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上海市浦东新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21分) 钓鱼诸岛 钓鱼诸岛由 11个无人岛组成,包括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北小岛、南小岛、大北小岛、大南小岛等。钓鱼诸岛位于台湾省东北, ,总面积约 5平方千米,岛屿周围的海域面积约 17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五个台湾本岛面积。钓鱼岛本岛东西长 3.5千米,南北宽 1.5千米,周长 13.7千米,面积约为 3.8平方千米,是钓鱼诸岛中最大者。 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是我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 bin 的主权,这是有充分的历史依据的。 据历史记载,南宋乾道七年(
2、 1171年),镇守福建的将领汪大猷在澎湖建立军营,遣将分屯各岛,那时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含钓鱼岛)在军事上隶属澎湖统辖,行政上则由福建泉州晋江管理。元代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明洪武五年( 1372年),明太祖朱元漳派杨载出使琉球,诏告即位建元,并册封察度琉球王,而钓鱼岛就位于中国大陆与琉球之间,是册封使赴琉球必经之地。明嘉靖年间,钓鱼岛和黄尾屿就已被确认 不属于琉球。清初编绘的皇朝一统舆图上就已经用中文地名标出了钓鱼屿、黄尾屿、赤尾屿等岛屿。 据我国科学家年估计,钓鱼诸岛周围海域的石油储量约亿吨。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不仅蕴藏有大量石油,还有其他丰富的资源。 这里是我国东海靖鱼场。太
3、平洋黑潮流经这里,带来了大批鱼群,所以自古以来我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就在这一带捕鱼。在钓鱼岛与东南方的北小岛、南小岛之间,有一条宽达 l000多米的 “蛇岛海峡 ”,风平浪静,成为渔民的天然避风港湾。在这个海峡港湾中,还盛产飞花鱼,台湾省基隆、苏澳两地渔 民,靠此渔区生存。 钓鱼岛本岛基岩裸露,尖峰突起,土层基薄,淡水缺乏。山茶、棕榈、马齿苋随处可见,仙人掌遍地丛生。这些植物显然为了适应海上强风的自然环境,都长得又矮又粗壮,其中很多便是名贵药材。有一种叫海芙蓉的海草,生长在沿岸的岩石缝中,是防治风湿症和高血压的良药。我国沿海采药者有不少人祖辈就在钓鱼诸岛采摘中草药。 位于钓鱼岛东北的黄
4、尾屿,陡岩峭壁,屹立于海中,成千上万的海鸟栖居在这里,每年 4 5月间,成群的海鸟几乎遮住了黄尾屿的天空。海鸟在黄尾屿产卵,数量极为惊人。黄尾屿因鸟多,又称为 “鸟岛 ”。 北 小岛和南小岛孤悬于海中,与钓鱼岛组成一个天然的 “蛇岛海峡 ”。北小岛以鸟多著名,南小岛则以蛇多著称,因为蛇多,又称为 “蛇岛 ”。从远处海面望去,平坦的沙滩,绵延 100余米,与另一处高达 300米的陡峭山坡相接,组成一个气势雄伟、景色壮丽、山海相映的地貌景观。 【小题 1】看拼音写汉字。( 2分) 无可争 bin 【小题 2】第 段采用 (说明顺序),说明了 。( 4分) 【小题 3】根据文章内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
5、海域的资源,可以概括为 、 、 以及鸟类、蛇类等物种资源。( 6分) 【小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分) A钓 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一向是我国渔民捕鱼作业、采药和避风的场所。 B钓鱼岛本岛基岩裸露,尖峰突起,土壤肥沃,淡水缺乏。 C黄尾屿和北小岛因鸟多,故都称为 “鸟岛 ”。 D钓鱼岛呈现出气势雄伟、景色壮丽、山海相映的地貌景观。 【小题 5】参照图表信息,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钓鱼诸岛的地理位置,填在第 段的横线处。 ( 6分) 答案: 【小题 1】辩 【小题 2】时间顺序( 1分) 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 1分);是有充分的历史依据的( 2分)。(若答 “钓鱼诸
6、岛及其附近海域是我国的固有领土 ”,扣 1分) 【小题 3】石油资源 渔业资源 中草药资源 【小题 4】 A 【小题 5】答题举隅:距基隆港约 190千米,距日本冲绳岛西南端约 420千米 【小题 1】试题分析: “无可争辩 ”的意思没有什么可争辩的。表示确信无疑。所以,这里应该是表示 “争辩、辩解 ”之意的 “辩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书写能力,主要是字形。 点评:对汉字的书写,最常见的错误是形近致错,音近致错,形、音相近致错,随意简化字致错,意义相近而致错。字形的识记,一要通过读准字音,发现词语中汉字的书写错误;二要通过形声字的形旁来领悟词义,辨析字形;三要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
