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学年重庆一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原创) “夏 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 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 五代传,宋元 后,皇朝至此完。 ”按照朝代更替顺序,文中空缺处应该是 A商、唐、十国、明清 B舜、秦、隋朝、明清 C商、秦、隋唐、明清 D商、秦、唐朝、明清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初中历史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考生只要熟练掌握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先后顺序就能容易作答。公元前 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所以第一个空填 “商 ”;公元前 221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自称始皇帝,秦之后是西汉和东汉,所以第二个
2、空填 “秦 ”; 581年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即隋文帝,建国隋朝, 618年李渊建唐取代隋朝,所以第三个空填 “隋唐 ”。所以此题正确答案:是 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各个朝代 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先后顺序 西方政治文化传统评价雅典民主政治: “对平民治国能力的盲目崇拜以及平民群众权力的无限膨胀,使国家失去了有效的制衡机制。 ”这一评价实质上 A否定公民民主政治 B批判过度 的直接民主 C肯定国家制衡机制 D肯定专制中央集权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体现的是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之一,即直接民主制的弊端。在古代雅典实行的直接民主制度,这
3、虽有利于调动广大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但忽视了公民素质的差异,造成了民主权力的滥用,如苏格拉底之死。所以应选 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的评价 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录了这样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 “葡萄树 ”说成了 “葡萄 ”,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 “树木 ”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 罗马法重视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 罗马法具有注重形式的特点 法庭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贵族垄断了司法权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可以看
4、出,以证据严格判罚,说明罗马法重视保护私有财产, 符合题意;由材 料的内容可知,原告因为在法庭辩论中把 “葡萄树 ”说成了 “葡萄 ”,而不符合十二铜表法的规定:非法砍伐他人 “树木 ”应处罚金,就输掉了官司,这体现了罗马法律的形式主义的特点, 符合题意。从整段材料可以看出开庭程序程序中既有原告提供证据,又有辩论等,说明法庭审判程序具有一定的公正性, 不符合题意; 贵族垄断了司法权和材料不符,不能入选。所以此题正确选项为 。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马法的实质与特点 (原创)某西方学者评论某部法律: “集罗马法律之大成而著称于世。 ”这部法律是 A十二铜表法 B卡拉卡拉敕令
5、C阿奎利亚法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试题比较简单。由材料不难看出该法律是罗马法中总结性法律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发的开端,不具有集大成的地位;卡拉卡拉敕令是万民法的开端;阿奎利亚法是一部专门针对财产损害的成文法律。 考点: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世界上下五千年在描述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时,对其中一次革命活动以 “进口 的国王 ”为题加以论述。这一历史事件最可能是 A英国 “光荣革命 ”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德意志帝国的统一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
6、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 “进口 ” 的国王 ”可知,该国的国王并非来自自己的国家。四个选项中只有英国英国“光荣革命 ”符合题意。 1688年,英国发生 “光荣革命 ”,推翻专制统治,邀请邀请詹姆斯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奥兰治亲王威廉夫妇来英国执政,史称 “光荣革命 ”,又叫宫廷政变。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光荣革命 英国首相卡梅伦 2010年在北大演讲时说: “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上满脸都是口水。 ”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 A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 B
7、为官清廉,并能与阁僚共进退 C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 D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英国是君主立宪政 体,在该体制下,首相是政府 (内阁 )首脑 ,下院是属于议会的 ,内阁即政府名义上对国王负责 ,实际上对议会负责,所以要接受议会监督。 C是正确答案:。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与发展 在英国逐渐完善代议制民主的过程中,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的是 A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B 1688年光荣革命 C 1721年责任制内阁开始形成 D 1832议会改革 答
8、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 ,工业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通过 1832年议会改革 ,工业资产阶级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 ,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所以选 D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32议会改革 (原创)美国和法国都是代议制国家,两国政治体制的相同之处是 国家元首都是总统 总统都是由议会选举产生 议会都实行两院制 议会都行使立法权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内容的识记能力。 1785年宪法规定,法国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民议会 选举产生,是国家元首
