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空工HB 6162-88 飞机电源恒速传动装、,用技术条件1988-04-0日发布1988 - 09 -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部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部部标准HB 6162-88 通用技术条件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对液压恒速传动装营和轴向齿轮差动式恒速传动装置规定了产品的设计、性能和试验的通用技术要求。恒速传动装置安装在飞机发动机附件传动机回或分离式机匣上,由发动机驱动,带动400Hz交流发电机工作。本标准是制订专用技术条件的基础。若无特殊要求,均以本标准为准。如有超出其要求时,应在专用技术条件中另行规定,两者有矛盾时,则应以专用技术条件为准。2 引用标准HB5623 HB5
2、662 HB5830. 5 HB5830. 11 HB5830. 12 HB5830. 13 HB6-84 87 HB6139 GJB150.2 GJB150.12 GJB150.13 3 技术要求3. 1 功能要求3. 1. 1 供油系统飞机400Hz交流发电系统通用技术条件飞机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及测试方法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振动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湿热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盐雾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霉茵航空附件产品标牌航空机载设备口I律性试验(鉴定和验收)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低气压试验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砂尘试验军用设备环填试验方法爆炸性大气试验由油箱、油气分离器、油
3、滤、油泵、活门、管路等组成了恒速传动装置的供油系统。3.1.1.1 滑油在规定运行条件下的滑油更换周期应在200h以上。滑油的具体牌号及更换周期应规定在专用技术条件中。3.1.1.2 性能航空工业部1988-04-09发布1988-09-01实施HB6162-88 3. 1. 1. 2,. .1 .fi油压力和温度专用技术条件应明确规定滑油的工作压力、温度范围和短时最高油温以及低温起动时最大和最小的滑油工作压力。3.1.1.2.2 滑油监测恒速传动装置应设有油面Jl!测部件,这些部件的尺寸和详细说明应斩、注在恒速传动装置的安装网纸1:.,3. 1. J.2.3 耗油率滑油耗油率应根据滑油油箱贮
4、量、供油系统和飞机续航时间制定,单位为毫升/小时。于均耗油率是在运行过程、瞬变过程、停车等各种状态下以毫升/小时计的滑油耗油率。在定型试验、检验试验、定期试验、装机试验时的平均耗油不应超过规定值。如在定型试验、检验试验及定期试验时平均耗油率小于规定值的三分之一,则标准的耗油率调整到不大于定型试验、检验试验及定期试验的三倍。3. 1. 1. 3 0油系统回油系统应保证恒速传动装置在地面和所有飞行状态下正常工作。在专用技术条件中应规定因油压力和流量。3.1.1.4 放油应保证在水平位宜、机头上仰15和机头下倾20时,都能顺利放泊。检查内部磨损情况的磁性检屑器应置于放油嘴上,且易于检查和安装,并按专
