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工程预应力施工规程CECS 180 : 2005 条文说明1 2 3 anRUPnv ,总术材3. 1 3.2 3.3 3.4 3. 5 J构J2JjJ6施JJJJ制JJJqa也A也AAAaAAAAAFKJVEdFDRUCOPOAV筋时预预施措力料拉拉作道装力研材泥放u力结结措力应H下张失张制孔安筋应时管水存应粘粘造束预筋筋损筋装筋筋筋则语料力预J用用和求预有无构约构算力力力力安力力力应层具孔浆运要张张张筋少结十应应应应变应应应预涂锚制灌装要先后后钢减钢t预预预预2预预预工HUHUHH应应H施uu长力H伸HH留畸HHHHH力力uHHH度uu长uu设值目次(们Qdn
2、v1A1i1A9AUAA哇FbauaaQunwunvnv。白。白9缸。今A啥巧,哼,巧d且U句,。006。oooonynynyQdnynynynynwdQUAY6.4 元粘结预应力筋铺设川6.5 质量要求 (100) 7 张拉及放张.(101) 7. 1 准备工作 (101) 7.2 预应力筋张拉(102)7. 3 预应力筋放张(103)7.4 质量要求( 103) 8 灌浆及封锚(10日8. 1 准备工作(10日8.2 制浆要求门05)8. 3 灌浆工艺(10日8.4 真空辅助灌浆(106)8. 5 锚具封闭保护(106)8.6 质量要求(刊的9 体外预应力施工. (109) 9. 1 束的
3、布置(川的9.2 体系构成 (109) 9. 3 构造要求(口的9.4 施工和防护( llO) 10 拉索预应力施工.(112) 10. 1 体系构造(ll2) 10. 2 制作及安装013)10.3 张拉和索力调整(ll4) 10. 4 防护要求014)10.5 维护和监测(115)11 施工管理016)11. 1 施工方案016)11. 2 工序配合要求(116) 11. 3 安全措施(117) 76 11. 4 质量控制(117)11. 5 质量验收(118) 77 1总则1. 0. 1 我国原有建筑工程各分部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修订后,取消了有关施工的内容,统一改名为各分部工程施工质量
4、验收规范,已于2002年颁布实施。预应力分项工程施工的专业性较强、技术含量较高、施工工艺较复杂,需要有一本施工规程来规程预应力施工作业,提高预应力施工质量,推动预应力技术的发展。1. 0. 2 现代预应力技术在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应用,起步较早,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在现行国家标准。昆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以及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T92中都有相应条文。近几年来,我国大跨度公共建筑兴建较多,现代预应力技术与钢结构相结合,创造出多种空间钢结构新体系和新工艺,但还未列入有关规范条文。根据上述情况,本规程的内容偏重于混凝土结构工
5、程预应力施工,并列入钢结构工程预应力施工。在本规程的章节划分上,主要参考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2002 的编排,并增加了构造要求、施工计算、体外预应力施工和拉索预应力施工、施工管理等章。1. o. 3 预应力分项工程的质量对结构的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预应力专项资质的施工单位长期承担预应力施工,具有丰富的施工实践经验,同时也具备一定的结构设计能力,是保证预应力工程质量的首要条件。预应力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分为二级和三级。二级企业可承担各类预应力工程施工;三级企业可承担单项合同额不超过企业注册资金5倍且跨度在30m以内、连续跨度总长度lOOm以内的预应力工程施工
6、。 79 2术语本规程的术语是从建筑工程预应力施工的角度赋予其涵义。同时,还给出了相应的推荐性英文术语,英文术语不一定是国际通用的标准术语,仅供参考。 80 3材料3.1预应力筋3. 1. L3. 1. 2 本规程推荐采用钢绞线,因为钢绞线强度高、柔性好、与混凝土握裹性能好。同时为适应不同施工工艺和经济性要求,也列入钢丝、高强钢筋和钢棒等品种,以供选用。预应力筋的产品标准大部分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标准的水平。如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和钢绞线的现行国家标准,等效采用了ISO同类产品标准。3. 1. 3 预应力筋的代换,应不降低预应力构件的承载力和抗裂性能,同时应满足预应力筋布置和锚固区局部受压承载力的
