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7 ,大小:242.12KB ,
资源ID:215572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2155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QJ 3314-2008 火药启动器通用规范.pdf)为本站会员(花仙子)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QJ 3314-2008 火药启动器通用规范.pdf

1、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控制系统仿真试验要求 Requirement for experiments on control system simulation 20080317发布 20081001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发 布 FL 1680 QJ 1659A2008代替 QJ 16591989QJ 1659A2008 I 前言 本标准代替QJ 16591989控制系统仿真试验规范。 本标准与QJ 16591989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 a) 去掉了原标准的术语,直接引用相关标准; b) 明确试验的各种目的和要求,明确试验系统组成和试验基本方法,修改试验流程,其他各 章节进行适应性修改

2、; c) 取消附录A、附录B和附录C。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十二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玲、王会霞、田海涛。 本标准于1989年2月首次发布。 QJ 1659A2008 1控制系统仿真试验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导弹和运载火箭控制系统仿真试验的基本要求、试验流程与基本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导弹和运载火箭控制系统仿真试验;其他领域仿真试验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

3、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JB 3588 导弹控制系统术语 GJB/Z 25 电子设备和设施的接地、搭接和屏蔽设计指南 QJ 2643 控制系统仿真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JB 3588、QJ 2643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 试验目的 试验目的一般为: a) 检验控制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b) 检验控制系统参数选择的合理性; c) 检测控制系统在各种干扰作用下的性能指标; d) 检验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e) 检验弹(箭)上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功能及其他弹(箭)上实物的功能; f) 检

4、查各种因素对制导精度的影响,检查制导精度设计的合理性; g) 检验制导系统和姿控系统之间的协调性; h) 复现飞行故障,分析故障原因及采取措施后的效果; i) 作为验收控制系统设计时的试验手段。 5 试验仪器及设备 5.1 仿真计算机系统 5.1.1 仿真计算机系统一般包括数学仿真计算机系统和半实物仿真计算机系统;对数学仿真计算机系统不做特殊要求,半实物仿真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构成一般应包括: a) 实时仿真主控计算机; b) 建模仿真环境; c) 实时I/O系统。 QJ 1659A2008 25.1.2 根据仿真的对象、模型的形式、解题精度、试验目的进行全面考虑,仿真计算机系统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

5、: a) 应有精确的帧计时功能,以保证其实时性; b) 应有良好的建模环境和运行环境; c) 应有足够的运算速度、内存容量; d) 应能提供试验要求的各种高速I/O接口,并有足够的通讯带宽和通讯能力; e) 应有较强的系统扩展能力; f) 应有与仿真设备及弹(箭)上设备同步的时钟; g) 如仿真规模较大,可建立分布式仿真机系统。 5.2 仿真设备 5.2.1 仿真设备一般包括: a) 单轴、三轴飞行转台等角运动仿真设备; b) 线加速度仿真设备; c) 模拟力、力矩、惯性、弹性等特性的伺服机构负载仿真设备; d) 各种弹(箭)上控制设备等效器; e) 仿真试验控制台、系统电缆网、各种转接装置等

6、; f) 各种目标仿真器和环境物理效应仿真器等。 5.2.2 仿真设备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弹(箭)上设备等效器应按试验要求研制配套,其性能应满足相关技术参数要求规定的性能指标,并附技术说明; b) 转台、负载台等仿真设备应满足相应的技术指标和试验要求,运行正常可靠; c) 其它环境模拟设备均应满足相应的技术指标要求,运行正常可靠。 5.3 弹(箭)上设备 5.3.1 弹(箭)上设备包括弹(箭)上仪器及其辅助设备,一般有: a) 弹(箭)上计算机; b) 惯性设备; c) 伺服机构; d) 发动机喷管或燃气舵、空气舵等; e) 各种制导探测及导引装置; f) 各种卫星导航设备。 5.3.