7、来辨析字的书写是否正确,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去掌握字形,更不易出错,等等。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比如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积累等。同时要加强对常用汉字的书写练习和理解运用。 【小题 2】试题分析:第 3 段,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举证了有历史记载的南宋、元代、明朝、清朝时期 ,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这是有充分的历史依据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画面的概括和对文章写作顺序的分析能力。 点评:概括文章描写的画面,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分析,把作者描写的各种景物结合起来分析其共有的特点。常用的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写人、写事、写景时,常见的是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来写作;
8、按空间顺序写,常用于写游记、参观记、活动等;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按逻辑顺序来写等。 【小题 3】试题分析: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不仅蕴藏有大量石油,还有其他丰富的资源。这里是我国东海靖鱼场 渔业资源;我国沿 海采药者有不少人祖辈就在钓鱼诸岛采摘中草药 中草药资源。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信息的提取、概括、筛选的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或按照作者的叙述顺序,来提炼、概括。具体做法一时从名词概念出发,提取由名词概念生发的信息或包含概念的关键语句;二是抓住重要概念或重要语句,提取对其阐释的信息;三是从文章主旨、作者写作意图、观点和情感的角度出发,寻找有关的词语或句子
9、;四是抓住寓意含蓄的句子,从上下文提取有关信息并转换,使这些语句的寓意具体化和明朗化。 【小题 4】试题分析: B.文章第 6段:钓鱼岛本岛基岩裸露,尖峰突起,土层基薄,淡水缺乏。 C.文章第 7段:黄尾屿因鸟多,又称为 “鸟岛 ”。 D.由文章第 8段可知,北小岛和南小岛与另一处高达 300米的陡峭山坡相接,组成一个气势雄伟、景色壮丽、山海相映的地貌景观。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结构及线索,筛选文章信息等多方面的能力。 点评:记叙文(这里指广义记叙文,包括散文和小说等)、说明文、议论文都会有这一考查方法,要求考生对文章内容探究的结果进行
10、审查、鉴别,并作出选择或判断正误。题型有:题干中列 出对文章主题、中心、主要信息等内容的探究,要求考生判断其探究是否正确、合理、准确、全面。这类题一般都是以选择题或判断题的形式出现。选择题灵活多变,有的要求考生选出正确的项,有的要求考生选出不正确的项;有的是单项选择,有的是多项选择。 【小题 5】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看懂图表所提供的信息,看清地图的指向标,主要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钓鱼诸岛的地理位置,语言表述要准确、通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读图表信息的能力。 点评:图表题已成为考查学生获取信息、整合处理信息能 力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题型。把握图
11、表题的特点,了解其新变化,掌握解答思路和方法,对于增强考生数据、图表意识,提高图表题的解题能力甚为重要。在做题时,最好是先审设问,带着设问看图表,这样做不仅能够增强读题的目的性,而且也能节约时间,特别是在图表和材料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图表题的设问一般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是什么 ”,通常要求考生回答所列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现象,侧重考查考生把数字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的能力; “为什么 ”,要求考生回答怎样正确认识这些现象,或者回答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者 要求透过现象分析本质、揭示原因,侧重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怎么办 ”,一般要求考生回答怎样解决图表中所揭示的
12、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措施,侧重考查考生迁移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考生主体参与意识和主动探究意识。审图表材料,明确答题方向。要认真审读图表,从图表、数据和材料中提取全面、准确的信息,主要包括:阅读标题即看表格的名称、阅读内容、理解表格内容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27分 ) 林徽因传(节选) 张清平 1920年初夏,林徽因伴随父亲来到了欧洲。 各处景物走马灯似的从眼前流过,各种印象叠加在 了一起:巴黎街头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空气,罗马游览胜地绿色松林如波涛般望不到尽头,阿尔卑斯山上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法兰克福一碧如洗的蓝天上盘旋的鸽群,钟声、鸟鸣、树林、草地组成了和谐的交响,风情万种;
