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82.99KB ,
资源ID:299919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2999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上海卷)化学(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李朗)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上海卷)化学(带解析).doc

1、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上海卷)化学(带解析) 选择题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西瓜榨汁 C木炭燃烧 D糯米磨粉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酒精挥发是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此项不符合要求。 B、西瓜榨汁改变的是物质的形态,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此项不符合要求。 C、木炭燃烧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此项符合要求。 D、糯米磨粉改变的是米的形态,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此项不符合要求。所以应选 C项。 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质所对应用途错误的是 A氧化钙:作干燥剂 B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C碳酸氢铵:作氮肥 D稀盐酸:除

2、铁锈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氧化钙可与水反应,可用作干燥剂。此项正确。 B、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此项不正确。 C、碳酸氢铵含氮元素,可用作氮肥。此项正确。 D、稀盐酸可与氧化铁反应,用于除铁锈。此项正确。所以应选 B项。 考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已知: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关于乙的构成说法合理的是答案: B 试题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发生变化。 原子种类 反应前原子个数 反应后原子个数 空白处含有的原子个数 1 1 0 1 2 1 0 2 2 所以 X应含有 和 。所以应选 B项。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

3、烧,其目的是 A减少煤的浪费 B减少氧气的消耗 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减少酸雨的形成 答案: A 试题分析:将煤块粉碎后可增大可燃物与气氛的接触面积,使煤反应更充分。这样可以增加煤的利用率。所以应选 A项。 考点:促进燃烧的方法 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 可出去难溶性杂质 B 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 可杀菌消毒 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步骤 沉降和过滤去除的是水中的不可溶性杂质,此项正确。 B、活性炭有吸附性,可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此项正确。 C、液氯是水厂等常用的消毒剂,可起杀菌、消毒的作用。此项正确。 D、净化后的水含有可溶解

4、性杂质,不是纯净物。此项不正确。所以应选 D项。 考点:水的人工净化 除去溶液中的少量杂质,试剂选择正确的是 选项 溶液 杂质 试剂 A NaNO3 Na2CO3 适量 BaCl2溶液 B CaCl2 稀盐酸 足量 CaCO3固体 C ZnSO4 CuSO4 足量铜粉 D Fe2(SO4)3 Na2SO4 足量 NaOH溶液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Na2CO3可与 BaCl2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钠成为新杂质。此项不正确。 B稀盐酸可与 CaCO3 固体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多余的碳酸钙过滤即可除去。此项正确。 C铜粉不与其中的物质反应,不能除去杂质。此项不正确。 D

5、Fe2(SO4)3可与 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硫酸钠,即减少了被提纯的物质,还增加了新杂质。此项不正确。所以应选 B项。 考点:除杂 关于原子分子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 C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 D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此项正确。 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此项正确。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此项不正确。 D、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此项正确。 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如下图,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保持装置内温度不变,将导管的末

6、端深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因装置内的温度没有变化,其中的气体没有增减。当将导管伸入水中,由于导管口低于水面,会造成导管处的压强等于外界气压加上液体超过导管口的部分所产生的压强。所以导管内的气体会在外界压力的作用下略有所压缩。所以应选 A项。 考点:检查装置气密性 碱石灰是 NaOH与 CaO 的混合物,取一定量露置于空气中部分变质的碱石灰,加水充分搅拌后过滤,所得物质成分可能是 选项 A B C D 滤液中的溶质 NaOH Ca( OH) 2 NaOH NaOH Na2CO3 Na2CO3 滤渣 CaCO3 Ca( OH)

7、 2 Ca( OH) 2 CaCO3 Ca( OH)2 CaCO3 答案: A 试题分析:氢氧化钠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氧化钙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再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当把碱石灰放入水中时,氧化钙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且氢氧化钙微溶于水。A项碳酸钠量较少,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钠量较多或氢氧化钠是由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微溶液于水,未完全溶解。此项可能存在。此项正确。 B项氢氧化钙会溶解一部分,即在溶液中存在氢氧化钙。此项不可能存在。 C项如碳酸钠量过多,则沉淀中应不存在氢氧化钙,而全部是碳酸钙;如碳酸钠量少,则溶液中会存

