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03.120.99 A 9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T 17000-2009 代替GB/T17000-1997 全息防伪产品通用技术条件Univers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holographic anti-counterfeiting products 2009-05-06发布2009-1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夜总局告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认WG/T 17000-2009 目次前言. III 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分类.5 要求.4 6 试验和检验方法.67 验收规则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2、和安全措施89 环保、卫生8附录A(规范性附录)显性全息防伪识别特征及验证方法9附录B(规范性附录)隐性全息防伪识别特征及验证方法11附录c(规范性附录)彩虹全息防伪产品衍射效率、信噪比的测试方法12附录D(规范性附录点阵全息防伪产品衍射效率的测试方法I GB/T 17000-2009 前本标准代替GB/T17000-1997(防伪全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本标准与GB/T17000-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二一一标准名称由原防伪全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修订为全息防伪产品通用技术条件。一-修改了标准范围。将标准范围修改为:适用于全息防伪产品,包括全息防伪标识、全息防伪膜、全息防伪纸、全息防伪条(线)
3、等见第1章)。一修订定义为术语和定义,修改了部分术语,并新增术语21条(见第3章)。一一修改了全息技术的分类内容,确立按产品类型分类和按设计制版全息技术分类的分类方法(见第4章)。一一修订防伪层次、防伪力度和产品技术要求的内容,修改为防伪特性和产品质量两个方面的要求,即1997年版标准中的三章合并,统一修改为要求,重点研究制定防伪特性内容(1997年版的第5章防伪层次、第6章防伪力度和第7章产品技术要求,本版的第5章要求勺。-修订产品试验方法,修改为试验和检验方法(1997年版的第8章,本版的第6章)。一一一修订产品检验规则,修改为验收规则(1997年版的第9章产品检验规则,本版的第7章验收规
4、则)。一一修订安全措施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内容,两章合并,修改为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措施(1997年版的第10章安全措施、第11章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版的第8章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措施勺。一一增加环保、卫生要求(见第9章)。一一一增加规范性附录A显性全息防伪识别特征及验证方法。一一增加规范性附录B隐性全息防伪识别特征及验证方法。一二增加规范性附录C彩虹全息防伪产品衍射效率、信噪比的测试方法。一二增加规范性附录D飞阵全息防伪产品衍射效率的测试方法。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防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8)提出并归口。本标
