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236.91KB ,
资源ID:290156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29015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5学年吉林省镇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amazingpat19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5学年吉林省镇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5学年吉林省镇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读下表,回答问题。 我国北纬 35 40 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 地点 年降水量( mm) 15.6 466.6 777.4 205.4 一月平均气温( ) 8.5 6.6 1.2 9.0 七月平均气温( ) 27.4 23.5 23.9 23.6 【小题 1】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高度 D洋流性质 【小题 2】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 、 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C 、 两地位于季风区 D 、 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据图可知,四地夏季气温差异不大,说明纬度差异不是造成其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由图可知,四地的降水量差异很大。我国的降水大多和来自海洋的夏季风有关,因此,距海越远,大陆性越强,降水越少;距海越近,受海洋影响越大,降水越多,所以,海陆位置的远近是形成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 A.C.D虽然也是影响因素,但不是形成差异的主要因素。 【小题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四地的冬季气温都 在 0C以下,说明是在北方地区。春汛出现在我国东北山区, 地降水量很少,说明在西北干旱区,不可能有春汛。 A错。 地夏季气温较高,不可能位于青藏高寒区,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约

3、8C左右, B错。 、 两地的降水量都大于400mm,属于半湿润地区,应位于我国季风区, C对。 地位于半湿润区, D错。 考点:该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差异。 【小题 1】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 A生物残体分解快 B植物生长速度快 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 地上的植物体内 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 【小题 2】大面积地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空气中 CO2浓度增加 造成臭氧层空洞 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 许多物种灭绝 A B C D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热带雨林中土壤贫瘠,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因

4、此地上植被成为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而这又正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很快丧失,地表植物很难恢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 【小题 2】森林的生态功能表现在制造氧气,吸收二氧化碳;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等诸多方面。臭氧层空洞的形成和人类大量使用空调冰箱导致大气中氟利昂过多,臭氧层被破坏。 考点:本题考查森林的开发与保护,森林的生态功能,大气环境问题等。 沙尘暴天气是造成荒漠化面积扩展的主要外 力作用之一,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小题 1】该地发生沙尘暴频率最大的季节可能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小题 2】沙尘暴对地

5、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若图示区域的沙尘暴到达华北地区,降尘会( ) A引发草场退化 B增加土壤肥力 C引起地表水体酸化 D加剧缺水问题 【小题 3】风沙天气也会引起沙丘流动,甲地区流动沙丘的移动方向是( ) A自东北向西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西北向东南 D子西南向东北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区域为我国西北地区,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但沙尘暴的形成还需要土壤条件。表土疏松并缺乏植被保护是形成沙尘暴沙源的理想条件之一。冬季虽然风大,但往往土壤封冻,春季表土积雪融化,土壤疏松,植被覆盖较少,容易发生沙尘暴。 【小题 2】由于被沙尘暴

6、吹过来的多为表土,含有较为丰富的有机质,且表土是人类耕作行为的主体,肥力较高。所以,吹到华北的沙尘暴降尘会增加土壤肥力。 【小题 3】促使西北地区沙丘移动的动力来自于强劲的偏北风尤其是西北风。在西北风的影响下,图中沙丘会向东南方向移动。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 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完成下题。 【小题 1】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灾害的技术是( ) A GPS、 GIS B RS、 GIS C GIS、数字地球 D RS、 GPS 【小题 2】导致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有( ) 气候干旱,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风力较弱 植

7、被覆盖率低 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盲目开垦 A B C D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 RS侧重动态监测,同时,同一事物不同状况其波谱不同,也可以通过遥感监测。 GIS侧重对数据进行处理,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分析。 GPS主要是定位、导航、授时、测速及大地基准面的测量等功能。水稻病虫害需要遥感监测,但对遥感图像的分析则需要 GIS。 【小题 2】导致我国西北荒漠化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有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大风强劲且日数多,表土疏松,植被少等。人为原因有过度樵采、过度农垦、过度放牧、水资源利用不当等。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我国西

