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学年宁夏银川市育才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礼记中说: “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 ”材料主要说明 ( ) A强调统治阶级要实行 “仁政 ” B指出尊敬祖宗是人的本性 C主张实行分封制 D指出宗法制对于巩固统治的意义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 “亲亲 ”、 “ 尊祖 ”、 “ 收族 ”和 “ 宗庙 ”等词可知,题干材料叙述的是宗法制的作用;再由材料 “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 ”可知,题干材料最终强调的是宗法制对
2、于巩固统治的重要意义。所以答案:选 D。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1937年 12月 18日,美国纽约时报报道: “很多人在发现的现场就被杀死了,其中也有与军人毫无关系的人,有伤兵和普通市民。 15日,记者在 12个小时中,就三次目击集体屠杀俘虏。 ”该报道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日军占领上海 D南京大屠杀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此题解题的关键是时空的确立,时间 “1937年 12月 18日 ”材料已经给出;空间由 “很多人在发现的
3、现场就被杀死了,其中也有与军人毫无关系的人,有伤兵和普通市民 ”和 “三次目击集体屠杀俘虏 ” 等可知地点在南京,因为此时期正直抗战初期,结合所学, 1937年 12月,日军攻陷中国首都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集体屠杀就是当时日本侵略者用的方式之一,故选 D 。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 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南京大屠杀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以下是反映中国近现代四个不同时期历史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 1921-1935年应该是 ( )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4、学生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的能力。 1921年到 1935年,这 15年间,是中共成长的关键时期。 1921年 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天辟地; 1935年 1月,遵义会议召开,中国从幼稚走向成熟。中共 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而 1935年遵义会议是中共逐渐成熟的标志。故 B正确。五四运动是是 1919年 5月开始,国共由对峙走向抗战是 1927年啊到 1937年的十年;星星之火,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之时,开始于 1928年,由此 ACD项均可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 “蒋介石两个拳头(
5、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的 “插上一刀 ”指的是 ( )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 百万雄师过大江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的能力。 “蒋介石两个拳头 (指陕北 和山东 ) ”指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胸膛 ”是指中原地区。“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指的是 1947年 6月 ,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的战略反攻的序幕。 BCD项都是解放战争后期的战争,与材料题意
6、不符。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放战争 1944年 7月新华日报社论: “民主的美国已经有了它的同伴,孙中山的事业已经有了它的继承者,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的势力。我们共产党人现在所进行的工作,乃是华盛顿、杰斐逊、林肯等早已在美国进行过了的工作。 ”据此可知 ( ) A中国共产党要仿行美国政治制度 B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已经完成 C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的根本革命目标一致 D当时中国革命的任务仍是实现民族独立与民主政治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归纳、比较、概括,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由材料时间 “1944
7、年 7月 ”,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处于抗日战争末期,中国革命的任务仍是反帝反封建,从而获得国家的独立与民主,所以选项 D为正确答案:。而 A、 B两项表述本身错误, C项表述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去年年初国内战局毫无开朗现象,如今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已是一片光明的远景,大半个中国今年绝对可以在安定中开始建国工作了,同时民主与反动 势力的实力也是越见优劣分明了。贪污的政府,反动的集团, 让它们都随着旧年滚到后面去吧 !”(钱家骏日记)材料表明作者当时看到了 ( ) A共和取代帝制的现实 B袁世凯军阀统治的彻底失败 C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 D解放战
8、争即将赢得全国胜利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理解的能力。由材料中关键信息 “国内战局 ”、 “毫无开朗现象 ”、 “一片光明的远景 ”、 “大半个中国今年 开始建国工作 ”、 “民主与反动势力 越见优劣分明 ”等信息可知,材料表述的是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故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放战争 有史家认为, 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 “技术的反应 ”、“制度的反应 ”、 “观念的反应 ”和 “组织的反应 ”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 ”的是 ( ) 发昌机器厂创办 京师大
9、学堂建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 国民党改组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揭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的能力。材料内容中的技术反应是指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技术阶段;制度的反应指的是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阶段;观念的反映指的是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相关内容; “组织的反应 ”是建立政党领导人民来实现救亡图存的革命。由此可知故 错误, 正确,选择 D项最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共十年对峙。 根据统计,国民政府在 1938 1940年先后组织 的大战役有:南昌会战、随枣会
10、战、第一次长沙会战、 1939年冬季攻势、桂南战役、绥西作战和枣宜会战等。 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 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 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材料要说明的观点是 1938 1940年间 ( ) A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B国民党积极抗战,给日军沉重的打击 C国共合作抗战,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D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抗战,给日寇沉重的打击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理解的能力。本题材料是关于国民政府抗战的统计。由大型会战多(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 1939年冬季攻势、桂南战役、绥西作战和枣宜会战等
