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0 ,大小:181KB ,
资源ID:300946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0094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0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李朗)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0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0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胆矾是蓝色晶体 B硝酸钾易溶于水 C硫酸能和铁锈反应 D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A、胆矾的颜色、状态,不需要化学变化来表现,属于物理性质; B、硝酸钾的水溶性,不需要化学变化来表现,属于物理性质; C、硫酸和铁锈的反应是化学变化,故硫酸能和铁锈反应,属于硫酸的化学性质; D、二氧化硫的气味,不需要化学变化来表现,属于物理性质。故选 C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点

2、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下列使用洗涤剂的过程中,利用了乳化作用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渍 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渍 C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 D用醋洗去水壶中的水垢 答案: B 试题分析:乳化现象就是当两种不相溶的液体混合时,其中一种在乳化剂(如洗涤剂、洗洁精等)的作用下,以极小的液滴均匀悬浮在另一种液体中形成乳浊液的现象;其中的乳化剂所起的作用就叫乳化作用。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渍,是因为油渍易溶于汽油,错误; 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渍,是因为洗洁精对油渍具有乳化作用,正确; C、用水

3、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只是水果渣随水流走,不是乳化作用,错误; D、用醋能洗去水壶中的水垢,是因为水垢中的物质(碳酸钙和氢氧化镁)能和食醋的主要成分(醋酸)反应,从而把水垢除去,不是乳化作用, 错误。故选 B 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点评:熟记和理解乳化现象、乳化作用,以及溶解现象及原理和溶解过程等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欲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的葡萄糖溶液 10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时要用酒精作溶剂 B配制时要用葡萄糖作溶质 C用托盘天平称取 10g葡萄糖 D用量筒量取 100ml水 答案: B 试题分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具体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 A、葡萄糖溶

4、液中溶质是葡萄糖,溶剂是水,故 A错误; B、葡萄糖溶液中溶质是葡萄糖,溶剂是水,故 B正确; C、根据溶质 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知,所需溶质质量为 100g5%=5g,故 C错误; D、据上可知,需水的质量为 100g-5g=95g,即 95ml,故 D错误。故选 B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点评:要想操作或者解答好这类题目,就必须熟记溶液配制的步骤、所用仪器、有关的误差分析和实验的注意事项等知识。 下列物质发生的变化与空气的成分无关的是 A钢铁在空气中生锈 B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 C烧碱固体在空气中潮解、变质 D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减少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所给物质的性

5、质分析。 A、钢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故 A错误; B、生石灰在空气中,易与空气中的水反应而生成氢氧化钙变质,故 B错误; C、烧碱固体在空气中潮解,是其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溶解的过程,同时烧碱还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故 C错误; D、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减少,是因为它本身具有挥发性而造成的,与空气中的成分无关,故 D正确。故选 D 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氢氧化钠的特性,盐酸的特性 点评:理解和熟记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 贮存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苹果中富含苹果酸,苹

6、果酸的化学式为 C4H4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酸中含有 12个原子 B苹果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12 C苹果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41.4% D苹果酸中 C、 H、 O 三元素的质量比为 1: 1: 1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苹果酸的化学式 C4H4O4分析、计算。 A、苹果酸由苹果酸分子构成,每个苹果酸分子中含 12个原子,而非苹果酸中含有 12个原子,错误; B、苹果酸 C4H4O4的相对分子质量 =124+14+164=116112,错误; C、苹果酸 C4H4O4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41.1%,正确; D、苹果酸 C4H4O4 中 C、 H、 O 三元素的质

7、量比 =( 124):( 14):( 164)=12: 1: 161: 1: 1,错误。故选 C 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明确,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以表示物质的组成和分子构成,利用化学式可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计算组成元素质量比等。 宇宙飞船内,用含氢氧化锂的过滤网除去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LiOH+CO2Li2CO3+X。则 X的化学式为 A H2 B H2O C O2 D H2O2 答案: B

8、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与原子数目都不变;再结合化学方程式 2LiOH+CO2Li2CO3+X,可知反应前有:锂离子 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 2个、碳原子 1个;反应后有锂离子 2个、氧原子 3个、碳原子 1个;可知 1个 X分子中含有 2个氢原子、 1个氧原子,故 X的化学式为 H2O。故选 B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式的推断,利用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原子守恒来推断是常用的方法,学生应注意守恒思想在解题中的重要作用。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

