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届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氧 B硅 C铝 D铁 答案: A 试题分析:地壳中元素含量前五位的是:氧、硅、铝、铁、钙。故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选 A。 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点评:识记地壳中元素的含量顺序就可以了。地壳中元素含量前五位的是:氧、硅、铝、铁、钙。 木柴架空燃烧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其原因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 D 试题分析:木柴架空燃烧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其原因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选 D。 考点:燃烧的条件。
2、点评:燃烧的条件有: 1、有可燃物;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樱花节,走进玉渊潭公园,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 说明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答案: A 试题分析:走进公园,闻到花香,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选 A。 考点:微粒的性质。 点评:微粒的性质有: 1、微粒很小; 2、微粒之间有间隔; 3、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中,正确的是 A氧化镁( MgO2) B氧化铝( Al2O3) C氢氧化钙 (CaOH ) D高锰酸钾( K2MnO4) 答案: B 试题分析:氧化镁: M
3、gO;氧化铝: Al2O3;氢氧化钙: 高锰酸钾:K2MnO4。选 B。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 点评:书写化学式要注意原子个数不能随便写,可以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子检验所写化学式的正误。 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食盐 答案: C 试题分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暴露在空气中会吸收水分,质量增大,但不变质;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小;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会吸水潮解,而且会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且质量增加;食盐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不变,也不会变质。选 C。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浓盐酸的性质;氢氧化钠的性质;食盐的性质。 点评:识记各物质性
4、质,据其性质分析其在空气中的变化情况即可。 某同学郊游时不慎被蜜蜂蜇伤,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该同学随身携带的下列物品可以用来涂抹在蜇伤处以减轻疼痛的是 A苹果汁( pH约为 3) B牛奶( pH约为 6.5) C矿泉水( pH约为 7) D肥皂水( pH约为 10) 答案: D 试题分析:酸和碱可以发生中和反应。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可以用碱性物质涂在蜇伤处。肥皂水的 PH约为 10,呈碱性,可以涂在蜇伤处。选 D。 考点: PH;溶液的酸碱性。 点评: PH小于 7的溶液呈酸性;大于 7的溶液呈碱性;等于 7的溶液呈中性。 家庭电路中用作保险丝的金属或合金,除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还一定要具有的性
5、质是 A密度较小 B熔点较低 C硬度较小 D美丽的光泽 答案: B 试题分析:家庭电路中使用作保险丝的目的是在电路中电流过大的时候熔断,以切断电源,保护电路安全。故保险丝除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还一定要具有熔点较低的性质。选 B。 考点:保险丝;合金。 点评:保险丝是一种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熔点较低。 用一种试剂一次就能将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来的是 A无色酚酞溶液 B二氧化碳气体 C碳酸钠溶液 D氯化钠溶液 答案: C 试题分析: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都是碱性的,滴加酚酞后都显红色,无法区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和稀盐酸不反应,也没有明显
6、现象,无法区分;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可以区分;氯化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都不反应,无法区分。选 C。 考点:物质的鉴别。 点评:鉴别物质要根据不同的反应现象来区分,若有相同现象,则无法区分。 下表中,除去物质中所含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aCl溶液 NaOH 加入稀盐酸至 pH等于 7 B Cu粉 Fe 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C 2气体 H2O 将气体通过浓硫酸 D CaO 粉末 CaCO3 加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答案: D 试题分析: NaCl与盐酸不反应, N
7、aOH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加入稀盐酸至 pH等于 7,则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可以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氢氧化钠; Cu与稀盐酸不反应,而 Fe可以,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可以将 Fe全部反应掉,过滤可以得到 Cu 粉;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可以用浓硫酸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 CaO 与水会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不溶于水,若在 CaO 和碳酸钙粉末中加水,则 CaO 将被反应掉,达不到除去碳酸钙的目的。选 D。 考点:除杂。 点评:除杂是常考的内容;除杂时要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合理的实验除去杂质,并要保证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更不能将主要物质除去。 现有盐酸和 CaC