9、。美国的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行政首脑,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有固定任期。所以 错,可以排除。此题正确答案:选 C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和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美、法政体的异同 有学者认为,西方近代两股潮流催生两种风格各异的政治传统:一是经验主义, “一寸一寸前进 ”“螺旋上升 ”,沉着事功。二是理想主义,动辄革命,狂飙突起。政治传统 “理想主义 ”的典型国家应该是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德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本题反映的是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确立的两种不同的方式。 “经验主义 ”是通过
10、不断的改革,循序渐进,以英国为代表。 “理想主义 ”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比较激进,以法国为代表。所以答案:选 A。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法国共和制 梁启超认为: “专制者不独君主国,而民主国亦有非立宪者 (有立宪之名,无立宪之实,则等于非立宪 )”梁启超所说的 “非立宪者 ”可能是近代的 A英国 B美国 C德意志帝国 D法兰西第三共和 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 “民主国亦有非立宪者 ”说明这个国家是民主国,从这个角度看四个选项都符合,但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有立宪之名,无立宪之实 ”,可知这个国家的君主具有极大的权力,符合这个条件的选
11、项只有德国。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德国君主立宪制。 下图是英国漫画家所画 1890年 “辞退俾斯麦 ”的历史漫画。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辞退俾斯麦的应该是 A帝国皇帝 B内阁成员 C帝国议会 D联邦议会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图片性材料的解读能力和对所学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辞退俾斯麦是德意志帝国的宰相。根据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德意志帝国皇帝对宰相具有任免权,宰相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所以辞退俾斯麦的是帝国皇帝。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德国君主立宪制。 史学家陈旭麓说
12、道: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 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 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最后一步。 ”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 ,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此题解答的关键点是对时间的判断。 1514年的 325年之后是 1840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后,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答案:选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
13、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 下列纪念碑或碑刻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反对外来侵略 C反对封建压迫 D向西方学习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图片性材料的解读能力和对所学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1839年的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斗争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1841年的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鸦片战争时期广州三元里人民自发的武装抗英斗争,沉重的打击了英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据以上分析,虎门销烟和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都是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 考点:近代中国 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
14、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中外条约记载: “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 ” 。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 ,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由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可知,这五处口岸和南京条约中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一致。所以此题选南京条约。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
15、民的反抗斗争 南京条约 黑格尔说: “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在古希腊知道自己是自由的这 “一部分人 ”是指 A妇女 B外邦人 C奴隶 D全体公民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古希腊是民主政治,全体公民享有民主政治权利。但希腊的民主具有局限性,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专政,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该民主下,妇女、奴隶和外邦人不享受民主权利。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希腊民主的范围与实质 希罗多德在历史记载: “人民统治的优点首先在于他的最美好的名声 一切职务都由抽签决
16、定,任职的人对他们任上所做的一切负责,而且一切意见均交由公民大会加以裁决。 ”材料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A人民主权 B 法律至上 C分权制衡 D社会契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 ,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由材料中 “人民统治 ”、 “ 抽签决定 ”和 “一切意见均交由公民大会加以裁决 ”,可知人民能自主、平等地参与国家权力的运转和公共政策的形成。所以只有 A选项人民主权是最恰当的选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希腊城邦的成长说: “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种个性 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
