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22 ,大小:3.97MB ,
资源ID:209369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20936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GB T 17370-1998 含湿建筑材料稳态传热率的测定.pdf)为本站会员(twoload29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GB T 17370-1998 含湿建筑材料稳态传热率的测定.pdf

1、ICS .91. 120. 10 Q 25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 T 17370- 1998 idt ISO 10051: 1996 含湿建筑材料稳态传热率的测定Determination of stead-state thermal transmissivity of a moist building material 1998- 05-08发布1998-12-01实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GB/T 17370-1998 目次前言. . . . . . . . . . . . . . . E ISO前言. . . . . . . . . . . . . rv l 范围. .

2、2 引用标准. . 3 定义. 4 符号和单位-5 一般考虑6 测试装置. . . . 4 7 测试过程. . . . . 4 8 测试报告. . . . . . . 8 附录A(提示的附录)理论基础. . . . . . . . . . . . . . . . . . 10 附录B(提示的附录)湿流的评定和gv h.小的情况. . . . 13 附录C(提示的附录可忽略液相运动时*(w)的近似解. . . . 14 附录D(提示的附录由C阶段有液相运动测得的热流密度和温度推导 15 附录E(提示的附录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16 GB/T 17370- 1

3、998 前本标准等同采用IS010051 : 1996(绝热一湿度对传热的影响一含湿材料传热率的测定。本标准测定建筑材料在湿稳定(材料内湿度分布不随时间改变)状态下的传热率(俗称含湿材料的导热系数)。所测结果中不包括湿度重分布所伴随的传热量,因此本方法所测结果适用于温、温度稳定(密闭应用条件为稳定温度场)的环境中使用的建筑材料。如计算建筑物热负荷时,确定材料热性质的设计值。为准确判断是否达到湿稳定状态,强烈推荐使用恒温度控制的热性质测量装置进行测量。本标准作下述编辑性修改:1) 3.1条含温材料传热率的定义中,关于测量方法的指示移至第五章一般考虑的末尾。2)国标GB10294-1988和GB1

4、0295-1988为等效采用ISO8302和ISO8301,省略了其中某些解释性的内容。因此将ISO10051: 1996引用标准中的ISO8301:1991和ISO8302: 1991等标准列入参考文献。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都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绝热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191)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本标准起草人:曹声苗、臼召军。本标准委托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负责解释。E GB/ T 17370- 1998 ISO前言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各国标准机构OSO成员机构的世界性联合体。

5、国际标准通常由ISO各技术委员会制定。每一成员体对己建立技术委员会的项目感兴趣,有权向该技术委员会派代表。官方和非官方的国际组织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相互联络协调,同时也参与其工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lEC)在所有的电工标准化方面紧密合作。技术委员会采纳的国际标准草案分发给各成员体进行表决。作为国际标准颁布,要求投票的成员体中至少有75%赞成。国际标准ISO10051由ISO/TC163(绝热技术委员会)/SCl(试验和测量分技术委员会制定。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都是提示的附录。引言如ISO10456所述,为得到使用状态下导热系数和热阻的设计值,需要含

6、湿材料的传热率。计算任何复合传热和传湿时,也需要含温材料的传热率。多孔含湿材料的传热包含着不同传热机理的复杂组合,包括:一一辐射;一一固体和气体中的热传导;一一对流在某些使用条件); 一一传质在含湿材料内); 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虽然这些热流和质流现象的本质是过渡性的,但其中某些现象长期起作用。在评价绝热材料性能时必须区别这些现象。本国际标准测定材料的结构和湿度对传热率的长期作用,称为含湿材料传热率。它是含湿材料的一个特性,是材料含湿率的函数,通常含湿材料的传热率在材料内各部位不相同,是各层材料含湿率的函数。正确操作一台设备得到含湿材料的传热率和解释试验结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给以充分的注

7、意。建议操作人员和测量数据使用人员应具备被测材料(制品或系统)中热和湿传递机理完整的基础知识以及防护热板或热流计装置测量的经验。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含湿建筑材料稳态传热率的测定GB/T 17370 - 1998 idt ISO 10051 : 1996 1 范围Determination of stead-state thermal transmissivity of a moist building material 本标准规定了一种测定含湿材料的传热率().)的方法一一温度高于o.c,用标准的防护热板或热流计装置进行测量。含湿材料的传热率是含湿率的函数,结合材料内湿度分布的资料,可预