8、北荒漠化的原因与防治。 地理信息技术已为人类广泛应 用,下列用法最合理的是( ) A利用 GPS来监测森林火情 B利用 GIS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C利用 RS设计旅游路线 D利用 GPS测量珠峰高度 答案:【小题 1】 D 试题分析: 【小题 1】 RS是遥感, GIS是地理信息系统。 RS是对遥感图像进行处理获取数据,就是对现状数据的获取。 GIS是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数据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分析处理。 GPS主要是定位、导航、授时、测速及大地基准面的测量等功能。所以,检测森林火情 需要 RS, 只是对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用 RS就可以了,设计线路需要 GIS,测量珠峰需要 GPS。 考点:本

9、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 “红色荒漠 ”,即在亚热带湿润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回答问题。 【小题 1】 “红色荒漠 ”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小题 2】 “红色荒漠 ”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小题 3】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答案:【小题 1】 C

10、 【小题 2】 A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读材料可知, “红色荒漠 ”发生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这里降水丰富,导致土壤侵蚀的主要外力是流水侵蚀,所以是水蚀作用, C对。风蚀作用主要分布在干旱区, B错。如材料所述, “红色荒漠 ”是因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并不是沙漠。风化作用形成的是砾岩、沙漠, A错。这种现象不是沉积形成的,是侵蚀作用的结果, D错。 【小题 2】结合上题分析,降水多是自然因素,导致 “红色荒漠 ”出现的人为因素是因为植被破坏,土壤失去了植被的保护,才被侵蚀,基岩露出,形成的土地退化现象,所以 A对。水资源利

11、用不当、过度放牧、环境污染都不会引发水土流失,导致基岩裸露。所以 C.B.D错。 【小题 3】结合前面分析,根据 “红色荒漠 ”形成的根本原因去采取措施。所以首先要禁止乱砍滥伐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B 对。大力开发梯田,开荒种田,都会破坏植被,不利于治理, A.D错。已经荒漠化了,成了 “红色荒漠 ”, 基岩裸露,无法发展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C错。 考点:该题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荒漠化的防治。 RS、 GPS和 GIS被统称为 3S技术,现已在地理学研究领域和国土整治中得到广泛运用。据此回答下面各题。 【小题 1】考察队所用手持式全球系统信号接收机显示如下界面

12、。据此判断该考察队可能( ) 地理坐标 393031N 823050E 海拔 1468m 误差 5.7m A在喜马拉雅山测量珠峰高度 B在柴达木盆地调查地质构造 C在塔里木盆地勘探石油 D在河西走廊寻找地下水 【小题 2】投资商在某城市内进行大型购物中心区位选择时,可利用该城市的,调取的主要参考图层是( ) A地形图层和供应商分布图层 B服务企业图层和通讯图层 C工业区图层和居住区图层 D交通图层和人口图层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地理坐标( 393031N, 823050E),可以知道,考查区域位于中国西北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内部蕴藏有丰富的石

13、油,所以,本题选 C。 【小题 2】大型购物中心属于商业中心,商业中心的选址首要考虑的因素是交通因素和消费人群。因此,利用 GIS系统作综合分析,调取的参考图层应该包括交通图层和人口图层。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乌兰布和地区地势低平,引黄灌溉率超过 60,经过近 20年的土地开发,耕地面积增加近一倍。回答问题。 【小题 1】本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A沙漠化、水土流失 B盐碱化、石漠化 C沙漠化、盐碱化 D水源短缺、植被破坏 【小题 2】欲对该地区近 20年来的土地利用变更状况进行快速、准 确地分析和测评,所需要的图像资料和技术手段为( ) A卫星

