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 2012年中考一模试题化学选择题( 21-25)专项训练(北京) (带解析) 选择题 (顺义 24)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 1合理、方案 2不合理的是 实验目的 方案 1 方案 2 A 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用适量稀盐酸洗 用适量稀硫酸洗 B 鉴别 NaOH和 Na2CO3固体 滴加氢氧化钙溶液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C 干燥二氧化碳 将气体通过固体 CaO 将气体通过浓硫酸 D 检验 NaOH溶液是否变质 滴加稀盐酸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答案: D (怀柔 21) 21. “纸火锅 ”(如图)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
2、列解释合理的是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C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D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答案: C A、纸张是可燃物,故 A错误; B、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性质,不能降低,故 B错误; C、加热时,水蒸发吸热,达不到纸的着火点,纸不会燃烧,故 C正确; D、加热时,空气充足,故 D错误; 故选 C (怀柔 22)我国铁路将进入高铁时代。为适应提速要求需把短轨连成长轨,常用反应: xAl + Fe2O3 Al2O3 + xFe 进行焊接,该反应发生后,不需要再持续加热就可保持高温继续进行,方便野外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l2O3为氧化
3、物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该反应方程式中的 x为 3 D该反应会放出大量热 答案: C A、氧化铝中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满足氧化物的定义,故 A 错误, B、反应物中铝是单质,氧化铁是化合物,生成物中氧化铝是化合物,铁是单质,满足置换反应的定义,故 B错误, C、先将方程式进行配平是: 2Al+Fe2O3 Al2O3+2Fe,所以 X 是 2,故 C 正确, D、从题中可以知道,该反应发生后,不需要再持续加热就可保持高温继续进行,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 D错误, 故选 C (怀柔 23)为了探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
4、和 ,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B对比实验 和 ,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C对比实验 和 ,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D对比实验 和 ,可研究温度对反应 剧烈程度的影响 答案: A A、对比实验 和 ,锌的质量相同,稀盐酸的体积相同,反应条件相同,但稀盐酸的浓度不同,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即 10%的盐酸溶液比 5%的稀盐酸反应更剧烈;故 A正确; B、对比实验 和 ,锌的质量相同,稀盐酸的体积相同,因锌和稀盐酸反应的条件(温度)不同,稀盐酸的浓度不同,无法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故 B不正确; C、对比实验 和 ,锌的质量相同,稀盐
5、酸的浓度不相同,而温度不同,无法以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 故 C不正确 D、;对比实验 和 ,锌的质量相同,稀盐酸的体积相同,但稀盐酸的浓度不同,无法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故 D不正确; 故选 A (怀柔 24)下列所表示的实验过程中某些物质质量变化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向一定量二氧化锰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 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 向一定量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中滴加稀盐酸 向一定量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中滴加稀盐酸 答案: D A、向一定量二氧化锰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水的质量应从 0开始,坐标图错误,故 A错误; B、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铁
6、粉,溶液的质量不能从 0开始,坐标图错误,故 B错误; C、向一定量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中滴加稀盐酸,二氧化碳的质量应从 0开始,坐标图错误,故 C错误; D、向一定量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中滴加稀盐酸,坐标图正确,故 D正确 故选 D (怀柔 25)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主要操作及现象 A 验证某固体是碳酸钠 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B 验证某溶液的溶质是碱 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C 检验羊毛纤维 抽丝灼烧,有烧焦的羽毛气味 D 检验二氧化碳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气体中,木条熄灭 答案: C A、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可能是金属,此项错误;