8、计材料的实际热性能。).的使用、使用条件下的温度分布以及预计使用状态下的热性能都超出本标准的范围。然而,如有可能,在确定Y时应考虑使用条件下的湿度分布。由于分析和解释结果的困难,目前不包括瞬态测量方法。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T 4132- 1996 绝热材料及相关术语GB/ T 10294- 1988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GB/ T 10295- 1988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热流计法ISO 104

9、56 绝热建筑材料和制品一一确定热性质的标称值和设计值3 定义本标准所用术语除按GB/T4132外,采用下列定义。3. 1 含1显材料的传热率(,l.寸thermal transmissivity of a moist material 含湿材料传热率为在稳态条件下,内部湿度分布为平衡状态、且材料内没有液相运动时,由下列方程定义的盘:dT qm=-rEZ 含湿材料的传热率是材料与含湿率和温度有关的固有性质,不受湿运动的路响,与测试条件无关。在其他场合常被称为含湿材料的导热系数。注1:干材料的传热率见附录R中IS09288、IS08301和IS08302)或含湿材料传热率见本标准)都表达一种材料

10、性质。它们具有导热系数的量纲,但只在某些(大多数为一维稳态传热和传质)方程式中可以代替导热系数。在大多数二维或三维方程、热扩散方程和非稳态问题中通常不能取代导热系数。3. 2 吸湿范围hygrocopic range 与相对温度为98%的环境平衡时的含湿量或更低。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 05 -08批准1998-12 -01实施GB/T 17370 - 1998 4 符号和单位a一一材料湿度影响系数,W.m2/ (kg . K); c一一比热容,J/(kg K); d一一厚度,m,g一一湿流密度,kg/(m2.的;g,一一总湿流窜度,kg/(m2s), gv一一气相湿流密度,kg/(m2

11、 s) ; gl一一液相湿流密度,kg/(m2s), h一一比焰.J/kg;h. -蒸发或冷凝比潜热.J/kg;hv一一-蒸汽的比焰.J/kg;hl一一液体的比焰.J/kg;q一一热流密度.W/m2;qm一一装置的热或冷面测得的热流密度.W/ m2; R一一热阻,(m2K)/W; t一一时间,s;T一一温度,K;U一一体积湿度.kg/m3; w一一体积含湿量,kg/m3; W cr -临界体积含湿量,体积含湿量低于此值可忽略酌.kg/m3;Wv一一气相体积含湿量.kg/m3,WI一一液相体积含湿量.kg/时;(J.一一透湿系数,m2/s;一一材料的密度.kg/m3; A一一干材料的导热系数,W

12、/(m.K);r一一含湿材料的传热率,W/(m K); RH一一相对湿度。注2:本国际标准以体积湿度(v)作为水蒸气扩散的动力,体积含湿量(w)为含湿量.只要采用相应的材料特性和边界条件,分别用水蒸气分压力(p.)和质量含湿率(u)代替是等效的。下标:b一一区域1和区域2间的边界见图2);cold一一试件的冷面;cr一一见W川hot一一试件的热面;i一一试件的任意薄层zl一一液梧的;m一一测量的;sat一-饱和的;sur一一试件的热或冷表面;t一一总的;v一一气相的。2 GB/T 17370-1998 5 一般考虑5. 1 引言本章叙述湿度对传热影响的机理,作为测定含湿材料热性质方法的理论基础

13、。本章推导的公式尽可能通用化。但仍假定测量是在za)稳态测量方法(防护热板和热流计)的装置上进行;b)温度高于冰点。5. 2 传热和传质湿流的定义包括气相和液相流。实质上湿流是气相和液相流的串联和并联复合,通常不可能严格区分两类温流。然而蒸汽的比恰与液体的比烙显著不同。因此处理传湿的基础是:湿流是气相和液相流的总和。g , = g v + gl 在封闭系统(即具有恒定的含混量中,当 ( 1 ) g , = 0即gv= - gl . . . ( 2 ) 时达到稳态湿流。换句话说,当气相和液相传湿相等但方向相反时,达到湿稳定状态,即由毛细现象产生的液体运动与扩散引起的蒸汽运动平衡。随着蒸汽和液体的

