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水质采样技术规程SL 187一-96条文说明日次1 总则. . 44 2 采样断面与采样点的布设. . 45 3 采样时间与频率. . . 48 4 采样器与贮样容器. . . . . 50 5 采样类型与方法. . . . 52 6 样品保存与管理. . . 54 7 外业工作准备与现场测定参数. . 56 8 采样质量保证与控制. . 57 43 1 总则1.0.1 本规程在编制工作中,根据现行水利水电行业标准水质监测规范)(SD 127-84)的有关内容,并参考了IS0国际标准及国内外有关资料,紧密结合本规程之目的编制而成。1. O. 2 本规程提到的地表水是指大气
2、降水藩到地面后形成径流,流入江河、湖泊、沼泽和水库中的水;地下水是指埋藏于地表以下,在地壳内岩土空隙中可流动的各种形式的重力水,包括潜水、承压水和泉水;降水是指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和固态水,包括雨、雪和冰雹。1.0.3 本规程是水环境监测规范在采样技术方面的具体规定和基本要求,具有较强的操作性,适用于水利行业各级水环境监测、水资源保护及水环境工程的勘测、设计等部门,对地表水、地下水和降水进行监测采样的工作指南。1.0.4 本规程引用标准除总则1.O. 4中指出的以外,主要还有在编的地下水监测规范及IS0国际标准。如zIS0 5667/2 采样技术指南IS0 5667/3 样品保存处理指南
3、IS0 5667/4 天然或人工湖油采样指南IS0 5667/6 河流、澳流采样指南IS0 5667/8 湿沉降物采样指南ISO 5667/11 地下水采样指南44 2 采样断面与采样点的布设2.1 地表水果样断面的布设方法2.1.2 比较敏感的水域是指对出入本地区相对较大且已受到、污染的河流。在敏感水域布设采梓断面的目的是便于仲裁水事纠纷。对照断面应布设在进入城市、工业排市区的上游,不受该、污染区域影响的地点。一条河段一般只设置一个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应布设在本地区排市口的下游,污染物与河水能较充分棍合处。一条河段可设置若干个控制断面,控制的排污量不小于本河段总量的80%。削减断面应布设在控制
4、断面的下游,、污染物浓度显著下降处或本河段最下游端。一条河段可设置一个削减断面。2.1.3 峡谷型水库是水库中最主要的类型。由于峡谷型水库回水区域狭长,在高、低水位之间,回水变动区(水库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两条回水线端点之间的河段)上段有河流特性,而下段有水库特性,其水流、泥沙运动情况和水质变化情况十分复杂。因此,应在水库回水变动区内的上、中、下游和坝下泄水区分别布设采样断面。2.1.4 潮沙河流是指受潮沙影响的入海河流。如果只研究河流入海情况,采样断面应选得距海远一些,并在退潮时采样:如果考虑海水的影响,采样断面应选在潮水能达到的位置,并在涨潮时采样。2.2 某样垂线布设方法2.2.1 河流断
5、面上采样垂线的布设,应避开岸边、污染带,对于有必要进行市染带监测时,应按本规程2.2.2条要求执行。2.2.2 河流水面宽大于100m,存在污染带,其宽度大于水面宽45 的5%时,应在海染带内增设采样垂线,是经验指标,各地可根据其河段水文及市染物排放情况,因地制宜,适当增设采样垂线。2.3 果样点的布设方法2.3.1 河流断面垂线上采样点的布设,应按河流水深布设,若有充分数据证明垂线上水质均匀时,可酌情减少采样点数。水深不足1m时,设在1/2水深处。2.3.2 对于水深大于10m的湖泊、水库,采样前应先测定斜温层.测定斜温层的方法为z自水面下0.5m起,每隔2m测一次水温,如发现其两点间水温变