7、 B、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变红,但它不属于碱,故此项错误; C、羊毛纤维属于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味,正确 D、氮气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故此项错误 故选 C (延庆 21)汽车尾气中的 CO 在四氧化三钴( 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 O2反应生成 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 Co3O4化学性质改变 C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答案: D A、通过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物为两种,生成物为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 A错误 B、因为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所以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 B错误 C、反应前为一
8、氧化碳,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2价,而反应后为二氧化碳,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4价,故说法错误 D、通过 Co3O4的催化可以将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所以可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故 D说法正确; (延庆 22)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 NaCl中含有 Na2CO3 加水溶解 B 鉴别 NaOH和 Ca(OH)2溶液 加 Na2CO3溶液 C 除去 NaCl中的 Na2CO3 加入稀硫酸 D 除去 CO2中的 CO 通入足量 NaOH溶液 答案: B A、氯化钠和碳酸钠都易溶于水,加水溶解无法检验 NaCl 中是否含有 Na2CO3,故
9、 A错; B、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混合产生白色沉淀,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不反应,可以鉴别,故 B正确; C、除去 NaCl中的 Na2CO3加入稀硫酸,反应后会带入硫酸钠杂质,达不到除杂目的,故 C错; D、将气体通入足量 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 CO2+2NaOH=Na2CO3+H2O,除去的是二氧化碳,错误 故选 B (延庆 23)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 CH2 B丙中 C、 H元素的质量比为 1:3 C甲、乙、丙都是有机物 D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 1:1:1 答案: D A、根据甲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该物质的
10、化学式为 C2H4;故结论 A不正确; B、根据丙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C2H6O,则该物质中C、 H元素的质量比为( 122 ):( 16) =12: 3=4: 1;故结论 B不正确; C、根据三种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物质的化学式为 C2H4、乙物质的化学式为 H2O、丙物质的化学式为 C2H6O,乙物质不含碳元素不是有机物;故结论 C不正确; D、根据三种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用甲和乙反应制备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4+H2OC2H6O,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 1: 1: 1;故结论 D正确; 故选 D (密云 25)在一定条件下,让置于密闭容器中
11、的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再冷却至常温,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质量比为 1:9的 H2和 O2 B质量比为 3:6的 C和 O2 C质量比为 1:6的 CH4和 O2 D质量比为 7:2的 CO和 O2 答案: A A、 2H2+O2 2H2O 每有 4份质量的氢气和 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水,所以质量比为 1: 9的 H2和 02反应后,常温只有氧气这种气态物质;故正确 B、不完全燃烧时生成 CO, 2C+O2 2CO 中 C与 O2质量比为 3: 4,而 B项中C与 O2质量比为 3: 6,所以反应后的气体物质一定是混合物,故也是错的 C、 CH4与 O2反应: CH
12、4+2O2 CO2+2H2O,其中 CH4与 O2的质量比为 16:64=1: 4,所以质量比为 1: 6的 CH4与 O2反应后气体物质一定是混合物,故也是错的 D、 2CO+O2 2CO2每有 56份质量的一氧化碳和 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 88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所以质量比为 7: 2 的 CO 和 02完全反应,一氧化碳有剩余,同时含有生成的二氧化碳;故错误 (密云 2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电解水 向一定量锌粒中加入过量稀硫酸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向一定量氢氧化钠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答案: C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2: 1,而图象的
13、纵坐标是质量,质量比不等于体积比,所以图象错误 B、因为锌少量,所以硫酸锌的质量随硫酸的加入逐渐增加,当锌反应完后,硫酸锌的质量不变,但硫酸的量在增加,即溶液质量在增加,所以硫酸锌的质量分数当锌反应完后逐渐减小,所以图象不正确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锰元素存在于固体中,其质量不变,所以此图正确 D、因为氢氧化钠少量,所以随着稀盐酸的增加,氢氧化钠的质量逐渐减小,一直到完全反应,所以图象不正确 (密云 23)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对 CO2有较强吸收能力的糖 粉状物质 “ 干水 ”,其每个颗粒含水 95,外层是 Si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水吸收 CO2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B干水
