确数据。b. 为工程地基、建(构)筑物的变形监测提供研究垂直变形的基础资料。i GBI1、1531494 c. 为同一工程中不同建构)筑物或同一建(构)筑物的不同群体分期、分层建设,提供统一的高程控制基础。5.2 精密工程高程控制网的设计原则5. 2. 1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范围应与水平控制网相适应。5. 2. 2 高程控制闷的精度,应使工程竣工时关键部位相对于设计尺寸的误差满足要求。5.
13、2.3 商程控制网以测站高差中误差为精度设计和分级的依据。高程控制网的等级一般不具有k级网控制下级闷的意义,在低等网内可以布设高等问,此时只选取一点作为高等问的高程起算点D若工理需要也允许逐级布设高程控制网。5.2.4 高程控制网应为闭合环或附合路线构成的结点网,不得布设支线。闭合环周长和结点间长度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确定。5.2.5 高程控制网中的路线坡度应平缓,视野应开阔,视线H周围障碍物应超过O.5 rn。一、二级高程路线上,应能设置仪器墩或可移动的仪器台,相邻标尺点间高差不得超过0.5m. 5.2.6 高程技制网中的控制点,应设在稳定可靠、连测方便并能长期保存的地点,应避开地下管线、油井
14、、气井、水井、地裂缝、滑坡、振动剧烈及其它易遭破坏的地点。大型精密工程应建立高穰基准点。5.2.7 露天埋设的高程控制点,须经过一个雨季,冻土地区还应经过一个冻解期,岩层或室内埋设的高程控制点,至少应经过半个月方可观测。5. 3 精密工程高程控制网的等级高程控制网以测站高差中误差作为精度指标,分为一、二、兰、四级(见表2)。表2等级级一级三级四级测站高差中误差0.03 O.OS 。100.30 thm 视线*度10 20 30 50 m 高程测量一测站高差中误差M按布阿状况进行汁算。a 当闭合环的个数超过20个时,按(4)式计算:M士在万及J/N.( 4 ) 式中:f环闭合差,mm;n 计算各
15、f值相应的测站数3N 闭合差个数。b 当闭合环不足20个而网中测段数超过20个时,按(5)式计算zM士J曰2万丁汪N. ( 5 ) 式中d段往返不符值,mm;n 计算d值相应的测站数eN 往返不符值个数。c. 独立测站变形观测的曰均值个数超过20个时,按(6)式计算。GB/T 15314-94 二一川市一阿叽J4 士Mt (日)式中sXI第z日观测高差平均值.mm,S 相邻日均值连差,mm;N一一日均值个数。若变形量过大,应去掉变形影响,再进行精度统计。5.4 精密工程高程控制网技术设计前应收集的资料a. 工程所在地区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和交通图,地质、地震、气象、水文资料。b. 工程建设总体规划
16、图、布置图、施工图、工程施工进度表及有关技术文件。特别耍弄清楚对高程测量提出的精度要求,并用技术文件予以确定。 工程所在地区的高程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水准路线图、点之记、成果表、重力测量资料、技术巳结等。5. 5 精密工程高程控制网的技术设计程序a. 在施工总平面图上展绘出工程建(构)筑物的主要点、线。若为多层结构工程,应分层展绘。b 在图上展绘已有的水平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包括新设计的水平控制点儿C, 按工穆建设需要和高程控制点位要求,在图上选取高程控制点,使高程控制点均匀分布在建(构筑物周围。按照观测l路线的要求,连结相关控制点(包括合适的水平控制点)构成高程控制网。d. 在设计的高程控制网