5、用技术条件的要求定期检查。3. 1. 2 输入转速、输出转速、额定功率及过载要求3.1.2.1 输入转速、输出转速恒速传动装置的输入转速范围和额定输出转速应规定在专用技术条件中。3.1.2.2 额走功率及过载要求专用技术条件!但规定在恒速传动装茸的输入转速范围、额定输出转速下的额定功率,过载150 %额定功率和200%额定功率的要求应按HB5623规定。3. 1. 3 频率特性3.1.3.1 稳态频率3.1.3.1.1 恒速传动装置输出转速的平均值应使交流发电机保持在额定频率士5Hz范围内。3.1.3.1.2 恒速传动装置输出转速应使交流发电机稳态输出频率漂移保持在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范围内。3
6、.1.3.1.3 悦速传动装置带动的交流发电机输出频率调制要求应在专用技术条件中规定。3.1.3.2 瞬态频率3.1.3.2.1 恒速传动装置在额定工作范围内,负载变化时,应使所带动的交流发电机输出频率瞬态变化保持在额定频率士20Hz范围内。3.1.3.2.2 tjj速传动装置在加减速过程中,应使所带动的交流发电机输出频率瞬态变化保持在额定频率士20Hz植围内。3.1.3.2.3 恒速传动装置带动的交流发电机输出频率瞬态恢复时间由专用技术条件规定。3. 1. 4 保护装置2 H86162-88 恒速传动装置应具有内部保护装置,以防止发动机或电源系统的故障而引起自身的损坏,反之.恒速传动装置的损
7、坏亦不应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需要设置的保护装置及真要求应在专用技术条件中规定。3.1.4.1 超速保护恒速传动装置应有越速保护装置。当恒速传动装置输出转速超过专用技术条件规定值时,超速保护装置投入工作,!I!恒速传动装置输咀降速并限制在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最大极限转速范围内。3.1.4.2 欠速保护恒速传动装置按需要可设置欠速保护装置.当恒速传动装置输出转速小于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最小输出转速时,欠速保护装置自动投入工作,使发电机与负载汇流条断开。3. 1. 5 脱开机构恒速传动装置按需耍可设置脱开机构。在传动系统或有关发电系统发生故障时,脱开机构应使恒速传动装置同发动机驱动轴脱开。故障排除后的重
8、新啃合应在地面发动机停车后手动恢复,不必拆除恒速传动装置。脱开机构应经受4.3.1.15节规定的传动脱开试验。3.1.5.1 警告装置恒速传动装置按需要可设置一个或多个脱开警告装置,所选的警告装置应在专用技术条件中规定。3. 1. 6 逆传动在并联运行时,恒速传动装置中应采取某种措施,防止由于交流发电机处于电动运行状态时,由该发电机驱动恒速传动装置的现象。3. 1. 7 漏油在恒速传动装置的任何工作状态下.输入、输出旋转轴动密封的漏泊各不越过3ml/h,其余部位不允许有滴油现象.3. 1. 8 剪切颈恒速传动装置的输入轴上应设有剪切颈。当恒速传动装置或其所带动的交流发电机出现机械故障时,剪切颈
9、应保护恒速传动装置免受损坏,同时保护发动机齿轮传动机构。剪切颈剪断后,不应污染滑油系统。3. 2 安莓要求3. 2. 1 机外排油由旋转轴动密封处漏泄的滑油应排至机外。3. 2. 2 袖滤在恒速传动装置的供油系统中应设置相应的油滤。泊滤的规格和要求应规定在专用技术条件中。可清洗油滤的维护周期不少于200h。3. 2. 3 防排油恒速传动装置如采用单独油箱,为防止恒速传动装置不工作时,油箱的油流入恒速传动装置,则应在注油泵出袖口采取措施。3. 2. 4 安装3 HB6162-88 恒速传动装置的安装座应尽可能来用快卸式的结构。全部尺寸与细节应标注在恒速传动装置的安装圈纸上。安装座的具体型号和恃殊
10、要求应在专用技术条件中规定。3. 2. 5 电插座恒速传动装置的电插座型号及特殊要求应在专用技术条件中规定。3. 2. 6 质量恒速传动装置的质量应在专用技术条件中规定。3. 2. 7 转向恒速传动装置的转向应在专用技术条件中规定,并在其壳体表面作出明显的永久性标志。3. 2. 8袖口需要与系统联接的各油口应有清晰而牢固的标记。3. 2. 9 散热恒速传动装置的发热量主要由英功率损耗产生。专用技术条件中应规定与恒速传动装置有关的设计散热器所需参数。轴向齿轮差动式恒速传动装置的效率在额定工作状态时应不小于75% 3. 2. 10 并联运行由两句或两台以上的悟速传动装置分别驱动交流发电视并联运行时
