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3 ,大小:120.06KB ,
资源ID:241979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2419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DB33 T 867.2-2012(2015) 茶树主要害虫测报调查规范 第2部分 茶黑毒蛾.pdf)为本站会员(deputyduring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DB33 T 867.2-2012(2015) 茶树主要害虫测报调查规范 第2部分 茶黑毒蛾.pdf

1、ICS 65.020 B15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 33/T 867.22011 茶树主要害虫测报调查规范 第2部分:茶黑毒蛾 Investigation rules for forecast to main pests of tea plant Part 2:Dasychira baibarana 2012 - 10 - 31发布 2012 - 11 - 30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867.22012 I 前 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DB33/T 867茶树主要害虫测报调查规范分为7部分: 第1部分:茶尺蠖; 第2部分:茶黑毒蛾;

2、 第3部分:茶毛虫; 第4部分:假眼小绿叶蝉; 第5部分:茶橙瘿螨; 第6部分:黑刺粉虱; 第7部分:长白蚧。 本部分为DB33/T 867的第2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主要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 本部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植物保护检疫局、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石春华、商建农、周铁锋。 DB33/T 867.22012 1 茶树主要害虫测报调查规范 第2部分:茶黑毒蛾 1 范围 DB33/T 867的本部分规定了茶黑毒蛾虫口密度调查、成虫羽化进度调查

3、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茶黑毒蛾测报调查。 2 虫口密度调查 2.1 观察区选择 选择不同类型茶园各1块。 2.2 调查时间 从3月中旬至11月中旬,参见附录A、附录B、附录C,每5 d调查一次。 2.3 调查方法 2.3.1 在幼虫发生期用振落法调查,采用5点取样或行列法跳跃式取样,调查时用1m长0.5m宽的塑料膜平辅在茶树根际附近地面,然后用力拍打茶蓬,计录振落在塑料膜上的幼虫数,结果记入表1,档案记录见附录表D.1,计算单位面积虫量,见公式(1)。 每亩虫量(头)=平均每平方米虫量(头)667(1) 2.3.2 将振落的幼虫进行分龄记录,用作分龄预测的材料。 表1 茶黑毒蛾幼虫发育进度及虫口

4、密度调查表 站别 年度 调查日期 平均 各龄幼虫数 1龄 2龄 3龄 4龄 56龄 月 日 茶园类型 样点数 总虫数(头) 头/ m2 头/667m2 头 % 头 % 头 % 头 % 头 % 3 成虫羽化进度调查 3.1 饲养法 从田间采集幼虫100头以上,饲养在与田间温度接近的室内(如养虫室),观察并记录结茧进度、羽化进度,用历期预测法预测次代发生期。 3.2 诱集法 DB33/T 867.22012 2 3.2.1 观察区选择 选择在当地有代表性的生产茶园。 3.2.2 调查时间 5月中旬至11月下旬,每晚18时24时点灯。 3.2.3 调查方法 设置测报灯诱蛾,将每天诱蛾量,记入表2。档

5、案记录见附录表D.2,诱蛾量最多的这段时间,即为发蛾高峰期。 表2 茶黑毒蛾成虫诱蛾量记录表 站别 年度 调查日期 蛾量(头) 月 日 雌 雄 合计 天气情况 备注 4 气象和农事记载 根据影响种群消长的因素,除逐日做好当地温度、降雨记录外,着重记录冬季低温、积雪、春季冷空气活动,夏季降水强度、高温干旱等特殊气象因子,以及干旱、洪涝、淹水等地面水文资料。同时记录主要农事活动。记入表3,档案记录见附录表D.3。 表3 气象、农事调查记载表 站别 年度 调查日期 气象 月 日 平均温度 最高温度 最底温度 降雨量 (mm) 农事活动 备注 DB33/T 867.22012 3 A A 附 录 A

6、(资料性附录) 茶黑毒蛾各龄幼虫的区别 茶黑毒蛾各龄幼虫的区别见表A.1。 表A.1 茶黑毒蛾各龄幼虫的区别 龄别 头宽(mm) 体长(mm) 主要形态特征 1 0.450.5 2.53.5 头部黑色,体暗褐色或黑色,次生刚毛未出现,体上毛稀少。 2 1.01.1 68 头部黑色,体暗褐色,前胸背板可见,但不清晰,肉眼观察可清楚看到第一腹节及第八腹节背上有棕色毛簇。 3 1.41.5 1013 头部黑色,头盖隐约可见,前胸背板及脊线清晰,前胸背板棕黑色,身上有明显的色彩,腹14节有棕黑色毛簇,第八节明显较长。 4 2.42.5 1423 “人”字型的头盖缝十分清楚,腹部14节毛簇呈毛刷状,但不

7、整齐。 56 同上 2432 腹部背上4丛刷状毛长短一致,排列整齐,其他同4龄。 DB33/T 867.22012 4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茶黑毒蛾幼虫分龄历期 浙江杭州 茶黑毒蛾幼虫分龄历期见表B.1。 表B.1 茶黑毒蛾幼虫分龄历期 历期(d) 代别 1龄 2龄 3龄 4龄 56龄 合计 12.34 4.07 5.45 6.92 6.20 34.98 4.00 2.96 3.91 3.79 5.75 20.41 4.40 2.60 3.41 3.52 7.55 21.48 4.15 3.52 3.85 4.71 10.54 26.76 DB33/T 867.22012 5

8、C 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不同茶区茶黑毒蛾各代各虫态发生期(月) 不同茶区茶黑毒蛾各代各虫态发生期见表C.1。 表C.1 不同茶区茶黑毒蛾各代各虫态发生期 地点 代别 卵 幼虫 蛹 成虫 1 10上次年3下 4上5中 5上5下 5下6中 2 5下6中 6上7上 6下7中 7上7下 3 7上7下 7中8下 8上8下 8中9中 安徽 (黄山) 4 8中9中 8下10上 9中10下 10上11上 1 10上次年4上 3下5上 5上5中 5中6上 2 5中6中 5下7上 6中7下 上7下 3 7上8上 7中8下 8上9上 8中9上 浙江 (杭州) 4 8中9中 8下10中 9中10下 10上

9、11上 1 10中次年4上 4中5下 5中6上 6上6下 2 6上6下 6中7中 7上下 7中8上 3 7中8上 下9上 8中9上 8下9下 贵州 (都匀) 4 8下9下 9上10中 9下11上 10中11中 DB33/T 867.22012 6 D D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农作物病虫调查资料表册 茶黑毒蛾 ( 年) 病虫测报站名_盖章 站址_ (北纬_东经_海拔_) 测报员_ 负责人_ 编制单位:浙江省植物保护检疫局 DB33/T 867.22012 7 表D.1 茶黑毒蛾幼虫发育进度及虫口密度调查表 调查日期 平均 各龄幼虫数 1龄 2龄 3龄 4龄 5龄 月 日 茶园类型 样点数 总虫数(头) 头/m2 头/667m2 头 % 头 % 头 % 头 % 头 % DB33/T 867.22012 8 表D.2 茶黑毒蛾成虫诱蛾量记录表 调查日期 蛾量(头) 月 日 雌 雄 合计 天气情况 备注 DB33/T 867.22012 9 表D.3 气象、农事调查记载表 调查日期 气象 月 日 平均温度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降雨量 (mm) 农事活动 备注 _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