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22.81KB ,
资源ID:290127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2901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5学年云南芒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Iclinic17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5学年云南芒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5学年云南芒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 “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 -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 ”这段话意在揭示( ) 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 B嫡长子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 C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D没有比嫡长子继承制更好的权力交接制度了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改编题,意在考查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材料大意为:天子诸侯继承者的选择,理应选择有贤德和有才干的人,但害怕这样做让人有借口轻易的发起争端,这个弊端就更大了,所以要立嫡长子

2、。尽管立嫡长子有弊端,但可以确保权力的平稳更替。题干了用了揭示一词,揭示的一般是指本质,A、 D虽然虽然符合材料的意思,但是表象, B符合题意,正确为 B。 C项与题意相左,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的特点 “根据统计,国民政府在 19381940 年先后组织的大战役有: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 沙会战、 1939年冬季攻势、桂南战役、绥西作战和枣宜会战等。第七次战役规模相当大,地域涵盖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每次日军投入的兵力均在 810 万,中国军队投入的兵力至少在 20万以上。 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 263, 251人,同时也付出了 1

3、, 019, 911人的重大伤亡。 ”材料要说明的观点是 19381940 年间( ) A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B国民党积极抗战,给日军沉重的打击 C国共合作抗战,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D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抗战,给日寇沉重的打击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材料所阐述的主旨。通读材料,可以得知材料阐述的是关于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组织的重大会战和付出的重大牺牲。 A、 C、 D都是题意无关,材料没有涉及共产党及其国共合作问题,排除 A和 C。也没有涉及人民群众支持抗战的情况, D也不选。故答案:为 B。材料题型选择题所选选

4、项必须紧密和材料主旨一致,强调一份材料一份结论。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正面战场的抗战 下列作品中,反映八路军参加正面战场抗战的是( ) A血战台儿庄 B千古奇冤:皖南事变始末 C百团大战始末 D血色雄关:太原会战纪实 答案: D 1919年 5月 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 “北京特约通讯 ”,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 昨日之游街大会 /曹汝霖宅之焚毁 /青岛问题之力争 /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 A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B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C北洋政府逮捕了大批学生 D青岛问题得以解决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

5、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时间和文字描述,与五四运动相关。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是五四运动的口号,它全面体现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性质。青岛问题即山东问题,力争青岛体现了五四运动的反帝性质,曹汝霖和章宗祥是北洋军阀的代表,又体现了五四运动的反封建的性质,故选 B涵盖全面,而 A、 C、 D信息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五四运动的口号 太平天国领导人以 “搿贝 妗 保 巴酢本悠渲兄 狻庖幌附谧钅芩得魈 教旃 硕 斓既 ) A摆脱不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 B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 C丰富了汉语言文字 D本身文化程度不高 答案: A 在中国近代史上

6、,日本在中国曾制造过两次大屠杀( ) A大连、南京 B大连、旅顺 C旅顺、南京 D旅顺、上海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属于基础题。根据所学知识,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在中国曾制造过两次大屠杀分别是甲午战争中的旅顺大屠杀和抗日战争时期的南京大屠杀,这充分体现了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残暴本性,故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日本的两次侵华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 C国民政府发表国共合作宣言 D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答案: C 试题分

7、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属于基础题。根据所学知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1937年 9月 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提供的国共合作宣言,故选 C,其他各项都不符合史实。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 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七七事变之所以成为全国抗战开始的标志,是因为当时( ) A国民政府正式对日本宣战 B中国军队首次对日作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D日本全面侵华,中国人民广泛抗日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分析能力,属于基础题。根据所学知识,此题要求明确认识七七事变的历史地位,并准确理解 “全国

8、抗战开始的标志 ”这句话的含义。 A 、 C两项都发生在七七事变之后, B项中国军队首次对日作战在七七事变之前早已发生。 D项符合七七事变成为全国抗战开始的标志这一历史结论中 “标志 ”一词的内涵。故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七七事变 “推动了这次大爆炸 (指太平天国运动 )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B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太平天国运动借鉴西方先进军事技术 答案: B

9、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与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较易题。材料中马克思认为英国的殖民侵略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所以 B项符合题意, A、 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太平天国运动斗争的直接目标是清政府, C项错误。故答案:选 B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时代赋予太平天国运动以新的内容和意义,其中最能体现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 ) A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历史任务 B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方案 D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

