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江苏省如皋市东部共同体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 13分) 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 j din着久远的岁月印痕。 它绽放在春节缤纷的花炮里,闪烁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跳动在二胡凄美的弓弦上 , , ,传扬在诗词浪漫的 y jng里 。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五彩纷呈的形式令人 B (赏心悦目、耳濡目染)。我们了解并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 C (义不容辞、义正词严)的责任。我们也会在文化的 xn to下变得厚重而雅致。 【小题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 【小题 2】从括号中选择恰
2、当的成语分别填入 B、 C两处。( 2分) B处应填 , C处应填 。 【小题 3】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处补充恰当的语句。( 2分) , , 【小题 4】为了推广校园阅读,雪岸中学学生会决定举办一次全校学生参加的诗歌朗诵会。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6分 ) (1)根据活动目的,请给本次校园阅读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不超过 16个字)。( 2分) “ ” ( 2)学生会将邀请诗歌评论家薛梅教授于 11月 15日下午 3点在学校礼堂担任本届诗歌朗诵 会的评委。请你为这项活动写一张请柬。( 4分) 答案: 【小题 1】( 3分)积淀 意境 熏陶 【小题 2】( 2分)赏心悦目 义不容辞 【小题
3、 3】( 2分)示例:擂响在锣鼓铿锵的声音里,飘散在书法醇美的墨香中 【小题 4】( 6分)( 1)略 ( 2)薛梅教授: 兹定于 12月 21日下午 3点在学校礼堂举办一次雪岸中学诗歌朗诵会。我校盛情邀请您担任本届诗歌朗诵会的评委工作。届时敬请光临指导。致以敬礼。 雪岸中学学生会 2012年 11月 8日 (称呼 1分,时间、地点 1分,礼貌措辞 1分,落款与时间 1分。) 【小题 1】试题分析:第一个空 注意 “淀 ”不要写成 “绽 ”,第二个空注意不要将“意 ”写成 “义 ”, “境 ”不要写成 “镜 ”等字。第三个空注意 “熏 ”的写法。 考点:本题考查书写汉字。 点评:本题难度系数为
4、 3,较为容易,该类题常见考查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语境题等,有时单独考查,有时设置语境考查,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各种考试必考的内容。学生只要平时扎实积累,熟练掌握常用的 3500个汉字即可。注意区别形近字、同音字。学习时可有意识分门别类地整理常错字,可采用归类记忆法,掌握一定的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等相关知识。本题属填空题,根据语境直接作答即可。 【小题 2】试题分析: “传播 ”和 “传承 ”都有宣传之意,不同的是 “传承 ”还有 “继承 ”的意思。从常理来看,图书馆是提供书籍等阅读资源的地方,宜用 “传播 ”。“搜集 ”和 “收集 ”都有 “收集 ”的意思,但 “搜集 ”还有 “搜索 ”
5、的意思,表意更明确,第二句宜用 “搜集 ”。 “应接不暇 ”侧重指被动接受, “目不暇接 ”则侧重指主动接受。第三句的主语是 “景色 ”,故宜用 “应接不暇 ”。 考点: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点评:本题难度系数为 2,稍难。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是近几年中考中常见一种题型。在选择词语之前,一要理解每个备选词语的大意,从词义、感情色 彩、使用范围等几方面揣摩各项中备选词语的区别。三要结合语境,不可孤立地看待每一个词语,要善于将备选词语与句子主干联系起来分析,学会抓住句中关键词语与备选词语的联系。四要植入诵读。借助语感,验证正误。五要平时注意构建近义词词汇库。本题属词语中的成语类。 【小题 3】试题分析
6、:一要指向 “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 ”,二要运用比喻的修辞,三要补写两个,四要结构、句式、字数等大致相同,五要力避重复。 考点:考查运用语文知识表达。 点评:本题难度系数为 2,稍难,也是中考常见题型。仿写句一般与例句一要结构、字数大致相同,二要句式 相似,三要表达手法一样,四力避重复。 【小题 4】 (1)根据活动目的,请给本次校园阅读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不超过 16个字)。( 2分) “ ” ( 2)学生会将邀请诗歌评论家薛梅教授于 11月 15日下午 3点在学校礼堂担任本届诗歌朗诵会的评委。请你为这项活动写一张请柬。( 4分) 试题:( 1)答题一要符合活动目的,二要针对本次阅读活动,
