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47. 080 u 3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1999- 08-31发布GB / T 17844-1999 idt ISO 8848: 1990 小艇遥控操舵系统Small craft- Remote steerillg systems 2000 - 06 -01实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GB/ T 17844 1999 前本标准等同采用ISO8848: 1990(小艇遥控操舵系统。对于功率为1540kW简单舷外挂机适用的遥控操舵系统,其专门规定见GB/T178451999(小艇功率1540kW舷外挂单机遥控操舵系统。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
2、七研究院七O八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六0一院、第七研究院七O八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春燕、张吉胜、林德辉、李振声。GB / T 17844- 1999 ISO前言IS0(国际标准化组织)是各国标准机构CISO成员团体)的世界性联合组织。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一般由各IS0技术委员会进行。每个成员团体对某技术委员会所从事的课题感兴趣,都有权参加这个委员会。与IS0有联系的政府和非政府性的国际组织也参加这项工作。IS0与国际电工委员会CIEC)在电工技术标准化工作中密切合作。各技术委员会拟定的国际标准草案,先分发给各成员团体征求意见,至少要有75%的成员团体投赞成票才能发布为国际
3、标准。IS0 8848是由IS0/TC188小艇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注1:本国际标准规定了遥控操舵系统的要求和试验方法。对于功率为1540kW简单舷外挂机适用的遥控操舵系统,其专门规定见ISO9775(小艇功率1540kW舷外挂单机遥控操舵系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小艇遥控操舵系统Small craft- Remote steering syt. tems 1 范围GB/ T 17844 1999 idt ISO 8848: 1990 木标准规定f远距离推拉软轴操舵系统及其主要部件的要求有|试验方法4豆标准适用于功率大f15 kW舷外挂单机、双机以反所有舷内机、舷内。L舷外在进装责和l喷水推进
4、装置的小艇。2 定义丰;标准采用下列定义。2. 1 操舵系统steering system 远距离传递人力至舵、舷外投机、舷内机舷外推进装置或喷水推进装是所必需的所有部件的总成。2.2 艇载操舵系统boat-mount ld teering system 输出推杆的导向管固定j二艇上的操舵系统。2. 3 机载操舵系统motoT-mountcd steering system 输出推杆的导向管固定于发动机上的操舵系统。2.4 拉杆drag link 在机载操舵系统中,将输出推杆t的线陀力传递至2之动机的操舵臂t的连接杆。2.5 舵柄helm 将操舵力输入操舵系统软轴或其他传力装置的机构,舵轮或其
5、他手4J操纵装置不包括在内2.6 最低保持系统性能minimum rctained system performance 试验后操舵系统具备的能力.通过舵轮!N11:他正常操作.在舵柄上/.1:牛不大r27 N m的转垣.以使操舵系统有能力获得在中间位置每侧进行奇少90%的正常操舵弧度。本标准不规定航行中的小艇的操舵系统性能,但拟为设计和试验提供定量极限值。3 -般要求3. 1 安装到艇k的操舵系统应成套供应。舷外挂机艇的操舵系统应成套供应乞推杆输出端的连接处(如图l所示)。3. 2 操舵系统庇按本标准进行安装。3. 3 对于舷外挂班机的小艇应加以标识,且应指出是适宜于机载操舵系统还是艇载操舵