10、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分析能力,属于基础题。根据所学知识,太平天国运动时,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是资本主义的发展。题干材料中 “最能体现世界历史发展潮流 ”的只能是太平天国采取的资本主义措施,即资政新篇的颁布,所以本题选择 C。 A项强调 “任务 ”,不是最能体现历史发展潮流。 B、 D两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具有新的时代特点,最突出的是 ( ) A发生在鸦片战争后新旧交替的时代 B提出了改革土地制度的平均主义纲领 C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D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 答案

11、: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分析能力,属于基础题。根据所学知识,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时代正是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除具备其他农民运动反封建的性质外,它还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新任务,因此符合题干中 “新的时代特点 ”的含义,故选 D项。 A、 C、 B都不符合 “新的时代特点 ”的内涵,故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 “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其中 “煮豆燃萁 ”是指 ( ) A北伐失利 B永安建制 C安庆保卫战失

12、利 D天京事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和对历史知识阐释分析能力,属于基础题。根据所学知识, “煮豆燃萁 ”是指太平天国内部的自相残杀,即 “天京变乱 ”。故选 D。 A、 C、 B都不符合 “新的时代特点 ”的内涵,故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词汇出现的频率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词汇最有可能出现在 1912年中国各报刊上的有 ( )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新政 B民国、孙文、共和、三权分立 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謇 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抗日 答案

13、: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综合识记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能根据所学知识对每个选项中所说的历史事件的时间能够准确的记忆,然后运用排除法加以选择。注意题干时间 “1912年 ”,八国联军于 1900年侵华,排除 A;新文化运动于 1915年发动,排除 C;马克思主义于 1917年十月革命后在中国广泛传播,排除 D; 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告民国成立,同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建立民主共和制,因此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辛亥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文化运动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中共的壮大

14、与一座山的名字紧紧相连,这就是被称为 “革命摇篮 ”的井冈山。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井冈山创造了数个 “第一 ”。下列判断不准确的是 ( ) A是 “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这一道路的起点 B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在这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开展了中国第一次土地革命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分析能力,属于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历史事件是 “南昌起义 ”,故选择 C项。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型革命道路,所以 A、 B两项正确

15、。土地革命是革命根据地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 D项正确 。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土地革命时期 “晚上 10点,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方向传来一声沉闷的炮声,随后炮声夹杂着枪声不断传出。 沈阳七十万市民一觉醒来,悲伤地发现青天白日的国旗已经换成了刺眼的太阳旗。 ”与这段描述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A中日甲午战争 B九一八事变 C伪满洲国建立 D苏联对日宣战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从 “东北军驻地 ”“沈阳 ”“青天白日旗 ”“太阳旗 ”可直接判断材料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1931 年 “九一八事变 ”。 A、 C、 D 的历

16、史事件都是题意无关,故排除。正确答案:为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九一八事变 据记载,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外国人被称为 “大毛子 ”,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被称为 “二毛子 ”;其他通洋学、洋语、及用洋货者,被称为 “三毛子 ”以至 “十毛子 ”等,轻则被殴辱抢,重则致杀身之祸。陈旭麓先生将其概括成 “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 ”这里的 “某一时期 ”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义和团运动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答案: C 19世纪七八十年代,先通过军事斗争消灭了阿古柏主力,又通过外交斗争收回了伊犁的两个重要人物是 (

17、 ) A李鸿章 曾纪泽 B曾纪泽 左宗棠 C左宗棠 曾纪泽 D丁汝昌 李鸿章 答案: C “(中国政制)达臻 文明 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 ,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 共主 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 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 独制 格局泾渭分明。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西周的创制 ”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 “贵族色彩 ” C “共主 ”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地方分权体制 ”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处理材料和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属于逆向选择题。分封制的特点是导致地方分权,难以实行

18、中央集权,这也是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即最高统治权尚未实行权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下的西周是一个分权的国家,成为国中之国,诸侯国拥有很强的独立性,诸侯可以世袭的统治权,并未形成高度的中央集权。高度的中央集权的建立应该是在秦统一后。故 C项是不正确的选项,故选 C。其他三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和分封制的特点, 因为是逆向选择题,所以不选。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的特点 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 481年,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致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候,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 “田氏代齐 ”。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 A中国历史进入春

19、秋战国时期 B郡县制的出现 C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D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破坏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是在公元前 770年,公元前 481年,处于春秋时期,国家大分裂,故 A、 C错误; B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解答本题需要关注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贵族统治阶层内部森严的等级秩序被打破,宗法制、分封制被破坏,材料中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国君控制国政,实际也反映了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破坏,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和宗法制 据南台备要记载: “江浙省 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