9、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图示中共有 4种分子 C该图示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以上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 A 试题分析:可设反应中的 原子为 A, 原子为 B, 原子为 C,根据反应模型图可知,反应前共有 1个 AB4分子和 1个 C2分子;反应后共有 1个 AB3C分子和 1个 BC 分子,由此可推测此反应为 AB4+C2=AB3C+BC。 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而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故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B、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种分子的构成不同,故表示 4种分子,正确; C、据图可知,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都变化成新的分子,而原子没有变,

10、正确; D、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正确。故选 A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且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分子;解答本题的关键由分子微观示意图确定分子构成,再利用分子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某化工厂发生硫酸泄漏事故。为减少污染,可向事故现场喷洒 A食盐 B干冰 C熟石灰 D硫酸铜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判断。 A、食盐不和硫酸反应,故无法减少硫酸污染,错误; B、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与硫酸不反应,无法减少硫酸污染,错误; C、熟石灰是一种常见的碱,

11、能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从而减少硫酸的污染,正确; D、硫酸铜与硫酸不反应,无法减少硫酸污染,错误。故选 C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点评:理解和熟记酸的化学性质、用途、反应现象和化学方程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向鸡蛋壳、草木灰、石灰石、纯碱等物质中滴加稀盐酸,都能产生 CO2,其原因是 A这些物质都是固体 B这些物质中 都含有碳元素 C这些物质中都含有碳酸盐 D这些物质中都含有二氧化碳 答案: C 试题分析:碳酸盐遇酸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鸡蛋壳、草木灰、石灰石、纯碱等物质中都含有碳酸盐,故遇酸都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选 C。 考点:证明碳酸盐( CO32-检验方法) 点评:理解

12、和熟记检验 CO32-时所用的试剂及其反应的现象,以及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下列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的置换反应,判断 X、 Y、 Z三种金属单质的活动顺序是 Z+YSO4ZSO4+Y X+YSO4XSO4+Y X+Z( NO3) 2X( NO3) 2+Z A XYZ B ZYX C ZXY D XZY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Z+YSO4ZSO4+Y,说明Z Y; X+YSO4XSO4+Y,说明 X Y; X+Z(NO3)2X(NO3)2+Z,说明 X Z,所以其顺序为 X

13、Z Y,故选 D。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点评:理解和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在以下的 “四连环 ”图中,每环代表一种物质,相连环间所代表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下表的选项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 B C D 甲 Cu HCl O2 Na2CO3 乙 HCl NaOH CO HCl 丙 Fe2O3 CaCO3 Fe2O3 NaOH 丁 Mg NaCl HCl H2SO4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表中 A、 B、 C、 D四个选项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种四物质间能否相互反应,判断四个选项中所包括的物质及排序是否正确。 A、铜和盐酸、铜和镁都不反应(即甲和乙

14、、甲和丁都不反应),错误; B、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碳酸钙和氯化钠都不反应,(即丙和乙、丙和丁都不反应),错误; C、氧气与盐酸不反应(即甲与丁不反应),错误; D、各物质间和反应情况均符合,正确。故选 D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点评:酸、碱、盐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也是考查的热点,理解和熟练掌握酸、碱、盐及氧化物的化学性质,了解其反应的现象、物质状态和颜色,明确各类反应发生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22 g氯化镁、氯化钙和氯化钠组成的混合 物中,含有镁元素 1.2g,钙元素2g,混合物中钠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A 2335.5 B 2371 C 23142

15、 D 46213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由镁元素的质量求出氯化镁的质量,进而可求氯化镁中氯元素的质量;同理可求出氯化钙的质量和氯化钙中氯元素的质量;根据混合物总质量求出氯化钠的质量,然后分别求出氯化钠中氯元素和钠元素的质量;把三部分的氯元素质量相加就是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再和钠元素相比就可求出答案:。 解:混合物中氯化镁的质量为 1.2g( 100%) =4.75g, 则氯化镁中氯元素的质量为 4.75g 100%=3.55g; 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为 2g( 100%) =5.55g, 则氯化钙中氯元素的质量为 5.55g 100%=3.55g; 所以,

