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港口装卸用纤维绳吊索使用技术条件Specifications for the operation of fibre sling used in the port cargo handling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GB 14739 93 本标准规定f纤维绳吊索的结构形式、安全系数、悬挂模式和制造、使用、检奇、贮存的一般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港口装卸作业用的吊索,亦适用于仓库、货场等装卸作业的吊索。2 引用标准GB特559船用索具卸节日GB长560船用索具套环GB 3938 渔具材料基本名词术语GB/T 4146纺织名词术语化纤部分c;B 8050 三股和八股聚丙烯单丝或薄
2、膜绳索特性GB 10026 三股锦纶复丝绳索GB 10027 三股维纶绳索GB 10028 三股乙纶单丝绳索GB 14735 港口装卸用吊钩使用技术条件GB 14736 港口装卸用吊环使用技术条件3 术语3. 1 纤维绳吊索2由纤维绳的一端或二端与吊钧、吊环等附件连接组成的装卸索具。纤维绳也可单独制成吊索。3.2 单肢吊索:以一根二端插接有环眼的纤维绳为主体的吊索(见图)。3.3 多肢吊索z由二根或二根以上、长度相等的单肢吊索组合成的吊索。般由各肢的一端与主环连接或双肢分别通过中间环与主环连接制成见图2、图3)。3.4 无级吊索由一根纤维绳二端的各股互相穿插对接而制成的环状吊索见图4)。3.
3、5 环眼:由纤维绳二端的绳股分别穿插制成的环状绳圈。环眼内嵌有金属套环时,称为硬环眼(见图5)。3.6插接.t旨解开绳端按绳股的顺序穿插进绳索各股的制作方法,用于无级吊索绳端对接和制作环眼(见图6、图7)。3. 7 悬挂模式吊运货物时,由相应吊索呈现出的几何形状(见表I)。3. 8 模式系数考虑不同的悬挂模式(分肢数量、分胶间夹角大小和吊索弯曲度等)的影响而设立的校正值,用M表示(见表)。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1210批准1994-08 01实施312 GB 14739-93 3. 9安全工作载荷:在直线拉力作用下,考虑了安全系数和模式系数后,在给定的模式下吊索允许起刑的最大载荷。4 插接工
4、艺要求4. 1 环眼插接段长度:自棕绳不得少于3个捻距,化纤绳不得少于4个捻距。4.2 对接插接段长度:自棕绳不得少于7个捻距,即左右二侧各3个捻距,含中间1个捻R;化纤绳不得少于9个捻距。4.3插接段外观必须平整,绳股收紧,不应有绳股松紧不匀和迭纱、松散等现象。4.4 绳股末端必须留有一定余量且长度相等,自棕绳绳股余量长度不得小f绳索直径的2倍,化纤绳绳股余量长度不得小于绳索直径的3倍。4. 5 对接插接方法只适用于无级吊索,且只能有一个插接段,其他吊索不得采用。4.6插接段的捻向应与绳索的捻向相反。5 结构图1单肢吊索剧。图2双肢吊索313 GB 14739 93 / / / / / /
5、/ / / / / / / 网:;pq 111吊索3 I 4 、l引4尤1的东GB 14739-93 mktex % ktex % 158 29 2430 2150 1880 16 199 39 3030 2690 2350 18 245 49 3690 3270 2850 20 296 59 4410 3910 3410 22 352 69 5170 4590 4000 24 412 士583 5 6010 5330 4650 26 478 93 6900 61200 5340 28 545 108 7840 6960 6070 30 620 118 8850 7850 6850 32 78
6、5 147 110口D9780 8530 36 970 175 13500 11900 10400 40 注,1 ktex等于Ig/m. 表A4GB 10028 三股乙纶单丝绳索特性线密度预2日张力最低断裂强力公称直径daN 额定值允许偏差额定值允许偏差优等晶等品合格品口E盯1kt ex % ktex % 128 29 2750 2420 2120 16 161 39 3400 2990 2620 18 200 49 4690 3690 3230 20 243 59 4980 4380 3830 22 295 69 5900 5260 4600 24 338 83 6860 6030 5280
7、 26 392 5 93 5 7910 6960 6090 28 450 108 9040 7950 6960 30 513 118 10300 9030 7900 32 649 147 12900 11300 9910 36 802 176 15800 13900 12200 40 971 210 19000 16700 14600 44 1160 240 22500 19800 17300 48 注1ktex等于Ig/m。320 GB 14739-93 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提出。本标准由交通部标准计量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上海港务局、连云港港务局、交通部标准计量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永康、冯惠、范西文、葛中雄、贺国柱。321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