20、及事。 (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 交他每(们)从便区处。 ”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 省( ) A与中央权利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在由朝廷任命 D权利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阅读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 交他每(们)从便区处。 ”说明江浙行省获得了急事处置权,正确答案:选 B。行省制的设立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地方必须绝对服从于中央、行省长官也由皇帝任命。故 A、 C、 D表述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行省制 中国古代官吏的选

21、拔经历了 “世袭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的过程。下列说法与 “科举制 ”相一致的是 ( ) A “世胄嗫高位,英雄沉下僚 ” B “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 C “立嫡以长不以贤 ” D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和对选官制度的理解的能力。 A项是错误,这是魏晋的九品中正制的特点。 C项是宗法制的特点。 D项是西汉的察举制。 B项反映的是隋唐科举制,反映了出生不高的贫民子弟,通过考试成绩可以获得做官的机会。所以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选官制度 为避免出现

22、“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 ”的混乱情形,周朝开始确立( ) A禅让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分封制 D王位世袭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废嫡立庶,会导致子弟争权夺利,妨碍王权的平稳过渡,解决这种问题的措施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选择 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的特点 史学家吕思勉的中国制度史在论述 “国体 ”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其中构成 “封建时代 ”的主要制度是( ) A分封制和宗法制 B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 C三公九卿制 D三省六部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

23、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比较辨别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古代文献中的 “封建 ”一词是分邦建国的含义,即中国古代实行的分封制,对应的是夏商周三代时期,属于奴隶社会,重要的制度是分封制和宗法制。而 “部落时代,郡县时代 ”对应中国古代社会分别是:夏代之前的原始 社会,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的封建社会,所以答案:选 A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和宗法制 秦始皇说: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 “求其宁息 ”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答

24、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 ”反映了秦始皇认识到分封诸候王是战争的根源,为解决上述问题 ,秦始皇接受大臣李斯的建议,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推行郡县制,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 “制 ”分别是(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西周的分封制在后期

25、随着诸侯势力强大,出现诸侯之间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周天子的权威受到削弱,故 “周之失,在于制 ”。 秦朝实行暴政,导致秦的迅速灭亡。但秦的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制度,故 A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 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 “军机处 ”经典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 见面(请皇帝旨) 述旨(拟皇帝旨意) 过朱(皇帝过目确定) 交发(下发旨意) ” 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 A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B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纵论军机、谋划战事 答

26、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和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从材料中军机处的整个工作流程可以看出,军机处所阅奏折起到的作用只是参考,最终的决定权是在皇帝,军机处职能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军机处 19世纪上半期,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主要目标是 ( ) A劳动力 B金银财富 C土地 D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完成了由手工工场到机器大生产的转变,为了获得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掠夺更多的原料,英国充当了侵华的急先锋,发动了以

27、打开闭关锁国的中国市场,以便于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为目的鸦片战争。故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的背景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 ”材料中的 “它 ”是指(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中 “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 ”,而且时间是近代史的开端的提示,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发

28、动鸦片战争目的是要打开中国的市场,以便于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为目的,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开始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符合材料的主旨。故选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 “经济上的暴力强 制 ”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泽商 “个个都是大恶棍 ”,美国公使承认 “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 ”外国政府 “庇护 ”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主要是( ) A永久居住权 B海关管理权 C领事裁判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处理材料和对历史概念

29、的理解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南京条约附件中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此项权力规定:外国人在中国触犯中国法律,由外国政府根据其本国法律惩办。实际是为其庇护本国国民提供了法律依据, 1943年,由于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要贡献,国民政府与英美缔结协议废除治外法权。分析题干,由 “大恶棍 ”“流氓 ”等字眼可知,外国政府经常庇护其在中国犯罪的人,符合此权的含义,故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南京条约附件 美国公使田贝说: “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此可以 “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这种状

30、况应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处理材料和对所学的知识的识记和迁移能力,属于基础题。辛丑条约规定 “清政府必须严禁人民进行反帝斗争,对于惩治反帝斗争不力的官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此条款的危害是:从此外国公使可以 “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也说明清政府从此成为 “洋人的朝廷 ”,故 D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辛丑条约 综合题 ( 12分 ) 历史信息浩如烟海,多种多样。有效获取和正确解读历史信息,是研习历史的重

31、要 前提。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周有天下,裂土四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 然而降于夷王(周第九代君主),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 秘宇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矣。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 天下乖,无君君之心 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断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 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也。 材料三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郡国之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柳宗元封建论 ( 1)材料一中 “周之败端,