8、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 X,溶液的 pH随滴入 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则 X是 A水 B稀盐酸 C碳酸钠溶液 D澄清石灰水 答案: C 试题分析:盐酸和 CaCl2的混合溶液呈酸性,若加入水,则溶液的 PH将升高,但不会超过 7;若加入稀盐酸,则溶液的 PH将变小,呈下降趋势;若加入碳酸钠溶液,则碳酸钠先和盐酸反应,溶液 PH 变大,当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完以后,碳酸钠将与氯化钙反应,此时溶液 PH不变,当氯化钙被反应掉以后,碳酸钠过量,溶液 PH将增大,超过 7;若加入澄清石灰水,则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溶液 PH变大,一旦盐酸被反应完,则氢氧化钙过量,溶液的 PH将立刻大
9、于 7,并不断变大。选 C。 考点:化学反应中的 PH变化图像。 点评:解 答本题时,要注意讨论加入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和溶液 PH的变化趋势。 近年来有人提出了利用海水 (含氯化钠 )处理含二氧化硫的废气,该方法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SO2 B图中反应 属于分解反应 C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从海水中最终得到 “NaCl(产品 )”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题中反应流程可知,二氧化硫可用于第二步反应中,与氢氧化钠反应,故 SO2可循环利用;电解食盐水,化学方程式为 2NaCl+2H2O2NaOH+Cl2+H2,不符合分解反应 “一变多
10、 ”的特征,不是分解反应;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 +4价,亚硫酸钠中的硫元素也是 +4价,化合价没有变化;从海水中最终得到 “NaCl(产品 )”的过程中经历了四个化学变化才得到氯化钠,不是物理变化。选 A。 考点:电解食盐水;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类型;化合价;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其中写出电解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是个关键。 向 CuCl2和 Fe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滤液中一定 含有 MgCl2、 FeCl2、 CuCl2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 ,一定不含铁和镁 滤出的固体
11、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 滤液中一定含有 MgCl2和 FeCl2,可能含有 CuCl2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可知镁比铁活泼,铁比铜活泼,所以加入镁粉后,镁粉首先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置换出单质铜,如果镁粉足量,则镁粉继续和氯化亚铁反应置换出铁。但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说明镁少量,没有和氯化亚铁反应,滤出的固体中没有镁和铁,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 ,一定不含铁和镁、 滤液中一定含有 MgCl2和FeCl2,可能含有 CuCl2的说法正确。选 C。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数量关系。 点评: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
12、推知镁粉先与氯化铜反应,后与氯化亚铁反应,由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推知镁粉少量,且无法确定镁粉与氯化铜的反应是否完全。 能用于鉴别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最简便的方法是 A闻气味 B加入澄清石灰水 C用燃着的木条 D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答案: C 试题分析: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闻气味无法区分;空气中虽然有二氧化碳,但含量很少,加入澄清石灰水或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空气和氧气中都不会有明显现象,故不能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若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则燃烧正常的是空气,火焰熄灭的二氧化碳,燃烧更旺的是氧气。选 C。 考点:物质的鉴别。 点评:根据空气、
13、二氧化碳和氧气的不同性质来设计实验,根据不同的实验现象来区分即可。 Ca(ClO)2是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 Ca(ClO)2中 Cl的化合价为 A -1 B +1 C +5 D +7 答案: B 试题分析:设, Ca(ClO)2中 Cl的化合价为 X。( +2) +X+( -2) =0, X=+1。选 B。 考点:化合价及其计算。 点评: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氢气 D甲烷 答案: B 试题分析: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含有 78%的氮气、 21%氧气、 0.03%的二氧化碳、 0.94%的稀有气体、 0.03%的其他气体和杂质。含量最多
14、的是氮气。选 B。 考点:空气的组成。 点评:识记空气的组成即可,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含有 78%的氮气、 21%氧气、 0.03%的二氧化碳、 0.94%的稀有气体、 0.03%的其他气体和杂质。 下列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铁丝弯曲 C木柴燃烧 D玻璃破碎 答案: C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冰雪融化、铁丝弯曲、玻璃破碎都是物质状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而木柴燃烧是化学变化。选 C。 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点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下列图示所表示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
15、纯净物是由一种 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苏打水、酱油、牛奶都是混合物;氮气是纯净物。选 D。 考点:纯净物与混合物。 点评: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成分单一;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成分复杂。 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俗称是 A食盐 B苛性钠 C烧碱 D纯碱 答案: D 试题分析:碳酸钠的俗称是纯碱;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苛性钠和烧碱都是氢氧化钠的俗称。选 D。 考点: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的俗称。 点评:识记内容,难度不大,注意:纯碱不是碱,是盐。 下图中的符号表示 2个氢原子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两个氢原子表示为: 2H。 表示氢气或者一个氢分子; 2 表示两个氢
