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35.40KB ,
资源ID:297158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2971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内江卷)语文.doc)为本站会员(eastlab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内江卷)语文.doc

1、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内江卷)语文 其他 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8分) 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就是提高自己生存的质量。面对灾难的突袭,一次无偿的援助是一朵花,一个及时的电话是一朵花,一朵花是一次适时的看望,一次大度的让贤是一朵花 ( 1)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 “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 ”中 “开一朵花 ”的理解。( 2分) ( 2)文段中有句式不够整齐的问题,请修改整齐。 修改: ( 3分) ( 3)文段有一句与其它三句在语意上不够连贯的问题,请删掉后重新仿写。 仿写 : 。( 3分) 答案:( 1)做一次奉献(献一次爱心,表一份真情)( 2分) ( 2)一

2、次适时的看望是一朵花。( 2分) ( 3)将 “一次大度的让贤是一朵花 ”改写为相跟前面连贯的句子,如 “一个鼓励的手势是一朵花 ”“一个会意的微笑是一朵花 ”等。( 2分) 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6分)。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更复射,终不能入石矣。 ” 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却说它 “凡多三石字 ”,当改为: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 ( 1)这里对李广射虎的描写,你认为谁写得更好,为什么?(

3、 3分) ( 2)李广两次射石,结果大不相同,这一现象说明了怎样的道理?( 3分) 答案:( 1)史记段更好( 1分)。从表面上看,王若虚似乎改得简洁些,但却失去了原文的思想和情感( 1分)。举例说明( 1分),如: “见草中石,以为虎 ”并非 “见草中有虎 ”;原文 “视之,石也 ”,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 “既知其为石 ”便失去 这意味;原文 “终不能复入石矣 ”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没有危险感,潜能就不能全部暴发);改为 “终不能入 ”便觉索然无味。(共 3分) 若认为王若虚段更好,能言之有理,可以最多给 2 分(判断 1 分,阐述 1 分)。 ( 2)人是有潜能的,激发潜能

4、有利于取得更大的成就(有潜能 1分,激发潜能2分,共 3分) 理解下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 某银行女行长颜某开车撞入交通管制区,被六旬协管员戴长玉拦下。颜某对准老戴的脸部 “啪啪 ”就是两耳光,引得无数群众围观和谴责,老戴和颜某被带至当地派出所,双方亲友到场后发现都 是熟人,派出所就让颜某一走了之,一句道歉也没留下。 现在社会上就有这种不良现象,只要有关系,一切好说,什么都好办。真是有关系就没关系,没关系就有关系。 有关系: 没关系: 答案:有关系:指有人事关系,尤其指与权贵之间有联系。( 2分) 没关系:没有责任,不必承担责任,不必在意。( 2分) 选择题 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

5、一项是 ( ) A内江又名甜城,坐落在美丽富饶( ro)的沱江之滨。是川东南乃至西南各省交通的重要交汇点,有 “川中枢( sh)纽 ”、 “川南咽喉 ”之称。 B白 云山有 “川中小青城 ”之称,由 108个山头组成,峰峦( lun)叠翠,连绵起伏,上下森林密布,林海茫茫,幽谷深壑( h)纵横交错,悬崖绝壁随处可见。 C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 yo),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憩( x)息,只想睡 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 D干枯的小草儿在我脚下发出簌( s)簌的响声,似乎在提醒我注意它。它确实比你这地下森林要高出好几分呢,这得( d)意的小草儿。

6、答案: C 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准确有误的一项是 ( ) A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B “我早晚要收拾你! ”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C何大学问好像苍老了几岁,愁眉苦脸,垂头丧气,眉头子挽成个鸡蛋大的疙瘩。 D芦荡如万丛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答案: D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 20多年演艺生涯中,几乎没人记得费玉清在舞台上不穿西装的样子。 B失事客机是一架萨博 340型短程双涡 轮螺旋桨的索尔航空公司飞机。 C “红色经典 ”是指新中