14、迁移,载运各自的焰,因此导致传热量增加。由传温引起的传热加到由傅立叶定律描述的传导传热上,给出最终的总热流密度如下:dT q = - * d + gv hv + gl hl 式(3)的等号后第一项为温度梯度产生的热流,它主要由下列各项组成:a)固体材料及材料内孔穴中的气体的热传导;b)附于孔壁的水的热传导;c)孔穴内部或局部的蒸发和冷凝zd)孔穴内部的热辐射和自然对流。. ( 3 ) 认为这四种热流都与温度梯度成正比,可以模拟傅立叶定律写出dT q = ql + q z + q3 +仇=-* .一一. ( 4 ) dx 式(3)第二项和第三项为与气相和液相的比恰及蒸发、冷凝的影响有关的热流,这

15、些热流与温度不成正比例关系。处理含湿材料内部的传热,必须区分传导热流和蒸发、扩散、冷凝热流。过去通常用总热流密度除以温度梯度得出含混材料的导热系数。这种方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它得出的是一个随测试条件而变化的数值。试验时模拟使用条件下全部复杂的温度影响不是本标准的内容,理流和相变的影响完全取决于材料中是否存在传盟及其大小。如果测试时考虑这些影响,将难以测得材料或构件的性质。会有不准确地估计这些影响的巨大危险。因此本试验方法的目的应是确定* ,.是预测在使用条件下热性能的必要基础,但预测使用条件下的热性能超出本标准范围。5.3 确定含湿材料的传热率测定含湿材料的传热率总是要求有温度梯度。温度梯度引

16、起材料内湿度重分布,这将导致两个问题:a)湿度重分布意味着试验是在一个正在变化、且不知湿度分布的材料上进行;b)湿度重分布同时引入相变和由湿流引起的传热。由于潜热效应,热量由热面传到冷面,而本标准的含湿材料传热率的定义中不包括这些潜热效应。因此,所测的热流被温度梯度除之前,应进行修正(除3 G/T 17370 - 1998 非认定修正量为0或很小)。测试含湿材料时,在热面或冷面测得的热流密度,基本上如图1所示。初始阶段A,由于传导、湿流影响和相变的复合作用,有大致恒定的热流密度。过渡阶段B和温平衡的最后阶段C。FEKE)EFM坦阳明瑶山载日才n同t(s)图l测试含湿材料的传热率时的热流密度在A

17、阶段试件热面的蒸发率恒定。只有当含湿量高于吸湿范围(孔穴内相对湿度近于100%),体积温度分布(或蒸汽压)不受湿度分布变化的影响时才出现。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可考虑用A阶段:一一试件热面的湿度高于吸混范围;一一在试件达到热平衡后,至少2h内热面的热流密度是恒定的。A阶段试件热面的腥气蒸发为水蒸气穿过试件,不存在反方向的相等的(起平衡作用的)液相湿流。因此存在单纯的传质和湿度不平衡。C阶段湿气在试件热面的蒸发,气相穿过试件,并在冷面冷凝。与此同时液相水由冷面传到热面。就质而言二种质流相等、相反,保持平衡。注3:绝热材料中真正的液相传湿是很少的,要求含湿量高于临界含湿量(四J。热面和冷面测得的热流方

18、程式见附录A中式(A7)为:qm = (- * )U, + (g.灿为确定某一体积含湿量时的传热率() ,必须知道下列数值:试件表面的含湿率、温度梯度、热流密度和气相湿流量。由于传热和传质的复杂性,含湿材料的传热率很少能通过单一的试验来测定,要有一个测定计划和特殊的测试条件。即用厚试件测干材料的传热率,并在温度分布为平衡状态、且没有液相流的情况下测定含温传热率。通常不采用非稳态法。 ( 5 ) C B A 测试襄置最好用按GB10295中双热流传感器方案(构造酌,也可用热面有热流传感器的单热流计方案或按GB 10294规定的防护热板装置。如果不使用热流向下方案,则必须考虑由重力和空气运动(对流

19、)引起的湿流重分布的危险。应观察并记录试件表面温度和热流密度与时间的关系。某些情况(见第7章)应埋设测量试件内部温度分布的附加温度传感器。试件应密封于气密性套内,详见7.2。6 测试过程7. 1 概述测试含湿材料时,应满足所用装置的方法标准中对烘干材料测试过程的有关要求。选用的测试温度不应有损于被测材料。高温可能造成高的蒸汽压,破坏密闭孔结构材料的孔壁。本章规定对测试含温材料的进一步要求。本标准与有关装置的方法标准产生分歧时,按照本标准要求测试。4 7 GB/T 17370 - 1998 7.2 试件的准备和状态调节试件应状态调节到要求的含湿量和湿度分布。测定r时,如有可能应考虑使用状态下的湿