7、2 弹(箭)上设备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所使用的弹(箭)上实物的技术状态应与正式产品一致; b) 其特性应满足技术参数要求规定的性能指标; c) 正确安装、联接和检测弹(箭)上设备及飞行控制软件。 5.4 通用设备 5.4.1 通用设备一般包括: a) 交流稳压电源; b) 直流稳压电源; QJ 1659A2008 3c) 信号处理与分析设备:如频率响应仪、频谱分析仪、数字信号发生器等; d) 信号测试仪表,如数字万用表、数字示波器等; e) 用于通讯、遥测和数据处理等的计算机; f) 数据记录仪器; g) 其他需要的设备。 5.4.2 各种通用设备应经过计量检定或校准并在有效期内。 5

8、.5 软件 5.5.1 软件一般包括: a) 控制系统飞行控制软件; b) 仿真软件; c) 数据处理软件; d) 其他需要的通用或专用软件。 5.5.2 控制系统飞行控制软件是半实物仿真试验必不可少的弹(箭)上产品,在参加仿真试验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满足任务书规定的技术要求; b) 应提供飞行控制软件操作使用说明; c) 应能进行额定、上限、下限、上极限、下极限等状态的试验; d) 应能分别进行加导引和不加导引状态试验。 5.5.3 仿真软件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应按照软件工程化的要求进行开发研制; b) 具有良好的模块化结构、可扩充、易维护; c) 在开发的各个阶段应建立相应的

9、技术文档; d) 仿真软件应选取合适的算法,保证半实物仿真的实时性和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e) 能实现导弹或运载火箭的动力学和运动学模型、惯性设备和伺服机构模型、控制稳定网络和制导律模型; f) 在有末制导的情况下,应实现目标运动模型、弹目相对运动模型、以及目标环境特征数学模型; g) 一套仿真软件应能够同时实现数学仿真和半实物仿真,以保证在进行仿真试验时,随时对同一种状态的数学仿真和半实物仿真的结果比对; h) 能进行仿真时序控制; i) 能对仿真试验中出现异常情况时进行系统保护处理。 5.5.4 其他需要的通用或专用软件应满足相关技术要求。 6 试验要求 6.1 试验文件 试验文件一般包括:

10、 a) 试验任务书; b) 试验大纲; QJ 1659A2008 4c) 试验细则; d) 其他试验用技术文件。 各种试验文件应有完整的签署,并保持与试验技术状态的一致性。 6.2 仿真系统检测 所有检测结果应满足相关技术文件要求。仿真系统检测一般包括: a) 仿真机系统的检测; b) 仿真模型动静态特性的检测,检测结果与理论特性比较,应满足精度要求; c) 各种仿真设备的特性、功能、极性检测; d) 弹(箭)上设备动、静态性能检测; e) 飞行控制软件静态增益和极性的检测,检测按分级分段进行; f) 仿真系统静态放大倍数检测,调整使其满足绝对值不大于5%的要求; g) 仿真系统动态特性检测;

11、 h) 其他相关设备的检测。 6.3 试验操作 试验操作要求为: a) 应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避免人为责任事故,保证试验设备和人员安全; b) 应按照试验需要,合理配置人员,明确岗位分工,加强指挥协调,保证试验顺利进行; c) 参试人员按分工上岗,按操作规程的要求操作; d) 在加电前应查阅有关设备的技术文件,熟练掌握设备的电气性能及插座上各点的功能,并对电缆及设备进行导通及绝缘检查,检查地面电源并调整到额定工作状态; e) 通电时应按正确的操作规范对设备进行动、静态特性检测; f) 每一次仿真结束后,应按正确的操作规范操作; g) 试验过程中改变状态时,应充分论证,各方认可,方可操作; h)

12、 设备运行中出现故障或差错时,应在负责人指挥下有秩序地排除,不得轻易或擅自改动系统状态、系统参数和模型结构; i) 对每一个试验状态的条件、内容、结果、出现的问题、解决的措施等应认真做好记录,详细填写工作日志。 6.4 技术安全 技术安全要求一般包括: a) 安全员应监督各种操作、电源电路和设备安装的安全性; b) 对重要设备如转台等应制定应急预案,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加设对转台各框架的转角、角速度等保护门槛值,避免系统发散造成弹(箭)上设备和仿真设备损坏; c) 严格执行技安守则; d) 试验前应由专人对试验场地进行技安检查,并满足技安要求。 6.5 试验质量控制 试验质量控制要求一般包括:

13、a) 对试验全过程进行严格管理; b) 上岗人员应明确其岗位分工和本岗的质量职责; QJ 1659A2008 5c) 仿真系统各项测试检查应按技术要求进行,认真记录测试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仔细分析,确保试验真实、可信; d) 控制系统设计人员应认真判读试验结果; e) 对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或故障现象,应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 6.6 岗位职责 试验人员岗位职责要求如下: a) 试验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指挥仿真试验,对试验有综合判断能力和解决处理问题能力; b) 软件设计人员应完成数学模型的处理、仿真模型建立、仿真程序设计和模型动态特性测试,熟练掌握仿真机系统的操作,并具有结果分析判断能

14、力; c) 硬件设计人员应能根据仿真任务的需要设计相应配套的接口和电缆网、各种等效器及仿真设备,熟悉掌握各种仿真设备的操作使用方法,并具有差错判断和处理能力。 6.7 试验环境 试验环境要求如下: a) 试验室内温、湿度和洁净度应保持在计算机和各种仿真设备和弹(箭)上设备要求的范围内,并保持清洁整齐; b) 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电源、电缆、工具及辅助设备均应安装和安放得当,确保方便、安全,与试验无关的物品应远离试验现场停放; c) 仿真设备之间,仿真机与仿真设备之间的地线系统应合理、可靠,并有有效的抗干扰措施; d) 各种设备接地应符合GJB/Z 25的规定; e) 微波暗室的屏蔽度、工作区反

15、射电平应能满足试验要求; f) 红外仿真试验室的照明强度在离地m处不小于400 Lx; g) 各试验室之间应有通畅的通讯、监视手段; h) 参试人员应着工作服进行操作; i) 试验现场应减少人员流动,保持肃静,工作完毕及时断电,整理现场资料和仪表工具。 7 仿真试验项目和程序 7.1 试验类别 试验类别一般包括: a) 数学仿真; b) 半实物仿真。 7.2 试验项目 7.2.1 数学仿真 数学仿真一般应用于以下试验: a) 姿态稳定控制系统设计仿真验证; b) 制导系统设计仿真验证; c) 全系统设计仿真验证; d) 制导精度设计验证。 7.2.2 半实物仿真 QJ 1659A2008 6半

16、实物仿真一般应用于以下试验: a) 姿态稳定系统仿真; b) 制导系统仿真; c) 全控制系统仿真试验。 7.3 仿真试验程序 7.3.1 数学仿真 7.3.1.1 试验准备 试验准备包括: a) 接收仿真任务书; b) 确定仿真方案; c) 建立仿真系统,试验设备包括数学仿真计算机、仿真软件,其中仿真软件应满足 5.5 的要求。 7.3.1.2 仿真建模及计算 仿真建模及计算内容包括: a) 定义系统模型,分析系统参数; b) 编制仿真软件框图; c) 选择算法与仿真语言; d) 选取仿真步长; e) 编制仿真程序; f) 审核程序,编写程序说明; g) 调试程序; h) 进行仿真模型动静态

17、特性检测; i) 验证调整积分算法及步长; j) 仿真模型定型; k) 按任务书规定的试验内容要求,逐项进行仿真计算。 7.3.1.3 试验结果处理 对试验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按第10章的要求编写试验报告,并经过评审。 7.3.2 半实物仿真 7.3.2.1 试验阶段 7.3.2.1.1 试验准备 试验准备的内容包括: a) 接收仿真试验任务书,明确仿真试验要求,确定仿真试验方案,进行仿真系统策划,试验负责人应根据仿真任务书或合同要求编写仿真试验大纲; b) 按7.3.1.2的要求进行仿真建模; c) 建立仿真系统,试验设备一般包括半实物仿真计算机系统、弹(箭)上设备、等效器、仿真软件和飞行控

18、制软件,各设备和软件应满足第5章和6.2的相应要求; d) 根据控制系统仿真试验和仿真系统组成的要求,设计仿真系统电缆网、设备安装过渡装置、以及惯性设备和伺服机构等效器,所研制的仿真等效设备的特性和接口形式应与真实设备QJ 1659A2008 7一致; e) 进行实物设备齐套; f) 进行仿真系统检测,检查线路的正确性、软硬件系统的协调性、测试系统的极性和静态增益;完成仿真系统建立。 7.3.2.1.2 等效器状态试验 该状态下的系统组成一般包括: a) 弹(箭)上计算机和飞行控制软件; b) 控制系统弹(箭)上设备(如惯性设备、伺服机构、导引头等)用等效器代替; c) 弹(箭)体仿真模型。