13、遗址、遗迹如珍奇宝石穿成的项链,浪漫多姿; 古老而迷人的欧洲像是一幅色泽古黯的织锦,散发着久远的高贵的气息 。 徽因的感受是复杂的。她敞开心灵摄取吸收来自这个新世界的印象和知识,纷至沓来的杂驳信息常常使她感到既新奇又疲倦。同时,远离祖国,远离同龄伙伴的她又时常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所适从。在父亲频繁外出的时间里,孤零零 的她时常想,父亲出去给别人演讲些什么呢 他讲的那些问题有那么重要吗 他怎么根本就不在意近在身旁的女儿呢 一个人的时候,她更多的是偎在壁炉旁,一本接一本地阅读英文版的书刊。此时,她才对北京培华女子中学严谨的学风心怀感激。来到英国后,她没有怎么费力就能够自如地与人交流和用英语阅读。她读
14、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读丁尼生、霍普金斯、勃郎宁的诗,读萧伯纳的剧本。刚开始,她的阅读还带有学习英语的目的,可读着读着,这些书就引领着她进入了一个令她心醉神迷的世界。尽管其中的一些作品她早在国内就看过林琴南的中译本,可如今读过原著 ,她才知道那些文言的译本是多么蹩脚,简直不能传达原文的情致于万一。徽因天性敏感细腻,文学唤醒了她对生活的种种体验,激起了她强烈的共鸣。 伦敦的天气仿佛永远只有好坏两极。春夏之际,太阳明媚而艳丽。垂柳柔柔的枝条在风中软软地飘荡,星星点点的野花点缀着青葱绵密的草坪,一切都有着鲜明的色彩,一切都充满了勃勃的生机。这时节,徽因总爱跟着女房东一同外出。女房东是一位建筑师,徽因常
15、和她一道出去写生、作画。她最爱去的地方是剑桥一带,那里有画不完的各种建筑和景致。徽因拿着一本书,坐在草坪上,四下望去,皇家教堂富丽庄严,皇家 学院散发着宁静、幽雅的气息, “三一学院 ”图书楼上,拜伦雕像风神潇洒地凝视着遥远的天际。 在国内,徽因随着家庭的搬迁,南来北往走过许多地方,出国后跟着父亲也到过一些城市。可只有在这里,在尽情领略了英国剑桥脱尽尘埃的景色后,她才恍然觉察,那 的碧草、 的流水、 的睡莲、 的朝晖晚霞,好像可以随着空气、星光一起渗透进人的灵魂。 她想起小时候住在祖父家,看过好多宋元名家的山水画。那时她不明白,为什么那些画卷上,总是画着那么雄奇的山川,那豆大的房舍和米粒大小的
16、人物。如今她懂了,人在自然的怀抱里真是很小,小到只想变 成一株草、一朵花、一滴露珠。在与女房东的交谈中,徽因知道了建筑师与盖房子的人的区别,懂得了建筑与艺术密不可分。以这样的眼光再去回想她在国内国外看过的庙宇和殿堂,果然就对这些建筑有了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从这时起,徽因萌生出了对未来事业的朦胧愿望 。 【相关链接】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曾参与国徽设计和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改造传统景泰蓝,为民族及国家作出莫大的贡献。 【小题 1】第 段横线上填写的词语依次是 (3分 ) A潺潺奔涌无边青青明 艳灿烂窈窕玲珑 B无边青青窈
17、窕玲珑明艳灿烂潺潺奔涌 C无边青青潺潺奔涌窈窕玲珑明艳灿烂 D潺潺奔涌窈窕玲珑无边青青明艳灿烂 【小题 2】第 段画线句 “古老而迷人的欧洲像是一幅色泽古黯的织锦,散发着久远的高贵的气息 ”,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 。( 4分) 【小题 3】第 段中提到 “徽因的感受是复杂的 ”,她的感受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1) ;( 2) ( 4分) 【小题 4】阅读第 段,完成题目。( 5分) ( 1)根据上文, “以这样的眼光再去回想她在国内国外看过的庙宇和殿堂 ”句中“这样的眼光 ”具体指的是 。( 2分) ( 2)用 “这样的眼光 ”看苏州园林,从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理解和感受。(字数不限;
18、3分) 【小题 5】下列对结尾画线句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林徽因喜欢欧洲优美的风光,因此产生了对未来事业的朦胧愿望。 B林徽因领悟了建筑学的真谛,从而立下成为建筑学家的愿望。 C林徽因立志成为建筑学家与身为建筑师的女房东也有一定的关系。 D林徽因的立志源于她顿悟了中国传统美学和欧洲建筑艺术的共性。 【小题 6】结合本文内容和相关链接,我们知道,林徽因的成就与很多因素密切相关,请选择一个方面 ,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80字左右; 8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比喻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欧洲历史悠久风光奇丽的特点,表达出林徽因初到欧洲时新奇与喜悦的感受。(意到即