20、分布。可用真空或非真空浸水、湿空气中吸湿或试件上喷水雾方法调节到要求的含湿量。将试件置入温度梯度中调节湿度分布,亦可将这些方法组合使用。注意由于滞迟效应,试件的湿经历可能影响含湿量。例如在相同的室内条件,平衡含温率可能与吸湿或放湿达到平衡有关。亦可用已在使用状态下调节过的试件测试。下述关于状态调节的指南,包括了大多数材料和含湿量的组合情况。a)湿运动的影响可忽略的材料(见7.4.1)1)吸湿范围以内在要求的相对湿度中调节材料到恒重,其含湿量可以认为均匀,按7.4.1.1进行测量。2)高于吸湿范围最好在温度梯度下调节试件,按7.4.1.2进行测量。b)其他材料通常采用C阶段,以与防护热板或热流计

21、装置测试时相同的温度梯度调节材料的湿度分布,按7.4.2进行测量。状态调节后,试件应装入气密性的封套中。封套,应不透气,测试时的质量损失不应大于o.01 kg/(m3 h)。如果封套在试件与测量装置间引入显著的热阻,封套的热阻必须按有关方法标准的规定处理。7. 3 . A或C阶段的选择理论上讲测定r可以选择A或C阶段。然而,根据材料性质、含湿量和湿度分布,实际上只选择一个阶段。选择时考虑下列因素:一一透湿系数仇。对于低透湿系数材料,达到湿平衡(C阶段要很长时间,同时在A阶段湿运动的影响小。这种材料建议用A阶段。另一选择是调节试件达到C阶段的平衡(见7.2),在C阶段测量。一一湿度分布。只有在A

22、阶段才能维持均匀或几乎均匀的湿度分布。C阶段的温度分布总是不均匀的。低温度梯度时,温度重分布的速率小,平衡含湿量较均匀。如果测试时不可能同时监视温度分布,则应通过:1)测量测试前和测试后的湿度分布;或2)测量测试前或测试后的湿度分布,并计算重分布速率来估计湿度分布。如果存在重力引起湿度重分布的危险,评价结果时应特别小心。一一吸湿率和含湿量。A阶段要求含湿量高于吸湿范围,含湿量变化时不影响体积程度的分布。对可忽略传湿影响的材料见7.4.1),A阶段可用于任何含湿量。在C阶段,材料大部分的含湿量在吸湿范围以内。一一干燥材料的导热系数A。对于高导热系数材料,湿度影响的重要性相对小些,可以忽略。可比较

23、队/的关系见7.4.1及附录盼。一一使用双热流传感器装置时,判断湿平衡较容易,可获得更多的试件内传热和传湿的信息,因而提高测试结果的精度。7.4 由测量的热流密度和温度值计算r7.4. 1 A阶段可能有两种情况:一一均匀或几乎均匀的湿度分布;一一不均匀的湿度分布。5 GB/T 17370-1998 7.4.1. 1 均匀或几乎均匀的湿度分布认为试件内部的温度分布为线性,温度梯度 ( 6 ) dT T hot - T cold dx d 由测量的热流密度按式(5)计算r时,需要(g.).ur或(g. h.).ur可忽略。评估g.在附录B中的B1讨论。g. h.可忽略的情况在附录B中的B2讨论。7

24、.4.1. 2 不均匀湿度分布推导扩(W.ur)需要评估(g.儿,或(g. h.).u,可忽略(见附录B中的B2)。如果g.确定,式(7)的左边已知:l、dTqm - (g. h人,=一|.EZ!rdT 为计算r飞M如果g. h.可忽略,式(5)可写成q m = - ( ) sur 这个方程式只在试件表面处有效。 ( 7 ) . ( 8 ) 在试件内部可应用式(3)。如果g. h.可忽略,因h.队和h.=h.-h),则g. h.亦可忽略。许多情况gl h1亦可忽略例如g)可忽略),那么式(8)可以用于整个试件。求解与的函数,需要测量湿度和温度分布。注意确定平行板状试件内温度和(或)湿度分布的可

