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宜宾卷)历史(带解析) 选择题 楷书兴起于汉代,到唐代更显出唐人的气度和胸襟。被誉为唐代最有成就书体的是( ) A欧体 B柳体 C颜体 D宋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代书法艺术的准确识记,解题时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被誉为唐代最有成就书体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颜真卿创立了雄浑敦厚的新书体,人称 “颜体 ”,他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辉煌的隋唐文化 书法艺术 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有者直接关系的是( ) 科学理论重大突破 经济的发展 区域集团化的出现 二战的推动 A B C
2、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解题时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者直接关系 ”,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科学理论的突破、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二战的推动等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的直接原因,但区域集团化的出现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无关,排除 , 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 命出现的原因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B世界积极格局多极化的影响 C国际贸易大幅度增长所致 D生产的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解题时注意
3、“主要原因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也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以及二战后各国都在寻求国际合作,发挥优势,弥补不足,都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出现,由此分析可知 A的表述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世界经济的 “全球化 ” 全球化出现的原因 “欧洲的分裂所造成的影响是灾难的。 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带来的只是生灵的涂炭、文明的衰退和地位的削弱。 ”为此
4、,欧洲做出的努力是( ) A实施 “马歇尔计划 ” 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参与 “冷战 ”对峙 D建立欧洲共同体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欧共体成立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题干中 “。 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 ”指的是两次世界大战,给欧洲造成了重大影响,二战结束后,形成了美苏两级格局,欧洲国家在为了发展经济,逐渐联合在一起,成立了欧共体,故选 D。 考 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欧共体的成立 大工厂与垄断组织是两次工业革命引发而生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二者的共同点不包括( ) A影响和干预国家政治生活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化的重要表现 C资本主义生产力
5、发展的结果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成为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使用大机器生产;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开始产生了垄断组织,垄断资产阶级与国家政权紧密相连,影响和干预着国家政治生活, A不是两者的共同点,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人类迈进 “电气时代 ” 垄断组织 观察下图,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 ) A雅典城邦居民享有选举权 B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决策机构 C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机会 D古代雅典已具分权政治雏形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
6、治的相关史实,解题时注意题干中 “不正确 ”的关键信息,依据图片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的决策机构,而且为公民提供了参与政治的机会, BC的表述均符合史实,依据公民大会与五百人会议的职责可以得出雅典已具备了分权政治的雏形, D的表述符合史实;雅典城邦公民具有选举权, A的表述不合史实,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西方文明之源 雅典民主政治 1949年 3月 23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他说 “今天是进京赶考去 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 考个好成绩 ”。照此说法,当年的完美答卷应该是( ) A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被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
7、席 C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D实现了中国大陆的统一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解体的关键信息是 “1949年 3月 23日 ”“ 进京赶考 ”“完美答卷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49年 10月 1日,新中国的成立是毛泽东进京赶考最完美的答卷,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下图是明代南都繁会景物图卷(局部),它描绘了万历时期南京街市三月庆春游艺活动场面。戏台搭在街道正中,街道周围的店铺酒楼也挤满了看客。整个街道成立了演出场所。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南京的地方风俗习惯 B徽剧、
8、京剧在街道同时上演 C呈现了南京的商业繁荣景象 D戏剧表演与欣赏充实了生活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京剧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解题的时候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 “明代 ”“认识不正确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清代乾隆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 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因此京剧不可能在明代与徽剧同时上演, B的表述不合史实,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京剧 根据 “政启开元,治弘贞观 ”,可以揭示唐朝
9、盛世的由来( ) 经历太宗、武后、玄宗诸朝 唐朝基本国策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国内安定、未曾有政局动荡 科举制发挥积极作用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朝盛世的准确认识,题干中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的含义是赞扬武则天发展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又为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反映了唐朝基本国策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又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在唐朝的完善也发挥了经济作用, 的表述均符合题意,而 的表述不合史实,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贞观之治 ” 贞观之治 若归纳史记和资治通鉴的相关点,下列所述正确的是( ) 都是司马氏家族的史著 都记载了战国到
10、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都是体裁相同的通式 既是史书也是文学作品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记与资治通鉴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史记为汉代司马迁所著纪传体通史,所述的历史时期是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时期,资治通鉴为北宋司马光所著的编年体通史巨著,所述的历史时期是战国到五代时期,因此共同涉及的历史时期是战国到汉武帝时期,据此分析可知 的表述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灿烂的宋元文化 综合题 社会转型期往往表现为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与更新。 材料一 有学显赫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 “他们都是些注重实