19、可) 【小题 3】( 1)眼前的新世界常常使她感到既新奇又疲倦( 2)远离祖国,远离同龄伙伴的她又时常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所适从。 【小题 4】( 1)建筑和艺术是密不可分的 ( 2)答题举隅: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追求自然之趣,像是一幅幅美术画(暗含 “艺术性 ”)。 【小题 5】 A 【小题 6】感点列举:热爱读书、少年立志、家学渊源、环境熏陶等 【小题 1】 试题分析: “那 的碧草、 的流水、 的睡莲、 的朝晖晚霞 ”,从选项中所给的词语来看,填入横向上的依次是:无边青青、潺潺奔涌、窈窕玲珑、明艳灿烂。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 点评:解答选词填空类题目,联系具体语境,一要揣摩词
20、语的轻重程度来适应语义和语境,例如 “陌生 ”与 “生疏 ”所表示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陌生 ”表示初次接触,不熟悉, “生疏 ”则是以前有接触或熟悉,时间长了,变得不熟悉,或因接触时间不长,次数不多而不熟悉;二要限定词义的范围;三要分清词性与语法功能;四凭借语感与第一印象来作答。 【小题 2】试 题分析: “古老而迷人的欧洲像是一幅色泽古黯的织锦,散发着久远的高贵的气息 ”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古老而迷人的欧洲比作一幅色泽古黯的织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欧洲历史悠久、风光奇丽的特点,同时表达出林徽因初到欧洲时新奇与喜悦的感受。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分子能力。 点评:解答
21、本题时,首先要判断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写出该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再结合具体句子分析表现了什么 /表达了某种感情 /突出了什么 /强调了什么。语文中主要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借代、比拟等,而每一 种修辞手法又各有其作用,在平时的学习中要进行分类整理,写作时可以恰当运用,以增加文章的文采。 【小题 3】试题分析: “徽因的感受是复杂的。她敞开心灵摄取吸收来自这个新世界的印象和知识,纷至沓来的杂驳信息常常使她感到既新奇又疲倦。同时,远离祖国,远离同龄伙伴的她又时常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所适从 ”,从这句话来看,她的感受主要是来自:( 1)眼前的新世界常常使她感到既新奇又疲倦
22、,( 2)远离祖国,远离同龄伙伴的她又时常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所适从这两个方面。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信息的提取、概括、筛选的能力。 点评:解答 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或按照作者的叙述顺序,来提炼、概括。具体做法一时从名词概念出发,提取由名词概念生发的信息或包含概念的关键语句;二是抓住重要概念或重要语句,提取对其阐释的信息;三是从文章主旨、作者写作意图、观点和情感的角度出发,寻找有关的词语或句子;四是抓住寓意含蓄的句子,从上下文提取有关信息并转换,使这些语句的寓意具体化和明朗化。 【小题 4】试题分析:( 1) “如今她懂了,人在自然的怀抱里真是很小,小到只想变成一株草、一朵
23、花、一滴露珠。在与女房东的交谈中,徽因知道了建筑师与盖房子的人的区别,懂得了建筑与艺术密不可分。以这样的眼光再去回想她在国内国外看过的庙宇和殿堂,果然就对这些建筑有了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概括出, “这样的眼光 ”指的就是 “建筑与艺术密不可分 ”,也就是艺术的眼光。( 2)本题时一道拓展迁移题,要求用建筑与艺术密不可分的眼光去看苏中园林,答题时,要确定一个角度,再简要分析建筑与艺术的关系语言表述通顺流畅。比如说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追 求自然之趣,像是一幅幅美术画,具有 “艺术性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悟。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联系文中的人物和事件,再结合自
24、己的生活经历,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小题 5】试题分析: “从这时起,徽因萌生出了对未来事业的朦胧愿望 ”,林徽因并不是因为喜欢欧洲优美的风光,因此产生了对未来事业的朦胧愿望,而是她领悟了建筑和艺术的真谛,明白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立下了在建筑上有所为的愿望。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分析能力。 点评:怎样才能使思维直切要点,快速准确地分析其含 义和作用呢?对于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含义的分析必须理清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根据所学修辞的知识,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然后把所用修辞去除,用自己平实的语言把反话说正,委婉说直,比喻说清楚,象征说明白。意思隐晦难懂的句
