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188.25KB ,
资源ID:290918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2909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5届湖北咸宁市三校高三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roleaisle1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5届湖北咸宁市三校高三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5届湖北咸宁市三校高三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政治体制显著不同,但在政治理念方面却有相同之处。其相同之处体现在 ( ) A “天下一家 ”“大一统 ” B “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 ” C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 D “天人合一 ”“敬德保民 ”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古代中国政治体制的总体特征。回忆、再现所学古代中国政治体制的总体特征,不难得出这样的认识,我国古代自奴隶社会时期实行的分封制、宗法制以及封

2、建社会时期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都倡导 “天下一家 ”、 “家国一体 ”、“大一统 ”的理念。故, A 项符合题意。 B、 C 两项是皇帝制度的特点,排除 BC;D项表述明显不符合题干意思,不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 古代政治体制的总体特征 “天下一家 ”、 “家国一体 ”、 “大一统 ” 吉尔伯特 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说 :中国共产党人是在 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 “农村 ”国家为伍,反对 “城市 ”国家。这一论断( ) A说明中国共产党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反映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C反

3、映了 20世纪中外交往的全貌 D反映了新中国一定时期的外交策略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中国的现代化 ”、 “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 “农村 ”国家为伍 ”、 “反对“城市 ”国家 ”等,本题实际上考查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 A 项表述绝对,不符合史实; B 项不正确,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是 1953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提出; C项表述绝对,不符合史实,错误。D项表述符合新中国初期的史实,中国重视与第三世界等不发达国家的交往

4、,而与西方大国的 关系则相对紧张。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D。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 20世纪 80年代,邓小平提出 “韬光养晦 ”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务中“决不当头 ”,处理国家关系时 “有所作为 ”,这一战略提出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苏联渐趋解体 B两极格局濒于瓦解 C世界多极化正在形成 D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20世纪 80年代 ”、 “外交战略 ”、 “有所作为 ”、 “最主要原因

5、是 ”等,本题实际上考查 20世纪 80年代中国外交的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 20世纪 80年代的国际大背景,即 A.苏联渐趋解体, B.两极格局濒于瓦解 C世界多极化正在形成 ,但不能成为 “最主要原因 ”, ABC均不正确。 “最主要原因 ”,肯定应该从本国的发展的角度来思考, D项符合题意,表述正确。本题正确答案:选 D。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20世纪 80年代的外交政策 西方学者评价 19世纪 30年代的英国 “Britain is probably closer to the revolution than any other countries in Europe”,这是因

6、为( ) A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 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C无产阶级赢得了被选举权 D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19世纪 30年代的英国 ”、 “closer to the revolution”等,本题实际上考查近代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 1832年英国开始了议会改革,通过议会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议会席位,渐入政权中心, A项符合史实及题意,正确。BC两项表述均不符合史实,表述不正确; D项表述与题干意思无关。本题正确答案:选

7、A。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代议制的完善 1832年议会改革 马克思评价巴黎公社的领导者说 :“这些勤务员经常是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的。 ”他们 “公开地、老老实实地办事 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活动,不自命为绝对正确,没有文赎主义的敷衍拖拉作风,不耻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对以上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赋人权的思想 B表明国家政权机关已变为 “社会公仆 ” C说明公社领导人的权力制约与民主作风 D体现了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

8、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巴黎公社革命措施及特点的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可知,材料反映公社勤务员受到公众监督, “没有文牍主义的敷衍拖拉作风,不耻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可以反映出,公社领导人的权力受到制约,具有民主作风,即 C项符合史实和题干意思。 AD两项是无关选项,与题干意思无关; B项是对题干材料的曲解和误读,不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C。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革命措施及特点 1803年 2月,美国最高法院在经过复杂的辩论后,首席法官马歇尔宣布,国务卿麦迪逊扣发马伯里等人的法官委任状明显违法;但最高法院不能依据1789年国会通

