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N:1580177.555 555 定价:17.00元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E9 P GB/T 50625 - 2010 机井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water wells 2010 - 08 -18 发布2011 - 06 -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机井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water wells GB/T 50625 - 2010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1 1 年6 月1 日中国计划出
2、版社2011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机井技术规范GB/T 50625-2010 女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4层(邮政编码:100038电话:6390643363906381)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世界知识印刷厂印刷850 X 1168毫米1/32 2.75印张68千字2011年3月第1版2011年3月第1次印刷印数1-6000册会统一书号:1580177 555 定价:17.00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39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机井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机井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jT50625 2010,自
3、2011年6月I日起实施。O_ f丁。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0一0年八月十八日一户一一一一二注:马K三丁俨川l前言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9J88号)的要求,由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我国机井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实践经验,并广泛征求了各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本规范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与符号、机井规划、机井设计、机井施工、机井配套、机井验收、机井改造与修复、
4、机井报废等。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水利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南街60号,邮政编码:100054),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中国灌概排水发展中心参编单位: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陕西省地下水管理监测局中国煤田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勘测设计院河北工程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水北调政策及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省水文局山东省聊城市水利局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要起草人:王晓玲阳放
5、李英能李景文沈智慧任晓力张治晖任志远张平李成民刘俊民龙海游主要审查人:冯广志黄跃飞冯绍元叶成民郎旭东赵耀东刘文成 2 目次1总则(1 ) 2 术语与符号( 2 ) 2.1 术语(2 ) 2. 2 符号(4 ) 3 机井规划( 7 ) 3.1 规划原则( 7 ) 3. 2 基本资料( 7 ) 3.3 机井布局( 9 ) 4 机井设计(1 2 ) 4. 1 般规定(1 2 ) 4.2 机井设计出水量U幻4. 3 管井设计(1 3 ) 4.4 大口井设计(1 8 ) 4. 5 辐射井设计1 . (22) 5 机井施工( 25 ) 5.1 一般规定( 2日5. 2 管井施工( 2 5 ) 5. 3 大
