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届四川省邛崃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最近发现,只含镁、镍和碳三种元素的晶体竟然也具有超导性。鉴于这三种元素都是常见元素,从而引起广泛关注。该新型超导晶体的一个晶胞如图所示, 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A Mg2CNi3 B MgC2Ni C MgCNi2 D MgCNi3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晶胞的结构简式可知碳原子位于晶胞的体心上,所以晶胞中含有一个碳原子;镁原子位于顶点,则其个数 81/8 1;镍原子位于面心处,其个数 61/2 3,所以该晶胞的化学式为 MgCNi3,答案:选 D。 考点:考查晶胞化学式的计算 常温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0.1
2、 mol/L的 Na2SO3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 c(OH ) c(HSO3 ) 2c(H2SO3)c(H+) B将常温下 pH 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与 pH 2的硫酸溶液分别加热,溶液 pH都减小 C把等体积的 110 5 mol/L的硫酸与 410 5 mol/L的 NaOH溶液相混合,混合液的 pH值与 510-6 mol/L的 Ba(OH)2溶液的 pH值相同 D 0.2 mol L 1CH3COOH溶液与 0.1 mol L 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2c(H ) 2c(OH ) c(CH3COO ) c(CH3COOH)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根据质子守恒可知, 0.1 mo
3、l/L的 Na2SO3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c(OH ) c(HSO3 ) 2c(H2SO3) c(H+), A正确; B将常温下 pH 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与 pH 2的硫酸溶液分别加热,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因此前者溶液pH减小,后者不变, B错误; C把等体积的 110 5 mol/L的硫酸与 410 5 mol/L的 NaOH溶液相混合氢氧化钠过量,反 应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是( 410 5 mol/L 210 5 mol/L) 2 110 5 mol/L,因此混合液的 pH值与 510-6 mol/L的 Ba(OH)2溶液的 pH值相同, C正确; D 0.2 mol L 1CH3CO
4、OH溶液与 0.1 mol L 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生成醋酸钠和水,同时剩余醋酸,且与醋酸钠的浓度相同,因此根据电荷守恒 c(H ) c(Na ) c(CH3COO ) c(OH ),物料守恒: 2c(Na ) c(CH3COO ) c(CH3COOH),所以有 2c(H ) 2c(OH )c(CH3COO ) c(CH3COOH), D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判断以及 pH计算等 Fe2O3、 ZnO、 CuO的固体混合粉末 ag,在加热条件下用足量 CO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 4.82g,将生成的 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l0.00g白色沉淀,则
5、 a 的数值为 A 6.42 B 4.92 C 7.18 D 14.82 答案: A 试题分析:发生的反应为 Fe2O3+3CO 2Fe+3CO2、 ZnO+CO Zn+CO2、CuO+CO Cu+CO2。 CO2通入氢氧化钙溶液中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即 10g沉淀是碳酸钙,则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生成的 CO2的物质的量 10g100g/mol 0.1mol。根据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 CO2中的 O原子来源于 CO和金属氧化物,CO2的物质的量等于金属氧化物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则氧化物中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为 n( O) 0.1mol,故氧元素质量为 0.1mol16g/mol 1.6g,所以金属氧
6、化物的质量为 4.82gg 1.6g 6.42g,答案:选 A。 考点:考查混合物的有关计算 乙烯催化氧化成乙醛可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燃料电池, 能在制备乙醛的同时获得电能,其总反应为: 2CH2 CH2 + O22CH3CH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为可充电电池 B每有 0.1mol O2反应,则迁移 H+ 0.4mol C正极反应式为: CH2 CH2 2e- + 2OH-CH3CHO + H2O D电子移动方向:电极 a磷酸溶液 电极 b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充电时乙醛不能转化为乙烯和氧气,不是充电电池, A 错误; B、根据电极方程式 O2+4H+4e-2H2O可知,每有