9、过的司法法令强令国务卿发放委任状,因为司法法令的有关规定本身是违反宪法的。这体现了美国( ) A国务卿实际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 B司法权可以制约 行政权和立法权 C最高法院的权力不受国会的制约 D国会通过的法律须经最高法院批准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美国最高法院 ”、 “国务卿麦迪逊扣发马伯里等人的法官委任状明显违法 ”、 “但最高法院不能依据 ”等,本题实际上考查美国 1787年宪法的相关内容 三权分立。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并分析选项,可知,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之间相互制约和平衡,即

10、 B司法权可以制约行政权和立法权,符合史实和题意。 ACD三项 均是对题干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 ACD。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B。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1787年宪法 三权分立 有人认为,尽管 “冷战 ”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 ”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 “强大的稳定因素 ”主要是(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美国和苏联势均力敌 C第三世界崛起 D欧洲走向联合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对美苏冷战特征及相关原因的认识

1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47年 “杜鲁门主义 ”的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尽管美苏两强相争使得世界长期不得安宁,造成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的紧张。但美苏双方由于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又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又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即冷战的积极作用。分析选项,可知,故 “强大的稳定因素 ”,主要是美苏双方的势均力敌。本题正确答案:选 B。其余 ACD三项均不 是主要的 “强大的稳定因素 ”。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 冷战的积极作用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 “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

12、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 ”在托克维尔看来( ) A规定选举资格违背平等自由精神 B选举自由是民主政治的核心要素 C美国对选举资格的限制已经取消 D充分的选举权是时代发展的潮流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论美国的民主 ”、 “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 ”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题干作者的核心意思是,不能够对民主政治,选举资格作出过多的限制。选举资格的限制,从长远来看,是不符合民主政治的,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比较选项,可知,只有 D项符合题意。其

13、余 ABC三项均是对题干材料的错误理解,均不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1787年宪法 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 进入 19世纪,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 “自恃富强,动违禁令 日形狂诞 ”,1833年,英国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独占权。英国这样做的经济根源是 ( ) A打开商品市场 B工业革命的进行 C自由竞争的经济思想 D维护商业环境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1833年,英国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独占权 ”、 “英

14、国这样做的经济根源 ”等,本题实际上考 查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信息,到 19世纪上半期,英国逐渐完成了工业革命,建立起了 “世界工厂 ”,需要更为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英国急需扩大对华贸易,英国需要自由贸易,故东印度公司的行径违背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故,英国这样做的经济根源是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本题正确答案:选 B。其余 ACD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8世纪初,一个名叫蒙迪维尔的英国医生写了一首题为 “蜜蜂的寓言 ”的讽喻诗。这首诗叙述了一个蜂群的兴衰史。最初, 蜜蜂们追求奢侈的生活,大肆挥霍浪

15、费,整个蜂群兴旺发达。后来它们改变了原有的习惯,崇尚节俭,结果蜂群凋敝,终于被敌手打败而逃散。此后,某学者根据这则寓言提出一个著名的经济学理论,这一理论是( ) A重商主义 B自由主义 C凯恩斯主义 D社会主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大肆挥霍浪费,整个蜂群兴旺发达 ”、 “崇尚节俭,结果蜂群凋敝 ”、 “著名的经济学理论 ”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 ,材料以寓言故事的形式呈现出了一个观点,即浪费可以刺激经济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知道,这一说法与凯恩斯主义是一致

16、的,即主张扩大消费。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C。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凯恩斯主义 早在公元 1000年左右,北欧诺曼人就曾远达冰岛、格陵兰和北美洲东岸。但是诺曼人的发现并没有引起全球地理大发现,这是因为( ) A当时的欧洲商品经济不发达 B诺曼人到达的地方比较偏远 C诺曼人没有开辟通往中国与印度的新航线 D诺曼人没有带回资产阶级所需要的黄金与原料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早在公元1000年左右 ”、 “并没有引起全球地理大发现 ”等