6、口井施工( 3 1 ) 5.4 辐射井施工门幻6 机井配套 6.1 一般规定( 35) 6. 2 机泵与输变电配套(3日6. 3 井台、井房、出水池配套(36) 7 机井验收 (3 7) 8 9 7.1 一般规定(3 7) 7.2 机井施工验收(37) 7.3 机井配套验收门们机井改造与修复( 40) 8.1 一般规定0) 8.2 机井改造0) 8. 3 机井修复 机井报废( 4 2 ) 9.1 一般规定( 4 2 ) 9. 2 机井报废条件(42) 9. 3 报废机井的处理(42)本规范用词说明(44)引用标准名录(45)附:条文说明门 2 二于江三产严?霞飞叩1 2 Contents Ge
7、neral provisions ( 1 ) Terms and symbols ( 2 ) 2.1 Terms ( 2 ) 2.2 Symbols ( 4 ) 3 Planning for water wells ( 7 ) 3. 1 Principles of planning ( 7 ) 3. 2 Basic information ( 7 ) 3. 3 Distribution for water wells ( 9 ) 4 Design for water wells (1 2 ) 4. 1 General requirement (1 2 ) 4. 2 Design quantit
8、y for pumping water of a well (1 2 ) 4. 3 Design for a tube well ( 13) 4. 4 Design for a large opening well (1 8 ) 4. 5 Design for a radial well ( 22) 5 Constructon for water wells . (25) 5. 1 General requirement ( 25) 5. 2 Construction for a tube well ( 2 5 ) 5. 3 Construction for a large ope丑ingwe
9、ll ( 3 1) 5. 4 Construction for a radial well ( 32) 6 Corollary equipment for water wells ( 3日6. 1 General requirement ( 35) 6. 2 Corollary for pump and electricity of output and transformation ( 3 5 )、6.3 Corollary for the platform, building and pool of a well ( 36) 3 7 Checking and accepting for w
10、ater wells ( 37) 7.1 General requirement (3 7) 7. 2 Checking and accepting for construction of a well ( 37) 7. 3 Checking and accepting for corollary of a well (38) 8 Rebuilding and repairing for water wells (40) 8. 1 General requirement (40) 8. 2 Rebuilding for a well (40) 8. 3 Repairing for a well
11、 . (41) 9 Obsolescence for water wells (42) 9. 1 General requirement (42) 9. 2 Qualifications of obsolete wells (42) 9.3 Treatment of obsolete wells (42)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 (44)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45)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4 7) 4 1总JHHJ mm川1. 0.1 为统一供水机井工程建设和
12、管理的技术要求,保证机井建设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效益,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制定本规范。1. O. 2 本规范适用于农业、工业和生活供水机井的规划、设计、施工、配套、验收和管理。1. O. 3 机井规划与设计应在具有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和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上进行。1. O. 4 机井建设所用材料和设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当填砾、封闭材料等无出厂合格证时,应经检查试验证明合格后再使用。1. O. 5 机井必须经正式验收合格后再投入使用。1. O. 6 机井的规划、设计、施工、配套、验收和管理,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13、的规定。 1 2. 1. 11 终止井径bottom-of-well diameter 井身底端横断面的直径。安泵段井径diameter of pump installation section of 术语与符号2 2. 1. 12 well 安装抽水设备井段的直径。开采段井径diameter of water yielding section of 2. 1. 13 i吾术2.1 2. 1. 1 机井water well well 利用动力机械驱动水泵连续提水的水井。采取地下水井段的直径。2. 1. 2 管井tube well 2. 1. 14 井壁管casing pipe 井较深、井径较小