25、能性。附录C中的C1给出只须测量湿度分布的近似解。7.4.2 C阶段在C阶段热流和质流都是稳态:g. + gl = 0 ( 9 ) 在试件表面处,式(5)依然有效t1 . dT qm =一|. d ) . + (g. h.) sur ( 5 ) 因g.=-gl试件内部的式(3)可写成:dT q=一.EZ+gv-he. ( 10 ) 与式(5)相同。实际上,如果有液相流,一般被限制在试件的某一部分(见图2)。这个区域必须与没有液相流的区域不同处理。T 6 热面图2四四口区域1四四町区域2C阶段,区域1没有液相流区域2有液相流冷而GB/ T 17370 -1998 在理论上,区域2是材料中含湿量高

26、于临界含湿量W町的部分,Wcr的定义是含湿量低于此值时液相传递可以忽略。可能有两种情况:a)湿度不超过Wcr;b)在厚度Z岛2区域内湿度超过t矶t.J凯W1 wo=常数To 图Al为简化起见,只考虑垂直方向一维传质。当时间tO时,上部边界的温度增加到T,(TtTo)。作用在介质上的温度差将改变其温度分布,并造成液相和气相的传质。下面定性讨论由这些机理引起的传质现象。A2.2 气相传质上部边界温度升高导致靠近边界处的液相水蒸发,使这一区域内空气的体积湿度增加。因冷区的平衡体积湿度较低,通过简单的空气中水气扩散过程,湿度从热区迁移到冷区。随着迁移,部分水气在多孔介质的固体上,以及已存在的半月形的液

27、体上冷凝(见图A2)。为维持热力学平衡,随着A点的冷凝,B点水分蒸发。因此水气通过连续的表面上交替蒸发和冷凝,迁移到冷区。10 GB/ T 17370 -1998 热流方向图A2多孔介质内的气相流A2.3 液相传质气相迁移导致热区的含水量减少,因此这个区域的毛细压力减小。这个压力差引起与气相运动方向相反的液相运动(吸力效应。由于温度梯度引起热区的毛细压力增加,毛细压力增加阻止由于含水量梯度导致的液相运动见图A3)。热流方向吸力z毛细压随含7(量增加保持毛细压随温度增加图A3多孔介质内的液相传质A2.4 总的传质如用gv和gl分别表示气相和液相质流密度,则总的质流密度g,为:g , = gv十g

28、l. ( Al ) 在一个密封系统中即恒定含湿量),当g , = 0即gv=- gl .( A2 ) 这时,达到稳态质流。换句话说,当气相传质和液相传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即毛细作用的液相运动与扩散作用的气相运动平衡时达到稳态质流。A2.5 传热方程随着气相和液相迁移,各自载运了相应的始,导致传热增加。由湿流引起的传热加到以傅立叶定律描述的传导传热方程上,给出最终的总热流密度方程如下:dT q =-).*丁+ gv hv + gl h1 . . . .( A3 ) QX 式(A3)等号后第一项描述由温度梯度引起的热流(见图A4),它主要由下列组成:11 GB/T 17370 - 1998 图A

29、4孔穴中传热机理一一固体材料。a)以及材料内部孔穴中(湿空气Ob)的传导热流密度ql; 一一附在孔穴壁的水的传导热流密度qz。这些水的井联导热,降低总的有效热阻;一一孔穴中或局部的蒸发和冷凝热流密度q3。湿度以气相单向运动,然后恢复液相。注意这是孔穴壁的温度差引起的局部过程,甚至温度梯度等于0时亦会发生,不应与大范围的湿流效应或材料内湿度重分布槐淆;一一辐射热流密度;一一孔穴中的对流热流密度俗,实际上极大多数情况可以忽略。假定这五种热流都与温度梯度成比例。因此可模拟傅立叶定律写出dT q = ql + qz + q3 + q4 + q一- 一.(A4 ) 引-,. - dx 重要的是仔细区分使

30、用状态的湿度影响与试验室测试时的湿度影响。测试时模拟使用条件下的全部复杂的湿度影响是不现实的和不必要的,湿流和相变的影响取决于材料中是否出现传湿及其大小。如果试验时考虑这些影响,难以得到一种材料的性质,亦有过分估计这些影响的巨大危险。因此本试验的主要目的应是确定,可转而用以预计材料在使用条件下的热性能。A3 确定含湿材料的含湿传热率A3.1 概述确定含湿材料的传热率总是要求有温度梯度。通常这将引起材料内的湿度重分布,湿度重分布导致二个问题:-一湿度重分布意味着试验是在一个正在变化、并不知其湿度分布的材料上进行;-一湿度重分布的同时产生湿流和相变传热。这些影响与材料使用时的程度影响不是完全相同。