17、,本题实际上考查欧洲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欧洲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得出这样的认识, 15世纪后半期的地理大发现,即新航路开辟是欧洲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结果,而早在公元 1000年左右,北欧诺曼人的相关活动,尽管到达了许多遥远的地方,但由于当时经济活动的范围 极其狭小,北欧诺曼人的相关活动就失去了现实意义,而仅仅停留在冒险家的活动层次,没有引起相关国家的重视。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A。其余 BCD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1978年 4 5月,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外经贸部的干部访问香港; 5月,北京成立了一个国务院下属的港

18、澳事务办公室;外经贸部副部长也在当年 12月访港,期间促请港督麦理浩访问北京。这一连串举动的主要目的是( ) A将解决香港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B认识自身落后以解放思想 C发挥香港在对外开放中的作 用 D借鉴香港现代化成功经验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这一连串举动的主要目的是 ”,本题实际上考查香港在中国对外开放进程中的作用,即为后面我国经济特区的设立提供相关借鉴经验,推动中国对外开放的展开。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分析选项,可知, AB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不正确。 C项符合题意; D项表述是表面

19、的,不准确,最为根本的还是要发挥香港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香港在中国对外开放进程中的作用 1959年 3月,台湾当局 “外交部 ”规定,今后凡对外提及大陆时,改称 “红色中国 ”或 “共产党中国 ”为 “中共政权 ”;提到自己时,将 “自由中国 ”改称 “中华民国 ”。这些提法的改变反映出其( ) A坚持了 “一个中国 ”的理念 B放弃了敌视大陆的原则立场 C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 D响应了 “一国两制 ”的方针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

20、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 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1959 年 ”、 “外交部 ”、“自由中国 改称 中华民国 ”等,本题考查台湾问题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并比较、分析选项,可知, B放弃了敌视大陆的原则立场,C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 BC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BC。因为1959年前后这个时期,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是极其紧张的。 D响应了 “一国两制 ”的方针,表述错误, “一国两制 ”是后来 80年代初期才提出来的,不符合史实,不正确,排除 D。将 “自由中国 ”改称 “中华民国 ”等,体现出 “外交部 ”, “一个中国 ”的理念,正确。故 ,本题正确答案:选 A。 考点

2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台湾问题 “一个中国 ”的理念 甲午战争,民之痛、国之殇,以史为鉴知兴替。 120年后的甲午年,习近平在公开场合讲话中,两提 “甲午 ”,习近平说 :“今年是甲午年。甲午,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具有特殊的含义 ”。下列属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甲午年的建设成就的是 ( ) A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诞生 C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甲午战争 ”、 “120年后的甲午年 ”、“新中国成立后的甲午年 ”等,本

22、题实际上考查学生们对中国传统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的熟悉与掌握程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干支纪年法,即天干( 10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任癸)与地支( 12个,即十二生肖)结合,搭配使用的纪年法,一个轮回是 60年,称为一个甲子。 “新中国成立后的甲午年 ”,可推算出,即 1894年加上 60年,即 1954年。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大会召开,中华 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诞生。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B。其余 ACD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甲午中日战争;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 热播剧步步惊心的原作者桐华以清朝康熙年间 “九子夺嫡

23、 ”为背景讲述了现代白领张晓因车祸穿越后发生的故事。 “九子夺嫡 ”中的 “嫡 ”原意指( ) A皇位 B皇太子 C嫡子 D皇长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基础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本题考查嫡子与庶子的区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嫡子,即正妻(正房,大老婆等)所生的儿子。古代皇帝制度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即由嫡子里面的长子继承皇位。庶子,即妾等(偏房,小老婆等)所生的儿子。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C。其余 ABD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皇帝制度 嫡长子继承制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 “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

24、权,总是逐步降。 ”下列措施没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 汉武帝推行内外朝制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宋朝增设参知政事等 D元朝时设置了中书省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 ”等,本题实际上考查古代中国君权(皇权)与相权之间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得出这样的认识,君权(皇权)在不断加强,而相权在不断被削弱。 ABC 三项反映的都是相权在不断被削弱,正确,不符合题干要求。而 D项 “设置了中书省 ”,反映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错误,符合题干

