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19.040 N 04 中华人民道国共和国国家标准G/T 10590-2006 代替GB/T10590-1989 ,GB/T 11159-1989 高低温/低气压试验箱技术条件Specifications for high and low temperature/low air pressure testing chambers 2006-04-03发布2006-10-01实施J准化管理委员人|l|lMIll|MIll|G/T 10590-2006 目次田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4 使用条件. 5 技术要求6 测试方法7 检验规定88 标志、包装、贮存. 附录A
2、(资料性附录)可疑数据判别方法附录B(资料性附录)温度偏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12I GB/T 10590-2006 目。昌本标准是环境试验设备技术条件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由以下几项标准组成:GB/T 10586-2006 温热试验箱技术条件GB/T 10587-2006 盐雾试验箱技术条件一GB/T10588-2006 长霉试验箱技术条件一-GB/T10589-1989 低温温热箱技术条件GB/T 10590-2006 高低温/低气压试验箱技术条件一-GB/T10591-2006 高温/低气压试验箱技术条件-GB/T 10592-1989 高低温试验箱技术条件GB/T 11158-1989
3、 高温试验箱技术条件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10590-1989(低温/低气压试验箱技术条件和GB/T11159 1989(低气压试验箱技术条件。本标准与GB/T10590-1989及GB/T11159-1989的主要区别如下:a)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章,内容采用IEC60068-3-5的相关部分;b) 按IEC60068-3-5的温度波动度的概念,温度波动度指标改为lOC(见表1);c) 按IEC60068-3忑的温度数据记录要求,改为每分钟记录一次数据(见6.3); d) 按IEC60068-3一5的升降温速率测试方法修改了升降温速率测试方法(见6.6); u 使用环境条件中扩大了大
4、气压的范围(见4.1);f) 产品工作温度等级稍有调整,其中低温等级增加了300C,高温等级减少了2000C一级(见表1);g) 温度偏差指标根据气压不同进行了分级规定(见表1);h) 对冷却水的水质提出了要求(见4.3c);i) 增加了电绝缘强度的要求(见5.3. 1) ; j) 温度性能的测试改在空载条件下进行(见6.3.2); k) 增加了温度偏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及其应用的信息(见附录B)。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重庆万达仪器有限公司、成都天宇试验设备有限公司、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5、和重庆银河试验设备有限公司等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云生、剧正心、赖文光、许清禄。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10590-1989、GB/T11159-19890 mm G/T 10590-2006 高低温/低气压试验箱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低温低气压试验箱(以下简称试验箱)的术语和定义、使用条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对电工、电子产品及其他产品、零部件及材料进行高低温低气压试验的试验箱。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
6、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CeqvISO 780:1997) GB/T 14048. 1-2000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总则(eqvIEC 60947-1 :1 999) JB/T 9512-1999 气候环境试验设备与试验箱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JJF 1059-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3 术语和定义3. 1 3.2 3.3 3.4 3.5 3.6 3. 7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试验箱test chamber 密闭的箱体或空间,
