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浙江省嘉兴七中片初一上学期期中素质调研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 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训( ji) 一( shn)间 一丝不( gu) 收( lin) 答案:诫 瞬 苟 敛 试题分析 : 训诫的 “诫 ”不要写成 “戒 ”,一丝不苟的 “苟 ”不要写成 “荀 ”。 考点: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汉字的书写。 点评:同音异形字在应用时非常容易混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记扎实。 现代文阅读 ( 2分)微型阅读。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
2、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情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小题 1】从文中找一个词概括济南冬天的天气特征: 【小题 2】这段文字是写济南,为什么还要写北平和伦敦?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答案: 【小题 1】温晴 【小题 1】用对比的手法,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特征 【小题 1】试题分析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情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这是对济南冬天的概括,其中 “温情 ”一词是最能概括济南冬天的天气特征。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有效信息的筛选能力。 点评: “温晴 ”二字总领全文,概括了济
3、南冬天的特征,使文章脉络清楚,杂而不乱,多而不繁。 【小题 1】试题分析 :写北平和伦敦,说北平冬天的天气经常刮风,写伦敦冬天的天气不太能看见日光,这些都是对比,突出济南冬天的天气特征:温晴。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点评:作者先写异地之冬与济南的冬天对比(天气),再写冬天的济南 (济南冬天的山和水),写山分别写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济南冬天的特点是:无风声、无雾响晴、温情)。作者用对比,突出济南冬天的温情, “宝地 ”表达爱济南的感情。 蝉 今年,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蝉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一天,在树下拾得一
4、只病蝉,透明的翅收敛了,身躯微微颤动,没有声响。它就是曾知知不休的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 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 曾这样问:何必聒聒?那只不过是夏天罢了! 朋友说:知道么?它等了 17年,才等到一个 夏天。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 17年埋在泥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 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哪管是 90年, 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过。 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 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小题 1】( 2分)文章开头写蝉 “知知不休 ”地叫,让人听了很烦,你认为
5、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小题 2】( 2 分)第 段画线句中的一个 “竟 ”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 3】( 2分)第 段 “哦 ,那是蝉的生命意义! ”中的 “那 ”具体指代的内容是: 【小题 4】( 2分)你认为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案: 【小题 1】欲扬先抑,为后文赞美蝉的生命意义作铺垫。 【小题 1】表达了作者对蝉形体小,却能唱响整个夏天的惊叹与赞美之情。 【小题 1】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活着。 【小题 1】可围绕 “生命是短暂而脆弱的,但我们必须让它过得有意义 ”来谈即可。 【小题 1】试题分析:作者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一抑。其次写看到一只病
6、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从朋友说蝉埋在泥下 17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弱高扬到显示生命意义的高度。这是欲扬先抑的手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赞美蝉的生命。由抑到扬,涵蕴深厚,传达了本文的主题: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考点: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及作用。 点评:运用 “抑扬 ”方法,可以欲扬先抑,也可欲抑先扬。目的在于抑的可以先扬,目的在于扬的可以先抑。这样前后对比造成反差,情节在起落中曲折生动,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欲扬先抑 ”与 “欲抑先扬 ”是相反相类的 两种布局方法。 【
7、小题 1】试题分析 :“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 ”“那么小 ”是说蝉的身体小, “却 ”字表转折,表达赞美之情,赞美蝉的叫声响,而且叫的时间长。“竟 ”是 “居然,表示出乎意外 ”,这里表达了对蝉的惊叹与赞美。 考点:本题考查对重要词语作用的理解。 点评:词语作用类题要注意 “四联系法则 ”: 联系本义(解说本词的含义); 联系本句或上下文(突出本句或上下文的什么内容,即:突出 ); 联系文章的中心与作者的态度情感; 联系特殊的表达效果。 【小题 1】试题分析 :“那 ”指的是蝉的生命意义,在文 中具体指的是什么,可从上文找到答案: “它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 ” 考点:本题