11、践的政治家 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 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 ”这一学派认为: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威不两错,制不二门。 ” ( 1)据材料一概括该学派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历史影响。 材料二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者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者马刺吗? ”“ 一切享有各种天 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 ”“ 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 伏尔泰语录 ( 2)材料二体现了伏尔泰的什么思想主张?( 1分)结合所学知识概
12、述其历史影响。 材料三 “在社会学上,社会转型主要是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 其具体内容至少应该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 是在当社会变迁历史进程中出现社会渐进过程中的中断和质的飞跃、社会发生激烈的变化,由一种社会形态过渡到另一种社会形态的时候所出现的社会整体性变动。 ” 中国社会转型期商人法律制度研究 (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归纳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欧美 1819 世纪时社会转型的共同因素。 答案:( 1)主张:变革;废除特权;重农抑商;轻视教育;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尊法抑儒;(任答一点 1分,共 2分)影响:有利于统一的
13、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适应了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特权、地方分权和建立统一国家的需要,具有进步意义,为秦统一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奠定了理论基础。 ( 2)主张:平等、自由;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促 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对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起了进步作用,也促进了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思想解放) ( 3)经济:新兴经济成分的产生及发展成为社会变革的经济基础。政治:新兴阶级力量的形成,各国改革或革命活动的推动;思想:科技文化的进步和思想解放运动的促进。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法家思想的准确认识,依据材料中 “注
14、重实践的政治家 ”“以法为教 ”“奉法者强,则国强 ”等信息可以直接判断材料是对法家学派的阐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其主张变革、废除特权、重农抑商、轻视教育、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尊法 抑儒等,影响为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适应了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特权、地方分权和建立统一国家的需要,具有进步意义,为秦统一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 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伏尔泰思想主张及其影响的相关史实,第一小问需要结合材料中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 ”“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等信息可以得出伏尔泰的主张为平等、自由,第二小问的解答
15、需要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其思想主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促 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 第( 3)问,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解题时必须从 “经济、政治、思想文化 ”等三个方面分析归纳,解答时结合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欧美 1819世纪时 ”两地区的时代背景分析归纳,如经济:新兴经济成分的产生及发展成为社会变革的经济基础。政治:新兴阶级力量的形成,各国改革或革命活动的推动;思想:科技文化的进步和思想解放运动的促进。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化的勃兴 法家的思想主张;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伏尔泰的思想主张 我国行走在
16、工业化的道路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 材料一 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资本单位: 10万元) 时间 商办 官办和官商合办 外国人办 合计 厂数 资本 比重 厂数 资本 比重 厂数 资本 比重 厂数 资本 1972-1894 53 47 9.6% 19 162 33.1% 103 280 57.3% 175 489 1895-1913 463 908 41% 86 195 13% 136 1031 46% 685 2234 国内企业代表 企业名称 创办时间 企业名称 创办时间 轮船招商局 1872年 继昌隆缫丝厂 1872年 开平矿务局 1878年 贻来牟机器磨坊 1878年 漠河矿务局 18
17、88年 裕源纱厂 1894年 ( 1)材料一说明当时中国工业的构成情况。创办国内企业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材料二 中国在 1887年时为纯粹的农业生产国。工业生产只占很小的比例 到了 1920年,工业产值增加到 54.27亿元,所占比例也由原来的 9.1%提升到23.8% 需要指出的是 近代机器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尚不到 20%,并且农业仍占主导地位,中国仍然为一个农业国。 摘自杨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 (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8951920 年中国工业产值快速增加的原因。 材料三 保罗 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 1987年出版)中对一些国家1980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测。(见
18、下图表) 到 2000年,随着我国发展国民经济 “九五 ”计划的胜利完成,我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 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据不完全统计,到 2001年, 863计划在民用高技术领域共资助项目五千二百余个,共累计创造新增产值五百六十多亿元,产生间接经济效益达两千多亿元。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 册 ( 3)依据中国情况评估保罗 肯尼迪的预测。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三十年来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 答案:( 1)存在资本主义;外国资本的侵入;(或答商办、官办和官商合办、外国人办或轻工业、重工业)洋务运动。 ( 2)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戊戌变法的影响; “实业救国
19、 ”口号的提出;辛亥革命冲击封建制度,鼓舞了民族资产阶级;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任答一点 1分,共 4分) ( 3)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到 2010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 4 万亿美元,可见,保罗 肯尼迪的预测准确。国家制定并实施 了经济发展战略计划;制定实施863计划,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准确认识,第一小问依据表格中 “商办 ”“官办和官商合办 ”“外国人办 ”等信息可以归纳出其当时中国工业的构成情况;依据表格中 “轮船招商局 ”“开平煤矿 ”等信息可知与洋务运动有关。 第( 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