11、,应按1.3.1.6节、4.3.1.7节和4.3.1.9节的要求进行试验。3. 3 环境要求恒速传动装置在下列环境条件下长期工作,性能应不受影响。3. 3. 1 高度在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最大使用高度内工作,相速传动装置的性能应不受影响。3. 3. 2 温度在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恫速传动装置和滑油环境温度范罔内工作,其性能应不受影响。3. 3. 3 振动恒速传动装置连同所带的发电机,起装机或装于台架试车的发动机上,在发动机工作振动范围内.其性能应不受影响。3.3.3.1 恒速传动装置应能承受4.3.1.13.6节规定的振动试验。3. 3. 4 加速度恒速传动装置应能承受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任一方向的
12、持续加速度。3. 3. 5 大气条件恒速传动装置在飞机上,无论其工作与否,应能妖期经受海上或沿海地区出现的盐雾及沙漠地区出现的砂尘的影响。3. 4 详细要求3. 4. 1 材料制造恒速传动装置的材料和工艺方法都必须是高质量的,应能满足产品设计要求,材料应符合有关规定的标准,并经进1验收合格后厅可使用。如采用新材料,因tl按有关规定进行。所有金属应适应该零件接触的滑油及规定的温度、使用性能、维护和存放等条件。金属应4 H86162-88 具有足够的耐腐性或采用适当的防腐性措施。3. 4. 2 产品标牌按HIl6-8487规定,产品标牌应牢固地附着在伺速传动装置易看到的表面。3. 4. 3 可靠性
13、和寿命恒速传动装置的设计和研制,应保证该装置具有与设计要求相适应的最高可靠性口f宣速传动装置的平均故障问隔时间或寿命指标按有关标准在专用技术条件中规定。4 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恒速传动装置制造应对专用技术条件中所规定的要求负责c各项试验应有完整的记录。如制造厂对测试产品某些性能缺乏设备试验时,可与使用部门协商解决。4. 1 试验分类恒速传动装置专用技术条件中规定寿命指标时,应进行定型试验、定期试验、检验试验z规定可靠性指际时,应进行可靠性试验。4.2 试验工作条件除非另有规定,试验工作条件应不低于下列要求z转速士2%t量压力温度一556060门5C115204C 电气参数功率4.3 定型试验+5
14、% 士2%士3C士6T;士9C+2% 士2%为新品定型所进行的各项试验。定型试验在产品试制时,在台或一台以I的产品上进行。在设计有重大更改时,至少要抽一台产品进行定型试验。4. 3. 1 定型试验项目定型试验项目通常包括2a.检验试验pb产品检查gc空载试验;d带载试验ge.定速变载试验sf.并联运行试验3g.负载分配试验sh超速保护试验$1欠速保护试验g5 J低温起动试验sk热损耗试验;1.耐久性试验gm环境试验sn.电磁兼容性试验$O.传动脱开试验gp.剪切试验。4.3. 检验试验应按4.6节进行。4.3.2 产品检查HB662-88 对恒速传动装置进行有关材料、尺寸、工艺及标记等方面检查
15、。确定是否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要求。4.3.3 空载试验恒速传动装置在空载F输入转速从最小隐定输入转速于F始以50(r/min) S-加速度加速到最大稳定输入转速,再减速到最小稳定输八转速时.日速传动装r:输出转速的平均值应保持在额定频率士5!-1.范围内,向其瞬时偏差不得大于额定频率士JOHz.上述试验应进行向次。然后重复进行,以900(r/min)S- (或按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加速度)从75%的最大稳定输入转速加速到100%最大稳定输入转速,再减速到75%最大稳定输入转速时,瞬时偏差应在土20Hz范围内。4.3.4 带载试验恒速传动装置在额定负载F以400600(r/min) S-(或按专用技