7、三注意只拟写一则,四要注意语体特点,具有宣传性,雅俗共赏,简洁明了。( 2)一要注意主题,即邀请教授担当评委,二要交代清楚邀请目的,以及相关事项的时间、地点、事由等,三注意格式:标 题、称呼、正文、署名、日期等,四注意语言简洁、明确、得体。 考点:本题考查使用恰当的方式表达。 点评:本题难度系数为 2,稍难。此类题往往和应用性文体以及口语交际联系起来,答题一注意表达主题、对象、格式,二注意语言简洁、明确、得体。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20分) 学会转身 董建昌 一个木匠丢了一块手表,几个热心的邻居一起帮他找,他们将地上的刨花、工具箱,以及木匠身上的每一个口袋都翻烂了也没有找到
8、,结果却让一个孩子找到了。木匠很惊讶,问那孩子是怎么找到的。孩子说,很简单啊!你知道,手表是有声 音的,我只是在你们都安静下来的时候坐到刨花旁听,然后沿着声音的方向走过去,就找到了。 事实上,在遇到困难时学会转身,换个角度看问题,问题往往就迎刃而解。就像丢失在刨花里的那块表,大人们翻烂了刨花,找遍了工具箱,甚至木匠的口袋,都没能找到,而那个孩子只是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即凭借手表指针 “嘀嗒、嘀嗒 ”的走动声就轻易地找到了。 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卡耐基说: “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生活愉快、自在,在事业上取得重大的成就,学会变通是很重要的。 ”一次,爱迪生让助手帮助自己测量一
9、下一个梨形灯泡 的容积。助手接过后,立即开始了工作,他一会儿拿游标卡尺测量,一会儿在稿纸上计算,后来甚至还动用了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可几个小时过去了,他忙得满头大汗,还是没有算出结果。爱迪生看到助手面前摆满了各种工具书和废纸时,明白了一切。他拿起灯泡,朝里面倒满水,递给助手说: “你去把灯泡里的水倒进量杯里,就会得出我们所需要的答案:。 ”这时,忙得满头大汗的助手才恍然大悟:自己想的太复杂了。看来,学会变通,善于让自己的思维转身是很重要的。 是的,我们很多人就像爱迪生的助手一样,做事不知道变通,结果是花费了很多力气,到头来却 一事无成。遇到看似难解的问题,学会换一种思维,从不同角度看,这样,
10、“无法解决 ”的问题就变得简单化了,而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1916年,美国犹他州的小镇准备修建一座银行。镇长买好了地,备好了建筑图纸,可最后在砖头上出现了问题。因为,从盐湖城用火车运砖过来,每磅要2.5美元。这个价格远远超出了镇里的预算。就在人们束手无策的时候,一个人想出了邮寄砖的办法,包裹每磅邮费是 1.05美元,比火车便宜了一半多。 这样,小镇的居民很骄傲地拥有了他们的第一家银行。更为有趣的是,这个故事后来还被西点军校作为案例选入了教 材,用来诠释一条校训:要保持 “头脑简单 ”,敢于去干所谓 “办不到 ”的事情。 通过邮局邮寄货物,这无疑是最常见的运输方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常见、简
11、单而又便捷的方式,很多人就是想不到。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懂得转身。 同一件事,如果依照同样的习惯思维去运作,肯定不会有新的改变。但若能改变一下固有的思维方式,转个身,用不同的方法去开拓,自然会结出不同的硕果。学会转身,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把看似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你就会发现人生其实好简单,成功其实离你也并不远。 (选自演讲与口才,有改动 ) 【小题 1】选文 的观点是什么? (2分 ) 【小题 2】文章开篇从寻找手表写起,有什么作用?( 6分) 【小题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 6段 “这个故事 ”的内容。 (4分 ) 【小题 4】说说第 8小节中 “肯定 ”和 “自然 ”两词在文中的
12、表达效果。 (4分 ) 【小题 5】学习中,我们会发现身边的同学因为一道难题而纠缠了半天,非常苦恼,学习本文之后,请你运用文中的观点,劝说一下这位同学,请写出你的劝说词。( 4分) 答案: 【小题 1】( 2分)在遇到困难时学会转身,换个角度看问题,问题往往就迎刃而解。 【小题 2】( 6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 读者的思考。引出本文的观点“在遇到困难时学会转身,换个角度看问题,问题往往就迎刃而解 ”。作为本文的一个事实论据,有力地证明了观点。 【小题 3】( 4分)美国某一小镇的一个人想出用邮寄砖代替火车运砖的办法,使小镇拥有了第一家银行。 【小题 4】( 4 分) “肯定 ”表推测结果
