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Z/T 0212-2002 岩的沉积特点和岩相分带规律。成盐盆地形成和发展的区域地质背景以及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b) 研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关系,区域主要含水层的埋藏条件、分布规律、补给条件、径流特征和水化学特征;c) 对区域固体盐类矿产和其他矿产的找矿前景进行评述。4. 3. 1. 1. 2 矿区(床)地质研究a) 基本查明矿区(床)地层层序、时代及构造、岩浆岩发育特点和分布规律;b) 基本查明含矿岩系和标志层的沉积特征、分布范围、厚度变化情况,阐明其岩性、岩相特点以及含矿岩系矿层纵横变化规律和对比依据,探讨矿床成因,总结成矿规律;c) 基本查明矿区(床)榴皱、断层、盐体
2、变形、陷落柱、破碎带等的发育特点和分布规律,阐明其复杂程度及对矿层的影响、破坏情况。4.3. 1. 1. 3 矿体地质研究a) 基本查明矿体(矿层)的数量、形态、厚度、产状、规模、空间位置、构造、埋藏深度;b) 基本查明矿体内部结构、夹层和无矿带;c) 基本查明现代和古代风化淋滤作用对矿体的破坏程度;d) 基本控制破坏矿体的岩(盐)溶、泥垄、泥柱的形态、规模、分布范围和规律及其对矿体的影响程度。4.3. 1.2 卤水矿床4.3. 1. 2. 1 区域地质研究在详细研究与成矿有关的区域地质和区域水文地质等资料的基础上,第四纪以前卤水矿床,应基本查明区域地层、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水化学特征等以及与
3、矿区含卤层的关系和影响。第四纪卤水矿床(固液共存矿床、固体矿床),在研究成盐盆地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上,应基本查明以下内容:a) 成盐盆地汇水区域内的第四纪地质、地貌和新构造运动及与矿床地质之间的关系;b) 盐类沉积特点、岩相分布规律、物质的来源、补给途径和迁移、聚集等区域成矿地质背景:c)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关系,地表水系的发育程度、河流的流域面积、径流长度、径流量、水化学成分以及水化学类型等;d) 区域主要含水层的埋藏条件、分布规律、补给条件、径流特征、水化学成分和演变规律以及与卤水矿床形成、埋藏、分布的关系。为研究矿床的形成、破坏与再生、成矿规律和赋存特征及充水因素等提供依
4、据;e) 对区域内盐湖矿产和其他矿产的找矿前景做出评述。4.3. 1. 2. 2 矿区(床)地质研究a) 基本查明成卤的地质背景,储卤的构造特征,以及封闭程度;b) 基本查明含卤水层赋存特征、富集规律、相互联系、封存条件、边界条件以及分布范围;c) 基本查明卤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d) 基本查明表面卤水(湖水)的深度、面积、湖底沉积物的组成及分布,以及历年湖水面积变化情况。应按丰水期、枯水期分别进行,每次调查应在三至五日完成;e) 裂隙型卤水矿床应着重研究裂隙性质、发育程度,裂隙率、裂隙分布规律、充填情况及富水性的变化情况;f) 溶洞型卤水矿床应研究岩(盐)溶发育程度、溶洞分布规律和与岩性
5、、构造等因素的关系,以及富水性变化规律。4.3. 1. 2. 3 卤水层研究4 a) 基本查明含卤水层(矿层)的岩性、厚度、结构、产状、层数、水位、涌水量,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DZ/T 0212-2002 4.4.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4.4.4. 1 固体矿床4. 4. 4. 1. 1 矿区水文地质研究a) 在调查研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详细查明矿区含(隔)水层的岩性、厚度、产状、分布、埋藏条件;含水层的富水性;含水层的渗透系数、水位、水温、水质、孔隙度、给水度和补给排泄条件;含水层之间及其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及对矿体的影响破坏程度;隔水层的稳定性、连续性和隔水的可靠程度;b) 详
6、细查明构造破碎带、风化淋滤带、岩(盐)溶发育带的发育程度和分布规律,评价其富水性、导水性以及沟通各含水层和地表水的可能性,分析对矿体的破坏程度和对开采的影响;c) 详细查明矿区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确定边界条件、矿床主要充水因素、充水方式和途径,提出地下水对矿体的影响程度和利用地下水的建议。对旱采矿床要预测矿坑涌水量,并提出防止地下水涌入坑道的措施;d) 详细查明地表水、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化学类型、含菌情况。进行地表水、地下水长期观测,研究水位、水量、水温及动态变化规律,相互间水力联系,以及蒸发量、湿度、气温等,观测时间不少于一个水文年;e) 对矿床疏干排水及矿坑水综合利用的可能性做出评