16、术条件规定的加速度)从最小稳定输入转速加速到最大稳定输入转速,再减速到最小稳定输入转速,上述加、减速过程中频率变化应保持在额定频率士20Hz范围内,该项试验再用50%额定负载重复进行,输出频率变化应保持在额定频率士20Hz范围内。4.3.5 定速变载试验将输入转速保持在恒速传动装置最小稳定输入转速,分别向恒速传动装置施加额定负载的25%、50%、75%和100%.并记录输出频率。稳态输出频率应保持在恒速传动装置额定频率士5Hz范罔内(以测定lmin内输出频率的平均值汁)。在最大稳定输入转速下重复上述试验,稳态输出频率应保持在恒速传动装置额定频率土5Hz范围内(以测定lmin内输出频率的平均育计
17、)。4.3.6 并联运行试验若飞机电源系统需要并联运行时,应设置负载控制器。在试验时,将两台恒速传动装置的输入转速都保持在95%恒速传动装置最大稳定输入转速。负载按8等分逐级增加到两俞恒速传动装置额定功率的总和,间台恒速传动装置之间的负载分配均应保持在每级所加负载的40%以内。4.3.7 负载分配试验将两台由恒速传动装置带动的发电机并联,总负载不低于恒速传动装置额定功率总和的6 HB6162-88 30%。将其中的一台的输入转速调到约95%恒速传动装置的最大稳定输入转速,另J台调到恒速传动装置的最小稳定输入转速,然后将后者的输入转速以300500(r(min)S 的任值加速到恒速传动装置的最大
18、稳定输入转速,再减到愤速传动装置的最小稳定输入转速,这样重复进行三次。本试验再以9001200 (r(min) S 的任今加速度重复进行.但输入转速范罔应是75%100%恒速传动装置的最大稳定输入转速。在此整个试验中,两台恒速传动装置负载分配均应保持在恒速传动装置额定功率的20%以内。4.3.1.8 超速保护试验使恒遗传动装置在最大转速F工作,用适当方法使调速器机构失灵,输出转速将1:升到460Hz(不得超过480Hz)0这时在保护装茸的作用下,输出转速应立即降空370Hz以F且欠速装置动作(当有此装置时)。4.3.1.9 欠速保护试验当恒速传动装置有欠速丹关时,将恒速传动装置的输出转速从零增
19、加到恒速传动装置额定输出转速,欠速开关触点应在恒速传动装置额定输出转速的96%时断开。然后将输出转速从恒速传动装置额定输出转速减少至零,该开关触点在恒速传动装置额定输出转速的96%时仍保持断开.而在恒速传动装置额定输出转速90%以前闭合。4.3.1.10 低温起动试验将恒速传动装置和调试好的发电机联接,并在恒速传动装置最小稳定输入转速下运转,在电机空载的情况下,稳态输出频率山在额定频率5Hz范罔内,停rf速传动装匠,然后将其放入温度保持在3.,2.1节规定的低温试验室里。将低温试验所用的全部滑油冷却到3.1.1.2.1节规定的滑油最大允许粘度的土:%范围内,起动恒速传动装置。在输入转速为恒速传
20、动装置最小稳定输入转速时空载运行。输出频率平均值应在额定频率士20Hz范用内。在运转5min后,输出频率应稳定在其额定频率士5Hz范围内。在额定负载下重复t述试验,也应满足上述要求.4.3.1.11 热损辑试验将热电偶放进恒速传动装置的进泊口、回油口或壳体的排油口中,用厚度不小于50.8mm的内含85%氧化续或类似的绝热材料全部封闭。起动但速传动装胃使其分别在最小稳定输入转速、75%最大稳定输入转速、100%最大稳定输入转速下加额定负载运转。每次运转时,但速传动装置的进泊温度应保持在正常工作温度士5.5C范围内。测结进油口、回汹口和壳体排油口之间的温差和流量,得出热损耗量。但速传动装置的效率可
21、根据热损耗计算。在试验时为保持流量和温度等参数的稳定,每次读数前应让该装置工作5分钟。热损耗的单位为焦耳/分。也可以用其它合适的方法对效率进行测量和计算。4.3.1.12 耐久性试验恒速传动装置耐久性试验的载荷、转速和时间接表中的规定进行循环试验,耐久性试验的时间循环、滑油温度和加减速度应在专用技术条件中规定。7 H86162-88 耐久性试验载荷和转速循环时|可Ch) 额定功率( %) 稳定输入转速1. 5 25 最大3 50 最75 最3 100 最大O. 5 105 最大O. 5 。最在整个试验期间,不应进行于动调频,其稳态频率平均值漂移不得大于3.1. 3. 1. 2节的要求。在耐久性
