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0 ,大小:484.32KB ,
资源ID:241472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2414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DB33 T 398.1-2015 拟穴青蟹 第1部分:苗种生产技术规范.pdf)为本站会员(hopesteam27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DB33 T 398.1-2015 拟穴青蟹 第1部分:苗种生产技术规范.pdf

1、ICS 65.150 B 51 DB33 浙江省 地 方 标 准 DB 33/T 398.1 2015 代替 DB33/T 398.1-2003、 DB33/T 398.4-2006 拟穴青蟹 第 1 部分:苗种生产技术规范 Mud crab Part 1: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larva 2015 - 09 - 25 发布 2015 - 10 - 25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398.12015 I 前 言 本 部分 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

2、利的责任。 本 部分 代替 DB33/T 398.1-2003 无公害锯缘青蟹 第 1部分: 苗种生产技术规范 和 DB33/T 398.4-2006 无公害锯缘青蟹 第 4部分: 苗种。本部分与 DB33/T 398.1-2003、 DB33/T 398.4-2006相比, 除编辑性修改外 主要 技术 变化如下: 新增了术语和定义、亲蟹 培育铺设水泥隔板 设施、饵料培育与水处理设施、苗种计量方法、苗 种质量等相关要求; 修改了亲蟹和苗种培育中的盐度、温度等要求; 完善了亲蟹质量、亲蟹越冬促熟培育、抱卵蟹挑选参数等要求。 本部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 。 本部分由 浙江省水产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3、。 本 部分 起草单位: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温岭 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本 部分 主要起草人:丁雪燕、何中央、丁理法、何丰、周凡、薛辉利。 本部分所代替的历次版本发布 情况为: DB33/T 398.1-2003, DB33/T 398.4-2006。 DB33/T 398.12015 1 拟穴青蟹 第 1 部分: 苗种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 部分 规定了拟穴青蟹( Scylla Paramamosain)苗种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和设施、亲蟹培育、幼体培育、仔蟹培育、苗种质量要求及出池和运输等技术。 本 部分 适用于拟穴青蟹苗种的工厂化生产和质量管理,其他青蟹可以参考。 2 规范性

4、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 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407.4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测 SC/T 2016 拟穴青蟹 青蟹和苗种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溞状幼体 zoea 蟹类受精卵孵化出的前期水蚤状幼虫,一 般分 5期,常用 Z1 Z5表示。 3.2 大眼幼体 megalopa 为 蟹类 后期 水蚤状幼虫,处于浮游向底栖的过渡期 ,有极

5、强的趋光性,常用 M表示。 3.3 仔蟹 juvenile crab 大眼幼体蜕皮后变态形成的蟹形小蟹。初始变态形成的小蟹 称 I期仔蟹;经第二次蜕皮后称 期仔蟹,以此类推。常用 C1、 C2等表示。 4 产地环境和设施 DB33/T 398.12015 2 4.1 场址 选择水质良好、供电保证、交通便捷、附近无污染源、有淡水源的沿海地区。产地环境符合 GB/T 18407.4规定,海水水质符合 NY 5052的规 定,海水盐度 20 30为宜。 4.2 设施 4.2.1 亲蟹培育池 以面积 20 m2 40 m2、池深 1.0 m 1.2 m室内水泥池为宜,占池底 2/3面积铺砂 10 cm

6、 15 cm;池边缘用瓦片或空心砖搭建数个洞穴状 “蟹屋 ”。或在距离池底 10 cm处加设一层水泥隔板,上铺 60目的 PVC筛网,再铺上 10 cm砂层,排水口处不铺砂。有进排水、控温、遮光和充气设施。 4.2.2 幼体培育池 室内水泥池,面积 20 m2 40 m2、池深 1.2 m 1.5 m为宜。有进排水、控温、控光和充气设施。 4.2.3 仔蟹 培育池 4.2.3.1 室内水泥池 可选用幼体培育池,池内铺 设 与培育池底面积等同的网目 2 cm以上的 聚乙烯网片或牡蛎壳作隐蔽物 。 4.2.3.2 室外土池 面积 600 m2 1300 m2、池深 1.0 m 1.2 m 为宜。沙