20、国民族工业发展原因的准确认识,解题时注意时间限制 “18951920 年 ”,可以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戊戌变法的影响;“实业救国 ”口号的提出;辛亥革命冲击封建制度,鼓舞了民族资产阶级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的掠夺等方面分析归纳。 第( 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准确认识,第一小问主要依据改革开放的相关史实分析归纳即可,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到 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 4万亿美元,可见,保罗 肯尼迪的预测准确;第二小问可以从国家制定的经济发展计划、 863计划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21、的发展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两次世界大战对于人类历史的影响是全面而又深刻的。 材料一 两次世界大战资料统计表 战争名称 参战国 持续时间 卷入人口 参战人员 伤亡人员 直接经济损失 一战 30多个 4年多 15亿 0.7亿 0.3亿 1805亿美元 二战 60多个 6年 20亿 1亿 0.7亿 4万亿美元 (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材料二 “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漠不关心 除了民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唯一和全部,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 ” 摘自鲍德温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 总的来看,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都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和运行故
22、障造成的 当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和伴随商业角逐的外交战仍不足以达到预期目的时,个别国家很可能不惜军事冒险,因此战争不可避免。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下 ( 2)材料二反映两位作者对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各持什么观点? 材料三 英国首相劳合 乔治在 1918年 1月 5日表示: “我们必须通过建立某种国际组织来设法限制军备的负担和减少战争的危险 ”。美国总统威尔逊则特别强调: “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 性的国际联盟 ”。 一一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现代史编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世界大战后分别成立的国际组织的名称。他们的共同宗
23、旨应该是什么? ( 4)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关贸总协定 ”及世贸组织对预防战争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你认为在信息化时代,我国应该走怎样的强军之路? 答案:( 1)人类史上的巨大灾难和浩劫,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 2)狭隘、极端的民族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和运行故障造成的; ( 3)国际联盟、联合国;调整战后国际秩序,维护世界和平。 ( 4)制 定贸易规则,打破贸易壁垒,协调贸易争端,有助于促进世界经济有序发展;加强部队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现代通讯技术,增强部队战斗力。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一战影响的准确认识,解题时首先需要依据表格
24、数据现象分析获取本质内容,依据表格中 “参战国、持续时间、卷入人口、参战人员、伤亡人员、直接经济损失 ”等信息可以看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史上的巨大灾难和浩劫,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第( 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一战爆发原因的准确认识,解答本题需要结合材料中信息分析归纳,依据材料中 “除了民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唯一和全部,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 ”可知其是狭隘、极端的民族主义;高德步对一战爆发原因可以从 “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和运行故障造成 ”去分析归纳。 第( 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两次世界大战后分别成立的国际组织名称的准确认识,结合已学知识可知国际
25、联盟,简称国联,是凡尔赛条约签订后组成的国际组织,于 1934年 9月 28日至 1935年 2月 23日的最高峰时期,国联曾拥有 58个会员国;二战结束以后,国际联盟的角色被联合国取代;第二小问结合已学知识可知成立的宗旨是调整战后 国际秩序,维护世界和平。 第( 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关贸总协定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第一小问的解答需联系 “关贸总协定 ”及世贸组织的相关史实分析归纳,可以归纳为制定贸易规则,打破贸易壁垒,协调贸易争端,有助于促进世界经济有序发展;第二小问可以从信息化、网络化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 组合题 ,掌握历
26、史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 1)运用 “史论结合 ”方法,完成填空。 史实 结论 瓦特借鉴前人成果改进蒸汽机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785年以后,蒸汽机动力取代( )带动机器进行生产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 ) 1882年爱迪生创建第一个中心发电厂,电力逐步取代蒸汽动力 ( 2)根据 “左史右图 ”方法,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有( ) 反映了中国八年抗战的形势 体现了国共两军共同抗战 说明了敌后战场的艰巨和困难 呈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战役 ( 3)利用 “比较与综合 ”方法,归纳出 “”处的主题是 ( 4) “编历史歌谣 ”方法。 阅读歌谣,简述美国经济危机的表现。 现在看来,经济
27、运行 “新模式 ”,在中西方国家互有体现。请予以说明。 ( 5)根据 “周年记忆 ”方法来掌握重要历史事件: 今年是英国人 研制出火车机车 200周年。 今年是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 战场开辟 70周年。 答案:( 1)水力、人力、风力、畜力、自然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 2) ; ( 3)中西方政治制度; ( 4) 从纽约股票交易所连续暴跌,席卷美国经济部门。经济萧条,失业人数猛增; 西方国家:调整自由放任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中国: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5)史蒂芬孙;欧洲第二展出。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第一个
28、空白处的解答依据 “瓦特借鉴前人成果改进蒸汽机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可知指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动力取代水力、风力等带动机器进行生产;第二个空白处依据 “发明发电机 ”“电力逐步取代蒸汽动力 ”等信息可以直接判断出其是第二次革命,人类社会进入电气化时代。 第( 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国共两党抗战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解题时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不正确 ”,题干中三幅图片分别为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以及平型关大捷等,体现了国 共两军共同抗战以及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战役, 的表述符合三幅图片的主旨,而 的表述不合题干图片主旨,故符合题意。 第( 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西政治制度相关内容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题干图示中 “雅典的民主制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 ”“美国的三权分立制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等关键信息可以得出图示所研究的主题是中西政治制度。 第( 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第 小问的解答需要结合教材已学知识归纳,如从纽约股票交易所连续暴跌,席卷美国经济部门。经济萧条,失业人数猛增;第 小问的解答首先 明确 “新模式 ”指的是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模式,其次需要结合中国与西方在运用国家干预经济方面的措施分别归纳即可。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人类迈进 “电气时代 ”;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