16、分子; 表示两个氢离子。选 C。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点评: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离子则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上适当的数字和电性符号;分子用化学式表示。若表示几个原子、分子或者离子,则在其符号前面加上适当的数字。 与元素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的是原子的 A中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 D 试题分析:原子中,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选 D。 考点:原子的构成;元素的化学性质。 点评:原子中,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核电核数。原子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选择题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
17、木炭 B铁丝 C氢气 D红磷 答案: D 试题分析: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氢气在氧气中安静的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选 D。 考点:木炭、铁丝、氢气、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点评:识记这些化学反应的现象,对我们以后解答推断题很有帮助。 某农田的蔬菜生长迟缓,需要施用氮肥。下列属于氮肥的是 A K2SO4 B Ca3(PO4)2 C NH4Cl D KH2PO4 答案: C 试题分析: K2SO4中含有 K,是钾肥, Ca3(P
18、O4)2中含有 P,是磷肥, NH4Cl含有N,是氮肥, KH2PO4中含有 K 和 P,是复合肥。选 C。 考点:化学肥料。 点评:含 N 的是氮肥,含 P的是磷肥,含 K 的是钾肥,若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肥料就叫复合 肥。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量取液体 C点燃酒精灯 D滴加液体 答案: D 试题分析:倾倒液体,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挨着,标签对着手心,瓶塞倒放;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悬于试管上方,不可伸入试管内,不可接触试管。选 D。 考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点评:只有按照正确的方法做实验,才能保
19、证实验的成功与安全。 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冰水 B泥水 C豆浆 D糖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冰水是纯净物;泥水、豆浆都不是溶液,糖水才是均一稳定的溶液。选 D。 考点:溶液的特征。 点评: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以此来判断溶液。 日常生活中的 “碘盐 ”、 “含氟牙膏 ”等生活用品中的 “碘 ”、 “氟 ”指的是 A元素 B原子 C离子 D单质 答案: A 试题分析:单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碘盐 ”、 “含氟牙膏 ”等生活用品中的 “碘 ”、 “氟 ”指的是元素。 选 A。 考点:元素、原子、离子与单质。 点评: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
20、一类原子的总称。 填空题 ( 5分)目前,我们国家的能源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开发利用新能源就显得格外重要。 ( 1)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 ( 2)利用新能源发电的类型有潮汐能发电、地热能发电、 等(举出 1例即可)。 ( 3)氢气被誉为 “最清洁的燃料 “,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 “美名 ”得来的原因 。 ( 4)氘的核能开发,被认为是解决未来世界能源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氘和氢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称之为重氢,常用 D来表示,其原子核内有一个中子,由氘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称为重水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数字序号)。 氘和氢属于同种元素 重水的化学
21、式为 2 重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8 答案:( 1)天然气 ( 2)太阳能发电、氢能发电等 ( 3) 2H2 + O2 2H2O ( 4) ( 2分)错答、漏答均为 0分。 试题分析:( 1)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 2)利用新能源发电的类型有潮汐能发电、地热能发电、太阳能发电、氢能发电等。 ( 3)氢气被誉为 “最清洁的燃料 ”,是因为氢气燃烧后只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 + O2 2H2O 。 ( 4)氘和氢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故有 氘 和氢属于同种元素; D与 H具有相同的核电核数,只是中子数不同而已,故重水的化学式为 2, D原子核内有一个中子,其相对原
22、子质量为 2,故重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22+16=20。填 。 考点:化石燃料;新能源;化学方程式;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点评:氘和氢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属于同种元素; D原子核内有一个中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 2。 ( 5分)水及溶液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 1)在下图所示水的电解实验中 ,试管 2中得到的气体是 ;活性炭净水器主要利用活性炭具有 。 ( 2)根据下图 回答问题。 图为硫酸钠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图。 40 时硫酸钠的溶解度是 ; 50 时氯化铵的溶解度 (填 “大于 ”、 “等于 ”或 “小于 ”) 50 硫酸钠的溶解度。 如图 2所示,将水滴入到盛