8、考查词语的指代义。 点评: “指代类 ”:指示代词的含义和文中临时有指代作用的词语在文中指代的具体内容。 近指(这个、这些、这);远指(那、那个、那些);特指(某、某类)。一般在上文能找到相应的答案:。答题步骤: 找出该句在文中的位置,并作出相应记号; 锁定阅读范围; 找出指代的相关内容,并带入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验证。 【小题 1】试题分析 :本文表达的人生哲理可以结合本文的中心,对蝉的生命意义的赞美来谈,蝉的生命虽然短暂,但 “它为了 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 ”。人也应该如此。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点评: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哲理意义,一定要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表达的中心来谈
9、。 我见过一个母亲,一个阳光下守望的母亲。母亲就站在七月炙热的阳光下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母亲脸上早已狼藉着豆大的汗珠,汗水早就将她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花白的头发凌乱地贴在前额上。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了一尊雕像。 树阴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有人劝母亲挪到树阴下,母亲神情肃然的脸上挤 出个比仲春的冰还薄的笑,小声嗫嚅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 ” 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人再劝她。 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半个小时,也
10、许是一个小时,母亲就像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众人一声惊呼后都围了上去,看千呼万唤后仍是昏迷不醒,便将她抬到学校大门口的医务室里。 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然紧闭着双眼。经验丰富的医生微笑着告诉众人: “看我怎样弄醒她。 ” 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 说了句: “学生下考场了。 ” 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 “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 ” 【小题 1】( 2分)段 中 “盯 ”字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小题 2】( 4分)文中刻画母亲的形象,段 主要使用 描写和 描写。段 主要使用 描写和描写。 【小题 3】( 2分)母亲在烈日下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只扫了
11、扫不远处的茶摊,这说明了什么? 【小题 4】( 2分)你怎样理解第 段那一句话? 【小题 5】( 2分)当母亲昏迷不醒的时候,医生为什么还在 “微笑 ”呢? 答案: 【小题 1】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注视。 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小题 1】外貌、神态、动作、语言 【小题 1】母亲虽然干渴难忍,但她的心中只有儿子,因此忍着干渴也不忍心离开半步。 【小题 1】略。言之有理即可。 【小题 1】医生明白母亲昏迷不醒的真正原因,他有把握把母亲救醒。 【小题 1】试题分析 :“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 ”“盯 ”字说明母亲看得专注,凝神聚力,目不转睛地把目光集中在考场上。母亲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母亲爱自己
12、的儿子。 考点: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含义及作用的理解。 点评:词语作用类题要注意 “四联系法则 ”: 联系本义(解说本词的含义); 联系 本句或上下文(突出本句或上下文的什么内容,即:突出 ); 联系文章的中心与作者的态度情感; 联系特殊的表达效果。 【小题 1】试题分析 :段 从 “神色凝重 ”。 “母亲脸上早已狼藉着豆大的汗珠,汗水早就将她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花白的头发凌乱地贴在前额上。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 ”等词句可以看出本段主要采用的是神态描写和外貌描写。段 “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 ”是动作描写, “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 ”是语言描写。 考
13、点:本题考查对人物描写方法的理解。 点评: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 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2.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里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小题 1】试题分析 :“母亲在烈日下舔了舔干裂的嘴唇 ”“ 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 ”说明母亲口渴, “目光只扫 了扫不远处的茶摊 ”,一个 “只
14、 ”字说明母亲除了看一眼不远处的茶摊,再没有别的想法和行动,因为她心中想着的只有儿子,不忍心离开,哪怕很近的距离。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语句的理解。 点评:理解句子含义要注意:(一)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 (二)深层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 修辞效果 把握作者情感 结合主旨,写联系背景、写作意图, 言外之意。 【小题 1】试题分析 : 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 ,父母对孩子的爱 ,家长们都能理解。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语句的理解。 点评:理解句子含义要 注意:(一)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 (二)深层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 修辞效果 把握作者情感 结合