7、要求。3. 1. 5 3. 1. 8 这些条文系依据产品标准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编写。预应力筋的进场验收分为产品规格与数量验收、外观检查及抽样试验三部分内容。前二项为施工单位自检项目。抽样试验则由施工单位取样经监理单位见证后送交具有检测试验资质的单位进行材质检验。对同批预应力筋分数次送到一个施工现场或不同施工现场的情况,如有可靠证据证明是同批材料,则不必再做试验。3.2 涂层预应力筋3.2. 1,3.2.2 涂层预应力筋是在裸露的预应力筋表面上涂(镀)一层防腐蚀材料或无粘结材料制成。近几年来,这类新材料有较大的发展。镀辞钢丝和镀铸钢绞线是从桥梁工程需要发展起
8、来的,逐步推广到建筑工程中的体外索和拉索等。无粘结预应力筋是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需要发展起来的,也可应用到体外索、拉索等。环氧涂层钢绞线是通过环氧喷涂使每根钢丝周围形成一层环氧保护膜制成,是一种新型防腐蚀钢绞线,对各种腐蚀环境具有高耐腐蚀性。该产品从国外引进后,已编制企业标准,批量生产,推广应用。缓粘结钢绞线是用缓慢凝固的特种树脂涂料涂敷在钢绞线上,并外包压波的塑料护套制成。这种新型涂层钢绞线张拉时是无粘结预应力筋,困化后成为有粘结预应力筋,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该产品在日本等国已有成熟的使用经验,国内正在试制和试用。3.2.3 原行业标准钢绞线、钢丝束无粘结预应力筋修订时,取消了无粘结预应
9、力钢丝束,改名为元粘结预应力钢绞线JG 161。在该标准中加强了原材料的检验,规定了护套材料应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并修改了护套厚度,对一、二类环境统取l.Omm。3.2.4,3.2.5 涂层预应力筋的质量证明书中,除附有预应力筋的试验数据外,应附有涂层和护套的检验数据。进场验收时,涂层和护套的检验可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由施工单位自检。3.3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3.3. 1,3.3.2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端优先选用夹片锚具;内埋式固定端宜选用挤压锚具,对有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也可选用压花锚具。随着预应力拉索的发展,钢丝束铸锚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单根钢绞线压接锚具的端部具有螺纹,张拉方便,锚固损失小,在小型拉
10、索中采用较多。适用于高强度预应力筋用锚具,也可适用于低强度预应力筋;仅适用于低强度预应力筋用锚具,不得用于高强度预应力筋。由于不同厂家生产的锚具外形相似,但夹片的锥度、选型有细微差别,配套性强,因此不同厂家生产的锚具部件不得组装使用,以免影响锚固效果。3. 3. 3 预应力筋用锚具已不分为I类和E类;本规程用锚具均相当于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中的I类。其中,仇的含义与原规范中的孔不同。原规范的T/p是指成束预应力筋中各根预应力钢材因材性差异引起的效率系数,该系数在国际预应力协会FIP后张预应力体系验收建议0993年版)中已取消。本规程的T/p是指成束预应力筋中各根预
11、应力筋因拉力不均匀性引起的效率系数,该系数在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一2000中规定:预应力筋为l5根钢绞线时,T/r= 1; 612根时为弘O.99;1319根时可p=0.98;20根以上时弘O.97。与FIP建议(1993)比较,对l5根钢绞线束机相同;对超过5根钢绞线束,由于轧l,按(3.3.31)公式计算结果轧增大,也就是说比FIP建议0993)守a二三0.95锚固性能略有降低。关于极限总应变apu二三2.0%,与FIP建议(1993)一致。3.3.4 对于主要承受较大动荷载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要求所选锚具能承受的应力幅度可适当增加,具体数值可由工程设计单位根据