7、价,提出供水水源方向;f) 对赋存地下热水矿区,要研究对矿床开采的影响及其利用的可能性。4.4.4. 1.2 矿区工程地质研究a) 详细查明矿区各类岩层工程地质特征,详细研究岩石成分、结构特点、裂隙及岩(盐)溶发育情况,划分工程地质岩组;b) 详细查明矿体顶、底板、夹层的岩性、矿物成分、水理性质、物理力学性质、固结程度、稳定性、连续性,露天开采边坡的稳定性;c) 对水采可能引起的岩层地质条件和地面沉陷、塌陷、开裂做出评价,提出防止工程地质问题的措施;d) 调查老窿和生产井的分布情况,圈定采空区和开采区范围。4. 4. 4. 1. 3 矿区环境地质研究a) 详细查明岩石、矿石和地下水(含热水)中
8、对人体有害的元素、放射性及其他有害气体的成分、含量(强度)和地温状况;b) 调查研究地震、泥石流、滑坡、岩(盐)溶、泥垄、泥柱、山洪等地质灾害的分布,大断层、新构造运动以及因开采引起的地面塌陷、地裂、山崩等,研究其可能形成条件和分布范围,预测发展趋势,对开采的影响,提出防治建议;c) 评价矿床开采、废水、废渣、排卤等对环境地质的破坏和影响。4. 4. 4. 1. 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评价确定矿区开采技术类型,对矿区开采技术条件的复杂性做出评价,对适于和需要水采的矿床,应按矿石类型和品级分别进行实验室水溶性能试验,与己知同类矿山进行开采技术方案的对比研究。对勘探新区或新的矿种应进行试采工作,提出
9、合理开采方案的建议。4.4.4.2 卤水矿床4. 4. 4. 2. 1 矿区水文地质研究8 a) 在研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和矿床水文地质工作的基础上,详细查明与矿床有关各种淡水或低矿化水以及卤水矿床周边的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发育程度和发布规律;b) 详细查明盐层顶、底板和盐层中夹层的分布和含(隔)水性能;c) 详细查明地表水的分布范围和平水期、枯水期、洪水期的水位、流速、流量、水质、水深、历年最高洪水位及其淹没范围;DZ/T 0212-2002 d) 卤水简易均衡试验,观测大气降水水量、渗入量,潜卤水不同深度的蒸发量。搜集或观测主要气象要素如蒸发量(特别是地表卤水)、湿度、气温等,观测时间不少
10、于一个水文年;e) 指出供水水源方向,提出以供代排,排供结合的建议。4.4.4.2.2 矿区工程地质研究a) 详细查明开采范围内岩石、卤水层顶、底板的稳固性和连续性;b) 详细查明矿区地形、地貌特征和粘士分布情况,指出盐田建设及废卤排放的适宜地段;评述盐沼、湿地、风沙等不良物理地质作用对工程建设的影响;c) 调查研究岩(盐)溶的形态、深度、充填程度和充填物质、面积、发育程度、分布范围及规律、溶蚀条件,以及对工程的影响;d) 评述卤水对设备、金属和水泥材料的腐蚀、破坏作用;e) 预测可能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防治措施。4.4.4.2.3 矿区环境地质研究a) 详细查明卤水、岩石和地下水(含热水
11、)中对人体有害的元素、放射性及其有害气体的成分、含量(强度)和地温状况;b) 调查研究矿区和邻区的地震、塌陷等地质灾害,指出矿山开发可能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c) 预测采矿、老卤排放等人为活动对环境地质的影响和范围。4.4.4.2.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评价确定矿区开采技术条件,对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的复杂性做出评价。进行抽水试验,评价卤水层的富水性,圈定开采有利地段,提出合理开采建议,包括开采方法、井(渠)网布局、井(孔)结构和深度及合理降深等。预测在开采条件下,卤水水位、水质的变化趋势及卤水层边界条件的变化。4.4.4.3 有关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研究程度、技术要求与工作方法,应按G
12、B12719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执行。4.4.5 综合评价4.4.5. 1 对单独具有工业利用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的共生矿产,要进行综合勘查和综合评价,其控制程度视市场需要确定。4.4.5.2 对固体旱采矿产中共、伴生的组分,要详细研究在主矿产不同矿石类型和不同地段的矿物种类及富集情况,结合主矿产的选矿或加工进行回收试验,并对综合利用的可行性做出评价。4.4.5.3 对于卤水矿产和固体水采矿产分析查明共、伴生组分在卤水、水采溶液、结晶、选矿、加工过程中的存在形式和富集情况,进行综合回收试验,并做出评价。5 勘查控制程度5. 1 勘查类型5. 1. 1 勘查类型划分的目的划分勘查类型的目