14、遥感图像、 GIS B地形图、土壤类型分布图 C土壤类型分布图、卫星遥感图像 D GPS、 GIS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本区农业为灌溉农业。由于降水少,气候干旱,地势低平,在浇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土地次生盐碱化,进而引发荒漠化。 【小题 2】土地利用图片资料的获取需要应用卫星遥感影像,而对图片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和测评则需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即 GIS技术。 考点:中国区域地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导致人类对雨林开发的根本原因是( ) A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B人口的增长和贫困 C移民亚马孙平原 D毁林开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 答案: B 试题分析:

15、人类的开发是热带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问题是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 考点:本题考查热带雨林的破坏。 下图表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对图中省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省以山脉为界 B丙、丁两省以河流为界 C甲、乙两省均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D丙、丁两省均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小题 2】对在丙、丁两省旅行常见地貌景观叙述正确的是( ) A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B地表崎岖,谷深坡陡 C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D平原为主,丘陵间杂 【小题 3】在甲、乙两省兴建交通线路遇到的主要障碍是:( ) 地形崎岖 泥石流 台风 寒潮 A B C D 答案:【小题 1】 C 【小

16、题 2】 D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甲乙丙丁分别是陕西、山西、湖南、江西省。甲乙以黄河为界,丙丁以行政划分为界。甲乙位于第二级阶梯,丁位于第三级阶梯,丙主要位于第三级阶梯,但其西部有少量位于第二级阶梯。 【小题 2】丙丁主要位于第三级阶梯,境内有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平原广布,同时丙丁又处于南方低山丘陵区,境内丘陵间杂。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的写照。地表崎岖是描述云贵高原。沟壑纵横、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的特征。 【小题 3】甲乙两省所在的地形区为黄土高原,高原上沟壑纵横,地形崎岖,由于夏季多暴雨,很容易出现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考点:本题考 查我国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

17、。 下图表示我国某种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与图示内容相符的是( ) A 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荒山 B a水田 b旱地 c草地 d林地 C 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草地 D a水田 b林地 c草地 d荒山 答案: C 试题分析: 由图可知, a 图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主要为水田; b 位于北方地区,主要为旱地;c位于西南横断山区和东北大兴安岭、长白山脉等地,为林地; d位于青藏高原和内蒙古等地,为草地。所以本题选 C。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土地利用的现状。 全世界希望巴西着重保护的自然资源是( ) A热带草原 B热带雨林 C野生动物 D亚马孙河水源 答案: B 试题分析: 巴西的热带雨林面积广

18、阔,具有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诸多功能,是现在为数不多的原始森林之一,但目前受到了乱砍滥伐的威胁,急需保护。 森林作为环境资源在干旱地区的主要作用是( ) A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B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D美化环境、减弱噪声 答案: C 试题分析: 森林具有众多生态功能,但在不同地域其功能表现不一样。在干旱地区主要表现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在交通线两侧表现为美化环境、减弱噪声;在工业区附近表现为吸烟滞尘、净化空气;在河流上游或山区表现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考点:森林的开发与保护;森林的生态功能。 读 “我国某地理要素图 ”,回答问题。 【小题 1】该图可能是( ) A季

19、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 B温度带分布图 C干湿地区分布图 D日照时数分布图 【小题 2】导致图中甲处曲线弯曲的原因可能是( ) A地形 B植被 C昼夜长短变化 D工程建设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图可知,区域被划分成了五部分,结合地图可知结论。尽管属于识记内容,但却是学习区域的基础。 【小题 2】一般来讲,陆地上等值线弯曲大多是由于地形的变化。图中甲处年等降水量线弯曲的原因是该地有祁连山脉,其对夏季风的阻挡,形成了地形雨,造成年等降水量线的弯曲。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等值线。 面积近 240平方千米,由火山喷发、湖盆相对下陷而形成的达里诺尔湖,

