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75.010 E 11 iiiiiiiiiiiiii:阳I: .如r:.:._ .恒温毡.热.r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31456-2015 石油与天然气地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urface oil and gas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2015-05-15发布2015-08-01实施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菇总局串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a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石油与天然气地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规范GB/T 31456-2015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
2、甲2号(100029)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日网址总编室:(010)68533533发行中心:(010)51780238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铸开本880X 1230 1/16 印张1.75字数44千字2015年4月第一版2015年4月第一次印刷铃t号:155066. 1-50800定价27.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10107GB/T 31456-2015 目次田1111122222344466677788889999口口口口uu弃理废整.与料收存HHE资验保.
3、如析究悄理与分研.要录查查HHEHHH!整析.式与求与编检检接的市料.分析模析要法与录量交 品编资u价)分常分伫阶阶黠摆响即如卫士在ZE附引定段查查查查探质工作位品样外外置外品品情定定试理据据件解指影已异性和阶慨普详精化地施工点样采野野处野样样土捕测测处数数图合围范语作气外品占据事1234】23范规术工2JA油12野JZJAJ样JJJA样2数2Jh军队队0.0.E444455666667777889991111nu 前1234567891G/T 31456-2015 10.5 综合异常级别划分与评价. . . . . 12 11 成果报告编写. . . . 12 11.1 报告编写要求. .
4、. . . . 12 11.2 报告主要内容. . . . . . 12 附录A(规范性附录泊气化探有关量化参数. . 14 附录B(规范性附录)土壤岩石)采样记录卡. . . 17 附录C(规范性附录)水化学采样记录卡. . . . . 18 附录D(规范性附录)气体采样记录卡. . 附录E(规范性附录土样野外定名方法. . . . . 20 附录F(资料性附录)野外样品交接单. . . . . . . . 21 附录G(资料性附录油气化探样品送样单.22 E GB/T 31456-2015 目。本标准按照G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