13、的在于合理地选择勘查方法和于段,合理确定勘查工程间距,有效地圈定和控制矿体。5. 1.2 勘查类型划分的依据5. 1. 2. 1 固体矿床勘查类型划分主要根据矿体延展规模、矿体的稳定程度(包括矿体的形态、内部结构、厚度、品位)和构造复杂程度或岩(盐)溶发育程度(盐类矿床主要考虑盐溶淋滤带的界线规则程度)等因素,选择勘查类型应考虑影响矿床勘查难易的主要因素,各因素的具体划分参见附录B.1。在勘查几种矿产共生组合或多矿体的矿床中,应以主要矿种、矿体为主,兼顾其他来确定勘查类型。5. 1. 2. 2 卤水矿床中的表面卤水矿床应根据卤水面积大小来布置地质勘查工作;浅藏卤水(埋深一般100 m)主要依据
14、储水条件、含水层形态和稳定情况、卤水的富水性、矿化度等来划分勘查类型。卤水矿化度和富水性的详细划分参见附录B.305. 1.3 勘查类型的划分5. 1.3. 1 固体矿床第I勘查类型:矿体延展规模大型、矿体稳定、构造简单或岩(盐)溶不发育(或界线规则)。第H勘查类型:矿体延展规模大一中型、矿体较稳定、构造简单中等或岩(盐)溶中等发育(或界线较规则)。第皿勘查类型:矿体延展规模中一小型、矿体不稳定、构造较简单一复杂或岩(盐)溶不发育一发育(或破坏矿体)。5. 1. 3.2 浅藏卤水矿床第I勘查类型:无河流补给,或虽有常年性、季节性河流补给,但补给强度弱:周边地下水及盐下水富水性弱,卤水动态稳定;
15、卤水层结构简单;水化学组分分布均匀较均匀、水平分带和垂直分异不明显。第E勘查类型:有常年性河流注入并形成湖泊,补给强度中等:周边地下水及盐下水富水性弱中等,卤水动态较稳定;卤水层结构较简单;水化学组分分布较均匀,但水平分带和垂直分异较明显。第皿勘查类型:河流补给较丰富,有常年性湖泊;周边淡水含水层一直延伸到矿层之下,具承压性、水头高,富水性强;卤水动态不稳定;卤水层结构较简单一较复杂:水化学组分变化较大、水平分带和垂直分异明显。5. 1. 3. 3 深藏卤水矿床第I勘查类型:孔隙卤水矿床,以承压水或自流水为主。含卤层呈层状或似层状,层位稳定一较稳定,富水性弱一中等,且较均一,动态稳定,矿化度高
16、中等。第H勘查类型:裂隙或溶洞型卤水矿床,以承压水或自流水为主。具有层间封存和沿构造裂隙带富集、延展等特点,埋藏深度大。富水性弱中等,且不均一,动态较稳定,矿化度较高。含卤层(带)形态较简单较复杂,呈层状一条带分布的脉状产出。第皿勘查类型:溶蚀孔隙、裂隙型卤水矿床,以潜水为主。含卤层(带)呈似层状或透镜状,形态不规则,埋藏深度浅。富水性弱一中等,动态变化大,矿化度中一低等。5.2 勘查工程间距5.2. 1 勘查工程间距确定的方法5. 2. 1. 1 类比法:根据地质勘查和矿山生产的探采对比资料总结的勘查工程间距,采用传统的类比法确定合理的勘查网度值。5.2. 1. 2 地质统计学法:对勘查工程
17、数量较多的矿床,可用地质统计学中区域化变量的特征,确定最佳勘查网度值。5. 2. 1. 3 勘查工程验证法:对于大型矿床,可选择代表性地段采用不同勘查手段的加密工程验证,确定最佳网度值。5.2.2 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5.2.2.1 勘查工程的布置应尽可能考虑后续勘查工作的使用。在详查和勘探阶段可采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布置钻孔或采用探采结合井,以减少工程量,提高勘查工作效益。各勘查类型基本工程间距参考表参见附录C。5.2.2.2 固体矿床地表工程间距按同类型工程间距加密一倍。5.2.2.3 固体矿床根据矿体分布情况,沿矿体变化大的方向应采用较密的工程间距。5.2.2.4 固体矿床根据矿床地质特征,
18、同一矿床的不同地段或同一矿体的不同部位的工程间距可以有所不同。对大而稳定或小而复杂的矿床,工程还可以适当放稀或加密。5.2.2.5 对规模小的固体矿床,在勘探阶段勘探线不得少于3条,每条勘探线的工程不得少于2个。10 DZ/T 0212-2002 5.2.2.6 表面卤水矿床一般采用垂直于湖长轴方向布置观测线,对主要河流的入湖处适当加密。在同年内按丰水期、枯水期分别测量。5.2.2.7 对固、液共存的盐湖矿床,钻探工程的布置应尽量和固体矿床协调一致。5.2.2.8 单独的盐湖卤水矿床勘探线的布置可与地下水径流方向和埋藏条件变化最大的方向平行或近于平行。在盐湖边部、周边水或地表水体附近可加密布孔
19、;矿区中部或较稳定的地段适当放稀。5.2.2.9 深藏卤水矿床一般为边探边采。对第I勘探类型可采用1km-2. 5 km的工程间距求探明的矿产资源,2km ,._. 5 km的工程间距求控制的矿产资源。对第H、田勘查类型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边探边采的工程间距。5.3 勘查控制程度5.3. 1 预查阶段对发现的矿体或矿化潜力较大的地区,通过地表地质工作和极少量工程验证,并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己知矿床类比,估算预测的资源量。5.3.2 普查阶段对预查发现的矿体(卤水层)应在地表一定间距控制的基础上,选择成矿条件较好的地段进行深部稀疏控制,工程间距不限,大致了解矿体的分布范围。矿体的连续性是推断的。5.3.
