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8 ,大小:236.41KB ,
资源ID:268540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26854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GB T 27797.3-2011 纤维增强塑料.试验板制备方法.第3部分:湿法模塑.pdf)为本站会员(rimleave22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GB T 27797.3-2011 纤维增强塑料.试验板制备方法.第3部分:湿法模塑.pdf

1、ICS 83. 120 Q 2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T 27797.3-2011 /ISO 1268-3: 2000 (E) 纤维增强塑料试验板制备方法第3部分:湿法模塑Fibre-reinforced plastics-Methods of producing test plates Part 3 : Wet compression moulding (ISO 1268-3: 2000 , IDT) 2011-12-30发布2012-08-01实施数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纤维增强塑料试验板制备方法第3部分:

2、湿法模塑GB/T 27797.3-2011/150 1268-3:2000(E) 导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13)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总编室:(010)64275323发行中心:(010)51780235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X 1230 1/16 印张0.5字数10千字2012年5月第一版2012年5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 1-45034定价14.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10107G/T

3、 27797.3-2011/ISO 1268-3 :2000(E) 目。吕GB/T 27797(纤维增强塑料试验板制备方法分为11个部分:第1部分z通则;第2部分:接触和喷射模塑;第3部分:湿法模塑;第4部分:预浸料模塑;第5部分:缠绕成型;第6部分z拉挤模塑;第7部分:树脂传递模塑;第8部分:SMC及BMC模塑;第9部分:GMT/STC模塑;一一第10部分:BMC和其他长纤维模塑料注射模塑一般原理和通用试样模塑;一一第11部分:BMC和其他长纤维模塑料注射模塑小方片。本部分为GB/T27797的第3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126

4、8-3: 2000(E)(纤维增强塑料试验板制备方法第3部分:湿法模塑。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一-GB/T1033(所有部分)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ISO1183(所有部分)J; 一-GB/T2577-2005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CISO1172: 1996 , MOD) ; 一-GB/T27797. 1纤维增强塑料试验板制备方法第1部分:通则CISO1268-1: 2001 , IDT)。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z一一将一些适用于国际标准的表述改为适用于我国标准的表述;一一在5.1、5.2、8.2中加条号。本部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5、。本部分由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9)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z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五三研究所、常州天马集团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宁珍连、郑会保、宣维栋、马玉敬、张力平。I GB/T 27797.3-2011 /ISO 1268-3: 2000 CE) 范围纤维增强塑料试验板制备方法第3部分:湿法模塑GB/T 27797的本部分规定了湿法模塑制备试验板的方法。用本方法制备试验板可实现再现性,使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制备的试验板的性能比较成为可能。从湿法模塑制备的试验板上切割的试样,可用于测定所用增强材料的性能。增强材料可以使用毡或者织物,需关注以下

6、性能:一一吸水性CISO62); 一一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CISO178); 冲击性能(简支梁)CISO 179); 拉伸强度、拉伸摸量及断裂延伸率(lSO527-4) 0 GB/T 27797的本部分和GB/T27797. 1一并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IS0 1172 :1996 纺织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预浸料、模塑料和层压板玻璃纤维和兀机矿物填料含量的测定灼烧法CTextile-glass-reinforcedplastics-Preprcg

7、s , moulding compounds and laminates Determination of the textilc-glass and mineral filler content. Calcination methods) IS0 1183(所有部分)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方法CPlastics -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he density of non-cellular plastics) IS0 1268-1纤维增强塑料试验板制备方法第1部分:通则CFibre-reinforced plastics Methods of producing

8、 t e$t plates Part 1: General conditions) IS0 2555 塑料液态、乳液或分散状树脂用布鲁克菲尔德试验方法测定表观蒙古度CPlastics一Resins in the liquid state or as emuIsions or dispersion-Determination of apparent viscosity by the blookfield test method) 3 健康和安全见IS01268-1。4 原理在两平板模具上施加压力,湿法模塑制备试验板。将下模具板固定,上模具板能施压到下模具板。将毡或者织物等增强材料铺放在下模具板上

9、,在增强材料上边倒入适量树脂,然后通过上模具板对下模具板施压,在压力作用下,树脂体系在增强材料中流动。两块模板之间的间隙能够调节,因此能够调节增强材料和树脂的含量。试验板可以室温固化或高温固化,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取决于所用的树脂体系。1 GB/T 27797.3-2011/ISO 1268-3 :2000(E) 5 材料5. 1 增强材料5. 1. 1 增强材料应为平整的片状,以利于裁剪至要求的尺寸,湿法模塑采用的增强材料通常为玻璃纤维织物。5. 1. 2 非常重要的是,增强材料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成型过程中树脂的流动,这意味着增强材料不能溶于树脂体系。5.2 树脂5.2. 1 通常使用不

10、饱和聚醋(UP)树脂,对于压力模塑,树脂应有较高的蒙古度值。通常,蒙古度值高于1 000 mPa. s(在230C按ISO2555中阐述的布鲁菲尔德法测定)是合适的。为获得高薪度值可以在UP树脂中添加填料,每100份树脂中至少加入50份填料,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加入色浆。此外,应在树脂体系中加入适当的脱模成分,或者在模具上涂刷脱模剂。5.2.2 在树脂和填料的混合物中先加入促进剂,之后再加入引发剂。由引发剂和促进剂组成的固化体系应保证树脂体系保持较长时间的适用期。在环境温度下,树脂体系的适用期应足够长以满足在增强材料上注入树脂及树脂在增强材料中流动。制备几块试验板后,由于反应发热,模具的温度