13、不容置疑; “自然 ”在文中可理解为 “当然 ”。这两个词一起使用,强调了换个角度看问题,会出现不同结果,问题往往就迎刃而解,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小题 5】( 4分)略 【小题 1】 试题分析:题目 “学会转身 ”已揭示作者的观点,从全文看,作者论述学会转身的好处,第 段有 “事实上,在遇到困难时学会转身,换个角度看问题,问题往往就迎刃而解 ”,第 段有 “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第四、五、六、七段则举出例子论证。最后一段总结全文,明确论点。抓住关键句、扣住 “学会转身 ”之意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梳理阅读信息,提炼、概括论点。 点评:本题难度系数为 2,稍难
14、,此类题题型表现为填空题、简答题、图表题等。学生答题要在全面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精准概括。如果有对概括语言提出 “简要 ”之类要求的 ,用语还要做到简洁。解答本题一要整体阅读,把握基本内容,二要概括段落大意,三要区分观点和材料,抓住关键词句,四要用语精准。本题题型为简述题,答案:语言要简洁,捕捉中心论点即可。 【小题 2】试题分析:题目交代此段写寻找手表,一个有趣而又耐人思考的故事,放在开头,一般起到激起读趣和论据的作用。再看和第二段的关系,即和该段第一句话所表明的观点相符。从全文来看,能够证明学会转身的观点。据此即可给出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文章区分材料和观点。 点评:本题难度系数为 1,即最
15、难。答题一要锁定问题所在段落,二要紧扣材料和观 点之间 “证明和被证明 ”的关系,三要结合全文观点,通盘考虑,四要表述精准,可借助关键词句。 【小题 3】试题分析:这段文字提到两件事,一是小镇居民拥有一家银行,二是西点军校把这个故事选作为教材。但题目要求指出 “这个故事 ”的内容,可知应该指第一件事。 考点:本题考查梳理、提炼、概括阅读信息。 点评:本题难度系数为 2,稍难,此类题题型表现为填空题、简答题、图表题等。学生答题要在全面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精准概括,所概括的点要准、全,既不能将一点拆开,又不能将两点合并,其次如果有对概括语言提出 “简要 ”之类要求的,用语还要做 到简洁。解答本题一要整
16、体阅读,把握语段的基本内容,二要概括段落大意,三要区分段落之间的关系,四要用语精准。本题题型为简答题,答案:语言要简洁,体现核心事件即可。 【小题 4】试题分析:首先把握该句甚至整个语段的意思,其次扣紧这两个词语的语境义。该句强调学会转身的好处,先从反面再从正面分别加以论证。从字义来看, “肯定 ”表推测结果不容置疑,强调不会转身的弊端; “自然 ”在文中可理解为 “当然 ”,强调学会转身的好处。这两个词都是修饰性词语,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据此可综合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品析语言。 点评:本题 属较难题目,系语文学习和考试的重要内容。体味重要词语在语句中的含义和作用,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17、,一要从词语意思、感情色彩、适用范围、表现手法等方面体味其妙处,二要紧密结合语境,词不离句,三要注意文体特点。文学作品则增强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议论性文体则增强论证效果。本题属议论语言品析,侧重从说理论证效果考虑。 【小题 5】针对同学遇到难题而苦恼而言,这位同学没有学会转身,从这个角度即可找到合适的劝说途径。劝说词要有理有据,体现一定的说服力。因为劝说的对象是同学,故可用 “亲爱的 ”等词语,表明尊重和拉短心理距离。 试题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拓展迁移。 点评:本题难度系数为 2,较难。该题符合语文新课程理念,结合口语交际表达,体现出一定的综合性。答题一要扣住相应的观点,二要针对性强,三要表
18、达简明、连贯、得体。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题。 (22分 ) 乡村的风 许俊文 风是乡村的魂。它不喜欢老是待在一个地方,到处游荡着,时南时北,忽东忽西的。它走到哪里,哪里就能感觉到乡村的呼吸。 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拨弄乱,再在我干 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 。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