17、上,用解析方法(等权代替法、参数法或其他方法)计算关键部位某些特定点问高差或高程(以下简称测量对象)的权例数,按(7)式求出测站寓差中误差,对照表2选定高稳控制网的等级。M= Ll/(3 J(i;J ( 7 ) e 式中:M拟设高程控制网的测站高差中误差;LlF 测量对象F的容许误差8QF测量对象F的权倒数(以测站高差中误差作为单位权中误差)。e. 采用增加或减少多余观测的方法,进行多种方案的设计,选择既适合测区条件和仪器性能又能满足工程要求精度的方案布设高程控制网。f 到实地确定点位和标志类型。g. 编写精密工程离程控制测量设计书。5. 6 精密工程高程控制测量技术设汁书的内容a. 高程控制
18、网设计图,标志类型和施测精度等级。b. 测区概况和对已有高程控制测量资料的评价和利用。C. 采用的高程系统和测量标准,确定的高程起算点和检测方案。d. 需埋设的测量标志分类表。e. 确定高程控制网精度等级的依据,工程建设要求的关键部位某些特定点高程精度的估算。f. 采用的仪器、设备、观测方法和仪器计量检定地点和周期。g. 作业实施计划和进度表。6 测量标志的建造6. 1 般规定丁GB/T 15314- 94 6. 1. 1 精密工程测量的各种标志,是进行各种精密测量的基本依据。按其用途可分为平面点标志.高程点标志和平高点标志。6.1.2 在埋设标志之前,应仔细研究工程区域内有关的工程地质、水文
19、地质及气象等资料.依据地基的承压性能、恒温层的深度、冻土深度、地下水位的深度及波动幅度等情况,并结合建筑物竣工后的总荷载、单位面积上的压力以及建筑物运营期间的动荷载等信息,确定标志的埋设深度。6. 1. 3 各种标志的类型和规格应根据观测日的和工穰区域内的地质条件来确定。标志的埋设应稳固、耐用,保证近期和长远的使用方便。外部修饰还应考虑与相应建筑物外观的协调、造型美观。6.1.4 埋设精密测量控制点地锚的深度应遵循以下原则23. 平面点及高程点的地锚应埋在土壤压缩深度以下,并靠近恒温层地带;h. 如果恒温层位于压缩深度的下边线或边线以上,那么高程点埋设地锚的深度则应是t壤压缩深度的边线;c.
20、选择埋设地锚深度时,还必须顾及到士壤水位及其季节性的变化,以使控制点地锚埋在水位变化范围之外。6. 1. 5 在建造标志前后,应编制标志明细表,在该表上说明所采用标志的类型和规格等情况,并绘出埋设图。埋设图包括点位平面图、标志断面图、点位地质剖丽图。6.2 平面点标志6.2.1 平面点的标志包括深埋式标志、观测墩及照准标志等。6.2.2 精密工程测量的平面基准点标志一般采用深埋式标志。根据具体工程的需要和可能,深埋式标志可以选用倒锤式装置、光线传递式标志或刚体支架式标志等。深埋式标志的规格见附录A。6.2.3 深埋式标志的建造应符合下列要求:a. 标志的地锚应固定在稳定的岩层中.标体本身应与建
21、筑物及地基上表的岩层相隔离gh. 地锚中心应能严格垂直地传递到作业水平面上;c. 钻孔垂直度应不低于1/200,6.2.4 各等级平面控制起应建造观测标志。观测标志应因地制宜选用混凝土、花岗石、青石及钢管等材料建造。标志规格见附录B。6.2.5 埋设观测标志时,应先将坑底填以沙土,捣国穷实或浇灌混凝土底层。标志埋稳后,周围的士亦应穷实,以防标志倾斜或位移。6.2.6 平面点的标志上应具备强制对中装置。强制对中装置的对中误差应按观测精度确定,般为土o.025士0.1mm。6.2.7 照准标志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旋入式杆标照准标志、重力平衡球式照准标志、直插式幌牌标志和埋入式照准标志。各种标志的规格
22、见附录C。6.2.8 照准标志应符合图象反差大、图案对称、有明显几何中心或轴线、相位差很小和本身不变形等要求。6.3 高程点标志6. 3. 1 离程点的标志包括深埋式金属管标志、岩层标志、浅埋式金属管标志、混凝士标志、墙上标志、基础上标志和设备上标志等。6.3.2 精密工程测量的高程基准点标志一般采用深埋式标志。根据具体工程的需要和可能,深埋式标志可选用深埋式双金属丝标志、深模式双金属管标志或深埋式钢管标志等。深埋式标志的规格见附录D. 6.3.3 深埋式标志的建造应符合下列要求:a. 深埋式标志埋设地点的选择必须考虑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深埋式标志应埋设在建筑物的压力传播范围之外;b. 在建筑区