5、/TC355)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元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中同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眼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赵克斌、李武、汤玉平、孙长青、程同锦、夏响华、李双林、王国建、朱怀平、吴传芝、孙忠军、索孝东。m山GB/T 31456-2015 石油与天然气地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石油与天然气地表地球化学勘探(以下简称油气化探)任务、工作程序及各环节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应于陆上油气化探工作,海上油
6、气化探工作参照本标准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958 区域地质图图例GB/T 29173 油气地球化学勘探试样测定方法DZ/T 0075 地球化学勘查图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SYjT 5927 石油物探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3 术语和定义3.1 3.2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地表干扰带surface interference zone 近地表与大气存在物质交换的土壤层。地球化学景观ge配hemicallandscape
7、具有地表特征一致的地貌单元。注z附录B中第14栏给出了这些地貌的称呼.3.3 异常衬度anomaly contrast 地球化学指标异常强度值与总体平均值的比值,表征地球化学异常的明显程度。3.4 后期叠加强度intensity of late superimposition 地质体中地球化学指标含量的总体平均值与指标正态分布的数学期望背景值之比。4 工作阶段划分4. 1 概查任务是调查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预测盆地含油气远景,为盆地早期评价提供依据。应满足以下要求zGB/T 31456-2015 a) 按6.1.4要求确定样品采样点、线部署原则zb) 按样品采样点位线距等于
8、或大于2km.点距等于或大于2km的化探面积测量,或样品采样点位线距等于或大于2km的剖面测量pc) 调查比例尺等于或小于1: 200000; d) 单独部署或与地质、地球物理工作配合部署。4.2 普查任务是研究区域地球化学背景和异常分布特征,圈出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带,为地震详查和拟定参数井井位提供依据。应满足以下要求za) 按6.1.4要求确定样品采样点、线部署原则zb) 按线距1km.点距1km的化探面积测量50 调查比例尺为1: 100 000; d) 在概查指出的远景区,或在已有地质、地球物理资料指出的有利地区,专门部署的油气化探面积测量。4.3 详查任务是调查并研究异常指标组合特征,主
9、要指标的量化特征(按附录A的规范性要求)、异常形态、分布方向、性质等s结合油气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进行综合评价,优选圈闭,为预探井的部署提供依据。应满足以下要求za) 按6.1.4要求确定样品采样点、线部署原则zb) 按线距0.5km.点距0.5km的化探面积测量;测点应均匀分布;c) 调查比例尺为1: 50 000; d) 是针对普查中指出的有利油气聚集区带或地质、地球物理确定的各类圈闭、特殊地质体等目标区,部署的油气化探面积测量;e) 面积测量范围要求背景区面积应是目标区面积的3倍5倍。4.4 精查任务是配合地质、钻井、物探资料进行综合研究,进一步预测含油气范围,优选钻探目标z为评价井的部署