32、其在乎此矣 ”指什么?( 3分) ( 2)材料二中作者对秦亡的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 3分) ( 3)材料三中汉 “矫秦之枉,徇周之制 ”指什么 ?导致了什么后果?后来又如何解决的?( 6分) 答案:( 1)指分封制造成的诸侯割据、分裂和混乱严重地危害了国家统一。( 3分) ( 2)正确。( 1分)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封建国家,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秦朝短暂而亡的根本原因是暴政导致民怨沸腾造成的,与郡县 制无关。( 2分) ( 3)指西汉初年分封同姓诸侯王。导致诸侯王国权力过重威胁中央,甚至爆发了 “七国之乱 ”。后来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夺王国封地爵位,分散其力量

33、使其无法对抗中央。( 6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信息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属于基础性的材料题。 ( 1)考查的是分封制的消极影响,列举了分封制瓦解的种种表现: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礼崩乐坏;王室东徙后自列为诸侯;楚王问鼎,射王中肩。然后归纳出分封制造成的诸侯割据,为争夺人口和土地而发生兼并和争霸战争;国家走向分裂,社会混乱,严重地危 害了国家统一这些弊端。学生只需具备一定的文言释读能力,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即可。 ( 2)考查秦朝短暂灭亡的原因。关于这个话题,自古以来史学界也有多种观点,有人认为秦朝亡于秦始皇的暴政,有人认为亡于秦朝的郡县制。本题采用了秦亡于暴政,而不是

34、亡于制度这一主流观点。史料的阅读量也不大,题目较易,学生的基础知识及能力要求都可得到较好发挥。 ( 3)属于基础知识考查范畴,考查的是汉初郡国并行制的内容和影响。汉朝初期,汉高祖刘邦错误的汲取了秦朝短期而亡的教训,认为秦朝的灭亡是因为全部废除分封制,于是分封子弟建立诸侯国,另一方 面汉承秦制,又保留了秦朝的郡县制,因此建立了郡国并行制。后来封国制威胁了中央集权,汉武帝采取推恩令等措施才解决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对于本题的作答,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熟练即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朝的灭亡;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

35、演变 郡国并行制。 ( 15分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此日寇猖獗,中华民族存亡千钧一发之际 如贵党三中全会果能毅然决然确定此国策,则本党为着表示团结御侮之诚意,愿给贵党三中全会以如下之保证:(一)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推翻国民党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二)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 (四) 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共同纲领。 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 1937-02-10 材料二 毛泽东指出: “国民党在 1937年和 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 ” 刘庭 华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

36、历史地位和作用 材料三 敌后战场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 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四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 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中共对蒋介石国民政府的态度有着怎样的变化?结合当时的形势,分析引起这一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4分) ( 2)材料二认为抗战 初期,国民党的抗战 “比较努力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突出表现。( 4分) ( 3)结合材料三回答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

37、的地位,举出敌后战场对日主动作战的突出事例。( 3分) ( 4)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4分) 答案:( 1)态度变化:由 “反蒋抗日 ”到 “联蒋抗日 ”。 原因:日本侵略者的步步紧逼,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危险关头。 ( 2)组织多次会战,抵抗日军侵略(答出具体会战也可)。 ( 3)歼灭大量日伪军,后期成为抗战主战场。百团大战(其他只要举 例正确皆可以)。 ( 4)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坚持到抗战胜利;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现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38、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正确的军事策略;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广泛同情和支持,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外部条件。 ( 13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年表 1911年 1月 中国首部专门刑法典颁布。 2月 台湾发起首次断发大会。 3月 上海商界成立武装商团。 4月 广州起义,七十二烈士葬身黄花岗。 5月 清廷成立皇族内阁。 6月 四川成立保路 同志会。 7月 宋教仁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 8月 湖广当局下令查封,酿成大江报文字狱案。 10月 武昌新军引发第一枪,辛亥革命爆发。 11月 清廷宣布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总理内阁大臣。 12月 孙中山归国,经十七省代表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张鸣:

39、辛亥:摇晃的中国 (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辛亥革命爆发的社会背景。( 5分) 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1840年以 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 “从传统到现代 ”这一思路作解释。 (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5分) 材料三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 3)辛亥革命导致清朝统治迅速瓦解,但最终失败。从中可以

40、吸取哪些历史教训?( 3分) 答案:( 1)答: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逐渐暴露无遗;( 1分) 清政府相继打出 “新政 ”和 “预备立宪 ”的幌子,结果加剧了社会矛盾,也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1分)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1分)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加速了革命的进程;( 1分) 四川保路运动的发展造成了武汉地区兵力空虚,为武昌起义创造了有利时机。( 1分) ( 2) 政治: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 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推动现代化方面存在局限性 ( 3)教训:在帝国主义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可能走西方的老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资产阶级由于其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可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