23、内的埋设深度应大于邻近建筑物基础的深度;6 GB/T 1 531 4 - 94 C. 在建筑物内部的埋设深度应大于地基士压缩层的深度。6. 3. 4 各等级高程控制点的标志一般采用岩层标志、浅埋式钢管标志或混凝土水准标志。以上各种标志的规格见附录E.6. 3. 5 埋设岩层标志时,必须清洗岩石基槽,用水、水泥、砂、石子的重量比为0.6124的海凝士烧捣,使标志与基槽合成整体。6. 3. 6 埋设浅埋式钢管标志时,钻孔底必须穷实,金属管应插入孔底下30cm. 6.3.7 埋设混凝士水准标志时,必须用钢筋混凝土进行现场烧灌。6. 3. 8 在大型设备构件的安装调整和垂直位移观测时,应在设备构件或建
24、筑物上设置各种高程标忐。高程标志的类型可选用墙上标志、基础上标志或设备上标志。以上各种标志的规格见附录F.6.3.9 设立墙上标志和基础上标志时,立尺部位必须加工成半球状或有明显的突出点,并要涂上防锈剂。标志的埋设应牢固稳定,并应便于竖立标尺。6.4 平高点标志6.4.1 平高点的标志包括深埋式标志、观测标志和照准标志等。6.4.2 深埋式平高点的规格见附录G,观测标志和照准标志应符合水平测量和高程测量要求。6.4.3 平高点标志的埋设方法可参照6.2及6.3中的有关规定执行。6. 5 上交资料测量标志建造工作结束后,应呈交下列资料za. 测量标志点之记和标志结构图,埋设点地基断面图;b. 测
25、量标志委托保管书,C. 技术总结,验收报告。7精密角度测量7. 1 一般规定7. 1. 1 精密角度测量是精密三角测量,精密边角测量、精密导线测量和精密定向测量中的主要环节。用兰角形闭合差计算的各级精密角度测量的测角中误差应不超过表3的规定。表3() 等级一级二级二级四级测角中误差0.42 。711. 11 2. 82 7. 1. 2 角度测量应在目标成象清晰稳定的有利观测时间进行。一、二级角度测量应在可控环境中进行。视线距周围障碍物应超过0.5m。7. 1. 3 观测tl过程中应注意始终保持照准部水准气泡居中。每个照准方向应记录水准偏离值进行水平角竖轴倾斜改正。在测回问须重新整平仪器。7.
26、1.4 仪器的转动应平稳、匀称,照准目标时.应按规定方向旋转。7. 1. 5 在仪器测站点和目标照准点上应使用强制对中装置。7. 1.6 为消除或减弱光学经纬仪的度盘分划长短周期误差、测微器分划误差及行差的影响.或为消除或减弱电子经纬仪度盘分划误差的影响,使用光学经纬仪时,应使水平角观测备测回均匀地分配在度盘和测微器的不同位置上s使用电子经纬仪时,应使水平角观测各测回均匀地分配在度盘的不同位置t。为此,须事先编制观测度盘表。7.2 精密测角仪器的类型及检验项目7. 2. 1 精密角度测量可使用的仪器有OJ07、OJl、OJ2型光学经纬仪以及精密电子经纬仪。也可根据具体工程需要,专门设计能满足精
27、度要求的精密测角仪器。7 G8/T 1 531 4 - 94 7.2.2 对于刚出厂或新领到(无检验资料)的光学经纬仪,首先检查仪器各部件的完损和效能情况,调整仪器的三辅关系.然后按以F项目进行检验:a. 望远镜光学性能的检验;b. i周焦镜运行正确性的检验5 照准部旋转是否正确的检验;d 照准部偏心差的检验;e. 水平度盘分划误差的检验;f. 水平度盘偏心差的检验;E I在准部水准器格值的测定gh. 光学测微器隙动差的检验gia 光学测微器行差的测定:j. 垂直微动螺旋使用正确性的检验:k 水平度盘光学测微器对径分划线重合一次中误差的测定;1. 照准部旋转时,仪器底座位移而产生的系统误差的检
