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19. 100 J 0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5-06-08发布G/T 1885 1. 1-2005/180 3452: 1984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1部分:总则Non-destructive testing-Penetrant testing Part 1 : General principles CISO 3452: 1984 , IDT) 2005-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也古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11J GB/T 1885 1. 1-2005/ISO 3452: 1984 目次皿1111233556666778书明口说.们的表呻料方份
2、材配卡测料艺U检材工是拥测渗检检组透透一渗渗类分UUUU川口川)川勺H川H录录录文制uhu洗度附附附.-测清敏u性性性明-F附件骤件懈检的灵告范范范u性u提检条步条和步后的报规规规围范则全透测测察测t翩翩躲趴BC言范规原安渗检检观检录录录前123456789川口MU附附附I GB/T 18851.1-2005/ISO 3452: 1984 前言GBjT 18851(无损检测渗透检测分为5个部分:一-第1部分t总则;一-第2部分:渗透材料的检验;一-第3部分z参考试块;一一第4部分:设备;一-第5部分:验证方法。其中第3部分:参考试块发布时的标准编号和名称为GBjT18851-2002(无损检测
3、渗透检验标准试块),经修改单的修改,标准编号和名称改为GBjT18851. 3一2002(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3部分:参考试块),修改后的该国家标准的技术内容不变。本部分为GBjT18851的第1部分,等同采用ISO3452: 1984(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总则)(英文版)。本部分等同翻译自03453:1984。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za)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部分或GBjT18851的本部分;b)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在第2章中插入GBjT1. 1-2000规定的引导语。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4、(SACjTC56)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材料研究所、苏州美柯达探伤器材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金宇飞、中玉。mu 1 范围GB/T 18851 . 1-2005/ISO 3452: 1984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1部分:总则1. 1 GB/ T 18851的本部分规定了材料和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和使用中实施渗透检测的方法通则,例如观场检测。下列文文件,其随成协议的各本部分。3 原则a) b) d) 显示;e) 在适当的观察条件下进行自啃掉和许包I:.娃一-f7i阳重叠、折叠、裂纹(龟裂)、孔洞和裂常的非吸收体和相容的;参款。1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文膏,其最新版本适用于f)