11、),歼敌多(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 263251人),伤亡惨重(付出了 1019911 人的重大伤亡)三点可知,明这一阶段国民政府是积极抗战,给了日军沉重的打击。故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正面战场的抗战 “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 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 ”共产党宣言的这一论述主要表明 ( ) A资本主义社会无法解决自身的基本矛盾 B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进步性和革命性 C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 D资产阶级已经堕
12、落为毫无进步性的魔鬼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本题材料分为两层,“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 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 ”为第一层,肯定了资产阶级曾经创造了辉煌的成就; “现 在像一个魔法师 呼唤出来的魔鬼了 ”为第二层,表明资本主义自身也存在无法克服的弊病,这个弊病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的,所以答案:选 A。 B项只解读了材料的一个方面, C 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原因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撰写共产党宣言时,曾预言当时资本主义已走上穷途末路,死期临近。但是过了近半个世纪,恩格斯在生前最后一篇文
13、章中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写道,过去的判断 “是不对的, 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资本主义还有很强的 “扩展能力 ”。下列符合恩格斯这一论断的是 ( ) A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原因 C在俄国七月事件后,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政权完全转移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揭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的能力。本题着眼点是时空把握,由时间信息 “19世纪中叶 ”和 “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
14、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故本题选 A。 B时间超前,需要排除; C与史实不符,不能入选; D属于共产主义运动的暂时挫折,也不能入选。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巴黎公社用革命方式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最高权力机关 -公社委员会;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等等。这些做法给我们留下的经验主要有 ( ) 无产阶级专政原则 人民民主原则 工农联盟原则 人民公仆原则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充分利用有效
15、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的能力。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因而 正确;公社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体现 人民民主原则;依据材料中 “所有公社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技术工人的工资 ”可知 符合题意。由于巴黎公社是工人阶级建立的政权,主要是在城市中,所以巴黎公社没有实现工农联盟,这也是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之一, 被排除。故选 D。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政权特点 王康十月革命 90年救赎、悲剧与启示: “十月革命 既是彼得大帝以后俄国效法并赶超西方所引发的所有社会关系、思潮、事变的必然结果,也是西欧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造成的诸种
16、历史动因在俄国激起的回应。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十月革命是彼得大帝效法西方的必然结果 B十月革命是西欧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 C十月革命是启蒙运动带来的必然结果 D十月革命是国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综合把握能力。本题材料共分两层,逗号前为第一层,为内因;逗号后为第二层,为外因。所以正确答案:必须同时满足两层意思。只有 D的表述同时满足材料的两层 意思; ABC只是题干材料的一部分内容。所以正确答案:为 D项。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的原因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 “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
17、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 “新的革命策略 ”是指 ( ) A武装反抗的策略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D农村包围城市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和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 ”,是指 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了 “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和 ”七一五 “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
18、新的革命策略。 ”是指,毛泽东建立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提出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放弃了效仿俄国走 “中心城市夺权 ”的革命道路,所以答案:选 D, A B C三项与上述题意不符。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井冈山革命道路 佩弗在远东中说: “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荒唐可笑 ”是因为仿制品不适合中国国情 B由于当时领导者的局限性,这种政体在中国失败 C “悲惨地结束 ”是指辛亥革命没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D “仿制品
19、 ”是指共和政体、三权分立、联邦制等政治体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和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材料中, “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 ”指的是中华民国仿照美国的共和政体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但在国家结构形式上并没有实行联邦制,故 D项错误。 A、 B、 C三项均符合历史史实,不能入选。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 ”材料中的 “它 ”指( ) A西汉郡国并行制 B唐朝三省六部制 C元朝 的行省制 D明朝的