28、验;m. 光学测微器分划误差的检验:n. 水平输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的测定;。.按相应等级的观测方法、测回数和限差要求,试测一份四个以上方向的水平角成果。7.2.3 光学经纬仪的检验与测定方法,按国家立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的有关附录执行。7.2.4 每期精密角度测量任务开始前,对精密光学经纬仪应检验7.2. 2条中的a、b、g,h、1、川、ffi,n各项。7.2.2条中的d,f、g三项一般每二至三年测定一次。7.2. 2条中的e项只在出后检验一次。7.2.5 对于新购置的精密电子经纬仪,应首先检查仪器各部件的完损和效能情况,然后按以下项目进行检验:a. 望远镜光学性能的检验;b. i周焦镜运
29、行正确性的检验;c 照准部旋转是否正确的检验pd. 照准部偏心差的俭验se 水平度盘偏心差的检验;f 照准部水准器角值的测定;g. 垂直微动螺旋使用正确性的检验;h. 照准部旋转时仪器底座稳定性的检验;L 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的测定:j. 置零键中误差的测定,k 水平度盘直径误差的测定31. 电子细分的测定;m 一测田方向观测中误差的测定;n. 按相应等级的观测方法、m回数和限差要求,试测一份四个以上方向的水平角成果。7. 2. 6 每期精密角度测量任务开始前,对精密电子经纬仪应检验7.2.6条中的a、b、c、自、h.i、j,k各项。7.2.6条中的d、e,f三项一般每二至三年测定一次。?
30、3 各级水平控制网角度观测的技术要求7. 3. 1 水平角观测一般采用方向观测法。当方向数不多于三个时,可不归零。必要时,亦可采用全组合沥tl角法或其他能满足精度要求的观测方法。者采用测角的方法不能满足精度要求时,亦可采用精密测距的方法,通过边长值,反算出相成的角!jj丘。GB!T 15314一-947.3.2 方向观测法测固的操作程序见国家二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第77条。7.3.3 当方向总数超过6个时,可分两组观测。每组至少应包括两个共同方向(其中寸、为共同零方向).其两组共同方向角值之差,不应大于相:g等级测角中设差的2倍。分组观i则最后结果,按等权分组观测进行濒IJ站平差。7. 3
31、. 4 方向观测法各项限差不应超过表4的规定。DJ07 1 机丁-T|十两差一仪数一纬读经准子照白咀啼叭() 经纬仪类咽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差注f.lDJ问B零差-拥j回内2C互羔作-方向值再I机IT If差十一二十二一11105 t). :) 8 一一一一一1 9 D1 I 1 。9 6 卜.-_DJ2 3 3 8 13 9 注,DJ05为一测回在平Ji向中误差不跑过土O.511的经纬仪。7.3. 5 全组合测角法一测回的操作程序按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第76条执行。7.3.6全组合测角法各项限差不应超过表5的规定。表5( 经纬仪类型二次照准目标读数互笙上、|、半测园角债互差|叫一
32、角度各测回角值互羔口IJ051. 5 2.5 J DJ07 3 5 4 Dl1 4 6 5 DJ2 6 10 自7.3.7 各等级洞l角控制网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方向观测法测国数全组合!l角法为向权P丰角形最大闭告差等级DJ05 I DJ07 DJl 1 DJ2 DJ05 。J07Dl1 DJ2 (11) 20 30 40 1. 45 9 1 5 18 18 30 36 2.46 一-6 9 12 15 12 18 24 30 4. 8日四2 3 5 7 4 6 10 14 9. 76 注:P=mXllo n为方向数.m为测囚数。7. 3. 8 各等级导线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