10、提供依据,或为已知油气回的扩展和滚动勘探服务。应满足以下要求za) 按6.1.4要求确定样品采样点、线部署原则;b) 接线距、点距不大于0.25km且线距、点距不小于0.1km的化探面积测量p测点应均匀分布zc) 调查比例尺为1: 10 000; d) 是针对未钻圈闭的含油气性评价,预探井已有油气发现或油气藏开发初期等目标区,部署的油气化探面积测量Fe) 面积测量范围要求背景区面积应是目标区面积的3倍5倍。5 油气化探设计5.1 地质提计5. 1. 1 地质设计书内容包括za) 项目名称pb) 地质任务zc) 工区范围与工作量z2 GB/T 31456-2015 d) 技术要点及质量要求:e)
11、 提交成果及时间要求zf) 技术设备要求zg) 经费预算zh) 其他。5.1.2 经主管部门审批后执行。5.2 施工设计5.2.1 准备工作5.2.1.1 资料搜集,内容包括za) 所需比例尺的最新地形图和测地资料,航空照片和卫星照片pb) 工区及周边的油气地质、物化探资料zc) 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貌及气象资料pd) 自然地理、交通和社会环境资料;e) 其他资料。5.2.1.2 现场踏勘,要求如下za) 了解工区的自然经济地理、地形、交通条件及居民点分布情况pb) 应安排一定的试验工作量,为确定采样深度、层位、岩性和选择方法、指标提供依据z试验点的选取应遵循以下原则z1) 试验点应在工区范围
12、内均匀分布p2) 统一地球化学景观的工区,试验t作量8个10个点z3) 包含多个地球化学景观的工区,则每个地球化学景观区的试验工作量需3个5个点z4) 每个试验点应在地表干扰带以下的不同深度、不同岩性段采集样品,进行方法检测,依据检测结果确定有效的采样深度、层位和岩性z5) 工区内或邻近有已知油气田圈闭)时,应安排穿越该油气田主体的剖面进行试验,优选方法和指标。点距以控制己知区的地球化学背景和异常为原则。5.2.2 主要内睿包括zd 项目来源、地质任务和工作量gb) 地质、地貌特征zc) 先期试验成果;d) 技术思路z的采用的方法、样点部署、测试指标及主要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pf) I作部署计划
13、和组织分工Eg) 保障措施及HSE(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zu 主要技术装备和经费预算zi) 预期提交成果。5.2.3 审批和实施按下列程序进行za) 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报主管部门或立项单位(甲方)审批之后组织实施z3 GB/31456-2015 b) 项目实施过程中遇特殊情况,需更改设计时,履行原设计的审批程序。6 野外工作6.1 点位部署与要求6.1.1 点位部署按照设计要求把采样点布置在地形图上,将各测点平面座标读出并输入计算机作为样点的设计点位。或按设计要求,直接计算各测点理论坐标作为样点的设计点位。6.1.2 点位定点要求za) 定点工作由专门测量技术人员或地质人员担任zb)
14、采用全球定位系统CGlobolPositioming Systcm-GPS); c) GPS测量技术要求执行SY/T5927. 6. 1.3 点位误差要求:a) 概查(比例尺1: 200 000),点位误差不超过200m; u 普查(比例尺1: 100 000),点位误差不超过100m; c) 详查比例尺1: 50 000),点位误差不超过50m; d) 精查(比例尺1: 10 000) ,点位误差不超过10m。6.1.4 点位编号要求za) 面积测量点位编号南北方向为测线,由西至东部署z点位部署,明序由南至北zb) 面积测量点号由阿拉伯数字表示的测线号和测点号构成。测线号在前,测点号在后,中
15、间以一相连,标记为测线号-测点号,如12-86,表示第12测线第86号样点zc) 剖面测量点号由大写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标记,如A-16,表示A剖面第16号样点。6.1.5 点位移动原则施工过程中,若设计点位不具备采样条件时,可在测线、测点距25%的范围内移动,并注明移点原因、移动方位和距离F若移动范围必须超过25%,则修改或变更设计点位。6.2 样品采集方法与要求6.2.1 土壤样品采集方法与要求6.2. 1. 1 采样点应选在污染源20m以外,坡地采样点在污染源的上坡地段;同时应避开流动沙丘、堤坝、回填土、其他人工或近期自然堆积、冲职物。6.2.1.2 按5.2.1.2b)试验结果确定的采