6、化较大,应在其间增测水温。2.4 地下水果样井布设方法2.4.1 选用现有采样井的标准,应是具有适当的地面卫生保护设施与最可靠的地质测量记录的井,以便于对监测结果进行解释。地下水是分层发育的,其中浅层水的开发利用意义最大,其水位、水量、水质、水温的动态变化最剧烈。因此,地下水监测应做到层次分明,并以浅层水为主。2.4.2 地下水市染区采样井的布设,根据市染物在地下水中的扩散形式确定如下z气(1)带状湾染扩散,采样井应根据坷渠的形状、问渠所处的地质结构和河段的水文地质条件,采用网格法布设.(2)点状湾染扩散,采样井应以掺井为圆心呈放射性布设。(3)块状湾染扩散,采样井应以平行和垂直于地下水流向的
7、方向布设e2.4.3 地下水采样井的布设密度,宜控制在同一类型区内水位基本监测井的10%左右,是经验指标,各地可根据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水文地质条件,因地制宜,适当增减。2.5 降水果样描布设方法2.5.1 人为扩散摞的特征指的是人为活动(如区域性土地开发、46 地面运输等)所引起的活染物扩散。2.5.2 降水采样站应尽可能远离高于采样设备的物体,其距离应大于超高物体、树或建筑物高度的5-10倍,是参照I505667-8-1993湿沉降物采样指南规定的,各地可因地制宜,适当增减距离。2.5.3 降水果样站的布设密度是根据大气降水样品的采集与保存)(GB 13580-92)标准规定的。47 3 采
8、样时间与频率3.1 地表水果样时间与频率3. 1. 1 布设监测断面的重要江河指的是长江、珠江、淮河、黄河、海河、辽河和松花江七大水系干流基本站,这些基本站每年监测采样不应少于12次,最枯水位期间,还应适当增加测次。3.1.4 湖泊、水库水质有季节性变化,因此采样频率取决于7f(质变化的状况及所需要的资料。通常,对于长期水质特性检测,定点采样间隔时间一个月是适宜的;对于水质控制检测,最少每周采样一次。如果水质变化明显(如河水的洪峰过程,或者各种藻类疯长时期),则需要天天采样,甚至连续采样,以减少时间因素对水质检测带来的影响。3.1.6 潮沙河流,由于潮水的回灌,水质随潮周期变化很大。因此,在一
9、个潮周期内的不同阶段应进行多次采样,找出水质稳定的时间作为采样时间。若不具备条件,可在大潮期分别采集涨潮期内和退潮期内的水样,但在上报结果时应予以说明。3.2 地下水果样时间与频事3.2.1 地下水采样频率应根据要检测的地下水质的时间和空间变化情况来确定。地下水质的变化一般比地表水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缓慢,因此每年在丰水期、枯水期各采样一次是合适的。但各地水期不同,应按当地情况确定采样月份。3.2.4 在地下水没有经过消毒便作为饮用水的采样井,应更频繁地采样以减少任何有损于公共健康的危险。48 3.3 降水果样时间与频率3.3.1 若采样目的是为了确定降水质量的年循环值(季节性变化),应每月采
10、样一次。若掌握降水样品的详细资料,应每周采样一次或者连续采样。49 4 采样器与贮样容器4.1 果样器选用原则4.1.1 若使采样器不对原状水样产生影响,采样器直接与水样接触的部件材质,必须使用高密度聚乙烯、聚四氟乙烯、有机玻璃或不锈钢等对水惰性的材料。金属材料制成的采样器一般不宜于采集痕量金属分析样品。4.1.2 采样器除结构和操作应满足本规程的规定外,还应具备牢固可靠、功能齐全、便于搬运等条件。4.3 果样器羹型选择本规程提供的采样器类型是最基本、最常用的采样器,具体采样器的类型选择,应根据监测对象和水样采集形式确定。4.4 贮样事器材质要求4.4.1 描湾对痕量分析影响很大,样品沾湾除与
