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染料相对强度的测定仪器法Determination of relathe strength of dyes (1 nstrumental method) 本标准适用于非荧光染料染于纺织品时与标样的相对强度的测定。1 一般规定UDC 887.2.0)1 .4 GB 8 -88 1. 1 测色仪器应符合GB 3979-83 (物体色的测量方法的规定。应使用带有积分球的反射型光谱光度计,测试波长范围应包括400-700 nm,读取的反射率不少于16个。1.2 色度计算中所用到的标准色度观察者颜色匹配函数按GB3977-83 (颜色的表示方法之规定,采用10。视场的X10Y 10
2、Z 10表色系统。1.3 色度计算中所用的标准照明体按GB 3978-83 (标准照明体及照明观测条件中2.2中的D65标准照明体。照明观测条件采用上述标准第4章垂直/漫射(O/d)或漫射/垂直(d/O)条件。不采用光泽吸收器,即包括镜面反射(测试表面光泽较强的丝绒等纺织品时除外。2 染样准备2.1 样品染料和标准染料的染样制备按GB2374-80 (染料染色测定的一般条件规定及相应品种的产品标准中规定的染色方法同条件染色。染样应均匀无疵点。2.2 染色深度按GB4841.4-85 (1/3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控制。染样和标样的深度应尽量接近。2.3 被染物最好采用平纹织物,用于测量的染样表面
3、不能有皱擂。不应使用散纤维形式的染样。纱线和长丝的染样应用硬卡做骨干经绕线机绕成片状后测量不能用手工绕制)。S 测定步骤3.1 开机测量时必须先对仪器进行校正,校正方法按所使用的仪器说明书进行。3.2 将符合上述要求的染样重叠数层以一定的张力安放于样品测量孔(重叠层数以继续增加层数不再导致反射值改变为止。3.3 要对织物的正面进行测量,采取多点测量取其平均值。对无明显反正面的平纹织物,应进行两面测量取、严均值。测量时织物经纬纱走向应一致。3.4 仲裁时以平纹织物为准。4 染料相对强度的计算4.1 K/S的计算方法(方法-):方法一适用于染样和标样具有完全相同的最大吸收波长的情况,不适用于拼混染
4、料、具有两个以上吸收峰或没有明显的吸收峰的染料以及染样与标样之间目测具有相同的色光,但反射曲线具有不同最大吸收波长的情况(异谱同色)。S T=100f2/f1HH-HH-. . . . . ( 1 ) 式中:ST一一待测染料的相对强度,分或%)I 国家标准局1986-08-13发布1987-07-01实施GB 6688-86 Iz一一单位染色浓度的试样在最大吸收波长下的Kubell惜一Munk函数值,1,一一单位染色浓度的标样在最大吸收披长下的Kubelka-Munk函数值。1= (KjS)maxjC . . (2) KjS= (1-R)2 j 2 R. . . . . ( 3 ) 式中:(K
5、j S )max一一染样在最大吸收波长下的Kubelka-Munk函数值,C一一染色浓度,R一一完全不透明体的反射率。按测定步骤3.2所得到的反射值结果即可用于式严3) 的计算。4.2 基于积分的KjS值和伪三刺激值的计算方法(方法二): 方法二适用于求取染料相对强度的一切情况。F () 1-R()J2 2R() 。,町、IJ回句AA-、,-,.( UU一R-s -PA -q4 A-俨la、自. ( 4 ) 式中:F一一染样在某一波长下的Kubelka-Munk函数值,R仙一一染样在波长下的反射率,Rs一一空白织物在波长下的反射率。染样的伪三剌激值用Kubell姐一Munk函数值来计算,这三个
6、值之和I与染样的深度成正比z1=艺SDF万10+Y 10+ Z 10川才. . . ( 5 ) = 400 -式中zS D65一-CIE推荐D65标准照明体光谱能量分布sX10 () y 10仙,Z 10一-CIE1964标准色度观察者配色函数,A-一一波长间隔。当样品染料的染样与标样的得色深度相等时,有z11 = 12 . . . . (6) 则染料相对强度ST斗?100(7式中:C1-一一标样的染色浓度FC2-一一试样的染色浓度。如果试样与标样的伪三剌激值之和不等,IJl1茸12,那么必须通过逼近法迭代计算,利用理论上改变样品的染色浓度,使试样的伪三剌激值之和最终满足方程(6 ) ,然后再
7、用方程(7 )求出染料样品的相对强度。迭代计算原理如下z根据试样的伪三刺激值之和的差值,对样品染料的染色浓度设定一个增量(或减量)L1C,使C; = C2 + L1 C . (8) 式中:C -改变后的样品染料染色浓度。同公王与(2 )有212 () = (K/S)zjC2 .( 9 ) f 2 ()是一个只与染料种类、织物种类有关的常数,与染色浓度无关。因样品染料在改变后的染GB 6688一色浓度下的Kubelka-Munk函数可由下式求出z(K/S儿,=/2 () c . . . .(10) 由(K/S儿,可反推出样品染料染色浓度改变后的反射值2矶山=(K/S巧,+1 -J(K/S儿,+1 )2 - 1 . (11) 由求得的新反射值R2(按公式(4)-(6)进行新的一轮计算,然后判断是否11 = 1. . . . . . (12) 如果条件满足,则有zST =毛卜x100 . . 如果公式(12)未能满足,则返回公式(8)开始进行新的一轮逼近,如此迭代计算直至最终逼近一个理想的样品染色浓度值C2终,用这个浓度对样品染料染色定可满足公式(12),从而可以算出样品染料的强度z附加说明tST=丢_1_ x 100 -2终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提出,由化学工业部沈阳化王研究院归口。本标准由沈阳化工研究院和天津市染料工业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远同、J仁祥。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