8、在一部分氢氧化钙。此项不可能。D项如碳酸钠量过多,则会完全将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所以溶液中还应有氢氧化钠。此项不可能。所以应选 A项。 考点:物质间的反应、过量分析 为比较 X Y Z三种金属 活动性大小,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 X Y Z B Z Y X C Y X Y Z D X Y Z Y 答案: A 试题分析: X 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说明 X 的活动性比氢强, Y 与硫酸不反应,说明 Y 的活动性在氢的后面。 Y 可与硝酸银反应,说明 Y 的活动性在银的前面;Z与硝酸银不反应,说明 Z的活动性在银的后面。所以应选 A项。 考点: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X在氧气中燃

9、烧,能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X可能是 A木炭 B铁丝 C氢气 D硫粉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木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气体。不符合要求。 B、铁丝燃烧时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要求。 C、氢气燃烧时生成常温下是液体的水。不符合要求。 D、硫粉燃烧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符合要求。所以应选 C项。 考点: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Ca( HCO3) 2CaCO3+ CO2+ H2O B 2Na + Cl22NaCl C 2Mg + CO22MgO + C D AgNO3 + NaClAgCl +NaNO3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

10、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分解反应。A、 Ca( HCO3) 2CaCO3+ CO2+ H2O 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此项正确。 B、 2Na + Cl22NaCl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此项不正确。 C、 2Mg + CO22MgO + C是两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此项不正确。 D、 AgNO3 + NaClAgCl +NaNO3是两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此项不正确。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 以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分解反应。所以应选 C 项。 考点:基本反应类型 高钙奶粉中的 “钙 ”一般是指 A原子 B分子

11、 C单质 D元素 答案: D 试题分析:这里的钙代表的是含钙元素。所以应选 D项。 考点:元素 进行焰色反应时,火焰呈黄色的物质是 A BaCl2 B CaCO3 C K2CO3 D NaCl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钡进行焰色反应时,火焰呈黄绿色。 B钙进行焰色反应时,火焰呈砖红色。 C钾进行焰色反应时,火焰呈紫色。 D钠进行焰色反应时,火焰呈黄色。所以应选 D项。 考点:焰色反应 加入足量水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A泥沙 B蔗糖 C植物油 D大理石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中的泥沙、 C项中的植物油、 D项中的大理石均不溶于水,无法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不能形成溶液。 B

12、、蔗糖可溶解于水,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蔗糖水,属于溶液。所以应选 B项。 考点:溶液的形成 属于有机物的是 A碳酸钙 B甲烷 C碳酸 D二氧化碳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碳酸钙属于碳酸盐,为无机化合物中的盐类。此项不正确。 B、甲烷属于有机物。此项正确。 C、碳酸属于酸,为无机物。此项不正确。 D、二氧化碳属于碳的氧化物。此项不正确。所以应选 B项。 考点:物质的分类 不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的是 A金刚石 B石墨 C碳 60 D一氧化碳 答案: D 试题分析:同素异形体,是相同元素组成,不同形态的单质。金刚石、石墨、碳 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一氧化碳是碳

13、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所以应选 D项。 考点:同素异形体 含氟牙膏中常添加氟化钠, NaF中 F元素的化合价是 A +1 B 0 C 1 D 2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 NaF中,钠元素的化合价是 +1。所以可列式为( +1) 1+氟元素的化合价 1=0解得锰元素的化合价 =1 所以应选 C项。 考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不含原子团的物质是 A KCl B NaOH C NH4Cl D BaSO4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又叫根。 A、 KCl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含原子团。 B、NaOH

14、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 C、 NH4Cl是由铵根离子是氯离子构成的。 D、 BaSO4是由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所以应选 A项。 考点:常见的原子团 粗盐提纯实验中,图示操作错误的是 A称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答案: C 试题分析: C项操作为过滤,应用玻璃棒引流。此项不正确。所以应选 C项。 考点:实验基本操作 填空题 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出仪器名称 ( 1) , ( 2) 。 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取氧气。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度,应选用装置 ( 3) (填编号)。实验室还可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15、 D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 ( 5) (填编号)。 将导管深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若用 E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 6) (填 “a”或 “b”)端通入。 答案:( 1)试管( 2)锥形瓶( 3) C。 ( 4) 2KClO3 2KCl+3O2。 bac。( 6) b 试题分析: 仪器 为试管,仪器 为锥形瓶。 二氧化锰为粉未状,不可放在多孔塑料板上,所以不能用 A装置。 B装置无法控制反战速度; C装置可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滴加液体药品的速度来探究反应速度,所以选用装置 C。 ( 4

