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95.33KB ,
资源ID:290498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29049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5学年甘肃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刘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5学年甘肃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5学年甘肃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 “甘龙曰: 圣人不易民而教,知 (智 )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 ”这段材料反映甘龙的政治态度是 ( ) A趋时而变 B因循守旧 C努力进取 D无为而治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料阅读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题中的引文中 “不易民 ”、 “ 不变法 ”、 “ 不劳 ”等措辞都反映了甘龙的政治态度是反对打破以前的规范秩序,就按照以前的方法去管理国家,故 B项说法正确。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商鞅变法 观点评述 1069年北宋的基本财政状况如下

2、表格信息反映了北宋 年财政收入 年财政支出 6300-6800万缗 军费 约 4800万缗 官俸 约 1200万缗 皇室 约 720万缗 祭祀 约 325万缗 岁币 75万两绢 A财政支出逐年增加 B对辽和西夏战争赠款较多 C财政入不敷出 D财政支出大体平衡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料阅读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题中的表格中没有体现逐年的变化,故 A项错误;表中军费也没有说明用途,故B项错误;表中年均收入 6800万,而支出年均为近 8000万,显然入不敷出,故 C项正确。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王安石变法 历史背景 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 “日本新词 ”来自中

3、国。而在 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 “日本新词 ”,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实记忆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相关历史史实的记忆与理解的能力。题中考查近代中日关系的发展原因。材料中的两个时间段,中日两国的相互影响正好相反,中国较早接触西学,后来日本明治维新后实行西化政策,且成果显著,反而影响了中国的文化,故 C项正确。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明治维新 历史影响 梦溪笔谈记载道: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瑾枕路。是时范文正(仲

4、淹)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 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日: 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 ”范仲淹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 A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 B救济与 “以工代赈 ”相结合 C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 D寺院提供饮食,救济百姓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料阅读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题中考查宋代范仲淹的赈灾措施,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点是 “可以大兴土木之役 ”,可以看出他不仅要进行直接救济,而且要提供做工的机会来给予救助,两种手段结合使用,故 B项正确。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范仲淹变法 赈灾措施 史载:管仲 “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悦 ”。这是

5、说管仲改革中推行国 家食盐专卖政策,深得民众欢迎 。这主要反映了 A春秋时期国家垄断经济开始形成 B管仲在齐国建立起了君主专制制度 C国家加强经济调控有利于稳定民生 D管仲以抑商政策来发展农业经济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料阅读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相关历史史实的记忆与理解的能力。题中涉及管仲的官营政策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和百姓的生活,故 C项正确; AB两项属于史实错误, D项反映的问题题中未能反映。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管仲改革 食盐专卖政策 1899年俄国进行人口调查,在其中一张人口调查表上写道(如下):据此我们不能推断( ) A该人是俄国沙皇 B君主立宪制确立 C 1861年改革

6、后,地主仍有较大势力 D该人以地主代表自居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料阅读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相关历史史实的记忆与理解的能力。题中的图片上主要信息是 “皇帝 ”、 “地主 ”两处,根据 1899年的时间提示, ACD三项均能推断出来,但是 B项说法反映不出,或者可以说材料不充分。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历史影响 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日本明治维新、俄国 1861年改革( ) A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 B都建立起了民主的政治制度 C都对本国社会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D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实记忆和比较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相关

7、历史史实的记忆与理解的能力。题中涉及诸多国家的近代革命和改革,要求寻找共同点,依据相关史实, A项正确,因为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俄国与日本的君主有太大的专权,故 BCD三项不符合史实。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明治维新 历史评价 改革是推动社会经济前进的重要途径。下列改革实现解放生产力或推行新的生产方式而加速社会转型的有( ) 商鞅变法 孝文帝 改革 俄国 1861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实记忆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相关历史史实的记忆与理解的能力。该题中的关键要求是 “解放生产力或推行新的生产方式而加速社会转型 ”,所以根据史实,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