31、因此在测试时这些影响应该是可忽略的或确切知道的。九测试含湿材料时,热面测得的热流基本按图l所示规律变化。初始阶段A(包括传导、瘟流效应和相变在内,具有大致恒定的热流),过渡阶段B和温平衡的最终阶段C。含湿量大于吸湿范围时存在A阶段。即使含湿量变化,材料孔穴内的相对湿度仍保持在100%。某些例子中可能观察不到A阶段。A3. 2 试件表面热流qm表达式测试时所测的量之一是试件热面或冷面的热流密度(qm)0因此有必要推导Qm与含湿材料传热率(寸、温度梯度等项的表达式。由式(A3)可得试件表面处的方程= - + h v g v + g 1 h 1 . . . . ( A 5 ) 12 GB/T 173

32、70-1998 由于试件表面处h.=hv一儿,gv=-gl可得dT qm = - ;. d + h. gv ( A6 ) 句IA g A + U-k 、A用=面应如表可4冷都或面面热表和热面表你可丰、在川式以程标方下个中这式附录B(提示的附录)湿流的评定和gv h.小的情况B1 气相湿流g.的评定假定湿流是由体积温度梯度造成,对许多绝热材料而言,这是个合理的简化。可应用菲克定律求gv的估计值。在A阶段,含湿量高于吸湿范围,材料的孔穴中相对湿度近似为100%。因此,体积湿度等于饱和体积湿度。饱和体积湿度仅是祖度的函数。= - (Jv 誓:. ( B1 ) 式中:扎一一材料的透湿系数,m2/s;V

33、sat-一一饱和体积湿度,kg/m3。队可以用湿杯法测得,则可由式(B1)得出品。注4:水蒸气分压力(pv)可代替体积湿度(v)作为水蒸气扩散的动力.另一个估计gv的方法是:在类似的试件上,在类似边界条件下进行平行试验,并在这些试件中测定湿度重分布和湿流。B2 gv h.小的情况一种情况是:dv., _. dT h. 札马 ;.* 一ax ax . ( B2 ) 由于dv.t dV,a t dT , dT 一-一一二.- dx dT dx - dx 此处在10C时k=0.6X10-3;在20C时k=1.0X10-3;在30C时是=1.6X10-3。dT 并且假设忽略gv h.的条件是gv h.

34、小于.E的3%。可得出dT _ _ _ _ . _ dT h. (Jv k d O. 03 . dx . . . . . .( B4 ) . ( B3 ) 最后得O. 03 (Jv 一一一.;. =町h. k . ( B5 ) 此处口是忽略gv儿的上限。13 GB/T 17370 -1998 ,dT , 注意这个条件与EZ无关!由此可得出:低温度梯度测试不是gv he可自动忽略的方案。作为指导,图B1示出三种不同温度下此的数值。如果3%的误差可接受,则处于有关线下的材料可忽略gv.仇。某些典型建筑材料的值形象地示于图中。图Bl显示温度愈低,忽略gv he愈正确。因此将热流传感器置于试件冷面将得

35、到最准确的结果。C1 只测量湿度分布8 10- 7 10-6 ,; 二6 . 10斗 C B e乞需5俨黯翅I 10-。3 10卢b1 10-。10-J 产矿物棉VI Ig . hc不可忽略|木棉板L q | Cv . h,可忽略|一,0.1 0 O. ?,(1 0.30 0. 40 0. 50 含由1材料的传热率,W!Cm!()图B1温度为10C、20C和30.C时的(J. 附录C(提示的附录可忽略液相运动时(w)的近似解砖如果只能测量湿度分布,那么可得到下述近似解。将试件考虑为层等厚度d的薄片;已知其均匀的含湿量Wi(例如通过切割和称重),且假定r与含温量为线性变化(大多数情况,至少对低或

36、中等14 GB/ T 17370 - 1998 含湿量为真实的);随温度的变化可忽略。则可=+a.Wi 式中:a一一系数;A一一试件为绝干时的导热系数;一-含湿量;t一一代表试件中任意薄层。试件的总热阻为各单层热阻的和。则T ho,- T cold qm=-. d) :一-L.J aWi+ 式(C2)中唯一的未知数为a。因此,可以确定Y随含湿量的变化。C2 只测量温度分布在平衡状态(C阶段可假定体积湿度是均匀的,且等于冷面的饱和体积湿度。式中:Vi一一试件任意薄层t的体积温度;V.,Tco1d一一冷面的饱和体积湿度。那么材料内任意薄层i的相对温度是式中:RHi一一试件任意薄层i的相对湿度;Vi