7、其中某部分能满足规定的试验条件。温度设定值temperature setpoint 用试验箱控制装置设定的期望温度。实际温度achieved temperature 稳定后,试验箱工作空间内任意一点的温度。温度稳定temperature stabilization 工作空间内所有点的温度均达到温度设定值并维持在给定的容差范围内。温度波动度temperature f1uctuation 稳定后,在给定的任意时间间隔内,工作空间内任一点的最高和最低温度之差。工作空间working space 试验箱内能将规定的条件维持在规定容差范围内的部分。温度梯度temperature gradient 稳定后
8、,在任意时间间隔内,工作空间内任意两点的温度平均值之差的最大值。GB/T 10590-2006 3. 8 温度变化速率temperature rate of change 在工作空间中心测得的两个给定温度之间的转变率,以oC/min为单位。3. 9 工伟空间的温度偏差temperature variation in space 稳定后,在任意时间间隔内,工作空间中心温度的平均值和工作空间内其他点的温度的平均值之差。3. 10 极限温度temperature extremes 稳定后,工作空间内所达到的最高c) d ) f) a ) b) 周围无干周围元高、c) 在垂直于主导风向的任意截面上,负
9、载面积之和应不大于该处工作室截面积的1/3,负载置放时不可阻塞气流的流动。5 技术要求5.1 产晶性能试验箱性能项目及指标见表1。2 序号性能项目温度等级表1试验箱性能项目及指标单位规定值 30、40、55、70、85、100、125、155、1755、一5、-25、一30、40、一55、一65常压温度试验时:土2.CGB/T 10590-2006 2 温度偏差。C温度低气压综合试验时.:100.C时:土3.C3 温度梯度4 温度波动度5 6、7 8 9 10 低温低气b 由制造5.2 产品结构及5.2.1 试验箱内5.2.2 保温材料度小于85%条件下运5.2.4 加热及制冷器5.2. 5
10、应设有观察窗和5.2.6 5.2.7 5.2.8 制冷系统管路应密封可靠,不得5.2.9 应有测试接线装置。100.C-200.C时:土5.C2 适当放宽。150C 350C、相对湿5.2. 10 外观涂镀层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不得有露底、起层、起泡或擦伤痕迹。5.2. 11 应有放置或悬挂样品的样品架。5. 3 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5.3.1 接线端子对箱体金属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应满足:冷态2Mn以上,热态1Mn以上(用500 V,准确度为1.0级兆欧表测量);并能承受50Hz交流电压1500 V、施压时间5s的耐电压试验。5.3.2 保护接地端子应与试验箱外壳有良好的电气联接并能方便牢固
11、地接线,应符合GB/ T 14048. 1-2000的7.1.9的规定。3 G/T 10590-2006 5.3.3 应有超温、过电流、缺水等保护及报警装置。5.3.4 整机噪声应不高于85dBCA)。6 测试方法6.1 主要测试仪器6. 1. 1 风速仪感应量应不低于0.05m/s的风速仪。6.1.2 温度计采用铅电阻、热电偶或其他类似温度传感器组成的并满足下列要求的测温系统:传感器时间常数:20s40 s。测温系统的扩展不确定度Ck=2):不大于0.40C。6. 1. 3 表面温度计采用铀电阻或其他类似传感器组成并满足下列要求的测量系统:传感器时间常数:20s40 s。测温系统扩展不确定度
12、Ck=2):不大于1.OOC。6. 1.4 气压测试仪器采用扩展不确定度不大于被测气压允许偏差1/3的气压表(计)。6.2 测试条件6.2. 1 测试条件应满足4.1、4.2和4.3的要求。6.2.2 测试在空载的条件下进行。6.3 温度测试方法6.3.1 测试点的位置及数量6.3. 1. 1 在试验箱工作室内定出上、中、下三个水平测试面,简称上、中、下层。上层与工作室的顶面的距离是工作室高度的1/10,中层通过工作室几何中心,下层在最低层样品架上方10mm处。注:工作室具有斜顶或尖顶时,顶面为通过斜顶面与垂直面的交线的假想平面。6.3. 1. 2 测试点位于三个测试面上,中心测试点位于工作室
13、几何中心,其余测试点到工作室壁的距离为各自边长的1/10(图1)。但对工作室容积不大于1旷的试验箱,该距离不小于50mm。6.3. 1. 3 测试点数量与工作室容积大小的关系:4 a) 工作室容积不大于2旷时,温度测试点为9个,布放位置如图1; -D Ll 门上层A,B,M.N一一温度测试点。B-c-图1.。门中层-K -N b) 工作室容积大于2旷时,温度测试点为15个,布放位置如图20n F层L-M-GB/T 10590-2006 A B F K L .E -J .。-Q .u .0 c. H N M. 门上层门中层层f下A,B,N,U一一温度测试点。固26.3.2 本测试在空载和正常大气
14、压力条件下进行。6.3.3 测试程序6.3.3. 1 在试验箱可调范围内,分别选取最低和最高标称温度作为测试温度。6.3.3.2 在工作空间中心测试点温度第一次达到测试温度并稳定2h,每隔1min测试所有测试点温度值1次,在30min内共测30次。6.3.4 数据处理和试验结果6.3.4.1 将各测试点的温度值按测试仪表的修正值修正。6.3.4.2 剔除可疑数据(参考附录A)。6.3.4.3 对在温度稳定阶段测得的数据,按式(1)计算每点30次测得值的平均温度:T=tZTz . ( 1 ) 式中:T 温度平均值,单位为摄氏度CC);Ti 第i次测试值,单位为摄氏度CC);n 测量次数。6.3.