20、位于我国某省达里诺尔自然保区。图是 “该湖及其周边水系图 ”,据此回答问题。 【小 题 1】关于该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内蒙古,是内陆湖 B位于内蒙古,是外流湖 C位于辽宁省,是内陆湖 D位于辽宁省,是外流湖 【小题 2】以下描述符合该湖泊所处的地理环境的是( ) A丘陵地形,分布被风化的玄武岩或花岗岩地貌 B太行山麓,地表多盐碱低洼地 C高原地形,分布着被风化的玄武岩或花岗岩地貌 D地处辽河平原,地表广泛分布着石灰岩和大理岩石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图中所给的经纬网可知,该地为内蒙古。从等高线与河流的关系可以看出,湖泊东北部有河流注入,东

21、南部有湖水流出,因为流水可以更新,所以,湖水为淡水,属于外流湖。 【小题 2】由图可知,该地为内蒙古,属于内蒙古高原,材料中有该湖 “由火山喷发、湖盆相对下陷而形成 ”可知该地分布有被风化的玄武岩或花岗岩地貌。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经纬网、岩浆岩地貌。 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 1】图中山脉,属于我国南北方分界线的是( ) A B C D 【小题 2】乙地形区的年太阳辐射总量高于甲地形区,是因为乙地( ) A地势较高 B纬度较高 C植被较少 D云量较少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中国南北方分界线为秦岭 -淮河一线,由图可知,图中 为秦岭。 【小题 2】甲为

22、黄土高原,距海较近,降水略高于乙地。乙地位于宁夏平原,属于半干旱地区,气候干旱,晴天多,日照时数多,年太阳辐射高于降水稍多的黄土高原地区。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不同自然环境的特征差异。 综合题 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 1)甲图所示的是我国 平原地区;乙图所示的是我国 平原地区。( 2分) ( 2)从土地利用方面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 5分) 地区 土壤类型 耕地类型 人均耕地水平(与全国平均比较) 甲 旱地 乙 ( 3)甲乙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请指出乙地与甲地相比,其在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优势、劣势:( 4分) 优势: 。 劣势:

23、。 答案:( 1)东北 长江中下游平原 ( 2)甲: 黑土 旱地 水平高 乙: 水稻土 水田 水平低 ( 3)优势: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降水更为充足;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劣势: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少;水网稠密,土地分散,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试题分析: ( 1)根据图示的轮廓和河流分布,判断甲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而乙地区我国我国南方地区(或长江流域地区)。 ( 2)结合两地的纬度位置、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条件的差异判断。我国东北地区为肥沃的黑土,耕地类型为旱地,由于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阔,所以。机械化水平高,人均占有耕地多,商品率高,也即人均耕地水平高。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南方地区

24、,降水多,耕地类型为水田。经过长期耕种,土壤为水稻土。南方人多地少,且多丘陵山区,所以, 人均耕地水平低。 ( 3)乙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甲为东北地区。与甲相比,乙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纬度较低,水热条件较好;作物可一年二熟到三熟,故单产较高;受季风气候影响较大,降水丰富,同时,人口多,劳动力丰富。劣势表现为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故旱涝灾害多发;地形破碎,水网密布,耕地少且分散,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少,商品率低。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比较分析。 读下图,回答问题:(共 11分) ( 1) F山脉名称 ,走向是 (2分) ( 2)写出下列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

25、G ;( 2分) ( 3)写出下列山脉所属流域的分界线: C是 与 的分界线;( 2分) ( 4)试分析 E山脉是我国地理上的哪些重要分界线?(至少 3条)( 3分) ( 5)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相碰撞而形成的山脉代号是 ,名称是( 2分) 答案:( 1)武夷山 东北西南 ( 2)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 3)长江流域 珠江流域 ( 4) 黄土高原的南界; 大致是 1月 0 等温线、 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亚热带与暖温带; 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 河流的水量大小、汛期长短、有无结冰期、含沙量大小 农业上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