19、该状态的试验内容重点是: 进行系统联调,检验软硬件的正确性与协调性,考核系统的动态性能; 进行系统常规、极限试验、故障试验、抗干扰等摸底性试验。 应按试验大纲规定的内容和要求,逐步进行该阶段仿真试验。 7.3.2.1.3 实物状态试验 该状态的试验应在等效器状态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应按试验要求,逐步用弹(箭)上设备替换其等效器,进行系统试验。 该状态下的系统组成一般包括: a) 三轴飞行转台; b) 单轴转台; c) 惯性设备; d) 伺服机构及负载模拟器; e) 线加速度仿真设备; f) 各种导引头及卫星导航设备; g) 目标仿真器和环境物理效应仿真器; h) 弹(箭)上计算机和飞行控制软件;

20、 i) 弹(箭)体仿真模型。 该状态下的试验内容重点是: 验证实物动态特性与理论分析的一致性,全面验证考核控制系统方案设计的正确性; 进行系统常规、极限试验、故障试验、抗干扰等摸底性试验。 应按试验大纲规定的内容和要求,逐步进行该阶段仿真试验。 7.3.2.2 试验现场的处理 试验现场的处理一般包括: a) 如试验任务为阶段性结束,现场应保留一段时间,试验负责人组织参试人员详细地登记计算机、设备、仪器和有关资料的即时状态,填入工作日志; b) 试验结果评审后,方可撤收试验系统。 7.3.2.3 试验结果处理 对试验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按第10章的要求编写试验报告,并经过评审。 QJ 1659A

21、2008 88 半实物仿真试验方法 8.1 试验状态 根据试验目的和考核的内容,逐步增加正式弹(箭)上设备;通过弹(箭)上控制设备实物组合,构成不同形式的半实物仿真系统,典型的弹(箭)控制系统仿真试验名称及系统构成如表 1 所示。 表1 仿真试验状态表 参试产品 序号 仿真试验名称 系统构成图 弹(箭)上计算机及飞行控制软件 伺服机构 惯性设备 导引头 1 等效器状态半实物仿真试验 图1 2 伺服机构实物状态半实物仿真试验 图2 3 惯性设备实物状态半实物仿真试验 图3 4 射频导引头实物状态半实物仿真试验 图4 5 红外导引头实物状态半实物仿真试验 图5 注:表示该产品参试;表示该产品不参试

22、,用仿真模型或等效器代替。 8.2 等效器状态半实物仿真试验 8.2.1 仿真系统构成 仿真系统构成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仿真计算机弹(箭)体运动模型弹(箭)上计算机及飞行控制软件 伺服机构等效器控制信号惯性设备等效器飞行运动参数 图1 等效器状态半实物仿真系统构成原理框图 8.2.2 仿真试验步骤 仿真试验的基本步骤为: a) 仿真计算机运行实时仿真软件,进入等待仿真开始命令状态; b) 弹(箭)上计算机加电,自检,初始化,运行飞行控制软件,进入等待仿真开始命令状态; c) 惯性设备等效器和伺服机构等效器加电,自检,初始化,进入等待仿真开始命令状态; d) 各种数据记录和观测设备加电,初始化

23、,进入等待仿真开始命令状态; e) 仿真控制台发出点火起飞命令,仿真软件和飞行控制软件同时运行,系统进入弹(箭)实时飞行仿真状态; f) 当实时仿真软件满足设定停机条件时,仿真计算机和弹(箭)上计算机终止仿真运行; g) 仿真机和弹(箭)上计算机复位,一次仿真结束; QJ 1659A2008 9h) 按半实物仿真试验大纲要求,录取并保存仿真试验数据,进行结果分析。 8.3 伺服机构实物状态半实物仿真试验 8.3.1 仿真系统构成 仿真系统构成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仿真计算机弹(箭)体运动模型弹(箭)上计算机及飞行控制软件伺服机构/真实负载或负载模拟器控制信号惯性设备等效器飞行运动参数图2 伺服