14、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C干水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D干水是一种混合物 答案: D A、干水吸收的 CO2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能生成碳酸,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干水和干冰不是同一种物质,干冰是二氧化碳,干水是水和二氧化硅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干水中的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选项错误; D、干水是水和二氧化硅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顺义 25)将足量的铁粉放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物质数量关系的是答案: D A、 Fe+CuSO4Cu+FeSO4 56 160 64 152 根据反应中个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可以看出,生成铜的质量比铁重,固体质量增加,故错误 B、随
15、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逐渐减小,直到全部反应,故 B错误; C、 Fe+CuSO4Cu+FeSO4 56 160 64 152 根据反应中个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可以看出,原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铜,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亚铁,溶液质量减小,故 C错误; D、随着反应的 进行,溶液中硫酸亚铁的质量逐渐增大,其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故 D正确 (平谷 21)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B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中 ,甲、丙属于氧化物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 D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答案: D A、图中甲
16、、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错误,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 B、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甲、丙属于氧化物,错误,丙表示的氧气属于单质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 类均没有改变,错误,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正确,甲属于化合物,乙、丙属于单质 故选 D (平谷 22)向 Na2CO3溶液里滴加稀盐酸,开始时无气泡产生,后来才有气泡产生;向稀盐酸里滴加 Na2CO3溶液时,立即就有气泡产生。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 Na2CO3跟稀盐酸不反应 B产生的气泡是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 C稀盐酸不足量时,主要发生的反应是 Na2CO3 2HCl 2NaCl
17、H2O CO2 D Na2CO3过量时,主要发生的反应是 Na2CO3 HCl NaHCO3 NaCl 答案: D A、 Na2CO3跟盐酸可以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Na2CO3+2HClH2O+2NaCl+CO2所以 A 不正确 B、盐酸挥发是在溶液表面发生的,不会产生气泡所以 B不正确 C、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盐酸少量,反应方程式为Na2CO3+HClNaHCO3+NaCl,没有二氧化碳生成 所以 C不正确 D、当碳酸钠全部转换为碳酸氢钠时继续加盐酸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CO2+H2O,有 CO2气体放出所以 D正确 (平谷 23)图 3中甲、乙、丙、丁表 示相邻两物质相
18、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其中可能答图 4所示变化关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D (平谷 24)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足量)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杂质 选用的试剂 Fe Fe2O3 稀盐酸 CO CO2 NaOH溶液 CaO CaCO3 H2O NaCl溶液 Na2CO3 Ca(OH)2溶液 A B C D 答案: A (平谷 25)肾病患者需要食用低钠盐的食品。目前,市场供应的低钠盐多为苹果酸钠盐( C4H5O5Na)。每日食用 5g苹果酸钠盐,人体摄入的钠元素质量仅为等量食盐中钠元素质量的 A 18.7 B 26.7 C 37.5 D 43.1 答案:
19、C (密云 2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 C O2 点燃 CO2 B H2CO3H2O CO2 C H2 CuO 加热 Cu H2O D HCl AgNO3 AgCl HNO3 答案: D (密云 22)小明设计了趣味实验装置(见下图),其气密性良好。若要使B中尖嘴导管有 “喷泉 ”产生,则 A中加入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 A氯化钠和水 B硝酸铵和水 C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D铜和稀硫酸 答案: C A、氯化钠和水不反应,不能使 A瓶中的压强增大,故此项错误 B、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大量的热,使 A瓶气压减小,此项错误 C、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快速释放出氧气,增加气
20、压,使 B瓶导管口产生 “喷泉 ” D、铜的活动性比较弱,不与稀硫酸反应,故此项错误 故选 C (延庆 24)氨基钠( NaNH2)是合成维生素 A的原料。工业上将钠于 97 100 熔融,向反应容器中缓慢通入无水的液氨( NH3),再加热至 350 360 生 成氨基钠和氢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单质钠的化合价为 0价 B钠的熔点比铁的熔点低 C维生素 A是由 Na、 N、 H元素组成的 D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答案: C A、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 0价,正确 B、铁的熔点是 1535 比钠的熔点高,正确 C、维生素 A的化学式为: C20H30O 是由 C、 O、 H元素组成的 ,错误