19、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一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 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 “天书 ”了。莲荡也是。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然而,乱是乱了,但却乱出了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我也说不清。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 “乱荷 ”,有一种不触动情欲的美,大美。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翻出新意。还有秋风中的那
20、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还是古人高明,他们面对这样的凋零景象,只用 “删繁就简三秋树 ”七个字,就把很复杂的意思表达出 来。随着黄叶随风飘逝,树上那些平时看不见的鸟巢,一个一个都露了出来,远远看去,恰似一个个黑色的音符挂在枝柯上 说到风,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年我从豆村带回一棵小枣树,栽在城里自家的庭院中,栽树之前我是下足了底肥的,可是几年过去了,并没有见它有多少长进。我很纳闷,就问父亲是什么原因。父亲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给出两个字:缺风。对,缺风。生长在乡村的树可不是这样的。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它是树和庄稼的神灵。一棵
21、得风的树,就如同一个人得了机遇,东风来了摇一摇,西风来了晃一晃,每摇晃一次,它的根就往 泥土深处扎一扎,晃着晃着,一棵树就在风中长高长粗了。父亲把这种现象叫作 “得风水 ”。记得豆村牛鼻凹里有一棵歪脖子黄栌,据说已经很有些岁数了,可就是长不大,村里有人想把它砍下做犁弓,父亲制止道,这棵树虽然长得不是地方,但只要树头能从这凹里蹿出来,一旦招了风,不愁它不成材。后来那棵黄栌居然有了出头之日,风吹着呼呼地往上蹿,一年一个样,一年又一个样,如今它已经有合抱粗了,成了我们豆村的一个标志。这大概就是神奇的风使然吧。当然神奇的还有我的父亲,尽管岁月的风已经把他的头发吹白了,腰吹弯了,甚至连牙齿也吹脱落了,在
22、风中 踽踽而行时,须拄一枝拐杖,然而他能够从飘忽不定的风里悟出一点 “道 ”,想必也该知足了。 乡村里的许多事物,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到一棵树,一座山,都与风息息相关。春风归来遍地绿,它们不得不绿;秋风君临千叶黄,它们不得不黄。在这回黄转绿的变幻之中,永远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有风。一拔又一拔的风,吹了几千年,几万年,它吹走了许多东西,又吹来了许多东西。庄稼在风中拔节,鸟雀在风中飞翔,蟋蟀在风中浅唱低吟 倘若没有风,这个世界多么沉寂 ! 【小题 1】文中多处运用了修辞方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试赏析文中第二段画 横线句。( 4分) 【小题 2】文中说 “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
23、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 ”风赋予了 哪些事物怎样的诗意 呢?( 4分) 【小题 3】文章描写乡村的风,在第四自然段又写到两棵树的成长,有什么用意 (4分 ) 【小题 4】文中 “尽管岁月的 风 已经把他的头发吹白了,腰吹弯了,甚至连牙齿也吹脱落了,在 风 中踽踽而行时,须拄一枝拐杖,然而他能够从飘忽不定的 风里悟出一点 道 ,想必也该知足了。 ”句中加点的 “风 ”各有怎样的含义?( 4 分) 【小题 5】【甲】【乙】两个片段,同样描写了 “风 ”,请从 表达方式和 表现内容、思想感情 这 三个方面比较它们的 不同点 。 (6分 ) 【甲】春风归来遍地绿,它们不得不绿;秋风君临千叶黄,它们
24、不得不黄。在这回黄转绿的变幻之中,永远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有风。一拔又一拔的风,吹了几千年,几万年它吹走了许多东西,又吹来了许多东西。庄稼在风中拔节,鸟雀在风中飞翔,蟋蟀在风浅唱低吟 许俊文乡村的风 【乙】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鲁迅故乡 答案: 【小题 1】( 4分) 拟人修辞, 生动的写出了风的轻柔(活泼,可爱,调皮均可),让我们感受到故乡的温柔亲切。表达对故乡、对故乡风的喜爱和赞美。 【小题 2】( 4分) 炊烟像狂草 “天书 ”; 莲荡有一种大美;
