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织物增强液压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GB/T 15329-94 Rubber hoses and hose assemblies Textile-reinforced hydraulic type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4079-1991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织物增强液压型规范。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内径5100mm的四个类型织物增强的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的各项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普通液压流体,例如矿物泊、溶性泊、浊水乳浊液、乙二醇水溶液和水,在一40100C-温度范围内工作的织物增强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本标准不包括对管接头的要求,仅规定了软管和软管组合件的性
2、能.本标准不适用于蓝麻油和醋基流体。工作温度超过93C时会降低软管的使用寿命。2 引用标准GB/T 1690 硫化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GB/T 5563 橡胶、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液压试验方法GB/T 5564 橡胶、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低温屈挠试验GB/T 5568 橡胶、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无屈挠液压脉冲试验GB/T 9571 橡胶、塑料软管静态条件下耐臭氧性能的评定GB/T 9573 橡胶、塑料软管和软管组合件尺寸测量方法GB/T 9574 橡胶、塑料软管和软管组合件试验压力、爆破压力与设计工作压力的比率GB/T 9576 橡胶、塑料软管和软管组合件选择、贮存、使用和维修指南GB/T 95
3、77 橡胶、塑料软管和软管组合件标志、包装和运输规则GB/T 14905 橡胶、塑料软管各层间粘合强度的测定HG/T 2185 橡胶软管外观质量3 产品分类3. 1 结构软管应由耐油、耐水的合成橡胶内胶层、一层或多层纤维线增强层和耐泊耐天候的外胶层构成。3. 2 型别依据工作压力,规定了1型、2型、3型和4型软管,其中1型和2型软管采用一层纤维线编织层.3型软管采用两层纤维编织层.4型软管采用一层或两层纤维线编织层.3. 3 尺寸橡胶软管内径和外径应当符合表1的要求。国家技术监督局1994-12-22批准1995-10-01实施169 GB/T 15329-94 表1mm 内径软管外径公称内径
4、各型1型Z型3型4型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5 4.5 5. 4 10.3 11.9 11.0 12.6 11.9 13. 5 12.0 13. 6 6.3 6. 1 6. 9 11.9 13.5 12.6 14.2 13.5 15. 1 13. 6 15.2 8 7.7 8.5 13.5 15. 1 14.1 15.7 16.7 18.3 16.2 17.8 10 9.3 10.1 15. 1 16. 7 15.7 17.3 18.3 19.8 17.7 19. 3 12. 5 12. 3 )3. 5 19. 0 20.6 18.7 20.7 23.0 24.6 20.7 2
5、2.7 16 15.4 16. 7 22.2 23.8 22.9 24.9 26.2 27.8 24.9 26.9 19 18.6 19.8 26.0 28.0 31.0 32.5 28.0 30目。25 25.0 26.4 32.9 35.9 36.9 39.3 34.4 37.4 31.5 31.3 33.0 42.9 46.0 37.4 41.0 38 37.1 39.1 47.6 51.6 51 49.8 51.8 60.3 64.3 60 58.8 61. 2 70.0 74.0 80 78.8 81.2 91. 5 96.5 100 98.6 101.4 113.5 118.5 注
6、2表1软管公称内径和外径允许范围未遵循GB/T9575中规定的公称内径及公差范围的规定,表中采纳的尺寸是为了保证与全世界广泛使用的管接头尺寸保持匹配.3- 4 同心度软管在同一截面不同部位测量管壁厚度,其公差值不得大于表2列出的值.表2软管壁厚公差控制范围mm 公称内径6.3以下啻6.3)6.3-19(啻l的19以上3- 5 长度及公差软管长度公差士1%或者士3mm,取其最大值.除合同另有规定外,任一批软管的不同长度的百分比应为$13 m以上的软管不得少于总长的65%, 7.5-13 m的软管不得多于总长的35%,1-7.5 m(不含7.5m)的软管不得多于总长的10%, 不得有长度小于1m的
7、软管。3- 6 产品标记标记内容应包括名称、类型、规格和标准号。170 管璧厚度差0.8 1.0 1. 3 标准示例:织物液压胶管1 4 技术要求GB/T 15329-94 19 GB XXXX 标准号规格型号产品名称4. 1 软管的工作压力应符合表3的要求表3软管工作压力1型2型MPa MPa 5 3.4 8.0 6. 3 2. 8 7. 5 B 2.8 6.8 10 2.8 6.3 12. 5 2.8 5.8 16 2. 4 5.0 19 4.5 25 4.0 31. 5 38 51 60 80 100 3型MPa 10.3 8.6 8. 3 7.8 6.9 6.0 5. 2 3.9 2.
