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8 ,大小:194.98KB ,
资源ID:245324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2453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GB T 19751-2005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安全要求.pdf)为本站会员(twoload29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GB T 19751-2005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安全要求.pdf

1、ICS 43.080.01 T 47 占2-. G/T 19751 2005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safety specification ZEJL-1比曰2005-10-01实施2005-05-23发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国家标(叫一一一一G/T 19751-2005 前本标准参考ECER100 (关于就结构和功能安全性的特殊要求方面批准蓄电池电动车辆的统一规定、ETAHTP001(混合动力汽车技术要求、GB/T18384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并结合国内混合动力汽车的特点编写。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

2、起草单位2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东风电动车辆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g赵静炜、陈全世、杨孝纶、何云堂。I 二一一一一GB/T 19751-2005 合动力电动汽车安全要求范围本标准规定了M类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定义见GB/T19596)特殊的安全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车载电路的最大工作电压低于660V(AC)或1000 V DC) (依据GB156-1993的规定)的M类混合动力电动汽军.其他类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

3、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156-1993 标准电压(neqIEC 38 , 1993) 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一1993,eqvIEC 529:1989) GB 14023 车辆、机动船和由火花点火发动机驱动的装置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法(GB 14023一2000,idtIEC/C1SPRI2:1997) GB 18655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GB18655-2002 , idt IEC/ CISPR25: 1995) G

4、B/T 17578 GB/T 17619 客车上部结构强度的规定(GB17578-1998, eqv ECE R66) 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T 18384. 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1部分z车载储能安全GB/T 18384.3-200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g人员触电防护GB/T 18387 电动车辆的电磁场辐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宽带9kHz- 30 MHz (GB 18387-2001,idt SAE J551/5 :1 995) 3 4 4. 1 GB/T 19596 电动汽车术语GB/T 4094. 2-2005 电动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

5、志术语和定义GB/T 19596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高电压high vol tage 最大工作电压大子等于60V (AC)、25V DC)的电压为高电压.要求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应满足国家汽车相关标准的安全要求,同时满足本标准规定的特殊要求。4. 1. 1 车辆结构要求动力蓄电池4. 1.1. 1 动力蓄电池的绝缘电阻、爬电距离的要求应符合GBjT18384. 1的要求。M类定义见GB/T15089. 1 G/T 19751-2005 4. 1. 1. 2 应保证车辆的任何地方不得有安装在车辆上的动力蓄电池产生的危险气体聚集。4. 1. 1. 3 动力蓄电池舱应尽可能与乘客舱隔开

6、。动力蓄电池舱应确保均匀散热和遗风,使车辆运行过程中或过程后,动力蓄电池处于安全允许的温度范围内,动力蓄电池排出的有害气体能安全地逸到大气中,不允许排到乘客舱。4. 1. 1. 4 在发生意外事故或其他故障条件下,动力蓄电池可能会释放出较多的有害物质,此时应使其危险降到最低限度,尤其要注意乘客舱。4.1. 1. 5 动力蓄电池和动力电路系统应通过断路器和熔断器进行保护。该装置应能在车辆制造厂规定的过流、与动力蓄电池连接的电路出现短路的情况下,自动断开与动力蓄电池的连接电路。该装置的响应时间应由车辆制造厂根据动力蓄电池参数、动力蓄电池和电路发生过流或短路的防护方式来确定。4.1. 1. 6 动力

7、蓄电池类型应清晰可见地注明动力蓄电池的化学类型以便识别。4. 1. 2 触电防护要求4. 1. 2. 1 防止与动力电路系统中带电部件直接接触非高电压动力电路系统本标准不做要求。高电压动力电路系统应满足下列要求$4. 1. 2. 1. 1 车辆不得含有暴露的导线、接线端、连接单元。动力电路系统的带电部件,应通过绝缘或使用盖、防护栏、金属网板等来防止直接接触。这些防护装置应牢固可靠,并耐机械冲击。在不使用工具或无意识的情况下,它们不能被打开、分离或移开。4. 1. 2. 1. 2 来防护。4. 1. 2. 1. 3 4. 1. 2. 1. 4 在乘客舱及行李箱中,带电部件在任何情况下都应由至少能