8、革是封建化改革,俄国与日本的改革属于近代化改革,四项都是,故 D项组合正确。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明治维新 性质与影响 下图反映的是梭伦任首席执政官后人民焦急等待他宣布改革法令的史实,你认为他所宣布的第一项法律制度是( ) A遗嘱法 B财产等级制度 C解负令 D建立 “四百人会议 ”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实记忆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相关历史史实的记忆与理解的能力。该题纯粹考查学生对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的记忆,依据相关史实,梭伦改革时颁布的第一项法令是 “解负令 ”,故 C项符合题意。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梭伦改革 “解负令 ” 在春秋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制逐渐为建立专职官僚制度所取

9、代,在以下改革措施或政策中,体现这一变化趋势的是 奖励军功 推行县制 什伍连坐制 重农抑商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实记忆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相关历史史实的记忆与理解的能力。题中考查的是变法中对官僚制度的影响。依据改革的史实,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按照贡献给予官职,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有同样作用的还有推行县制,故 A项组合正确。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商鞅变法 历史作用 从法律上明确废除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肯定的是( ) A晋国的税制改革 B齐国的 “相地而衰征 ” C鲁国的 “初税亩 ” D商鞅变法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实记忆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相

10、关历史史实的 记忆与理解的能力。题中考查的是我国古代土地私有制确立的法律依据,按照史实,最早给予承认的应当是鲁国的初税亩,但题干中有一个程度的限制,既然是 “全面肯定 ”,那就应当是商鞅变法的 “废井田,开阡陌 ”了,故 D项正确。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商鞅变法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近期,乌克兰局势突生变故,克里米亚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以下历史事件,与克里米亚紧密相关的是 A彼得一世改革 B苏联卫国战争 C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D “华约 ”建立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实记忆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相关历史史实的记忆与理解的能力。题中考查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依据史实,俄国农奴

11、制严重阻碍了俄国经济的发展,民族关系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成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直接原因,故 C项正确。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克里米亚危机 “历史意见 ”指的是在那制度实施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这些意见,比较真实而客观,待时代隔得久了,该项制度早已消失不存在,而后代人单凭后代人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以往的各项制度,那 只能说是一种时代意见。下列属于时代意见的是 A “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东汉 王充 论衡) B(实行均田制) “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 ”( 北魏 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C(王安石变法) “舍是

12、取非,兴害除利,名为爱民,其实病民,名为益国,其实伤国 ”( 宋 司马光 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 D(以皇帝名义 “诏定国是 ”,其目的是) “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料阅读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题中出现了两个史学研究的概念,最主要的区别是拍评论者站在那个时间点上去评价的, “时代意见 ”是后代对前代评价、 历史意见是当代对当代评价,根据选项中的引文出处, A项符合时代意见,正确。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商鞅变法 历史影响 .某论文将 “俄国在

13、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 ”、 “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 ”、 “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 ”作为重要论据。论文主题可能是: 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 近代化改革 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料阅读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题中把俄国、日本、中国三个国家的近代改革放在一起寻找论文的主题,中国的被侵略,日本国门被叩开,成为解决这一题的关键,说明西方工业革命之后对亚洲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导致其改革图变,故 B项说法正确。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中国、俄国和日本的近代化改

14、革 共同背景 从工业化角度看,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反映了 19世纪中期的俄国 ( ) A农奴从封建庄园逃到西 伯利亚 B内河航运仍以人力为主 C农奴生活极端贫困 D俄国的工业生产比较落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实记忆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相关史实的记忆与理解能力。该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俄国处在发展与困境同时存在的状况,一方面后面的汽船说明近代的工业文明,但是以人力为主要动力又说明其落后的特点,故 D项正确。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时代背景 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 “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材料表明北魏迁都

15、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料阅读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本题材料有助于解题的关键信息是 “陛下制御华夏 ”、 “ 辑平九服 ”,说明当时孝文帝迁都的目的是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根据选项内容,故 D项正确。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北魏孝文 帝改革 迁都洛阳 改革是人类历史上发展的一曲不朽旋律。下列关于改革的说法和认识正确的是( ) 改革就是要彻底的革除旧的、传统的一切东西 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 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和平的、没有暴

16、力的方式来完善社会制度并巩固自己的统治 改革中也充满了复杂性、多样性与艰巨性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 “改革 ”这一个历史概念的认识,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其中第一句错在彻底的、一切东西;第二句合理解释了改革的性质;第三句属于改革的目的和意义;第四句话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改革的特征,根据相关组合, B项正确。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改革 ”的概念理解 2014 安徽卷 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 ) 变法措施 结果 A 商鞅变法:户籍什伍制、连坐法、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