16、样深度取样。6.2.1.3 取样物质应是岩性基本一致的细粒沉积物,应剔除碎石、树根、草根等杂物。6.2.1 .4 样品质量不少于500g. 6.2.1.5 样品包装可以选取下列方式之一za) 在采样现场用外衬牛皮纸的政璃纸包装z4 G/T 31456-2015 b) 在采样现场用罐(瓶装封Fc) 在采样现场用铝锡箱袋包装。6.2.1.6 按6.2.1.5a)、c)方式包装的样品要求内置点位编号标签,外写相同编号z以6.2.1.5b)方式包装的样品要求外贴点位编号标签。6.2. 1.7 取样完毕,应回填取样坑孔。6.2.2 岩石样晶采集方法与要求6.2.2.1 根据5.2.1.2b)试验结果确定
17、采样层位。6.2.2.2 剥去风化层,在基岩露头的新鲜面采样。6.2.2.3 要求采集同a地层的岩石样品,岩性基本一致。6.2.2.4 样品质量不少于500go 6.2.2.5 样品包装可以选取下列方式之一za) 在采样现场用外衬牛皮纸的玻璃纸或纸袋包装zb) 在采样现场用罐(瓶装封Fc) 在采样现场用布袋内衬玻璃纸包装。6.2.2.6 按6.2.2.5a)、c)样品包装要求内置标签,外有编号p以6.2.2.5b)方式包装的样品要求外贴点位编号标签。6.2.3 水样采集方法与要求按下列要求采集za) 陆地水样的采集,应采集在工区范围内具有统一水动力条件的浅层承压水或潜水。同时应采集江、河、湖、
18、泪、水库、泉水及深层地下水的样品作为区域水文地球化学背景研究的分析样品zb) 海水样的采集,应采集距海底以上1m的底层水;c) 分析可溶气态炬和其他有机组分的水样应用玻璃瓶装,分析元机组分的水样可用塑料(聚乙烯、聚氯乙烯等瓶装zd) 水样采集量应不少于1000mL; e) 封闭严密、倒立放置。每个样瓶应贴编号标签;f) 取水样前,应将事先洗刷干净的瓶子和瓶塞用所取水样涮洗3遍,再按分析项目要求分瓶装取zg) 需现场萃取的组分应按组分的分析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在现场萃取。6.2.4 气样采集方法与要求按下列要求采集za) 根据5.2.1.2(b)试验结果确定采样深度,采气层位应选择在地表干扰带以下
19、,潜水面以上;b) 直接采气法,野外现场用专有钻具、通量箱或大气采样器等采集气体样品zc) 累积取气法,方法是将特制的富集气体装置(如吸附丝等)埋入取气层位,经过不少于6天的吸附富集,取出后立即密封保存,实验室内用专门流程脱出气体;d) 平衡取气法,方法是将所取的土壤、岩石(敲碎至粒径。.5cm以下)或海底沉积物样品装入特制的容器内,加饱和盐水至上部剩余空间50mL,立即密封倒置,达到气液(固)相平衡后取气ze) 排水取气法,是用排水集气的方法,将所采集的气体直接抽人取气瓶中z。采集、富集气体的装置及容器均应按有关操作规程净化、清除可能污染气体的成分。采样后均应粘贴编号(样点号标签,按要求装人
20、专用箱子中。5 GB/T 31456-2015 6.3 采样点观察与编录6.3.1 果样点观察描述要求za) 地质观察描述包括采样地质层位、岩性特征、油气显示zb) 地形地貌观察描述包括地貌特征、地形起伏形态、与近代地质作用以及地下水活动有关的自然地质现象Fc) 植被观察描述包括植被发育程度、种类、分布等,对具有指示油气意义的特殊植物应着重描述,必要时应取样分析zd) 环境特征观察描述包括污染特征、污染源、污染程度、分布范围等pc) 水文地质特征观察描述包括地下水露头、地表水体特征,地下水的补给、流向、排泄情况等。6.3.2 采样点编录要求za) 采样点编录由地质技术人员在野外现场进行;b)