7、国建立初期以讴歌中国革命、讴歌中国共产党,表现革命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为主题的作品。 D即便不是很喜欢语文,在临近中考的最后时刻不让语文拖后腿,也是一种成功。 答案: B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当电影 2012里每一个微弱的生命不断殊死挣扎时,那种生离死别使人感觉到我们似乎太渺小了,渺小得无与伦比。 B中美澳艺术滑水对抗赛开赛在即,赛场工人不畏炎热,正紧锣密鼓地安装各种设施。 C长期的武装冲突使巴以双方两败俱伤,许多巴勒斯坦政治家在纪念第六十三个 “灾难日 ”时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不再坚持 “将以色列赶入大海 ”。 D李晓栓用电话振铃的方式,为渴望锻炼而又无法坚持的人

8、提供叫醒服务,通过日复一日的叫醒,很多人爱上了晨跑,很多素不相识的人因跑步变成了 “一家人 ”。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0 14题。 1那树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很久很久了。当时路还只是一条泥泞的小径时,它就立在那里;当路上驶过第一辆汽车之前,它就立在那里;当这一带只有稀稀落落几处老式平房时,它就立 在那里。 2 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认识那棵树的人都说,有一年,台风连吹两天两夜,附近的树全都吹断,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棵树屹立不动,而且据说,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这真令人难以置信。据说, 当这一带还没有建造新公寓之前,陆

9、上台风紧急警报声中,总有人到树干上漩涡形的洞里插一炷香呢。 3那的确是一株坚固的大树,霉黑潮湿的皮层上,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像生铁铸就的模样。几丈以外的泥土下,还看出有树根的伏脉。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 到树下,吸一口浓阴,仰脸看千掌千指托住阳光,看指缝间漏下来的碎汞。有时候,的确连树叶也完全静止。 4于是鸟来了,鸟叫的时候,几丈外幼稚园里的孩子也在唱歌。 5于是情侣止步,夜晚,树下有更黑的黑暗;于是那树,那沉默的树,暗中伸展它的根,加大它所能荫庇的土地,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 6 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更快, 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

10、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 。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只有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 压路机碾进灰色之下,但树顶仍在雨后滴翠,有新的建筑物衬托,绿得更深沉。公共汽车在树旁插下站牌,让下车的人好在树下从容撑伞。入夜,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跌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泄漏了秘密,很湿,夜很有诗意。那树被工头和工务局里的科员端详过计算过无数次,但他依然绿着。 【小题 1】、选文前 5段描写了 “那树 ”的哪三个方面?表达了作者对 “那树 ”怎样的感情 ( 5分) 【小题 2】 .“柏油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一排一排挨过

11、来 ”,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意思,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 感 ( 4分) 【小题 3】第 2段中为什么连用两个 “据说 ”?引用他人的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4分) 【小题 4】 . 日本福岛核泄露引发全球核电安全大讨论,结合那树一文所表达的观点,你认为人类在对付现代文明造成的灾害时,该有怎样的态度? ( 4分) 【小题 5】 .下面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那树经久屹立,目睹着大地的沧海桑田,给人以邈远的历史感;它在大自然的灾祸面前 “毫发 ”未损,似古老而茂盛的生命旗帜。 B那树具有高尚的品格,对人类有着巨大的价值,作者对它怀有深情,但它最终却遭受人类的

12、算计。 C那树虽然很久以来一直为人类默默奉献,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它早晚必然引颈受戮。文章既歌颂了它的献身精神,也体现了一切都要为了发展的主旨。 D本文用语形象生动,而且充满感情,如 “屹立不动 ”“炸开的火焰 ”“雨后滴翠 ”“绿得更深沉 ”“依然绿着 ”等都生动地描述了那树的形象,感人至深。 E不发议论,全用形象打动人心,是本文一大特点。那树用自己的生命绿了一方土地,其 ”绿着生,绿着死 ”的形象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答案: 【小题 1】 (1)大树生存的环境(特殊的环境), (2)大树的外貌(奇特的容貌),(3)大树的贡献(对人类有大功德)(各 1分)。作者对 “那树 ”充满了敬意和赞美之