25、 树木则删繁就简; 鸟巢挂在树上像黑色音符。 【小题 3】( 4分) 将小枣树在无风的情况下无法茁壮成长与歪脖子黄栌招了风后长成合抱粗形成鲜明的对比;(对比内容 1分,对比 1分) 得出 “万物生长离不开风 ”的结论。 【小题 4】( 4分) 第一个 “风 ”指岁月的沧桑; 第二个 “风 ”指自然界之风; 第三个 “风 ”既指自然界之风 ,又指岁月的磨砺。 【小题 5】( 6分)甲文通过议论( 1分)的表达方式表现风给大地带来生机和色彩,( 1分)从而抒发了对乡村的风的喜爱与赞美。( 1分) 而乙文则通过描写( 1分)的表达方式写冬天的冷风呜呜声响,与阴晦的天气与萧索的荒村 相互映衬,( 1分
26、)表现农村的萧条与破败,衬托 “我 ”悲凉的心情。( 1分) 【小题 1】试题分析: 拟人修辞, 生动的写出了风的轻柔(活泼,可爱,调皮均可),让我们感受到故乡的温柔亲切。表达对故乡、对故乡风的喜爱和赞美。从第二段 “迎接 ”“ 没见面 ”“顽皮的小手 ”“拨弄乱 ”“撒 ”等词句看, 该处用了拟人的手法。拟人指把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拟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这样的修辞手段。拟人可以通过形容词、动词或名词表现出来。拟人的作用在于使事物获得人的属性 ,便于抒发感情 ,使人感到亲切、易受感染,还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这就使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感
27、染力。从内容上看,全文借助写风书写对故乡的喜爱和赞美。据此可简要给出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从修辞角度品析语句。 点评:本题属较难题目,系语文学习和考试的重要内容。答题一要寻本求源,越过字面义,深入理解意 蕴,二要从关键词语、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写作手法切入,三要紧密结合语境,句不离段,四要表达简明扼要,有理有据。本题从修辞角度品析。要熟知常用修辞,即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反复、反问、设问等。 【小题 2】试题分析:梳理内容可知,从 “那晚风中的炊烟 ”“莲荡也是乱舞 ”“不触动情欲的美,大美 ”“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 ”“删繁就简三秋树 ” “树上那些平时看不见的鸟巢 ”“恰似一个个黑色的
28、音符挂在枝柯上 ”等这些关键性词句即可给出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梳理、提炼、概括阅读信息。 点评:本题难度系数为 2,稍难,此类题题型表 现为填空题、简答题、图表题等。学生答题要在全面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精准概括,所概括的点要准、全,既不能将一点拆开,又不能将两点合并,其次如果有对概括语言提出 “简要 ”之类要求的,用语还要做到简洁。解答本题一要整体阅读,把握语段的基本内容,二要概括段落大意,三要区分段落之间的关系,四要用语精准。本题题型为填空题,答案:语言要简洁,体现四点。 【小题 3】试题分析:梳理内容可知,文章描写乡村的风,第四段写到了两棵树,一棵小枣树,不得风,生长慢;一棵歪脖子黄栌,
29、“疯长 ”。从 “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这大概就是 神奇的风使然吧 ”等可以看出作者突出风的作用。写法上构成对比。据此可给出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文章选材。 点评:本题难度系数为 1,即最难。答题一要锁定问题所在段落,二要打开思路,理解选材、组材、剪裁的一般常识,三要注意两个角度:形式(写法)和内容,四要表述精准。 【小题 4】试题分析: “风 ”原是一种自然现象,又可比喻各种趋向或人们都愿意做的事情等,如民族风、金庸风、跟风等。第一个 “风 ”前有 “岁月 ”一词,且其后有 “头发吹白了 ”一语,能将父亲头发变白的只能是生活的磨砺。第二个 “风 ”表明父亲拄杖而行的环境。第
30、三个 “风 ”结合语境可知,一方面承上句 “在风中踽踽而行 ”意,另一方面后有 “悟出一点 道 ”。据此可给出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语境义。 点评:本题属较难题目。答题一要熟知词语的词典义,二要结合语境,把握特殊意义,三要回放解释,反复诵读,合理矫正,四要切记望文生义,脱离文本。 【小题 5】试题分析:表达方式指叙述、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五种,根据内容可知甲文侧重议论,乙段侧重描写。从内容看甲评价不同季节风的特点,侧重突出风的作用,乙则描绘刻画了冬天冷风裹挟下故乡的景象,侧重衬托 “我 ”的心情。 考点:本题考查比 较阅读。 点评:本题难度系数为 1,最难。一选择好比较点:写法(