5、准起草单位:北方九星全息制品有限公司、国家防伪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深圳大学反光材料厂、深圳九星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广东东南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三友防伪商标印刷有限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特种防伪科技公司、国家防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本标准起草人:王振亮、刘克夫、王笑冰、蒋树青、陈松青、哈流柱、程海燕、裴文、奕欣、王晓利、陈汝钧。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一一一GB/T17000-1997。而剧GB/T 17000-2009 全息防伪产品通用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全息防伪产品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和检验方法,验收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
6、安全措施以及环保、卫生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全息防伪产品,包括全息防伪标识、全息防伪膜、全息防伪纸、全息防伪条(线)等。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828. 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8.1-2003 ,ISO 2859-1 :1999 ,IDT) GB/T 2829 周期检验计数
7、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 18733-2002 防伪全息纸GB/T 18734-2002 防伪全息烫印街GB/T 19425-2003 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GB/T 22258-2008 防伪标识通用技术条件GB/T 23808-2009 全息防伪膜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 全息防伪产品holographic anti-counterfeiting product 采用全息防伪技术制造的,客观上能起到防止伪造,不易被仿制和复制,在一定范围内能准确鉴别真伪的防伪产品。3.2 模压全息图embossed hologram 采用模压工艺,将全息干
8、涉条纹以浮雕结构的形式转移到基材塑料薄膜、纸或其他材料)上而获得的全息图。3.3 体积型反射全息图volume reflection hologram 李普曼全息图Lippmann hologram 采用反射全息照相技术和相应的感光材料(例如光聚合物、银盐材料等)作为记录介质获得的全息图。3.4 点阵全息图dot-matrix hologram 计算机点阵全息图computer dot-matrix hologram 点阵全息图由点状光栅排列的点阵组成,采用计算机控制光栅点阵的排列方式、点状光栅的条纹方向和密度,以获得各种不同的视觉效果。GB/T 17000-2009 3.5 全患防伪标识ho
9、lographic anti-counterfeiting label 利用激光全息技术制成的防伪标识。3.6 全息防伪膜holographic anti-counterfeiting film 以塑料薄膜为基材,其上有全息图案,具有防伪功能的产品。3. 7 镀层全患防伪膜coated holographic anti-counterfeiting film 带有反射镀层的全息防伪膜。常用的镀层有金属镀层和非金属镀层,带有金属镀铝层的通常称为镀铝全息防伪膜,带有非金属镀层的通常称为镀介质全息防伪膜。3.8 3.9 3. 10 3. 11 3. 12 3. 13 3. 14 3.15 3. 16
10、 3. 17 2 无镀层全息防伪膜non-coated holographic anti-counterfeiting film 没有反射镀层的全息防伪膜。转移型全息防伪膜transfer holographic anti-counterfeiting film 能用热转移或冷转移的方式,将其上全息信息转移到标的物上的全息防伪膜。非转移型全息防伪膜non-transfer holographic anti-counterfeiting film 不能将其上全息信息转移到标的物上的全息防伪膜。透明全息防伪膜transparent holographic anti-counterfeiting f