21、土样定名方法按附录E的规范要求,内容按附录B、附录C和附录D的规范要求统一格式填写zc) 用铅笔逐项填写,要求准确、齐全、清晰、宇迹工整F禁止在室内涂改野外记录卡。6.4 野外原始记录撞查与资料整理6.4.1 野外原始记录检查野外原始记录应每天进行检查,要求Ea) 应将采集的样品进行清点,填写交接单(按附录F的规范要求),交野外样品管理人员核对、验收、入库pb) 核查野外记录及施工地形回上的点位是否正确zc) 传输GPS测量数据,计算测量成果,并在成图比例尺的地形底图上标定实际测量点位,形成实际材料图zd) 采样过程中草绘的素描图、记录的自然地理与地质现象等观察资料应整理建档。6.4.2 野外
22、资料整理野外工作结束之前,对包括野外观察记录和现场测试资料进行归并、检查和整理,要求za) 清查所采样品,接项目分类清查,核对无误后,填写送样单(按附录G的规范要求一式4份(测试单位1份、随箱1份、留存2份门,按样品顺序和测试类别装订编号zb) 编制实际材料图、地貌分区阁和岩性分区图;c) 野外记录卡、样品交接单、送样单及各种统计表格要归并装订成册Fd) 对现场测试结果进行初步整理,编制单指标的平面或剖面图,提出异常检查方案zd 编写野外工作小结,作好验收前准备工作。6.5 野外工作质量栓查与验收6.5.1 质量检查内容野外工作质量检查采取采样组自查与项目负责人抽查的方式进行,抽查率不低于5%
23、。野外工作6 GB/T 31456-2015 质量检查应有台账记录、责任人签字。检查内容包括za) 点位误差pb) 取样深度与层位pc) 样品量zd) 观察描述记录zc) 样品处理与包装p。现场测试流程及测试质量。6.5.2 现场测试异常检查对野外现场测试发现的异常,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异常检查za) 在异常点控制的范围内,加密采样点或抽少量异常点重新测试;b) 在异常点周围四个方向上采样混合成组合样进行测试Fc) 检查工作量不少于异常点数的5%,总检查数不少于10个点。6.5.3 野外工作验收野外工作结束后,由项目主管部门甲方)组织野外工作验收,出具验收意见书。验收内容包括za) 执行技术设计及
24、规范、规程情况zb) 工作量完成情况zc) 工作质量情况,包括点位精确度是否达到规范要求,采样点密度、均匀程度、层位与深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样品加工、包装等是否符合要求,样品是否有污染、霉变、错号、重号等:d) 原始记录是否齐全、准确、工整和清晰,送样单是否按要求填写;的实际材料图及其他图件是否按要求完成zf) 质量检查台胀记录zg) 野外工作总结Eh) 野外验收检查样点数为设计总样点数的2%,绝对点数不少于20个。平面上检查点应均匀选取。7 样晶处置7.1 野外样晶的交接野外样品送样人员与实验室样品接收人员按下列原则完成样品从野外到实验室的交接工作za) 按附录G格式填写送样单pb) 按规范
25、要求包装,顺号装箱50 样品编号清楚、无误zd) 样品无散漏、无霉变、无污染。7.2 样晶预处理7.2.1 土岩石)样晶制备7.2. 1. 1 晾样要求土(岩)样品制备前应使达到干燥状态,要求:7 GB/T 31456-2015 a) 自然阴干,可人工通风zb) 严禁日晒和烘干zc) 晾样间元污染物。7.2.1.2 制样工具与方法土(岩)样品制备时使用的工具与制样方法要求zd 使用硬质木质工具、玻璃或瓷研钵zb) 不可使用机械碎样,可以使用铜研钵或铁药碾粗碎zc) 用环锥法或掀角法混匀样品;d) 用四分法对角取样缩分样品1e) 除晃动样品筛使样品过筛外,不准使用其他任何方法强行过筛30 应及时
26、清刷制样、过筛工具,不准前样混入后样。7.2. 1.3 制样粒径与制样量执行GB/T29173。7.2.2 水样预处理与制备水样的预处理与样品制备方法按GB/T29173的规定执行。7.3 样晶的流转经过去样晶预处理的样品由实验室样品管理人员与检测人员按照下列原则完成测试样品的交接za) 按实验室要求填写样品测试通知单记录,完成样品交接pb) 检测人员按照GB/T29173要求开展样品分析;c) 样品分析完成后,及时将剩余样品上交样品管理人员,并做好样品交接记录。7.4 土(岩石)样晶的副样保存与庭弃7.4.1 过1mm孔径筛之后缩分,留副梓200g250 g. 7.4.2 对完成分析后上交上