20、内阁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有两层意思,一由材料 “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 ”可知,该制度是中央官制,它的实施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二该制度的实施增强了决策施政的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所以只有 B是最佳答案:。 A项是西汉的地方制度,与题意不符; C是元朝地方制度,与题意不符; D虽为中央官制,但内阁制度创立时,已经废除了宰相制度,不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唐朝三省六部制 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是地方政府服从中央政府的政策法令、地方官吏由中央政府任免
21、的行政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所以分封制的实质就是中央集权制 B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所以说中央集权制至迟出现于战国时期 C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建立中央集权制,从此中国历史进入黑暗时代 D中央集权制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不可能存在于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方法。本题可用排除法,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上,随着人类的不断繁衍,大宗与小宗之间,周王室与诸侯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直到出现春秋战国诸侯国争雄局面,故 A项错误;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建立中央
22、集权制,从此统一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流。从这一意义讲,没有秦,就没有汉、唐、元、明、清,也就没有今天的中国。所以 C项中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黑暗时代 ”是错误的; D错在将中央集权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世界很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现在仍然实行中央 集权。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中央集权制度。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人实际上经历的探索过程是 “西化 ”、 “反西化 ”、 “现代化 ”。下列符合 “反西化 ”和 “现代化 ”两个阶段的是 ( ) A虎门销烟 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C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 D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
23、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阶级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的能力。近代中国人在对待西方的态度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 “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即 “西化 ”的过程;第二个过程是是排斥西方,即 “反西化 ”的过程,如义和团运动 “扶清灭洋 ”,反对一切外洋东西;第三个阶段是 “现代化 ”的过程,如辛亥革命要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制度,体现政治上的现代化。故 B项是正确答案:。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 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 、金融各个领域 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
24、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这里的 “在此以后 ”是指(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说明能力。由材料中关键词 “投资 ”“ 金融 ”等可知,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根据所学,列强侵华方式的转变是以马关条约签订为转折点,此前以商品输出为主,此后以资本输出为主。所以答案: C为正确答案:。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马关条约的影响 辛丑条约第二款规定: “一、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 二
25、、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附件八)。 ”这说明该条约( ) 处罚对象主要是中国人民 维护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放弃对中国领土的割占要求 认识到科举制的局限性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说明能力。由 “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 ”,胁迫清政府承诺镇压反帝斗争,而镇压的对象主要是中国人民;由 “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 ”可知,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需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从而在证明了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同时,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所以 正确,选 A。而
26、 两项在辛丑条约中没有涉及,故可以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辛丑条约 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 A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 戊戌变法 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 中法战争 辛亥革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阶级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的能力。晚清中国现代化的趋势就是西学的顺序。西学先学习器物,再学习政治制度,后学习思想文化。其中政治制度先学习君主立宪政体,再学习民主共和制。四个选项中只有 B“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
27、符合晚清中国人现代化的趋势。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意义;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历史上重大改革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的意义。 先秦时期,中国产生了分封制,同时期希腊却实行公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民主制度。与中国相比,古希腊所具有的特殊条件不包括 ( ) A山多地少、三面环海、岛屿众多的海洋地理环境 B形成了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 C工商业经济和海外贸易发达 D国家统一,疆域辽阔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希腊和中国相比,土地面积狭小,山多地少、三面环海、岛屿众多的海洋地理环境,城
28、邦国家林立,历史上很难形成统一的国家。所以只有 D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的统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希罗多德借美伽比佐斯之口说道: “没有比不好对付的群众更愚蠢和横暴无礼的了。把我们自己从一个暴君的横暴无礼的统治之下拯救出来,却又用它来换取那肆无忌惮的人民大众的专擅,那是不能容忍的事情。 ”希罗多 德意在批评雅典的 ( ) A君主专制 B贵族政治 C血缘政治 D民主政治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和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的能力。材料中 “把我们自己从一个暴君的横暴无