13、情。( 2分) 【小题 1】排比和反复手法,意在表明城市(社会)发展之快,流露出作者对生态环境被现代文明破坏的困惑、焦虑,也暗示了那树最终的命运。( “排比 ”、“反复 ”、 “城市发展 ”、 “对环境的焦虑 ”或 “暗示树的命运 ”各 1分,共 4分。) 【小题 1】 1事情很奇特,作者也不轻易相信; 2事情有不确定性,作者没有考证;这些引用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深化主题 的作用。(前一问两个给分点各1分,后一问 2分,共 4分) 【小题 1】对现代文明应持肯定态度,但要防止文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对付文明造成的灾害,要用进一步的文明,不是否定文明 !”。(观点: “肯定现代文明 ”, “

14、尽量减少现代文明带来的负面影响 ”两个给分点各 1分,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合理的阐述 2分。) 【小题 1】 C( 3分) 阅读下文,完成 9-12题。( 13分) 味蕾上绽放的爱 黎 明 1记得一位老同事, 每次就餐让他点菜时,他总是首点 “糖醋排骨 ”。结果每次都是吃者甚少,唯独他吃得津津有味,这让我 很不解。在一次出差的时候,我们俩不经意间聊起了这件事。他告诉我,糖醋排骨是他前女友最爱吃的菜,也是她最擅长做的菜,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每个星期都能吃上几顿。分手 3年了,想念她的同时,也想念她做的糖醋排骨的味道。 2 想必这就是味道的魔力,它不仅能烙进人的记忆里,也能渗入人的情感,甚至成为贯穿人一生

15、的印记。 3一旦触及味蕾的引线,回忆就会漫天飞舞。 4喜欢吃咸花生,似乎是我天生的嗜好。小时候,家里虽然每年能收上四五担花生,但吃咸花生对我来说是件极其奢侈的事儿。因为家里穷,父母指望着能多卖点钱 给我们兄妹 3个凑学费。只有在我们兄妹仨,眼巴巴地看着邻居家小孩吃咸花生馋得直流口水的时候,妈妈于心不忍才勉强给我们煮一小把。煮好后我负责分成 3小堆,三兄妹各占一堆。虽然每堆只有几颗,却能让我们兄妹仨乐上好几天,因为我们都非常珍惜那来之不易的味道。 5妈妈煮咸花生的量是一年比一年多,可是我们这些爱吃咸花生的孩子们却离家越来越远,有时候甚至两三年都难得回家一次。于是, 妈妈每年将煮好的咸花生晒干分成

16、大包,分别寄到我们三兄妹的手上。 每当在异地他乡吃着妈妈千里迢迢寄来的咸花生,心里总是暖洋洋的,舌尖上的味蕾也 总能准确地识别那种熟悉的味道,一种被爱的味道。品着这爱的味道,也使我们更加惦念家中年迈的父母。 6出门在外,也经常在街边的小摊买咸花生解馋,但我总找不到自己想要的那种味道。妈妈煮的咸花生和买来的咸花生味道确实不一样。因为这正如歌中所唱,妈妈煮的花生里夹杂着 “爱的味道 ”。 7味道通常蕴含着人生种种酸甜苦辣、悲欢离合,让人无法抗拒。味蕾上绽放出来的爱,会让我们感怀一种特别的情愫,想念一位深爱的人,抑或怀念一段难忘的往事。 【小题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先后写了哪两件 事?( 3分)

17、 【小题 2】、第 4段中与 “妈妈每年将煮好的咸花生晒干分成 3大包,分别寄到我们三兄妹的手上 ”,相照应的是哪一句?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 3分) 【小题 3】、分析 “一旦触及味蕾的引线,回忆就会漫天飞舞 ”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3分) 【小题 4】、文章以 “味蕾上绽放的爱 ”为题,有何作用?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分) 答案: 【小题 1】文章以味道 为线索,记叙了朋友爱点 “糖醋排骨 ”和自己爱吃咸花生两件事。(线索 1分,两件事各 1分。共 3分) 【小题 1】 “我负责分成 3小堆,三兄妹各占一堆 ”。说 明一家人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妈妈对孩子的思念越来越重。(前一问 1