5、对检测过的表面进行清洗,如有必要,附加防腐蚀处理。宜注意的是,检测时的温度若与该渗透检测材料的规定不同,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结果。4 安全提示4 . 1 渗透检测技术可允许使用有毒的、易燃的和易挥发的材料,因而应遵循所用各种材料相关的适用1) GB/T5097-1985与ISO3059 : 1974相比,除了在文本结构方面存在差异外,两者所述的技术要求和方法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本文引用GB/T5097与引用ISO3059在技术上是等同的。另,ISO3059: 1974目前己被ISO 3059 : 2001所代替,而GB/T5097-1985也将被GB/T5097- 2005 / ISO 3059:
6、2001代替。GB/T 18851.1-2005/ISO 3452: 1984 范围和预防措施。工作区域应充分通风和远离热师、明火和燃烧物。4.2 应注意养成这样的习惯,即保证不用眼睛直接对准未被过滤的来自紫外辐射源的辐射。应始终在安全的条件下工作,即紫外辐射源,无论是灯的整体还是分体部分都要经过过滤。(参照GBjT5097) 4.3 应按制造商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来使用渗透检测材料和设备。5 渗透检测材料的分类5. 1 概述渗透检测材料是根据被检材料或工件及其表面条件,以及根据所实施检测的条件等情况进行配制或选择的。用于特定用途的互相相容的材料构成了组(称之为系统,见附录A),每组包括(部分或全
7、部): 一一渗透剂;去除剂;一一显像剂。并以配方表中给出的数据表征(见附录B)。注1:构成一组渗透检测的材料不宜对被检材料或工件产生有害的影响。注2:用于表面预清洗的材料不把它看作是渗透检测材料。5.2 渗遗荆本部分适用的渗透剂,分为:a) 荧光渗透剂;b) 着色渗透3fJJ; c) 两用(荧光/着色)渗透剂;d) 特殊用途渗透剂。5.3 去除荆去除剂分成za)水。b) 乳化剂:1) 亲油性乳化剂;2) 亲水性乳化剂。c) 液体状溶剂。5.4 显像荆显像剂有ta) 干粉。b) 悬浮或溶解于水中z1) 水悬浮;2) 水榕性。c) 悬浮于非水挥发性溶剂中:1) 不可燃的;2) 可燃的。5.5 潘遗
8、系统的分类2 本部分将渗透系统分为:按检测的方法分z荧光渗透检测;着色渗透检测:GB/T 1885 1. 1-2005/1S0 3452: 1984 两用(荧光/着鱼)渗透检测。一一按渗透剂的类型(去除多余渗透剂的方法)分:水洗型; 后乳化型;榕剂去除型。注1:不宜推论到同类型的各种渗透检测材料,对于一种方法必须要完全可互换或有类似的灵敏度,不推荐将不同制造商生产的材料混合使用。当选择渗透材料时宜注意其功效,从而确保它们互相之间是相容的并可有效使用。注2:荧光渗透检测不宜在着色渗透检测之后进行,除非该步骤是事先经鉴定认可的。注3:建议制造商和用户双方都采用相同的分类系统。6 检测条件6. 1
9、材料的相窑性6. 1. 1 对于被检材料,各种渗透检测材料应是相容的,另外特别要注意长期腐蚀问题。6. 1.2 为了检验相容性,可能需要实施一项特别的检验,检验的性质视被检材料而定。6.1.3 对于渗透检测材料,在有燃料、润滑油、水压液体等污染物的地方可能会产生有害影响,因此应特别注意检测后的清洗操作,参见11.1。6. 1.4 在预清洗、清除油污和干燥等操作中应当心,以确保不影响检测结果。6.2 预清洗和表面准备6.2. 1 所有的清洗材料及其工序与渗透检测材料以及被检材料等应是相容的。为了去除防护性的涂层,如油漆层,宜采用化学方法进行处理,以避免装饰物进入到表面的不连续中。6.2.2 应清
10、洗表面及其上面的不连续,使其没有污染物。表面的整洁和粗糙情况宜符合规定要求。注1:化学方法更适合于去除污染物,可以很容易地去除任何位置的污染物。物理方法主要去除表面和一般的污染物,不能去除在表面不连续里面的污染物。物理清洗方法,如喷丸,会使金属表面产生塑性变形,可能会完全或部分地封堵住不连续,以至于阻碍或限制渗透剂的渗入。注2:若有可能,在使用了物理方法之后,推荐再用浸蚀法去除污染物。作为建议,预清洗剂的使用可以提高检测灵敏度,尤其是对曾经受压过的不连续更是如此。为使渗透剂的性能不产生有害影响,残留的浸蚀液经化学中和以及进行后续去除是必要的。6.3 清除油污施加渗透剂前,应对被检表面进行油污清