11、容器溶出被测物质有关外,还与容器的制造商有关。同一厂商生产的相同类型容器,因材料来源不同,其沽污作用也可能不同.因此,在选择贮样容器时,必须十分谨慎,最好选择同一厂商的同一批号。4.5 贮样事嚣清洗方法4.5.1 清洗贮样器所使用的纯水,指的是符合GB6682-86实验室用水规格中的一级水。4.5.5 检测微生物样晶的贮样容器清洗方法,是参照ISO5667/ 2-85和5667/5-88标准规定的。各地也可因地制宜,采用化学灭菌技术或其他等效的方法灭菌.如采样瓶两周内未使用,使用前须重新灭菌。50 4.6 贮样容器类型选择在选择存放样品的容器时,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还应考虑一些其他因素,比
12、如对温度急剧变化、抗破裂性、密封性能、重复打开的情形、体积、形状、质量、价格、清洗阳重复使用的可行性等。51 5 采样类型与方法5.1 地寝本来样5.1.2.2 瞬时采样指从水体中间歇地随机取样。瞬时采样适用于非均匀水体、不稳定参数和污染程度监测。5.1.2.3 桥梁采样和缆道采样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采样方式,但在流速较大的山区河流采样时,应使用带有重锤的横式采样器。5.2 地下水采样5.2.2.1 从井口水龙头或靠近配水池的水龙头采样,水龙头不应有附件,并能用火焰消毒。为了保证样品直接进入容器,应把容器放在水龙头的下面对准龙头,但不能与之接触。5.2.2.3 对抽取果样来说,应注意先抽水数分
13、钟,使井管内停滞的水和杂质完全抽出后再取样,并确保所采集的样品是从含水层中抽出的新水。5.2.2.4 对深度采样来说,钻孔或井孔必须是清洁的。5.4 特殊项目果样5.4.7 本规程5.4.7条测定水体中包括油膜的油含量时,采样方法是将三角漏斗固定在球形分液漏斗上,采样时打开分液漏斗的支管活塞,手持分液漏斗和三角漏斗,将其倒置迅速插入水中,水样和油膜一并通过三角漏斗进入分掖漏斗中,即将充满时,关闭分液漏斗的支管活塞,快速倒转取出水面。5.4.8 细菌学指标采样除按本规程规定执行外,还应注意以下事项:(1)在同一采样点进行分层采样时,应自上而下进行,避免不同层次水体的搅扰。或在同一采样点,要同时采
14、几瓶水样时,供52 水质细菌学检验的水样应先采集。采样前,禁止用水样冲洗采样瓶。(2)采取自来水样品时,先用酒精灯将水笼头烧灼消毒,再将水笼头完全打开,放水数分钟,然后取样。5.5 水样采集形式5.5.1 水样采集的形式一般取决于以下因素:(1)研究的目的,包括需要分析的参数及提供参数的精度。(2)水体预测物在垂直、横向、纵向三维空间分布均匀程度。(3)经济承受能力,即人力、设备、材料等。5.5.1.1 下列情况适宜用于单水样:(1)流量不固定、所测参数不恒定时。(2)需要考察可能存在的活染物,或需要、污染物最高值、最低值或变化的数据时。(3)测定某些不稳定参数,如溶解性气体、余氯、微生物、有
15、机物和pH时。(4)在制定较大范围的采样方案之前。5.5.1.2 下列情况适用于混合水样z(1)只需测定平均浓度,提供平均水质时。(2)计算单位时间的质量负荷。(3)为了减少分析样品,节约时间、降低1肖耗时。(4)水质在横向和垂直方向分布均匀时。5.5.1.3 湖泊和水库常显示出空间分布的变化,在多数情况下,总值或平均值的变化都不特别明显,而局部的变化显得更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检验单水样比检验综合水样更为有效。53 6 样品保存与管理6.1 样品保存方法6.1.1 过滤处理水样是保证样品稳定性的方法之一。但许多重金属和有机物会吸附在过滤器和滤膜的表面,并且滤膜中的可溶性成分也可能会分离进入样品