12、需要确定。3. 3. 11 本条根据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02编写。对常用锚具夹片的硬度检查从5%修改为2%,且不应少于3套。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静载锚固性能试验用的预应力筋强度等级不宜超过该锚具适用的强度等级的1.05 倍。注2对锚具用量较少的一般工程,如供货方提供有效的试验报告,可不做静载锚固性能试验。为便于执行,本规程做如下补充规定:1 设计单位无特殊要求的工程可作为一般工程;2 多孔夹片锚具不大于200套或钢绞线用量不大于30t,可界定为锚具用量较少的工程;3 生产厂提供的由专业检测机构测定的静载锚固性能试验 83 报告,应与供应的锚具为同条件同系列的
13、产品,有效期一年,并以生产厂有严格的质保体系、产品质量稳定为前提;4 如厂家提供的单孔和多孔夹片锚具的夹片是通用产品,对一般工程可采用单孔锚具静载锚固性能试验考核夹片质量。5 单孔夹片锚具、新产品锚具等仍按正常规定做静载锚固性能试验;3.4 制孔用管材3. 4.1 金属波纹管是由薄钢带用卷管机经压破后卷成,具有重量轻、刚度好、弯折方便、连接简单、与混凝土粘结好等优点,已普遍使用。塑料波纹管是一种新型管材,具有密封性好、柔韧性好、摩擦损失小、耐疲劳、不导电、可弯成小曲率等优点,有较大的发展前景。3.4.2,3.4.3 金属波纹管的钢带厚度、波高和咬口质量是关键控制指标。双波纹金属波纹管的弯曲性能
14、优于单波纹金属波纹管。当使用单位能提供近期采用的相同品牌和型号波纹管的检验报告或有可靠的工程经验时,可不作刚度、抗渗漏性能或密封性能的进场复验。波纹管经运输、存放可能出现伤痕,变形、锈蚀、污染等,因此使用前应进行外观质量检查。3.5 灌浆用水泥预应力筋孔道灌浆用水泥的质量是确保孔道灌浆质量的关键。根据国家标准棍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2002第6.5. 5条灌浆用水泥浆标准养护28d抗压强度不应小于30N/m旷的规定,选用品质优良的32.5MPa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水泥浆,可满足抗压强度要求。如设计要求水泥浆的抗压强度大于30N/mm2,宜选用42.5MPa普通硅酸盐水泥。
15、孔道灌浆所采用水泥和外加剂数量较少的一般工程,如使用 84 单位提供近期采用的相同品牌和型号的水泥和外加剂的检验报告,也可不做水泥和外加剂性能的进场复验。3.6 装运和存放本节系根据国内工程经验并参考国际预应力协会有关预应力材料管理资料编写的。 85 4构造要求4. 1 先张预应力4. 1. 1 先张法预应力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根据我国的工程经验和耐久性要求规定的。其值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9.2. 1条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一致。4. 1. 2 先张法预应力构件中的预应力钢丝采用单根配置有困难时,可采用并筋的配筋形式。根据国内工程实践,预应力钢丝并筋不宜
16、超过3根。并筋的等效直径取与其截面面积相等的圆截面直径,对双并筋为jd,对兰并筋为./3d(其中d为单根钢丝直径),取整后近似为I.4d及I.7d。对钢绞线因工程经验不多,需并筋时应采取可靠的措施,如加配螺旋筋或采取缓慢放张的预应力工艺等。4. 1. 3 先张法预应力筋的净间距,应根据浇筑混凝土、施加预应力和锚固等要求确定。其数据取自棍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96. 2条的规定。4. 1. 4 在先张法预应力传递长度范围内,局部挤压造成的拉应力容易导致构件端部混凝土出现劈裂裂缝。因此,端部应采取构造措施,以保证自锚端的局部承载力。4. 1. 5 对采用先张长线法生产有端肋的预
17、应力肋形板,应采取防止放张预应力筋时端横肋产生裂缝的有效措施;在纵肋与端横肋交接处配置构造钢筋或在端胁内侧面与板面交接处做出一定的坡度或做成大圆弧;也可采用活动端模或活动胎模。4.2 后张有粘结预应力4. 2. 1 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筋孔道的内径,应根据预应力筋根 86 数、曲线孔道形状、穿筋难易程度等确定。对预应力钢丝柬或钢绞线束,其孔道截面积与预应力筋的净面积比值调整为3.5 4. 0 倍,直线孔道取小值。为使穿筋方便,多跨曲线孔道内径可适当放大。4.2.2 根据我国大量工程实践经验并结合理论分析,提出了后张预应力筋孔道的净间距和保护层最小厚度。在框架梁中,为了便于插入式振动器操作,预应力