17、 B 王安石变法:市易法 “市易之起,自为细民久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 ” C 戊戌变法:设立农工商总局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D 明治维新:殖产兴业 没有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实记忆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相关历史史实的记忆与理解的能力。根据相关改革的史实,商鞅变法中采用连坐法,能够加强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奖励军功会提高军士的战斗积极性,从而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A项正确;其它三项均不符合因果联系。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商鞅变法 奖励军功 我国古代的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由此可以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

18、( ) A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该注意保护自己 B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 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D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料阅读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题中涉及到对改革过程的艰巨性的理解与认识, A项说法合理; B项说法太过绝对,也较消极; C项说法也不合理; D项说法错误,手段上更加实事求是,以矛盾缓和为主。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商鞅变法 改革的艰巨性 某班同学学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后,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以下是他们拟定的部分研究型题目。其中不正确的是 A梭伦改革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B商鞅变法 为秦统一全国

19、奠定基础 C孝文帝 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基础 D王安石变法 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实记忆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相关历史史实的记忆与理解的能力。其中考查几个改革的历史影响。其中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实力, 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孝文帝的改革以汉化为中心,加强了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国家的重新统一,故 ABC 三项正确;王安石变法并未解决当时北宋的社会状况, D项说法错误。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王安石变法 历史评价 综合题 ( 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有学者认为,秦以后中国历代的变法大致可以分为征农、征商和农商并征

20、三种类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税人为主的征农型变法最典型的是北魏均田制 颁布条文中有 “乐迁者听逐空荒,不限异州他郡 ”之规定,租调制以 “一夫一妇计 ” 明朝的 “一条鞭 ”法和清朝的 “摊丁入地 ”都是以税地为主而进行的征农型变法。特别是 “摊丁入地 ”因法律上先已宣布了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从此即将舍地税人的制度彻底废除了。征商型变法,西汉的桑弘羊变法是其典型。盐铁官营 盐铁的生产和运销,一切由国家包揽 古人云 “十口之家,十人食盐;百口之家,百人食盐 万乘之国,人数开口千万也 ” 食盐垄断,形式上是征商,本质上仍是征农。 材料二 典型的农商 并征型变法,是王安石变法。

21、在征农方面他首先推行的是青苗法和免役法。 “贷谷于民,立息以偿 ”“ 凡当役人户,以等第出钱,名免役钱 ”。 在征商方面王安石推出了市易法, “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 ”,真正达到了 “尽收天下之货自作经营 ”的目的。其时,市易司甚至连果实之类都自作经营。 以上材料摘编自程念祺中国历代变法类型及其成败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征农型变法的演变趋势。如何理解 “食盐垄断,形式上是征商,本质上仍是征农 ”?( 7分)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王安石变法中征农、征商方面措施与材料一中同类措施的主要不同点。( 8分) 答案: )趋势:以 “税人为主 ”向以 “税地为主 ”转化(或

22、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转为以土地为主)。( 4分) 理解:盐铁专卖制度,利用国家垄断生活必需品的供应,表面上是征收商业税,实际上是对人口众多的农民实行了间接征税(间接地榨取了农业赋税)。( 3分) (2)均田制、一条鞭法、摊丁人亩征农均与土地直接相关,而青苗法和免役法避开土地占有问题而征农;( 4分)盐铁官营是对生产和生活必需品进行垄断经营,而市易法是对一般商品的垄断性经营 。( 4分) 试题分析:第 (1)小题:该题的第一小问比较简单,根据材料一的表述,从北魏的均田制到清朝的 “摊丁入地 ”, 征农型变法从以 “税人为主 ”向以 “税地为主 ”转化;第二小问比较难理解,可以从材料中的 “盐铁的