16、中,所以滤膜应小心使用,过滤器应清洗干净。如果过撞器可能截留一种或多种被测物质时,就不能采用过滤法。过滤器型号的选择取决于测定参数。一般可采用孔径为0.45m的醋酸纤维滤膜。如果水样中含有人工有机合成溶剂,则不能使用某些材料(如硝酸纤维、醋酸纤维或聚碳酸醋制作过滤器,如必需过滤时,应采用玻璃纤维或聚四氟乙烯过滤器。6.1.3 冷藏保存是一种通常采用的保存技术,但这种保存法不能保持所有元素的完整性,有时候要引起某些元素溶解和沉积,所以冷藏法不能作为一种长期贮存的手段,通常应与加入化学保存剂法联合使用。冷冻法可延长样品贮存时间,但并不适用于一般的保存技术,因为冷冻容易引起物理、化学变化,影响水样的
17、组成。同样,解冻由高速均匀化直至恢复到平衡,也影响到水样中固体元素的变化。因此,冷冻法除测有机项目使用外,一般项目不宜使用。6.1.4 在水样中加入化学保存剂,可以抑制生物作用和防止水样中某些组分在保存期间发生变化,但加入的化学保存剂必须保证对分析测试无干扰。因此,采样前应对酸、碱或其他氧化还原性试剂进行空白试验。另外还应考虑加入化学保存剂引起样品稀释问题,在结果分析与计算中应考虑在内。最好使加入的保存剂有足够的浓度,以便忽略样品稀释的影响。54 6.2 样品保存条件附录A中列出的样品保存时间、容器材质的选择以及保存措施都取决于样品的组成及性质,只能看作是保存样品的一般要求。因此,样品的具体保
18、存条件应与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标准规定的样品保存条件相适宜。55 7 外业工作准备与现场测定参数7. 1 一般准备7.1.4 现场测定仪在校准前,必须按检定周期经法定计量检验机构检定,或自行以正确的方法和允许的准确度及时测试其系统参数。7.3 现场测定参数7.3.1 现场测定是指水样采集后立即在采样现场测定;就地测定是指在水体中直接测定。7.4 现场资料记载7.4.1 断面位置要标出所处的经、纬度。位置描述包括界标、永久坐标参考点及距这些参考点的距离。测站描述主要是描述测站上、下游的水体、水体两岸及河床组成情况。水体的描述包括影响水质或河流的不规划性、河流是否弯曲、河流是否宽浅、是否出现江心洲,或
19、靠近测站是否有支流汇入。河岸要描述坡度、河岸的组成材料及植物高低。河床及泥沙组成物质要描述岩石、砾石、砂、植被等。7.4.2 风向指风的来肉。地面风一般用4、8、16、32个方位表示,本规程按N、NE、E、SE、S、SW、W、NW八个方位表示地面风的风向。风力常用风级表示,即根据风对地面物体影响程度而定出的风力大小等级,一般分13个等级(O12级)。56 8 采样质量保证与控制8.1 采样质量保证长期性的监测计划中应包括质量保证措施。这些措施应对采样过程(包括样品传送期间的保管)中每一步骤中的责任予以明确定义、形成文件,并由外部人员定期对各个环节进行检查。8.2 采样质量控制8.2.1 为了评
20、估样品采集、处理、传递、储藏过程引入的系统误差,必须进行采样器质量控制。对于周期性使用的采样器,质量控制尤为重要。本规程规定用纯水注入采样器作为一个空白样品来进行质量控制。8.2.2 用作现场空白样的纯水,应按不同监测项目的分析方法要求制备,其水质质量必须满足该方法的要求。纯水使用洁净专用容器,由采样人员带到现场,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受油污。8.2.3 采集平行样除按正常采样要求执行外,应注意控制采样操作条件的一致。对水体中非均匀物质或分布不均匀的海染物,在样品灌装时,摇动采样器,使内部样品保持均匀。8.2.4 现场加标样除加标在采样现场按样品要求处理外,其他要求都应与实验室内加标样一致。现场使用的标准液应与实验室使用的为同一标准溶被。57 um|旨由 书号:1580124.57 定价27巳7.00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