7、 0.1mol O2反应,消耗 0.4mol氢离子, B正确; C、原电池中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溶液显酸性,则电极方程式为O2+4H+4e-2H2O。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CH2 CH2-2e-+H2O CH3CHO+2H+, C错误; D、电子只能经过导线,不能经过溶液, D错误,答案:选 B。 考点:考查电化学原理的应用 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的图形相符合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向硝酸溶液中加入 NaH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立即生成 NO气体, A错误; B、 H2S气体通入氯水中,发生反应 H2S+Cl2 S+2HCl,酸性增强,溶液 pH值减小,
8、 B错误; C、 NaOH溶液滴入 Ba( HCO3) 2溶液中,立即生成碳酸钡沉淀, C 错误; D、 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首先生成碳酸钙沉淀,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导电能力降低;继续通入 CO2,碳酸钙沉淀转化为碳酸氢钙,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根据钙离子守恒可知氢氧化钙与碳酸氢钙的浓度基本相等,导电能力与开始基本相同, D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物质之间反应的有关图像分析与判断 关于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中心原子采取 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几何构型都是正四面体 B CH4分子中的 sp3杂化轨道是由 4个 H原子的 1s 轨道和 C原子的 2p轨道混合形成
9、 C 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 s 轨道和 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新轨道 D凡 AB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中心原子 A均采用 sp3杂化轨道成键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凡中心原子采取 sp3杂化的分子构型都是四面体形,但当有孤对电子时可能呈 V形或三角锥形, A错误; B、 CH4分子中的 sp3杂化轨道是由中心碳原子的能量相近 2s轨道和 3个 2p轨道杂化形成, B错误; C、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 s轨道和 p轨道通过杂化可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能 量相同的新轨道,杂化轨道数孤电子对数 +与之相连的原子数, C正确; D、 BF3是平面三角形结构,采用 sp2杂化,
10、D错误,答案:选 C。 考点:考查原子轨道的有关正误判断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密闭容器中加入 l.5mol H2和 0.5molN2,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3分子数为 NA B一定条件下, 2.3g的 Na完全与 O2反应生成 3.6g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C 1.0L 0.1 mol L-1Na2S溶液中含有的 S2-离子数为 0.1NA D C2H4和 C3H6混合物的质量 a g,完全燃烧时消耗的 O2一定是 33. 6a/14L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合成氨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因此在密闭容器中加入 l.5mol H2和0.5molN
11、2,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可得到 NH3分子数小于 NA, A错误; B、钠在反应中只能失去 1个电子,因此一定条件下, 2.3g的 Na即 0.1mol钠完全与O2反应生成 3.6g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 0.1NA, B正确; C、硫离子溶于水水解,因此 1.0L 0.1 mol L-1Na2S溶液中含有的 S2-离子数小于 0.1NA, C错误; D、不能确 定氧气所处的状态,则 C2H4和 C3H6混合物的质量 ag,完全燃烧时消耗的O2不一定是 33. 6a/14L, D错误,答案:选 B。 考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 填空题 ( 14分) A、 B、 C三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
12、出的离子如下表所示: 阳离子 Ag+ Na+ 阴离子 NO3- SO42- Cl- 下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足量的 A、 B、 C 三种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乙中 C电极质量增加了 27克。常温下各烧杯中溶液的 pH与电解时间 t的关系如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 1) M为电源的 _极(填写 “正 ”或 “负 ”),甲、乙电解质分别为 _、_(填写化学式)。 ( 2)计算电极 f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_。 ( 3)写出乙烧杯的电解池总反应方程式: _。 ( 4)若电解后甲溶液的体积为 25L,则该溶液的 pH为 _ 。 (
