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届湖北省汉川市实验中学等九校九年级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 ,而物质在不断地变化。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菜刀生锈 B湿衣晾干 C大米酿酒 D食物腐败 答案: B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A、菜刀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湿衣晾干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C、大米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食物腐败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
2、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 B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定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错误;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错误;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能产生雾正确故选 D 考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下列微观图是某些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的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B C D 答案:
3、 C 试题分析: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 A、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 B、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 C、该物质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 D、该物质由一种 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选: C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定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往试管中加入大理石 C加热液体 D固体药品的取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往试管中加入锌粒,要将试管横放,否则胡打破试管底;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3;固体药品取用时,应将瓶塞倒放,用完后应及时盖好瓶塞,防止污染药品;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正
4、确。选 A。 考点:基本操作 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 试管外壁有水; 试管口没略向下倾斜; 忘了加催化剂; 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 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酒精灯 A除 外 B全部 C除 外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 试管外壁有水; 试管口没略向下倾斜; 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 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酒精灯故选 A 考点:对物质的加热 用量筒量取溶液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
5、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 9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A小于 6mL B大于 6mL C等于 6mL D无法确定范围 答案: B 试题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 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小红同学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则实际体积等于 15mL;该学生倾倒液体后俯视液面,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 9mL,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大,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 9mL;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大于 6mL故选 B 考点:量筒的
6、使用 填空题 ( 6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小雨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 和 F(填字母)进行组装,此反应表达式 。 ( 2)装置 B、 C都可以用来制取氧气,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 C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 。 ( 3) 有一名同学欲用 E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导管口 通入,验证此装置是否收集满氧气的方法为 。 答案:) A,氯酸钾 氯化钾 +氧气 ;( 2)控制反应的速率和氧气的量( 3) a;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b处。 试题分析:( 1)小雨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因为用氯酸钾制取氧
7、气需要加热,故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 A和 F进行组装,反应的表达式为:氯酸钾 氯化钾 +氧气 ;( 2)装置 B、 C都可以用来制取氧气,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 C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因为使用了注射器,把药品隔开所以可控制反应的速率和氧气的量;( 3)用 E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则氧气应从导管口的长管进,故选择 a,验证此装置是否收集满氧气的方法,可利用氧气助燃性,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b处。 考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4分 )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表达式),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 问题: ( 1)所发生的三个
8、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只写三个即可): A 、 B 、 C ; 甲实验中,瓶底放少量水的原因是 。 答案:( 1)反应条件都是点燃;都是氧化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 (其它合理即可) ( 2)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试题分析:( 1)三个反应均为单质与氧气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生成物均为氧化物,都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反应条件都是点燃,都放出热量等; 反应条件都是点燃(合理均可);( 2)在硫燃烧的集气瓶底铺装少量水,是为了吸收二氧化硫防治污染空气。 考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操作 ( 3分)将黑色粉末 A和无色液体 B混合,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加热暗紫色固体 E,
9、可同时得到 A和 C;无色气体 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若将银白色金属 D放在盛有 C的集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F,并放出热量。试推断 A、 B、 C、 D、 E、 F各是什么物质? A: B: C: D: E: F: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 “无色气体 C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为推断入口,得知 C 是氧气;然后通过 D和氧气的反应现象推得 F是四氧化三铁, D是铁;由黑色粉末 A和无色液体 B混合,生成氧气,根据 生成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推得 A为二氧化锰,B溶液为过氧化氢溶液;由加热暗紫色固体 E,可同时得到二氧化锰和氧气,推得 E 为高锰酸钾故答案:为: A:二氧化锰,
10、 B:过氧化氢溶液, C:氧气,D:铁, E:高锰酸钾, F:四氧化三铁 考点:物质的推断 ( 4 5分)( 1)写出下列反应 的文字表达式。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 天然气燃烧:甲烷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 2)上述四个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填序号) ,属于分解反应的有 ,属于氧化反应的有 。 答案:( 1)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过氧化氢 水氧气( 2) , , 。 试题分析:根据文字表达式的书写要求可知,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
11、式为: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表达式为:过氧化氢 水氧气;( 2)上述四个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属于分解反应的有 ;属于氧化反应的有 。 考点:文字表达式的书写、反应类型的判断 ( 1 5分)有关空 气成分的填空(填名称): 小白鼠在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能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 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受潮,说明空气中含有 ; 澄清的石灰水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形成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 。 答案:( 1)氧气 ( 2)水蒸气; ( 3)二氧化碳 探究题 ( 6分)覃 P在完成了对蜡烛生成物的探究后,她继续探
12、究了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 CH 4)燃烧后的生成物是否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实验。 ( 1)请你帮她完成下表: 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天然气燃烧后有水生成 点燃天然气, ,并观察现象。 天然气燃烧后生成物中有水 天然气燃烧后有二氧化碳生成 点燃天然气, ,并观察现象。 ( 2)在此探究实验中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答案:( 1) 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干烧杯罩住火焰上方。 烧杯壁有水滴 用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火焰上方,振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天然气燃烧后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天然气有可燃性。 试题分析:( 1)请你帮她完成下表: 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
13、结论 天然气燃烧后有水生成 点燃天然气, 用干烧杯罩住火焰 ,并观察现象。 烧杯壁有水滴 天然气燃烧后生成物中有水 天然气燃烧后有二氧化碳 生成 点燃天然气, 用干烧杯罩住火焰, 取下烧杯迅速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并观察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天然气燃烧后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 2)在此探究实验中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天然气有可燃性 。 考点:实验探究与设计 ( 7分)小雨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结论总结 实验一 取 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气
14、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 。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二氧化锰加入水中不产生氧气实验三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 1)请你帮小雨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 2)在小雨的探究实验中, “实验一 ”和 “实验二 ”起的作用是 。 (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 “总结 ”,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 “命题 ”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 “实验三 ”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
15、结论是: 。 答案:( 1) 实验一 反应慢 实验二 无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实验三 向盛有 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迅速复燃 ( 2)对比 (或对照等 ); ( 3)第一方面:比较 MnO2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的质量。 第二方面:倾倒掉反应后的液体,向剩余的固体中重新加人过氧化氢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 MnO2仍然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化学性质没变 ) 试题分析:( 1)二氧化锰只是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所以在设计实验时设计了三个对比实验,一个实验在试管中只放双氧水,双氧水也能分解产生氧气,但产生氧气的速度太慢第二个实验,即放双氧水,也放二氧化锰,能很快的放出氧气;实验三,向上述试管中加入 5mL5%过氧化氢溶液,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有大量气泡产生,火星的木条迅速复燃,剩余物中二氧化锰仍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2)( 2)在小 雨的探究实验中, “实验一 ”和 “实验二 ”起的作用是对比试验( 3)为了说明二氧化锰在此实验中反应前后的质量保持不变做了两次称量,目的是比较二氧化锰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变化并且在验证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时,将剩余的固体中再倒入双氧水,发现双氧水又能很快的放出氧气 考点: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