25、子,或深奥,或抽象,或省略,我们应该把深奥说浅显,抽象说具体,省略补完整。 【小题 6】试题分析:林徽因酷爱读书,并且博览群书,从小就有学习建筑的志向,在欧洲的生活,那种环境对她的熏陶等等,是她最终走向了成功。从她的成功历程中,我们有很多东西值得借鉴和学习。解答时,要结合文章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启 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悟。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联系文中的人物和事件,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8分) 岳阳楼记(节选)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
26、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 【小题 1】本文的作者是 (朝代)的政治家、文学家 (人名)。( 2分) 【小题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划线词的含义。( 3分) 刻唐贤今人诗赋 于 其上 【小题 3】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第 段主要交代作者写作本文的时间与缘由。 B第 段意在引出下文两种不同的 “览物之情 ”。 C本文的写作意图是歌颂滕子京贬谪期间的政绩。 D作者描写洞庭湖景色,表达
27、想归隐山林的愿望。 答案: 【小题 1】北宋(宋) 范仲淹 【小题 2】在它上面(楼上)雕刻唐代和当代名人的诗赋 【小题 3】 B 【小题 1】试题分析:范仲淹( 989 1052年 ),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世称 “范文正公 ”。生于武宁军(治所徐州)(一说河北真定府)。祖籍 州(今陕西省彬县),先人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唐朝宰相范履冰的后人。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基本常识及主要内人物及其性格的把握。 点评:文学常识,顾名思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常识,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
28、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 学习惯。文学常识能提升人的文学素养,改善一个人的文化形象,而掌握更多的文学常识对于我们成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很有意义。所以,多多储备积累,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引用和运用文学常识,使得这些宝贵的民族文学精华融进自己的血液之中,成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部分。平时学习的过程中,对文学作品的作者、体裁、主人公等可以进行分类,以防混淆。对著名篇章的内容熟读并熟记。 【小题 2】试题分析:翻译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时,要注意把 “刻 ”(雕刻)、“唐贤今人 ”(唐代和当代名人)、 “其 ”(岳阳楼)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考点:本 题考查学生对文
29、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小题 3】试题分析: .第 1段,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文中满载述志励友之情,既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远大抱负,又表达对好友的慰勉和规箴之意。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旷达胸襟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 ”的政治抱负。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
30、的结构及线索,筛选文章信息等多方面的能力。 点评:记叙文(这里指广义记叙文,包括散文和小说等)、说明文、议论文都会有这一考查方法,要求考生对文章内容探究的结果进行审查、鉴别,并作出选择或判断正误。题型有:题干中列出对文章主题、中心、主要信息等内容的探究,要求考生判断其探究是否正确、合理、准确、全面。这类题一般都是以选择题或判断题的形式出现。选择题灵活多变,有的要求考生选出正确的项,有的要求考生选出不正确的项;有的是单项选择,有的是多项选择。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12分) 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 “无地置土。 ”公遂止。或曰: “土可垒山。 ”公善之,欲行。 妻曰: “不畏小儿女颠踬 耶?