33、求应符合表7的规定。GB/T 15314-94 表7测回数h位角阳台差等级(勺DJ05 DJ07 DJl DJ2 20 0.8 .fn 15 20 1. 4 r;, 6 9 15 20 Z且J主-一一一-四6 9 5. 6 .;-; 1主n为测站数。7. 3. 9 水平角观测成果的重测与取舍a. 凡超出本规范规定限差的结果,均应进行重视。因超限时重视l的完整!lIJ1m十五(前后),十2:(前后h-r (l - 4 mm)前端十2:(6.h十4户十M十6.g). . . ( 12 ) 式中26.L 基线尺!前、泪IJ后两次检定尺长改i巨数的平均值;6.1 温度改iE(计算时用顾及温度膨胀系数的
34、工次听); (1 -1 mm)后端、(-4mm)前端分别为两端点标志中心空相应读数显敬镜中心的距离;2:(前一后基线尺毫米以t前端i主数减后端读数之和1; 2:(前后)b显微镜测做器自iJ端读数减后端i主数之初,6.h、A户、M、6.g分别为高差、悬链线不对称、分划尺倾斜、重力变化的改正1白,n 丈量尺段数。8. 9. 4. 11 24 m网瓦线尺精密丈量的技术规定见表11。表11mm 等i最长距离l纶各种改作业尺数丈量总读定次数佑读取位幅度取位远线偏差l读敬!可l尺段高f干f;1各!让I得汀m 次数I ( 叮羔差丘;在全l二旦差级一|一一so 2 4 4 0.001 O. 1 5 0.06
35、1. 5 。15精峦滑轮50 2 4 4 0.001 O. 1 D O. 06 1.:) l 0.13一斗1规滑轮一一200 2 4 4 O. 001 O. 1 .; 0.06 1. 5 O. 30 精密滑轮125 2 4 4 。.001。.1 3 0.06 1.:i 0.30 I 岛附轮:L利用精宿滑轮或常规滑轮按一二级精度丈量,当边长小+100 m或80m时,读数问限笙jf宽4?iJ 8.9.4.12 读数间互差超限时,再读二次读数,舍去最大和最小值后若仍超限.应重新测定四次读数。经各项改正后全长较差超限时,用二根线尺在一方向上各丈量一次,舍去最大和最小值后,若仍超限,Zi最新用二根线尺往
36、返丈量全长。8.9.4.13 精度评定2可按公式(3)计算测距中误差m土jddJ/2n( 13 ) 式中:d两根尺往返丈量中数的差数$n 差数个数曰8.9.5 光电测距仪IJp 8.9.5.1 根据光电测距仪厂家提供的每公里测距中误差mD.确定适用范围。用于三级精密距离测量时,mI应不超过1mm;.用F四级精密距离测量时,m.)应不超过3mm。8.9.5.2 光电测距仪须进行下列项目的检验:1 1 a. 发射、接收、照准三辅关系的正确性的检验与调整gb. 发光管光相位不均匀的检验,c 幅相误差的检验gd 周期误差的检验;e. 加常数和乘常数的被验5 一飞?只 Z主3往2 2 2 测l町数返2
37、2 2 读定次数4 4 4 f古读0.01 o. 01 o. 01 成果取他0.001 0.001 0.001 一测回读数互差8X 1O-6S 运8Xl0-S运8X10-6S 测回!同互差三二4Xl0-S;4Xl0-S 运4XIO-S同一起往返E差3XI0- ;Sr+S 运主6106Jsi十S注S】、S,分别为往返观测视线长度,以m为单位,观测数据超限时,重泪i规定同小角度法。偏离值计算与精度估算公式见附录H,10.6.1.3 光学法准直观测中,待测点之间的水平距离量测精度应达到1, 2 000。r口m囚级整条,分段1 OO i 000 2 2 4 0.01 0.001 ;:SX 10-;S
38、4Xl0-S 三三10.-Si+S 10.6. 1. 4 光学法准直测量,必须利用最有利的观测条件与时间,一般应在日出之前和日落后或阴天、夜间进行,在臼天进行时,一定要在成象清晰、稳定时进行作业,成象模糊或跳动时,不应进行观测。10. 6. 2 号i张线法10. 6. 2. 1 精密准直测量所使用的引张线,必须具有很强的耐断性能,直径均匀。可采用特高强度直径为O.2O. 4 mm的不锈钢丝。10. 6. 2. 2 用专用设备拉紧和移动引张线,引张力为引张线允许张力的65%70%。当直径为0.2 mm、跨距为50100 m时,张力取3050 ,直径为0.4mm、跨距为200m时,张力取10015