18、分,后一问两层意思各 1分。共 3分) 【小题 1】承上启下。上承味道不仅烙有人的记忆,也渗有人的情感;下启对咸花生这种特殊味道的回忆。( “承上启下 ”1 分,点明 “上承什么 ”1 分, “下启什么 ”1 分,共 3分。) 【小题 1】 “绽放 ”本是形容花开时由花蕾花瓣紧闭到展开的样子,这里的 “绽放的爱 ”是引申义,以此为题有点明主题,统领全文的作用,意在表达作者对味蕾存储的爱的赞美。( “点明主题 ”“统领全文 ”各 1分, “爱的赞美 ”2 分,共 4分) 阅读下文,完成 68 题。( 10分) 生活的真谛并不神秘,幸福的源泉大家也知 道,只是常常忘记了,于是这才有点奥妙。 故事是

19、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和看到的。一连好几年,这位温和的小个子守墓人每星期都收到一个不相识的妇人的来信,信里附着钞票,要他每周给她儿子的墓地放一束鲜花。后来有一天他们照面了。那天,一辆小车驶来,停在公墓大门口,司机匆匆来到守墓人的小屋子说: “夫人在门口车上,她病得走不动,请你去一下。 ” 一位上了年纪的孱弱的妇人坐在车上,表情有几分高贵,但眼神已哀伤得毫无光彩。她怀抱着一大束鲜花。 “我就是亚当夫人, ”她 说, “这几年我每礼拜给你寄钱 ” “买花。 ”守墓人应道。 “对,给我儿子。 ”“我一次也没忘了买花,夫人。 ” 来源 :学科网 ZXXK “今天我亲自来, ”亚当夫人温存地说, “因为医生

20、说我活不了几个礼拜了。死了倒好,活着也没有意思了。我只想再看一眼我儿子,亲手来放这些花。 ” 小个子守墓人眨巴着眼睛,没了主意,他苦笑了一下,决定再讲几句。 “我说,夫人,这几年您总寄钱来,我总觉得可惜。 ”“可惜? ”“鲜花搁在那儿,几天就干了,没人闻,没人看,太可惜了! ”“你真的这么想? ”“是的,夫人,您别见怪。我是想自己常跑医院、孤儿院,那儿的人可爱花了。他们爱看花,爱闻花。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儿墓里哪个活着? ” 老妇人没有作答。她只是又小坐一会儿,默默祷告了一阵,没留一句话便走了。守墓人后悔自己一番话太直率,太欠考虑,这会使她 受不了。 可是几个月后,这位老妇人又忽然来访,把守墓人

21、惊得目瞪口呆:她这回是自己开车来的。 “我把花都送给那儿的人们了, ”她友好地向守墓人微笑着, “你说的对,他们看到花可高兴了,这真叫我快活!我的病好转了,医生不明白怎么回事,可我自己明白,我觉得活着还有些用处! ” 不错,我发现了我们大家都懂得却又常常忘记的道理:活着要对别人有些用处才能快活。 【小题 1】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 “生活的真谛 ”“幸福的源泉 ”指的是什么?( 2分) 【小题 2】、结合上 下文回答下面问题( 4分) ( 1)守墓人觉得夫人寄钱买花是 “可惜 ”的,他认为怎样才 “不可惜 ”呢?( 2 分) ( 2)使老妇人的病好转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2分) 【小题 3】这篇

22、小小说在刻画人物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单的分析。 (4分 ) 答案: 【小题 1】活着要对别人有些用处才能快活。( 2分) 【小题 1】( 1)把鲜花送给爱花的活着的人,送给需要的人。( 2分)( 2)她从丧子的哀痛中走了出来,把爱分给那些活着的(需要的)人,这让她意识到活着还有用处。( 2分) 【小题 1】小说通过人物对话刻画了守墓人诚实善良、富有爱心的性格特征,表现了老妇人由爱自己到爱他人的转变过程,提示了生活的真谛。其次,还通过神态描写刻画了老妇人前后不同的神态。(指出手法 2分,阐述合理 2分,共 4分 ) 文言 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 58 题( 12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

23、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来源 :Z。 xx。 k.Com 当余之从师也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