16、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为 22g-4.75g-5.55g=11.7g, 则氯化钠中氯元素的质量为 11.7g 100%=7.1g, 钠元素的质量为: 11.7g-7.1g=4.6g; 所以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为 3.55g+3.55g+7.1g=14.2g, 则混合物中钠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 =4.6g: 14.2g=23: 71。故选 B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综合分析解题的能力,熟练掌握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是解题的关键,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多训练。 当森林或草场发生火灾时,救火的措施之一是在火场附近的周围铲除一定宽度的

17、树木和草类,形成一道 “防火墙 ”,其理由是 A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B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C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D使树木草类变为不可燃物质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灭火的措施有:(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由此可知,灭火的原理即破坏燃烧的条件,从而使燃烧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森林或草场发生火灾时,救火的措施之一是在火场附近的周围铲除一定宽度的树木和草类,造成一道 “防火道 ”,其理由是清除可燃物,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故选 B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解

18、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下列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维生素 B糖类 C油脂 D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是含不含碳元素;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不含碳元素的是无机物;但是,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等具有无机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做无机物。维生素、糖类、油脂都是由 C、 H、 O 元素组成的典型有机物,水是最常见的无机物。故选 D 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点评:理解和熟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及其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水晶因其外观晶莹剔透深受人们的喜爱,广泛应用于各种高档装饰品,天然

19、水晶的主要成分是 SiO2, SiO2属于 A氧化物 B单质 C混合物 D合金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二氧化硅的组成特点进行分析,二氧化硅是由氧元素和硅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而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故选 A 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了解氧化物的概念方面的含义,只有掌握了氧化物的含义才能对各种物质是否属于氧化物做出正确的判断。 下列气体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为 78%,氧气为 21%,稀有气体为 0.94%,二氧化碳为 0

20、.03%,其它物质为 0.03%,故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故选 B。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下列事实能说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 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微粒之间存在间隔, 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 A、炒菜时能闻到香味是因为菜中含有香味的分子运动到了我 们的鼻子之中的缘故,说明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错误; B、注射器中的空气在推压的过程中体积会变小,是由于空气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导致体积变小,正确

21、; C、 A中的液体会慢慢变红,是因为 C中的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分子运动到了 A 烧杯中使无色酚酞变红的,说明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错误; D、湿衣服能晾干是因为衣服中的水分子运动到了空气中的缘故,说明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错误。故选 B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点评:熟练记忆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并能利用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是解答此类题的方 法。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A氧元素 B碳元素 C氮元素 D硅元素 答案: B 试题分析: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有机物的种类繁多,达到了几千万种,远远多于无机物的种类,故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

22、故选B 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物质的元素组成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物质的组成元素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厨房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布拭去,再用大量清水冲洗 C氢氧化钠溶液不慎洒在衣服上,用水冲洗后,再涂上浓硫酸 D当液化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安全常识和化学实验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A、厨房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可隔绝空气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正确; B、浓硫酸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慎沾到皮肤上需立刻擦掉,并用大量清水冲洗,正确; C、氢氧化钠具

23、有极强的腐蚀性,不慎洒在衣服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由于浓硫酸也具有极强的腐蚀性,若再涂上浓硫酸,会造成二次腐蚀,错误; D、液化气是易燃易爆物,接触明火或电火花等,有可能会爆炸,故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正确。故选 C 考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点评:关注生命安全是当今社会的热点,也是化学考查的重点,所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相关方面的知识,并能学会处理常见意外事故的方法技巧。 右图为简易的净水装置示意图,关于此装置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能杀菌消毒 B能得到纯净水 C能除去固体杂质 D此装置能长期使用,不必清洗 答案: C 试题

24、分析:根据图示可知,该 装置主要进行了过滤和吸附作用;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而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A、由于该装置中没有使用消毒剂,不能杀菌消毒,错误; B、通过该装置净化后的水中仍含有一些可溶于水的物质,即得到的不是纯净水,错误; C、该装置可以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除去,正确; D、由于除去的杂质仍留在装置内,故该装置使用时间久了需要清洗,错误。故选 C 考点:水的净化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净化水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氢氧化钠可用于生产洗涤剂,其俗称为 A 纯碱 B火碱 C小苏打 D石灰石 答案: B 试题分析:氢氧化