23、有物质 X的小试管中,可观察到大烧杯中有固体析出,则物质 X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 A生石灰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D干冰 答案:( 1)氧气 吸附性 ( 2) 50g;小于 A B 试题分析:( 1)电解水时,电源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 1: 2, A图中试管 2中得到的气体是氧气;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活性炭净水器主要利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 2)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由图硫酸钠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 40 时硫酸钠的溶解度是 50g;50 时氯化铵的溶解度(约 40g),小于 50 硫酸钠的溶解度(约 46g)。 40 后,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
24、度升高而减小,将水滴入到盛有物质 X的小试管中,可观察到大烧杯中 60 的硫酸钠饱和溶液中有固体析出,说明此时溶液温度升高,硫酸钠结晶析出,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钠溶于水,也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 升高。选 AB。 考点:电解水;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化学反应和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点评: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钠溶于水,也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尽管两者温度都升高,但本质不同。生石灰与水反应是化学变化,氢氧化钠溶于水是物理变化。 ( 6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 1)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
25、字母序号,下同);富含维生素的是 。 A鱼 香蕉 白菜 花生油 ( 2)在钢铁制品表面涂油漆,可防止生锈,其原理是 ;生锈的铁制品可用稀盐酸清洗除锈,其反应方程式为 。 ( 3)电动自行车以其 “轻便、环保 ”的特点,备受人们青睐。 下列自行车各部位所使用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不锈钢车圈 B塑料车筐 C橡胶轮胎 D玻璃返光镜 自行车常用的铅蓄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的化学电源,铅蓄电池中的电解液常用30% 50%的稀硫酸。若用 98%的浓硫酸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40%的稀硫酸490g,需浓硫酸的质量是 _g。 答案:( 1) A BC ( 2)防止与空气、水接触 Fe2O3 + 6HCl
26、 2FeCl3 + 3H2O ( 3) BC 200 试题分析:( 1)鱼中富含蛋白质,香蕉和白菜中富含维生素。 ( 2)在钢铁制品表面涂油漆,可防止生锈,其原理是防止铁与空气、水接触;用盐酸除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 3) 自行车的塑料车筐和橡胶轮胎所使用的材料是塑料和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设:若用 98%的浓硫酸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40%的稀硫酸 490g,需浓硫酸的质量是 Xg。则 49040%=X 98%, X=200g。 考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钢铁防锈与除锈;化学方程式;合成材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稀释浓溶液。 点评:浓溶
27、液稀释成稀溶液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不变。 计算题 ( 3分)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制金属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2O3 4Al +3O2。 如果制得 54g铝,计算需要电解氧化铝的质量。 答案: g 试题分析:找出相关数据带入化学方程式计算即可。 解:设需要电解氧化铝的质量为 x 2Al2O3 4Al + 3O2 204 108 X 54 g x=102g 答:如果制得 54g铝,计算需要电解 102g氧化铝。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注意解题的步骤:设、写、找、列、解、答。 ( 3分)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钠粉末溶于 400g水中配制成溶液,取 1/4该溶液
28、,向其中加入 20的氯化钙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反应方程式为 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所得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碳酸钠粉末的总质量及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 .8g 11.0% 试题分析:取 1/4该溶液带入计算, 则碳酸钠的总质量应为此溶液中碳酸钠的 4倍。根据沉淀物(碳酸钙)的质量 20g,即可计算出碳酸钠、氯化钙、氯化钠的质量。 解设:取出的 溶液中所含 Na2CO3质量为 x,所加 CaCl2溶液中 CaCl2质量为 y,生成的 NaCl质量为 z Na2CO3 + CaCl2 CaCO3 + 2
29、NaCl 106 111 100 117 x y 20g z = x=21.2g = y=22.2g = z=23.4g 碳酸钠粉末的总质量为: 21.2g4=84.8g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 量分数为: 答:碳酸钠粉末的总质量为 84.8g;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1.0%。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化学反应中的数量关系图像。 点评:要解答此题,首先要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由图像可知,该溶液与氯化钙反应最终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质量是 20g;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注意解题的步骤:设、写、找、列、解、答。 探究题 ( 6分)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同学设