13、 5)要使丙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应加入 _克(填质量)的 。(填写化学式) 答案:( 1)负( 2分) NaCl AgNO3 (各 1分)( 2) 1 4L( 2分) ( 3) 4AgNO3 + 2H2O 4Ag + O2 + 4HNO3( 2分) ( 4) 12( 2分) ( 5) 2.25( 2分) H2O( 2分) 试题分析:( 1)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乙中 c电极质量增加了 27克,这说明 c电极是阴极,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析出金属,而使电极质量增加,所以连接阴极的电极 M是原电池的负极;电解时甲装置中溶液的pH值增大,说明阳极上不是氢氧根离子放电。根据表中离子可知应该是
14、氯离子放电。氯离子和银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所以甲装置中电解质氯化钠;电解时装置乙中 pH值减小,说明阳极上是氢离子放电,阴极上析出金属,所以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含氧酸根离子。由于含有银离子,则该电解质溶液是硝酸银溶液; ( 2)丙中 pH不变,说明电解质是硫酸钠,实质是电解水。 f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为 4OH 4e 2H2O O2。 c电极析出银的物质的量是 27g108g/mol 0.25mol,转移 0.25mol电子,根据电子守恒可知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是 0.25mol4 0.0625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0.0625mol22.4L/m
15、ol 1.4L; ( 3)惰性电极电解硝酸银溶液的方程式为 4AgNO3 + 2H2O 4Ag + O2+ 4HNO3; ( 4)乙中 c电极质量增加了 27克,根据 Ag+e - Ag可知,金属银的质量是27g,物质的量是 27g108g/mol 0.25mol,转移电子 0.25mol。电解氯化钠溶液的电极反应式为: 2NaCl 2H2O 2NaOH H2 Cl2,当转移电 子 0.25mol,生成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 0.25mol,所以氢氧化钠的浓度 0.25mol25L0.01mol/L,则溶液的 pH 12; ( 5)电解硫酸钠溶液实质是电解水,所以要加入水才能复原。根据以上分析可
16、知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是 0.0625mol,则被电解的水的物质的量是 0.0625mol2 0.125mol,因此加入水的质量是 0.125mol18g/mol 2.25g。 考点:考查电化学原理的应用 ( 18分) A、 B、 C、 D、 E、 F六种元素位于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C基态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 电子, B与 D形成的化合物 BD与 C的单质 C2电子总数相等, CA3分子结构为三角锥形, D与 E可形成 E2D与 E2D2两种离子化合物, D与 F是同族元素。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基态时 D的电子排布图 。 (2)写出化合物 E2F2的电子式 ,化合
17、物 ABC的结构式 。 (3)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以下填空: BF32-中心原子杂化方式 ; D3中心原子杂化方式 ; FD42-微粒中的键角 ; FD3分子的立体构型 。 (4)根据等电子原理,指出与 BD2互为等电子体且含有 C原子的微粒有 、 (要求写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 答案:( 18分,每空 2分)( 1) ( 2) ; H CN (3)sp2杂化 sp2杂化 10928 平面三角形 (4)N2O OCN-或 SCN-或 N3- 试题分析: A、 B、 C、 D、 E、 F六种元素位于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C基态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且 C能形成单质 C2,所以 C是 N元
18、素; B与D形成的化合物 BD与 C的单质 C2电子总数相等,且 C的原子序数大于 B小于D,所以 B是 C元素,则 D是 O元素; CA3分子结构为三角锥形,且 A的原子序数小于 B,所以 A是 H元素; D与 E可形成 E2D与 E2D2两种离子化合物,所以 E是 Na元素; D与 F是同族元素,所以 F是 S元素。则 ( 1)根据以上分析知, D是 O元素,原子核外有 8个电子,其核外电子排布图为 ; ( 2)化合物 Na2S2是离子化合物,和过氧化钠结构相似,所以根据过氧化钠的电子式可知,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化合物 ABC是氢氰酸,结构式为 H CN; ( 3)杂化轨道数 键个数 +