39、0N,跨距为400m时,引张力取200N。10.6.2.3 读数显微镜的测微器或垂直投影仪的读数指示器的最小分划值为0.01mm , 10.6.2.4 引张线准直测量,必须在空气处于静止状态时进行,气流对不锈钢丝的侧面速度,当钢丝长在100m以内不应超过0.15m/s.钢丝长在100400m内不应超过o.1 m/s。可采用引张线布置在防护筒里的措施,防护筒可用直径大于100mm的塑料管。10. 6. 2. 5 用浮托引张线法时.可采用。.40. 6 mm直径的特高强度的不锈钢丝,当跨距为400m时.寻|张力取200250N , 10.6.2.6 引张线法观!ltl程序a. 用显微镜或垂直投影仪
40、在基准线两端点安置引张线,稳定后(经过5min左右).在第4个待测点上安置显微镜或垂直投影仪进行观测,依次观测到最后一个待测点.作为往测。每个待测点读数四次23 F一一GB/T 1 531 4- 94 为一测回。b 返i测时.重新安营引张线并把引张线沿纵向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仪器的置中插轴旋转1ROo后.从最后的待ml点开始.按仁述要求逐点观测。往返各测回。10.6.2.7 引张线法观测偏离值的精度计算.按住运观测偏离值之差,用通常的双观测中误差公式计算。10.6.2.8 引张线i法观测偏离值的技术规定见表200去20rnm 等级级Uq 生生观测ht光学寻|张线法浮托引张线法光学1I张线法jt学
41、创张纯法浮托 1 00 l 8 O. 001 0.01 O. 10 三三0.05三二0.29一 级so 1 。.Ol 0.0 o. 06 。自03豆。.2010. 6. 3. 9 半测回读数间互差超限时,重测两次读数.舍去最大值和最小值,若仍超限,应重新观测半测囚。半测回平均值互差超限时应主重新观测一测囚,往返互差超限时重新进行往返观测。10. 6. 4 波带板激光准直法10. 6. 4. 1 波带板激光准直系统由激光器点光源、波带板装置、光电探测器组成。激光器点光源选月1He-Ne气体激光器,激光波长A为6328 A.输出功率应根据准直距离而定,通常为13mW.激光通过针孔光栏发射出去,针孔
42、光栏的孔径取O.30. 5 mm.波带板要固定在专用支架上,支架配置强制对中和置平装置.对中误差不得超过0.1mm.对于一级精度要求或基准线长度在100m内对中误差不得超过。.025mm。波带板对称轴应与支架竖轴一致,光电探测器采用自动找中位移显数探测器.自动显示最小读数为0.01或O.1 mm,光电探测器的灵敏度应使显数重合误差不得超过O.03或0.3mmo 10.6.4.2 波带板的设计、制作必须考虑波带板的焦距、有效面积、透明波带的数日及相应的宽度。波带板焦距的设计应能保证在记录装置的接物平面内形成点光源或十字丝的影象,应根据待测点的具体位置,对每一待视点设汁专用的波带板(位于基准线中点
43、两边基本上相对称的待测点可以用相同焦距的波带板波带板焦距按(27)式计算zf二ab/(a-t- b) . ( 27 ) 式中,a一一光源至波带板的距离,b一一波带板至光电探测器距离。2i GB/T 1 531 4 - 94 波带极实用面积的有效宽度按(28),(29),(30)式计算.d, = .()J百丁百)/2. . . . . . . . ( 28 ) dizJ万C4n士了三王)/2 . . . . . . . . C 29 ) d , =./万TZE平TT)/2. . . . . . . . . C 30 ) 式中,k=O. 797; do、d,、丛一一分别为波带板对称轴至中央i皮带、