18、筋孔道的水平净间距不宜小于孔道外径的1.5倍。当钢伎线束大于7庐15.2时,1昆凝土保护层厚度应适当加大。对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还应注意将预应力筋配置在非预应力筋之内侧,用非预应力筋来分散裂缝和减小裂缝宽度。4.2.3 预应力筋孔道的灌浆孔设置原则:从下向上、从中间向两边压浆,每条孔道至少有二个灌浆孔。钢绞线束伸出锚具时可作为排气与排水口,这是由于钢绞线外部钢丝和中部钢丝之间有空隙,钢绞线束成了一个排水系统。模压钢绞线没有空隙,不能用于排气与排水。4.2.4 曲线预应力筋的曲率半径不宜小于4m,是根据工程经验规定的。4.2.5 预应力筋张拉端采取凸出式做法,节点构造简单,但凸头影响美观,需做
19、装饰处理;采取凹入式做法,节点较复杂,凹槽用细石混凝土封堵后可与柱面或梁端平齐。当梁柱端节点的钢筋稠密、柱的截面尺寸较小时,张拉端不宜采用凹入式做法。4.2. 6 预应力筋张拉端锚具的布置直接影响到锚固区局部受压承载力,应予以重视。当厂家提供的锚垫板与螺旋筋的适用条件与实际工程不符合时,应进行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在配筋稠密的梁柱节点处,如该节点原配筋己能起到钢筋网片或螺旋筋的等效作用,则可少配或不配钢筋网片或螺旋筋,以利于该节点处、混凝土浇筑密实。4.2. 7 有粘结预应力筋的内埋式固定端可设置在梁柱节点处或穿过柱节点的梁体内。内埋式固定端孔道末端应封口,并设置排气兼泌水管。4.2.8 多跨超
20、长预应力筋的连接,采用对接法可节约预应力筋,施工方便,但构件截面需要增大,且分段施工。采用搭接法的节点构造较复杂,预应力筋和锚具用量增多,但可连续施工,因而在一般框架结构施工中采用较多。4.3 后张无粘结预应力4.3. 1 本条在参考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不同耐火等级条件下,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当结构有约束时,其耐火能力可得到改善故规定中区别了简支和连续两种情况。结构设计人员可根据实际约束条件进行判断,以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4.3.2 元粘结预应力筋间距的限值,对于板中均匀布置的单根无粘结预应力筋,其上限由最小平均预压应力要求控制,下限由最大平均压应力和构造要求控制;
21、对于带状布置的预应力筋,一般控制间距上限。4.3.3 本条是根据国内外工程经验作出规定的。当预应力构件上开洞对结构受力性能有较大影响时,应通过设计计算采取必要的加强措施。4.3.5 梁中集束布置的元粘结预应力筋在张拉端分散为单根布置,锚固可靠,张拉方便。其间距应根据张拉用千斤顶尺寸和局部受压承载力确定。4.3.6 根据国内外长期实践经验和破损检验,在室内正常使用环境下,无粘结预应力筋的耐久性可得到有效保证。无粘结预应力筋的耐久性防护水平应与结构使用环境类别相对应,采取合理措施。4.3. 7 元粘结预应力筋固定端采用挤压锚具内埋式做法,在国内工程中应用较为普遍。本条规定了内埋式固定端的布置要求。
22、4.4 钢筋构造措施4.4. 1 在后张预应力提凝土构件的锚固区,锚下混凝土的局部高应力扩散而产生垂直于预应力筋方向的横向拉应力,会引起沿顶应力筋孔道纵向开裂。本条的数据摘自泪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2002第9.6. 9条的规定。当锚固区位于梁柱节点时,由于柱的截面尺寸大,一般不会出现上述裂缝。当锚固区位于悬臂梁端或简支梁端且梁的宽度较窄时,应防止沿预应力筋孔道劈裂。4.4.2 在构件中凸出或凹进部位,1昆凝土截面急剧变化,施加预应力后在折角部位附近的混凝土中会产生较大的应力,出现斜裂缝。因此,需要在折角部位配置双向附加钢筋。对内埋式固定端,张拉力压缩其前方的混凝土,而拉开其后方的
23、1昆凝土,应根据混凝土厚度,有无抵抗拉力的钢筋,确定是否需要配置加强钢筋。4.4.5 在弯梁中,由于预应力筋张拉时在梁侧产生较大的径向压力,甚至会将预应力筋崩出,因此需要设置91216的U形防崩裂钢筋。4.4.6、4.4.7 这两种现象在施工中经常遇到,事先应绘出锚固区构造详图,解决锚垫板等埋件与柱的主筋、梁的负弯矩钢筋相碰的矛盾。梁的负弯矩钢筋应优先采用缩进下弯,并标明缩进距离。矩形柱的主筋向两边移,不影响柱的正截面承载力;如移至第二排,因截面有效高度减小,应进行等效换算。圆柱的主筋沿圆周均匀布置,移动后的截面有效高度会减小,要补插等效的主筋。4.4.8 为防止与预应力?昆凝土楼盖结构相连的