8、提供IPXXD防护等级的壳体发动机舱中的带电部件应设计为只有在有意接近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接触到。打开机盖后,与系统连接的部件应具有IPXXB防护等级。4. 1. 2. 1. 5 车辆其他地方的带电部件,应提供IPXXB防护等级。注,IPXXB和IPXXD防护等级分别指通过佼接试指、试线与危险部件的接触(具体规定见GB4208). 4. 1. 2. 1. 6 车辆标志4. 1. 2. 1. 6. 1 动力蓄电池包及4.1. 2. 1. 1中规定的、容易接触的带电部件的防护罩等应清楚地标注图1规定的标志,标志应清晰牢固。注,GB/T 4094. 2-2005规定的标志(底色为黄色,边框和符号为黑色

9、)。图1高压警告/电击危险标志2 GB/T 19751-2005 4. 1. 2. 1. 6. 2 高电压配线线皮应统一由橙色和/或橙色套管构成。4. 1. 2. 2 防止与动力电路系统中外露可导电部件的间接接触非高电压动力电路系统本标准不做要求。高电压动力电路系统需满足下列要求s4. 1. 2. 2. 1 所有电气的设汁、安装应避免相互摩擦,防止绝缘失效。4. 1. 2. 2. 2 位均衡。应通过绝缘的方法来防止间接接触,并且使车载的外露可导电部件电联接在一起,达到电4. 1. 2.3 绝缘电阻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高电压电路系统和电平台应绝缘,绝缘电阻值的要求应符合GB/T 18384.3-2

10、001中6.2. 2的规定。4. 1. 2.4 电位均衡电位均衡应符合GB/T18384.3-2001中6.4的规定。4. 1. 3 动力电路系统和燃料供给系统4. 1. 3.1 燃油系统设计的安装位置及管路应避开温度较高的热源以及动力电路系统等可能产生电弧的地方,尤其不能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4. 1. 3. 2 动力电路系统和燃油供给系统设计的安装位置及线路、管路走向应保证两个系统具有安全距离或保证有效隔离。4. 1. 3. 3 车辆在各种使用条件下,供油管路与其接头不允许有泄漏。一旦发生燃油泄漏时,设计上应保证绝不允许流到动力蓄电池和高电压电路系统。4. 1. 3. 4 对于使用汽/柴油之

11、外燃料的车辆,燃料供给系统须满足其相应燃料车辆标准的安全要求。4. 1. 4 车辆碰撞的特殊要求4. 1. 4.1 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规定进行相关的碰撞试验,满足相关的要求,以及下列要求。4. 1. 4.2 乘员保护进行碰撞试验时应满足下列要求和4.1. 1. 5的要求2al 如果车载储能装置安装在乘客舱的外部,进行碰撞试验中和试验后,动力蓄电池包及其部件bl c) dl 动力蓄电池、蓄电池模块、电解液)不得穿入乘客舱内。如果车载储能装置安装在乘客舱内,车载储能装置的任何移动应确保乘客的安全。近行碰撞试验中和试验后均不能有电解液进入乘客舱。进行碰撞试验中和试验后储能装置不能出现爆炸、着火。4

12、. 1. 4. 3 第三方保护进行碰撞试验时,动力蓄电池包及其部件(动力蓄电池、蓄电池模块、电解液)或超级电容器等储能装置不能由于碰撞而从车上甩出。4. 1. 4. 4 防止短路进行碰撞试验时,应防止造成动力电路的短路。4. 1. 4. 5 绝缘电阻的测量碰撞试验结束后,按照GB/T18384.3-2001中6.2.2的要求(不需进行准备阶段)进行绝缘电阻的测量,并满足绝缘电阻的要求。4. 1. 4. 6 其他要求对于使用汽/柴油之外燃料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应满足相应燃料的相关安全标准要求.4. 1. 5 翻车时车载储能装置的安全要求3 GB/T 19751-2005 翻车时军载储能装置应满足