20、3 详查阶段5.3.3. 1 控制的矿产资源可参考基本控制工程间距系统控制。5.3.3.2 基本控制勘查范围内矿体(卤水层)的总体分布范围,矿体出露地表的边界应有工程控制,矿体延深要有系统工程控制。矿体的连续性基本确定。5.3.4 勘探阶段5.3.4. 1 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在详查控制的基础上加密工程控制,矿体的连续性已经确定。5.3.4.2 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应保证矿山首期建设设计的还本付息要求。5.3.4.3 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一般分布在矿床浅部的首采区,其底部边界应控制在大致相同的标高上。5.3.4.4 对适于地下开采的矿床要详细控制主要矿体的边界;对适于露天开采的矿床,要控制矿体
21、四周的边界和露天采场底部边界,以确定露天开采剥离边界。5.3.4.5 对主矿体顶板附近具有工业价值的次要小矿体,在首采地段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密控制。5.3.4.6 对小型矿床和第四勘查类型偏复杂的矿床,在勘探阶段可探求控制的和推断的矿产资源。5.3.4.7 卤水矿床和老矿山延深勘探可只探求推断的和控制的矿产资源。6 勘查工作及质量要求6. 1 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应采用全国通用的坐标系统和最新的国家高程基准点。对于边远地区小矿和周围没有可供联测全国坐标系统基准点时,可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但必须详细说明所采用的定位仪器的型号、程序、精度。测量的精度要求,应执行DZjT0091(地质矿产勘查测量
22、规范。测绘成果经上一级主管业务部门验收。6.2 地质填图6.2. 1 搜集编制(1: 50 000) - (1 : 200 000)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图。6.2.2 在预查区内对矿点和有找矿潜力的成矿远景区,盐类矿床一般测制(1: 10 000)-(1 : 50 000) 地形地质草图;盐湖矿产一般测制(1: 50 000) ,._. (1 : 100 000)矿区(床)地形地质、水文地质草图;对规模大、地形平坦和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区,可采用较小比例尺;对规模小而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床(如湖沼化学沉积之盐坑型矿床),比例尺可采用(1: 2 000)-(1 : 10 000)。6.2.3 在
23、普查区内应测制地形地质、水文地质简图,比例尺要求同6.2.2。11 DZ/T 0212-2002 6.2.4 在详查、勘探范围内应测制地形地质、水文地质图,比例尺要求为(1: 5 OOO) ,._. (1 : 25 000) ,对第四纪以前的盐类矿床比例尺要求为(1: 2 000) - (1 : 5 000)。对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的矿床,还要测制基岩地形地质图。6.2.5 在普查、详查、勘探阶段勘探线剖面图都应实测,比例尺(1: 1 000) - (1 : 5 000)。6.2.6 在详查、勘探阶段应对岩(盐)溶、泥柱进行调查,比例尺视其发育程度而定,一般为(1 : 1 000) ,-,(1
24、: 10 000)。6.3 物探和化探工作6.3. 1 根据矿区(床)地质、矿体和圈出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及不同勘探阶段的地质目的,选择经济有效的物探和化探方法。6.3.2 物探和化探测量比例尺尽可能与地质测量比例尺一致,并确定有效的成图方法,做好物探和化探资料的综合解译。6.3.3 各种比例尺物探和化探测量工作的质量都应符合相应规范的要求。6.3.4 各个阶段的钻孔工程,应通过试验选择有效的测井方法进行测井工作。6.4 探矿工程6.4. 1 槽井探工程是盐湖矿产勘查的手段之一。用于揭露浅部矿体、构造、重要地质界线和各类异常,覆盖层小于3m的可使用槽井探,揭露矿体露头的工程要深入新鲜基岩。