25、要求。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朝;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 唐后期至宋代,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频繁。南宋叶适记载说 :“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 ”材料主要反映了( ) A政府维护地权流转 B佃农之间土地买卖频繁 C地权所有者在土地买卖中获利 D宋代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 ,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 “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

26、频繁 ”、 “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 ”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可知,民间的土地买卖(兼并),得到了政府的承认,政府维护了土地买卖兼并制度。其余 BCD三项的表述,均没有全面、准确的表达出材料的核心意思, BCD三项错误。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土地制度 土地兼并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在广东顺德流行的一首竹枝词写到: “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何如? ”这反映了( ) A海外贸易刺激了国内丝织业生产 B清政府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C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生活 D近代中国经济半殖民地的性质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

27、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海外贸易的带来的相关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描写的是妇女装满蚕丝让丈夫出去卖,购买蚕丝的是 “洋 船 ”,即体现出海外贸易刺激了国内丝织业的生产。 B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表述错误,排除 BC; D项表述是无关项,看不出中国经济半殖民地的性质,而且史实错误,清朝乾隆、嘉庆年间还不是中国近代时期,错误。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海禁政策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言中说: “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

28、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 ”作者主要强调传统制度( ) A 为专制统治服务 B与当时人事相配合 C传承的必要性 D存在的合理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 ”、 “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 ”、 “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 ”,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核心意思: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时间长,不能够一味的贬低其存在的价值,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诸如,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可

29、靠的政治保障等。 AB两项的表述很明显不是作者的意思;C项易 错选,是对题干材料的曲解和误读,而非强调传统制度传承的必要性。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积极作用 根据罗马法,若要使物品交易成功,就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用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由材料信息可知该法( ) A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B极力维护贵族的特权 C有利于调解贸易纠纷 D体现了注重形式和程序化的特征 答

30、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若要使物品交易成功,就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 “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 ”、 “这些条件缺一不可 ”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题干材料的核心意思是,强调物品的交易必须具备的诸多条件及相关程序。这很明显能够反映出罗马法注重形式和程序化的特点。 AC两项的表述不全面,是对材料的表面理解和曲解,排除 AC; D项是无关选项,材料没有涉及到 “贵族的特 权 ”问题, B项排除。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

31、马法的特点 中日甲午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 “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辗驳诘,临事而问兵规。兵舰果可恃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 ”(引自陈旭麓近代中国新陈代谢 ) 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 ( ) A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 B军费不足、洋务派失误和朝廷猜忌 C同僚倾轧、朝廷猜忌和洋务派失误 D同僚倾轧、洋务派失误和军费不足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平时请款辗驳诘,临事而问兵规 ”、“政府疑我跋扈 ”、 “台谏参我贪婪

32、 ”等,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分析选项,不难判断出, A项表述 “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 ”,符合题干意思,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A。其余 BCD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民初著名政论家黄远庸曾写道: “由今思之,革命者,亦即罢学风潮之放大影片而已。综自革命后种种政界现象,凡系革命派所主持者,无一不与取缔风潮相似。革命之后,不从政治轨道为和平进行,乃一切以罢学式的革命之精神行之,至于一败涂地,而受此后种种恶果。 ”材料反映了( ) A作者对辛亥革命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B辛亥革命其实就是一场大的罢

33、学风潮 C暴力革命需要先进革命精神指导 D作者主张君主立宪,反对革命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 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由今思之 ”、“凡系革命派所主持者,无一不与取缔风潮相似 ”、 “革命之后,不从政治轨道为和平进行 ”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从材料内容来看,作者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反思,认为辛亥革命后不能够还停留在以往暴动、罢课等 “风潮 ”行动上,而应该从政治角度进行政治建设。结合当时民国初年的社会大背景,不难看出,作者对辛亥革命的反思是客观的,是中肯的,从而是正确的和先进的。BC两项是无关

34、选项,题干没有涉及到,排除 BC; D项是对题干材料的曲解和误读,有夸大嫌疑。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对辛亥革命的反思 下列形势图,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仔细观察题干图片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的侵略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图片信息,不难判断出, 是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是 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是 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35、 是 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故,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本题正确答案:选 B。其余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甲午中日战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曾任国 民党陆军总司令的张发奎在回忆录中写道: “他(蒋介石)坚持抗战到底誓不投降,为了这一点,我钦佩他,事实上这是