16、)实验室还可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2KCl+3O2。 D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先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再将导管深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然后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所以顺序为 bac。 ( 6)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将气体从长管 b 中通入,将空气从短管 a 中排出。 考点:气体的制取和收集 为探究碱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如图(甲)所示,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溶液红色褪去,溶液温度 ( 16)(填 “升高 ” “降低 ”或 “不变 ”)。 如图(乙和丙)所示,同时将两支充满 CO2的相同试

17、管分别倒扣在等体积的水和 NaOH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丙中液面高于乙,说明 NaOH与 CO2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 。本实验中乙的作用是 ( 18) 。 实验结束后,进行废液处理。将丙所得溶液全部倒入一大烧杯中,再将甲所得溶液缓慢加入。全部加入后测得溶液 pH为 3,调节 pH接近 7,达到排放标准。 将甲所得溶液缓慢加入的过程中,大烧杯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19) 。 答案:( 16)升高 ( 17) 2NaOH+CO2=Na2CO3+H2O。 ( 18) 对照实验,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 19) 溶液先变红后裉色,并有气泡产生。 试题分析:( 16

18、)甲中发生的反应为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所以溶液温度会升高。 ( 17) NaOH与 CO2反应可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 18)本实验中乙可与丙形成一个对照实验,乙中的二氧化碳会溶解于水,液面上升较少;而丙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液面上升较多。通过对比液面上升的高度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 19) A中有酚酞存在,且呈无色,说明其中盐酸过量;丙中含氢氧化钠与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当开始加入时,酚酞遇碱性物质会先变红。因溶液最终 PH为 3,即呈酸性,所以酚酞最给终呈无色。丙中的碳酸钠会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

19、化碳气体,会观察到有气体生成。所以将大烧杯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先变红后裉色,并有气泡产生。 考点:中和反应 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在海水中储量很丰富。 海水晒盐是海水在常温下蒸发得到氯化钠的过程,实验室用氯化钠溶液模拟该过程: 已知 B 溶液恰好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与 B 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的溶液是 ( 9)(填编号);与 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溶液是 ( 10) (填编号)。 氯化钠硝酸钾硒酸镉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 ( 11) 。 t 时,溶解度最小的是 ( 12) 。 t 时,将 25g硒酸镉加入 ( 13) g水中,完全溶解后,恰好得到饱

20、和溶液。要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 ( 14) 。 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提纯的方法是 ( 15) 。 答案:( 9) A( 10) CD( 11)硝酸钾。( 12)氯化钠。( 13) 50 ( 14)降低温度再加入硒酸镉。( 15)冷却 执饱和溶液(降温结晶) 试题分析:( 9) B溶液是 A溶液蒸发部分水分形成的,二者中溶质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溶质质量相等。 CD中均析出了固体,溶质的质量比 AB要小。 ( 10) A为不饱和溶液,而 B溶液为饱和溶液,二者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CD中有固体析出,剩余的溶液为饱和溶液,与 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21、11)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硝酸钾。 ( 12) t 时,溶解度最小的是氯化钠。 ( 13) t 时,硒酸镉的溶解度为 50g。即表示在 t 时在 1 00 g水中溶解 50 g硒酸镉溶液恰好饱和。所以可计算出将 25g 硒酸镉加入 50g 水中,完全溶解后,恰好得到饱和溶液。 ( 14)要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即要增加溶液中的溶质硒酸镉的质量。所以应降低温度再加入硒酸镉。 ( 15)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杂质,所以可以用冷却执饱和溶液(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考点:溶解度曲线 化学有自己的语言,可以用国际通用的符号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和

22、变化。 元素符号是最基本的化学语言。硅的元素符号是 ( 1) 。 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如 N2 CO HCl Al( OH)3 K2CO3,其中属于盐的是 ( 2)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 3) ,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 ( 4) 。 化学方程式用于表示化学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是 ( 5) ,其中氧化剂是 ( 6) 。 碳酸氢钠(化学式: NaHCO3)常用于面包馒头等食品的制作。碳酸氢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7) , 1mol碳酸氢钠中含有 ( 8) 个氢原子。 答案:( 1) Si( 2) K2CO3( 3) N2( 4) CO ( 5) H2+CuO C