24、机构实物状态半实物仿真系统构成原理框图 8.3.2 仿真试验步骤 仿真试验的基本步骤为: a) 仿真计算机运行实时仿真程序,进入等待仿真开始命令状态; b) 弹(箭)上计算机加电,自检,初始化,运行飞行控制软件,进入等待仿真开始命令状态; c) 惯性设备等效器和伺服机构等效器加电,自检,初始化,进入等待仿真开始命令状态; d) 各种数据记录和观测设备加电,初始化,进入等待仿真开始命令状态; e) 伺服机构加电; f) 负载模拟器状态初始化,并进入等待控制命令状态; g) 仿真控制台发出仿真开始命令,仿真软件和飞行控制软件同时运行,系统进入弹(箭)实时飞行仿真状态; h) 当实时仿真软件满足设定

25、停机条件时,仿真计算机和弹(箭)上计算机终止仿真运行; i) 负载模拟器恢复零位,伺服机构断电; j) 仿真机和弹(箭)上计算机复位,一次仿真结束; k) 按半实物仿真试验大纲要求,录取并保存仿真试验数据。 8.4 惯性设备实物状态半实物仿真试验 8.4.1 仿真系统构成 仿真系统构成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 仿真计算机弹(箭)体运动模型弹(箭)上计算机及飞行控制软件伺服机构/真实负载或负载模拟器控制信号惯性设备/三轴飞行转台飞行运动参数线加速度模拟器图3 惯性设备实物状态半实物仿真系统构成原理框图 QJ 1659A2008 108.4.2 仿真试验步骤 仿真试验的基本步骤为: a) 仿真计算机运

26、行实时仿真程序,进入等待仿真开始命令状态; b) 弹(箭)上计算机加电,自检,初始化,运行飞行控制软件,进入等待仿真开始命令状态; c) 线加速度模拟器加电,自检,初始化,进入等待工作状态; d) 惯性设备加电,自检,初始化; e) 三轴飞行转台状态初始化,并进入等待控制命令状态; f) 各种数据记录和观测设备加电,初始化,进入等待仿真开始命令状态; g) 伺服机构加电; h) 负载模拟器状态初始化,并进入等待控制命令状态; i) 仿真控制台发出发射命令,仿真软件和飞行控制软件同时运行,系统进入弹(箭)实时飞行仿真状态; j) 当实时仿真软件满足设定停机条件时,仿真计算机和弹(箭)上计算机终止

27、仿真运行; k) 负载模拟器恢复零位,伺服机构断电; l) 三轴飞行转台恢复零位; m) 线加速度模拟器复位清零; n) 仿真机和弹(箭)上计算机复位,一次仿真结束; o) 按半实物仿真试验大纲要求,录取并保存仿真试验数据。 8.5 射频导引头实物状态半实物仿真试验 8.5.1 仿真系统构成 仿真系统构成原理框图如图4所示。 仿真计算机/导弹弹体运动方程目标运动方程弹目相对运动方程弹(箭)上计算机及飞行控制软件线加速度模拟器三轴飞行转台惯性设备 射频导引头射频目标模拟系统微波暗室伺服机构/真实负载或负载模拟器图4 射频导引头实物状态半实物仿真系统构成原理框图 QJ 1659A2008 11 8

28、.5.2 仿真试验步骤 仿真试验的基本步骤为: a) 仿真计算机运行实时仿真程序,进入等待仿真开始命令状态; b) 弹(箭)上计算机加电,自检,初始化,运行飞行控制软件,进入等待仿真开始命令状态; c) 线加速度模拟器加电,自检,初始化,进入工作状态; d) 惯性设备加电,自检,初始化; e) 射频导引头加电,自检,初始化; f) 三轴飞行转台状态初始化,并进入等待控制命令状态; g) 射频目标模拟系统状态初始化,并进入等待控制命令状态; h) 各种数据记录和观测设备加电,初始化,进入等待仿真开始命令状态; i) 伺服机构加电; j) 负载模拟器状态初始化,并进入等待控制命令状态; k) 仿真