27、来的样品,由样品管理人员留作副样,或清理,7.4.3 对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样品贮存的样品,应按环境条件要求贮存并做好记录E对一般土壤样品应在阴凉通风的条件下妥善保管。7.4.4 所有副样有明确的交接、领用与清理手续,7.4.5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经送样单位认可,实验室技术负责人批准,样品不再保存za) 项目报告已经审查通过,不再进行补充测试zb) 从测试报告发出之日算起,副样保管满两年zc) 样品已经霉变、污染。8 样晶测定8.1 制定项目8 油气化探测定项目主要包括zu 土壤(岩石)轻娃类z1) 酸解娃;2) 吸附娃gGB/T 31456-2015 3) 游离娃54) 热释娃g5) 顶空间轻
28、怪;6) 物理吸附煌。b) 土壤(岩石芳娃类z1) 稠环芳娃$2) 芳娃及其衍生物。c) 水化学类z1) 水溶炬52) 常量组分z3) 芳怪及有机组分。d) 其他类z1) 稳定碳同位素z2) 蚀变碳酸盐(C);3) 示(热释乖、壤气承); 4) 氮气p5) 微量元素:6) 微生物;7) 放射性元素(氨、铀、牡、饵等)。8.2 测试要求8.2. 1 应由通过国家级计量认证或国家实验室认可的实验室承担,认证认可项目应涵盖油气化探分析测试项目。8.2.2 测试方法与要求执行GB/T29173 0 8.2.3 测试质量监控应按经认证或认可的该实验室原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检查。9 数据处理与圈件精制9.1
29、 数据录入主要内容包括za) 采样点点号Fb) 点位坐标zc) 采样深度;d) 样品性质,c) 样品各测试项目分析结果50 采样点地形、地貌;g) 建立数据库。9.2 鼓据处理与资料整理9.2.1 主要特征值计算与统计常用的特征值包括za) 均值(X)I表示数据的平均水平(按A.l的规范要求h9 G/T 31456-2015 b) 标准偏差(5):表示数据离散度的大小(按A.2的规范要求); c) 变异系数(CV):表示数据相对波动的大小按A.6的规范要求)I d) 异常机率(%):表示异常样点在总样品数中所占的百分比(按A.3的规范要求。9.2.2 背景值确定9.2.2.1 背景分析的常用方
30、法包括=a) 概率分布统计与检验;b) 趋势面分析zc) 低通滤波zd) 稳健分析。9.2.2.2 应在数据成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的情况下求取背景值。9.2.2.3 背景值求取方法包括2a) 平均值法zb) 叠代法;c) 累积频率曲线法zd) 直方图法;e) 趋势分析法(背景值变化较大时拟合背景场)。9.2.3 异常下限确定9.2.3.1 异常分析常用方法包括za) 下限法zb) 趋势剩余分析;c) 高通滤波sd) 稳健分析及主分量分析ze) 梯度法F。因子分析;g) 相似性分析Fh) 多元马氏距离分析。9.2.3.2 异常下限确定方法包括:a) 采用背景值加n倍标准偏差的方法(按附录A.4
31、的规范要求); b) 趋势面分析剩余值确定法(按附录A.5的规范要求)。9.2.4 异常识别和解黯方法异常识别和解释方法包括zd 相关分析及相关检验;b) 聚类分析zc) 因子分析;d) 对应分析Fe) 距离分析zf) 判别分析(当具备已知训练区时hg) 典型趋势分析;h) 模糊数学评价法:i) 灰色系统预测法。, GB/T 31456-2015 9.3 图件编制9.3.1 基础阁件包括za) 实际材料图(采样点位置图),标明采样点的地理位置与编号,主要城镇位置、水系与交通状况pb) 指标的原始等值线图;c) 指标的剖面图:d) 采样点岩性变化图pe) 地貌或景观图。9.3.2 解释评价图包括