21、 D、根据题意可得,金属钠和氨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氨基钠和氢气,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NH3 2NaNH2+H2,故正确; (延庆 25)下列 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 A B C D 向一定量铁粉中滴加稀盐酸液 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 KMnO4固体 向一定量澄清石灰水中加入 Na2CO3溶液 向盛有 MnO2的烧杯中加入 H2O2 溶液 答案: D A、铁和稀盐酸在常温条件下就能反应,产生氢气的反应时间应从 0点开始;故 A错误 B、高锰酸钾分解要产生二氧化锰、锰酸钾和氧气,所以分解的过程中氧气逸出,而二氧化锰和锰酸钾仍然以固体的形式存在,而它们的组成中都含有氧元素,故
22、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不可能为零,故 B错 C、澄清石灰水可以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并且是在常温下就能反应,所以只要这两种物质相互接触即可产生沉淀,即曲线的起点为原点,故 C错; D、二氧化锰在反应中充当的是催化剂,在反应中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所以只要是不断的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就会不断产生氧气,故 D正确 故选 D (燕山 22)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下列溶液,能达到目的的是 A称取 5.0g氢氧化钠,溶解在 95mL水中,充分搅拌 B称取 5.0g生石灰,放入 95mL水中,充分搅拌 C量取 5.0mL浓盐酸,倒入 95mL水中,充分搅拌 D称取 5.0g碳酸钙,放入 95mL水中,充分
23、搅拌 答案: A (燕山 23)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 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 M与反应时间 t的关系图 D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答案: C (燕山 24)现有盐酸和 CaCl2 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 X,溶液的 pH随滴入 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则 X是 A水 B澄清石灰水 C纯碱溶液 D稀盐酸 答案: C (燕山 25) A、 B、 C三种物质各 20 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 40 g的新物质D。再增加 5 g B,反应
24、停止时只有 A剩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 A和 C的质量比是 5 4 B第一次反应后, A剩余质量为 4 g C反应中 D和 C的质量比是 5 2 D第二次反应后, D的质量为 65 g 答案: C (昌平 21)对反应 X+3NaOH 3Y+Fe(OH)3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X中含有三价元素 B X可能是 Fe2(SO4 )3 C Y中一定含有钠元素 D Y可能是 NaNO3 答案: B (昌平 22)下列液体混合过程中,可能符合下图所示溶液酸碱度的是 A向一定量的水中滴加稀硫酸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C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水 D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25、答案: B (昌平 23)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 CO2中的 CO 通入足量 NaOH溶液 B 除去 CaO 中的 CaCO3 加足量稀盐酸 C 检验 NaCl中含有 Na2CO3 加水溶解 D 鉴别 NaOH和 Ca(OH)2溶液 加 Na2CO3溶液 答案: D A、将气体通入足量 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 CO2+2NaOH=Na2CO3+H2O,除去的是二氧化碳,错误 B、 CaO 和 CaCO3都和稀盐酸反应,把原物质也除去了,故错误 C、氯化钠和碳酸钠都易溶于水,加水溶解无法检验 NaCl中是否含有 Na2CO3,故 A错;
26、 D、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混合产生白色沉淀,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不反应,可以鉴别,故正确; (昌平 24)金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有 2%5%的亚硝酸钠( NaNO2),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人们利用 NH4Cl溶液来处理此废切削液,使 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 NaNO2 + NH4Cl = NaCl + NH4NO2 第二步 NH4NO2 = N2+ 2H2O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第一步反应生成的 NH4NO2一定无毒 B第二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第二步反应中氮元素的最低化合价为零 D总反应为 NaNO2+ NH4Cl= NaCl + NH4NO2 + N2+
27、2H2O 答案: B A、不能确定 NH4NO2一定无毒,故错误 B、分解反应特征为 “一变多 ”,第二步符合分解反应正确 C、 NH4NO2中 N 元素的化合价为 -3价和 +3价,所以错误 D、将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反应式相加,消去中间产物 NH4NO2得:NaNO2+NH4Cl=NaCl+N2+2H2O,所以选项 D错误 (燕山 21)一次性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试剂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稀盐酸、水、石灰水 紫色石蕊试液 B食盐水、白醋、纯碱溶液 酚酞试液 C氢气、氧气、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 D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稀盐酸 碳酸钠溶液 答案: B (门头沟 25)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的 N