7、泥质底,设进排水闸门、提水、充气及防逃设施。 4.2.4 饵料培养室 微藻培养水体约占育苗水体的 10%,分一级保种、二级培养与三级培养设施。轮虫培养池可利用室内育苗池,面积 约 占实际育苗水体的 20%。卤虫孵化池可利用孵化池(桶),总水体 约 为育苗水体的 10%。 4.2.5 水处理设施 分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砂滤池、贮水池等。蓄水沉淀池 2口及以上,二级沉淀池加盖或附设顶棚,蓄水量为育苗 生产用水量的 100% 150%;砂滤池日处理海水能力应为育苗总水体的 80%以上。贮水池的贮水能力应为育苗和亲蟹培育日用水量的 30%以上。 5 亲蟹培育 5.1 亲蟹来源 在上年 11月底选择

8、已经交配的人工养殖雌蟹,进行越冬培育;也可在 3月 5月,选择海区捕捞或人工养殖已交配过、卵巢发育成熟的雌蟹。 5.2 质量要求 要求体重 300 g以上,体质健壮无病、活力强、附肢完整无损伤,性腺饱满、外观甲壳前缘透光面积小;抱卵蟹要求卵块完整,紧实有光泽。 DB33/T 398.12015 3 5.3 运输 亲蟹宜用湿布或绳子捆绑后装筐,洒水干运,长距离运输宜带水充气运输。防止日晒、风吹 、雨淋。 5.4 入池 亲蟹运抵后,用清洁海水洗净,用 2 mg/L聚维酮碘浸泡 15 min消毒后入池,培育密度为 每平方米 2只 3 只 。 5.5 培育 5.5.1 水质要求 培育水质符合 NY 5

9、052的规定。用水 应 经过沉淀、过滤、消毒,溶解氧在 5 mg/L以上, pH值 7.8 8.6,盐度 25 30。水位控制在 50 cm 80 cm。 5.5.2 越冬管理 11月亲蟹入池后,池面遮光,不加温,光照强度 为 300 Lx 500 Lx,并保持安静。水温 20 以上,日换水 100%,投喂缢蛏、牡蛎等活贝类及小杂鱼虾,投喂量为亲蟹体重的 3% 5%;水温 12 20 每日换水 1/3 2/3,投饵量控制在 1% 3%。培育期充气增氧,及时清除残饵,保持水质清新。每周对培育池和池内设施进行翻砂 和 清洗。 5.5.3 催熟培育 2月份下旬开始升温,日升温 0.5 ,至 25 保

10、持稳定;充气保持 DO5 mg/L。水温 20 后,可结合换水每天干露 1 h 2 h, 以促进产卵 。发现抱卵的及时挑出另池培育。其他管理 按 本部分 5.5.2执行 。 5.5.4 抱卵蟹培育 水温稳定在 25 26 ,日温差小于 0.5 ;培育用水 按本部分 5.5.1要求 执行 ,日换水量 100%;投喂缢蛏、牡蛎等 鲜 活贝类,每天清除残饵;光照强 度增强到 500 Lx 1000 Lx。 5.5.5 检查与记录 每天检查亲蟹的产卵、抱卵和卵色的变化,当卵块转为灰黑色后,检查胚体心跳频率。同时,观察亲蟹摄食、活动和水质变化等情况,做好培育记录。 6 幼体培育 6.1 育苗池准备 用

11、100 mg/L漂白粉清洗后、再用 15 mg/L高锰酸钾浸泡 20 min消毒,清洁海水洗净后,注入 60 cm清洁海水,加入 5 mg/L 10 mg/L的 EDTA-Na2络合,待用。 6.2 幼体孵化 选卵色呈灰黑色、心率 150 次 /分以上的抱卵蟹,傍晚前经 2 mg/L聚维酮碘浸泡 15 min集中消毒后,放入网 笼或塑料筐中,每筐 1只,每池 1 只 2 只,直接挂于育苗池内,充气孵化。孵化水温控制在 25 26 ,盐度控制在 25 30。幼体密度每立方米水体达到 6104个 10104个(以满池水体计算) 后,移走已孵化的亲蟹 。 DB33/T 398.12015 4 6.3

