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0 ,大小:277.83KB ,
资源ID:231868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23186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GB T 17680.10-2003 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 核电厂营运单位应急野外辐射监测、取样与分析准则.pdf)为本站会员(registerpick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GB T 17680.10-2003 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 核电厂营运单位应急野外辐射监测、取样与分析准则.pdf

1、前言GB/T 17680(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分为以下10个部分2 一-GB/T17680. 1 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应急计划区的划分fGB/T 17680.10-2003 GB/T 17680. 2 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场外应急响应职能与组织机构g一-GB/T17680. 3 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场外应急设施功能与特性s一-GB/T17680.4 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场外应急计划与执行程序;一-GB/T17680. 5 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场外应急响应能力的保持,一二GB/T17680. 6 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场内急响应职能与组织机构p一一一GB/T17680.

2、 7 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场内应急设施功能与特性g一一GB/T17680.8 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场内应急计划与执行程序gGB/T 17680. 9 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场内应急响应能力的保持9一-GB/T17680. 10 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核电厂营运单位应急野外辐射监测、取样与分析准则。本部分是GB/T17680的第10部分,是根据我国现行核应急法规的要求,结合我国核电厂应急工作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参考美国的有关国家标准编制而成。本部分适用于营运单位应急计划的编制,并与本标准的其他部分配套使用。本部分对核电厂营运单位在应急期间实施应急野外辐射监测提出了基本要求,涉及了与应急

3、野外辐射监测组有关的问题,包括组织、人员组成和培训、设备和供给、程序和技术及样品分析。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都是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国家核应急办和全国核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核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z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本部分的主要起草人:李运文、张爱东。GB/T 17680.10-2003 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核电厂营运单位应急野外辐射监测、取样与分析准则1 范围GB/T 17680的本部分规定了核电厂营运单位应急野外辐射监测、取样与分析的基本要求。内容涉及与应急野外辐射监测有关的问题,包括组织、人员组成和培训、设备和供给、程序和技术、样品分析。本部

4、分不涉及常规环境监测,也不涉及剂量评价。本部分适用于核电厂营运单位应急野外辐射监测、取样与分析活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768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均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 11216 核设施流出物和环境放射性监测质量保证计划的一般要求GB/T 17680. 4 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场外应急计划与执行程序GB/T 17680. 5 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场外应急响应能

5、力的保持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17680的本部分。3.1 应急野外辐射监测emergency radiological field monitoring 在应急期间为了确定人员所受照射和环境污染的水平,在应急计划区内所进行的室外测量和环境取样分析活动。4 组织营运单位应急响应组织应该一天24h都有能协调和实施应急野外辐射监测和环境取样活动的工作人员。应急响应组织应该包括监测人员、取样人员、指导与协调监测和取祥工作的人员及对监测和取样人员提供的数据、样品和其他信息进行分析的人员。一个应急野外辐射监测组可以单独和同时承担监测和取样的职责。应尽可能迅速地启动应急野外辐射监测.场区

6、内应每天24h至少有一个受过训练的监测组能随时启动,进行应急野外辐射监测。当可以增加更多的合格人员时,人员的安排要与应急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相一致。一个人员配备齐全的应急响应组织应该最少能派出2个应急野外辐射监测组,去执行GB/T 17680. 4规定的场内和场外放射性监测和取样程序。如有可能,应该动员其他的监测组。但是要根据释放的性质、当地气象条件和路况、地形等派出监测组。4.1 野外监测的人员组成应指定一名应急野外辐射监测管理人员,其职责应该包括监测组的调度和管理以及监测数据的接收。该管理人员应该向负责场外放射性评价的人员报告。GB/T 17680.10-2003 每个应急野外辐射监测组至少应

7、有两人,包括一名监测人员、一名驾驶人员。应急野外辐射监测组应向应急野外辐射监测管理人员报告.4.2 培训监测取样人员、应急野外辐射监测管理人员、驾驶人员都应接受岗位培训,对人员的培训应按照GB/T 17680. 5来进行.应该按原这些人员可能遇到的辐射危害的性质和相应的影响进行培训11。再培训及实习和演习的频度在培训大纲中应有详细规定。负有辐射监测职责的所有人员,都应接受理论培训和经验传授。应针对他们在应急中所司职责的各个方面和可能要操作的所有设备进行培训,包括所用的主要的和备用的通信设备及通信联络约定,也包括在执行指定任务时可能会遇到的与媒体和公众打交道的具体方法及基本急救技巧。驾驶人员应熟