11、将稳定在一个较高的值(一般情况下为30oC60 OC),由于在较高温度下凝胶时间缩短,因此更需要树脂有足够长的适用期。6 试验极尺寸模塑试验板既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方形,推荐圆形试验板的直径为300mm,方形试验板的尺寸为300 mmX300 mmo这两种情况下,试验板的厚度均为4mm,此规格的试样可以进行一个方向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冲击强度和吸水性试验。也可选其他尺寸的试验板,但是增强材料层决定试验板的最小厚度,试验板应包含数个增强层以弥补单个增强层的缺陷。7 增强材料含量增强材料含量取决于增强材料的类型(毡或纤维),增强材料含量以质量分数表示,另外,增强材料含量还取决于树脂中填料的添加量(

12、增加填料能使树脂密度增加)。以毡为增强材料时,增强材料质量含量应在20%40%之间,若增强材料为织物或者其他多轴向织物时,含量在40%60%之间。对其他类型的增强材料,其含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增强材料的结构。8 设备8. 1 模具使用一对相互平行的平板模具,这种成型工艺不需要很高的压力,因此模具可以采用相对轻便的结构,一般情况下,压力为O.1 MPal MPa。为使试验板达到规定厚度,模具间配置间隔装置,平板模具应有足够的刚度,以保证试验板表面的平行度偏差不超过:l:0.3mm。G/T 27797.3-2011 /ISO 1268-3: 2000 (E) 8.2 压机8.2. 1 模具板应固定在

13、压机上,一块模具板(通常为下模具板)固定在压机框架上,另外一块模具板(上模具板)固定在压机的活塞上,以便其垂直运动。活塞的行程不小于500mm,具备两个速度挡快速挡为25mm/s50 mm/s,加压挡为o.2 mm/s2 mm/s。8.2.2 压机应能提供足够高的压力,制备试样时采用o.1 MPal MPa的压力即可满足需要。9 步骤9. 1 将增强材料剪裁到要求的尺寸。增强材料的层数应满足试验板在给定厚度下对纤维含量的要求。所需层数n按公式(1)计算:寸O LU-i UJFLat 叩一+一670 一L-Fb 一一n . ( 1 ) 式中:e一一试验板的厚度,单位为厘米(cm); f一一增强材

14、料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 Pm 树脂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 b 增强材料质量含量,用质量百分数表示(%); g一一一增强材料单位面积质量,单位为克每平方厘米(g/cm2)。注:密度最好从生产厂家获取,如不能,按照IS01183中的某一方法测定。9.2 准备树脂体系。根据试验板中期望的增强材料含量推算树脂用量,考虑0%10%的树脂溢出损失。树脂用量按公式(2)计算:1-b m=-z-ngA(1十X). . . . . ( 2 ) 式中:m 树脂用量,单位为克(g); b一一增强材料质量含量,用质量分数表示(%); n 增强材料层数;g 增强材料单位面积质量,单

15、位为克每平方厘米(g/cm2);A 增强材料的面积,单位为克每平方厘米(g/cm2);z一一一溢出树脂含量,用百分数表示(%)。9.3 打开压机,将增强材料放置在下模具板上,在增强材料的中心注入树脂后合模。合模第一阶段的速度应尽可能快,合模至最后几毫米时,应降低合模速度。试验板的质量取决于最后阶段的合模速度和这个过程的长短,因此为获得优质试验板应采取最优化的合模操作,为优化试验板的质量也需改变树脂的溢出量Xo9.4 完全合模后,模具(预热或不预热均可)中树脂的固化时间也是优化因素之一,在环境温度下固化需要较长时间,树脂体系的适用期应作相应的调整。由于该工艺不能保证试样有规则整齐的边缘,使用金刚

16、锯将毛边清理干净。清理试验板毛边时,应将未能包含所有增强材料层的边缘切除,清理后的试验板增强材料应分布均匀。10 试验板的性能测定10. 1 纤维含量由于树脂中通常添加了填料,所以增强材料的质量含量最好采用灼烧法测定。对于玻璃纤维增强材料,按照ISO1172测定。(凶)OOON的ESNFC自FFON|伺.hmhhNH阁。GB/T 27797.3-20门/ISO1268-3: 2000 (E) 外观和浸渍情况10.2 完成模塑后,目测试验板的外观和浸渍的质量是否合适。试验板尺寸采用该技术(模压后切除毛边)不能获得规定的宽度和尺寸,因此没必要测量尺寸,但是需要测量试验板的厚度,测量不同位置的厚度,以比较试验板的厚度和间隔装置设定的厚度。10.3 试验板制备报告应包含如下内容:a) 依据本部分;b) 制备地点和时间;c) 详细的层数、排列方式、铺层角度;d) 所用材料清单(增强材料型号、树脂类型、填料类型、固化体系等he) 所用设备(模具等); f) 操作条件(压力、温度和合模速度等); g) 试验板的厚度;h) 纤维含量和填料含量;试验板质量(外观、浸渍情况); 再制备试验板所需的其他信息;与本部分的差异。试验板制备报告11 k) 侵权必究* 书号:155066 1-45034 定价:14.00元版权专有GB/T 27797.3-2011 打印日期:2012年6月18日F002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