31、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内容、观点、情感等。二梳理内容,整体把握,紧扣语境。三用语专业,简明扼要。本题着眼于 “不同点 ”。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题。( 16分) 约法三章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 ,封皇帝玺符节,降枳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 “始怀王 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 曰: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
32、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 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饷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 “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注( 1)组:绳索。( 2)怀王:即楚怀王。( 3)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称为弃市。( 4)关:指函谷关,古代 要塞、天险。( 5)案堵:同 “安堵 ”,即安定。 【小题 1】用斜线 (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 标一处 。 (4分 ) (1) 且 人 已 服 降 (2) 偶 语 者 弃 市 【小题 2】解释下列句
33、中加点的文言字词。( 4分) ( 1) 固 以能宽容 _ ( 2)父老 苦 秦苛法久矣 _ ( 3)先入关者 王 之 _ ( 4)人又 益 喜 _ 【小题 3】把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小题 4】楚汉战争 ,刘邦最终赢得了胜利,请你根据此文分析他取得胜利的原因。( 4分) 答案: 【小题 1】( 4分) (1) 且 /人 已 服 降 (2) 偶 语 者 /弃 市 【小题 2】( 4分)( 1)本来 ( 2)苦于;以 为苦 ( 3)使 称王 ( 4)更加 【小题 3】( 4分)我把军队撤回霸上的原因,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
34、罢了。 【小题 4】( 4分) 占据关中有利的地理位置;礼贤下士,听人劝告;不贪图享受;约法三章,取得关中民心。(答两点给全分) 【小题 1】试题分析: “且 ”为连词,连接两个句子,所以在其后断开。 “偶语者 ”构成为主语,系一个意义单位,所以在其后断开。注意题目要求,只标一处。 考点:本题考查朗读节奏 点评:本题难度系数为 3,容易。该类题题型有直接划分、选择等,内容可涉及朗读感情、语气、节奏等。节奏划分一参考意义,二参考音节,三参考表达习惯,四参考特殊读法。 【小题 2】试题分析:( 1) “固 ”属多义字,有牢固、顽固、固然等意,结合语境可推知应解释为 “本来 ”。( 2) “苦 ”为
35、多义字,有艰苦、受苦、以 为苦等意思。该句其后跟 “秦苛法 ”,且省略了 “于 ”,根据语境, “苦 ”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取第三种解释。( 3) “王 ”属 多义字,有大王、称王等意。该句中该字后跟代词 “之 ”,故系名词的使动用法。( 4) “益 ”有益处、有益、更加(更)等意。根据语境看,该字后有 “喜 ”,形容词,故可解释为更加。翻译时将它们换成现代汉语中合适的合成词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解释文言词语。 点评:本题难度系数为 3,容易。此类题最常见题型有: 直接型,即指定文中若干个字词让学生直接解释,如本题; 选择型,即给出几组文言语句,指出已经解释的词语正确与否或者判断词义和用法是
36、否相同等。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虚词,注意重要实词、虚词的积累,尤其是古今异义、通 假、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古文现象,考试出现频率极高。 【小题 3】试题分析:注意关键词的翻译,如( 1) “所以 ”译为 “ 的原因 ”,系所字结构。( 2) “约束 ”,名词,与现代汉语中表示 “限制 ”的 “约束 ”意思不同。该句作名词,跟在动词 “定(制定) ”后。( 3) “耳 ”为多义字,有耳朵、语气词“罢了 ”“了 ”等义项。根据语境即可给出解释。 考点: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 点评:本题难度系数为 2,稍难,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翻译必须忠实原文,明白晓畅。可直译,可意译。但倡导直译,尽量