11、ilm 带有全息防伪图案局部或全部透明的防伪膜。热收缩全息防伪膜heat-shrinkable holographic anti-counterfeiting film 以热收缩塑料薄膜为基材的全息防伪膜。烫印全息防伪膜holographic anti喃counterfeitinghot stamping film 烫印全息防伪箱holographic anti-counterfeiting hot stamping foil 以塑料薄膜为基材,经涂布、镀膜、模压及分卷等工序而制成的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全息烫印产品。复合全患防伪膜laminating holographic anti皿count
12、erfeitingfilm 以塑料薄膜为基材,能将这种膜完全复合到纸质材料上或多层复合在一起的全息防伪产品。全息防伪纸holographic anti-counterfeiting paper 以纸为基材,经涂布、模压等工序或转移等工艺方法而制成的全息防伪产品。复膜全患防伪纸laminating film holographic anti-counterfeiting paper 将复合全息防伪膜完全复合到纸质材料上而成的一种膜纸结合的全息防伪产品。全息防伪条holographic anti-counterfeiting strip 全息防伪线holographic anti-counterf
13、eiting thread 以全息防伪膜为基材,经过分切等后续加工成的条状或线状的全息防伪产品。3. 18 黑斑black spot 由于模压辑或模压工作版上的缺陷等原因所造成的全息图上出现的暗点。3. 19 黄斑yellow spot 镀铝层上轻微发黄的斑痕。3.20 砂眼pin boles 真空镀层时,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镀层薄膜缺陷。3.21 版缝plate gap 由模压工作版拼接造成模压产品有效版面内的缝隙。3.22 水渍stain 全息图母版在制作过程中因处理不当而由物理或化学因素引起的痕迹。3.23 划痕scratcb 产品有效版面内有影响的划伤痕迹。3.24 套色错位color
14、pattern positioning error 有共同的边界不同色彩图像的套准偏差。3.25 3.26 3.27 3.28 模切中心偏差cutting central error 图案中心与模切几何形状中心的偏差。信躁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衍射光中再现图像的信号光强与噪声光强之比。衍射效率diffraction efficiency 衍射光中再现图像的信号光强与人射光强之比。偏斜率deflective error 成张全息防伪纸两对角线长度之差。4 分类4. 1 按产品类型分类4. 1. 1 全息防伪标识a) 模压全息防伪标识,指粘贴类全息防伪标识和转移类全息防伪标
15、识;b) 体积型反射全息防伪标识。4.1.2 全息防伪膜4. 1. 2. 1 按镀层分为:a) 镀层全息防伪膜,指金属镀层全息防伪膜、介质镀层全息防伪膜;b) 元镀层全息防伪膜,指元镀层的透明全息防伪膜。GB/T 17000-2009 3 GB/T 17000-2009 4. 1. 2. 2 按使用方式分为:a) 转移型全息防伪膜,指烫印全息防伪膜(箱)、冷转移全息防伪膜;b) 非转移型全息防伪膜,指复合全息防伪膜、热收缩全息防伪膜。4. 1. 3 全息防伪纸a) 转移型全息防伪纸;b) 非转移型全息防伪纸,指复膜全息防伪纸等。4. 1.4 全息防伪条(线)a) 全息防伪拉条(线),用于塑料膜
16、包装的封口处,如卷烟包装等;b) 全息防伪封口条线),与其他材质的线捻在一起,用于袋式包装封口处的缝合;c) 全息防伪安全条线),与标的物结合在一起的全息条或线。4.2 按设计制版全息防伪技术分类设计制版全息防伪技术一般包括以下几类:a) 彩虹全息防伪技术;b) 计算全息防伪技术;c) 计算机辅助全息防伪技术;d) 体积型反射全息防伪技术;e) 光信息处理及光学变换全息防伪技术(含各种光学加密); f) 色彩控制及多通道合成全息防伪技术;g) 脉冲全息防伪技术。5 要求5. 1 防伪特性5. 1. 1 防伪力度5. 1. 1. 1 防伪力度构成因素全息防伪产品防伪力度由防伪识别特征数量、防伪技