19、孤电子对数,则 BF32-中心原子杂化轨道数 3+03,采取 sp2杂化; O3中心原子杂化轨道数 3,采取 sp2杂化; SO42-微粒中价层电子对数 4+0 4,所以它的 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因为没有孤电子对,所以其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键角是 10928; SO3分子中价层电子对数 3+03,所以它的 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由于没有孤电子对,其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 4)原子数与价电子数分别都相等的是等电子体,因此与 CO2互为等电子体且含有 N原子的微粒有 N2O、 OCN-或 SCN-或 N3-等。 考点:考查元素推断、核外电子排布、电子式的书写、分子的杂化方式、分子的
20、空间构型以及等电子体等 12分 )数十年来,化学工作者对碳的氧化物做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 已知: C(s) O2(g) CO2(g); H 393 kJ mol 1 2CO (g) O2(g) 2CO2(g); H 566 kJ mol 1 2H2(g) O2(g) 2H2O(g); H 484 kJ mol 1 ( 1)工业上常采用将水蒸气喷到灼热的炭层上实现煤的气化(制得 CO、 H2),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 2)上述煤气化过程中需向炭层交替喷入空气和水蒸气,喷入空气的目的是 。 ( 3) CO常用于工业冶炼金属,下图是在不同温度下 CO还原四种金属氧化物达平
21、衡后气体中 lgc(CO)/c(CO2)与温度 (t)的关系曲线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可以通过增高反应装置来延长矿石和 CO接触的时间,减少尾气中CO的含量 B CO不适宜用于工业冶炼金属铬( Cr) C工业冶炼金属铜( Cu)时较低的温度有利于提高 CO的利用率 D CO还原 PbO2的反应 H 0 ( 4)某二元弱酸(简写为 H2A)溶液,按下式发生一级和二级电离: H2A H HA , HA H A2 。已知相同浓度时的电离程度 H2A HA ,设有下列四种溶液: A 0.01mol/L的 H2A溶液; B 0.01mol/L的 NaHA溶液; C 0.02mol/L的 H
22、Cl与 0.04mol/L的 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液; D 0.02mol/L的 NaOH与 0 02 mol/L的 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液。 据此,填写下列空白(填代号) ( 1) c(H )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 2) c(H2A)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 3) c(A2 )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答案:( 1) C( s) +H2O( g) CO ( g) +H2( g) H +132 kJ mol-1 ( 2)让部分炭燃烧,提供炭与水蒸气反应所需要 的热量 ( 3) BC ( 4) AD CD DA 试题分析:( 1)已知: C( s) +O2( g) CO2( g)
23、H 393kJ mol-1, 2CO ( g) +O2( g) 2CO2( g) H 566kJ mol-1, 2H2( g) +O2( g) 2H2O( g) H 484kJ mol-1,则根据盖斯定律可知( 2 - - ) 1/2得到反应 C( s) +H2O( g) CO ( g) +H2( g),所以该反应的反应热 H( -393kJ mol-12+566kJ mol-1+484kJ mol-1) 1/2 +132 kJ mol-1; ( 2)煤和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喷入空气的目的是让部分炭燃烧,提供炭与水蒸气反应所需要的热量; ( 3) A、增加高炉的高
24、度,增大 CO与铁矿石的接触,不能影响平衡移动, CO的利用率不变, A错误; B、由图象可知用 CO工业冶炼金属铬时, lgc( CO)/c( CO2) 一直很高,说明 CO转化率很低,不适合, B正确; C、由图象可知温度越低 lgc( CO) /c( CO2) 越小, CO转化率越高, C正确; D、由图象可知 CO还原 PbO2的温度越高 lgc( CO) /c( CO2) 越高,说明 CO转化率越低,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正方应是放热反应,则 H 0, D错误,答案:选 BC; ( 4) 0.02mol/L的 HCl与 0.04mol/L的 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液发生反应:NaHA+H
25、Cl NaCl+H2A,所以 C中相当于含有 0.01mol/LH2A 和0.01mol/LNaHA; 0.02mol/L的 NaOH与 0.02mol/L的 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发生反应 NaOH+NaHA Na2A+H2O,所以 D中相当于含有 0.01mol/LNa2A。 弱酸电离出氢离子,溶液显酸性,只有 A、 C含有弱酸;而 C中 HA-会抑制同浓度弱酸的电离,故酸性最强的是 A; D 为正盐,水解程度最大,碱性最强。c( H+)最小;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C中电离程度小于 A中的电离程度,则 c( H2A)最大的是选项 C。 D中正盐水解生成弱酸的程度最小,故 c( H2A)最小;
