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5908030W 04 雪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 1 65522009纺织品 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2部分:动态水分传递法Textiles-Evaluation of absorption and quickdryingPart 2:Method for moisture management tests200906-19发布 20100201实施丰瞀徽紫瓣警糌瞥霎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及111刖 吾GBT 2165522009GBT 21655纺织品 吸湿速干性的评定包括2个部分:第1部分:单项组合试验法;第2部分:动态水分传递法。本部分为GBT 21655的第2部分。
2、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会(SACTC 209SC 1)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香港理工大学、锡莱一亚太拉斯(深圳)有限公司、耐克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太仓市金辉化纤实业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吴雄英、李毅、王宝军、胡君岩、郭慈静、任鹤宁、李晓雯。1范围纺织品 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2部分:动态水分传递法GBT 2165522009GBT 21655的本部分规定了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的液态水动态传递性能的试验和评估方法。本部分适用于各类纺织品及其制品,其他产品可参照
3、采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21655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6529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T 6529 2008,ISO 139:2005,MOD)GBT 8629-2001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及干燥程序(eqv ISO 6330:2000)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 21 655的本部分。31浸湿时间wetting timeT从液
4、体接触到织物表面,到织物开始吸收水分所需的时间。织物开始吸收水分所需时间定义为在含水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的上第一次出现斜率大于或等于tanl5。时的时间。32吸水速率absorption speedA织物单位时间含水量的增加率。在含水率变化曲线上为测试时间内,含水率变化曲线的斜率平均值。33最大浸湿半径maximum wetting radiusR织物开始浸湿到规定时问结束时润湿区域最大半径。在含水率曲线中,从曲线的斜率第一次出现大于或等于tanl5。到测试时间结束时润湿区域的最大半径。34液态水扩散速度spreading speedS织物表面浸湿后扩散到最大浸湿半径时沿半径方向液态水的累计传递
5、速度。35单向传递指数Accumulative oneway transport capacityO液态水从织物浸水面传递到渗透面的能力。以织物两面吸水量的差值与测试时间之比表示。1GBT 216552200936液态水动态传递综合指数overall moisture management capabilityM液态水在织物中动态传递综合性能的表征。以织物的渗透面吸水速率、单向传递指数和渗透面液态水扩散速度的加权值表示。4原理织物试样水平放置,液态水与其浸水面接触后,会发生液态水沿织物的浸水面扩散,并从织物的浸水面向渗透面传递,同时在织物的渗透面扩散,含水量的变化过程是时间的函数。当试样浸水面
6、滴人测试液后,利用与试样紧密接触的传感器,测定液态水动态传递状况,计算得出一系列性能指标,以此评估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排汗等性能。5设备和材料51 液态水动态传递性能测试仪附录A给出了仪器的基本结构原理和要求,能达到相同效果的仪器均可使用。52材料除另有规定外,所有试剂均应为分析纯,水为三级水。521测试液:9 gL氯化钠(NaCI)溶液。6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61 调湿和试验标准大气采用GBT 6529规定的标准大气。62试验前样品应在松弛状态下调湿平衡,调湿的方法和要求按GBT 6529的规定。一般调湿16 h以上,合成纤维样品至少2 h,公定回潮率为0的样品不需调湿。7取样及试样准备71
