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07. 100 c 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5193.4-2003 代替GB15193. 4一1994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Salmonella typhimurium/mammals microsomal enzyme test(Ames test) 2003-09-24发布2004-05-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33 GB 15193.4-2003 34 前量在司本标准全文强制。本标准代替GB15193. 4一1994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本标准与GB15193. 4一1994相比主要修改如下:a) 在“范围”中
2、增加了受试物的具体内容:食品生产、加工、保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所涉及的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的化学、生物和物理因素,检验对象包括食品添加剂(含营养强化剂)、食品新资源及其成分、新资源食品、辐照食品、食品容器与包装材料、食品工具、设备、洗涤剂、消毒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食品工业用微生物等;增加本标准的不适用范围;b) 增加对照组的设置g。在“培养基制备及试剂的配制”中将1. 5%琼脂培养基的配制方法中将“加蒸馆水400ml,”改为“加蒸馆水至400mL”; 0. 5 mmol/L组氨酸生物素溶液(诱变试验用)配制方法中的L组氨酸加入量由“ 17. 4 mg”改为“19.5 mg”; 一顶层培养基制
3、备方法中每100mL顶层琼脂中“加10mL 10. 5 mol/L”改为“加10mL 0. 5 mmol/I,气将L组氨酸溶液和0.5 mol/L D生物素溶液(鉴定菌株用)中的“0.5 mol/L”改为“ 0. 5 mmol/L”,其后面内容中的“0.5 mol/L生物素”的浓度均改为“0.5 mmol/I,。d) 将原标准“7受试物剂量、溶剂和特殊处理”标题改为“试验设计及受试物的特殊处理”,并增加对照组设置内容;e) 删除“Ames试验报告”的内容。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GB15193. 4 1994同时废止。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E生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
4、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北京医科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戴寅、丁兰、金钟初、郭世萍。本标准于1994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GB 15193.4-2003 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Ames试验的基本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评价食品生产、加工、保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所涉及的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的化学、生物和物理因素的致突变作用,检验对象包括食品添加剂(含营养强化剂)、食品新资源及其成分、新资源食品、辐照食品、食品容器与包装材料、食品工具、设备、洗涤剂、消毒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食品工业用微生物等。本标准不适用于具有杀菌和或抑菌作用的
5、受试物,不适用于具有妨碍哺乳动物细胞复制系统的受试物。2 原理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突变型(即组氨酸缺陷型)菌株在无组氨酸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在有组氨酸的培养基上可以正常生长。但如在元组氨酸的培养基中有致突变物存在时,则沙门氏菌突变型可回复突变为野生型(表现型),因而在无组氨酸培养基上也能生长,故可根据菌落形成数量,检查受试物是否为致突变物。某些致突变物需要代谢活化后才能使沙门氏菌突变型产生回复突变,代谢活化系统可以用多氯联苯CPCB)诱导的大鼠肝匀浆。9)制备的S-9混合液。3 仪器3. 1 实验室常用设备。3.2 低温高速离心机,低温冰箱(80)或液氮罐,洁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恒温水浴,蒸气压
6、力锅,匀浆器等。4试剂培养基成分或试剂除说明外至少应是化学纯,无诱变性。避免重复高温处理,选择适当保存温度和期限,如肉汤保存于4C不超过六个月,其他详见下述各培养基及溶液说明。4. 1 营养肉汤培养墓牛肉膏膜陈(或混合蛋白陈)氯化纳磷酸氢二饵CK2HPO, 3H20) 蒸馆水2. 5 g 5. 0 g 2. 5 g 1. 3 g 500 ml. 加热溶解,调pH至7.4,分装后0.103 MPa 20 min灭菌,普通冰箱保存备用,保存期不超过半年。4. 2 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用作a) 基因型鉴定的结晶紫敏感试验,抗氨苦青霉素和四环素试验,紫外线敏感性试验。b) 细菌活力鉴定。琼脂粉1. 5
7、g 营养肉汤培养基100 ml. 加热融化后调pH为7.4,0. 103 MPa 20 min灭菌。35 GB 15193. 4-2003 4.3 底层培养基所需试剂及配制4. 3. 1 磷酸盐贮备液磷酸氢纳镀(NaNH4HP04 4H20) 17. 5 g 拧棱酸CC,H,07H20)10.0g 磷酸氢二御(几HPO,)50. 0 g 硫酸续D(MgSO,.7H,0) 1.0 g 加蒸馆水至100mL,O. 103 MPa 20 min灭菌。4.3.2 40%葡萄糖溶液葡萄糖40. 0 g 加蒸馆水至100mL,O. 055 MPa 20 min灭菌。4.3.3 1.5%琼脂培养基琼脂粉6.