17、术独占性的数量、仿制难度和仿制成本大小四因素构成。各因素应达到的条件和要求为:a) 全息防伪产品防伪力度中的防伪技术独占性的数量、仿制难度、仿制成本大小按GB/T 19425-2003中5.1的规定。b) 全息防伪产品防伪力度中的防伪识别特征数量应不少于(含)两种。防伪识别特征分类和验证见5.1. 1. 2和5.1. 1. 3。5. 1. 1. 2 全患防伪产品的防伪识别特征分类5. 1. 1. 2. 1 全息防伪产品的防伪识别特征分显性全息防伪识别特征和隐性全息防伪识别特征。5. 1. 1. 2. 2 显性全息防伪识别特征,无需借助仪器,感官能够识别。一般包括以下几类:a) 彩虹全息;b)
18、点阵全息;c) 体积型反射全息;d) 光透镜效果;c) 同位异像;f) 三维背景;g) 多通道合成全息;h) 消色全息。5. ,. 1.2. 3 隐性全息防伪识别特征,应借助工具或仪器才能够准确识别。一般包括以下几类:a) 莫尔条纹;4 GB/T 17000-2009 b) 激光再现;c) 缩微图文;d) 机读特征。5. 1. 1. 3 全息防伪产品的防伪识别特征及验证a) 显性全息防伪识别特征及验证方法见附录A;b) 隐性全息防伪识别特征及验证方法见附录Bo5.1.2 身份惟一性a) 全息防伪标识贴标的不可转移率应不小于90%。b) 全息防伪膜、全息防伪纸、全息防伪条(线)的身份惟一性由企业
19、声明。5.1.3 稳定期防伪识别特征的稳定期按GB/T19425一2003中5.3的规定。5.1.4 识别性能a) 显性识别特征,无需借助仪器,感官能够识别。b) 隐性识别特征,应借助工具或仪器才能够准确识别。c) 识别性能应满足GB/T194252003中表4的要求。5. 1. 5 使用适应性全息防伪产品应注明使用范围或标的物的类型,使用适应性应能在其稳定期内满足标的物的要求。稳定期在具体产品标准或合同中规定。5. 1. 6 使用环境全息防伪产品的防伪性能在其稳定期内应能满足正常使用环境要求,或者用户在订货合同中向生产企业提出具体的要求。5.1.7 技术安全保密性a) 在设计、生产过程中,用
20、于全息制版的计算机图形文件、墨图、掩模版及镰版应制定相应的技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b) 试验品、残次品等要及时销毁,并做好销毁记录;c) 生产环境应满足封闭管理要求。5.1.8 安全期按GB/T19425-2003中5.8的规定。5.2 产品质量5.2.1 外观质量5.2. 1. 1 全息防伪标识的外观质量按GB/T22258-2008中表3的规定。其中盘标的端面不平整度不大于0.5mm,盘卷松紧适度,每盘正常搬运5次以上不散盘。5.2. 1. 2 全息防伪膜的外观质量按GB/T23808-2009中表1的规定。5.2. 1. 3 全息防伪纸的外观质量按GB/T18733-2002中表1的规定,
21、其中复膜全息防伪纸的外观质量还应符合表1的规定。项目名称表面质量龟裂裁切毛边粘花表1复膜全息防伪纸的外观质量质量要求光油涂布均匀一致,不能有气泡点、白点及雾状,元明显印痕和斑点轻微,但平视应不明显、不影响后续加工使用性能轻微,但平视应不明显、不影响后续加工使用性能轻微,但平视应不明显、不影响后续加工使用性能5 GB/T 17000-2009 表1(续项目名称质量要求黑点、亮点或麻点不大于1mm的黑点、亮点或麻点每格版面内小于或等于8个(主要部位小于或等|于5个),且分布不密集黑或亮条纹明显的黑或亮条纹每格版面内小于或等于1条,其余允许平视不明显泡斑直径不大于3mm的泡斑每格版面内小于或等于3个
22、,不允许有密集的泡斑点刮痕虽有较密集的细刮痕,但平视应不明显5.2. 1. 4 全息防伪条(线)的外观质量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全息防伪条(线)的外观质量问一切-附质量要求表面平整,元皱折、暴筋,没有影响使用质量的系统性划痕和凹凸点图像清晰,色彩分明,亮度均匀5.2.2 产品规格5.2.2.1 全息防伪标识的模切中心偏差按GB/T22258-2008中表6的规定。5.2.2.2 全息防伪膜的产品规格按GB/T23808-2009中表2的规定。5.2.2.3 全息防伪纸的产品规格按GB/T18733-2002中表2的规定,其偏斜率小于或等于3mm。5.2.2.4 全息防伪条(线)产品线宽相对