24、钢筋混凝土梁板内出现受拉裂缝,预应力筋应伸入相连的钢筋握凝土梁内,分批截断与锚固,相邻一跨梁板内的非预应力筋也应加强。 89 在现提棍凝土楼板中,梁端张拉力沿30。40向板中扩散而产生拉应力才日板的厚度薄,会出现斜裂缝,应在预应力传递的边区格和角区格内加配附加钢筋。对预应力混凝土大梁端部的短柱,为防止张拉阶段产生剪切裂缝,应沿柱高全程加密箍筋或采用适当的临时减小短柱抗侧移刚度的措施。4.5减少约束力措施本节的条文提供了减少梁板施加预应力和混凝土早期收缩受柱或墙约束的措施。这些措施是从国内外工程经验中总结得出的。在实际工程中结构受约束条件较为复杂,可在设计与施工方案中综合考虑,将约束造成的不利影
25、响限制在允许范围内。在后张预应力楼板中,如平均预压应力为1.0 1. 75N/mm2, 则一般不会因弹性缩短或徐变而产生很大的尺寸变化,无需考虑减少约束力。然而,当建筑物的尺寸较大或施工缝间距很大,如构造设计不当,会产生较大的约束力。4.6 钢结构预应力本节条文系根据平面承重钢和架体系的预应力构造要求和工程实践经验编写的。4.6. 1 在预应力钢楠架中,预应力筋一般布置在拉杆范围内。如悬臂楠架预应力筋布置在上弦杆,简支椅架预应力筋布置在下弦杆,连续析架预应力筋布置在跨中下弦杆和支座上弦杆。预应力筋张拉时大部分杆件卸载,但也有少数杆件增载。4.6.2、4.6.3为保证弦杆和预应力筋共同工作,每间
26、隔4050倍截面最小回转半径的距离,用隔板将预应力筋与弦杆相连。隔板沿接触边与杆肢焊牢,隔板上留设孔洞允许预应力筋套管穿过。4.6.4、4.6.5预应力筋锚固节点和转折处节点是精架的关键节 90 点。节点的构造和焊缝必须保证安全、可靠地传递拉力,并应考虑预应力筋的合力通过杆件截面重心。在预应力筋转折处应考虑预应力筋强度的折减和减少摩阻力的措施。 91 5施工计算5. 1 预应力筋下料长度本节分别列出了三种典型的预应力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如预应力筋固定端埋设位置、张拉设备、锚具和施工工艺等有变化,则应按实际情况调整算式。当钢绞线固定端采用内埋式挤压锚具或压花锚具时,其下料长度应算至锚具内埋的位置
27、。当采用变角张拉装置时,应增加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5.2 预应力筋张拉力为了准确建立设计所需的有效预应力值,在预应力筋张拉前,设计单位应提供各项预应力损失计算值u施工中,如遇到设计中未考虑的预应力损失(如锚口摩阻损失、变角张拉摩阻损失、弹性压缩损失等)或设计中预应力损失(如锚固损失、孔道摩擦损失、预应力筋松弛损失等)取值偏低,则应采取超张拉措施。如在设计图纸上仅标明有效预应力值,则应由预应力施工单位根据所选用的预应力筋张拉锚固体系和张拉工艺等计算各项预应力损失值,两者叠加即得张拉力。5.3 预应力损失5.3. 1 后张法孔道摩擦损失,采用国内外通用的公式计算。对多种曲率或直线段与曲线段组成的孔
28、道,宜分段计算孔道摩擦损失。预应力钢丝和钢绞线的摩擦系数是值与值,主要根据国家标准也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002的规定,并参考国内外工程实测数据,给出了一定的幅度,以便结合实际工程选用。表中增添了预埋塑料波纹管摩擦系数。减少孔道摩擦损失的措施:提高孔道成型质量;防止预应力筋表面污染;增大孔道直径:涂水榕性润滑齐lj.但随后应采用水冲掉。对重要的预应力工程,应在现场用精密压力表或传感器测定实际的孔道摩擦损失。如实测值与计算值相差较大,导致张拉力偏差超过5%,则应调整预应力筋的张拉力。5.3.2 张拉端预应力筋锚固时的内缩值,系根据我国多年来对各类锚具测试数据和使用经验确定,与工程实际
29、情况比较吻合。对直线预应力短筋,其内缩值对锚固损失的影响较大,应严格控制。有时为了减少张拉端锚下预应力值,可将内缩值适当放大。直线预应力筋的锚固损失计算公式没有考虑孔道摩擦损失的影响。当孔道摩擦影响系数走值较大时,应考虑孔道反摩擦的影响,张拉端锚固损失比(5. 3. 21)公式计算值增大,但对跨,中处锚固损失的影响较小。在简支构件中,跨中弯矩起控制作用,(5.3.2l)公式是适用的。对曲线或折线预应力筋,由于孔道反摩擦的作用,其锚固损失在张拉端最大,沿预应力筋长度逐步减小,直至消失。根据预应力筋在锚固损失影响区段的总变形与预应力筋内缩相协调的原理,列出锚固损失基本公式w/E,Cw为锚固损失影响