11、除,并且所用的除油剂不存在不相容现象。清除油污后,应作短时检验,以确认温度与7.1.1所规定的相一致,然后再施加渗透液。6.4 干燥被检表面经清洗后,必须给予彻底地干燥,以免水或溶剂滞留在不连续的里面或上面而阻碍渗透剂的渗入。为减少干燥时间,可慢慢地在其上面局部区域加热,或用暖空气吹(见7.1.1)。7 检测步骤7. 1 施加渗透荆7. 1. 1 施加的温度通常,被检表面和渗透检测材料的温度不宜超过所使用的这组材料说明书中所标明的范围(见附录A)。其他温度条件时,若得到制造商的认可,则可在该条件下使用其材料。7. 1. 2 施加的方法渗透剂应彻底地和均匀地润温被检表面。渗透剂可以用刷、喷雾或用
12、静电喷射、混注、浸没等方法进行施加。3 GB/T 1885 1. 1-2005/ISO 3452 : 1984 7. 1. 3 渗透时间渗透时间与渗透剂的性能、检测时温度、被检材料和具体的缺陷等有关。在渗透时间内,渗透剂不应干燥;如果需要,应使用渗透剂反复润湿被检表面。渗透剂在表面停留并完全润湿的时间不应低于该渗透剂制造商所推荐的渗透时间;渗透时间长不会降低灵敏度,但通常,较长的渗透时间可以使不连续有较清晰的显示。7. 2 施加乳化剂7.2. 1 对于某些有特别要求的渗透剂类型,在过了渗透时间之后,应在被检表面上施加相应的乳化剂,施加方法可用漫没、浇注或喷射等。洗。对于着咀梦分两个晴la)用J
13、b)再透不排斥如果某一部洗、再施加渗透剂和b) c) 强制循环暖空气;d) 循环热空气烘箱。方法对表面进行干燥:注:通常,被检表面和空气的温度不宜超过所用的这组材料说明书中所标明的范围(见附录A)。其他温度条件时,若得到制造商的认可,则可在该条件下使用其材料。7.4.2 若使用干粉或非水湿式显像剂,干燥应采用特定的方法进行。当表面潮湿开始消失,才接近显示所要求的干燥度。7. 4.3 为防止不连续中的渗透剂被蒸发掉,应避免干燥时间过长或温度和气压过高。7. 4.4 若同一类型的溶剂去除型和水洗型渗透剂与榕剂型和水基型湿式显像剂连同使用,则不需要干燥。4 GB/ T 1885 1. 1-20 05
14、/ISO 3452 : 1984 7. 5 施加显像荆7.5.1 干粉显像荆被检表面经干燥后,应立即把与渗透剂相容的显像剂均匀地施加到被检表面上。应采用可使被检表面呈现外观为粉末和无成团粉末的均匀薄层的方法进行施加,例如用静电喷射。7.5.2 液体显像荆经干燥后,在不超过制造商推荐的间隔期内,与渗透剂相容的显像剂应均匀地施加到被检表面上。按制造商的推荐,显像剂的施加能用喷雾、静电喷射、飘拂技术或浸没等方法。使用前,应剧烈地摇动液体显像剂,以确保载液中的固体粉末均匀分散。应避免液体显像剂形成郁积和厚层,这种结果可能会掩斗叫44日hJ个儿ZE大t它示续显连现不显示。8 观察条币8.1 荧光i当使用
15、的检测应在外线灯能得到极其明检表面上的紫外辐射9 检测和解释9. 1 检测显像时间过了之后(见7.肘,被检表面应在适当的观察条件下进行观察(见第8章)。如果背景不利于显示的解释,该被检表面应全部重新检测(见10.1)。有显示的位置应做标记,对有关的不连续应按约定的验收等级进行评定。注:特别情况下,在显像期间以及在此之后的较长时间内连续地观察被检表面上的显示有元变化,这是一种较适宜2)作为指导,这相当于用80W荧光灯管照射在距离大约1m处之所得。产J GB/T 1885 1. 1-2005/ISO 3452: 1984 的检测。9.2 结果解释不连续所显示出的点或线,随显像时间而不断增大。显示的
16、特征(如迅速地显像以及形成的最终形状和尺寸),提供了揭示不连续性质的信息。有问题或可疑的显示区域应重新检测(见10.1),以确认不连续是否真的存在。10 进一步检测10. 1 重新检测如果需要重新检测,应重复整个步骤,即使用相同的材料并包括相同的清洗过程(见6.2)。如果重新检测是在第一次检测后过一段时间再进行,应特别注意进行特定的清洗,因为先前检测时留在不连续中的残余渗透剂,会阻碍新的渗透剂进入。10.2 后续检测如果在后续检测中使用的是不同的渗透剂,检测步骤应包括一个确保完全去除那些先前用过防腐剂和最初用过渗透剂的不连续的清洗过程。宜注意的是,残余的着色渗透剂会与荧光渗透剂起化学反应,这将