28、aOH 固体,经分析知其含水 7.65%,含 Na2CO3 4.32%,其余是 NaOH。若将此样品 1 g放入 100 g3.65%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残余的酸再用 10 g 30.9%的 NaOH溶液恰好完全中和。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是 A 5.85 g B 4.52 g C 2.62 g D 1.33 g 答案: A (门头沟 24)下列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 B C D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人硝酸钾晶体 分别向等质量的铝和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至过量
29、 答案: A A、催化剂只会改变反应的速率,不会改变氧气量的多少,加催化剂和不加催化剂放出的氧气量相同,只是反应时间的不同,水平线应该重合,故错误 B、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它们要发生中和反应我们知道稀盐酸呈酸性,随着反应的发生溶液的酸性越来越弱,当它们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 pH=7,如果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那么溶液就呈碱性了,本题加入的氢氧化钠是过量的,所以符合刚才的分析,故正确 C、温度一定,向一杯不饱和的 KNO3溶液逐渐加入 KNO3晶体时溶液由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先变大再不变,故正确 D、分别向等质量的铝和铁中滴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当
30、盐酸少量时,生成的气体由盐酸的量决定,所以开始二者放出气体一直相等,但由于盐酸过量,等质量的铝放出的气体大于铁放出的气体,所以图象正确 (房山 21) 21.氯气( Cl2)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 Cl2+ H2O= HCl+ HClO。其中, HClO 也是一种酸。将 Cl2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的产物有 A NaCl H2O B NaClO H2O C NaCl NaClO D NaCl NaClO H2O 答案: D (房山 22)有关金属钠、镁在氯气( Cl2)和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Na +Cl2 2NaCl 2Mg+CO2 2MgO+C 由此获得的认识中,说法错误
31、的是 A 属于置换反应 B 中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变化 C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D不是所有可燃物的燃烧都能使用二氧化碳灭火 答案: B A、 反应( 2)该反应的反应物一种是化合物,另一种是单质,生成也是一种是化合物,另一种是单质,符合置换反应的特征 B、 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由( 1)钠能在氯气中燃烧、( 2)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信息可知,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 D、镁燃烧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故选 B (房山 23)下列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用点燃闻气味的方法鉴别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 B用 MnO2来区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C用燃烧木炭的方法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D用砂纸打磨除
32、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答案: C A、天然纤维燃烧有特殊气味,合成纤维燃烧有刺激性气味, B、 MnO2和水不发生反应,和过氧化氢产生气体 C、燃烧不充分是产生一氧化碳, D、用砂纸打磨可以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故选 C (房山 24)如图所示。若在试剂瓶中放入某种物质,先滴加滴管 1中液体后,小气球变鼓,再滴加滴管 2中液体后,小气球又变瘪。下列与所描述现象相符的一组是 试剂瓶中的物质 滴管中的物质 滴管 1 滴管 2 A 冰 水 稀硫酸 B 稀盐酸 碳酸氢钠溶液 浓硫酸 C 生石灰 水 稀盐酸 D 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稀盐酸 答案: D A冰滴加水小气球无变化,故错误 B稀盐酸和碳酸氢钠
33、溶液产生二氧化碳,试剂瓶里压强增大,小气球变瘪,故错误 C生石灰和水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小气球变瘪,故错误 D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生成碳酸钠,试剂瓶里压强减小,小气球变鼓再滴加盐酸,和碳酸钠生成二氧化碳,小气球又变瘪,故正确 (房山 25)用右图能正确反映下列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序号 实验内容 x轴含义 y轴含义 坐标图 向一定量铁粉和铜 硫酸铜溶液质量 单质铜 粉中不断滴加硫酸铜溶液 的质量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稀盐酸质量 所得溶液 中水的质量 一定温度下,向某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加入氯化钠质量 溶液中溶质 的质量分数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加热时间 剩余固体中 锰元