37、做到字字落实,可按照 “留、删、补、调、换 ”五 字诀的方法进行。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重要实词或虚词等系得分点,要特别注意,一定要联系上下文,选准它的确切解释。 【小题 4】试题分析:题目指向 “刘邦 ”,要求分析取胜的原因,循着问题,梳理内容即可。可参考 “吾当王关中 ”“约法三章 ”“沛公又让不受 ”及沛公与人的对话等关键点。 考点:本题考查解说浅显文言文内容,具体表现为梳理、提炼、概括阅读信息。 点评:本题难度系数为 2,稍难,此类题题型表现为填空题、简答题、图表题等。答题要在全面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精准概括,所概括的点要准、全,既不能将一点拆开,又不能将两点 合并,其次如果有对概
38、括语言提出 “简要 ”之类要求的,用语还要做到简洁。解答本题一要整体阅读,疏通文意,把握语段的基本内容,二要概括段落大意,三要区分段落之间的关系,四要用语精准。本题题型为简述题,答案:语言要简洁,体现三点。 【参考译文】汉元年(前 206)十月,沛公的军队在各路诸侯中最先到达霸上。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用丝绳系着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玺和符节,在枳( zh,纸)道旁投降。将领们有的说应该杀掉秦王。沛公说: “当初怀王派我攻关中,就是认为我能宽厚容人;再说人家已经投降了,又杀掉人家,这么做不吉利。 ”于 是把秦王交给主管官吏,就向西进入城阳。沛公想留在秦宫中休息,樊哙、张良劝阻,这才下令把秦宫中的贵
39、重宝器财物和库府都封好,然后退回来驻扎在霸上。沛公召来各县的父老和有才德有名望的人,对他们说: “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得失的要灭族 ,相聚谈话的要处以死刑。我和诸侯们约定,谁首先进入关中就在这里做王,所以我应当当关中王。现在我和父老们约定,法律只有三条:杀人者处死刑,伤人者和抢劫者依法治罪。其余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废除。所有官吏和百姓都象往常一样,安居乐业。总之,我到这里来,就是要为父老们除害 ,不会对你们有任何侵害,请不要害怕!再说,我所以把军队撤回霸上,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 ”随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到各县镇乡村去巡视。向民众讲明情况。秦地的百姓都
40、非常喜悦,争着送来牛羊酒食,慰劳士兵。沛公推让不肯接受,说: “仓库里的粮食不少,并不缺乏,不想让大家破费。 ”人们更加高兴,唯恐沛公不在关中做秦王。 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 6分) 过山农家 顾况 板桥入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小题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3分 ) 【小题 2】请结合后两句诗中具体的词句分析山农的心情?( 3分) 答案: 【小题 1】( 3分)伴着淙淙的泉水,走过板桥;鸡鸣声声,太阳高高地照在山农家的茅檐上。 【小题 2】( 3分)示例: “莫嗔 ”写出了山农劝说客人不要嫌怨焙茶烟雾熏蒸的歉意之
41、情; “却喜 ”写出了山农看到天晴,想到可以晒谷的欣喜之情。 【小题 1】试题分析:诗歌常描绘景物,疏通大意即可看出。注意不要遗漏,考虑诗歌语言风格和主题。前两句描绘了 “板桥 ”“泉声 “茅檐 ”“鸡鸣 ”等景象,时间是 “日午 ”。抓住这些关键点即可。 考点:考查内容理解。 点评:本题难度系数为 3,容易。此类题属解读作品的内容。答题一要仔细梳理文意,二要寻找实际描写的景象,三要体现原作风格。 【小题 2】试题分析:一把握全诗主题,即热爱乡村生活,反映乡民淳朴的美好品质。二分析字面内容,挖掘隐含义。表面描写,实则抒情。三从写作手法上看,这是运用对仗,在对比中表现农民的淳朴。四从词语的角度分
42、析,抓住关键词 “莫嗔 ”与 “却喜 ”。 考点:考查语句赏析。 点评:本题难度系数为 1,最难。答题一注意赏析的角度:词语运用、写作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诗歌风格和思想内容、主观情感等,二注意知人论世 ,联系背景,三注意批文入情,从字面意思理解深层蕴含,四注意用语专业。 默写 用课文原句填空。(共 8分) 【小题 1】晓战随金鼓, _ 。(李白塞下曲其一) 【小题 2】关关雎鸠, _ 。诗经 关雎 【小题 3】 _ ,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小题 4】蒹葭苍苍, _ 。 (蒹葭) 【小题 5】晏殊浣溪沙一词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引发词人对年华流逝感伤的一句是 _ , _ 。