29、礼的统治之下拯救出来,却又用它来换取那肆无忌惮的人民大众的专擅 ”强调了群众的无知和专擅。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民主参政方式容易造成导致多数人的暴政和庸才误国局面的产生。所以 D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有学者认为,古代罗马人建立了集君主 、贵族、平民元素于一体的混合政体。其中的 “平民元素 ”体现在( ) A平民享有广泛的参政权 B民法大全由平民制定 C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D罗马法旨在保护平民利益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此题可用排除法作答。依据所学可知,平民
30、参政权力受到财产权力的制约,所以 A与史实不符;民法大全并不是由平民制定,而是有罗马统治者贵族定制定的, B错误; C符合题意; D错误,任何法律都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所以应选 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 罗马法 罗马法的特点 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 “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 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 ”他评价的是 ( ) A英国君主立宪制 B德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总统共和制 D法国共和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由表及
31、里,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 “较多的妥协 ”、 “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 ”和结合课 文内容可知,材料表述的是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新贵族与旧势力多次妥协,先支持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又发动不流血的 “光荣革命 ”,大多避免了暴力革命;再由 “ 渐进中累积着大步 ”,结合课文内容可知,材料又指君主立宪制确立后经历了很长时间,直至 18世纪中期君主立宪制才完善起来。而德国、美国、法国三国资产阶级革命都经历了大规模的激烈战争,不符合题意,因此选 A.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的特点 美国学者斯科特
32、戈登在控制国家 西方宪政的历史 中写道: “社会的全盘重建是必要的,而这一伟大任务只有具有不受拘束的坚定且无情的政府才能完成。 美国的政治发展 并没有摒弃英格兰的政治遗产;相反,美国政治重建的设计师试图保持并完善这种遗产。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美国和英国一样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 B美国联邦政府的职能等同于英国的责任制内阁 C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都必须对国会(议会)负责 D美国宪政的建立基础是政府采取强硬的铁血政策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由材料中的“美国的政治发展 并没有摒弃英格兰的政治遗产;相反,美国政治重建的设计师试图保持并完善这种遗产
33、 ”,可知美国继承了英国的代议制,故 A 项正确;英国的责任制内阁的行政权某种程由度由议会立法权派生,一切的权力斗争围绕议会展开,而美国是三权分立制度,美国联邦政府的职能的行政权与国会的立法权彼此独立又相互制衡,所以两者职能并不相同, B错; C美国是三权分立制度,总统对宪法与选民负责而非国会,所以排除 C项; D项内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D也被排除。 考点:欧 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 美英宪政的异同 综合题 权力的划分与制约是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之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先贤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从 “人性恶 ”的前提出发,把人性和权利紧密联
34、系在一起,认为 “人们互相依仗而又相互限制,谁都不得任性行事,这实际上对每个人都有利 ”。 在深入研究古希腊城邦政治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主要把政体划分为三个要素:议事机能、行政机能、审判机能。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材料二、孟德斯鸠认为,如果立法权与行政权掌握在一个机关手中的话,国家将落到暴政下面。如果在一个机构中同时集中司法权扣行政权,那么也将同样流于专制。如果司法权与立法权集中于一个机构,法官同样不会遵守法律,因为法律是自己制定的。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 材料三、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
35、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布什 2004年国庆日演说 材料四、临时约法规定: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国务员(内阁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并负其责任。 ”“临时大总统得提出法律案于参议院,得依法律宣布戒严。 ”不过这些都须国务员副署。 耿云志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在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哪些机构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政体 “三要素 ”?( 3分) ( 2)材料一和材料二体现了怎样的共同的政治原则?政治目的是什么?
36、( 4 分) ( 3)联系所学知识说明 ,美国是怎样实现 “把总统关在笼子里 ”的梦想的?( 4分) (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美国 1787年宪法在政治体制上有怎样的异同?( 6分) 答案:( 1)议事:公民大会;行政:十将军委员会;审判:陪审法庭。( 3分) ( 2)分权制衡。防止专制,保障民主。( 4分) ( 3)选举制;任期制;总统权力受到国会、最高法院的制约。(任答两点得 4分) ( 4)同:民主共和制。异:美国:总统制;中国:责任内阁制。( 6分) 试题分析:( 1)材料题做法一般为三步:第一步,读设问,看看要求回答什么问题。该题设问 是 “在伯利克里执政
37、时期,哪些机构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政体三要素 ”?第二步,带着设问读材料,明白亚里士多德的政体 “三要素 ”是什么?这在材料的最后展示出来,就是 “议事机能、行政机能、审判机能 ”三项职能。第三步,根据答题限制词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 ”作答,做的过程中,要联系课本所学伯利克里执政时期机构的名称和职能。 ( 2)本题属于比较类材料题。这类题的做题方法是先看清问题要比什么,如有明确说明,则对两个材料就这一问题分别进行阅读提炼,逐一列出,然后进行对比,就可以列出异同;如无明确说明,则要分别对两则材料进行全面 的逐层次的归纳要点,然后逐一对比。本题比较的是伯利克里时期民主政治和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的比
38、较。设问共有两问,一回答共同的政治原则,二回答政治目的。由材料一 “人们互相依仗而又相互限制,谁都不得任性行事 ”和材料二 “如果立法权与行政权 暴政下面 ”、 “ 同时集中司法权扣行政权 流于专制 ”可知,共同政治原则是分权制衡,目的是防止专制,保障民主。 ( 3)由设问要求 “联系所学知识 ”可知,该题的答案:主要来自所学。由实现了“把总统关在笼子里 ”可知,美国制度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避免了总统的专制独裁,在权力上分权制 衡,相互制约。具体为:从总统的选举来看,总统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民主性,避免了世袭制和指认制;从任期来看,避免了终身制;从权利制衡来看,总统权力受到国会、最高法院的制约