23、u+H2O ( 6) 氧化铜 ( 7) 1:4.( 8) 6,021023 试题分析: 硅的元素符号是 Si。 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如、 HCl、 Al( OH) 3、,其中( 2) K2CO3是由金属离子 钾离子和酸根离子 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化学式为 N2。 ( 4)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煤气中毒,化学式为 CO。 ( 5)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是 H2+CuO Cu+H2O。( 6)其中氧化铜失去了氧元素,为氧化剂。 ( 7)碳酸氢钠的化学式为 NaHCO3,其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 :(163)=12:48

24、=1:4. ( 8) 1mol碳酸氢钠中含 1mol氢原子,即 6,021023个氢原子。 考点:化学用语的书写、物质的量 计算题 7.0g含杂质的铁粉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与时间关系如图甲所示(杂质不与酸碱盐发生反应)。 计算样品中所含铁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 7) 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 8) 。 另外 a g该铁粉样品与足量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铜的物质的量与时间关系如图乙所示。则 a为 ( 9) g。 答案: ( 7)样品中铁的物质的量为 0.1mol( 8) 80% 7.0g 试题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0.1mol。可根据化

25、学方程式中铁与氢气的关系进行求解。再进一步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根据题意可知:生成铜的物质的量为 0.1mol。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铁与铜的关系进行求解出纯铁的物质的量。再进一步结合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计算样品的质量。具体过程如下: 解:设样品中铁的物质的量为 xmol Fe+ H2SO4FeSO4+H2 1 1 xmol 0.1mol 1: 1=xmol: 0.1mol x=0.1 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100%=80% 解:设样品中铁的物质的量为 ymol Fe+ CuSO4FeSO4+Cu 1 1 ymol 0.1mol 1: 1=ymol: 0.1mol y=0.1 样品中铁的质量分

26、数为: = 7.0g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探究题 实验室可利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 Cu2( OH) 2CO3)制备氧化铜,并进行碳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制备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 步骤一:连接 A和 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 步骤二:关闭活塞,连上 C和 D,开始加热。 步骤三:在加热过程中,记录在 B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 t3时停止加热。 加热时间( min) 0 t1 t2 t3 B中固体质量( g) 6.66 5.20 4.80 4.80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 OH) 2CO3 CuO + H2O + CO2 请在中填入配平后的

27、系数 ( 10) 。 C中试剂是 ( 11) 。 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 ( 12) ,防止对产物检验造成干扰。选择 t3时停止加热的理由是 ( 13) 。 一定量碳粉还原 中制得的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 F中溶液变浑浊, E中的现象是 ( 14) 。 反应完全后,若仅撤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 15) 。 分析:若 中省略步骤三,对 中反应产物判断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 ( 16) 答案:( 10) 1 2 1 1( 11)无水硫酸铜。 ( 12)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13)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 ( 14)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 15) F装置内

28、的液体通过导管倒流入 E中,使试管炸裂 ( 16)不能确定生成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碳 因为可能有 中未分解的碱式碳酸铜在实验 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干扰对炭粉还原氧化铜反应生成的判断进。 试题分析:( 10)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Cu2( OH) 2CO32CuO +1H2O +1CO2 ( 11) C中试剂的作用是验证反应有水生成,所以应为无水硫酸铜。 ( 12)实验要验证碱式碳酸铜可在加热的情况下下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需要先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除去,因此 A中烧碱固体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防止对产物检验造成干扰。 ( 13) t3与 t2可知,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说明碱式碳酸铜已经完全分解。所以选 t3时停止加热。 ( 14)碳可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即 E中的固体由黑色的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转化为红色的铜。所以 E中的现象是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 15)先撤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 试管内的温度会降低,装置内气压会随之减小,会吸入 F装置内的液体而使试管而骤冷而炸裂。 ( 16)分析:若 中省略步骤三,则无法判断碱式碳酸铜是否完全反应。如碱式碳酸铜未完全反应,当实验 对其加热时会产生二氧化碳,进而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样就无法判断 中反应产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碳。 考点:科学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