8、 0 g 加蒸馆水至400 mL 融化后0.103 MPa 20 min灭菌。4.3.4 底层培养基(无菌操作)趁热(80),在灭菌琼脂培养基中(400mL)依次加人磷酸盐贮备液8 mL 40%葡萄糖溶液20 mL 充分混匀,待凉至80左右时倒平皿,每皿(内0mm)25 mL;37培养过夜以除去水分及检查有无污染。4.4 顶层培养基的成分及制备4. 4. 1 顶层琼脂琼脂粉氯化锅加蒸馆水至3. 0 g 2. 5 g 500 mL 4. 4. 2 0. 5 mmol/L组氨酸生物素溶液(诱变试验用)b生物素(分子量244)30. 5 mg L组氨酸(分子量155)加蒸馆水至250mL。19. 5
9、 mg 4.4.3 顶层培养基制备加热融化顶层琼脂,每100mL顶层琼脂中加10mL 0. 5 mmol/L组氨酸生物素溶液。混匀,分装在100ml,三角瓶中,0.103 MPa 20 min灭菌。用时融化分装小试管,每管2mL,在45水浴中保温。4.5 特殊试剂和培养基的配制4. 5. 1 0. 8 %氨韦青霉素溶液(鉴定菌株用,无菌配制)称取氨韦青霉素40mg,用。.02 mol/L氢氧化饷溶液稀释至5mL,保存于冰箱。4. 5. 2 0. I%结晶紫溶液(鉴定菌株用h称取100mg结晶紫,溶于100mL无菌水。4.5.3 L组氨酸溶液和0.5 mmol/l, D生物素溶液(鉴定菌株用)称
10、取L组氨酸。.404 3 g和b生物素12.2 mg,分别溶于100ml,蒸馆水,0.103 MPa 20 min灭菌,保存于4冰箱。4. 5. 4 0. 8 %四环素溶液(用于四环素抗性试验和氨韦青霉素囚环素平板)称取40mg四环素,用0. 02 mol/L盐酸缓冲液稀释至5mL,保存于4冰箱。1) 待其他试剂完全溶解后再将硫酸楼缓慢放人其中继续溶解,否则易析出沉淀。36 GB 15193.4-2003 4. 5. 5氨节青霉素平板(用作TA97、TA98、TAlOO菌株的主平板)和氨书青霉素四环素平板(用作TA102菌株的主平板),每1000 mL中由以下成分组成g底层培养基910 mL
11、磷酸盐储备液20 mL 40%葡萄糖溶液50 mL 组氨酸水溶液(0.404 3 g/100 mL) 10 mL 0. 5 mmol/L生物素6 mL o. 8%氨节青霉素溶液3. 15 mL 0. 8%四环素溶液。25mL 四环素仅在使用对四环素有抗性的TA102时加入。以上成分均已分别灭菌或元菌制备。4.5.6 组氨酸生物素平板(组氨酸需要试验用),每1000 mL中由以下成分组成z底层培养基914 mL 磷酸盐储备液20 mL 40%葡萄糖溶液50 mL 组氨酸水溶液(0.404 3 g/100 mL) 10 mL 0. 5 mmol/J,生物素6 mL 以上成分均已分别灭菌。4.5.