25、6.4.2 坑探工程,当地形条件有利、矿体形态复杂、需采取大体重样、物理性质试验样、加工技术试验样时,可选择坑探工程。6.4.3 钻探工作是盐湖和盐类矿产勘查的主要于段之一。勘探线要垂直矿体走向。钻探工程质量除按有关规程、规定执行外,还应遵守如下要求:a) 对浅藏卤水的第二层潜卤水采用无泵钻进,第二层以下的承压卤水采用饱和石盐水或饱和卤水钻进,并做好洗井工作,使冲洗液从钻孔和卤水矿层中全部置换干净;对深藏卤水、盐类矿床和顶、底板要采用饱和卤水或用其配置的泥浆作钻井液钻进。凡遇含卤(水)层时,应及时严格止水,防止地下水连通或进入矿层,应严防表面卤水(或淡水)进入孔内。b) 浅孔无特殊取心工具时,
26、回次进尺一般不得超过2m-2. 5 m;深孔最大回次进尺不得超过3m,._,4m。在盐类矿层中钻孔直径不得小于91mm,深孔终孔直径不得小于75mmo在预、普查阶段对卤水矿床可采用小口径钻孔。抽水钻孔的孔径要满足试验的要求。c) 所有钻孔应穿透盐类矿层,并进入围岩1m,._,2m;在有盐下低矿化水发育地段,需选择一定数量的钻孔,在穿过矿层后继续加深不得小于30m,以了解盐下水的埋藏条件。当加深对矿床有影响时要采取补救措施。d) 矿心和顶、底板采取率不低于80%,岩心采取率不低于70%。e) 所有钻孔都要进行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观测内容和要求按GB12719(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执行。f)
27、 对卤水层(组)、试验段之间必须隔离止水,分段取样。止水质量需经过检查;对深藏承压卤水层应以自然分层或含水组(一般不得超过30m - 50 m)进行单独研究。g) 所有钻孔应以高标号油井水泥严格封孔,并选择5%的孔进行质量检查。全孔封闭或固井质量应达到QBJ203(井矿盐钻井技术规范的要求,设立永久标志;对探采结合井,固井后要进行试压,不合格的一律返工。勘探线端点、钻探工程、主要测量控制点、水文地质长观点等,要以耐腐蚀性材料建立标志。6.5 化学分析样品采集、加工及分析项目6.5. 1 化学分析样晶采集6. 5. 1. 1 固体样品采集所有见矿工程都应对矿体分段连续取样,对矿层顶、底板及夹层也
28、要适当采样。12 DZ/T 0212-2002 a) 基本分析样,刻槽采样规格一般为10cmX 5 cm,钻孔岩矿心沿长轴锯取1/2或1/4作为样品;样长不应大于可采厚度或夹石剔除厚度,盐湖矿床一般O.1 m_ 1 m,盐类矿床一般0.5 m ,._, 2 m。厚度大、质量均匀的矿石可以适当加长。对于盐渍土型矿床可采用剥层法采样,采样面积0.01m2,._, 1 m2; b) 组合分析样,应以同一勘探工程或同一勘探线工程或同一块段工程内,以同矿层、同类型、同品级的相邻矿样组合,可由五至十个基本分析样副样组合而成。组合样的最大长度一般不超过10m,质量一般要求200g,数量占基本分析样的10%,
29、._,20%; c) 全分析样,由组合分析副样或基本分析副样组合,也可直接采取;数量为每个工业矿层-至二个;d) 光谱分析样,采自各种矿石类型及其顶、底板,可采自组合分析样或基本分析样的副样,也可用拣块样。6. 5. 1. 2 卤水样晶采集a) 基本分析样:1) 表面卤水取样一般每深0.5m ,._, l m取1个样品,水深大于1m可分上、下或上、中、下采取二至三个样品;同一湖中的样品采集应在三至五日内完成;2) 潜卤水和承压卤水一般应按赋水介质和富水性能分层采取。潜卤水矿层应根据卤水化学组分垂直分异的明显程度确定样品的长度,一般2m ,._, 5 m;承压卤水矿层应根据卤水层和隔水层的厚度、
30、储水性质、富水性能等因素,具体确定取样长度和数量;b) 多项分析样。一般按资源/储量估算块段或各勘探线上同一含水层直接采取。样品数量占基本分析样的5%,._,10%; c) 全分析样。可按含水层直接采取,样品数量取决于卤水矿层多少,一般每层取一至二个。6. 5. 1. 3 气体样晶采集当矿床内发现气体时,应立即采取气体样。6.5.1.4 样晶采集质量要求按原因家地质局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执行。样品应进行密封保存。6.5.2 化学分析样品加工固体样品的加工包括破碎、过筛、拌均和缩分4个程序。缩分按切乔特公式Q=Kd2进行。盐类样品加工的K值盐湖矿床采用O.05 ,._, 0.