23、生产和运销,一切由国家包揽 ”一处找到线索,食盐,人人都要食用,故表面上是征收商业税,实际上是对人口众多的农民实行了间接征税。 第 (2)小题:该题涉及王安石变法中措施与材料一中几个措施进行的比较,材料二中王安石的青苗法和免役法避开土地占有问题而征农,而北魏的均田制、一条鞭法、摊丁人亩征农等均与土地直接相关; 至于征商的问题则可以从 “甚至连果实之类都自作经营 ”一处看出政府垄断性经营的商品范围扩大了。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王安石变法 主要措施 (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 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 是以

24、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一一摘自文献通考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敝,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一一摘自朱子语类 ( 1)依据材料,概述两则材料对宋初改革的不同评价。你认为影响对同一历史事件产生不同评价的因素有哪些 ( 8分) ( 2)有人说,这一时期通过改革形成了 “政治新格局 ”,你是如何理解的。全面评价该格局带来的影响。( 7分) 答案: )材料一认为宋初的改革使社会安定,战祸平息;材料二认为它造成地方兵弱财困,终于导致 “靖康之役 ”溃败,北宋灭亡。 因素:评价者的立场不同、史学素养不同、

25、占有的史料不同等。 (8分 ) (2)“政治新格局 ”是指确立了 “强干弱枝 ”(重文轻武)的政治格局。 评价: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但也导 致北宋政权长期积贫积弱。 (7分 ) 试题分析:第 (1)小题:第一小问考查学生对两则材料评价性观点的提炼,这个比较容易作答,材料一中的 “天下晏然 ”、 “ 制兵得其道 ”两处可以看出主要是积极作用;而材料二中的 “日就困弱 ”、 “ 莫不溃散 ”两处可以看出主要是消极影响;第二小问属于史学研究的问题,一般都会涉及评价者的立场不同、史学素养不同、占有的史料不同等。 第 (2)小题:该题属于观点分析题,解答这类题目一般要紧扣材料的时代背景,

26、并且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结合宋代的背景,该格局的变化主要是指重文轻武的政治格局;第二小 问的影响,在归纳的时候要注意题干中的 “全面 ”二字,即从正反两方面,既要谈到它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积极影响,也要提到其导致北宋政权长期积贫积弱的负面作用。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王安石变法 历史影响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分) 材料 汉武帝时,由于大事兴作,巨款开支,不仅使汉初七十年间的积蓄为之一空,而且广大农民由于繁重的赋税徭役和豪强、豪商的盘剥,日趋穷困,加上连年天灾,纷纷破产流亡。此时,豪商大贾们却操纵冶铁、煮盐、铸钱等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生产部门。从公元前 111年开

27、始至以后的二 十余年间,全国财政经济工作完全由桑弘羊负责主持。在桑弘羊等的筹划下,颁布了算缗告缗令。所谓算缗,就是向工商业者和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所谓告缗,就是向朝廷揭发工商业者和高利贷者隐产漏税的违法行为。桑弘羊扩大盐铁官营的建置,在全国各地盐铁产区设立盐官三十五处、铁官四十八处。在桑弘羊的建议下,实行 “酒榷 ”即酒类专卖。他还采取措施废除一切旧钱,由国家统一铸造货币,这种五铢钱的重量与实际重量相等,规格相同,质量较好,成本较高,使私铸者无利可图。在他的建议下,实行了均输和平准,所谓均输,就是调剂物资运输。所谓平准,就是 平抑物价。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桑弘

28、羊改革的背景。( 5分) ( 2)根据材料,简析桑弘羊改革的作用。( 10分) 答案:( 1)汉武帝时期国家开支巨大,国库空虚( 2分); 农民纷纷破产( 1分); 富商大贾操纵国计民生( 2分)。(计 5分) ( 2) 打击豪商大贾,政府获得巨款收入; 盐铁产量和销售大幅度增加; 酒榷起到开辟财源、增加财政收入的作用; 币制改革实现货币官铸,币制统一; 均输、平准法打击了富商囤积居奇、投机倒把,开辟了财源,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每点 2分,计 10分)。 试 题分析:第 (1)小题:该题属于内敛型试题,答案:仅可以从材料中归纳。从材料中的 “积蓄为之一空 ”可以看出汉武帝时期国家开支巨大,国库空