15、主旨,写联系背景、写作意图, 言外之意。 【小题 1】试题分析 :母亲昏迷不醒的时候,医生为什么还在 “微笑 ”,看似不合情理,实则是经验丰富的医生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他知道母亲身体无大碍,他知道母亲为什么会昏迷不醒,是对考场上的儿子的牵挂和担忧,还有焦灼。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点评:理解文章的重要内容,要注意结合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特殊的背景等来理解。 文言文阅读 马 价十倍 有人卖骏马者,比 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 “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愿子还 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 之费。 ”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 而马价十倍。 注
16、释: 选自战国策 燕策。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校正编订。共三十三篇,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刘向,除编订战国策外,还编有说苑等书。 比:副词,接连地。 还:通 “环 ”环绕。 一朝:一天 一旦:一天。 【小题 1】 4分)解释句中划线的 词。 ( 1) 往 见伯乐曰 ( ) ( 2)人 莫 言 ( ) ( 3)去而 顾 之 ( ) ( 4)伯乐乃还而视 之 ( ) 【小题 2】( 4分)请翻译下面句子。 ( 1)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 ” ( 2)一旦而马价十倍。 【小题 3】( 2分)本不懂得货色,而 “名家 ”说好就认为
17、好,人云亦云,这样不加分析地盲目地虚推、崇拜对吗 答案: 【小题 1】( 1)去 ( 2)不,没有 ( 3)回头看 ( 4)骏马 【小题 1】( 1)希望您给帮帮忙,去围着我的马转个圈儿看看它,临走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它一眼,我愿意奉送给您一天的花费。( 2) 这匹马的价钱一天就暴涨了十倍。 【小题 1】不好,人应该有主见,不应该跟风,要学会正确的判断事物,不被别人的言语所左右,不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 【小题 1】试题分析 :往是去,到 去的意思,与 “来 ”“返 ”相对。 “莫 ”表示否定,不,没有的意思。 “顾 ”是回头看的意思。在陈太丘与友期中 “元方入门不顾 ”的 “顾 ”就是这个意思。
18、之在这里是代词,代指 “骏马 ”。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 点评:解释课外文言词语可以采用迁移法和联想法,想想课内有没有学过类似的解释。 【小题 1】 “愿 ”是 “希望 ”的意思, “子 ”是 “你 ”的意思, “请 ”是 “请让我 ”的意思。 “旦 ”是 “早晨 ”的意思。 试题分析 : 考点: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时要注意落实一些关键字词,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在具体的语境中具体分析词语的意义。 【小题 1】试题分析 : “名家 ”说好就认为好,人云亦云,这是盲目跟风的行为,是没有自己主见的行为,这种行为显然是不好的。应该做的是正确判断事物,不受别人的影
19、响,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点评:结合文言文的内容谈理解和感悟,要在读懂文言文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中心来回答。 论语十则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 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20、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小题 1】( 4分)翻译下面划线的字。 ( 1)为人谋而不 忠 乎?( ) ( 2) 诲 女知之乎( ) ( 3)是 知 也( ) ( 4)不亦 说 乎?( ) 【小题 2】( 4分)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 2)学而不思则罔,
21、思而不学则殆。 【小题 3】( 2分)简答。 ( 1)请从文中提炼出四个成语。 ( 2)如果有一位同学要你做他自己不愿意的事情,而你也不愿意做,请你选择上面的一句格言来婉拒他。 答案: 【小题 1】( 1)尽心竭力。 ( 2)教导。( 3)通 “智 ”,聪明的。 ( 4)通 “悦 ”,快乐。 【小题 1】( 1)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有了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就可做老师了。( 2)学习如果不思考,就会迷惑,思考如果不学习,就会有害。 【小题 1】( 1)不亦乐乎;见贤思齐 ;三人行,必有我师; 温故知新 ;择善而从,死而后已; 任重道远;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 2)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小题 1】
22、试题分析 :要注意 “知 ”和 “说 ”都是通假字。 “知 ”通 “智 ”,聪明的意思。“说 ”是 “悦 ”的古字,高兴愉快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解释。 点评: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 【小题 1】 注意 “故 ”是 “旧知识,学过的知识 ”的意思; 注意 “罔 ”是迷惑的意思, “殆 ”是有害的意思。 试题分析 : 考点: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时要注意 落实一些关键字词,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在具体的语境中具体分析词语的意义。 【小题 1】试题分析 : 题目要求写出四个出自论语十则的成
23、语,从不亦乐乎;见贤思齐 ;三人行,必有我师; 温故知新 ;死而后已; 任重道远这些成语中任意写出四个就可以了。 抓住题干中的 “要你做他自己不愿意的事情,而你也不愿意做 ”的事情,可以想到选段中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点评:很多成语来自于古代文言文中,要注意平时的积累。还要注意学会灵活的运用课内所学的成语。 语言表达 ( 2分)体会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然后仿写一个句子。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答案:用 “像 又像 ” 的句式写一句话,语言通顺、合乎题意