30、区段的应力图形面积)。只要记住上述基本公式,不论预应力筋线形如何变化及预应力筋沿长度方向扣除孔道摩擦损失后的应力如何变化,都可以计算锚固损失影响区段的应力图形面积,推导出锚固损失的影响长度l1公式,再求出锚固损失11值。为简化曲线预应力筋锚固损失的计算方法,假定预应力筋沿长度方向扣除孔道摩擦损失后的张拉力指数曲线为直线变化;正、反摩擦损失的斜率m相等。实际上,当正、反摩擦系数相等时,反摩擦损失斜率小于正摩擦损失斜率,两者不相等。简化为相等后,其计算值约大5%,偏于安全。 9.3 5.3.3 先张法构件的预应力筋同时放张或分批放张产生的弹性压缩值是一致的。采用(5.3. 3-1)公式算得的13值
31、对每根预应力筋都相同。后张法构件的预应力筋同时张拉时,1昆凝土弹性压缩在锚固前完成,不产生弹性压缩损失。后张法构件的预应力筋分批张拉时,应考虑后批张拉产生的混凝土弹性压缩对先批张拉预应力筋引起的预应力损失。采用(5.3. 3-2)公式算得的值是弹性压缩损失平均值,预应力筋张拉力增加值相同,施工方便。也可分批计算弹性压缩损失值分别加在先张拉预应力筋内,使每束预应力筋建立的应力一致;但每柬张拉力不同,施工较复杂。对曲线配筋的后张预应力梁,可近似按轴心受压计算弹性压缩值;当弹性压缩损失值很小时,可忽略不计。5.3.4 预应力钢丝和钢绞线的应力松弛损失计算公式,是根据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
32、5223 2002和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伎线GB/T5224 2003中规定的数值综合成统一的公式。当con/jptk 二0.5时,应力松弛损失为零。5.3.S 1昆凝土收缩和徐变损失估算值系根据常用现浇后张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结构大量工程实例综合分析得出。其精确计算方法详见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的有关公式。5.5 预应力筋张拉伸长值5.5. 1 预应力筋张拉伸长值的计算公式系根据预应力筋在弹性阶段的应力与应变成正比确定。从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丝和钢绞线的应力应变曲线中可以看出,预应力筋的比例极限(弹性范围等于或稍高于0.8f,川,施工中张拉控制应力最大值不大于0
33、. 8fp1k (5. 5. 1-1)公式的计算结果是准确的。为了简化张拉伸长值的计算,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取张拉端拉力与计算截面扣除孔道摩擦损失后的拉力平均值,其计算误 94 差不大于o.5%,对一般工程是许可的。孔道摩擦系数h与值是波动的。施工中如遇到孔道弯折较多、孔道直径较小等应增大是和值。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波动范围为3%5%,对计算张拉伸长值的影响较大。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对钢丝瓦(2. 05土0.1) l05MPa,对钢绞线E,= ( 1. 95士o.1)l05MPa,可供参考。预应力钢丝束和钢绞线柬使用时存在同束各根长度参差不齐和应力不匀现象,导致钢丝束和钢绞线柬E,比单根钢丝和钢绞
34、线E,低2%3%。对重要的预应力竭凝土结构,弹性模量应事先测定。近年来,在有些工程的特殊部位配有曲率半径小于3m的预应力筋。张拉时不但孔道摩擦系数显著增加,而且紧贴孔道的钢绞线与外侧钢绞线的应力相差较大,应力较大的钢绞线会超过钢材的比例极限,(5.5. 1-1)公式已不适用。该类结构设计时,张拉控制应力应降至o.60 0. 65/ptk,以保证张拉过程中每根预应力筋的应力在比例极限内。5.5.2 对多曲线段或直线段与曲线段组成的预应力筋,张拉伸长值应分段计算较为准确。(5.5.2)公式计算的总t:i.L;值,可采用列表法先求出各分段点扣除孔道摩擦损失后的预应力筋应力,再逐段计算t:i.L;值,
35、或编制软件计算更为方便。5.5.3 预应力筋张拉实际伸长值是以测量数据为基数,增加初拉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并扣除有关附加伸长值得出。为了获得准确的实际伸长值,应注意以下几点:1 初拉力取值,应使预应力筋绷紧。根据国内工程实际经验,对直线预应力筋宜为张拉力的5%10%,对曲线预应力筋宜为张拉力的15%20%。2 初拉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系根据弹性范围内张拉力与伸长值成正比用计算法或图解法确定。对有粘结预应力筋,由于其在孔道内可活动,张拉力与摩擦力成正比,上述推算方法是适用 95 的。但是,对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时首先要克服较大的摩擦力才能伸长如仍采用上述方法推算初拉力以下的伸长值,必然偏大,尤其