12、7 二甲基亚枫光谱纯,0.103 MPa 20 min灭菌。4. 6 S-9辅助因子(混合液试剂)的配制4. 6. 1 0. 4 mol/L氯化娱(MgC)z)溶液称取3.8 g,加蒸馆水稀释至100mL。4. 6. 2 1. 65 mol/L氯化饵(KC!)溶液g称取12.3g ,:JJ日蒸馆水稀释至100ml,。4. 6. 3 0. 2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的,每500mL由以下成分组成:磷酸氢二锅CNa2HP0,)(14.2 g/500 mL) 磷酸二氢纳CNaH2PO, H20)(13. 8 g/500 mL) 调pH至7.4 ,0. 103 MPa 20 min灭菌或滤菌
13、。440 mL 60 mL 4.6.4 辅酶IIc氧化型)溶液z准确称取辅酶II,用无菌蒸馆水溶解配制成0.025 mol汀,溶液,低温保存(20以下)。4.6.5 葡萄糖6磷酸销盐溶液称取葡萄糖6硫酸销盐,用无菌蒸馆水溶解配制成0.05 mol/J,低温保存(20以下)。4. 7 10% S-9混合液的配制每10mL由以下成分组成,临用时配制。磷酸盐缓冲液(0.2 mol/L, pH 7. 4) 氯化例溶液(1.65 mol/L) 氯化筷溶液(0.4 mol/L) 葡萄糖6磷酸纳盐溶液(0. 05 mol/L) 辅酶E溶液(0.025 mol/L) 肝S-9液混匀,置冰浴中待用。4.8 活化
14、系统俗习和S-9混合液)的制备6. o mL 0. 2 mL 0. 2 ml, 1. 0 mL 1. 6 mL 1. 0 mL 用哺乳动物如大鼠,经诱导剂处理,取肝组织制备匀浆,9OOOg离心,上清液为S-9组分与辅助成分以适当比例组成S-9混合液,用作试验中的代谢活化系统。4. 8. 1 大鼠肝S-9的诱导和制备4.8.1.1 选健康雄性成年SD或Wistar大鼠,体重150g左右,周龄约5周6周。将多氯联苯(AroGB 15193.4-2003 clorl254或国产PCB-五氯)溶于玉米泊中,浓度为200mg/mL,按500mg/kg体重无菌操作一次腹腔注射,5天后断头处死动物,取出肝脏
15、称重后,用新鲜冰冷的0.15 mol/L氯化何溶液连续冲洗肝脏数次,以便除去能抑制微粒体酶活性的血红蛋白。每克肝(湿重)加0.1 mol/L氯化饵溶液3mL,连同烧杯移人冰浴中,用消毒剪刀剪碎肝脏,在玻璃匀浆器(低于4000 r/min,往复lmin 2 min),或组织匀浆器(20000r/min,1 min)中制成肝匀浆。以上操作需注意无菌和局部冷环境。4.8.1.2 将制成的肝匀浆在低温(O4)高速离心机上以9000 g离心10min,吸出上清液为s9 组分,分装于元菌冷冻管或安顿中,每安瓶2mL左右,最好用液氮或干冰速冻后置80低温保存。4. 8. 1. 3 s 9制成后,经无菌检查,
16、测定蛋白含量(Lowry法),每毫升蛋白含量不超过40mg为宜,并经间接致癌物(诱变剂)鉴定其生物活性合格后贮存于深低温或冰冻干燥,保存期不超过一年。4.8.2 S-9混合液配制由S9液和辅助因子(S9混合液试剂)组成,辅助因子按Ames(l983)配方,低温(一20以下)贮存。混合液临用时新鲜无菌配制,或滤过除菌。一般按I 9配成10%混合液。用每皿0.5 mL S 9混合液(含20L 50 L S-9)测定其对已知阳性致癌物(诱变剂)的生物活性,确定最适用量,或者按一般用量,即每平皿0.5 mL S-9混合液(含S-950 L)。S9活性和用量应在报告中予以说明。5 菌株及其鉴定与保存5.
17、 1 试验菌株采用四株鼠伤寒沙门氏菌突变型菌株TA97、TA98、TAlOO、TA1020TA97和TA98可以检测各种移码型诱变剂;TAlOO可检测引起碱基对置换的诱变弗;TAI02能检测出其他测试菌株不能检出或极少检出的某些诱变剂,如甲醒、各种过氧化氢化合物和丝裂霉素C等交联剂。一般用来测试受试物诱变性时,必须通过其中四个菌株的检测。必要时可增加TA1535,TA1537或TAI04任一菌株。5.2 菌株的鉴定菌株特性应与Ames试验标准相符(见表A.1)。突变型菌的某些特性易丢失或变异,遇到下列情况应鉴定菌株的基因型a) 在收到培养菌株后;b) 当制备一套新的冷冻保存株或冰冻干燥菌株时;