24、即可 试题分析 :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像 又像 ” 连用两个比喻句,要注意句式的一致。如:树上的石榴就像是一个小小的红彤彤的灯笼,灯笼下结着飘舞的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又像一个欲露还羞的笑靥。 考点:本题考查句子仿写,要注意句子句式、修辞等要与原句一致。 点评:仿句的几个注意点: 1话题。 首先,仿句在话题上要与例句一致,做到材料紧扣观点,事例典型合理。 2句式。仿句句式要与例句相同。句式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主动句、被动句、长句、短句、散句、单句、复句等。 3 修辞。仔细研读例句所用修辞,仿句应使用与例句同样的修辞方法。如比喻、排比、对比、比拟、反复、设问、反问、引用等。
25、 4结构。仿句的句子成分组合方式、修饰限制的构成方式均应与例句相同。 5衔接。所造仿句在语境上、语意上、用词搭配上均应做到与例句连贯自然,相互照应,衔接一体。6表达。仿句应做到语言通顺、用词得当、简洁明确。 7手法。在表现 手法上,仿句应运用与例句相同的方法,如象征、比较、抑扬等。 8逻辑。仿句在内容上应做到合乎事理、合乎逻辑,如 “阳光 ”使人 “感到 ”“温暖 ”, “光明 ”使人 “看到 ”“希望 ”, “暖风 ”使人 “觉得 ”“舒适 ”, “绿荫 ”使人 “得到 ”“休憩 ”。 9情感。在情感的表露或抒发方面,仿句也应与例句的方式相吻合。如果例句的情感表达很含蓄,仿句也就不能太直白;
26、如果例句中包含了讽刺的情调,那么仿句也应该来点讽刺;而例句若是平实的叙述,仿句也就要采用平实的陈述方式 10色彩。仿句还应注意在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上与例句保持一致。另外,题干 中如有字数要求,则仿句还应注意全句、各分句及各结构成分的字数,均应与例句字数相当。同时,书写方面,还应做到认真工整,无错别字。 ( 4分)综合性学习。 感受自然,展开联想 -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我们会从它那里得到人生启迪,也会从它那里获取写作灵感。比如,在一年四季中,对冬天可以有以下联想: 事物联想:冰、雪、棉袄、暖气、梅花 比喻联想:刀子似的风 诗句联想: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谚语联想:瑞雪兆丰年; 请针对夏天也作
27、如下联想: ( 1)比喻联想: ( 2)诗句联想: 答案:( 1)比喻联想: 像蒸笼一样的街道;像火一样的空气;像火炉一样的城市等 ( 2)诗句联想: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句意思合适即可) 试题分析 :比喻联想即用比喻句写夏天的天气情况,诗句联想即想到写夏天的诗句。 考点:本题考查积累、联想和表达等综合学习能力。 点评:本题是围绕 “亲近自然 ,感受自然 ”主题进行的综合性学习题目。这类试题的考查注重知识的迁移和创新能力,注重人文性,贴近生活。平时要注意语言的积累,还要强化这方面的训练。 默写 ( 8分)默写。 【小题 1】钱塘湖春行中写花草的句子 : , 。 【小题 2】次北
28、固山下中蕴含新旧事物交替的深刻哲理的句子: , 。 【小题 3】夜雨寄北中描写作者想象中的美好情景的是 , 。 【小题 4】童趣中表达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 , , 。 答案: 【小题 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小题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小题 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小题 1】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试题分析 :本题所考查的四个题目均是考查理解性默写。注意题干要求: 钱塘湖春行写花草的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写莺燕的是:几处早莺争 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旧事物交替的深刻哲理的句子:海日生残夜,江
29、春入旧年。表达思乡之情的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夜雨寄北中描写作者想象中的美好情景的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首诗明明写今日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 童趣中表达文章主旨的句子是: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其中的 “趣 ”字是中心词。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 点评:理解性默写是在记忆的基础上,对诗文内容进行理解。要注意题干的要求,审清题意。还要注意默写时不能出现错别字。 书 写 ( 2分)文字书写 要求: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答案: 试题分析 :横平竖直,一笔一画,工整认真,笔迹清晰,这是书写规范、工整的基本要求。
30、 考点:本题考查汉字书写。 点评:书写功夫在卷外。书写工整是书写的一项基本要求。因为书写不工整会造成阅读上的困难和让评卷老师产生厌恶感。 作文 作文( 40 分)以与 一起走过为题目,写一篇 500 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 半命题作文,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内; 在记叙中可插入适当的描写和抒情; 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答案:略 试题分析 :此题是半命题作文。作文之前要先补足文题,可选择的材料很多,要先思考选择什么能写出具体的内容。可以写人,与老师、同学、父母等一起走过的日子;也可以写物,写与他们一起走过的日子。要选取过去生活中最能引发自己感情的来写,要围绕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流水账式的记录下过去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还要注意恰当地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语言也要生动感人。 考点: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点评:半命题作文,补 好文题是关键,要充分吸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要尽力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要精心体现运思的新颖独到,写最能引发自己感情的来写。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