36、对超长筋更为明显。因此,对无粘结预应力筋,初拉力应取低值,以减少推算伸长值误差。必要时,可测定超长无粘结预应力筋初拉力以下的实际伸长值。3 扣除有关附加伸长值,包括千斤顶体内的预应力筋伸长值、张拉端工具锚和固定端工作锚模紧引起的预应力筋内缩值、构件弹性压缩值等。但应注意:张拉端工作锚模紧引起的预应力筋内缩值是锚固后发生的,不得扣除;前卡式千斤顶内工具锚滑移值不得漏扣;对平均预压应力较小的构件,其弹性压缩值可略去不计。4 因克服锚口摩擦损失与变角张拉摩擦损失而增加的张拉力,已在张拉端锚口处抵消,不应计算张拉伸长值。s 钢绞线柬采取单根张拉时,其张拉伸长值应取单根张拉伸长值的平均值。 96 6 制
37、作及安装6. 1 预应力筋制作6. 1. 1 高强预应力钢材属于高碳钢,局部受高温后急冷会使金属变脆易断。制作时应避免焊接或接地电火花损伤预应力筋表面,也不允许周边气割钢材时,高温铁水流淌在预应力筋表面。严禁将预应力筋作为电焊接地线。6. 1. 3 钢丝墩头时端面应平整,钢丝应插到墩头器穴模底部,并注意钢丝不能偏入夹片缝隙中,以免夹扁钢丝。为保证钢丝等长下料,可采用穿入钢管内或放入角钢槽内的限位法下料。也可采用第一次逐根下料,第二次捆扎成束后用砂轮切割机精确等长下料。6. 1. 5 各厂家生产的挤压锚具尺寸有微小差异,因此,挤压力也有差异,应采用配套的挤压机挤压。挤压时,挤压套外表面可涂油脂或
38、喷涂二硫化铝润滑剂。挤压锚具与锚垫板宜采用机械式固定方式。6. 1. 6 对多根钢绞线梨形头应分排埋置在混凝土内,排距不小于300mm。为提高压花锚四周、混凝土和梨形头根部、混凝土抗裂强度,在梨形头头部应配置构造筋。6.2 预应力筋孔道回设6. 2. 1 波纹管钢筋支托的间距,与预应力筋重量和波纹管自身刚度有关。一般曲线预应力筋的关键点如最高点、最低点和反弯点等应直接点焊钢筋支托,其余点可按等距离布置支托。波纹管安装后应采用铁丝与钢筋支托绑扎牢靠,必要时点焊压筋,形成井字形钢筋支托,防止波纹管上浮。 97 6.2.2 金属波纹管宜采用同一厂家生产的产品,以便与接头管波纹匹配。波高应满足规定要求
39、,以免接头管处因波纹扁平而拉脱。扁波纹管的连接处应用多道胶带包缠封闭,以免漏浆。塑料波纹管在现场应少用接头甚至不用接头,直接整根预埋。必要时可采用塑料热熔焊接或采用专用连接管。6.2.3 金属波纹管上安装塑料弧形压板时,可先在波纹管上开孔,也可先安装塑料弧形压板,待?昆凝土烧筑后再凿孔进行灌浆。塑料波纹管可采用专用的防渗漏灌浆嘴。6.2.5 竖向预应力孔道底部必须安装灌浆和止回浆用的单向阀,钢管接长宜采用丝扣连接。6.2.6 当采取用空管留孔时,为防止棍凝土挠筑过程中波纹管漏浆堵孔,宜采用通孔器通孔;当采取穿筋留孔时,宜拉动预应力筋疏通孔道。对留孔质量严格把关,浇筑棍凝土时又得到有效保护,可免
40、除通孔工序。6.2. 7 本条根据钢管楠架中预应力筋孔道采用钢套管成型的工程实践经验编写。6.3 预应力筋安装6.3. 1 当钢筋密集、预应力筋多波曲线易使波纹管变形振瘪时宜采用先穿柬法;当工期特别紧,波纹管曲线顺畅不易被振瘪时,可采用后穿束法。6.3.2 对长度不大于60m、且不多于3跨的多波曲线束,可采用人力单根穿。对于长度大于60m的超长束、多波束、特重柬宜采用卷扬机前拉后送分组穿或整束穿。当超长束需要人力穿束时,可在梁的跨度中间段受力钢筋相对较少的部位设置助力段,利用大一号波纹管移出1.5m的空隙段,便于工人助力穿柬;穿束完成后,将移出的波纹管复位。以上穿束方法,应根据孔道波形、长度与
41、孔径,以及预应力筋表面状态、具体施工条件等灵活应用。对穿柬困难的孔道,应适当 98 增大预留孔道直径。6.3.4 在竖向孔道中,采用整束由下向上牵引方法进行穿束是比较安全的,应优先选用。6.3.5 孔道内可能有浇筑混凝土时渗进的水或从喇叭管口流入的养护水、雨水等引起预应力筋锈蚀,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防锈措施。6.4 无粘结预应力筋铺设6.4.2、6.4.3板内控制无粘结筋曲线坐标的统长马凳,通常可用412钢筋制作,避免施工时踩踏变位。6.4.4 在双向平板中,无粘结预应力筋有两种铺设方法。一种是按编排顺序由下而上铺设,即首先计算交叉点处双向预应力筋的竖向坐标,确定最下方的预应力筋先铺设