6、系统.gJi;两Jf皆宜。丰?适宜于艇载操舵系统,还应指山适宜于井架安装还是艇板安装,或两者皆有Chl民12) ,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08-31批准2000 - 06-01实施G8/ T 17844-1999 最nu nu q 置中v-一刊相何4丁12.7 (最大)联接器虫草母7/8-14UF-2B 螺纹(艇载操舵系统选用)注:最小行程:行程中间位置的两侧各100rrtm , 最大行程:行程中间位置的两侧各115mm。图l输出推杆注:若在发动机并架侧向接头上装设旋转接头.则发动机井架应保证从转动轴线至发动机轴线具有380mm行程中间位置转动轴线至腕板面距寓102-3 t发动机井架安装
7、和板安装)转动轴线位于发动机安装面顶部之上,最大12(发动机井架安装和解板安装)固定架的发动机安装面380mm行程中间位置转动轴线至发动机轴线发动机轴线的电板安装380mm行程中间位置转动轴线至发动机轴线a)发动机井架安装注:最小行程:行程中间位置的两侧各100mm , 最大行程:行程中间位置的两侧各115mm。图2艇载操舵系统GB / T 17844- 1999 3. 4 影响操舵系统安全运行的所有螺纹紧固件应增加锁紧措施。3. 5 其使用影响操舵系统安全运行的螺纹紧固件,在艇上安装操舵系统时拟对其进行安装或调整的螺纹紧固件,以及预期在安装和调整过程中会受到干扰的螺纹紧固件,均应按照说明书所
8、推荐的锁紧装置予以正确锁紧,并符合3.5.13. 5. 3的规定。3. 5. 1 禁止使用松动的锁紧垫圈、螺纹变形及粘合的紧固件。3. 5. 2 禁止使用普通螺纹锁紧螺母,除非它们允许调整,而且一旦松动时不会出现部件完全分开或其他完全丧失操舵能力的现象。注2:对安装后不拟拆卸的组件,选用的锁紧方法由操舵系统制造厂酌情考虑。3. 5. 3 锁紧装置的设计,应使其在安装后非专业人员通过目检或触摸就能确定其存在。3. 6 禁止使用依靠弹簧来保持连接的连接件,包括快速拆卸接头。4 舷外挂机和舷内机舷外推进装置要求4. 1 舷外挂机的止舵装置应允许向两侧各作至少300的角位移。4.2 舷外挂机应符合图3
9、和图4所示的尺寸要求。16Z(最大)任何一端16(最小)发动机轴线292士13注:管子两端可以具备等长螺纹或对左操舵装置可换用。图3装于发动机上的操舵管操舵轴线图4装于发动机上的操舵斜轴线GB / T 17844-1999 4.3 将舷外挂机连接到操舵输出推料(如回l所示)J.所必宿的配件应随舷外拉机一起供应。4.4 舷外挂机应设计成在发动机倾斜和旋转的任何联合作用时.都不致造成发动机、发动机附属设备和艇载操舵系统(按罔2所示安装)、机载操舵系统(若发动饥设计成两种操舵系统使用)的任何损伤。应提供相应的书面资料和安装说9l.明确指出!但使川的操舵系统的类型。4.5 舷外挂机设计的几何形状,应确
10、保在最大操舵弧度的稳个范tli1内.在其操作的垂在丽内垂直子操舵臂连接点处施加3300N静载荷11才.不会导致操舵输:l推杆的载荷大于7.2. 1的规定值。4.6 舷外挂机的操舵臂应具有3/1524统一标准细牙幌纹.1在占在连接处有直径为9.6:9. 9 mm的平孔。4. 7 舷内机舷外推进装置应设计成有合适的几何形状.以确保在舷外推进操舵轴线上施加680N rn 的转矩时.不会导致操舵部件的载荷大r7.2.1的规足值。5 操舵系统要求5. 1 机载操舵系统应符合图1、图3和图4所乐的尺寸要求。5.2 舷外挂机装置的艇载操舵系统!在符fT阁l和因2所示的尺才要求。如Jlj有两根转动轴的万向挫头