26、麦杂粮 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 ( 5) Q 喜马拉雅山脉。 试题分析: ( 1) F山脉地处台湾海峡西侧省区,应该是武夷山,呈东北 -西南走向。 ( 2) G山脉为巫山,西侧是四川盆地,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 3) C为南岭,它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界线。 ( 4) E山脉为秦岭,它与淮河一线是中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比如它的界限意义有: 黄土高原的南界; 大致是 1月 0 等温线、 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亚热带与暖温带; 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 河流的水量大小、汛期长短、有无结冰期、含沙量大小 农业上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

27、水稻和小麦杂粮; 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 ( 5)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相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图中代号为 Q。 考点:本题重点考查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形成。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8分) 【材料一】据中新网秦皇岛 2009年 10月 15日报道,来自秦皇岛港宣传部消息,有着煤炭价格走势 “晴雨表 ”之称的秦皇岛港,十一以来库存一直在 400万吨左右徘徊,继续维持低位运行状态。 【材料二】煤炭外运 铁路线图 ( 1)( 4分)山西省煤炭向外输送的三大通道分别是 D. 线, E 线, F 线, 通过三大通道运到港口后主要运往我国 地区 ( 2)山西省的煤炭除了通过铁路、公路、

28、海运等方式向外运输,还可以通过哪种形式向外输送能源?有何好处?( 2分) 形式: 好处: ( 3)对该区域能源开发和产业发展不利的自然因素有哪些?( 2分) 答案:( 1)大秦 神黄 焦兖日 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 ( 2)还可在当地利用煤炭发电,向外输送电能,可减轻交通运输压力 ( 3)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不足。 试题分析: ( 1)由图可知, D.E、 F大秦线、神黄线、焦兖日线。我国华东、华南能源资源短缺,但经济发达,是能源的主要需求市场之一。山西煤炭通过三大通道主要运往这些地区。 ( 2)晋煤外运除了原煤的运输外,还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可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山西省为西电东送北部

29、通道的能源地之一。 ( 3)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煤炭的开发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问题。 考点:能源资源的开发、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中国区域地理。 阅读我国局部地区山脉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 1)对图中山脉两侧地形区景观 的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 (多选 ) ( )( 2分) A 山南侧的高寒草原上常见成群的骆驼在觅食 B 山南侧戈壁、沙漠广布 C 山北侧水乡泽国、河网密布、沃野千里 D 山东侧秋季稻谷飘香 ( 2)甲地区从 20世纪 90年代起开始大规模发展优质番茄种植和加工业。试分析该地区能生产优质番茄的主要自然原因( 2分) (

30、3)对甲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应如何进行综合治理?( 3分) ( 4)试评价甲盆地太阳能资源的开发条件。( 3分) 答案:( 1) ACD ( 2)自然原因:夏季光照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生态问题:土地沙漠化、土地盐渍化。 ( 3)合理利用水资源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调节农林牧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业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 ( 4)甲地为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海洋水汽不易到达,阴雨天气少,太阳能充足;甲地人口较稀少,用电需求量较小;甲地经济力量较薄弱,太阳能开发技术较低。 试题分析: ( 1)先确定图中山脉的名称, 为昆仑山, 为天山, 为秦岭, 为太行山

31、,进而确定其两侧景观。难度不大,属识记类题目。 ( 2)新疆大部分 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夏季光照资源丰富,有利于优质番茄的生长。水资源紧缺是其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由于该地深居内陆,降水少,光照强,蒸发大,发展灌溉农业会使得地表原有植被受到破坏,很容易引发土地沙漠化、土地盐渍化。 ( 3)根据图中山脉和盆地可以确定甲地区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其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荒漠化;荒漠化的治理措施有: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调节农林牧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业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水资源等。 ( 4)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地区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 由于它深居内陆,海洋水汽不易到达,阴雨天气少,太阳能充足;甲地人口较稀少,用电需求量较小;甲地经济力量较薄弱,太阳能开发技术较低。评价太阳能资源开发条件应该从原料、市场、技术等方面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区域农业的发展、荒漠化的防治、能源资源的开发等。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