17、导致荧光全部或部分地熄灭。11 检测后的清洗11. 1 检测后,若有碍后续工序或使用要求,渗透剂和显像剂的去除将是必要的。如果残留的检测材料与使用中的其他因素互相影响可能产生腐蚀作用,因此检测后的清洗是特别重要的。对于水基型液体显像剂,推荐的做法是在检测后当场进行清洗,这样可以很容易地去除掉显像剂。11.2 显像剂和渗透剂去除之后,被检工件应进行干燥,如有必要,再附加防腐处理。12 检测的灵敏度12. 1 渗透检测过程的灵敏度是很高的,例如能显示只有10-6m宽的微小裂纹。通常,越是周密的检测技术工艺,越能检测出更细或更小的不连续。总之,渗透剂常被用来快速和可靠地确定不连续的位置,尽管用眼睛即
18、可见,但如有必要,也可使用光学辅助器材来确定不连续的位置,当然这需要增加时间和劳动。12.2 灵敏度根据特定材料上一个特定类型的不连续的性质而定,例如细裂纹或开口裂纹,深裂纹或战裂纹。特定的渗透剂和技术工艺将必然得到一个特定的灵敏度。在实际操作中,常使用人工制造的参考试块或对比试块,即含有符合要求的人工缺陷和自然缺陷一一一通常是裂纹状的试样。13 结果报告13. 1 数据表述若需要出具渗透检测报告,则应包括如下信息:a) 检测项目所引用的标准;b) 检测的日期;c) 检测负责人的资格和签名;d) 技术工艺、环境温度和所用的渗透检测材料及制造商的名称;e) 所有相关显示的形状和位置(附带一个相应
19、的草图)和采取的措施。13.2 工艺卡实施渗透检测的每项具体操作(连同其他所有相关数据)应表述在工艺卡上。渗透检测工艺卡宜为A4纸大小,宜至少包含有附录C中的条目。工艺卡具体的编排宜得到有关各方的认可。工艺卡上的附加说明栏中所要表述的内容,通常包括有关渗透剂、去除剂、显像剂的数据。GB/T 18851.1-2005/ISO 3452: 1984 附录A(规范性附录)一组潘遭检测材料的说明书名称被检材料和(或)工件的说明表面粗糙度参数使用对象和条件温度范围其他数据渗透检测材料数据渗透剂去除剂显像剂型号(参照5.2、5.3、5.4)制造商的标识包装方式(气雾罐或其他)制造商卜一一-相关的标准附录B
20、(规范性附录)渗透检测材料配方表渗透检测材料(渗透剂、去除剂、显像剂)型号(参照5.2、5.3、5.4)制造商(名称、地址)制造商的标识成分(例如质量和体积的比例): (相关的标准)2 (相关的标准)3 (相关的标准)4 一一明关的标准)5 (相关的标准)制备和贮存说明:使用说明:安全提示:7 GB/ T 1885 1.1-2005/150 3452: 1984 附录C(规范性附录)潘透检测工艺卡(示例)公司名称和地址渗透检测工艺卡第页|工艺卡编号:共页工件:制造商:交付地点:检测目的:被检部位:验收标准:有关文件产渗透剂操作2 3 4 5 6 7 8 9 咔子二f 10 检测11 12 特别
21、预防措施附加说明a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或)行业标准。8 清洗防护明剂时间显像时间放大率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1部分:总则GB/T 1885 1. 1- 2005/ISO 3452 :1 984 快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网址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峰开本880X1230 1/16 印张1字数22千字2005年11月第一版2005年11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 1-26531 定价12.00元.1-2005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叮-Nm守的。自的CON-.-. .-山户同筒。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