31、 2,盐类矿床采用0.1,._,0.2oK值的选择可根据矿石组分含量的均匀程度而定。此外,样品破碎前按规定烘干,严防破坏结晶水,并需尽快进行分析,副样密封保存。对加工缩分的质量应定期检查,碎样过程中的样品累积损失不得超过5%,缩分误差不得超过3%。6.5.3 化学分析样晶的分析项目6.5.3. 1 基本分析项目详见下表。可根据矿区取得一定实际资料后作适当的增减。6.5.3.2 组合分析项目是在光谱分析或全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的,可根据不同矿区的具体情况按下表进行选择。表1盐湖和盐类矿产化学分析项目矿种基本分析项目组合分析项目石盐Na,Mg、Cl、S04、HzO、水不溶物K、Ca、Br、I、BzO:
32、l、FeZO:l、Rb、Cs、Li,Ba 、Sr、Cu、Pb、Zn、As、F饵镜盐K、Na,Mg、Ca、Cl、S04、HzO、水不榕物BZ03、Br、I、Rb、Cs、Li芒硝aNa、Mg、Ca,Cl、S04、CO:l、HzO、水不溶物K、Ca、Mg、Br、I、HCO;-、FezO、Li、BZ03、Sr天然碱Na 、Cl、S04、CO:l、HC03、HzO、水不溶物K、Ca、Mg、Br、I、FeZ03、BZ03、Li棚BZ03 Na,K、Ca,Mg 、FeZ03、Alz(、SiOz、Cl、S04、HC03、Li、Ib、Cs、Br、I、水不溶物、烧失量铀硝石Na , N03 Ca 、K、Mg、Cl
33、、S04、C03、I、水不溶物卤水利用多项分析和光谱分析来确定K、Na、Ca、Mg、Cl、S04、CQ,、HC03、Li、BZ03、Rb、Cs、Br,I I、Fe、矿化度、pH值、质量密度等a 根据芒硝、无水芒硝、钙芒硝做调整。13 DZ/T 0212-2002 6.5.3.3 全分析项目要在光谱全分析和岩矿鉴定基础上确定分析项目,水不溶物采用酸溶分析。6.5.3.4 样品分析测试,应由国家或省级认证的有资质单位承担。6.5.3.5 化学分析质量的检查。凡参与资源/储量估算的样品,均应分期分批地及时进行内、外检查,内检查样品必须由送样单位编密码送原分析单位验证,不得用分析单位复份分析的自检样代
34、替。外检样亦编密码送指定测试单位进行外检,附原分析方法说明。保证矿床工业评价的可靠性。内、外检结果应附在勘探报告中,并进行质量评述。内、外检样品数量、送样要求、各项组分的允许误差、检查结果处理等要求,按DZ0130. 3(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定执行。6.5.4 体积质量(体重)样、湿度样、孔隙度及给水度样6.5.4. 1 体积质量(体重)样。固体矿石要按矿石类型和品级分别采取小体积质量(体重)样,在空间上应注意代表性和均匀性。采样体积不小于40cm3,对结构不均匀的矿石应适当增大体积。在勘探阶段,采样数量按矿体中矿石类型或品级每种不少于30个。体积质量(体重)样品采取后应立即用吸水纸将
35、样品中所含卤水吸去,并迅速进行测定。样品同时做化学基本分析和湿度测定。卤水矿的质量密度,可直接用波美质量密度(比重)仪或采用质量密度(比重)瓶测得。6.5.4.2 湿度样。要按不同矿层、不同深度分别采取,应按一定的网距(与化学基本分析样网一致,但数量可减少)取样。样品取出后应立即测其原始质量,妥善密封送化验室,再测其按规定烘干后的质量,以求得湿度校正系数。6.5.4.3 孔隙度及给水度样。应按不同卤水层的不同岩性及工程控制网取样。取样应尽力采用专门取样工具,严防人为破坏,尽可能保持原状,严禁将样品晒干。采样段应与卤水样采样段一致。样品长一般10cmr-_., 15 cmo样品的测试应尽可能在现
36、场进行。6.5.5 岩矿鉴定样要求能够代表工作区所见到的全部地层、岩石、矿石、矿物及组构的一般情况,并能反映出其特点,用于研究其规律。6.6 矿石(卤水)选冶试验样品的采集与试验6.6. 1 采样前应根据试验的目的和要求,尽量与试验承担单位和设计、生产部门共同协商编制采样设计。实验室规模试验由勘查单位负责。半工业试验由投资者负责采样试验,勘查单位予以协助。6.6.2 试验样品应按矿石(卤水)类型和品级分别采取。在矿石(卤水)类型、品级、物质成分、结构构造以及空间分布等方面应具有充分的代表性,考虑开采时贫化可掺入一定量的围岩及夹石,使试样的品位略低于勘探区(段)的平均品位。还应按不同矿石(卤水)
37、类型所占比例采取混合试验样。6.6.3 对矿层埋藏浅或无卤水的固体矿石最好以浅井取样,否则用大口径钻孔取样,可在一孔或其邻近的数个钻孔中采取;对表面卤水要在不同部位分别采取;对潜卤水或承压卤水可在同一卤水层中以一孔或多孔分别采取。6.6.4 试验样品的质量取决于矿石复杂程度、试验项目要求、试验设备规模和加工流程的复杂程度,并与试验单位和设计部门商定。6. 7 岩、矿石物理技术性能测试样晶的采集与试验详查和勘探矿区需采集岩、矿石水理性质和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样,采样种类和地点应根据实际需要选定。样品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主要布置在第一开采水平或首期开采地段。样品数量般为二至三组。对样品的要求及试验项目