15、4.4 按式(2)计算温度梯度:t:, Tj = Th TL . ( 2 ) 式中:t:,Tj-一温度梯度,单位为摄氏度CC);Th 温度平均值的最大值,单位为摄氏度CC);Tr. 植度平均值的最小值,单位为摄氏度CC)。6.3.4.5 按式(3)计算温度波动度:t:, Tb = T,h - T,L .( 3 ) 式中:t:,Tb一-一温度波动度,单位为摄氏度(C); T,h-一一工作空间第i点的最高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C); TL 工作空间第i点的最低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C)。6.3.4.6 按式(4)计算温度偏差:t:,T, = Ti - To .( 4 ) 式中:t:, T , 温度
16、偏差,单位为摄氏度CC);To 工作空间中心点的温度平均值,单位为摄氏度(C); 5 GBj T 10590-2006 王一一工作空间其他点的温度平均值,单位为摄氏度CC)。6.3.4.7 试验箱控制仪表的设定值与中心测试值之差应满足表1的容许偏差要求。以上计算结果均应符合表1的规定。6.3. 4. 8 根据实际需要,评定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参考附录B)。6.4 低气压测试方法6. 4. 1 低气压测试点位置为试验箱的气压指示点。6.4.2 本测试在空载和4.1规定的正常环境条件下进行。6.4.3 测试程序在试验箱气压可调范围内,选取最低的试验标称气l.值,稳定30min后,立即进行测试,每隔
17、6. 4. 4 试验结果的计算与评定6.4.4. 1 将测试点的气压值分别急测试,、6. 5 高低温低气压综6.5.1 6.5.2 6. 5. 3 6. 5. 4 6.5. 4.1 在试验仲、测试值(低温低气当工作空间中6. 5.5 试验结果的t6. 5. 5.1 将测试点的6. 5. 5. 2 偏差。6. 5.5. 3 均温度、温度梯度、温度波动民6. 6 升温及降温速率测试方法6. 6.1 测试点为工作空间几何中心点。6. 6. 2 本测试在空载和4.1规定的常压条件下进行。在该标称值下的气压、6.3.4.6的方法计算平6. 6.3 在试验箱温度可调范围内,选择最低标称温度为最低规定温度,
18、最高标称温度为最高规定温度。供方与需方协商,可确定其他温度值为最高规定温度或最低规定温度。6. 6.4 开启开关,使试验箱由室温降到最低规定温度,至少稳定2h,调至最高规定温度,检测试验箱温度范围的10%升到90%的时间;使试验箱在最高规定温度下,至少稳定2h,再调至最低规定温度,检测试验箱温度从温度范围的90%降到10%的时间。6. 6. 5 将测得的温度值按测试仪表的修正值修正。6.6.6 按式(5)计算升、降温平均速率:6 GB/ T 10590-2006 V T = O. 8 X C T z - T 1 ) 一T - t C 5 ) 式中:VT 升温平均速率,单位为摄氏度每分钟(它/m
19、in); T1一一最低规定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C);T2一一最高规定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C);t 从温度范围的10%升到90%的升温时间或从温度范围的90%降到10%的降温时间,单位为分钟Cmin)。6. 6.7 其结果应符合表1的规定。6. 7 气压变化速率测试方法6. 7. 1 低气压测试点为试验箱的6. 7. 2 本测试在空载和4.1规在试验箱气压可调范围时间;然后使其试验箱开6. 8. 1 测试点数量及6. 8. 2 本测试在空载和6. 8. 3 测试程序将风速仪探头置于测试斗1F压压压验压压怡降升常试阵升剧-一一一一果hr一一一一一土口如-h一凡几P幅问如录从常压到试验气压的6. 9
20、 工作室内壁与工作室空间温差测试方法6.9.1 本测试在空载及正常气压条件下进行。6. 9.2 测试点布放位置及数量6.9. 2.1 在试验箱工作空间几何中心布放一个温度传感器,在工作室六面内壁几何中心各放一个表面温度传感器。6.9.2. 2 工作室壁中心有引线孔或其他装置时,测试点与孔壁或其他装置的距离应不小于100mm。6. 9. 3 测试程序6. 9. 3. 1 在试验箱温度可调范围内,以最高标称温度和最低标称温度为测试温度。7 GB/T 10590-2006 6.9.3.2 在工作空间几何中心点的温度第一次达到测试温度并稳定2h,每隔2min测试所有测试点的温度值1次,共测5次。6.9
21、.4 试验结果的计算与评定6.9.4.1 将各测试点的温度值按测试仪表的修正值修正。6.9.4.2 分别计算各测试点温度的算术平均值。6.9.4.3 按式(8)计算工作室内壁与工作室空间的温差:A工|TniTolX 1州式中:A一工作室内壁与工作室热力学温度之差的百分比;Tn一工作室内壁测试点的平均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To工作空间几何中心测试点的平均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其结果应符合表1的规定。6. 10 安全保护性能测试方法6. 10. 1 电绝缘及保护接地端子的测试应在6.3试验前后各进行一次,均应符合要求。6.10.2 安全保护装置测试程序6. 10. 2. 1 在试验箱温度