25、钠是一种常用的碱,主要用于造纸、炼油、纺织、印染、橡胶工业;因其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又称为火碱、烧碱、苛性钠。故选 B 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物质俗称方面的知识,只要熟记常见物质的俗称即可。 英国伦敦大学的科学家发明一种 “智能玻璃 ” 不用空调,冬暖夏凉。秘密在于其表面的超薄层物质二氧化矾( VO2)和钨( W)的混合物。 VO2中 V的化合价为 A +4 B +3 C +2 D +1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 VO2中, O 元素的化合价为 -2价,设该氧化物中 V元素的化合价为 x价,根据二氧化矾的化学式和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的原则,则有 x+( -

26、2) 2=0,解得 x=+4。故选 A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学生应注意对有用信息的抽取,正确利用化学式和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结合化合价的计算原则 “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来计算。 下列变化不产生热量的是 A人体内食物的消化 B乙醇的挥发 C镁或铝和盐酸反应 D燃料的燃烧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就是在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即有放热现象或吸热现象发生。 A、食物在人体内消化时,会放出热量,供人体活动的需要,错误; B、乙醇挥发,是由液体变为气态,会吸收热量,正确; C、镁或铝和盐酸的反应,属

27、于放热反应,错误; D、燃料的燃烧,是剧烈的放热反应,错误。故选 B 考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和熟记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做出判断。 欲用简单方法鉴别氧气、二氧化碳、 甲烷三种气体,可选择 A紫色的石蕊试液 B干而冷的烧杯 C燃着的木条 D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答案: C 试题分析:区别氧气、二氧化碳和甲烷三种气体,要根据三种气体的性质差别分析。 A、三种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为二氧化碳,不变色为氧气和甲烷,无法区别三种气体,错误; B、用干而冷的烧杯分别罩在三种气体的上方

28、,都没有明显现象,无法区分,错误; C、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三种气体中,木条燃烧更旺的为氧气,木条熄灭的为二氧化碳,气态能燃烧的为甲烷,三种现象各不相同,可 以区分,正确; D、三种气体分别通入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为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为氧气和甲烷,无法区别三种气体,错误。故选 C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点评:解答此类题,要利用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不同,设计实验方案,所设计的实验必需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鉴别气体的目的。 右图是某化肥厂生产的一种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这种化肥属于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料 答案: A 试题分析:

29、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硝酸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 A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化肥的分类方法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化肥进行正确的分类。 填空题 ( 6分)如图所示的物质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白醋 精致碘盐 纯碱 全效洗洁精(主要成分: HCl) A B C D ( 1)上述物质可认为是纯净物的是 。 填序号,下同 ( 2)上述物质配置成水溶液后滴入酚酞,酚酞变红的是 。 ( 3)小爽注意到全效清洁剂使用注意事项中有 “

30、勿用于金属及大理石表面 ”。为了探究其原因,她将厕所清洁剂分别滴在两种物质上: 铁钉 大理石,均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推测产生的气体分别是 _, _。 ( 4)如果把白醋(主要成分化学式 CH3COOH)与纯碱混合也会产生气泡,反应方程式为 。(友情提示:醋酸钠的化学式为: CH3COONa) 答案:( 1) C。 ( 2) C。 ( 3) 氢气、 二氧化碳。 ( 4) Na2CO3+2CH3COOH=2CH3COONa+CO2+H2O 试题分析:( 1)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A、白醋是溶液,含有醋酸和水两种物质,为混合物; B、碘盐中除了含有氯化钠外,还含有碘酸钾等物质,为混合物;

31、C、纯碱是一种物质碳酸钠组成,为纯净物; D、全效洗洁精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还有一些其他杂质,为混合物。故选 C ( 2)能使酚酞变红的是碱性溶液。 A、白醋溶液中含有醋酸,呈酸性,遇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 B、碘盐溶液中主要含有氯化钠,溶液基本呈中性,遇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 C、碳酸钠虽然是盐,但水溶液呈碱性,遇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D、全效洗洁精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呈酸性,遇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故选 C ( 3)根据图示标识的信息可知,全效洗洁精的主要成分是盐酸。 铁属于活泼金属,能和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 4