17、按照它自己的意愿处理它自己的事务。 ”据此可以 看出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小国寡民 B独立自主 C人民民主 D轮番而治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所在。由材料中的 “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 ”可知,由于各邦长期的独立自主,从而造成其民主自由的传统。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城邦制度 (原创)下图是重庆市云阳县彭氏宗祠,它与我国古代早期某一政治制度有关联。该制度是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宗祠习惯上称祠堂 ,是供
18、奉祖先神主 ,进行祭祀的场所 ,被视为宗族的象征。一般是一姓一祠,内有旁文记载着姓氏渊源、族人荣耀等。 “彭氏宗祠 ”主要是用来供奉和祭祀彭姓祖先的场所。由此可见强调的是血缘关系,因此,选 D宗法制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原创)陈毅元帅曾写词: “山河齐鲁多娇,看霁雪初明泰岱腰。 ”以 “齐鲁 ”称谓山东是源于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只要熟悉西周主要封国,知道各省简称,即可解答。材料中 “齐鲁 ”是指西周分封的齐国和鲁国,这两个封国都在今天的山东省境内。所以以 “齐鲁 ”称谓
19、山东是源于分封制。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 秦始皇中说: “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 ”。王夫之认为秦朝 “罢侯置守 ”是 “行大公 ”,其依据在于它 有利于打破血缘政治 有利于维护专制皇权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罢侯置守 ”是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王夫之认为秦朝 “罢侯置守 ”是 “行大公 ”的依据,实际就是在考查推行郡县制的历史意义。郡县制属于地方政治制度,跟维护专制皇权无关, 得以排除。所以此题
20、正确答案:是 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 (原创)汉书 百官公卿表记载某官职: “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该官职应当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金印紫绶 ”即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 “掌丞天子助理 ”即协助天子处理全国政务。由以上分析可见,四个选项中只有丞相职责符合题意, A是正确答案:。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所以 B项与题意不符;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所以 C项与题意不符;郡守属于地方官职,所以 D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三公九卿制 原创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 汉初实 行的地方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 “矫秦之枉,徇周之制 ”可知汉初为了纠正秦朝的错误,在一些地方沿袭了周朝的分封制。由题干中 “” 结合所学可知,汉初在分封同姓诸侯王的同时还在推行郡县制。所以汉初实行的地方制度是郡国并行制。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郡国并行制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汉
22、初贾谊的这一对策 A主张铲除地方王国势力 B试图恢复分封制 C后来发展为 “推恩令 ” D不利于中央集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所学可知,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后来王国问题逐渐突出,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于是贾谊提出此对策来削弱王国的实力。而后来汉武帝颁布的 “推恩令 ”,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但列侯归郡统辖。所以此题选 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推恩令 (原创)新唐书 百官志一记载: “户部尚书一人,正三品 掌天下土地、人民、钱谷之政、贡赋之差。 ”据此判断,户部尚书的
23、主要职能是 A起草诏令 B封驳审议 C负责财政 D掌管文教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干关键信息 “掌天下土地、人民、钱谷之政、贡赋之差 ”可知,户部尚书主管主管全国土地、户口、赋役等经济命脉,相当于今日的财政部长。所以只有 C选项最贴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 (原创)史学家钱穆指出: “自经此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下列文献、史料与 “此制度 ”直接相关的是 A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B (汉武帝 )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C以吏部
24、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D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的材料可直接得出是科举制度。选项 A所讲的是宗法制;选项 B所讲的是察举制;选项 C所讲的是九品中正制;选项 D讲的是科举制下,学子们为追求功名以读书为上的心态。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示儿诗中写道: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按两宋中央官制,主要负责筹划 “王师北定 ”事务的是 A尚书省 B御史台 C枢密院 D军机处 答案:
25、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内容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设置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据题干材料所述,主管 “王师北定 ”的应该属于军事方面,所以 C项是正确答案:。隋唐时在中央设三部,其中尚书省下设六部,负责执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故 A项不符合题意;御史台是东汉至元设置的中央监察机构,故 B项不符合题意;军机处是清雍正设置的中枢权力机关,故 D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宋代中央官制 朱子语类中朱熹说: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 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 ” 这段话说明宋朝 A