22、可调范围内,按表1的温度范围中任选3个温度作为试验温度。. ( 8 ) 6.10.2.2 将超温保护及报警温度设定为测试温度,然后降温或升温。当工作空间几何中心点的温度到达设定温度时超温保护装置应动作(停止制冷或加热)并同时发出报警信号即符合5.3.3的要求,本试验应连续进行三次。6. 10.2.3 试验结果的判定在试验过程中,如报警及保护装置每次均动作即符合要求。6. 11 制冷系统密封性能检查及判定方法用卤素灯或肥皂水检查制冷系统管道接头的密封状况,如无泄漏迹象,则符合5.2.8的规定。6. 12 保温性能测试方法6. 12. 1 本测试在6.3规定的测试期间进行。6.12.2 试验箱温度
23、稳定在最高工作温度点2h,用表面温度计检查试验箱外壁的温度;稳定在最低工作温度点2h,观察试验箱外壁的凝露情况,以上结果应符合本标准5.2.3的要求(观察窗框架、引线孔及门框边100mm范围除外)。6.13 曝声测试方法试验箱整机噪声的测试方法见JB/T9512一1999,结果应符合5.3.4的规定。6. 14 外观涂镀层质量检查及判定方法6. 14. 1 本检查在6.36. 13的试验开始前及全部结束后各检查1次。6.14.2 肉眼观察外观涂镀层,结果应符合5.2.10要求。7 检验规定7. 1 试验箱检验分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两类。7.2 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的项目及试验方法见表2。7.3 型
24、式检验7.3.1 有下列情况之-时,应进行型式检验,试验项目见表2: 8 a) 新产品试制定型鉴定;b) 正式生产的产品在结构、材料、工艺、生产设备和管理等方面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GB/T 10590-2006 c)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进行质量监督检验时;d) 出厂试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e) 产品停产一年以上再生产时;f) 产品批量生产时,每两年至少一次的定期抽检。7.3.2 抽样及评定规则7.3.2.1 成批生产的试验箱,批量在20台以上时,抽检2台,不足20台时,抽检1台。7.3.2.2 抽检样品的型式检验项目应全部合格,否则,对不合格项目加倍抽检。第二次抽
25、检合格时,仅将第一次抽检不合格项目返修,检验合格后允许出厂;如第二次抽检样品中仍有一台不合格时,则认为该批产品不合格。如第二次抽检样品全部合格,则认为该批产品合格。7.4 出厂检验7.4. 1 出厂检验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负责。7.4.2 本检验在空载条件下进行。7.4.3 检验项目及试验方法见表20表2检验项目及试验方法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章条号试验方法章条号1 温度偏差表1序号2项6.3 2 综合测试温度偏差表1序号2项6.5 3 温度梯度表1序号3项6. 3 3 温度波动度表1序号4项6. 3 4 气压偏差表1序号7项6. 4 5 气压变化速率表1序号9项6. 7 6 升温降温速率表l序
26、号8项6.6 7 工作室内壁温度与工作表1序号5项6. 9 空间温度之差8 风速表1序号10项6. 8 9 外观涂镀层质最检验5.2.10 6. 14 10 安全和保护装置检验5.3 6.10 11 保温性能5.2.3 6. 12 12 噪声5.3.4 6. 13 13 制冷系统密封性5.2.8 6.11 注:有0者为应检验项目。型式检验。7.4.4 试验箱除温度梯度及偏差采用抽样检验外,应逐台进行出厂检验,检验项目均应合格。7.4.5 抽样及评定规则7.4.5. 1 温度梯度及偏差的出厂抽检量按产品一次批量的10%计算,但不得少于2台。出厂检验。7.4.5.2 检验项目应全部合格,如有1台不
27、合格,应加倍抽检:第2次抽检合格时,仅将第1次抽检不合格项目返修,检验合格后允许出厂;如第2次抽检仍有l台不合格,则应对该产品逐台检验。8 标志、包装、贮存8.1 标志8.1.1 试验箱的铭牌,字迹应清晰耐久,固定牢靠。9 GB/T 10590-2006 内。咱T防潮,固定在包装箱内明内。项目检验,合格后方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可疑数据判别方法GB/T 10590-2006 对一组修正后的测试数据的某个极大或极小值有怀疑时,应利用专业知识找出原因,在未判明它是否合理前,既不要轻易保留,也不要随意剔除,可用下述方法判别,决定取舍。A. l 利用式(1)、式(A.1)算出数据的平均值及单次测得