12、 培育 6.3.1 水质 培育用水 应 经沉淀砂滤、消毒后再用 250 目 300 目筛绢过滤,水质符合 NY 5052要求。 6.3.2 水温 Z1 Z5期水温控制在 25 29 ,前期低,以后日升温 0.5 左右 ,到 29 维持稳定。 6.3.3 盐度控制 Z1 Z4盐度 23 27, Z5期后可降低盐度,日降幅不超过 2,至 M期控制在 17以上。 6.3.4 投饵 6.3.4.1 Z1期、 Z2期投喂金藻、角毛藻、小球藻、云微藻等耐高温单胞藻和轮虫,藻类密度控制在每亳升 20104个 30104个,轮虫日投喂量控制在水体 蟹 幼体数量的 50 倍 100 倍 。 6.3.4.2 Z3

13、期开始投喂卤虫无节幼体,辅以中华哲水蚤、真刺唇角水蚤等桡足类。卤虫无节幼体日投喂量控制在 蟹 幼体数量的 20 倍 30 倍 。 6.3.4.3 Z5期后可适当添加贝、虾等肉糜 。 6.3.5 换水和清污 Z1期、 Z2期以添水为主,每天加水 10 cm 20 cm, Z3期后开始换水,日换水量 20% 50%,进入 M期日换水量 60% 80%。换水网目 Z3、 Z4期用 60目, Z5期、 M期用 50目。根据池底污物沉积情况进行吸污, Z4期后每天吸污 1次。 6.3.6 充气量 每平方米放置 60 目 80 目孔径的散气石 1个。 Z1期、 Z2期微充气,呈微波状; Z3期 Z5期加大

14、充气量,呈微沸状; M期 后 强充气,呈沸腾状。 6.3.7 光照 适当遮光, 1300 Lx 1500 Lx。 6.3.8 病害防治 以防为主,药物使用符合 NY 5071的规定。可采取以下措施: a) 水体经沉淀过滤消毒使用, 视情 况 用 5 mg/L 10 mg/L 的 EDTA-Na2 络合水中重金属离子。 b) 育苗设施 应 消毒处理,可用 100 mg/L 漂白粉清洗、 后用 15 mg/L 高锰酸钾浸泡 20 min。 c) 卤虫卵在孵化前用 200 mg/L 的福尔马林浸泡 30 min,孵化后做好卵壳分离。 d) 幼体上附生聚缩虫等纤毛虫时,用 20 mg/L 福尔马林或

15、1 mg/L 高锰酸钾全池泼洒, 12 h 后换水。 e) 在变态前,采用五倍子等中草药进行预防。 6.4 观察与记录 每天观察记录幼体发育、摄食、活动、密度等情况,经常检测 pH、氨氮、溶解氧等水质指标。 7 仔蟹培育 DB33/T 398.12015 5 7.1 池塘准备 室内 水泥 池用 100 mg/L漂白粉清洗后、再用 15 mg/L高锰酸钾浸泡 20 min,室外土池 要清除淤泥,每 667 m2用 75 kg 100 kg生石灰或 10 kg漂白粉消毒。 7.2 放养密度 室内水泥池 , 5日龄 大眼幼体 每平方 米 3000 只 4000 只 ,仔蟹每平方米 2000 只 30