26、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注重分割宰相的权力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社会问题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材料的阅读与分析能力。本题用排除法可做。“鉴五代藩镇之弊 ”是指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经过加强中央集权后藩镇割据问题得到解决,所以 D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尽夺藩镇之权 一切收了 ”指的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B项中说地方政府收回财权是不对的,应该是中央政府收回财权,所以 B不选。分割相权的目的是加强 皇权,和题干无关,所以C项不能入选。所以此题正确答案:为 A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宋代重庆参加科举考试
27、被录取的人数不断增加,据资料统计,宋代重庆进士分布如下:合州 104人,昌州 60人,恭州 20人,南平军 20人,涪州 6人,黔州 5人,夔州 4人,梁山军 4人,大宁县 3人,忠州 3人。科举考试被录取的人数增加对宋代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创新了人才选拔制度 B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 C扩大了社会统治基础 D完善了科举考试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A创新了人才的选拔制度材料不能有效体现,跟题意不符; B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是相对科举之前的九品中正制等选拔人才的方式而言,和题干材料意思不符;D完善科举制的办法是糊名法,和材料意思想去甚远;只
28、有 C项符合题意,宋代通过扩大录取人数的比例扩大了统治基础。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 (原创)康熙说: “天下大权当统于一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 ”康熙帝为此设南书房,雍正帝在此基础上 正式成立 A尚书省 B中书省 C议政王大臣会议 D军机处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康熙帝的话明确体现了加强君主专制的要求,雍正设置军机处正是这一要求的体现。 A尚书省和 B中书省在清朝已经不存在; C 议政王大臣会议分割了军权与题干材料意思相反。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29、军机处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约翰 索利说道: “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 “她的民主制度 ”在下列哪一人物执政时期发展到顶峰 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查士丁尼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知识的联系能力。由题干材料中 “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可知是雅典民主政治。而将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的是伯利克里改革。这场改革发生在公元前 5世纪,使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并达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政治的 “黄金时代 ”。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伯利克里改革 综合题 (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30、。 材料一 “法令出一 ”、 “别黑白而定一尊 ”、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 司马迁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 政体引唐太宗语 材料三 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南雍志引明太祖语 (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4分) ( 2)根据材料二,基于 “于事稳便 ”的考虑,唐朝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 2 分)指出该制度的特点,( 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的作用。( 4分) ( 3)根
31、据材料三指出明太祖对丞相制度的认识,( 2分)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2分) ( 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古代政治制度变革的发展趋势。( 2分) 答案:( 1)皇权至上,中央集权。( 4分)。 ( 2)三省六部制。( 2分)特点:集体决策与君主专断相结合,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 4分)作用:有利于保证决策的正确,提高办事效能;分工明确,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4分) ( 3)丞相专权威胁皇权。( 2分)废除丞相,皇帝亲掌六部。( 2分) ( 4)相权逐步削弱并最终被废;君主专制加强。( 2分) 试题分析:( 1)材料 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词往往蕴含着解题的信息
32、点。一般的来说,要抓住关键字无非就是要抓住材料的中心思想,要明白材料所要表达的意思。本题由材料中关键信息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可知皇权至上的特点;由材料出处史记 秦始皇本纪和 “法令出一 ”等不难得到,秦朝政治制度具有中央集权的特点。 ( 2)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抓住材料中的核心,难点是由材料判断三省六部制。由于有了 “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 ”这种认识,所以唐代实行了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作用属于课本内容,在回答三省六部制特点时着重强调集体 决策与君主专断相结合以及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在回答作用时主要从积极方面考虑。 ( 3)本题解题关键是要读懂材料。材料关键词 “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 ”,意思是宰相有权往往会危机国君的统治。结合材料出处 “南雍志引明太祖语“不难判断明太祖朱元璋采取的措施是废除丞相,皇帝亲掌六部。 ( 4)从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到隋唐相权一分为三(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再到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不难概括古代政治制度变革的发展趋势之一是:相权逐步削弱并最终被废,君主权力不断加强。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 权制度的形成 皇帝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朝废丞相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