18、c) 当每皿自发回变数不在正常范围时;d) 当对标准诱变剂丧失敏感性时;e) 使用主平板传代时;f) 投入使用前。鉴定方法如下:5. 2. 1 增菌培养在5mL营养肉汤培养基中接种贮存菌培养物,于37振荡(100次min)培养10h或静置培养16 h备用。5.2.2 组氨酸缺陷型的鉴定5.2.2.1 加热融化底层培养基两瓶(一瓶不加组氨酸,一瓶加组氨酸),不加组氨酸者每100mL底层培养基中加0.5 mmol分子D生物素。.6 mL,加组氨酸者每100mL底层培养基中加L组氨酸(每100 mL中含o.404 3 g)l mL和0.5 mmol分子b生物素。.6 mL,冷却至50左右,各倒两个平
19、皿。5.2.2.2 接种z取有组氨酸和无组氨酸培养基平皿各一个,按菌株号顺序各取一白金耳菌液划线(直线)接种在培养基表面,37培养48ho 5.2.2.3结果判定四株菌在有组氨酸培养基平皿表面各长出一条菌膜,无组氨酸培养基平皿上除自发回变菌落外元菌膜,说明受试菌株确为组氨酸缺陷型。5.2.3 脂多糖屏障缺陷的鉴定38 GB 15193.4-2003 5.2.3.1 加热融化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5.2.3.2 接种:取菌液0.1 mL移人平皿,迅速将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适量倒入平皿,混匀,平放凝固。将无菌滤纸片一片放人已凝固的培养基平皿中央,用移液器在滤纸片上滴加0.1 % 结晶
20、紫溶液1011L,37培养24h,每个菌株做一个平皿。5.2.3.3 结果判定z阳性者在纸片周围出现一个透明的抑制带,说明存在rfa(深粗型)突变。这种变化允许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菌体内并抑制其生长。TA97、TA98、TAlOO和TA102均有抑制带,野生型鼠伤寒沙门氏菌没有抑制带。5.2.4 R因子的鉴定5.2.4.1 加热融化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冷却到50左右,适量倒入平皿中,平放凝固,用移液器吸0. 8%的氨苇青霉素1011L,在凝固的培养基表面依中线涂成一条带待氨韦青霉素溶液干后,用接种环与氨莘青霉素带相交叉划线接种要鉴定的菌株,并且接种一个不具有R园子的菌株作氮节青霉素抗性的对照(
21、一个平皿可同时鉴定几个菌株),37培养24h 0 5.2.4.2 结果判定,4个菌株经过24h培养,在氨苦青霉素带的周围依然生长不受抑制,即有抗氨韦青霉素效应,证明它们都带有R因子。5 2.5 囚环素抗性的鉴定5.2.5.1 用移液器各吸取511Ll011L0.8%的四环素溶液和0.8%的氨韦青霉素溶液,在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平皿表面依中线涂成条带,待四环素和氨苇青霉素液干后,用接种环与四环素和氨韦青霉素带相交叉划线接种TA102和一种有R因子的菌株(作四环素抗性的对照),37培养24h 0 5.2.5.2 结果判定:TA102菌株生长不受抑制,对照菌株有一段生长抑制区,表明TA102菌株有抗四
22、环素效应。5. 2. 6 uvrB修复缺陷型的鉴定5.2.6.1 在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平皿表面用接种环划线接种需要的菌株。5.2.6.2 接种后的平皿一半用黑纸覆盖,在距15w紫外线灭菌灯33cm处照射8s, 37结养24人5.2.6.3 结果判定对紫外线敏感的三个菌株TA97、TA98、TA!OO)仅在没有照射过的一半生长,具有野生型切除修复酶的菌株TA!02仍能生长。5.2.7 自发回变率的测定5.2.7.1 准备底层培养基平皿8个。5.2. 7.2 融化顶层培养基8管,每管2mL,在45水浴中保温。5.2.7.3 在每管顶层培养基中,分别加入待鉴定的测试菌株的菌液0.l mL,一式二份,