32、:a) 单指标异常图zb) 多指标异常叠合图sc) 多指标综合异常图zd) 指标的横剖面图(可附地质剖面。9.3.3 综合异常评价图包括za) 油气地质背景资料zb) 主要指标异常的叠合;c) 异常形态类型及范围;d) 依据成果划分的有利区带或勘探靶区;e) 综合异常编号与等级。9.3.4 图例要求:地质图图倒应按GB/T958的规定选用,地球化学图按照DZ/T0075的规定执行。10 综合解释与评价10.1 指标(参数)分靳与筛选10.1.1 指标间关系分析包括:a) 因果关系zb) 函数关系gc) 展布空间的叠合与组合关系。10.1.2 指标筛选包括za) 选已知区显示好的pb) 选与油气
33、运移有因果关系的zc) 选信息量大的;d) 选影响因素少的,影响强度小的。10.2 影晌因素分斩影响因素分析包括zd 地貌与自然景观的影响zb) 土壤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影响zd 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的影响Fd) 人文环境与工农业生产的影响。11 GB/T 31456-2015 10.3 已知区异常模式分桥已知区异常模式分析包括za) 油气地质条件与油气化探指标特征研究zb) 油气成藏条件分析与异常模式。10.4 异常综合分析与研究10.4.1 异常地质背景分析包括za) 区域石油地质背景分析gb) 泊气性质分析。10.4.2 异常特征分析包括za) 异常衬度zb) 异常强度zc) 异常叠合程度z
34、d) 异常指标的组合特征ze) 异常形态类型pf) 异常的油气属性;g) 与已知油气田藏异常的类比。10.4.3 异常成因分析包括za) 形成异常的主要因素分析Fb) 与深部油气信息相关的异常分析sc) 识别并剔除非油气因素异常。10.5 综合异常级别划分与评价根据10.4研究成果将综合异常划分为三级,以罗马数字I、E、E表示,分别代表不同测量阶段油气勘探最有利、有利、较有利的靶区。11 成果报告编写11. 1 报告编写要求11.1.1 编写之前,应检查各种原始和基础资料,对各种数据和基础图、表等经过审定无误,方可应用。11. 1.2 图表应包括但不限于9.3.1所列种类。11.2 报告主要内
35、容报告内容包括:a) 序言:1) 项目来源32) 目的与任务512 3) 工区位置g的任务完成情况;5) 人员分工;的取得的主要成果。b) 工区概况21) 地貌及自然景观p2) 区域地质和油气地质特征概述53) 勘探历史与现状。c) 工作方法与质量评价21) 野外工作评价z1.野外工作方法zii.采样点布局和测量精度ziii.采样层位与深度z1V.原始资料的完整性与准确性zV.质量评估。2) 测试工作评价:i.测试流程Fii.质量监控Fiii.质量评价。3) 资料处理概况:i.数据处理技术与方法zii.图件编制方法与精度zlll.资料可信度总评估。d) 地球化学背景分析z1) 各主要指标分布形
36、态与检验;2) 地球化学背景分析方法;3) 背景形成的地质和自然地理基础。e) 地球化学异常确定z1) 异常确定的方法:2) 异常特征的分析与研究;3) 异常成国与异常模式的讨论。f) 综合异常评价与地质解释z1) 综合异常的指标组合z2) 综合异常的形态特征及分布特征;3) 综合异常的属性判别p的综合异常的分级与地质意义。g) 结论与建议zh) 参考资料、文献Fi) 报告附图;j) 报告附表。GB/T 31456-2015 13 GB/T 31456-2015 A.1 均值式中zz二二均值zx厂-一第t个样品测定值;n一样品数。A.2 标准偏差式中zS 标准偏差。A.3 异常舰率A.4 异常
37、下限式中zT 异常下限;Xo 背景值z附录A规范性附录油气化探有关量化参数主=tzX( A.1 ) 5=J二主(Xi-X)2 .( A.2 ) 异常样品数(个异常机率(%)=一一一一一一一X100 . . . . . ( A.3 ) 总样品数个)T=主+K5或T=Xo+KS. ( A.4 ) k一-一常数,一般取13oA.5 剩余异常下限值式中zTR剩余异常下限值zm 正剩余异常数;14 Mi TR=亏7.( A.5 ) GB/T 31456-2015 此一一正剩余值zKo 经验系数,一般选用样本总数(n)的1/2或2/3。A.6 变异系数cv=主X . ( A.6 ) 式中zcv一一变异系数