14、,由井口、井壁管、过滤器及沉淀管组成的水支撑和封闭井壁的无孔管。井。2. 1. 15 井管well casing 2. 1. 3 大口井large opening well 井壁管、过滤管和沉淀管的总称。井径大于2m的水井。2. 1. 16 沉淀管blank casing slump 2. 1. 4 辐射井radial well 井底部用以沉积井内砂粒和沉淀物的无孔管。设有辐射管(孔)以增加出水量的水井。2. 1. 17 过滤器screen assembly 2. 1. 5 地下水补给recharge to groundwater 位于开采段,起过滤水、挡砂和护壁作用的装置。含水层自外界获得水
15、量的作用过程。2.1.18 骨架过滤器cage-type screen 2. 1. 6 允许过滤管进水流速maximum allowable entrance-具有一层进水面的过滤器。velocity through well screens 2. 1. 19 过滤管screen plpe 地下水进入过滤管的最大允许进水速度。缠丝过滤器和填砾过滤器的骨架管。单独使用时,亦称过滤2. 1. 7 允许井壁进水流速maximum allowable entrance-ve-器。locity through well-wall 2. 1. 20 滤料gravel pack 地下水从含水层进入井内的最大
16、允许进水速度。充填于过滤管与井壁环状间隙中有一定规格要求的圆粒物2. 1. 8 井身结构well structure 质。井径、井段和井深的总称。2. 1. 21 填砾过滤器gravel-packed screen 2. 1. 9 井径well diameter 过滤管外周围充填某种规格滤料的过滤器。井身横断面的直径。2. 1. 22 缠丝过滤器wire-wound screen 2. 1. 10 开口井径top-of-well diameter 缠绕某种规格线材,具有一定孔隙率的过滤器。井身顶端横断面的直径。2. 1. 23 完整井completely penetrating well 2
17、3 一一十一一一一-一?于飞机飞毛7产贯穿含水层厚度,井底坐落在隔水层上的水井。2. 1. 24 非完整井partially penetrating well 穿过含水层部分厚度,井底落在含水层中的水井。2. 1. 25 含水层aquifer 能导水的饱水岩层。2. 1. 26 隔水层aquifuge 一般指透水性极弱的岩层。2. 1. 27 裂隙含水层fissured aquifer 以裂隙为储水空间的含水层。2. 1. 28 冲洗介质fl ushing media 钻井时用于携带岩屑,清洗井底,冷却、润滑钻具和保护井壁的物质。2.2符号Lo一一一井距;Fo一一单井控制灌溉面积;Q一一单井出
18、水量;t3一一灌溉期间开机时间;T2一一每次轮灌期的天数;矿一一灌溉水利用系数;11 干扰抽水的水量消减系数;m2一一综合平均灌水定额;N 规划区需要的打井数;F4-一一规划区内灌溉面积;M一一可开采模数;F5 规划区内灌溉面积;1 灌溉天数;Qg 过滤管的进水能力;卢一一过滤管进水面层有效孔隙率;r 寸俨, 川Vg一一允许过滤管进水流速;Dg 过滤管外径;Lg 过滤管有效进水长度;Q, 设计出水量;Dk一一开采段井径;L一一过滤管长度;Vl-一允许井壁进水流速;K一一一含水层的渗透系数;P 缠丝面孔隙率;dl 垫筋宽度或直径;ml一一垫筋中心距离;d2一一缠丝直径或宽度;m2一一缠丝中心距离
19、;出。一一为碎石土类含水层筛分样颗粒组成中,过筛重量累计为20%时的最大颗粒直径;仇。一一为砂土类含水层筛分样颗粒组成中,过筛重量累计为50%时的最大颗粒直径;D10 为滤料筛分样颗粒组成中,过筛重量累计为10%时的最大颗粒直径;D50 为滤料筛分样颗粒组成中,过筛重量累计为50%时的最大颗粒直径;S一一井筒壁厚;D2 进水部分的井筒外径;DI一一一与含水层相邻的第一层反滤料的粒径;db 含水层的标准颗粒粒径;V. 上层滤料的设计渗透流速;V2一一上层滤料的允许渗透流速;Kd一一上层滤料的渗透系数;F一一井壁进水面积; 5 :;才培吨,vi-过晾在ittELi-卢fJff4dTie-句也lhz
20、jill斗Q。一二大口井设计出水量;V3 允许入管流速;向井壁进水孔方向与井壁的交角系数;Kd一-虑料的渗透系数。 6 3 机井规划3.1规划原则3. 1. 1 机井规划应在流域和区域水资掠综合规划及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并应与规划区内社会经济近期和远景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相适应。3. 1. 2 开采地下水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时共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 50027的有关规定取得的水文地质资料为依据,宜开采楼层地下水,并应严格控制开采深层地下水。在长期超采引起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地区,应限量开采;对己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地区,应禁止开采;滨海地区,应严防海水入侵。3. 1. 3 取用