16、00 只 。 室外土池 ,以放养 5日龄 大眼幼体为主 ,每平方 米 1500 只 2000 只 。 7.3 水质 管理 培育用水直接选用土池沉淀池水,水质符合 NY 5052的规定 , 水位保持在 0.5 m 1.0 m。 室内水泥池培育 水温控制在 28 29 、 光照 2000 Lx以下 、 盐度 17 20为宜 , 每天换水 25% 50%。室外培育适当换水保持水质清新 , DO保持 5 mg/L以上。 整个培育过程连续充气 。 7.4 投饲 管理 饲养前期以卤虫幼体、活体桡足类为主 , 少量 投喂 冰冻桡足类、碎贝肉、碎虾皮;后期以桡足类、卤虫成体及活体小篮蛤为主,少量补充鱼糜。 每

17、日投饲至少 4次,投喂量为仔蟹体重的 2倍 3倍。 8 苗种质量要求 8.1 外观 壳硬、色青、规格整齐;活力强,反应灵敏;肢体完整,体表无外伤,无附着物。 8.2 可数指标 规格合格率,软壳、伤残率应符合表 1的要求。 表 1 青蟹苗种可数指标要求 指标 小规格苗种 (甲壳宽 0.5 cm 1.0 cm, C2 C4期) 中规格苗种 (甲壳宽 1.0 cm 2.0 cm,C5 C6期) 大规格苗种 (甲壳宽 2.0 cm 以上, C6期以上) 规格合格率, % 90 90 95 软壳、伤残率, % 10 8 5 8.3 质量安全指标 符合 SC/T 2016要求。 8.4 出池与运输 8.4

18、.1 规格 当大部分仔蟹变态为 C4期后,规格 5000 只 /千克以下,壳硬后即可出池。 8.4.2 出苗 DB33/T 398.12015 6 8.4.2.1 水泥池出苗 先收集隐蔽物中的仔蟹,再用筛网捞取,最后放水用集苗箱出苗。 8.4.2.2 土池出苗 晚上在 饵料台放少量饵料 , 每 20 min吊捕一次,连续 2个晚上后再用排水法捕捉。 8.4.3 计数方法 8.4.3.1 无水容量法 适用于小规格蟹苗。取样器具为瓢形不锈 钢网杯,捞取集苗容器内的蟹苗,逐只进行计数,重复 2次。计算每杯蟹苗数量算术平均值,并按杯数计算蟹苗总数。 8.4.3.2 重量计数法 适用于中规格和大规格蟹苗

19、的计数。将待售蟹苗充分洗净后用干毛巾吸干水分,随机取样,用精度为 0.1 g的天平精确称取 5 g 10 g蟹苗,称取 2次。取算术平均值计数每克重量的蟹苗只数,并按克数计数出蟹苗总数。 8.4.4 包装与运输 可用蟹苗箱、硬箩筐、泡沫箱装苗,周围衬垫湿草或薄海绵,苗种可叠放 3 层 4 层,每层放苗后覆上一层湿草或湿海绵,盖上硬框沙窗布等运输。途中淋海水,保持湿润, 无 积水。小规格蟹苗也 可用稻谷壳(经 24 h以上海水浸泡、清洗、 25 低温处理)与蟹苗以 3:1比例充分混合后,均匀分撒于带有透气小孔的泡沫盒中运输。 9 标准化苗种生产技术模式图 参见本 部分 附录 A。 DB33/T

20、398.12015 7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拟穴青蟹苗种生产技术模式图 拟穴青蟹苗种生产技术模式图见图 A.1。 一 、亲蟹培育 1、越冬管理 :越冬期间 遮光不加温,光照强度约 300Lx 500Lx。水温 20 以 下,每日换水 1/3 2/3,投饵量控制在 1% 3%。 水温 12 以 下,不投饵。培育期间充气增氧,及时清除残饵,每周进行翻砂清洗。 2、催熟培育 : 2 月份下旬开始升温,日升温 0.5 ,至 25恒温 。水温 20 后,可结合换水每天干露 1h 2h,以促进产卵。及时挑出 抱卵蟹 另池培育。 3、抱卵蟹培育 : 水温稳定在 25 26 ,日温差小于 0.