31、”公复止。或曰: “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 ”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 “园成必添仆妇,下房 不足,甚可虑也。 ”公犹豫不决,事又寝 。(新百喻经) 【注释】 颠踬( din zh):跌倒、摔跤。 下房:仆人住的房子。 寝:息,止。 【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 (4分 ) ( 1)公 善 之( ) ( 2)下房不 足 ( ) 【小题 2】下列对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修路径直通向山,安放栏杆保护他们,又有什么担忧呢? B修路让他们通过,设计栏杆护住山,又有什么 担心的呢? C开辟一条小路来通行,设置栅栏来保护,又有什么担心的呢? D开辟一条通人的小路,建设护
32、人的栅栏,又有什么担忧的呢? 【小题 3】鲁公治园的行为表现可以概括为 “ ”。(用文中的词语概括)( 2分) 【小题 4】鲁公之父、妻、家人阻止治园的理由各不相同,但他们认识上的局限性是相同的,即 。 (3分 ) 答案: 【小题 1】( 1)以 为善(认为 很好 /对) ( 2)足够,充足 【小题 2】 【小题 3】犹豫不决 【小题 4】看问题片面(或者: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不全面;出于本位主义考虑问题) 【小题 1】试题分析: “善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 为善,认为 好。 “足 ”一词多义,足够,充足。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
33、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 【小题 2】试题分析:翻译 “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 ”时,要注意把 “筑 ”(开辟)、 “径 ”(小路)、 “何 ”(什么)、 “忧 ”(担心)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小题 3】试题分析:鲁公想挖个池子
34、,父亲说挖出来的土没地方放,有人说可以堆成山,妻子说担心孩子被绊倒,有人说,可以开个小路,用栅栏围起来,家里人又说,这样的话又得专门找人来看管园子,家里的房舍不够住。鲁公犹豫不决,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于是修园子这件事就搁置了下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人物形象的评价 能力。 点评:做人物形象分析类题目时,要结合人物具体的言行来分析其精神品质。平时在阅读文章时,要善于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小题 4】试题分析:鲁公之父阻止治园的理由是土没地方搁置,妻阻止治园的理由是担心小孩子被绊倒、家人阻止治园的理由是有了园子,就得雇佣仆人,房舍不够住,他们看问题都是片面的,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
35、忽略了另一个方面。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信息的提取、概括、筛选的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或按照作者的叙述顺序,来提炼、概括。具体做法一时从名词概念出发,提取由名词概念生发的信息或包含概念的关键语句;二是抓住重要概念或重要语句,提取对其阐释的信息;三是从文章主旨、作者写作意图、观点和情感的角度出发,寻找有关的词语或句子;四是抓住寓意含蓄的句子,从上下文提取有关信息并转换,使这些语句的寓意具体化和明朗化。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4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 ,心在天
36、山,身老沧洲。 【小题 1】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 “梦断 ”与 “梦回吹角连营 ”中 “梦回 ”的意思不相同。 B “尘暗旧貂裘 ”借用苏秦典故,描述自己不受重用的现状。 C “胡 ”,本为古代对北方、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此指金兵。 D “梁州 ”、 “关河 ”、 “天山 ”、 “沧州 ”等,均代指抗金前线。 【小题 2】词中与 “身老 ”相照应的句子是 “ ”。( 2分)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鬓先秋 【小题 1】试题分析:这首诗的总体意思是 “当年我远赴万里边疆立志建功封侯,单枪匹马戍守在梁州。在那戍守边关 的日子如梦消逝,不知何处寻来,只留下这尘风色暗的貂