38、依有关要求确定,并按相应的规范、规定进行测试。6.8 抽水(卤)试验的技术和质量要求6.8. 1 试验孔布置原则要求6. 8. 1. 1 固体矿床按矿床勘查阶段及勘查类型布置试验孔,参照GB12719(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要求进行。6. 8. 1. 2 卤水矿床结合矿床特点及不同勘查阶段布置简易抽水、多孔(孔组)抽水试验,扩大开采矿区亦可结合开采进行试验。14 DZ/T 0212-2002 a) 简易抽水试验:一般在普查、详查阶段布置,勘探阶段只在条件不明地段补充布置,主要用于圈定卤水层的富水地段,可开采利用的边界并初步确定水文地质参数。试验孔根据地下水流向,矿区形状、卤水层富水性差异
39、及地质勘查网度布置,在不同富水地段应有代表性试验孔;b) 多孔(孔组)试验或结合开采进行的试验:在详查或勘探阶段布置,一般进行一至二组群孔抽水试验,布置在最具开采价值的卤水富水地段或首采区。结合开采试验在扩大开采区,可利用己有生产抽卤(水)井(孔)群或生产抽卤(水)渠道系统按多孔(孔组)试验要求进行试验。开采性卤水抽水试验,要结合矿山建设进行,由生产部门承担,勘查部门应配合编制设计。6.8.2 抽水(卤)试验要求6.8.2. 1 固体矿床抽水试验可参照GB12719(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要求进行。6.8.2.2 卤水矿床简易抽水试验:一般采用短时间,通常在钻孔中进行一次最大的水位下降,
40、要求:a) 抽水时间延续2h,_,4h。b) 准确测定抽水静水位、水位降深及相应出水量、恢复水位。c) 在抽水开始及结束前各采取水分析样一次。d) 概略计算抽水试验段卤水层的渗透系数,给水度及统一降深条件下的井(孔)出水量等参数。6.8.2.3 卤水矿床多孔(孔组)抽水试验:对封存条件较好的原生卤水矿体的抽水试验,应以非稳定流抽水试验为主;对有补给来源的卤水矿体采用稳定流或非稳定流抽水;对大型卤水矿床或对潜卤水层采用在抽水影响区内建立环形渗透槽排水形成人工定水头的矿床以稳定流抽水试验抽水(注),要求:a) 抽水试验前应严格洗孔,并先进行简易抽水试验,其要求同6.8.2.2;b) 根据含卤(水)
41、层的富水性差异,抽水设备条件及参数计算要求,稳定流抽水试验时水位下降的次数宜进行三次,当钻孔出水量很小时(小于O.01 L/ s m) ,可进行一次大降深试验;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水位降深应尽量最大;抽水降深、次数、最大降深的延续时间,设计单井抽水量应与其所处地段的矿床富水程度相适,具体要求可与工业利用部门商定;c) 准确测定抽水试验抽水孔和观测孔的静水位,抽水降深及其相应出水量,恢复水位。d) 采用长距离排水的抽水试验,应防止抽出的水在抽水影响区内的回渗和倒流;采用环形槽渗水方式排水的抽水试验,应注意保持槽周边水头的一致性;e) 每隔4h采取水样一次,并注意观测和记录卤水温度变化及析盐特征;f)
42、 准确计算试验井(孔)出水量、渗透系数,给水度等参数,并确定与该井(孔)简易抽水试验所求参数的换算系数。6.8.2.4 对卤水矿床的富水性和渗透性做出评价。注:环形渗透排水人工定水头稳定流抽水试验,是指在地势低平、地下水埋藏浅、表层渗透能力强、抽水试验排水困难的条件下,采取在抽水试验影响半径以内建立环绕试验孔深度达试验段地下水位的环形渗透槽排水(代替远距离排水),形成人工定水头的抽水试验。6.9 盐类矿石水溶性能实验室试验方法及要求(参见附录D)6. 10 原始编录、资料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制6. 10. 1 盐湖和盐类矿床勘查中原始编录是地质和水文地质综合编录,二者要紧密结合,各项原始资料必须及
43、时、准确、全面。编录必须在现场进行,对于探矿工程的编录和取样,最迟不得超过工程完成后24 h进行。各项原始地质编录要求按DZ/T0078(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的规定执行。凡能用计算成图、成表的资料,应按标准化要求表格内容填写。6.10.2 资料综合整理要运用新理论、新方法,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特别是规律性研究可以指导勘查工作资料的综合整理,按DZ/T0079(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规定执行。有条件时应采用地质勘查信息系统、GIS系统进行勘查数据采集、管理、综合研究、综合整理、编图及报告编制工作。并执行相关标准。6. 10.3 勘查报告的编制按DZ/T0033-2
44、002(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执行。同DZ/T 0212-2002 时结合矿区的实际情况,适当增补有关内容,参见附录K。6. 11 计算机及其他新技术的应用6. 11. 1 推广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倡使用国内外先进的地质勘查应用软件和技术方法,提高地质勘查工作信息化水平。6. 11. 2 地质勘查工作中应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和工作手段,提倡应用3S(GPS、GIS、RS)技术进行测量、地质填图及地质矿产研究工作。6. 11. 3 地质勘查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及开发要严格执行相关的信息技术标准。7 可行性评价7. 1 概略研究是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概略评价,一般是在搜集分析盐