8、悉道路及监测点的位置,了解监测人员的培训内容,协助监测人员完成监测任务,但不必满足与监测人员相同的资格和培训要求.4.3 人员选派监测组人员的选派应考虑监测组成员受照射历史、培训11情况、对甲状腺阻断剂的敏感性和其他照射限制.4.4 核电厂营运单位在应急野外辐射监测方面与外界的关系4.4.1 核电厂营运单位为满足预期的需要,核电厂营运单位之间可达成互相支援的协议以扩充监测人员.这些协议可包括人员、必需设备、运输工具的相互支援和支援野外监测的统一的监测程序和有关规定。4.4.2 地方政府监测组织应该计划好与地方政府监测组织之间的协作,并应尽可能作为练习和演习的一部分对协作进行实践。这种协作可能包

9、括分担取样活动、样品分析和样品数据交换。4.4.3 公众和新闻媒介野外监测组应及时将公众和新闻媒体的询问转达到核电厂营运单位公众信息中心。4.4.4 其他单位管制的区域所有位于受其他单位控制并有出入管制的区域内的预先选定的环境监测点,应预先作出安排使监测人员能够进入这些区域并到达监测点.对于没有预先作出安排的地方,应有具体的工作程序来通知有关单位所要进行的活动及其理由,使监测人员能够进入必要的监测点。4.5 后勤保障应对满足短期和长期需求的设备和供给作出安排。营运单位应制定具体规定,以保证向监测组成员提供食品、水、初步急救的医药设备和补充物质,及替换损坏和受污染的设备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使用的设

10、备。5 设备和供给应成套准备好专用设备和供给品以支持应急野外辐射监测。如果监测和取样由不同的组分别进行,则他们应该能得到满足各自需要的设备。5.1 通倍应该有一套专用的双向无线通信系统可用。每一监测组应有与应急控制中心及相互间进行无线通信的能力.通信系统的能力应保证覆盖烟羽应急计划区,应有备用通信措施。5.2 交通应该配备运输工具,以运送监测人员、设备和供给品。运输工具的选择应使有关人员和设备能够到达烟羽应急计划区内的取样点并使监测任务在预期环境条件下得以完成。5.3 设备监测组所用设备应具有合适的类型和特性,附录A列出了地面监测组典型的监测设备及其性能。GB/T 17680.10-2003

11、这些设备应该收集和储存在迸出方便的位置或者成套预备以便于派出监测组。储藏条件应能防止设备和器材变质(质量降低应该按照管理程序的规定定期盘存。监测设备的校准和检验按照GB11216 进行。对储存期有限的消牵挂品,应在过期之前更换。各监测组监测的结果应是可比的,以便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对测得的数据进行解释。6 程序和技术6.1 监测组管理监测组成员应预先确定,并应经过培训。应编制并保存好监测组成员的名单,以便于通知监测组成员及时报到。当一个监测组开始工作时,应该接到一个任务单并领取设备。每一监测组应利用设备盘存清单和可操作检查单参见附录B).核实所有用于监测、取样、通信和运输的设备是否切实可用。任何缺

12、陷应得到更正或报告给野外辐射监测管理人员。监测组在得到任务单和检查设备以后,前往指定监测点收集数据或等待进一步指示。6. 1. 1 任务单在派出前应向每一监测组提供任务单.该任务单应包括预先确定的内容,其内容参见附录C。6. 1. 2 派遣和控制每一监测组在出发前应利用通信方式接受监测管理人员的检查,并确认该监测组的初始任务,此后其活动受元线通信的指示。野外辐射监测管理人员应指导监测组行动。应定期向监测组提供附录C表中相关内容的变化情况。6. 1. 3 交接班应该根据室外条件制定制度,使监测组人员在适当的时间间隔内得到休息。休息的地方应远离烟羽照射途径,使监测人员受照射剂量尽可能低。野外辐射监