23、误差应小于或等于10%。5.2.3 产品特性指标5.2.3. 1 全息防伪标识的产品特性指标按GB/T22258-2008中表7的规定。5.2.3.2 镀层全息防伪膜的特性指标按GB/T23808-2009中表3的规定,元镀层全息防伪膜的特性指标按GB/T23808-2009中5.2.3.2的规定。5.2.3.3 全息防伪纸的特性指标按GB/T18733-2002中表3的规定。其中复膜全息防伪纸的膜纸复合程度,要求膜应牢固复合在纸上。5.2.3.4 全息防伪条(线)的衍射效率应大于或等于5%。6 试验和检验方法6. 1 试验要求6. 1. 1 试验环境温度:23oC:!:5 oC;相对湿度:3
24、0%,.,65%。6.1.2 试样采取全息防伪膜按GB/T18734-2002中7.1.2的规定进行;全息防伪纸按GB/T18733-2002中7.1.2的规定进行;其他产品的试样采取在具体产品标准或合同中规定。6. 1.3 试样预处理在实验环境条件下,试样放置不少于8h。6.2 防伪特性6.2. 1 防伪力度按GB/T19425-2003中6.1的规定进行,其中全息防伪识别特征的数量及内容按附录A和附录B提供的验证方法进行;附录A中未包含的项目可按生产企业提供的检验方法进行。6.2.2 身份惟一性6.2.2.1 全息防伪标识的不可转移率将试样粘贴在对应的标的物上,未规定标的物的,应将试样粘贴
25、在80克胶版纸上,在室温下放置6 G/T 17000-2009 24 h后进行剥离检查。剥离后,试样被破坏的有效图案面积应不小于60%,试样不能再次使用。6.2.2.2 全息防伪膜、全息防伪纸、全息防伪条(线)的身份惟一性应根据生产企业给出的证明身份惟一性的识别特征,通过目测或借助专用仪器对其身份惟一性进行辨识。6.2.3 稳定期按照生产企业提供的相关检验方法进行。6.2.4 识别性能按GB/T19425-2003中6.4的规定进行。6.2.5 使用适应性根据生产企业注明当批产品的使用范围,按照生产企业和用户合同中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6.2.6 使用环境要求根据生产企业提出的使用环境,按照生产
26、企业和用户合同中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6.2.7 技术安全保密性按GB/T19425-2003中6.7的规定进行。6.2.8 安全期按GB/T19425-2003中6.8的规定进行。6.3 产品质量6.3.1 外观质量将试样放在平板玻璃上,距试样0.8m处设置60W鸽灯光源,并以再现角进行照明,观察者借助放大镜、读数显微镜及相关检测工具进行观察或测量。6.3.2 产品规格6.3.2.1 全息防伪标识的模切中心偏差按GB/T22258-2008中6.10的规定进行。6.3.2.2 全息防伪膜的产品规格按GB/T23808-2009中6.3.2的规定进行。6.3.2.3 全息防伪纸的产品规格按GB/
27、T18733-2002中7.3的规定进行。将平张全息防伪纸放平,使用精度不小于0.01mm的测量工具,直接测量偏斜率。6.3.2.4 全息防伪条(线)的线宽误差应使用分度值为0.01mm的测量工具直接测量。6.3.3 特性指标6.3.3. 1 全息防伪标识的衍射效率、信噪比按附录C或附录D的规定执行,其他特性指标按GB/T 22258-2008中6.1.1的规定进行。6.3.3.2 全息防伪膜的衍射效率、信噪比按附录C或附录D的规定执行,其他特性指标按GB/T 23808-2009中的6.3的规定进行。6.3.3.3 全息防伪纸的衍射效率、信噪比按附录C或附录D的规定执行,其他特性指标按GB/
28、T 18733-2002中7.4的规定进行,其中复膜全息防伪纸的膜纸复合程度应沿其边缘用手直接进行剥离。6.3.3.4 全息防伪条(线)的衍射效率按附录C的规定执行。7 验收规则7. 1 检验种类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7.2 型式检验型式检验应按照本标准中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全项检验,在需要时应增加例行试验的相关项目。在以下情况需进行型式检验:a) 新产品或者产品转厂生产时;7 GB/T 17000-2009 b) 如材料、工艺、配方等有较大改变,考核对产品性能影响时;c) 正常生产过程中,定期或积累一定产量后,考核产品质量稳定性时;d)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