21、地下水时应节约用水,并应采用节水技术和设备;在规划区内应严禁污染地下水,并应保护生态环境。3. 1. 4 地下水资源评价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资源评价导则SLjT 238的有关规定,用水需求及供需分析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技术规范)SLjT429的有关规定,并应采用全国和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成果。3. 1. 5 灌溉用水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农田灌概水质标准GB 5084的有关规定;生活用水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有关规定;工业用水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工业生产用水标准的规定。3. 1. 6 地下水监测站点的布设,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地下水监测规范)S
22、L183和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的有关规定。3.2 基本资料3.2.1 机井规划应在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使用的基jif-iji 机井布局3.3.1 机井布局应根据规划区或水源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和需水量,经济合理地选择井型。3.3.2 管井宜布局在平原、高原、山丘、沙漠、阶地等地区,可用于开采各种埋藏深度的地下水。3.3.3 大口井宜布局在下列地区:1 地下水补给来源丰富,含水层渗透性良好,地下水埋藏浅的山前洪积扇、河漫滩及一级阶地、干枯河床和古河道地段。2 含水层为中细砂,采用其他取水构筑物容易涌砂的地段。基岩风化裂隙层较厚、地下水埋藏浅、有丰富补给来源的3 地段。4 浅层
23、地下水铁、锤和侵蚀性二氧化碾含量较高对井管腐蚀大的地区。3.3.4 辐射井宜布局在下列地区:1 地下水埋藏浅,含水层透水性强,有丰富补给水源的粗砂、砾石、卵石地层地区。2 地下水埋藏浅,含水层透水性良好,有补给水源,含水层在30m深度以内的粉、细、中砂地区。3 裂隙发育、厚度大于20m的黄土裂隙含水层地区。4 透水性较弱、厚度小于10m的勃土裂隙含水层地区。5 具有下列条件的井渠结合灌区:1)以抗旱灌溉和改良盐碱地为目的的井灌井排地区。2)以补习E渠灌水源不足、含水层在30m深度以内的地区。3.3.5 管井井群应根据规划区或水源地的含水层厚度和层数、地下水水流方向、蓄水构造、地貌等地质和水文地
24、质条件,以及地下水拟开采量进行合理布置。布置形式可采用方格网形、梅花形、圆弧形、线形等。井位与建(构)筑物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3.3.6 采用管井井群时,应留有备用井,备用井的数量宜按设计3.3 3.2.3 1 2 3 4 5 3.2.4 1 分析。2 础资料应具有可靠性、合理性和一致性,且为经过整编和审查的成果资料。3.2.2 自然地理条件的基础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1 地理位置、地形地貌。2 土壤类型;降水量、蒸发量、气温、无霜期、冻土层深度。3 地表径流量、水旱灾害情况等。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地质、构造与岩性分布及其特征。地下水类型、含水层(组)的厚度、分布、埋藏
25、与开采条件。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下水动态,各含水层水力联系和互补关系。地下水化学类型、特性及变化规律。地下水资源评价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地下水补给量、排泄量、可开采量的计算和时空分布特征水质分析。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分析。地下水及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资料,应包括下列内3 已建成机井数,配套机井数,机井利用率及其分布情况。农业、工业、生活等规划区域范围内地下水实际开采量。用水定额、用水制度、用水技术及水的利用率。地表水工程设施的数量、现状、效益和利用情况。地下水、地表水的污染源及污染状况。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规划区的面积、人口、人均收入及国民生产总值等。工、