32、)醋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醋酸钠、水、二氧化碳,所以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O3+2CH3COOH=2CH3COONa+CO2+H2O。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酸的化学性质,理解和熟练掌握酸的通性,并能将其灵活运用于解题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 6分)如图表示 KNO3和 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 1)医用生理盐水中,溶剂是 。 ( 2) t1 时 KNO3的溶解度为 _。 ( 3)图中 A点表示的意义是 。 ( 4)欲从食盐水中得到 NaCl,可采用的方法是 。 ( 5)将 t1 时饱和 KNO

33、3溶液升温至 t2 ,下列各项保持不变的是 。 填序号 A溶质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液质量 D溶质质量分数 E. 溶解度 答案:( 1)水 ( 2) 20g ( 3) t2 时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 4)蒸发溶剂法 ( 5) ABCD 试题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知: 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 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大小情况,从而确定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等。 ( 1)医疗上常用的生理盐水,是 0.9%的氯化钠溶液,溶质为氯化钠,溶剂是水。 ( 2)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知, t1 时 KNO3的溶解度为 20g。 ( 3)

34、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知, A点是两曲线的交点,故说明此温度下的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即 t2 时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 4)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知, 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故从食盐水中得到 NaCl,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 5)将 t1 时饱和 KNO3溶液升温至 t2 ,温度升高了,硝酸钾的溶解度随之变大;但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均不变,故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变。故选ABCD 考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 问题

35、,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熟记和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和意义。 ( 7分)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 直接接触。 ( 2)铜制品如果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也会生锈,已知铜锈化学式为 Cu2( OH)2CO3。试判断铜生锈除满足铁生锈的上述条件外,还需要空气中的 _。 ( 3)在生活中经常用一些铝制品代替铁,铝耐腐蚀的原因是 _。 填序号 A. 铁比铝活动性弱 B. 铝与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C. 常温下,铝不与稀盐酸、稀硫酸等稀酸溶液反应 ( 4)如右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天

36、平调平后,同时向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则从反应开始到金属完全反应的过程中,天平指针指向的变化是 。 填序号 A向左偏 B向右偏 C先向左偏后向右偏 D先向右偏后向左 ( 5)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 ,右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 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 ,则 Y可能表示 。 填序号 A.消耗铁粉的质量 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 C.溶液的总质量 D.生成氢气的质量 答案:( 1)水和氧气 ( 2)二氧化碳( 3) B ( 4) D ( 5) BD 试题分析:( 1)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最容易生锈,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水与氧气。 ( 2)由 Cu2(OH)2CO3化学

37、式可以看出铜锈的成分中含有碳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铜生锈还需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参与反应。 ( 3)铝的活动性比铁强,在空气中,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隔绝了铝与氧气的进一步接触,从而阻止了铝的进一步反应,故选 B。 ( 4)加入锌与铁后,由于锌的活动性比铁强, 反应速度较快,质量减轻较快,故指针先向右偏;而最后是由于铁生成的氢气的质量较多,即减轻的多,所以锌的一边质量较大,因此指针又偏向左,故选 D。 ( 5)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由于铁是定量的反应物,故铁的质量会越来越小,直至为 0;硫酸亚铁和氢气是生成物,故随反应的

38、进行,质量会由 0开始不断增大,直到铁完全反应,质量就不再改变;由图可知,图象中表示的物质 Y的量是随硫酸量的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高度时不再增加(此时铁已完全反应),符合氢气和硫酸亚铁的质量变化趋势;而 C溶液的总质量,会硫酸的加入一直增加,故选 BD。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点评:本题围绕金属考查了多个知识点,其中天平问题和图象分析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解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金属的性质,并要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 6分)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 1

39、)化石燃料为不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指煤、石油和 。 ( 2)低碳经济的关键是开发利用新能源。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有 。 填序号 A. 太阳能 B. 核能 C. 风能 D. 氢气 ( 3)下面物质利用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是 。 填序号 ( 4)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如: 2C2H6O+aO2点燃2CO2+2CO+6H2O,其中化学计量数 a值为 ( 5)大量燃煤(含杂质硫、氮等)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填序号 A. 酸雨 B. 臭氧空洞 C. 沙尘暴 D. 温室效应 为了减少污染,在家庭燃烧的蜂窝煤中可以添加熟石灰来吸收硫燃烧生成的SO2,请写出此反应方程式 (提示: 2NaOH