37、=V.a, T co1d R VS H. i =一-一V.,1飞V剧,Ti-试件任意薄层i的饱和体积温度。.( C1 ) . ( C2 ) . ( C3 ) .( C4 ) 含湿量Wi可从吸收释放曲线上查得。注意由于滞迟效应,含湿量可能与由吸收或者释放达到有关。然后可应用C1的过程。注5.水蒸气分压力(J可代替体积湿度(v)作为水蒸气扩散的动力.附录D(提示的附录)由C阶段有液相运动测得的热流密度和温度推导r应测量区域1和区域2边界处的温度、湿度分布见图2)。用下列方法的一或几)种区分区域1和区域2及测定区域之间的边界线z一一用相同材料和相同边界条件进行平行测试;通过重量分析法或中子吸收法测定

38、湿度分布。一一在测试时用中子吸收法测定湿度分布。一一计算试件内的湿度分布。在区域1内,没有液相迁移,因此注意本式仅适用于区域1。区域l也可按7.4.2条处理。在区域2,得dT qm = q = - d I . dT qm = q 2 = l - . d! 2 + (gv he)2 此处下标2表示区域2。区域2也可按7.4.1.2求解。. ( D1 ) .( D2 ) 15 16 GB/T 17370-1998 附录E(提示的附录)参考文献lJ ACHTZIGER.j. and CAMMERER.J. Untersuchung des anwendungsbedingten Einflusses

39、 der Feuchtigkeit auf den Wrmetransport durch gedmmte Aussenbauteile. Bauphysik. 12. 1990 .pp. 42-46. 2J BOMBERG,M. and SHIRTLIFFE, C. j. Influence of Moisture and Moisture Gradients on Heat Transfer T hrough Porous Building Materials. Thermal Transmission Measurements of Insulation, ASTM STP 660 ,

40、R. P. Tye , Editor, 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 als , Philadelphia. 1978. 3J KUMARAN , M. K. Moisture Transport Through Glass-Fibre Insul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a Thermal Gradient. Journal of Thermal Insulation, 10 (April). 1987 , p. 243. 4J KNZEL. H. Wie ist der Feuchteeinfluss auf di

41、e Wrmeleidhigkeit von Baustoffen under heutigen Bedingungen zu bewerten? Bauphysik, 11. 1989 , pp. 185-189. 5J LANGLAIS, C. , HYRIEN , M. and KLARSFELD. S. Influence of Moisture on Heat Trans fer Through Fibrous-Insulating Materials. Thermal Insulation. Materials and Systems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42、in the 80 s. ASTM STP 789. F. A. Govan. D. M. Greason and J. D. McAllister. Editors. 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Philadelphia , 1983 . pp. 563-581. 6J PEDERSEN , C. R. and COURVILLE, G. E. A Computer Analysis of the Annual Thermal Performance of a Roof System with Slight1y Wet Fibrou

43、s Glass Insulation under Transient Conditions. Journal of Thermal Insulation. 15. October 1991. pp. 110-136. 7J PEDERSEN . C. R. Combined Heat and Moisture Transfer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s. Ph. D. thesis. Report 214 , Thermal Insulation Laboratory.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 1990. 8J SANDBER

44、G, P. I. Thermal Resistance of a Wet Mineral Fiber Insulation. Thermallnsula tion: Materials and Systems , ASTM STP 922 , F. j. Powell and S. L. Matthews. Editors. 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Philadelphia, 1987. pp. 394-404. 9J SANDBERG, P. I. Thermal Resistance of Wet Insulation Mat

45、erials. Swedish National Test ing Institute. Technical Report 29 Boras ,1986. 10J SANDBERG. P. I. Determination of the Effects of Moisture on the Thermal Transmissivi ty of Cellulose Fiber Loose-Fil1 Insulation. Thermal Performance of the Exterior Envelopes of Buildings, ASHRAE/DOE/B/BTECC Conference. Clearwater Beach , Florida. December 1992,pp. 517-525. l1J THOMAS. W. C. BAL, G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