23、轻轻摇匀,迅速将此试管内容物倾入己固化的底层培养基平皿中,转动平皿,使顶层培养基均匀分布,平放困化,37培养48h t十数菌落数。5.2. 7.4 结果判定t每一株的自发回变率应落在表A.1所列正常范围内。5.3 菌株的保存鉴定合格的菌种应保存在深低温情日80),或加入9%光谱级DMSO作为冷冻保护剂,保存在液氮条件下(196),或者冰冻干燥制成干粉,4保存。除液氮条件外,保存期一般不超过2年,主平板贮存在4,超过二个月后应丢弃,TA102主平板保存两周后应该丢弃。6 试验设计及受试物的特殊处理6. 1 剂量设计决定受试物最高剂量的原则是受试物对试验菌株的毒性和受试物的溶解度。对于纯的化学物质
24、,一般最低剂量为每平皿0.2 11g,最高剂量为5mg,或溶解度允许,或饱和浓度,或对细菌产生最小毒性浓度。对于毒性很低、摄入量很大的定型产品,可根据其溶解度和对细菌的毒性采用可能的最大剂量。每种受试物在允许最高剂量下设4个(含4个)以上剂量,每剂量间隔不超过5倍,每个剂量应做三个平GB 15193.4-2003 皿。未按上述原则者应说明选定剂量的理由。6.2 溶剂溶剂可选用水、二甲基亚枫(每皿不超过0.4 mL),或其他溶剂(毒性剂量以下)。无论选用什么溶剂均应无诱变性。6.3 对照组的设置试验应同时没有阳性物对照组、溶剂对j熙、组和未处理对照,均包括加S-9和不加S-9两种情况。阳性对照物
25、应根据菌株的类型选择,可参考附录A或其他有关资料。6. 4 受试物的特殊处理若遇特殊受试物作非常规处理时应在报告中说明。对以下几种情况可作如下处理z6. 4. 1 含组氨殷受试物根据食品中测得的组氨酸含量若能诱发回复突变率的增离可加设组氨酸平行对照组g或将检品经XAD-E树脂柱过滤洗脱预处理。6.4.2 食品包装材料及其制品成分z根据材料或制品的组成成分,可分别采取过筛抽提、蒸发残渣等技术处理。6.4.3 挥发性受试物可采用真空干燥器处理等方法。6.4.4 天然植物材料z可按植物化学方法制备粗制品或纯制品。7 试验方法可分为平板掺入法、预培养平板掺入法及点试法等,分别叙述如下7. 1 平板掺入
26、法7. 1. 1 增菌培养3取营养肉汤培养基5mL,加入元菌小三角瓶或元菌试管中,将主平板或冷冻保存的菌株培养物接种于营养肉汤培养基内,37C振荡(100次min)培养10h至对数增长期,每毫升不少于1x1092109个活菌数,培养瓶可用黑纸包裹,以防光线!照射细菌。7. 1. 2底层培养基平皿若干个。7. 1. 3 融化顶层培养基分装于元菌小试管,每管2mL,在45C水浴中保温。7. 1. 4 在保温的顶层培养基中依次加入测试菌株新鲜增菌液o.1 mL,混匀g加受试物0.05 mL 0. 2 mL(般加入0.1 ml.。需活化时另加入10%s 9混合液0.5 ml.),再混匀,迅速倾入底层培
27、养基上,转动平皿使顶层培养基均匀分布在底层上,平放固化,37培养48h观察结果。7. 1 5 另做阳性对照、溶剂j对照和未处理对照。阳性对照不加受试物,只加标准诱变剂y(见附录A中A.2. 2,A. 2. 3);溶剂对照加除受试物和标准诱变剂以外的所有试剂,如溶剂二甲基亚飘等(光谱纯或分析纯h禾处理对照只在培养基上加菌液;其他方法同上。7.2 预培养平板掺入法预培养对于某些受试物可取得较好效果。因此可根据情况确定是否进行预培养。在加入顶层琼脂前,先进行以下预培养步骤:在试验中,将受试物需活化时另加入10%s 9混合液)和离液,在37中培养20min,或在30中培养30min,然后再加2mL顶层
28、琼脂,其他同上述平板掺入法。7.3 点试法7. 3. 1 与掺入法7.1. 1相同。7.3.2 与掺入法7.1. 2相同。7.3.3 与掺入法7.1. 3相同。7.3.4 在水浴中保温的顶层培养基中依次加入测试菌株增菌液O.1 mL(需要时加10%S-9混合液。.5 mL),混匀,迅速倾人底层培养基上,转动平皿,使顶层培养基在底层上均匀分布。平放回化后取元菌滤纸图片直径为6mm),小心放在己固化的顶层培养基的适当位置上,用移液器取适量受试物(如10 L),点在纸片上,或将少量固体受试物结晶加到纸片或琼脂表面,37培养48h观察结果。7.3. 5 另做阳性对照、溶剂对照和未处理对照。将加受试物改