13、4.1.4的要求,同时混合动力电动客车的储能装置应满足GB/T17578 的要求.4. 1. 6 防水要求应通过一个绝缘电阻值监测系统提供防水监控,或通过遮蔽电压设备(非高电压部件本标准不做要求)防止其暴露在水中或依靠其他方式。如果车辆安装了绝缘电阻值监测系统,应符合GB/T 18384. 3-2001中7.3. 1的要求。如果车辆未安装绝缘电阻监测系统,应进行GB/T18384. 3-2001中7.2规定的试验,试验中和试验后车辆不会损坏,不会丧失行驶能力,并满足GB/T18384.3-2001中7.3. 2的要求.4.2 功能安全要求4.2. 1 起动程序4. 2. 1. 1 应通过一个钥

14、匙开关起动车辆。4. 2. 1. 2 对于需要外接充电的车辆,当车辆与外部电路(例如s电网、外部充电器连接时,不能通过其自身的驱动系统使车辆移动。防止车辆在钥匙开启状态和换挡器在行驶和倒退位置时开动车辆。而且,应提供必要的互锁装置2一一除非换挡器位置选择在停车或空挡,在任何其他位置时控制器都不能向车辆传输移动的最初动力;起动钥匙只有点火开关在关的状态,换挡器在停车的状态时才能够拔掉。4.2.2 行驶和停车4.2.2.1 车辆应通过一个明显的信号装置提示驾驶员车辆可以起步行驶,这个信号装置可以是GB/T 4094. 2一2005中规定的运行准备就绪信号装置。4.2.2.2 车辆行驶时产生的氢气要

15、求符合GB/T18384. 1的规定。4. 2. 2. 3 当车辆处于停车,发动机不工作时,如果车辆仍处于可行驶状态,或只通过一个操作动作就可使车辆处于可行驶状态时,则应通过一个信号(声学或光学信号明显地提醒驾驶员。可行驶状态=在这种状态,当踩下加速踏板时,车辆可能行驶。4.2.2.4 如果车辆装有在紧急情况时例如z某部件过热)可限制操作的装置,则应通过一个明显的信号通知车辆使用者。4.2.2.5 当车辆在停车状态以及钥匙开关在关位置时,车辆不得自动起动发动机给动力蓄电池充电。4. 2. 2. 6 需要外部充电的车辆,车辆充电时氢气测量及要求应符合GB/T18384. 1的规定.4.2.3 手

16、动开关应配备一个手动开关来断开车载动力电源(例如2动力蓄电池)。当车辆因维修保养或故障,不能确保高压系统绝缘时,该开关能够切断高压动力电路系统。4.2.4 电磁兼容性车辆应满足GB/T18387及GB14023、GB18655、GB/T17619的要求。4.3 故障防护本条规定了混合动力汽车特有的系统和部件出现故障引起危险的防护。其他系统和部件应同内燃车辆一样处理。4. 3. 1 电气联接电气联接件任何不期望的断开都不应导致车辆产生危险。4.3.2 过流切断装置4 1 GB/T 19751 -2005 当电流过大时,应使用一个电路保护器、切断装置或熔断器断开动力电路。该装置可以是4.1.1.5

17、规定的断路器。5 用户使用手册在用户使用于册中应特别注明混合动力汽车独特的方面。例如2车辆安全规定(例如车上橙色线表示高电压线5车辆上各种安全标志的说明等).防险对策,正确的操作(例如z说明书上一定要强调说明搬运车辆时要抬高驱动轮,用拖车搬运。如果不得不用绳子,轮胎接地牵引的情况下,一定规定出允许的车速和行驶的距离)以及车辆维护的规定等。5 的。ON-mh户同阂。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T 19751 2005 国中晤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网址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晤印张o.75 字数11干字2005年9月第一次印刷开本880X1230 1/16 2005年9月第一版、是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