45、湖和盐类矿产资源、国内、外市场供需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已取得的普查地质资料,类比已知矿床,结合矿区的自然经济条件、环境保护等,以我国类似矿山企业经验的技术经济指标或扩大指标,对矿床做出技术经济评价,所估算的资源、量只具内蕴经济意义。为矿床开发有无投资机会,是否进一步详查和制定长远建设规划提供决策依据。7.2 预可行性研究是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初步评价。一般需要比较系统地对国内、外盐湖和盐类矿产资源储量、生产、消费进行调查和初步分析,对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量、产品品种、质量要求和价格趋势做出初步预测。根据控制的资源量、矿区地形地貌、外部建设条件和环境保护等,借鉴类似矿山企业的实践经验,初步研究并提出
46、项目建设规模、产品方案、矿区总体建设轮廓和工艺技术原则方案,参考类似矿山企业选择适合评价当时市场价格的技术经济指标,初步提出建设总投资、主要工程量、主要设备以及生产成本,采用内部收益率、净现值和动态的投资回收期等经济评价指标进行动态的经济分析。圈定并估算不同盐湖和盐类矿产资源储量类型,从总体上、客观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的合理性做出评价。为是否进一步勘探、推荐项目和编制项目建议书提供依据。预可行性研究内容和可行性研究基本相同,只是详细程度次之,投资估算的误差一般25%左右。7.3 可行性研究是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详细评价,一般首先需详细调查、统计和分析盐湖和盐类矿产国
47、内、外资源储量,生产和消费情况,对国内、外市场需求量、产品品种、质量要求、价格、竞争能力进行分析研究和预测。根据探明的可采储量,充分考虑地质、工程、环境、法律和政府的经济政策的影响,对企业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开采方式、开拓方案、选矿加工工艺流程、重要设备的选择、供水、供电、总体布置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析计算和多方案比较,并依据评价当时的市场价格确定总投资、生产经营成本、销售收入、利润和现金流量等,主要采用内部收益率、净现值和动态的投资回收期等经济评价指标进行可行性评价,圈定并估算不同的资源储量类型,对拟建项目是否应该建设和如何建设做出论证和评价,为投资决策、编制和下达设计
48、任务书及确定建设项目计划提供依据。可行性研究是基本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所采用的成本数据精度高,投资估算的误差一般lO%。8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类型条件8. 1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依据不同勘查阶段的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程度及其经济意义是盐湖和盐类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主要依据。8. 1. 1 可行性评价程度(参见7)8. 1. 2 经济意义根据可行性评价当时经济上的合理性,分为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和内蕴经济的四种:a) 经济的:其数量和质量是依据符合市场价格的生产指标计算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16 DZ/T 0212-2002 当时的市场条件下开采,技术上可行、经济上
49、合理、环境等其他条件允许,或在政府补贴或其他条件下,开发是可能的,其内部收益率在生产期内年平均大于或等于化工矿山行业基准收益率8% ,._, lO% ,净现值大于零;b) 边际经济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只有在将来由于技术、经济、环境条件的改善或政府给予其他扶持条件可变成经济的,其内部收益率在生产期内年平均大于零,小于化工矿山行业基准收益率,净现值等于零或接近于零;c) 次边际经济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或技术不可行,需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技术进步,使成本降低后方能变为经济的,其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均小于零;d) 内蕴经济的:仅通过概略研究,做了相应的投资机会评价,未做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由于不确定因素多,无法区分经济的、边际经济的还是次边界经济的,介于经济到次边际经济之间。8. 1.3 地质可靠程度反映不同勘查阶段成果的精度,分为预测的、推断的、控制的、探明的四种。a) 预测的:是指对区域成矿研究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