42、,依次编排出所有预应力筋的铺设顺序;这种铺设方法不需要交叉穿束,但铺设顺序没有规律,会影响施工进度。另一种是先铺某一方向预应力筋,后铺方向的预应力筋在交叉点如有冲突,从先铺方向预应力筋下方穿过;这种铺设方法在交叉点处存在穿束,但条理清晰,易于掌握,且铺设速度快。为保证双向板内曲线无粘结预应力筋的矢高,又兼顾防火要求,应对无粘结预应力筋与板底和板面双向钢筋的交叉重叠关系确认后定出合理铺设方式。6.4.5 在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端,如预应力筋与锚垫板不垂直,易发生断丝。张拉端凹入混凝土端面时,采用塑料穴模的效果优于泡沫块或木盒等方法。6.4.6 元粘结预应力筋埋入1昆凝土内的固定端通常采用挤压锚。当
43、混凝土截面不大、钢筋较密时,多个挤压锚宜错开锚固,避免重叠放置,影响泪凝土浇筑密实。6.4.7 铺设多根成束无粘结预应力筋时出现各根之间相互扭绞现象,影响预应力筋的张拉效果。工程实践表明,可采用逐根铺设,最后合并成束方法。6.5质量要求关于预应力筋制作及安装的质量要求,本节归纳为以下几点:1 预应力筋固定端铺具制作质量应可靠;2 预应力筋的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预应力筋不得受损伤;3 预应力筋束形(孔道)的曲线坐标应符合设计要求;注:对预应力筋束形(孔道)控制点的竖向位置允许偏差要求较高,应事先通过节点翻样图确认。在施工过程中如j)ll实际情况不能满足坐标要求,经设计单位复核认可后方可变
44、更。4 预应力筋(孔道)位置应固定牢靠,管壁应完好无损,接头应密封良好;5 元粘结预应力筋铺设应满足线形顺直、定位牢固和护套完好的要求;6 张拉端和固定端构造应符合施工详图的要求;锚垫板应与预应力筋(孔道)垂直,且不得重叠。100 7 张拉及放张7. I准备工作7. I. I 预应力筋张拉设备和仪表应根据预应力筋种类、锚具类型和张拉力合理选用。张拉设备的正常使用范围宜为25%90%额定张拉力。张拉设备行程一般不受限制,如锚具对重复张拉有限制时,应选用合适行程的张拉设备。张拉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使用时,一般与标定状态相同;当油管超长、超高时,应单独标定。油泵用液压油稠度有明显变化时,也应重新标定。张
45、拉用压力表的直径宜采用150mm,其精度不应低于1.6 级。标定张拉设备的试验机或测力计精度不应低于2%。千斤顶用于张拉预应力筋时,应标定千斤顶进油的主动工作状态;用于预应力筋固定端测试孔道摩阻或其他显示回程压力时,应标定试验机压千斤顶的被动工作状态。7. I. 2 预应力筋张拉力是由锚固区传递给结构,因此张拉或放张时实体结构应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满足锚固区局部受压承载力的要求。早龄期施加预应力的构件由于弹性模量低,会产生较大的压缩变形和徐变,因此本规程规定,对后张楼板不宜小于时,对后张大梁不宜小于7d07. I. 3 锚垫板端面、喇叭管内和预应力筋表面应清理干净,保证张拉和锚固质量,防止出现
46、断丝和滑丝现象。7. I. 4、7.I. 5 张拉端锚具安装对中可保证千斤顶安装对中;外露固定端锚具的安装质量直接影响锚固效果。 101 7.2 预应力筋张拉7.2. 1 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使混凝土不产生超应力、构件不扭转与侧弯、结构不变位,因此,对称张拉是一个重要原则。同时,还应考虑到尽量减少张拉设备的移动次数。当构件截面平行配置的两束预应力筋不同时张拉时,其张拉力相差不应大于设计值的50%,即先将第1束张拉050%的力,再将第2束张拉0100%的力,最后将第1束张拉50%100%的力。7.2.2 直线预应力筋应采取一端张拉。曲线预应力筋锚固时由于孔道反向摩擦的影响,张拉端锚固损失最大,沿构件长度逐步减至零。当锚固损失的影响长度l1注L/2(L为构件长度)时,张拉端锚固后预应力筋的应力等于或小于固定端的应力,应采取一端张拉。当l1二L/2时,应采取两端张拉,但对简支构件或采取超张拉措施满足固定端拉力后,也可改用一端张拉。7.2.3 在一般情况下,对同一柬预应力筋,应采取整柬张拉,使各根预应力筋建立的应力比较均匀。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张拉千斤顶吨位不足,张拉端局部受压承载力不够,或张拉空间受限制等),对扁锚束、直线束或弯曲角度不大的单波曲线束,可采取单根张拉。7.2.4 张拉速度宜控制在30MPa/min内。达到最大张拉力后的持荷,对保证张拉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