28、值的标准偏差:式中:T;第i次测量l置,T一一温度平均n一一测量次础。A. 2 求格拉布式中:A.3 当IG(的|值及标准偏差和.( A. 1 ) 11 GB/T 10590-2006 附录B(资料性附录)温度偏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B.l 温度偏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依据为JJF1059-1999。B.2 温度偏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主要流程如下:a) 建立数学模型,确定被测量Y与输入量凡,Xn的关系;b) 求最佳值,由x,的最佳值几求得Y的最佳值川c) 列出测量不确定度来源;d)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评定:A类评定和B类评定;e) 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f) 评定扩展不确定度;g) 不确定度报告。
29、B.3 温度偏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主要步骤如下:a) 根据温度偏差的定义,其测量过程的数学模型为式(4)。b) 求最佳值T;的最佳值为工作空间其他点在30min内的温度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乞,To的最佳值为工作空间中心点在30min内的温度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To均按式(1)计算。因此,温度偏差的最佳值就是式(4)中t,.T,。c) 列出测量不确定度来源温度偏差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有: 由于各种随机因素影响,工作空间其他点在30min内的温度测量值数据不重复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l; 测试工作空间其他点的温度时,由于测温系统的不准确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U2; 由于各种随机因素影响,工作空间中心点在
30、30min内的温度测量值数据不重复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向; 测试工作空间中心点的温度时,由于测温系统的不准确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向od)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评定 根据实测数据按A类评定,工作空间其他点在30min内的温度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T,的实验标准差就是标准不确定度Ul;工作空间中心点在30min内的温度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To的实验标准差就是标准不确定度U3;均按式(A.1)和式(B.1)计算:S(T;) S( T) =一一=一(且1) vn 标准不确定度U2应是测温系统测试工作空间其他点温度时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标准不确定度均应是测温系统测试工作空间中心点温度时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其中,标准不
31、确定度分量U、U2、构和U4互不相关,不确定度传播律公式为(B.2): ui=ui十U+ U十u;( B. 2 ) e) 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见式(B.3) Uc Fuf+ u十ui十uj( B. 3 ) f) 评定扩展不确定度U按置信水平P=o.95,取包含因子是=2,扩展不确定度为式CB.的:U = 2 X u, ( B. 4 ) 12 g) 不确定度报告温度偏差的测量不确定度可用如式CB.5)形式表示zt:. Ti= Ti-To :c U 例如:上偏差t:.Tmax= 0.0土O.3)OC,走=2;下偏差t:.T mm = ( -1. 5:c O. 2) oC ,走=2。GB/T
32、10590-2006 . ( B.5 ) h) 如果温度偏差的测量不确定度为最大温度偏差值的1/31/lO时,测量不确定度对判定测试结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若计算出的温度偏差合格,则说明试验箱的该项技术指标满足要求。试验箱其他技术性能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亦可参照上述方法进行。COON-o白白OFH阁。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高低温/低气压试验箱妓术条件GB/T 10590一2006国中晤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网址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当晦印张1.25 字数27千字2006年10月第一次印刷开本880X 1230 1/16 2006年10月第一版9峰定价13.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书号:155066 1-27979 GB/T 10590一2006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