8、6 4.2 软管的试验压力和最小爆破压力与工作压力的比率应符合表4的要求。表4软管试验爆破压力与工作压力的比率试验压力与工作压力比率最小爆破压力与工作压力比率2 1 4 1 4.3 软管在表3工作压力下,弯曲半径不得小于表5的规定。4型MPa 16. 0 14.5 13. 0 11.0 9. 3 8.0 7. 0 5. 5 4. 5 4.0 3. 3 2. 5 1.8 1.0 171 GB/T 15329-94 表5软管弯曲半径控制范围弯曲半径公称内径I型2型3型5 50 35 80 6.3 65 40 80 8 80 50 100 10 80 60 100 12. 5 100 70 125
9、16 125 90 140 19 110 150 25 150 205 31. 5 255 38 51 60 80 100 4.4 软管在工作压力下的长度变化不得超过-4%+2%。4.5 软管及软管组合件的脉冲试验应符合表6的要求.1型软管不做此项试验。表6软管脉冲试验条件试验压力与试验温度软管型号公称内径.mm设计工作压力比率运二25(吉25)2、3和4型以下1.33 二31.5 3型和4型啻31.5) 1 1 软管组合件完成上述试验后不得出现泄漏或其他异常情况.4.6 软管的其他性能要求应符合表7的要求。表7软管有关性能项目低温屈挠性能40士2C恢直至室温后进行耐压试验不泄漏不龟裂 93
10、:1: 3 指标耐油性能.3号标准泊.100士1C.72-2h.内、外胶层体积变化耐臭氧性能无收缩,膨胀不大于100%mm 4型40 45 55 70 85 105 130 150 190 240 300 400 500 600 脉冲次数二三200000 40士2C50士5MPa,50士5PPhm(V/V) 72-2 h 放大2倍观察外肢,不出现龟裂或劣化粘合强度.kN/m内胶层和增强层,增强层和增强层,增强层和外肢层泄漏试验4. 7 软管的外观质量应符合HG/T2185的要求。72 1.4 不得泄漏和损坏GB/T 15329-94 5 试验方法5. 1 软管的尺寸和同心度测定按GB/T957
11、3执行。5. 2 软管的液压性能按GB/T5563执行。5.3 软管和软管组合件的脉冲性能试验按GB/T5568执行。脉冲试验进行过程中,如接头拔脱或邻近25mm内发生任何损伤,应视为接头引起的损坏,可将此胶管舍弃,重新取样试验,应记录故障形式和位置。如在完成最低脉冲次数前,由于不可避免的原因停止脉冲试验24h以上,在重新起动试验时,则可能在软管接头处有轻微的渗漏.这样的渗漏,可能在重新启动后30mn内自行密封住,则不视为失效65.4 软管的泄漏试验按GB/T5563执行。试验时用组装接头时间不超过30d的未老化的两根橡胶软管组合件,使其承受相当于70%最小爆破压力值的试验压力值,保持此压力5
12、-.5.5min,橡胶软管应无泄漏或其他损坏,此项试验视为破坏性试验,试验后,试样报废。5.5 软管的低温屈挠试验按GB/T5564执行。5. 6 软管的耐液体试验按GB/T1690和GB/T5563执行。5.7 软管的耐臭氧性能试验按GB/T9571执行。5.8 软管各层问粘合强度试验按GB/T14905执行。5.9 软管的外观质量按HG/T2185执行。6 检验规则口6. 1 软管应由制造厂检验部门成批检验,每根软管出厂时须有质量合格证。6.2 同型号软管划为一批,每批数量不多于5000 mo 6. 3 软管的外观质量,规格尺寸应逐根检查。6.4 软管的液压性能试验应每批进行一次。6. 5
13、 软管的耐液体性能试验,每批进行一次。6.6 软管的层问粘合强度试验每批至少进行一次。6. 7 同型号软管任选一种规格进行脉冲和泄漏试验,每年进行一次。6.8 软管的低温屈挠性能试验,每年进行一次。6.9 软管的耐臭氧性能试验,每年进行一次。上述试验如有不合格者,应在该批软管中取双倍试样进行不合格项目复试,如在复试后仍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则该批软管视为不合格品.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选择、使用和维修7. 1 软管的标志、包装和运输应符合GB/T9571的要求。7.2 软管的贮存、选择、使用和维修应符合GB/T9576的要求。7.3 软管在符合本标准7.1和7.2要求的条件下,制造厂应保证胶管从出厂日期起,在不超过1年贮存期内,其性能仍符合本标准的规定。1)国际标准无此项内容。1 3 GB/T 15329-94 附加说明2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橡胶软管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沈阳橡胶工业制品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维相、王宝珠、严松枫a174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