26、 由于正盐完全电离,则溶液中 A2-浓度最大;弱酸 H2A的第二步电离程度最小,则溶液中 A2-浓度最小。 考点: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电极方程式及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根据图象对平衡移动的判断以及盐类水解的应用等 ( 14分)恒容体系,发生如下反应 2A(g) B(g)+xC( ) H,起始时 B、 C物质的量浓度为 0, A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 (某课外活动小组一共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其中 T1、 T2表示不同的反应温度 ): (1)在实验 中, 0 20min的时间内, v(B)= 。 (2)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完成以下填空: x= ,生成物 C的状态为 ,反应热 H 0(填
27、“”、 “=”或者 “0) e b c、 a为大于 0的任意值 答案: )0.02mol/(L 分 ) (2)1(2分 ) 气态 (2分 ) (1分 ) (3)abde(2分 ) (4)c(B) c(C)/c2(A)(1分 ) 0.25(2分 ) (5)bcde(2分 ) 试题分析:( 1)根据图可知 20min内, A的浓度变化为 1mol/L 0.2mol/L0.8mol/L,则 v( A) 0.8mol/L20min 0.04mol/( L min)。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 v( B) 1/2v( A) 1/20.04mol/( L min) 0.02mol/( L m
28、in); ( 2)在实验 、 中温度相同, A的起始浓度不同。实验 中 A的转化率为( 0.6molL1.2mol/L) 100% 50%,实验 中 A的转化率为( 0.5molL1mol/L)100% 50%,即平衡时 A的转化率相同,二者为等效平衡,故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由方程式可知, A的化学计量数等于 B与 C的化学计量数之和,C为气态,即 1+x 2,解得 x 1;比较实验 、 可知, A的起始浓度相同、温度不同,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最先到达平衡,故温度 T1 T2。由图可知温度越高 A的转化率越大,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
29、 H 0; ( 3)根据图像可知实验 中,当化学反应进行到 35min时,反应以达平衡状态,则 a、根据方程式可知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B的同时生成 2n mol A,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平衡状态, a正确; b、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C的同时消耗 2n mol A,都表示正反应速率,在任何情况下均成立, b正确; c、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用 A、 B、 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应该为 2: 1: 1, c错误; d、平衡时 A的浓度为 0.5mol/L, A的浓度变化为 1.0mol/L 0.5mol/L0.5mol/L。由方程式可知平衡时 B的浓度为 0.25mol
30、/L,则混合气体中反应物 A与生成物 B的体积分数之比为 2: 1, d正确; e、起始时 B、 C物质的量浓度为0,则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混合气体中 B与 C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 1, e正确,答案:选 abde; ( 4)化学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和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则可逆反应 2A( g) B( g) +C( g)的平衡常数 k c(B) c(C)/c2(A);根据图像可知,在实验 中平衡时 A的浓度为 0.5mol/L, A的浓度变化为 1mol/L 0.5mol/L 0.5mol/L,由方程式可知平衡时 B的
31、浓度为 1/20.5mol/L 0.25mol/L, C的浓度为 1/20.5mol/L0.25mol/L,则温度下平衡常数 k 0.25; ( 5)根据图像可知, T1 达平衡时 A的浓度为 0.2mol/L, A的浓度变化为1mol/L 0.2mol/L 0.8mol/L。由方程式可知平衡时 C的浓度为 1/20.8mol/L0.4mol/L, C 体积分数为 0.4mol/L1mol/L 0.4; T1 时,保持容器的体积不变,若充入 amolA、 bmolB、 cmolC,达到平衡时 C的体积分数为 0.4,说明为等效平衡。由于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因此只要满足 B、 C的物质的量
32、为 1:1即可,与 A的量无关。则 a、若为 a 2、 b 1、 c 2,不能满足 B、 C的物质的量为 1: 1, a错误; b、 a 0.5、 b 1.7、 c 1.7,满足 B、 C 的物质的量为 1:1, b 正确; c、 a 1、 b 1、 c 1,满足 B、 C 的物质的量为 1: 1, c 正确; d、a x、 b c 2x( x 0),满足 B、 C的物质的量为 1: 1, d正确; e、 b c、 a为大于 0的任意,满足 B、 C的物质的量为 1: 1, d正确,答案:选 bcde。 考点:考查反应速率计算、化学平衡状态特征、平衡常数、化学平衡计算、等效平衡、化学平衡图象等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