36、很难坚持的,这八年是相当艰难的岁月,但他从未动摇过决心。在日本提出看来比较合理的条件时,蒋先生仍拒绝接受和议。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肯定了蒋介石坚定抗战的意志 赞成蒋介石坚持全面抗战路线 个人回忆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 是研究国民党抗战的重要史料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概括、归纳,并作出准确理解的能力。根据题干关 键信息 “坚持抗战到底誓不投降 ”、 “但他从未动摇过决心 ”、 “蒋先生仍拒绝接受和议 ”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信息,并分析选项:很明显 正确; 是无关选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回忆录往往会带有个人主观色彩,表述客

37、观, 正确; 是研究国民党抗战的重要史料,战争亲历者的回忆录,是重要史料, 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C。 考点:史学理论 史料的价值 回忆录 综合题 ( 2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元时代的欧亚大陆展开了前未所有的商品和技术交流。海洋四通八达,技术与市场、原料与商品、生活习俗与宗教 信仰、思想与艺术彼此交流、相互影响,从东北亚的日本、高丽,到东南亚各地和印度沿海,乃至波斯湾和东非各港口,已经形成了一个 “小全球化 ”的活跃贸易网络,商船扬帆万里; 与此同时,发生在宋朝庞大经济体内部的商业革命则十分有力支撑宋朝成为整个中国古代最富有的朝代 南宋偏安半壁江山,城市化率,科技商业

38、却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郑君之初航海,哥伦布发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达 伽马发现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顾何以哥氏 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 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达 伽马以后,有无量数之达 伽马。而我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岂郑君之罪也 ”; “哥氏之航海,为觅印度也,印度不得达而开新大陆,是过其希望者也 若我国驰骋域外者,其希望之性质安在!则雄主之野心,欲博怀柔远人,万国来同等虚誉,聊以自娱耳!故其所成就者,亦适应于此希望而止,何也?其性质则然也。故郑和之所成就,有明成祖既已踌躇满志者,然则以后虽有无

39、量数之郑和亦若是则已耳!呜呼!此我族之所以久为人下也。 ”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1904) 材料三: “计利当计 天下利。 ”中国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对东盟国家开放,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东盟国家。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 “海上丝绸之路 ”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 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 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 “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共建 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 ”演讲 (

40、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 特点及出现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8分) ( 2)材料二中 “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达 伽马以后,有无量数之达 伽马。而我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 ”指的是什么现象?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12分) ( 3)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材料三中习近平提出共建 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 ”的原因,这一方案体现了当代中国怎样的外交新理念?( 7分) 答案:( 1)特点 :对外交往内容丰富;对外交往范围广。 (2分 ) 原因 :宋元时期结束分裂国家统一或局部统一 ,利于开展对外交往 ;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繁荣 ,国力强盛 ;宋元时

41、期科技文化发达 ,领先世界 ;对外政策开放,鼓励对外贸易 (6分 ) ( 2)现象 :哥伦布 ,达伽马之后西方国家海外扩张 ,扩大海外贸易;郑和之后 ,明清海禁或闭关锁国 ,海上贸易衰落。( 2分) 原因:中西方航海的目的不同,西方为了寻找印度(黄金),中国为了炫耀国威;西方商品经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形成推动航海及海外贸易发展。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束缚航海和海外贸易。( 6 分) ( 3)原因:宋元时期对外政策开放,对外交流频繁,促进宋元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明代对外交往走向衰落,明清科技文化也逐渐落后 。共建 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 ”不仅保证了中国的国际战略安全与