13、测管理人员应向换班的组提供任务单。交接班时应使用检查清单,以保证监测组之间完整地交换关键信息,如放射性水平、设备状态、器材供应存量、路况和其他重要数据。6.1.4 通信联络约定应该使用元线通信约定进行联络,以便准确、迅速地交换信息。这种约定应简单、明了和实用。6.2 烟羽监测在野外辐射监测管理人员的指导下,监测组应获取烟羽监测信息以验证对公众的防护行动是否充分,并且根据气象数据和核电厂释放数据确认预期的放射性水平.尽可能确定烟羽中心线和边缘以评价释放的量和范围。6.2.1 预定监测点应该在烟羽应急计划区内的特定位置建立预定监测点。以核电厂为中心按22.5。把监测区划分为16个扇区,在每一个扇区

14、的不同半径上布置监测点,在考虑当地地形、气象、路况及人口聚集情况后作一定调整。这些监测点应具有容易识别的实体特征或标识。应该尽可能用具体的地面标志物,如建筑物、街道或道路交叉口、桥梁等来标识这些监测点。在选择监测点时,应检查无线通信系统以保证这些监测点在无线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之内。应在烟羽应急计划区的地图上用独特的标志标明这些监测点。预定监测点时应与相关的场外机构充分协调,并向他们提供监测点的布置情况。6.2.2 烟羽确定监测组应该沿着烟羽通常弥散方向上的预定路线,在烟羽应急计划区地图上标明的预定监测点进行测量,来确定烟羽的位置和特征。除了预定的监测点外,可能需要在其他的位置测量以确定烟羽位置

15、。如果放射性水平和地域允许,则还应作横向来回测量以进一步确定烟羽的辐射特征。为了确定烟羽的位置,应在同一高度同时测量-和剂量率。测量应在距地面至少1m处进行GB/T 17680.10-2003 以减少地面沉积的自辐射的贡献。应该在距离车辆至少10m处进行测量,以避免车辆污染的影响。如果R读数大于Y读数,则表明监测组浸没在烟羽中。如果在-y和两种读数之间没有显著区别,则表明监测组不在烟羽中,此时的Y辐射可能来自监测组上方或附近的烟羽,也可能来自烟羽经过之后的地表放射性沉积。可采用便携式铅屏蔽使探头具有方向性,从而确定辐射的来源.如果监测组浸没在烟羽中,应采集空气样品以确定烟羽的组成和浓度.取样时

16、应保证取样器远离监测运输工具马达的风扇和排气管。应使取样器避免受到机动运输工具和周懵环境引起的表面污染再悬浮的影响,采用的取样技术应尽可能减少对过滤介质的操作。所选空气取样技术和样晶体积大小应使监测组在室外条件下能够探测到浓度为103Bqm-3的放射性腆一1310空气样品应在正常无常染区测量以提高测量灵敏度.在不影响或降低取样有效性的情况下,空气采样流量应尽可能大以减少监测组在烟羽中的停留时间.在对样品进行室外测量时,监测组应离开烟羽,以防烟羽使测量仪器产生高而波动的本底。除了测量自和Y活性以外,还应在流动实验室中对样品进行Y能谱分析,测量烟羽中除惰性气体以外的重要组分。所有样品都应该有标签并

17、送往放化实验室进行综合分析.在烟羽消散后,为了确定地表放射性沉积水平,应进行地表辐射水平的巡测。地袤的Y读数大于1m高度处的读数表明存在地面放射性沉积。如果指示有地表放射性沉积,为了提供剂量评价的信息,应采用1m高度处的-读数。所有-测量都应该在距离车辆10m以外进行.6.2.3 附加的环撞取样可能要求监测组收集环境样品,如水、土壤、植物。可在环绕辐射监测大纲内增加常规样品收集和分析,以提供附加的环境样品。6.2.4 敏据记亵所有调查数据记录应采用标准格式。其记录的顺序应该与数据收集的顺序相同。内容应以相同的顺序逐字传回应急中心.应执行一个永久采用的样品标识方法。样品标识应包括监测组标志、样品

18、位置、日期和时间、样晶体积、仪表型号、监测点位置和放射性水平.6.3 人员防护监测组成员负责监测并向野外辐射监测管理人员报告他们的个人累积照射量.野外辐射监测管理人员应监督监测组成员接受的剂量以保证他们不超过管理程序规定的剂量目标值,并努力使其合理可行和尽量低。其措施有g使预计受照剂量低于剂量目标值的某一份额,尽量减少在污染区域内的停留时间P处理热样品时要尽量减少照射时间、增加操作距离和使用适当的屏蔽层,规划好监测组到达监测点的路径s以及监测组成员对污染和照射的自我防护等。应为监测组人员提供防护设备和物品,及如何使用这些设备和物品的指导,其中包括防护衣服和甲状腺阻断剂的使用。甲状腺阻断剂的使用