24、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 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 ( )(3分 ) A录毕,走送之走:走路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手:用手 C色愈恭,礼愈至至:周到 D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 “披 ” ,穿 【小题 2】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B当余之从师也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C无从致书以观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小题

25、 3】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作者对 “同舍生 ”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是因为他从读书中得到了精神上的快乐。 B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说明他有害羞的一面。 C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抄书之辛,叩问之难,奔走之艰,住读之苦。 D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刻苦学习、博览群书、虚心求教。 【小题 4】将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3分)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翻译: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 B 【小题 1】 B 【小题 1】我住在客舍里,每天只吃两顿饭 (或主人每天只提两

26、顿饭 ),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逆旅 ”1 分, “再 ”1 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 1 分,共 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 3-5题。( 11分)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 ,家贫无依。少有大志 ,每以天下为己任 ,发愤苦读 ,或夜昏怠 ,辄以水沃面 ;食不给 ,啖粥而读。既仕 ,每慷慨论天下事 ,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 ,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 ,食不重肉 ,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 【小题 1】 .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4分) 啖粥而读 音 :_ 义 :_ 辄以水沃面 音 :_ 义 :_

27、 【小题 2】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每以天下为己任 : _ 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_ 【小题 3】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是范仲淹所作 中的名句 ,与该文一样 ,此句在本文中起 了 _的作用。( 2分) 答案: 【小题 1】 dn;吃 . zh;往往 ,总是 . 吃 往往 ,总是 ( 4分) 【小题 1】 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以 ”、 “已任 ”各 1分 ,句子意思基本正确 1分。共 3分) 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仅自足罢了(妻子 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 1分。共 2分) 【小题 1】岳阳楼记 揭示主题(各 1分,共 2分) 诗歌鉴赏

28、 加试卷( 60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1-2题。( 8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小题 1】 .上片中, “ ”,交代的是季节特征, “ ”是通过描绘日常起居生活来表达内心的哀伤。( 4分) 【小题 2】全词是如何表现作者对故人的思念这份 “浓愁 ”的?( 4分) 答案: 【小题 1】 “花已尽 ” “日晚倦梳头 ” (各 2分,共 4分) 【小题 1】作者先用 “日晚倦梳头 ”和 “欲语泪先流 ”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用形象的比喻( “载不动 ”的愁

29、),抒发愁之重,重得无法承载。(两层意思各 2分,共 4分) 【小题 1】此类试题要联系作者写作背景及词义分析。这首武陵春为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其中 “风住尘香花已尽 ”一句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点明是春季。这里所写的 “日晚倦梳头 ”,是另外一种心境,描绘日常起居生活来表达内心的哀伤。 【小题 1】此类试题分层理解。这首词由表及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层层开掘,上半阕侧重于外形,下半阕多偏重于内 心。 “日晚倦梳头 ”、 “欲语泪先流 ”是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词的下半阕着重挖掘内心感情。她首先连用了“闻说 ”、 “也拟 ”、 “只恐 ”三组虚字,作为起伏转折的契机,一波三折

30、,感人至深,用比喻使感情显得无比深沉。 默写 用课文原句填空(任选 6空作答)。 ( 1)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 ( 2)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 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二章) ( 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 5)杜甫在春望中表 达思亲人、盼音讯心情的名句是: , 。 (6)古诗常以景寄情。同是秋景,刘禹锡笔下的 “自古逢秋悲寂寥, ”充满了豪迈乐观之情,而范仲淹的 “塞下秋来风景异, ”,却流露着淡淡忧伤之感。 答案:( 1)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2)天涯若比邻 (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4)零落成泥碾作尘 (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6)我言秋日胜春潮 衡阳雁去无留意 (本题 6分,多作评前 6空。每空 1分,多、漏、错一处不给分。) 作文 华西都市报 2011 年 1 月 26 日消息,年关将近,在内江某柠檬加工厂里,仍有许多工人 在忙碌。工人说: “我们的老板非常 仁厚 ,他信守承诺,卖了自家住房,给我们 100多名民工及时兑现工资。我们也不能不仗义,不能在老板需要我们赶工期时请假回家。 ”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立题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或抄袭;不少于 600字;不得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略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