26、农业产业结构布局及人口分布情况。能源、交通、城乡建设及环境的发展现状。打井队数量、装备、技术资质和管理水平等。- 呵巧?白白-一-一阶-吨一一牛二T寸把俨节气附一-专-一一-,?F卢、川吨J、/ 3.2.5 容:1 bazdA咱,33.2.6 1 2 8 3 4 水量10%20%设置,且不得少于一眼。3.3.7 灌概用机井井距与井数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初选井距时可按下列公式计算:方格网形布井时:Lo=100 ffo 梅花形布井时:Lo =107.5 ffo 式中:L。一一井距(m); Fo二一单井控制灌溉面积(hmZ)。F。一Qt3T2平(1币1) mZ 式中:Q单井出水量(m3/h);
27、 t3一一灌溉期间开机时间(h/d);Tz一一一每次轮灌期的天数(d);?一一灌溉水利用系数;可1一一-干扰抽水的水量消减系数;m2一一综合平均灌水定额(m3/hm2)。(3.3.7-1) (3.3.7-2) (3.3.7-3) 2 应根据规划区具体条件选用干扰抽水法或类比法对初选的井距进行校核。校核后平均井间干扰系数宜为25%30%。3 井数可按下列方法计算:1)采用单井控制灌溉面积法时,按下式计算:N=: (3.3叫式中:N一一规划区需要的打井数(眼); F4一规划区内灌溉面积(hm2)。2)采用可开采模数法时,按下式计算:MFo N=一-,;(3.3.7-5) Qt3 Ta 式中:M可开
28、采模数m3/ (kmZ a) J; F5 规划区内灌溉面积(km2); 10 Ta灌溉天数(d/a)。3.3.8 工业和生活供水水源地机井的井距与井数,宜按干扰抽水法或类比法选定。3.3.9 水源地应设在水量、水质有保证和易于实施地下水环境保护的富水地段。3.3.10 对地下水的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 在规划区内布置机井应避开现有的污染源,水源地应选在污染源的上游。2 在规划区和水源地内严禁修建对地下水产生污染的各种设施。3 用再生水灌溉或回灌地下水时,严禁污染地下水源。4 饮用水水源地应设置水源卫生防护带。 11 4 机井设计4.1 一般规定4. 1. 1 机井设计应按水行政主管部门编制的地
29、下水开发利用规划,审批建井方案进行。4. 1. 2 机井设计应根据机井规划、建井用途、需水量、水质要求、水文地质条件、拟建井区的范围和用户的特殊要求等因素进行。4. 1. 3 井群设计时,应根据建井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需水量、水质要求,并结合布置观测井,对地下水动态进行监测。地下水观测井的布置和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 50027和地下水监测规范)SL183的有关规定。4.2 机井设计出水量4.2.1 机井设计出水量应根据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的性质及厚度等因素,采用理论计算或抽水试验的流量降深曲线求得的经验公式计算确定。4.2.2 井群设计出水量的确定除应依据当地的
30、水丈地质条件、含水层的性质及厚度等因素外,还应确定机井布局和相互间干扰,应分别进行单井抽水试验和干扰抽水试验,计算不同井间距的水量消减系数,进而确定井群的设计出水量。井群设计的总出水量,应小于规划区地下水允许开采量。4.2.3 资料不足时,可采用勘探开采井的实测资料或根据附近同类条件的机井资料确定。4.2.4 成井后均应进行抽水试验,并应复核设计出水量。设计出水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 管井设计出水量,应小于过滤管的进水能力。过滤管的进 12 水能力,应按下式计算:Qg=卢VgDgLg(4.2.4-1) 式中:Qg 过滤管的进水能力(m3/s);F一一过滤管进水面层有效孔隙率,宜按过滤管面层孔隙率
31、的50%计算;Vg 允许过滤管进水流速,不得大于0.03m/s;Dg一一过滤管外径(m); Lg一一过滤管有效进水长度(m),宜按过滤管长度的85%计算。2 松散层管井的设计出水量,除应符合本条第1款的规定外,应按下式进行复核:Q, _TT DKL吨Vj 式中:Q, 设计出水量(旷/s); DK一一开采段井径(m); L一一过滤管长度(m); Vj 允许井壁进水流速(m/s)。3 允许井壁进水流速可根据下式计算:V j =JK/15 式中:K含水层的渗透系数(m/s)。4.3.1 1 2 3 4 5 4.3 管井设计管井设计宜包括下列内容:井管配置及管材选用。过滤器类型。填砾位置及滤料规格。封
32、闭位置及材料。井的附属设施。(4.2.4-2) (4.2.4-3) 4.3.2 井身结构设计应根据地层情况、地下水位埋深及钻进工艺确定,并宜按下列步骤进行:1 宜按成井要求确定开采段和安泵段井径。2 3 宜按地层、钻进方法确定井段的变径和相应长度。宜按井段变径需要确定井的开口井径。4.3.3 开采段井径,应根据管井设计出水量、允许井壁进水流速、含水层埋深、开采段长度、过滤器类型及钻进工艺等因素综合确定。4.3.4 安泵段井径,应根据设计出水量及测量动水位仪器的需要确定,宜大于选用的抽水设备标定的最小井管内径50mm。4.3.5 松散层地区非填砾过滤器管井的开采段井径,应大于设计过滤器外径50m