29、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30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7.3 出厂检验出厂检验以一次交货为一批,逐批检验。出厂检验项目包括防伪力度(见5.1. 1)和外观质量见5.2.1)、产品规格(见5.2.2)。7.4 抽样方案及合格判定a) 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按GB/T2828.1中一般检验水平为E的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进行,合格质量水平(AQL)应按受检项目的缺陷性质,取不同数值。对于可能造成重缺陷的受检项目,AQL取1.5,对于轻缺陷受检项目,AQL值取6.5。b) 型式检验的抽样方案按GB/T2829中一般检验水平为I的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进行,RQL取30。c) 根据抽样方案规
30、定的合格判定数和不合格判定数分别判定各项指标是否合格,若符合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否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措施8. 1 标志产品出厂时在外包装或产品合格证上应有下列标志:a) 产品名称及编号。b) 产品规格、数量、批号。c) 生产者名称、地址。d) 生产日期。e) 产品生产所依据的标准编号和名称。f) 生产许可证编号。g) 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求标注的内容。8.2 包装按GB/T19425-2003中8.2的规定。8.3 运输运输时应防晒、防潮,不可重压,不得与化学品和污染品混合装运。搬运时不允许将产品从高处扔下,严防碰撞、叉车擦损。8.4 贮存应贮存在通风
31、、防潮和防火的仓库内。仓库内的室温和相对湿度应满足全息防伪产品的贮存要求,贮存期应保证全息防伪产品的品质不受影响。8.5 安全措施全息防伪产品在生产、运输、贮存等过程中,企业应制定安全保密措施,并有效执行。9 环保、卫生全息防伪产品的生产、销售应符合国家相关环保、卫生标准的要求。8 附录A(规范性附录)显性全息防伪识别特征及验证方法A.1 验证条件A. 1. 1 光源白光点光源。A. 1.2 光源入射方向点光源从试样上方倾斜人射,目视正向观察。A.2 全息防伪识别特征A.2.1 彩虹全息A.2. 1. 1 多色(像面)彩虹全息在像面内全息图像不同位置呈现不同颜色。A. 2. 1. 2 多色二维
32、/三维图像不同景深的图像显示不同的颜色。A.2. 1. 3 三维全息全息图像呈三维立体像。A.2. 1. 4 真彩色二维或三维再现像与实物色彩相似,称为真彩色。A.2.2 点阵全息A. 2. 2.1 放射-收缩状效果改变观察方向,全息图像呈现放射-收缩动态变化。A.2.2.2 旋转效果改变观察方向,全息图案呈现平面旋转(如扇形)的动态变化。A.2.2.3 二维超线全息在像面内的精细超线图案呈多色彩虹。A.2. 2. 4 流动型效果试样经平移或旋转时,其全息图案有流动的视觉变化。A.2.3 体积型反射全息A. 2. 3.1 单色体积全息G/T 17000-2009 用单波长记录的体积反射全息,全
33、息图像为一种颜色,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观察可有立体效果。A.2. 3. 2 真彩色体积反射全息多种波长记录的体积反射全息,全息图像为多种颜色,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观察可有立体效果。A.2.4 光透镜效果A. 2. 4.1 凹、凸透镜全息图像呈现凹透镜或凸透镜效果。A.2. 4. 2 明码标记通过透镜可以看到深层次的文字。A.2.5 同位异像转动试样时,在同一位置可先后看到不同的图文。9 GB/T 17000-2009 A. 2. 6 三维背景在像面内,由于图像有微小的错位,视觉产生两个不同的景深或连续变化的景深,使图文呈现立体感。A. 2. 7 多通道合成全息A. 2. 7.1 立体像效果试样