39、,三权分立,相互制衡,使得总统的权力受到限制,避免了专制性。 ( 4)本题属于比较类材料题。比较类试题的做题方法在本大题第( 2)题已经讲解。本意设问是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美国 1787年宪法在政治体制上的异同,也就是说既要回答相同点,还要回答不同点;答题限制词是 “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 ”。所以答案:既要考虑材料,还要结合所学;题设关键词是“在政 治体制上 ”,这就把比较点限制在此。政治体制上两国都是民主共和制,但有有所不同,美国为总统制,中国为责任内阁制。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伯利克里改革;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政治体制;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40、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政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 70年 材料二、辛亥革命 是一次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性变革 为以后的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打开了道路。 关于建国以来若 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 材料三、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 “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的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像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 ”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材料四
41、、 “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 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 ,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 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丰碑 辛亥革命 ( 1)材料一、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是否矛盾?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6分) ( 2)据材料三、四,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 6分)
42、 ( 3)依据材料四说明,为什么说 “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 5分) 答案: )不矛盾。因为中华民国成立后,帝国主义的特权没有被取消,实权又被袁世凯所窃取,因而民国的成立在当时没能实现民族独立、民主共和与社会进步的目的。但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以后的革命打下了基础。( 6分) ( 2)革命前认为皇帝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革命后破除了对皇帝的迷信。( 6分) ( 3)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励着人们探索救国的新道路,这正是五四运动产生的思想基础。( 5分) 试题分析:( 1)此题为评价类历史题。评价类主观题通常是通过
43、“评价 ”、 “评述 ”、 “评析 ”等引导词来提问,就某一个特定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材料题和问答题。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的分析和评价关键在于要与历史发展的具体史实、阶段特征相结合,揭示那些历史事物的特点、作用和影响。评价类主观题非常吻合新课程 “以人为本、体验探究 ”的理念、符合新高考 “以史为鉴、学以致用 ”的方向,很有生命力。此类试题的做题方法一般为一分为二评价法。一分为二评价法是评价类主观题中的最常见的解题方法,它一般展现了问题的两个方面。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在采用一分为二评价法时,有的同时需要 坚持重点论,也就是说,在一分为二评价时,要分清主次。此题
44、既要看到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又要看到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 2)由题设限制词 “据材料三、四 ”可知,此题是典型的根据材料做答题,答案:来自材料,不用结合所学。本题以时间为轴,把辛亥革命前后两个时期人们对皇帝的不同看法予以提炼。由材料三 “君主也是一种偶像 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 ”和材料四 “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 ”可知,辛亥革命前,皇帝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由材料三“好像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 ”和材料四 “如今都可以被打倒 ”可知,辛亥革命后人们已经破除了对皇帝的迷信。 ( 3)此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由表及
45、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 “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 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可知,辛亥革命把人们从皇权专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唤起了人们对自由、民主、共和意识,激励着人们探索救国的新道路,这正是五四运动产生的思想基础。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五十年来,人民英雄纪念碑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追求民族独立与解放的精神象征。 2008年 4月 30日由文 化部艺术司、中国雕塑学会、北京美术家协会、上海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主办
46、,北京画院美术馆承办的纪念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 50周年活动 “开篇大作 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五十周年纪念展 ”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展。下面是选自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四幅浮雕: 材料二:从 1840 年到 1949 年,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 ,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请回答: ( 1)请写出材料一中四幅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4分) ( 2)指出材料一中图 2、图 4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4分)
47、(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 “屡遭挫折 ”,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辛亥革命为了 “使国家民主化 ”做了哪些努力?( 6分) (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 2分) 答案:( 1)虎门销烟、五四运动、抗日战争、渡江战役(或解放战争)。( 4分) ( 2)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4分) ( 3)是因为中国近代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6分) ( 4)救亡图存或反侵略求民主或反帝反封建。( 2分) 试题分析:( 1)此题属于文字材料和图片类材料结合的复合型材料题。此类题目以文字、地图、图片、文物、漫画等为素材,要求从这些材料和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回答相关问题。所以此类试题在近几年高考命题中运用较多。文字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