34、素质量 A. B. C. D. 答案: C (门头沟 21)通过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甲 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倒入水后加盖振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A. B. C. D. 答案: B 根据有水生成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但不能说明有碳元素,故错误; 根据下面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根据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正确; 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燃烧,既可探究可
35、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 着火点比红磷低,故正确 (门头沟 22)下图是 “尾气催化转换器 ”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种元 素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1 1 答案: C A、生成物分子中有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反应中有单质生成;故 A正确 B、变化前后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个数都没有改变,可判断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故 B正确; C、反应前的分子全部为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反应物中没有单质参加反应,因此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36、故错误; D、反应前的两种分子各有 2个分子参加反应,因此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1: 1;故正确 (门头沟 23)某气体可能由初中化学常见的一种或多种气体组成,已测定其中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且质量比为 1: 2,则关于该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含 CO C最多可能的组合有种 D可能是 O2、 CO2的混合物 答案: B A、因 CO中 C、 O 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16=3: 4, CO2中 C、 O 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162) =3: 8, 3: 8 1: 2 3: 4,则该气体一定不是纯净物,故 A错误; B、若为 CO、 CO2、 O2的混合物,为
37、 CO、 CO2的混合物,为 CO、 O2的混合物都能符合碳、氧元素质量比为 1: 2,故正确 C、该气体为满足碳、氧元素质量比为 1: 2,可能存在三种组合,故 C错误 D、若是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物,则碳氧元素质量比会小于 3 : 8,故 D错误 (昌平 25)分别将 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 t2oC降温到 t1oC,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 乙 D甲、乙溶质质量均减小 答案: B A、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它的饱和溶液降温 后会有晶体析出,但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但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它的饱和溶液降温后就会变成不饱和
38、溶液,故 A错误; B、由于在降温过程中溶剂的质量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只要比较出它们原来的溶剂的多少即可;根据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 t2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即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即等量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乙,则溶剂甲乙,故 B正确; C、由于甲溶液随着温度的降低会有晶体析出,因此溶液质量会减小,而乙的溶液中没有晶体析出溶液质量不会发生变化,因此降温后溶液的质量甲乙,故 C错误; D、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它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减少,但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溶质质量不变,故D错误 (顺义 23)下列物质之间,不存在如下图
39、( “”表示能转化)所示的转化关系的是 A H2O2 H2O O2 B Na2-CO3 CO2 CaCO3 C CaCO3 CO2 Ca( OH) 2 D -C CO CO2 答案: C (东城 21)在不同温度下, CO可将 Fe2O3还原为 Fe3O4、 FeO 或 Fe,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固体的质量一定小于固体反应物的 B在实验室完成此实验,一定要对尾气进行处理 C一定量的 Fe2O3还原为 FeO 时,消耗的 CO最多 D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一定是 CO2 答案: A A、生成 Fe3O4的质量大于固体反应物的质量,故错误 B、主要原因是一氧化碳有毒,污染
40、空气一定要对尾气进行处理,正确 C、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一定量的 Fe2O3还原为 Fe时,消耗的 CO最多,正确 D、一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一定是 CO2,正确 故选 A (海淀 23)镍氢充电电池有着广泛应用,镍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 Ni + 2HCl = NiCl2 + H2 Ni(OH)2 + 2HCl = NiCl2 + 2H2O NiO2 + 4HCl = NiCl2 + Cl2 + 2H2O 对上述反应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 是复分解反应 B镍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C反应 既是中和反应,又是置换反应 D Ni(OH)2、 NiO2和 NiCl2中