43、 【小题 6】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将孟子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的思想加以发展的 “忧乐观 ”是 _ , _ 。 答案: 【小题 1】宵眠抱玉鞍 【小题 2】在河之洲 【小题 3】羌笛何须怨杨柳 【小题 4】白露为霜 【小题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题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试题分析: 【小题 1】属直接性默写,直接给出答案:即可。注意 “宵 ”“抱 ”等字的书写。 【小题 2】属直接性默写,直接给出答案:即可。注意 “洲 ”等字的书写。 【小题 3】属直接性默写,直接给出答案:即可。注意 “羌 ” 等字的书写。 “须 ”不要写成 “需 ”。 【小题 4】属直接性
44、默写,直接给出答案:即可。 【小题 5】属理解性默写,扣住 “晏殊浣溪沙一词 ”、 “对年华流逝感伤 ”两个关键点。 【小题 6】属理解性默写,扣住 “岳阳楼记范仲淹 ”、 “忧乐观 ”两个关键点,注意 “忧 ”的书写。 考点:本组小题考查优秀诗文(包括现当代诗文)著名诗文句子、段、篇的理解、积累、运用的能力。 点评:本组题难度系数为 3,属容易题目,意在引导考生平时多方位、扎实有效积累,习得实际运用的能力。平时须切实归类理解、牢固记忆、熟练默写。答题按照要求判断诗文句子、正确书写即可,难度较小。书写做到不错写、不漏写、不颠倒、不歪斜、不涂抹、不模糊。该类题型 一般有直接默写(根据上句或下句,
45、填出关联的句子)、理解性默写(根据对诗文内容的理解,给出要填写的句子)、迁移性默写(结合实际,设置情境迁移运用)等三种主要类型。尤其注意迁移性默写,做到审题准确。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在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的幸福画面让我们驻足流连:傅聪在成长道路上的每一步,都感受到来自父亲傅雷舐犊之情的幸福;四本粗拙的山海经,让鲁迅读出了之前一度被忽略的幸福;经历重重磨难之后,丑小鸭脱胎换骨,享受着成功的幸福 其实,幸福不光降临在别人身上,同样也存在于我们身 边。 请以 “幸福悄悄蔓延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捕捉生活细节,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少
46、于 600个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答案:略 试题分析:在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的幸福画面让我们驻足流连:傅聪在成长道路上的每一步,都感受到来自父亲傅雷舐犊之情的幸福;四本粗拙的山海经,让鲁迅读出了之前一度被忽略的幸福;经历重重磨难之后,丑小鸭脱胎换骨,享受着成功的幸福 其实,幸福不光降临在别人身上,同样也存在于我们身边。 一、精准审题。提示语 即圈定了立意范围: “幸福 ”的含义除了提示语中提到的拥有亲情、享受关爱、品尝成功之外,还可以理解为走出心灵的阴霾、走出自卑的心理、补救了一个过错、伸出一次援手、捡起一点垃圾、谦让一次座位、听到一首美妙的歌曲
47、、看到一本触动心灵的书,等等。 “我们 ”一词意味着写自己,或是同龄群体。 “幸福悄悄蔓延 ”题目,关键词为 “悄悄蔓延 ”,强调主观感受,彰显 “蔓延 ”的过程,突出体验幸福的渐进变化。这是写作的重心。二、选好体裁。从题目分析来看,该题目较适宜写散文或是记叙文(构思小说、戏剧等也可)。倡导写记叙文,写清六个要素,完 整叙述。不能写诗歌。三、精选材料。 “悄悄 ”意味着要细腻地描述 “蔓延 ”的过程,注重 “捕捉生活细节,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可以写自己,或 “我们 ”群体,选择一件或几件典型事件,能够体现 “幸福 ”,描述 “蔓延 ”的过程。四、突出描写,综合运用多种写作手法,增强艺术表现力。四、点题。务必在首尾、关键处点题,便于扣紧主题。五、注意事项。严格按照题目 “要求 ”答题。另外注意书写。 考点: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点评:本题属全命题作文,难度系数为 1,最难。一定不能擅自改变题目,一字不少,一字不多。建议列出详细提纲,包括开头、结尾、过 渡、事件、点题、亮点等意义标出,搭好框架,扣紧主题。这篇作文题蕴含丰富,给人遐想,留给人足够的想象空间,带有一定的思辨色彩,适合九年级学生。虽然该题目贴近生活,使学生都能有话说,但要写得精彩,绝非易事,功夫全在考场之外。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