37、裘。胡人还没有消灭,我的鬓发早已斑白如秋霜,眼泪情不自禁的流下来。这一生谁会料到,我心在抗战前线,人却在沧洲慢慢老去 ”。关河(关塞河防,指山川险要处)、天山(指抗金前线)、沧洲(滨水之地,古时隐士所居之处)。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结构及线索,筛选文章信息等多方面的能力。 点评:记叙文(这里指广义记叙文,包括散文和小说等)、说明文、议论文都会有这一考查方法,要求考生对文章内容探究的结果进行审查、鉴别,并 作出选择或判断正误。题型有:题干中列出对文章主题、中心、主要信息等内容的探究,要求考生判断其探究是否正确、合理、准确、全面。这类题一般
38、都是以选择题或判断题的形式出现。选择题灵活多变,有的要求考生选出正确的项,有的要求考生选出不正确的项;有的是单项选择,有的是多项选择。 【小题 2】试题分析:身老:人却慢慢老去;鬓先秋:鬓发早已斑白,如秋霜。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是句内容的理解。 点评:分析诗句所描写的内容时,要先理解原句的含义,在结合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写作背景,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理解。 默写 默写 ( 18分) 【小题 1】八百里分麾下炙, ,沙场秋点兵。(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小题 2】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小题 3】夕阳西下, 。(天净沙 秋思) 【小题 4】醉翁之意
39、不在酒, 。(醉翁亭记) 【小题 5】 ,人约黄昏后。(生查子 元夕) 【小题 6】回看射雕处, 。(观猎) 答案: 【小题 1】五十弦翻塞外声 【小题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小题 3】断肠人在天涯 【小题 4】在乎山水之间也 【小题 5】月上柳梢头 【小题 6】千里暮云平 试题分析:这道题属于直接性默写,( 1)默写此句时要注意 “塞 ”的写法;( 2)默写此句时要注意 “于是人 ”的写法;( 3)默写此句时要注意 “涯 ”的写法;( 4)默写此句时要注意 “在乎 ”的写法;( 5)默写此句时要注意 “梢 ”的写法;( 6)默写此句时要注意 “暮 ”的写法。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
40、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点评:诗文默写是语文试卷上必不可少的一种题型,古诗文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直接型默写题、理解型默写题、迁移型默写题、运用型默写题、简单赏析型默写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 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背完整,记清楚,写正确,理解透彻,对照教材原文,一字一句,不错不漏、不增不添地进行背诵和书写。另外要对古诗文中的名句要注意分类积累。 作文 写作( 60分) 读书,帮助初到欧洲的林徽因驱散 “孤独和无所适从 ”。读书,是我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请以 “我的读书故事 ”为题,写一篇 600字左右的文章,与大家分
41、享你的读书经历。 答案: 试题分析:本次作文的题目是 “我的读书故事 ”,要注意抓住题目中的几个关键词: “我 ”、 “读书故事 ”。文章的写作中心是 “我 ”,写作内容是 “读书故事 ”,如果写成别人的读书故事,或者写自己的别的事情,那就偏离了主题。所以,写作时,先要审清题意,看清题目和具体要求,然后再开始构思。这道题目写记叙文会更好把握一些,我们可以写自己艰辛的求学经历,可以写自己苦读的枯燥,更可以写自己饱读诗书的收获和体验,等等。在写的过程中,要注意写清楚你的读书故事是什么,选材一定要典型,尽量做到文从字顺,写出真情实感,内容具体充实。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另外,书写一定要整洁美观。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点评:这是一道 命题作文题目,没有审题障碍,可写的内容也很多,只要是来源于生活自己的体味与思索都可以写下来。平时要注意多观察生活,把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写下来,以作为自己的写作素材。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