21、5 ;日换水量 100;投喂缢蛏、牡蛎等活贝类,每天清除残饵;光照强度增强到 500Lx 1000Lx。 二、幼体培育 1、 孵化 与布幼: 选卵色呈灰黑色、心率 150 次 /分以上的抱卵蟹,消毒后放入网笼或塑料筐中,每筐 1 只,每池 1 只 2 只,直接挂于育苗池内,充气孵化。孵化水温控制在 25 26 ,幼体密度每立方米水体达到 61 04个 1010 4个(以满池水体计算) 后,移出抱卵亲蟹 。 2、水质管理 参数 Z1 Z2 Z3 Z4 Z5 M 水温 25 29,前期低,日升 0.5 29左右,维持稳定 盐度 23 27 日降 2 以内、 M 期 17以上 光照 1300Lx 1

22、500Lx 添换水 日添水 10cm 20cm 日换水 20% 50% 日换水60% 80% 吸污 每天 1 次 充气 微波状 微沸状 沸腾状 、投饵管理: Z1期、 Z2期投喂金藻、角毛藻、小球藻、云微藻等耐高温单胞藻和轮虫,藻类密度控制在每 亳升 2010 4个 3010 4个,轮虫日投喂量控制在水体 蟹 幼体数量的 50 倍 100 倍; Z3期开始投喂卤虫无节幼体,辅以 中华哲水蚤等桡足类 。卤虫无节幼体日投喂量控制在 蟹 幼体数量的 20 倍 30 倍; Z5期后可适当添加贝、虾等肉糜。 图 A.1 DB33/T 398.12015 8 三 、仔蟹培育 1、 室内水泥池培育 :池底铺

23、设与培育池底面积等同的网目 2cm 以上的聚乙烯网片或牡蛎壳作隐蔽物。 培育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 2000 只 3000 只,培育 水温控制在 28 29 、 光照 2000 Lx 以下 、 盐度 17 20,强充气,日换水 25%50%。饲料 以桡足 类、卤虫成体及碎贝肉、碎虾皮为主,少量补充鱼糜。 一日 4次, 投喂量为仔蟹体重的 2 3 倍 。 2、室外土池培育:水温要求 20 以上,土池面积 600 m2 1300 m2、水深 1.0 m1.2 m,并经清淤消毒。从后期大眼幼体开始培育, 每平方 米 1500 只 2000 只 。适量换水保持水质清新。饲料 以桡足类、卤虫成体及 活体小蓝

24、蛤为主,投饲方法同水泥池。 四、出苗与运输 、规格: 当大部分仔蟹变态为 C4期后,规格 5000 只 /千克以下,壳硬后即可出池。 、出池:水泥池出苗可 先收集隐蔽物中的仔蟹,再用筛网捞取,最后放水用集苗箱出苗 ;土池出苗由采用晚上吊捕后排水法捕捉。 3、包装与运输。可用蟹苗箱、硬箩筐、泡沫箱装苗,周围衬垫湿草或薄海绵,苗种可叠放 3 层 4 层,每层放苗后覆上一层湿草或湿海绵,盖上硬框沙窗布等运输。 途中淋海水,保持湿润,但也要避免积水。小规格蟹苗也可用稻谷壳(经24h 以上海水浸泡、清洗、 25低温处理)与蟹苗以 3:1 比例充分混合后,均匀分撒于带有透气小孔的泡沫盒中运输。 五、苗种质量: 1、外观: 壳硬、色青、规格整齐;活力强,反应灵敏;肢体完整,体表无外伤,无附着物 。 2、可数指标:( 1)小规格苗种( 甲壳宽 0.5cm 1.0cm, C2 C4期 ),规格合格率 9 0%,软壳、伤残率 10%;( 2)中规格苗种( 甲壳宽 1.0cm 2.0cm, C5C6期) ,规格合格率 9 0%,软壳、伤残率 8%;( 3) 大规格苗种 (甲壳宽 2.0cm以上, C6期以上) ,规格合格率 95%,软壳、伤残率 5% 3、质量安全指标:白斑综合征病毒不得检出。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孔雀石绿和氯霉素等国家禁用药物残留不得检出。 图 A.1(续 ) _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