44、至透明i皮带内外边缘的距离;j一一波带板焦距g 透明带数目,取n=570 10. 6. 4. 3 波带板准直测量的程序与要求波带板准直测量采用往返观测。a. 往测时,激光器和光电探测器分别安置于基准线外适当距离处,要使j激光器和光电探测器对基准线两端点尽可能对称安置,并靠近基准线,调制激光光束.聚焦后通过针孔光栏发射出去,调制光电探测器,使指针表为零,并对准激光光斑,依次安置波带板于基准线端点、待测点、基准线终点,每一位置光电探测器显数五次后,组成上半测回,波带板旋转1800,再显数五次为下半测因,取十次读数,为一i则囚。b. 返测时,激光器和光电探测器互换位置,重新调制激光光束和光电探测器后
45、,按往视.步骤、要求进行返测。C. 计算待测点偏离值和估算观测精度的公式见附录H囚10.6.4.4 激光器、光电探测器、波带板均应安置在同一高度上,视线离地面不低于1.2 mo观测必须选择有利的观测时间,应在日落以后、日出之前或夜间进行观测。10.6. 4,5 波带板准直测量的技术规定见表24和表250表24mm 等级级四级作业晶件室外室外墓准线*度L(m)400 1 000 200- 400 往l l 测回数返1 1 -i剧团读数次数10 10 成果取忧O. 01 O. 01 半测田间显数可:差显示虽小值O.01 O. 06 三二0.06显示最小值O.1 O. 6 运O.6 同点往返观测值互
46、差0.003L ;:;0.006L 7 GB/T 15314 - 9 4 表25mm 等级级级级四级作业条件真空筒内室内宰内主 内基准线长度L(m)6003 000 4001 000 600 1 000 200400 400600 50 200 100-400 往l l l l 1 l 测回数一一中、,、返1 1 l l 1 1 测M读数次数10 10 10 、10 10 10 10 成果取位O. 01 0.01 O. 01 0.01 O. 01 O. 01 0.01 半测囚显数可:差显示最小值。.01 0.06 0.06 0.06 0.06 显尽最小值O.1 。.6 O. 6 O. 6 同点
47、往返观测值互差0.0004L 0.002L O. 003L 0.006L 10.6. 4.6 半测回显数间互差超限时,应再显数两次,舍去最大和最小值,若仍超限,应重测该半测囚。同点往返豆羞超限时,重新进行往返观测。10.7 上交资料精密准直测量工作结束后,应呈交F列资料:a 精密基准线位置图(标出已知点和待测点位置、编号hb 准直仪器检验资料:c 准直测量手簿,偏离值计算与精度估算,d. 技术总结,验收报告。11 精密垂准测量11. 1 精密垂准测量的等级与精度规定见表26。表26等级一级级垂准相对中误差1 300 000 1 200 000 二级四级l 150000 1 : 100 000
48、11. 2 精密垂准测量的等级与精度,应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垂准的高度、精度要求、作业条件、仪器设备等因素,综合考虑、分析、对照表26的规定选取。11. 3 精密垂准测量的方法与作业要求11. 3.1 正垂法利用O.150. 2 mm的不锈钢丝,上端用专用的弹簧夹固定在标志强制对中轴柱的中心,钢丝下端连接个与垂线长度相适应的重锤,重锤要安置在有粘性、不冰冻液体的器皿中,在待测点上安置最小分划为口.01mm的坐标仪,或安置两个成90配置的读数显微镜,按二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各读取四次i主数为一测回,观测二测田,测回间稍拨动钢丝,稳定后进行观测,分别取二个方向的全部读数的中数,用待测点标志头上的微动装置在二个方向上分别使其对中,钢丝应加防风保护筒,重锤上设止动叶片。正垂;去的技术规定见表27。28 GB/T 1 531 4 9 4 表27mm 等级级级pq w 唔准高度,m主J二105;20 飞飞30 测罔数 Q z 一个厅向读数次数4 4 4 同-方向读数问互差云O. 03 三0.05LE -飞二二 B S同一一一一AJ|一 图H4i , Q, - QB , Q,十Q,. 81=l4 4吨十-一一一;.1 1 5,/ J. I -, Q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