11、替代困2所示的接头时.垂直子.板丽的输血位于发动机固定架水平因之tO13 mm处。第2恨轴线向距艇板内表面1001l5mm.并且距面向发动机的第1根轴线不超过28.S mmu 5.3 操舵软轴在发动机端!在打仁表明操舵系缆长度的印记.该长度为舵轮轴中心豆在1J腥中间1布置时操舵输出推忏孔中心的距离。5.4 转舵装置的安装说明书.I.包括可与转舵装置相匹配的路轮最大直径相最深凹度的建议(见|到)。此外.舵轮最大直径和最深凹度值f.i.永久性地标记在转舵装置组件上,以便在安装已拆除舵轮的转舵装置时查肴。凹.1.111盘舵轮水平线注:所列出的标准直径是取实际直径减去50mm , l苦15 操舵轮GB
12、 /T 17844- 1999 5. 5 操舵系统和1部件应符什第7:fF: j开规定的试扮要求。5.6 可能暴露在阳光下的塑料和什成橡胶,应选用抗紫外线老化的材料d5. 7 可能用于机舱内的塑料和合成橡胶.院选用耐盐雾、耐燃油、机?由和抗热老化的材料n6 安装6. 1 除r专门川于有特殊规定的艇内发动机或舷外挂机的装置以外.也使用机载操舵系统!.l);艇载操舵系统。6.2 如果在舷外挂机艇_t安装机载操舵系统,操舵软轴:nx:Hftli1(t传力机构院选择为:安装后在行程中间位世时,输H推杆琪等效部件连接处(如醉J6所月二H发动机IIL、线的距离主少为2.70mm们图6机辅操舵系统6.3 如
13、果在舷外撞舰艇上安装艇载操舵系统,则操舵软辑或其他型式的传力机构Jlli.选择为:安装后在行程中间位置时,输出推轩或等放部件连接她应至少到这最旗舰中心线处。软轴应系于小艇t软制i同在器的转l1;处.其相对于艇板上的发动机中心线的位置.Il 刽2所ii。6. 4 舷内机舷外推进装贤或喷水推进装艳的安装.).1.做到在推进装置旋转初倾斜的i联合作JtI下.在推进装商及J-t附件以及艇或操舵系统的任何部件之间,无任何损伤。6.5 软轴的f就应尽可能少弯曲,弯曲处的弯曲半径应尽可能地取大且不能小r制jiE厂ti芹的后小、径。6.6 选用的操舵轮和轮辅11.v:lU互匹配,常规ldr.lt;江见图7,6
14、. 7 安装后的操舵系统和部件应符合7.1的试验要求。6. 8 操舵软轴穿过位于静浮水面以下的挂机井架侧哇时,软轴穿过的孔I!:L适当密封。GB/T 17844-1999 、注;轮章E键最小为4.79mm,最大为5.07mmt忖护j 79.5(最大,参考值)斗-+-I-l-一-4、,.,_22. 2+1 . r) 1l骨a)至凸肩的间隙b)轮般c)操舵轮轴与舵轮配合图7操舵轮轴和轮载7 试验要求7. 1 安装后的试验下列试验用于确定操舵系统在小艇上安装后,与舷外挂机结合处的设计强度的可接受性。7. 1. 1 操舵系统应能在推、拉两个方向上承受一沿操舵输出推杆轴线,施加在操舵输出推杆连接孔处的3
15、300N静载荷,试验后不致丧失其操舵能力,其尺寸的改变应符合图2的要求。沿输出推杆轴线测量的永久变形应不超过6.35mm。? 1. 2 操舵系统应在推、拉两个方向上承受施加于下列适当部位的450N单一切向载荷:一一在舵轮轮缘上任一点;一一在舵轮外部四周任一手柄的中心点;一一在其他操舵装置最大力矩作用点。在维持最低保持系统性能的任何位置处,轮缘、舵轮柄或手柄上不超过100mm的地方,分别沿每个方向接着施加670N的单一轴向载荷。在上述载荷作用下,安装表面或艇结构不应有任何裂纹和不能GB / T 17844-1999 达到规定载荷的变形。在载荷试验结束时,操舵系统应在其状态下进行最低保持系统性能的
16、试验。进行该项试验之前不允许对操舵系统校正。由于施加本条所规定的作用载荷,使操舵系统不能维持最低保持系统性能,或者使操舵控制所必需的部件包括转舵装置、艇板或发动机井架的任何部分从艇上分离,均属试验不合格。7. 2 部件试验下列试验用于确定操舵系统部件可接受的最低设计衡准。7.2.1 操舵软轴和输出组件试验7. 2.1.1 每个操舵软袖和输出组件(包括艇载操舵系统元件)以及每个整体配件,在整个传送范围内,应能承受施加于操舵输出推杆连接孔处的9000N拉伸和压缩轴向载荷,而无部件分离。7.2. 1- 2 应在操舵输出推杆孔中心线处,施加一个900N的单独悬臂载荷,该推杆元支承部分的长度至少为190