40、+ SO2 = Na2SO3 + H2O )。 答案:( 1)天然气 ( 2) ABCD ( 3) ACD ( 4) 5 ( 5) AD Ca(OH)2 + SO2 =CaSO3 + H2O 试题分析:( 1)化石燃料亦称矿石燃料,它们是古代生物遗体在特定地质条件下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形成的复杂的混合物,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 2)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氢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故选 ABCD。 ( 3)根据有机合成材料的定义和分类分析判断,有机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三种,故选 ACD。 (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

41、类与原子数 目都不变;再结合化学方程式 2C2H6O+aO2点燃 2CO2+2CO+6H2O,可知反应前有:碳原子 4个、氧原子 2+2a个、氢原子 12个;反应后有碳原子 4个、氧原子 12个、氢原子 12个,故 2+2a=12,解得 a=5。 ( 5)大量燃煤(含杂质硫、氮等)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质,其中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而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故选 AD;根据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熟石灰和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SO2=CaSO3+H2O。 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

42、发,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书写化学方程式,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节能环保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计算题 工业上制备铝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2O3= 4Al+3O2,则由 102 g氧化铝制得铝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 g 试题分析:根据氧化铝分解生成铝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得知反应中氧化铝与生成金 属铝间的质量关系,根据这种质量关系,可由氧化铝的质量计算制得铝的质量。 解:设制得铝的质量是 x 2Al2O3= 4Al+3O2 204 108

43、 102g x 解得, x=54g 答 : 制得铝的质量是 54g。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点评:本题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类问题中的简单计算,完整的计算步骤、规范的书写格式,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用 “候氏制碱法 ”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雯同学称取该样品 5.6g加入到盛有 100g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完全 反应后称得烧杯中的溶液质量为 103.4g。求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发生的化学反应 Na2CO3+2HCl=2NaCl+CO2+H2O 可知,该反应有气体的放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烧杯中的

44、物质质量会减少,且减少的质量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再由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100g+5.6g-103.4g=2.2g 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x Na2CO3+2HCl=2NaCl+CO2+H2O 106 44 x 2.2g 解得, x=5.3g 则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94.6% 答: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94.6%。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就要理解和熟记

45、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格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此外还要能够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从而得到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这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探究题 (7分 )请你根据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参与实验室气体制备的研究与实践。实验仪器如下图所示(导管、橡皮塞等未画出): 实验药品:二氧化锰、 5双氧水、大理石、稀盐酸、稀硫酸、高锰酸钾 【比较研究】 请填写下表 制取气体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收集方法和依据 氧气 固体 加热 _集气法 O2不易溶于水 二氧化碳 _ 不需加热 向上排空气法 【实践研究】 ( 1)某同学选用 a、 c、 d、 f、 j等组装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该同

46、学选用的药品是 。 ( 2)下列是该同学部分实验操作,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药品 B先固定试管,后放置酒精灯 C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后加热试管 D实验结束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 ( 3)四位同学根据提供的实验仪器分别设计了下列四套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 他们对设计的装置相互进行了交流评价。其中可能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 ; D装置能够使反应随时停止和发生,其中铜网兜换成铁制的后果是 。 答案:【比较研究】排水 固体和液体 CO2密度比空气大 【实践研究】( 1) KMnO4 ( 2) BCD ( 3) A 制得的二氧化碳中会含有氢气 试题分析:【比较研

47、究】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利用的是固体石灰石与液体稀盐酸之间的反应,所以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和液体;由于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故收集时应采取向上排空气法。 【实践研究】( 1)根据 “选用 a、 c、 d、 f、 j等组装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 ”进行分析,由于仪器中出现了 f酒精灯,可知该同学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为固体加热型,则所使用的药品应为高锰酸钾(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由于仪器中还出现了 j水槽 ,故收集方法采取了排水集气法。 ( 2)根据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分析。 A、制取气体的实验中,要在确定装置不漏气后再加入药品,以防装置因漏气需要更换仪器而造成药品浪费,正确; B、固定仪器时,一般是 “自下而上 ”的原则,如果不考虑酒精灯就随意固定试管,可能会出现试管高度过低而放不下酒精灯的情况,当然也可能出现试管过高酒精灯火焰不能加热到试管的情况,错误; C、由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