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2012学年江苏省常熟市初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如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下列关于它的表述错误的是 A该工程是隋文帝下令开凿的 B开凿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C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 D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 答案: A 中国古代史上实现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秦朝 隋朝 唐朝 元朝 A B C D 答案: B 如图,下列甲、乙、丙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丙图反映的朝代是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答案: D 挽联寄托生者对逝者的哀思,多为对逝者生平事迹的追忆或表达惺惺相惜之情。康熙帝写的一副
2、挽联 “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 A元世祖 B岳飞 C郑成功 D施琅 答案: C 下列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中,配搭正确的是 A康熙帝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B顺治帝 赐予 “班禅额尔德尼 ”封号 C雍正帝 赐予 “达赖喇嘛 ”封号 D乾隆帝 迎接土尔扈特部回归 答案: D 下列四项史实,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A元世祖重视农业生产 “ 开元盛世 ” B南粮北运 元朝开通海运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 苏湖熟,天下足 ” D闭关锁国 清朝逐步落伍 答案: A 如图,反映了我国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的相关史实,这个地区是 A台湾 B海南
3、C新疆 D西藏 答案: D 根据以下提示判断出的著作是 提示一:出自明朝宋应星之手 提示二: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提示三:被译成多国文字,被外国学者称为 “中国 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A黄帝内经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答案: C 如图,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答案: C 清人王鸣盛在称赞一部宋朝人修著的史书时说: “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 ”此书是指 A大唐西域记 B史记 C农桑辑要 D资治通鉴 答案: D 现在我国在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同时,加强对进出口贸易的管理,严格海关报关制度,早在宋朝时期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
4、主要港口所设立的机构是 A都护府 B市舶司 C海关总署 D理藩院 答案: B 东京梦华录记载: “瓦中多有货药、卖卦 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这一材料反映了宋代 A社会分工完成 B市民生活丰富 C民间艺术精湛 D边境贸易繁荣 答案: B 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句话反映的社会现象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 B 宋初采编的百家姓以赵列为首位,据此推断贞观氏族志中列第一的应该是 A唐姓 B李姓 C赵姓 D武姓 答案: B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 “开元盛世 ”。如
5、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 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 越窑的青瓷和邢窑的白瓷随处可见 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 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城市外贸活动频繁 A B C D 答案: D 旧唐书称:武则天 “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 ”(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 答案: B 如图,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从下面的图片和文字介绍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推断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锦,经过练染的熟蚕丝织造的多重多彩丝织物,是丝织
6、品中最高水平的代表。纱,经纬线极纤细,平纹,有均匀的方孔,是丝织品中最纤细、稀疏的品种。绫,质地轻薄,是一经一纬交织成斜纹地、花的单重丝织物。) A唐朝丝织业发达 B丝绸之路推动了东西方贸易 C宋代蜀锦 “号为冠天下 ” D南宋棉纺织业发展迅速 答案: A 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国家统一 B政权并立 C三国鼎立 D和平共处 答案: B 从唐末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诞生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期间发生在辽与北宋之间的故事是 A澶渊之盟 B郾城大捷 C台州九捷 D杯酒释兵权 答案: A 如图,如果你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那么应确定的研究主
7、题是 A宋代国家统一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商业繁荣 D宋代民族融合 答案: C 填空题 明清时期,中国面临外来侵略的威胁。但中华民族坚决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涌现了明朝 抗倭、清朝康熙帝抗击沙俄,取得 之战胜利等事迹。 答案:戚继光 雅克萨 两宋时期,民族政权林立,形成了北宋与辽、 并立,南宋与 对峙的局面。 答案:西夏 金 唐朝时,日本派出大批 来到中国学习唐朝文化;宋朝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 ,加以管理。 答案:遣唐使 市舶司 综合题 不断加强皇权专制是中国古代统治者的不懈追求。 材料一 三省中,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有六部
8、,分管具体政务对房玄龄为尚书左仆射、魏征为门下省的侍中、杜如晦任兵部尚书。 如图 请回答: (1)请推测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个朝代 的制度?( 1分) (2)材料二中的 “锦衣卫 ”是哪一个皇帝统治时期设立的?为了加强统治他还实行了怎样的文化专制措施?( 2分) (3)材料三中的军机处是哪一个朝代设立的?除此之外,该朝代还采取何种措施加强君主专制?( 2分) (4)从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能看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1分) 答案:( 1)唐朝( 1分) ( 2)明太祖(朱元璋)( 1分) 八股取士( 1分) ( 3)清朝;大兴文字狱( 2分) ( 4)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皇权不断强化)
9、( 1分)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 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1)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元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分) (2)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指出材料中所说的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什么制度?( 1分) 探究二 经济篇 (3)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我国古代唐朝历史上最典型的一例,说明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推动经
10、济发展。( 1分) 探究三 文化篇,如图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 ”。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宋朝或元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并举一例这一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2分) 探究四 感悟篇 (5)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1 分) 答案:( 1)元朝:行省制度( 1分) ( 2)科举制( 1分) ( 3)曲辕梨或筒车( 1分) ( 4)宋词或元曲( 1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或火药的广泛运用)( 1分) ( 5)继承前人宝贵经验,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
11、识,勤思多问,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实践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1分) 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理想和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 ” 唐 太宗 材料二 “自古兼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 唐太宗 材料三 如图 请回答: (1)唐朝是古代和谐社会的典范。根据材料一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为体现 “以民为本 ”的思想,他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治国政策?材料一 又体现唐太宗怎样的政策?( 2分) (2)请举一例说明唐朝是怎样
12、体现材料二中的民族政策的。( 1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古代中外友好交往史上举出两个重要事例说明中华民族是 “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 2分)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可借鉴哪些有益的经验?( 1分) 答案:( 1)轻徭薄赋、重视生产( 1分) 重用人才,善于纳谏( 1分) ( 2)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 1分) 八股取士( 1分) ( 3)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任选两个即得 2分) ( 4)以民为本,轻徭薄赋,注意减轻人民负担;重用人才,善于听取各方建议;维护民族团结;坚持和平外交(任写一个即得 1分) 判断题 清朝前期推行闭
13、关锁国政策,朝廷禁止一切海外贸易。 答案:错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答案:对 元朝建立后,民族融合的趋势继续加强,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回族。 答案:对 试题分析:元朝建立后,民族融合的趋势继续加强,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回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回族的形成。 点评:关于回族的形成,学生还要知道,它是蒙古人、波斯人、阿拉伯人、畏兀儿、汉人等长期杂居,互相通婚的基础上形成的。另外关于元朝的史实,学生还要掌握的内容包括:元世祖忽必烈创立行省制度;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专门管理藏族地区事务,标志着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开始于唐朝中后期,至北宋最后完成。 答 案:错 隋唐书法名家辈出,和米芾同时代的颜真卿被认为是继王羲之之后最有成就的书法家。 答案:错 如图是元朝最著名画家赵孟颊的代表作秋郊饮马图。答案:对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