33、m。4.3.6 管井深度设计,应根据拟开采含水层(组、段)的埋深、厚度、地下水类型、水质、富水性及其出水能力等因素综合确定。4.3.7 沉淀管长度,应根据含水层岩性和井深确定,宜为2m10m。4.3.8 基岩地区管井井身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上部有覆盖层或不稳定岩层时,应设置井壁管。下部开采段岩层破碎时,应设置过滤器。2 当同时在覆盖层取水时,覆盖层段的管井设计应按松散层管井的要求进行。3 安泵段部位,应设置井管。4.3.9 基岩地区不下过滤器机井的开采段井径,应根据含水层的富水性和设计出水量确定,并不得小于150mmo4.3.10 松散层地区管井封闭位置的设计,应在井口外围、水质不
34、良含水层或非开采含水层井管外围进行封闭。4.3.11 基岩地区机井封闭位置的设计,当覆盖层不取水时,井管外围应封闭;当覆盖层取水时。覆盖层井管底部与稳定岩层间宜封闭;非开采含水层井管变径间的重叠部位应封闭;水质不良含水层与开采含水层间应封闭。4.3.12 管井设计中,宜设置水位测量的观测管,水位观测管的进水位置可埋设在机井的开采井段。4.3.13 管井的管材,应根据水的用途、地下水水质、井深、管材强度、经济合理等因素综合确定。4.3.14 管井过滤器类型,应根据含水层的性质按表4.3.14选用。表4.3.14管井过滤器类型含水层性质过滤器类型岩层稳定不安装过滤器岩层不稳定骨架(或缠丝)过滤器基
35、岩裂隙溶洞有充填缠丝过滤器、填砾过滤器裂隙溶洞无充填骨架(或缠丝)过滤器D20 120 0.030 81120 0.025 4180 0.020 2140 0.015 三二200.010 5 进水孔内充填的滤料宜为2层3层,总厚度应与井壁厚度相同。其粒径的选择方法应与井底反滤层相同。6 大开槽法施工的井筒,其外围充填的滤料,高度应高出井筒顶部进水孔0.5m,厚度宜为200mm300mm,滤料规格应按本规范第4.3节的有关规定执行。. 21 4.4.8 井底井壁同时进水的结构设计,应按本规范第4.4.6条和第4.4.7条的规定设计。4.5 辐射井设计4.5.1 集水井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集水
36、井井径应根据含水层岩性、施工机具、安装要求等因素确定,不宜小于2.50m。2 集水井井深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设计出水量等因素确定。井底应低于最低一排辐射孔位1m2mo黄土塘下的河谷阶地应保持水下深度10m15m;黄土塘区应保持水下深度15m20m。3 集水井井筒的结构应根据设计井深、士压力、地下水埋深、辐射管施工受力等条件通过结构计算按下列规定进行设Z十:1)沉井法施工的井筒结构可按本规范第4.4节的有关规定执行。2)漂浮下管法施工的井筒结构宜采用预制的钢筋泪凝土井筒,每节井筒高度宜为1.Om,最下一节宜为带底的井座。当井深小于20m,混凝土强度等级可选用C15C20,璧厚120mm150mm
37、;当井深大于20m,混凝土强度等级可选用C20C25,壁厚150mm 200mm。均宜根据结构计算配筋。4.5.2 辐射孔的布置应按水文地质条件确定:1 集取河流渗透水时,集水井应设在岸边,辐射孔应伸入河床底部。2 在均质、透水性差、水力坡度小的地段,辐射孔应均匀水平对称布置。3 含水层厚度大的地段可设多层辐射孔。4 含水层较厚,夹有不透水层,宜设倾斜的辐射孔。 22 5 集取潜水或井群取水时,辐射孔的布置数量和长度在迎地下水流方向应适当加密和加长。4.5.3 辐射管(孔)的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1 粗砂、卵砾石含水层,辐射管应为预打孔眼的滤水钢管,并应采用顶进法或振冲顶进法施工。滤水钢管宜采用
38、75mm200mm的无缝或有缝钢管,条孔宽宜为2mm9mm,长宜为40mm120mm,圆孔直径宜为6mm15mm,孔隙率宜为5%15%。过滤管外不包滤网,过滤管长宜为10m20m。2 粉、细、中砂含水层,辐射管应采用双螺纹塑料过滤管或预打孔眼的塑料滤水管,并应采用套管法施工。过滤管外径宜为何OmmnOmm,孔隙率宜为1.4%4.0%,过滤管应外套尼龙网套,尼龙网套宜采用60目80目。过滤管管长宜为15m30m。3 高水头的粉、细、中砂含水层,辐射管可采用外钢过滤管内插塑料过滤管的双过滤管,应采用顶进法或振冲顶进法施工。4 在砂、砾含水层中,辐射管的层次和根数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含水层厚度小
39、于10m时,可布置一层,每层宜为6条8条;含水层厚度大于10m时,可布置2层3层,每层宜为6条8条。辐射管的水平位置应高出含水层底板0.5m。5 黄土裂隙含水层中的辐射孔可不安装过滤管,在孔口出流段应安装护口管,宜布置一层,每层宜为6条8条;含水层厚度大的可布置2层3层,每层宜为6条8条;辐射孔孔径宜为120mm150mm,孔长宜为80m120m。6 浅层站士裂隙含水层中的辐射孔可不安装过滤管,在孔口出流段应安装护管,宜布置一层,每层宜为3条4条;辐射孔孔径宜为110mm130mm,孔长宜为20m30m。4.5.4 辐射管(孔)允许最大入管流速可按下列经验值选取:1 砂砾石含水层0.03m/s