29、控制台发出仿真开始命令,系统进入仿真飞行状态; l) 当实时仿真程序满足设定停机条件时,仿真计算机和弹上计算机终止仿真运行; m) 伺服机构断电; n) 三轴飞行转台复位; o) 负载模拟器、射频目标模拟系统恢复零位; p) 线加速度模拟器输出端口清零; q) 惯性设备、射频导引头断电(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断电),一次仿真结束; r) 按半实物仿真试验大纲要求,录取并保存仿真试验数据。 8.6 红外导引头实物状态半实物仿真试验 8.6.1 仿真系统构成 仿真系统构成原理框图如图5所示。 仿真计算机/导弹弹体运动方程目标运动方程弹目相对运动方程弹(箭)上计算机及飞行控制软件伺服机构/负载模拟器

30、红外目标模拟系统红外目标运动模拟器三轴飞行转台惯性设备 红外导引头线加速度模拟器图5 红外导引头实物状态半实物仿真系统构成原理框图 QJ 1659A2008 128.6.2 仿真试验步骤 仿真试验的基本步骤为: a) 仿真计算机运行实时仿真程序,进入等待仿真开始命令状态; b) 弹上计算机加电,自检,初始化,运行飞行控制软件,进入等待仿真开始命令状态; c) 线加速度模拟器加电,自检,初始化,进入工作状态; d) 惯性设备加电,自检,初始化; e) 红外导引头制冷,加电,自检,初始化; f) 三轴飞行转台状态初始化,红外目标运动模拟器状态初始化;并进入等待控制命令状态; g) 红外目标模拟系统

31、状态初始化,并进入等待控制命令状态; h) 各种数据记录和观测设备加电,初始化,进入等待仿真开始命令状态; i) 伺服机构加电; j) 负载模拟器状态初始化,并进入等待控制命令状态; k) 仿真控制台发出起飞命令,系统进入仿真飞行状态; l) 当实时仿真程序满足设定停机条件时,仿真计算机和弹上计算机终止仿真运行; m) 伺服机构断电; n) 三轴飞行转台、红外目标运动模拟器复位; o) 负载模拟器、红外目标模拟系统恢复零位; p) 线加速度模拟器输出端口清零; q) 惯性设备、红外导引头断电(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断电),一次仿真结束; r) 按半实物仿真试验大纲要求,录取并保存仿真试验数据。

32、 9 试验数据处理 9.1 试验过程的数据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a) 笔录仪记录的试验曲线; b) 仿真机记录的仿真结果数据; c) 弹(箭)上计算机记录的数字量。 9.2 试验数据处理的要求如下: a) 每完成一个状态的试验,应对试验数据进行存盘、整理和编号,记录试验状态和条件; b) 对试验数据和曲线进行仔细判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c) 在完成试验后,应对系统的性能参数进行统计。 10 试验结果分析与评定 10.1 试验结果形式 试验结果形式一般包括试验报告、试验曲线和数据,数据包括实物特性测试数据、仿真模型测试数据、系统性能指标统计数据等。 试验报告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 a) 试验名称、

33、目的、内容、场地及起止日期; b) 试验队组成及岗位分工; QJ 1659A2008 13c) 试验配套设备(含软件)明细清单; d) 仿真系统结构图及说明; e) 仿真建模过程说明; f) 系统及模型测试处理结果; g) 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改进措施建议等; h) 试验结果分析评价及结论意见。 10.2 试验结果分析评价及结论 应对以下内容进行分析,做出评价及结论: a) 系统的稳定性; b) 系统的性能指标是否满足要求; c) 系统对参数变化的适应性; d) 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e) 系统对故障的适应能力; f) 系统方案设计正确性及参数合理性; g) 试验的结果是否满足要求。 11 归档 归档资料包括经审批后的试验报告、测试数据、试验数据和软件的电子文档。 QJ 1659A2008 14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控制系统仿真试验要求 QJ 1659A2008 *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出版 北京西城区月坛北小街2号 邮政编码:100830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印务发行部印刷、发行 版权专有 不得翻印 * 2008年10月出版 定价:17.00元 QJ1659A2008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