29、虚;从材料中的 “纷纷破产流亡 ”可以看出农民纷纷破产;从材料中的 “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生产部门 ”可以看出富商大贾操纵国计民生。 第 (2)小题:该题也属于内敛型试题,除了注意答案:要来源于材料中之外,在概括的时候还有注意对应第一小题中的背景内容。依据材料可以看出,桑弘羊的改革措施主要有算缗告缗令、扩大盐铁官营的建置、由国家统一铸造货币等。依据改革背景,可以将作用概括整理为:打击豪 商大贾,政府获得巨款收入、盐铁产量和销售大幅度增加、增加财政收入的作用,币制统一,促进经济交流等方面。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古代中国的改革 西汉桑弘羊改革(课标外) 改革、变法会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阅读下列

30、材料: 材料一 (商鞅法令)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攫钮(指农具),虑有德色(指脸上显出给父亲恩德的表情);母取箕帚,立而谇语(指恶语相加)。 其慈子耆利(指爱自己的孩子、贪求财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 汉 贾谊治安策 材料二 拓跋宏,这位非常类似二十世纪 凯末尔的君王,以无与伦比的魄力,把鲜卑文化抛弃,对于汉文化,以充满敬慕的心情,毫发不遗的全部接受。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材料三 在生活方式上,人们出于政府的压力,穿西服、军服,养成吃兽肉、喝牛奶、喝啤酒之风。 查常平明治维新:一半清醒一半醉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分析,商鞅变法导致社会风气发生了哪些

31、变化?( 2分)这与商鞅推行的哪些改革措施有关?( 2分) (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孝文帝 “全部接受 ”汉文化的实质是什么?( 1分) ( 3)据上述材料,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和明治维新都不同程度上进 行了 “移风易俗 ”,分别指出这三次 “移风易俗 ”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6分) ( 4)综合上述材料,请谈谈你对 “移风易俗 ”的认识。( 4分) 答案: (1)变化:人伦失常,亲情失和;贪财求利,自私自利。(每点 1 分,共 2分) 措施: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每点 1分,共 2分) (2)实质:少数民族的封建

32、化进程。( 1分) (3)商鞅变法: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孝文帝改革:促进北魏社会的封建化,加速民族融合进程。 明治维新:有利于日本的近代化。(每点 1分,共 3分) (4)认识:移风易俗,接受先进文化,对于促进本民族的进步有着积极意义;学习外来文明要结合本国实际,不应全盘照搬,同时注重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等。(每点 1分,共 2分) 试题分析:第 (1)小题:第一小问属于内敛型试题,答案: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其变化可以从 “秦俗日败 ”、 “ 恶语相加 ”、 “ 贪求财利 ”等处看出社会中的人伦道德和家庭亲情都有变坏、重视个人私利的趋势。第二小问的改革措施可以对应地找到确立

33、封建土地私有制,禁止父子或成年兄弟同居一室,提倡小家庭政策等有关 。 第 (2)小题:该题属于外延型材料题,题中也要求结合所学知识,所以答案:可以在材料外组织。依据相关史实,孝文帝 “以无与伦比的魄力 ”实行全方位的汉化改革,从平城迁都洛阳也是为了摆脱鲜卑贵族的阻挠,到中原地区学习汉族的农耕技术,从服饰、语言、官职等多方面学习汉族文化,从实质上来说就是要使鲜卑族走向封建化的历程。 第( 3)小题:该题属于史实记忆型试题,相对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核心史实的记忆与再现能力。依据史实,商鞅变法从各方面进行彻底改革,增强了秦国的实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并加快了封建性经济的发展;孝文帝的 改革则加速了北魏封建化的历程,并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有利于国家的再次统一;日本的明治维新则是以特殊的方式发展近代工业经济,并从社会生活、政治体制等多方面促进日本的近代化。 第( 4)小题:该题属于主观性较强,且相对开放的试题,回答时要注意结合本题的主旨,不能漫无边际地去谈。 “移风易俗 ”就是改变原有的风俗习惯,这里要肯定学习其它的优秀文化对本民族和社会起到的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要注意实事求是,结合本民族的实际,不能够照搬照抄,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也是不能一味抛弃的。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商鞅变法 主要措施 ;历史上重大改革 孝文帝改革 文化措施;历史上重大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西化政策。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