19、应符合营运单位的有关规定。剂量计应包括直读式剂量计,其量程范围应覆盖监测组成员可能受到的剂量范围.应该配给个人热释光型(TLD)的剂量计。6.4 污染搜ff;lJ监测组在工作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止他们自己及其设备受到污染,做法可以是把探测器探头包起来,正确地操作样品介质,定期监测运输工具和设备。应该在监测程序中述及撤回受污染的人员、运输工具和设备并将其去污。监测组操作样品时应避免样品的损坏或交叉污染。7 样晶分析7.1 设备在怀疑或已知有微尘或放射性破择放时,应使用高分辨率谱仪进行总、-的野外监测和气载放射性碟的测量。谱仪可以是移动式的,移动式谱仪可以使用直流或交流电源川谱仪也可以固定在一个人员可

20、在其中精留的场外或场内专门设施中。设备应加以屏蔽或使所放位置的本底照射不会影响测量所要求的探测限。GB/T 17680.10-2003 7.2 样晶处理7.2.1 样晶初测除了对空气祥品进行总分析外,对环撞介质的其他样品如水、土壤、植物,还应在室外使用对l-y响应灵敏的仪器进行放射性活度的初步测定.应根据样品的优先等级确定样品的分析顺序,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室外测量或实验室分析。7.2.2 样晶运输k 应制定把样品从野外运输至实验室的管理规定。所有样品应明确标识和包装良好以利于运输中保持完整性。7.2.3 取样鼓据相关的样品数据资料,如样品标识、采集日期和时间、位置、活度水平等内容应记录于分析结果

21、中。收集样品的日志应按顺序编号并应系统地保存。样品储存应保存它们的标识,防止损坏及交叉污染。7.3 实验室分析任何进行食人途径样品分析的实验室应是有资格的,并且有能力处理极低放射性水平的各种环境介质。GB/T 17680.10-2003 附最A(资料性附录)监测组常用仪表监测组常用仪表见表A.l、表A.2和表A.3。表A.1烟羽地菌监测小组的典型仪表清单仪表类型量程低量程电离窒监测4个量程,0-0.01,0-0.1,0-1.0和0-10Gyh 高量程电离室监测4个量程,0-1.0,0-10,1-100和0-1000 Gyh- 低量程G-M-监测装有蝙窗G-M管3个量程:0-103,0-10和0

22、-105cpm 低量程监测(装有N.I(Tl)探测器4个量霍:0-103,0-10.,0.105和市-10&cpm 大流量空气取样器,交流电马达0.000 8 m3 l .0. 005 m气流量指示器直流变交流转换器(用汽车蓄电池变直流为可在直流12V或24V下工作交流,用于空气取样器褒A.2仪表性能参数响应量程建议的准确度和能量响应仪表数目1 1 1 1 1 1 比挥动能率10- Gyh- -1. 0 Gyh- 准确度z对0.7MeV为士10%, 80 keV-2. 5 MeV为0的7 I MeV响应的土20%;从35keV-75 keV为80keV响应40%-95% ,低于30keV小于8

23、0keV响应的1%R放射性水平10 Bq-5 X 10 Bq F效率5%(4n几何条件,自能量在0.1MeV-3.0 MeV的范围内)放射性在平10 Bq-10 Bq 效率10%85%90%塑料袋(不同大小,用于装样品电源(电源的类型由选定的仪表决定防护衣具全身、鞋套、手套)路面危险标志样品标签土壤和植物取样工具卷尺确片计时器. . 任务单示例见表C.l。当前或预期的核电厂状态己知或预期放射性释放特征烟羽方向和风速释放时间附亵C(资料性附录)任务单示例褒C.1任务单示例释放的类型(如气载放射性物质释放、连续或非连续挥放、高架释放或地面释放)剂量率监测组编号初始监测和取样位置减少在烟羽中停留时间的交通路线读数空气样品土壤、植物、牛奶、水监测和取样要求 -读数读数空气样品土壤、植物、牛奶、水人员防护要求甲状腺阻断剂的使用剂量计检查和报告间隔时间要求立即撤离的剂量率备用通信方法元线电中继系统电站通信交接班对公众已实施的防护措施如何面对媒体或公众询问的指令进入受其他单位控制的区域的指示GB/T 17680.10-2003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