41、Ni的化合价都相同 答案: B A复分解反应是指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故错误 B镍能与盐酸生成氢气,所以它比银的性质活泼,镍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正确 C置换反应中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 ,故错误 D, Ni(OH)2中 Ni的化合价是 +2, NiO2中 Ni的化合价是 +4,和 NiCl2中 Ni的化合价 +2,故错误 (海淀 24)下图是收集某气体的装置。由实验装置推测该气体的有关性质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密度比空气 大 大 小 小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的 pH 7 7 7,故错误 B、 M点表示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反应完,但氯化
42、铜还没有反应,此时溶质是氯化铜、氯化钠,故 B错误; C、从 M点到 N 点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增加 20 g,故错误 D、 P点时 溶液中有氢氧化钠,氯化钠, N 点时溶液中只有氯化钠,故正确 (东城 22)今年 2月,河北某化工厂因硝酸胍(化学式为 CH6N4O3)引发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硝酸胍通常是白色针状晶体,能溶于水和乙醇,摩擦或受热均能得到氮的氧化物而引发爆炸。下列有关硝酸胍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胍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02 B硝酸胍爆炸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C硝酸胍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撞击或暴晒 D硝酸胍受热得到氮的氧化物,说明它易挥发 答案: C (东城 23) 下列各组
43、物质的两种鉴别方法都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点燃 闻气味 食盐水和水 测 pH 蒸发结晶 氢氧化钠和碳酸钙 加水溶解 加入盐酸 镁条和铝条 在空气中点燃 加入稀硫酸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答案: D (东城 24) 20 时,在密闭(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容器中,将 400 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混合,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与硫酸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恰好中和时溶液温度达到最高点 C恰好中和时消耗硫酸的质量是 m g D若用浓硫酸代替稀硫酸,则恰好反应时溶液温度为 T 答案: D (东城 25)一定温度下,
44、硫酸铜受热分解生成 CuO、 SO2、 SO3和 O2。已知:SO2、 SO3都能被碱石灰和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利用下图装置加热硫酸铜粉末直至完全分解。硫酸铜粉末质量为 10.0g,完全分解后,各装置的质量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 装置 A(试管 +粉末 ) B C 反应前 42.0g 75.0g 140.0g 反应后 37.0g 79.5g 140.0g 请通过计算,推断出该实验条件下硫酸铜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A 3CuSO4 3CuO + SO3 + 2SO2 + O2 B 4CuSO4 4CuO + 2SO3 + 2SO2 + O2 C 5CuSO4 5CuO + SO3 + 4SO2 + 2
45、O2 D 6CuSO4 6CuO + 4SO3 + 2SO2 + O2 答案: B (西城 2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 CO2中的 CO 点燃 B 除去 CaO 中的 CaCO3 加水溶解并过滤 C 区分羊毛与合成纤维 点燃,闻气味 D 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答案: C A、要除去 CO2中的 CO,一氧化碳虽然能够燃烧,但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很难点燃,故 A错误; B、 CaO 与水生成氢氧化钙,原物质也没有了,故错误 C、点燃,羊毛有烧焦羽毛气味,合成纤维没有,正确 D、稀盐酸和稀硫酸都是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错误 故选 C
46、(西城 2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 “”、 “”、 “ ”、“”分别表示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分解反应 B可能是氧气与一氧化碳的反应 C “ ”可能是催化剂 D 4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均未改变 答案: C A。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生成另外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故错误 B、氧气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一种物质,故错误 C, 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可能是催化剂,正确 D、 元素, 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改变,故错误 故选 C (西城 23)硼纤维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弹性,不与氯气、水反应,可与某些金属制成新型材料。在 1200 1300 时,氯化硼( BCl3)蒸气与干燥、纯净的氢气反应可制得硼和氯化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含硼纤维的材料可能具有耐热性 B氯化硼可能与水反应 C该反应中只有两种物质为气态 D该反应需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 答案: C (西城 24)某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若先将甲中液体挤出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