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B 135186 本标准适用于收购、销售、调拨、储存、加工和出口的商品小麦。 1 分类 根据冬种、春种小麦的皮色和粒质分为六类: 1.1 白色硬质小麦: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达70以上(含70),硬质率达50以上。 1.2 白色软质小麦: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达70以上(含70),软质率达50以上(含50)。 1.3 红色硬质小麦:种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达70以上(含70),硬质率达50以上。 1.4 红色软质小麦:种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达70以上(含70),软质率达50以上(含50)。 1.5 混合硬质小麦:种皮红色和白色互混,硬质率达50以上。 1.6 混合软质小麦:种皮红色
2、和白色互混,软质率达50以上(含50) 。 1.7 特殊品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品质情况分别归属或另订标准。 2 质量标准 2.1 各类小麦按容重分等。等级指标及其他质量指标见表1、表2、表3 。 2.1.1 北方冬小麦质量指标见表1。 表 1 容 重 (g/L) 不完善粒 杂质,水分 色泽、气味等级 最低指标 总 量 其中:矿物质1 7906.0 1.0 0.5 12.5 正常2 7703 7504 730页码,1/4GB 135186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rR135100A.htm 2.1.2 南方冬小麦质量指标见表2。 表 2 2
3、.1.3 春小麦质量指标见表3。 表 3 5 710容 重 (g/L) 不完善粒 杂质, 水分 色泽、气味等级 最低指标 总 量 其中:矿物质1 7706.0 1.0 0.5 12.5 正常2 7503 7304 7105 690容 重 (g/L) 不完善粒 杂质, 水分 色泽、气味等级 最低指标 总 量 其中:矿物质1 7706.0 1.0 0.5 13.5 正常2 7503 730页码,2/4GB 135186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rR135100A.htm 2.2 各类小麦以三等为中等标准,低于五等的为等外小麦。 2.3 实行全项目增减
4、价的容重基础指标,在三等指标上增加10g/L。但容重高于810g/L以上的,不再增价。 2.4 收购小麦水分的最大限度和小麦安全储存水分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2.5 小麦赤霉病粒最大允许含量为4.0,单立赤霉病项目,按不完善粒归属。 小麦赤霉病粒超过4.0的,是否收购,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必须收购时,一定要单独保管,就地妥善处理,不外调。 2.6 毒麦、麦角、小麦线虫病、小麦腥黑穗病等属于杂质。有的又是检疫对象,严加控制,超过有关规定的,不外调。 2.7 黑胚小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是否收购或收购限量。收购的黑胚小麦就地处理,不外调。 2.8 卫生标准和动植物检疫项目,
5、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3 名词解释 3.1 容重 指粮食籽粒在一定容积内的重量,以“g/L”表示。 3.2 不完善粒,包括下列尚有食用价值的颗粒: 3.2.1 虫蚀粒 被虫蛀蚀,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3.2.2 病斑粒 粒面带有病斑,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包括赤霉病粒)。 3.2.3 破损粒 压扁、破碎,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3.2.4 生芽粒 芽或幼根突破种皮的颗粒。 4 7105 690页码,3/4GB 135186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rR135100A.htm 3.2.5 霉变粒 粒面生霉或胚乳变色变质的颗粒。 3.2.6 赤霉病粒
6、籽粒皱缩,呆白,有的粒面呈紫色,或有明显的粉红色霉状物,间有黑色子囊壳。 3.3 杂质,包括下列几种: 3.3.1 筛下物 通过直径1.5mm圆孔筛的物质。 3.3.2 矿物质 砂石、煤渣、砖瓦块及其他矿物质。 3.3.3 其他杂质 无食用价值的小麦粒、异种粮粒及其他物质。 3.4 色泽、气味 一批小麦固有的综合色泽和气味。 4 检验方法 小麦样品的扦取和各项指标的检验,按照GB 5490553985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执行。 5 包装、运输和储存 小麦的包装、运输和储存,必须符合保质、保量、运输安全和分类、分等储存的要求,严防污染。 页码,4/4GB 135186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rR135100A.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