7、样品采集的方法和数量按产品标准或有关各方商定进行。每个样品剪取05 m以上的全幅织物,取样时避开匹端2 m以上;纺织制品至少取1个单元。72将每个样品剪为两块,其中一块用于洗前试验,另一块用于洗后试验,洗涤方法按GBT 86292001 5A程序洗涤5次,或者按有关各方商定的方法和次数进行冼涤,洗后样在不超过60的温度下干燥或自然晾干。73分别裁取洗前和洗后试样各5块,试样尺寸为(901)mm(901)mm。裁样时应在距布边150 mm以上区域内均匀排布,各试样都不在相同的纵向和横向位置上,并避开影响试验结果的疵点和褶皱;如果制品由不同面料构成,试样应从主要功能部位上选取。74织物表面的任何不
8、平整都会影响检测结果。必要时,试样可采用压烫法烫平。8试验程序811用干净的镊子轻轻夹起待测试样的角部,将试样平整地置于仪器的两个传感器之间,通常穿着中贴近身体的一面作为浸水面,对着测试液滴下的方向放置。812启动仪器,在规定时间内向织物的浸水面滴人02 g士001 g测试液,并开始记录时间与含水量变化状况,测试时间为120 s,数据采集频率不低于10 Hz。813测试结束后,取出试样,仪器自动计算并显示相应的测试结果。814用干净的吸水纸吸去传感器板上多余的残留液,静置至少1 min,再次测试前应确保无残留液。815重复811到814步骤,直到5个试样测试完毕。2GBT 2165522009
9、9结果计算和评级91计算911吸水速率A按式(1)分别计算浸水面平均吸水速率At和渗透面平均吸水速率A。,数值修约至01。A一垂(等告),(tp-T)X,式中:A平均吸水速率(分为浸水面平均吸水率A,和渗透面平均吸水速率A。),s;(若A120o 201120o 6120o 316o 3o吸水速率A(s) o10o 101300 30150o 501100o 100o最大浸湿半径Rmm 070 71120 121170 171220 220液态水扩散速度S(rams) O-10 1120 2130 3140 40单向传递指数O 3000液态水动态传递综合指数M O020 021040 0410
10、60 061080 O81100注:浸水面和渗透面分别分级,分级要求相同;其中5级程度最好,1级最差。10吸湿速干性能评定如果需要,可按表2评定产品相应性能,产品洗涤前和洗涤后的相应性能均达到表2技术要求的可在产品使用说明中明示为相应性能的产品。表2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技术要求性 能 项 目 要 求浸湿时间 3级吸湿性“。吸水速率 3级渗透面最大浸湿半径 3级速干性。 渗透面液态水扩散速度 3级单向传递指数 3级排汗性6 单向传递指数 3级单向传递指数 3级综合速干性液态水动态传递综合指数 2级8浸水面和渗透面均应达到。b性能要求可以组合,如吸湿速干性、吸湿排汗性等。11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
11、容:a)本部分的编号和试验的日期;b)样品描述(名称、编号、原料和主要规格等);c)洗涤程序和次数;4d)所采用的试验仪器名称和型号;e)第9章计算结果的平均值和评级,必要时报告标准差f)如果需要,报告吸湿速干性能的评定结果;g)任何偏离本部分的细节和试验中的异常现象。GBT 2165522009GBT 2165522009A1测试原理附录A(资料性附录)测试原理和传感器的结构A11仪器原理和结构示意图见图A1和图A2。A12在直径584mrD的上下测试传感器平面各设置7个测试同心圆环,在测试溶液水扩散的过程中,连续测试每相邻环之间的电阻。A13在每相邻两环之间,施加电压和取样电阻,在测试过程
12、中,由于水分由中心注入纺织品浸水面,水分在纺织品上下两面渗透和扩散,连续监控取样电阻的电压,就可以得到纺织品在该环的表面含水量数据。电源正极 电源地电压谢试,转化为纯电阻量图A1仪器原理图图A2仪器结构示意图A2传感器的结构和组成测试传感器由上下传感器探针PCB供水结构定位结构配重部分构成,上下传感器的圆环尺寸相同,如图A3。6GBT 2165522009图A3测试传感器上下传感器探针位置示意图A3传感器的规格A31上传感器:由弹簧联通的探针组成,共7个测试环(图A3),环区距离:5 mm005 mm弹簧探针规格:接触面直径054 mm002 mm,铜质镀金。A32下传感器:由联通的探针组成,共7个测试环,环区距离:5 mm005 mm;一一探针规格:接触面直径12 mm士002 mm,铜质镀金;电阻50 mn。A4测试液输送系统测试液输送系统技术参数为:输送液时间:20 S;输送液量:02 g=E001 g;输送液出口:上传感器的0环;输送液出口规格:不锈钢管内径05 mm。A5仪器的标定和校准仪器标定和校准的技术参数为:测试标准溶液电导率:16 mS01 mS;测试液输送量:02 go01 g;进水时间:20 S;测试时间:120 s;测试头压力:465 N土005 N(475 gf:E 5 gD。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