29、为加标准致突变物见附录A中A.2. I , A. 2. 3)或溶剂(如二甲基亚飘),其他步骤同上。8 结果的判定8. 1 掺入法的结果判定GB 15193.4-2003 以直接计数培养基上长出回变菌落数的多少而定,如在背景生长良好条件下,受试物组回变菌落数增加一倍以上(即回变菌落数等于或大于2乘以未处理对照数),并有剂量反应关系或至少某测试点有可重复的并有统计学意义的阳性反应,即可认为该受试物诱变试验阳性。8.2 点试法的判定如在受试物点样纸片周围长出较多密集的回变菌落,与未处理对照相比有明显区别者,可初步判定该受试物诱变试验阳性,但应该用掺入法试验来确证。9 结果报告出报告时,阳性结果至少应
30、做三次测试,阴性结果至少进行二次测试,才能对受试物做出判定。受试物的诱变性要用平板掺入试验来确证。报告中应注明试验条件,并附上全部结果资料,对结果有疑义者需经统计分析,同一受试物必须包括活化和非活化的结果,剂量单位为每平板微克,特殊例外。41 GB 15193.4-2003 附录A(规范性附录)菌株生物学特性鉴定标准、标准诊断性诱变剂、试验记录及报告格式A. 1 菌株生物学特性鉴定标准、标准诊断性诱变剂、试验记录及报告格式菌株生物学特性鉴定标准结果见表A.1, 表A.1 基因型菌株组氨酸脂多糖R因于uvcB 缺陷屏障缺陷(抗氨韦青霉素)抗四环素修复缺陷TA97 十+ + + TA98 十+ 十
31、+ TAlOO + 十十十TA102 + 十十+ 注“”表示需要“”表m抑“十”表示具有“”表而有四“”表示无修组氨酸制带R因于环章抗性复能力A. 2 标准诱变剂的测试结果及表示方法A. 2. 1 标准诱变剂在点试中的试验结果见表A.2, 表A.2 诱变剂剂量(g片)S-9 TA97a TA98 TAlOO 柔毛霉素5.0 + 叠氮铀1. 0 十十十十!CR 191 1. 0 十十十+ 十十丝裂霉素C2.5 inh inh inh 2,4,7 硝基药铜0. 1 十十十十十十4硝基磷苯撑二胶20.0 十十十4硝基噎琳N氧化物10.0 十十十甲基磺酸甲醋2. O(L) 十十敌克松50. 0 十+
32、+ 2乙酷氨基药20.0 十十十十黄曲霉毒素B,1. 0 十十十十甲基硝基亚硝基肌2. 0 十十自发国变菌落数(S-9) 90 180 30 50 120 200 240 320 TA102 十+ 十十十十十十十十+ + 注2每皿国变菌落数(扣除自发回变)的符号:5CO。柔毛霉素和叠氮铀溶解在水中,其他所有化合物溶解在DMSO中。用PCB诱导的大鼠S-9(20L皿)活化2AF,柔毛霉素在点试中产生最低效应,应作平板掺入试验(见表A.3), !CR 191 2甲氯基6氯代93(2氯乙基)氨基丙胶口丫睫.2盐酸;inh 因诱变剂毒性引起的生长抑制。42 A. 2. 2 诊断性诱变剂在平板掺入中的测
33、试结果见表A.3 o 表A.3 拥l量S-9 诱变剂g皿TA97a 柔毛霉素6.0 124 叠氮纳1. 5 76 ICR-191 1. 0 I 640 链黑萄素0.25 inh 丝裂霉素C0. 5 inh 2,4,7一硝基药铜0. 2 8 377 4硝基磷苯撑工胶20.0 2 160 4硝基喳琳N氧化物。.5 528 甲基磺酸甲醋I O(L) 174 敌克松50.0 2 688 2乙酷氨基药10.0 十1 742 苯并(a)苞1. 0 十337 GB 15193.4-2003 每皿回变菌落数TA98 TAIOO TA102 3 123 47 592 3 3 000 186 63 185 。in
34、h inh 2 230 inh inh inh 8 244 400 16 I 599 798 。292 4 220 287 23 2 730 6 586 1 198 183 895 6 194 3 026 261 143 936 255 注所列数值代表hi,十回变菌落数值,取自剂量反应的线性部分,对照值己扣除,用PCB诱导的大鼠肝S-9(20 L/ .llII.)活化2AF、苯并(a)苗。inh,指链黑霉素在无毒性范围(小于0.25月)内没有检出诱变性,每0. C05 g在TAJOO引起的回变菌落数小于70;丝裂霉素对uvrB菌株是致命的。A.2.3 推荐用于点试和掺入平板的标准诱变剂见表A.4。表A.4 方法S-9 TA97 TA98 TAIOO TA102 敌克松敌克松叠氮销敌克松点试十2氨基药2氨基药2氨基药敌克松敌克松叠氮销敌克松掺入十2氨基药2氨基药2氨基药43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