40、o 23 2 细砂含水层O.Olm/s。3 黄土裂隙含水层防冲流速O.7m/sO. 8m/s。4 教土裂隙含水层防冲流速O.8m/so 24 5机井施工5.1一般规定5. 1. 1 机井施工,应满足规划、设计要求,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凿井队施工。5. 1. 2 机井施工应严格执行有关标准与技术操作规程,应确保成井质量与施工安全。5. 1. 3 施工前,应进行现场踏勘应了解施工所需的水、电、路、施工场地等条件,应掌握当地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5. 1. 4 现场踏勘后,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宜包括下列内容:1 施工任务、设备选型、钻进方法。2 工程质量指标、工艺流程。3 劳动组织、材料
41、、资金使用与钻进计划。4 安全技术措施。5.2营井施工5.2.1 管井施工采用的钻进设备和工艺,应根据管井的设计井深、井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以及钻机运输、方面工、水电供应条件等因素确定。5.2.2 钻机及附属配套设备的安装,应做到基础坚实、安装平稳、连接牢固、布局合理、便于操作。安装钻机时,钻机与地上及地下重要建筑物及设施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应符合有关行业施工现场的规定。5.2.3 钻进工艺宜包括钻进方法、冲洗介质、护壁方法、泥浆质量、井身防斜等,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25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十一牛俨、?二、1 钻进方法应根据地层岩性选用。松散层或基岩层,宜采用正循环回转式钻进;碎石土类及
42、砂土类松散层,宜采用冲击式钻进;无大块碎石、卵石的松散层,宜采用反循环回转式钻进;岩层严重漏水或供水困难的基岩层,宜采用潜孔锤钻进。当遇漂石、块石等钻进困难时,可进行井内爆破。2 冲洗介质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施工情况等因素合理选用。在教土或稳定地层,宜采用清水;在松散破碎地层,宜采用泥浆;在严重漏失地层或缺水地层,宜采用空气钻进。3 护壁方法应根据地层岩性、钻进方法及施工用水情况确定。松散层钻进采用水压护壁时,孔内宜有3m以上的水头压力;采用泥浆护壁时,孔内泥浆面距地面宜小于0.5m。基岩顶部的松散覆盖层或破碎岩层,宜采用套管护壁。4 钻孔用的泥浆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泥浆循环系统的泥浆池
43、和沉砂池的容积,应满足施工储浆和沉静、的要求。泥浆槽的长度宜在15m以上。2)一般地层泥浆密度应为1.11.2,遇高压含水层或易塌地层,泥浆密度可酌情加大。3)砾石、粗砂、中砂含水层泥浆茹度应为18s22s;细砂、粉砂含水层应为16s18so4)冲击钻进时,孔内泥浆含砂量不应大于8%,胶体率不应低于70%;回转钻进时,孔内泥浆含砂量不应大于12%, 胶体率不应低于80%。井孔较深时,胶体率应适当提高。5 井身应圆正、垂直。井身直径,不得小于设计井径。小于或等于100m的井段,其顶角的偏斜不得超过1.00;大于100m的井段,每100m顶角偏斜的递增速度不得超过1.50。井段的顶角和方位角不得有
44、突变。6 钻进时应合理选用钻进参数,必要时应安装钻链和导正器。发现孔斜征兆时,应及时纠正。钻具的弯曲、磨损应定期检查,不合格者严禁使用。5.2.4 疏孔、换浆和试孔应符合下列规定:1 松散层中的井孔,终孔后应用疏孔器疏孔,疏孔器外径应与设计井孔直径相适应,长度宜为6m8m。2 泥浆护壁的井孔,除高压自流水层外,应用大于原钻头直径10mm20m:m的疏孔钻头扫孔。孔底沉淀物排净后,应及时转入换浆,送入的泥浆应由稠变稀循序渐进,不得突变。泥浆密度应小于1.1,出孔泥浆与入孔泥浆性能应接近一致,孔口捞取泥浆样应达到无粉砂沉淀的要求。3 下井管前,应校正孔径、孔深和测斜,井孔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孔径20m
45、m;孔深偏差不得超过设计孔深的土2%0;孔斜不得超过本规范第5.2.3条的规定。5.2.5 管井地层岩性的划分,应根据水文物探测井资料及钻进岩屑综合分析确定。当无水文物探测井资料时,应按下列规定采取土样和岩样:1 松散层宜采鉴别样,每层应至少取土样一个。冲击钻进时,可用抽筒或钻头带取鉴别样;回转无岩芯钻进时,可在井口冲洗液中捞取鉴别样,所采鉴别样应准确反映原有地层的埋深、岩性、结构及颗粒组成。2 应采岩芯的基岩层,完整基岩岩芯采取率不应小于70%; 构造破碎带、岩溶带和风化带岩芯采取率不应小于30%。取芯特别困难的溶洞充填物和破碎带,顶底板界线应清楚,并应取出有代表性的岩样。3 土样和岩样(岩芯)应按地层顺序存放,并应及时描述和编录。士样和岩样(岩芯)应保存至工程验收,必要时可延长存放时间。4 机井施工中的土样和岩样的采取,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的有关规定执行。5 松散层土的分类,应按表5.2.5-1的规定执行。 27 表5.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