17、mm,而不致在推杆孔处产生超过1.25mm的永久挠曲。7.2.1.3 推拉操舵软轴的输出推杆应能在如图8所示的士1670 N交变载荷的作用下不致产生部件分离。该载荷应能通过推杆的连接孔反复作用50000次。图8输出推杆疲劳试验7. 2. 2 转舵装置试验当装有舵轮所标定的最大直径和最深凹、度的舵轮时,经下述试验后,转舵装置不应丧失操作功能。双软轴操舵系统的转舵装置应符合每个软轴分别安装的要求。7. 2. 2. 1 轴向载荷试验应在任一单个部位施加670N的推拉载荷,其分布不超出下列各项100mm的范围:一一舵轮轮缘;一一舵轮外部四周的手柄;一一其他操舵装置最大力矩作用点的手牺在任一地方,载荷作
18、用方向应平行于操舵轴轴线,加载10次,每次持续5s。7.2.2.2 切向载荷试验在下列任一位置处沿每个方向施加450N载荷:一一舵轮轮缘的任何一处;一一在舵轮外部四周任一手柄的中心点;一-任何其他操舵装置上最大力矩作用点。在任一单个位置处,作用载荷应与操舵轮轮缘或其他操舵装置的转动部分在同一平面并与之成切向,在整个操舵范围内任一点处加载10次,每次持续5s。7. 2. 3 舵轮试验注3:所有金属舵轮或木结构舵轮,以及无塑料构件的舵轮,可以免做热调节试验(7.2.3.1)和紫外线照射试验7.2. 3. 1 舵轮在进行机械试验前,应进行3次热调节试验。一次热调节试验规定为:一一在21C土2C下保温
19、3h; 一一在一34C土2C下保温3h; -一在21C士2C下保温3h; G/T 17844 -1999 一一在71C士2C下保温3h。? 2. 3. 2 热调节以;验完成后.舵轮应用一番RS11光灯或等般的紫外线灯在距离为480mm.60 (、的温度下持续紫外线照射110h o 7.2. 3. 3 热调节试,盼和紫外线照射试验完成后,舵轮院在温度为2024C中至少保持3h.然后进行7.2.3. 3. 17. 2. 3. :3.:3的机械试验。? 2. 3. 3- 1 轴向载荷试验应在任一单个部位施加1670N推拉载荷.Jt分布不屈:lj下列各项100mm的范围:一一舵轮轮缘;一一舵轮外部四周
20、的手柄。在任一个位置处,载荷作用方向山乎行于操舵轴轴线,加载10次,每次持续5S.而不致使轮缘或轮辐手柄产生裂缝或超过25.1mm的永久变形。? 2. 3. 3. 2 切lj载荷试验在下列部位每个方向施加450N切向载荷:一一舵轮轮缘的任何一处J-在舵轮外部四周任4手柄的中心点.在任一单个部位处.作用载荷应与操舵轮轮镰或其他操舵装置的转动部分在同一平面并与之相切,加载10次,每次持结5Ii而无裂缝。7.2. 3- 3- 3 冲击载葡试验应采用因9所示的装置和下列步骤E使用的冲击试验装置(见附9)在是完全充满铅,直径为250mm.共产生785N忡市的皮袋,该皮袋悬技在一根自由摆动的钢丝上,从支承
21、点至质心的距离为2250 2 300 mm。皮袋的冲击回应是一个直径为250m时前端恼。按图9所示,通过摆动将皮袋提起足够的弧度,以对刚性安装的舵轮产生所需要的冲击力。词雄模噩应刚性固定以防止移动。只要能验证其是等放的,也口I采用不阳于上述规定的装置,例如:落体.愈.F 图9舵轮冲击试验装置图9中J最小为2250mm.最大为2300mm; 1 =785 N; i一一冲击值,N.;!l.见表1; 1 OOOi h= F一(mm).且表1 GB / T 17844 1999 表l冲击试验(见7.2.3.3.3)N 1Tl rnm 第一次1(,0 204 第二次27 ,. :15 -一-第次冲击战验:h为204mm,在轮缘的任何位置处,舵轮应能采受IGON口的单.冲击而不致产生下列情况:一,当舵轮安装在操舵系统中时.导致最低保持系统性能丧失的变形:一-便进行该项试验前放己存在的任何裂纹扩展;出现新裂缝u第二次冲击试验:h为345mm.在轮缘的任何位置处舵轮应能承受270N m的单一冲击,而不致产牛轮缘与轮毅的完全分离。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