22、试验的每一状态下,输入转速瞬态变化应在50(r/min) S-.以内,负载瞬态变化在土5%以内。创表中规定的循环不能满足需要,则由专用技术条件另行规定.4.3.1. 12. 1 耐久性试验期间,恒速传动装置的漏油应予以记录,各轴动密封处漏泊量均不得超过3mI/h.壳体密封处的漏油不得超过4滴/小时.4.3.1.12.2 耐久性试验期间,桓速传动装置应能承受3.1.2.2节规定的过载要求。过载运行次数应规定在专用技术条件中,其输入转速应在恒速传动装置最小稳定输入转速以上。4.3.1.12.3 完成耐久性试验后,本恒速装置应予以分解。目视检查所有零件,记录零件的普遍状态。4.3.1.13 环镜试验
23、恒速传动装置应经受下列各项环境试验,试验中不应引起故障和进行维修,试验结束后,应通过4.6节检验试验。4. 3. 1. 13. 1 低气压(高度)恒速传动装置应按G8150.2进行低气压试验。该装置的漏油量不应超过3.1. 7节规定的值。4.3.1.13.2 湿热恒速传动装置应按1185830门进行湿热试验。4.3.1.13.3 盐雾恒速传功装置应按HB5830.12进行盐雾试验。4.3.1.13.4 霉菌恒速传动装置应按IIB5830.13进行霉菌试验-4.3.1.13.5 砂尘恒速传动装置应按GJB150.12进行砂尘试验。4.3.1.10.6 振动8 HB6162 88 恒速传动装置应按
24、HB5830.5进行振动试验,具体要求在专用技术条件中规定。4. 3. 1. 13. 7 爆炸性大气恒速传动装置的电气元件应按GJB150.13进行爆炸性大气试验,发生过任何爆炸的元件都应作为废品。4.3.1.14 电磁兼容性试验根据需要恒速传动装置应按HB5662进行电磁兼容性试验,具体要求在专用技术条件中规定.4.3.1.15 传动脱开试验恒速传动装置的脱开机构应在最大稳定输入转速和空载下进行传动脱开试验,其脱开次数为20次或在专用技术条件中予以规定。也应在最小稳定输入转速和最大额定负载下进行传动脱开试验,其脱开次数为5次或在专用技术条件中予以规定。试验结束后,脱开机构应无过量磨损。4.
25、3. 1. 16 剪切试验将两台恒速传动装置的输入轴样件,在室温下稳定后进行扭矩试验,其剪断的扭矩应符合专用技术条件的要求.4.4 定期试验对于批量生产交付的产品按规定批量任选一台恒速传动装置进行定期试验,试验项目和次序在专用技术条件中规定。4.5 可靠性试验恒速传动装置的可靠性试验要求和方法按HB6139规定进行,具体要求在专用技术条件中规定。4.6 检验试验每台恒速传动装置应进行本条款规定的检验试验。4.6. 1 检验试验项目a.产品检查b.空载试验(4.3. 1. 2) (4.3. 1. 3) C.带载试验(4.3.1.的d.定速变载试捡(4.3. 1. 5) e并联运行试验当在并联系统
26、工作时)(4.3. 1. 6) f.负载分配试验(当在并联系统工作时)(4.3. 1. 7) g.欠速保护试验(当装有欠速开关时)(4.3. 1. 9) 住)在首批至少6台国上恒童悻动整置上完凰jj(项试验.i;后抽幢白敬凸专用技术条件中规定-4.6. 2 传动脱开机构(当有脱开机构时)当恒速传动装置在额定输出转速和空载下运转时,将传动脱开机构脱开,待停车后将脱开机构重新咱合,然后按4.3.1.4节进行带载试验。5 交付与定型9 HB61S2-88 5. 1 交付产品经检验试验合格后,方能交付,并应向订货方提交如下文件z外形安装图:产品说明书;履历丰(合格证人5. 2 定型按航空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颁发的有关规定执行。6 油封与包装6. 1 恒速传动装置的抽封、包装按制造厂汹封、包装技术说明书进行。6. 1. 1 内部泊封使用恒速传动装置工作液,过滤度10m.如采用压力注泊方法时,压力及注入容积应在专用技术条件中规定。6. 1. 2 外部涂F-35防锈油.寻线等电器组件不进行外部泊封,各油管接头处均有保护帽盖,表面涂漆不允许碰伤、脱落。6. 1. 3 油封包装出厂时,需装防潮砂、干燥剂,均匀地放在产品周罔06. 1. 4 油封时,允许转动输入轴附加说明z本标准由航空工业部兰。一所提出。本标准由五一厂、六。兰所、六四。所负责起草。1 0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