34、绕垂直轴向转动时,单眼观察可见图像的不同侧面,双眼观察视觉图像为转动着的立体像。A.2. 7. 2 连续动作效果转动试样时,全息图像具有连续动作的动画效果。A.2.8 消色全息A. 2. 8.1 烧白改变光人射方向时,图文显示相同的白色。A. 2. 8.2 碎银图案中显示有银色颗粒或片状物。A. 2. 8. 3 金属色试样绕垂直轴转动时,不同部位先后由亮变暗,亮的部分具有金属颜色。10 GB/T 17000-2009 附录B(规范性附录)隐性全患防伪识别特征及验证方法B.1 莫尔条纹B. 1. 1 将专用解码片放在试样上,转动解码片至某一方位,应看到隐形图文显示。B. 1.2 将专用解码片放在
35、试样上,转动解码片至相差900的两个方位,应看到两个隐形图文显示。B.2 激光再现B. 2.1 用激光笔倾斜照射试样特定部位,在试样的衍射光方向显现特定图文。移动激光笔,可观察到动态图文。B.2.2 用激光球面波倾斜照射试样,在试样的衍射光方向显现特定图文。B.3 缩微图文使用不小于20倍的显微镜观察试样,其中的微缩图文呈现彩虹效果。B.4 机读特征用专用的工具或仪器进行识读,能够显现特定的信息。11 GB/T 17000-2009 附录C规范性附录)彩虹全息防伪产品衍射效率、信噪比1)的测试方法C.1 试验环境暗室温度:23oc士5oC;相对湿度:30 % -65 %。C.2 试样预处理在C
36、.1试验环境条件下,试样放置不少于8ho C.3 衍射效率C. 3.1 检验原理直接测量人射光光强10和衍射光光强(信号光强)Is,按公式(C.1),计算得到衍射效率。式中:衍射效率;Is -衍射光光强(信号光强); I。人射光光强。C.3.2 检验仪器1 17= 10 . ( C.1 ) a) 激光器输出功率相对不稳定度小于或等于1%;测试点的光束直径小于或等于0.5mmo b) 光电接收系统接收面直径大于或等于6mmo c) 能有效接收衍射光的会聚系统。d) 低倍望远镜。C.3.3 试样制备全息防伪标识:将试样贴于便于固定在万向台上的透明介质板上。全息防伪膜、全息防伪纸,将其裁切成面积不小
37、于20mmX20 mm试样,贴在便于固定在万向台的介质板上。全息防伪条(线):将试样展平,贴于透明介质板上,为满足测试需要的面积,可以将展平的全息防伪条(线)拼接。C.3.4 测试入射光强10(见图C.1)激光束直接照射在会聚光学系统上,测量经会聚光学系统射出光强儿,它表示去掉因会聚光学系统的吸收、散射、表面反射等造成光强损失后的人射光强。12 入射光会聚光学系统(反射或透射系统)图C.1 测试入射光强10接收系统(数据处理)1) 体积型反射全息防伪产品的衍射效率、信噪比指标的检测,需根据产品再现光的要求,改变激光器的波长。G/T 17000-2009 C.3.5 测试衍射光强Is(见图C.2
38、)将试样正向(天头)沿X轴方向固定在万向架上,试样的正向(天头)向着人射光,被测点处的光栅应垂直于X轴,即试样的法线方向(Z轴)。激光束斜照射在试样全息光栅微元点处,改变。角,在Z轴方向即试样法线方向上可接收到一个激光衍射图像(狭缝、点、图文等)S,直至该图像最亮,此时记录衍射光光强(信号光强)150 会聚光学系统可采用反射方式,也可用透射方式。为了使衍射光的全部光能进入光电接收系统的接收面上而不损失,要求会聚光学系统人射处的口径大于衍射光形成的图像(狭缝、点、图文等)面积。激光束斜人射在试样内,形成椭圆光斑,光斑短轴约0.5mm,长轴O.5/ cos() (约O.8 mm ,_, 1. 2
39、mm),如果被测点全息光栅微元面积小于这个椭圆光斑,则要求激光束先经过一个倒置的低倍望远镜,以使激光束的直径小于光栅微元面积,再斜人射至试样。X 试样。Y Z 低倍望远镜激光器会聚光学系统反射或透射图C.2测试衍射光强Is接收系统数据处理)如果试样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空间深度的图案,则至少要分别测量一个像面图案和一个非像面图案的衍射效率。C.3.6 检验结果检验结果应是N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N大于或等于3),见公式(C.2)、公式(C.3),计算得到像面图案衍射效率和非像面图案衍射效率。式中zr一一像面图案衍射效率;吼一一第i次的像面图案衍射效率pN一一测量次数。式中:市1非像面图案衍射效率