42、发展,并能让沿线国家和中国互惠互利共赢。( 6分) 新理念:和谐共存,彼此尊重、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和谐世界,合作共赢。( 3分) 试题分析:( 1)根据题干信息,本问考查中国古代宋元时期经济发展相关状况 对外贸易。根据材料一关键信息 “前未所有的商品和技术交流 ”、 “已经形成了一个 “小全球化 ”的活跃贸易网络 ”、 “活跃贸易网络,商船扬帆万里 ”、 “宋朝庞大经济体内部的商业革命 ”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概括、归纳出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及出现的原因。对外交往的特点体现在: 对外交往内容丰富; 对外交往范围广等。关于对外交往特点出现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给予认识,体现在:

43、 政治上,结束了分裂,国家实现了大统一 ,这有利于开展对外交往; 经济上,商品经济繁荣,国 力强盛; 科技文化上,科技文化发达 ,领先世界; 对外政策上,对外政策开放,鼓励对外贸易等。 ( 2)根据材料二关键信息 “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 ”、 “若我国驰骋域外者,其希望之性质安在 ”、 “则雄主之野心,欲博怀柔远人,万国来同等虚誉,聊以自娱耳 ”等,结合所学知识,本问考查我国古代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与近代西欧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后的对外贸易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归纳、概括出二者所呈现的不同,出现的现象,具体可以这样来认识: A.中国明朝郑和下西洋之后 ,明清实行海禁或闭关锁国政策 ,海上贸易逐

44、渐衰落。 B.西欧哥伦布 ,达 伽马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大肆海外扩张,扩大海外贸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建立起来。 之所以出现这截然不同的现象,这与当时中西方具体的航海目的及具体的政治、经济环境等的不同有关,具体可以这样来解读: A.中国: 中国明朝当时航海是为了炫耀、宣扬国威; 经济上,中国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贯彻的仍是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等,阻碍了航海及海外贸易的发展。 B.西欧国家: 西欧国家当时航海是为了寻找黄金,掠夺资源以及得到更大的商品市场; 经济上,西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重商主义经济政 策的实施; 政治上,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特别是

45、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逐渐建立等,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清障碍,推动了航海及海外贸易的发展。 (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相关信息,材料三关键信息 “中国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对东盟国家开放 ”、 “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 ”等,本问考查当代中国扩大海外贸易的原因。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这样来认识当代中国扩大对外贸易的原因: 宋元时期因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流活动比较频繁,宋元时期的社会经济均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也 比较繁荣; 而从明代起,对外交往走向衰落,明清社会经济及科技文化也逐渐落后于世界; 当代中国扩大对外贸易,共建 21世纪 “海

46、上丝绸之路 ”,不仅可以保证中国的国际战略安全与发展,而且能够实现沿线国家间的互惠互利共赢,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壮大和平力量,有利于和谐世界的构建等。这体现了当代中国新的外交理念,主要体现在: 和谐共存、彼此尊重; 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共同发展,和谐世界; 合作共赢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中国对外交往 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 明朝郑和下西洋 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中国对外交往 当代中国的对外交往 对外交往新理念 (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文化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权力的分布。历史

47、上,一个文明权力的扩张通常总是同时伴随着其文化的繁荣,而且这一文明几乎总是运用它的这种权力向其他社会推行其价值观、实践和体制。罗马的权力在古典世界的有限范围内创造出了一个近乎普世的文明。 19世纪以欧洲殖民主义为表现形式的西方权力和 20世纪美国的霸权把西方文化推广到了当代世界的大部分地区。欧洲殖民主义已经结束 ,美国的霸权正在衰落。随着本土的、植根于历史的习俗、语言、信仰及体制的自我伸张,西方文化也受到侵蚀。现代化所带来的非西方社会权力的日益增长,正导致非西方文化在全世界的复兴。 摘编自萨缪尔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评析材料中萨缪尔 亨廷顿的观点。( 12分) (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见。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观点评析题,考查文化分布与权力的关系。解答本题,要做到以下步骤:第一,要对材料中的观点表明态度,即肯定(同意)还是否定(不同意);第二,要结合 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要做到有理有据;第三,要有总结性的,点评性的结论;第四,评析的过程,要言之成文等。 评分标准: 一等 (12 10分 ) 紧扣评析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