38、。A.7 平均异常强度Ci 互司T( A.7 ) 式中t互-一平均异常强度zan 一一异常样品数;Ci异常范围内某指标量值BNT 一异常范围内样品数。A.8 平均异常衬度互-vh一一-C 或-A-T 一一-C . ( A.8 ) 式中zC 平均异常衬度。A.9 衬度队一-x一C 或G-vh 一C .( A.9 ) 式中zC一衬度pCo 某指标的实测量值。A.10 后期叠加作用强度系数K , =X 一-1一岛1.( A. 10 ) 式中zK1一后期叠加作用强度系数sM.一某指标正态分布的数学期望值或中位数。15 GB/T 31456-2015 A.11 异常综合评价指数.( A.ll ) 式中z
39、PI 一综合评价指数zCm皿一一各指标中最大的衬度值。16 GB/T 31456-2015 附最B(规范性附录)土壤(岩石)采样记录卡土壤(岩石采样记录卡式样见表B.1.表B.1土壤岩石)采样记录卡第页l 编号土岩样描述g样亚亚我测区品砂砂基2 8 毒自i土土岩名土土l3 图帽号4 日期勾2月日时色颜湿渗z 9 浅深10 青灰紫褐棕红橙黄绿白蓝黑11 干湿调色度水5 点位y z 表泥湖海灌针阔混不取样深度自层洪冲坡残风冰炭沼洋植草叶交水旱6 m至m12 13 木叶毛类积积积积积积堆沉沉被本树回回型积积积树林地7 取样层位点位标志z国活地平垄注山山河滩阶戈定动沙沼盐荒14 碱源梁蹦貌原岗地坡顶谷
40、地地壁沙沙地泽地模丘丘备注一一一一-一一-天气z采样人z记录人z(背面)补充观察记录习亏意图17 GB/T 31456-2015 水化学采样记录卡式样见表C.1Q1 编号2 测区3 图帽号4 日期年月日时x 点5 y 位z 6 井深口17 取样深度口1点位标志及附近地貌=天气g补充观察记录与地表水联系卫生环境访问记录(井水动态及气苗等18 附录C规范性附录)水化学采样记录卡表C.1水化学采样记录卡8含水层特征层位理深口1岩性粗砂中砂细砂类型潜水承压水泉水井壁木土结构|铁塑料9物理性质嗅臭硫化氢无味甜苦涩颜色l.L 白乳白悬浮物有元透明度混浊微混透明沉淀物有无用途饮用灌溉其他采样人g(背面第水位
41、精砂海水石元元记录人z水井剖面示意图/ 17777 r-7 v -页m 基岩竹气体采样记录卡式样见表D.L1 编号2 测rx: 3 图幅号4 日期年月日时z 5 点y 位z 6 取样深度自m至口17 取样层位l点位标志2天气s附录D(规范性附录气体采梓记录卡表D.1气体采样记录卡8 取样对象9 围岩特征10 气温11 封闭方式12 取样量13 富集方式14 分析项目环境特征g采样人2(背面)补充观察GB/T 31456-2015 第页-一,-一- 记录人2-一19 GB/T 31456-2015 附录E(规范性附录)土样野外定名方法土样野外定名方法见表E.l。表E.l土梓野外定名方法特征表地理
42、学名称以子搓碾的感觉土的外观干燥时的状态潮湿时的状态粘土元砂性感,易碾成见不到砂粒很坚硬不易锤碎可塑片,有滑感亚粘土有砂性感觉,较易看时可明显见到易锤碎塑性较弱碾成粉砂粒亚砂土|有砂颗粒,易碾成砂粒多于教粒以手指按压或掷于不可塑I J盼末地即精碎砂土松散元胶结性松散土不可塑无教性20 R滚搓情况易搓成直径小于1 mm的条可搓成直径1mm-3mm的条搓不成条只能团成球不能团成球. 、野外样品交接单式样见表F.l。1.组别z3.土(岩样z个4.水佯g6.样号z7.交样人=附录F资料性附录野外样晶交接单表F.1野外样晶交接单野外样品交接单2.日期g个5.气样g8.接样人2GB/T 31456-2015 个注z本单由交样人逐项填写。样号栏每格填写一个样号,按当天野外实际采集的样点号顺序由左向右填写.接样人逐一核对、验收并签字。mFONl导FmH阁。GB/T 31456-2015 附录(资料性附录油气化探样晶送样单G 油气化探样品送样单式样且表G.lo油气化探样晶迭样单表G.1日期.取样深度1m样品编号层位岩性分析测试项日要求时间备注自至I区.送样人g送样单位s侵权必究版权专有 书号:155066 1-50800 27.007巳定价zGB/T 31456-2015 打印忖期:2015年5月29日F002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