40、;平:一一第i次的非像面图案衍射效率;N一一测量次数。C.4 信噪比C. 4. 1 i9!tl试原理7Ji 平二亏7J 证=主N 测量噪声光强1N,按公式(C.4),计算得到信噪比。.( C.2 ) .( C.3 ) 13 GB/T 17000-2009 式中:SNR一一信噪比;1s一一衍射光光强(信号光强); 1N 噪声光强。C.4.2 测试噪声光强INSNR = 1s .L N .( C.4 ) 将试样移至没有光栅处(见图C.l)或在会聚光学系统人射面内,遮去衍射光斑(图像)后,此时光电接收器上的信号为噪声光强1N。C.4.3 检验结果检验结果应是N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N大于或等于3),见
41、公式(C.5),计算得到信噪比(平均值)。式中:SNR一信噪比(平均值); SNR;-第i次的信噪比;N 测量次数。C.5 着色产品N E二SNR;SNR=iz1N ( C.5 ) 检测蓝色和绿色全息产品的衍射效率和信噪比时,需根据产品的颜色改变激光器的波长。14 附录D(规范性附录)点阵全息防伪产品衍射效率的测试方法D.1 试验环境暗室温度:23oc土5oC;相对湿度:30%-65%。D.2 试样预处理在D.l试验环境条件下,试样放置不少于8ho D.3 衍射效率D. 3.1 检验原理G/T 17000-2009 测量人射光光强10和衍射光光强(信号光强)1s,按公式CD.l),计算得到衍射
42、效率。式中:平一一-衍射效率;1一一衍射光光强(信号光强); 10一一人射光光强。D.3.2 检验仪器1 Tj=瓦C D.1 ) a) 激光器输出功率相对不稳定度小于或等于1%;测试点的光束直径小于或等于0.5mmo b) 光电接收系统接收面直径大于或等于6mm。c) 能有效接收衍射光的会聚系统。d) 低倍望远镜。D.3.3 试样制备全息防伪标识:将试样贴于便于固定在万向台上的透明介质板上。全息防伪膜、全息防伪纸,将其裁切成面积不小于20mmX20 mm试样,贴在便于固定在万向台的介质板上。全息防伪条(线):将试样展平,贴于透明介质板上,为满足测试需要的面积,可以将展平的全息防伪条(线)拼接。
43、D.4 测试衍射光光强(信号光强)lsC见图D.l)激光束经过全反射三棱镜的反射,照在被测试样处,零级光沿正反射方向行进,经过位于正中央三棱镜的阻挡,不能进入会聚系统,也不能到达光电接收器,在图中的聚光镜组前,由于三棱镜体积很小,使得正、负一级衍射光进入会聚镜组内,经光电接收器后被记录。聚光镜组的口径只能允许正、负一级的衍射光经过,而正、负二级及以上各级衍射光不能被接收,因此这里得到的光强是正、负一级的衍射光的叠加,实际值应为二分之一,即为衍射光光强(信号光强)1s 0 15 GB/T 17000-2009 稳功率激光器 D.5 测试入射光光强10聚光系统阻光物质粘于正中央+2 r:ZZ:tZ
44、i:.乏J黯反点阵全息防伪标志图D.1测试原理圈在被测试样处,移去被测件,放置一个反射率为R己知的模形镀铝反射镜,激光束经过全反射三棱镜的反射,照在有一定倾斜角的镀铝反射镜上,反射光避开正中央三棱镜的阻挡,进入会聚系统,到达光电接收器,此值还应除以镀铝反射镜已知的反射率R,记为等效入射光光强100在测试Is与I。时,要考虑由光路及会聚系统的吸收、反射等损耗带来的影响,要求这个损耗尽可能一致,以减少测量误差。D.6 检验结果衍射效率应是N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CN大于或等于3),见公式CD.2),计算得到衍射效率(平均值)。式中zr一衍射效率(平均值); 研第i次的衍射效率;N-一测量次数。16 I
45、; 1Ii 11 = i.青一 C D.2 ) goN|ooohFH白。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全息防伪产品通用技术条件GB/T 17000-2009 国中骨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网址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印张1.5字数34千字2009年9月第一次印刷开本880X 1230 1/16 2009年9月第一版定价24.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 书号:155066 1-38695 GB/T 17000-2009 打印日期:2010年3月26日F047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