30、计出下图所示装置,并进行白磷燃烧实验。 ( 1)图中标 “ ”的仪器名称是 。 ( 2)图 A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氧气的收集方法是 或 。 ( 3)当烧杯内的水受热,温度计显示 30 时,打开图中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和活塞,在图中盛有水的试管中有气泡均匀逸出,白磷未燃烧,白磷未燃烧的原因是 。 ( 4)随着水温升高,温度计显示 40 时,再次打开活塞,白磷在水里燃烧。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1)酒精灯 ( 2) 2H2O2 MnO22H2O + O2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 3)温度未达到着火点 ( 4) 4P + 5O2 2P2O5 (条件写加热给分) 试
31、题分析:( 1)图 中标 “ ”的仪器名称是酒精灯。 ( 2)图 A是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MnO22H2O + O2 ;因为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氧气。 ( 3)当烧杯内的水受热,温度计显示 30 时,打开图中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和活塞,在图中盛有水的试管中有气泡均匀逸出,白磷未燃烧,白磷未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 4)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P + 5O2 2P2O5 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燃烧的条件。 点评:燃烧发生的条件有: 1、有可燃物;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2、 3、温度到达可燃物的着火点。 ( 7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仪器的固定装置已经省略) ( 1) A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实验开始后,关闭 K2、打开 K1,可观察到 B中现象为 ; C中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待蜡烛熄灭后,铁片上的棉花剧烈燃烧起来,由此可得到的推论是 。 ( 3) 实验开始后,关闭 K1和 K3,打开 K2,观察 E中现象,然后打开 K3,再观察 E中现象,其不同之处是 ,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为 。 答案:( 1)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
33、2)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并放出热量。 ( 3)关闭 K3 时 E中无现象,打开 K3 时 E中溶液变浑浊。 2NaOH + CO2 Na2CO3 + H2O Ca(OH)2 + CO2 CaCO3 + H2O ( 2分)写出 1个给 1分。 试题分析:( 1) A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 2)实验开始后,关闭 K2、打开 K1,可观察到 B 中现象为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中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二氧化碳本身
34、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待蜡烛熄灭后,铁片上的棉花剧烈燃烧起来,由此可得到的推论是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并放出热量。 ( 3) 实验开始后,关闭 K1和 K3,打开 K2,因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浓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观察 E中现象时没有明显现象;然后打开 K3,则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再观察 E中现象,可以 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为 2NaOH + CO2 Na2CO3 + H2O 和 Ca(OH)2 + CO2 CaCO3 + H2O。 考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化学方程式;二氧化碳的性质;化学反应中的现象。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中
35、图示的意思,按照图示顺序来分析各个步骤的反应现象和本质。 ( 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食品保鲜袋进行了如下研究。 【研究课题】食品保鲜袋的元素组成。 【查阅资料】碱石灰是由 NaOH 和 CaO 组成的吸湿剂;无水硫酸铜可作吸水剂,且吸水后由白色变为蓝色。 【提出猜想】保鲜袋可能由 “碳、氢、氧 ”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 【实验设计】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利用燃烧法测定保鲜袋的元素组成。 【实验步骤】 ( 1)按上图图示连接好仪器。 (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3)按图示装好药品和 1.4g剪碎的保鲜袋样品,除 D、 E、 F外将仪器按原图组装。 ( 4)向 A中缓慢注水一段时
36、间后,将已称重的 D、 E两干燥管和未称重的 F干燥管接到 C的尾端。 ( 5)点燃 C处的酒精灯,直至保鲜袋子碎片完全燃烧。 ( 6)熄灭酒精灯并继续向 A中注水一段时间。 ( 7)分别对 D、 E进行第 2次称重 。 【实验分析】 ( 1) B处的浓硫酸的作用是 。 F处干燥管的作用是 。 ( 2)在点燃酒精灯前,要向 A中缓慢注水一段时间是为了 。 ( 3)熄灭酒精灯后继续向 A中注水一段时间是为了 。 【实验结论】第 1 次对 D、 E 称重质量分别为(此处缺少数据);第 2 次对 D、E称重质量分别为(此处缺少数据),则该食品保鲜袋的元素组成为 。(本小题无法解答) 答案: 【实验分
37、析】 ( 1)吸收水分。 防止空气中的水分和 CO2进入 E装置。 ( 2)排出玻璃管 C中的空气;将足量的氧气充入到 C装置中,确保样品完全燃烧。 ( 3)使 C中的水蒸气及 CO2气体完全被 D、 E装置吸收。 【实验结论】碳元素和氢元素。( 2分) 试题分析: 1、【实验分析】 ( 1) B处的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氧气中的水分。 F处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分和 CO2进入 E装置,影响实验结果。 ( 2)在点燃酒精灯前,要向 A中缓慢注水一段时间是为了排出玻璃管 C中的空气;将足量的氧气充入到 C装置中,确保样品完全燃烧。 ( 3)熄灭酒精灯后继续向 A中注水一段时间是为了将 C中的
38、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全部排出,使 C中的水蒸气及 CO2气体完全被 D、 E装置吸收。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与用途;碱石灰的用途;无 水硫酸铜的性质与用途;实验设计与探究。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组成的能力,了解浓硫酸、无水硫酸铜、碱石灰等的性质与用途是解题的关键。 推断题 ( 7分)请根据下面的两个流程图回答问题,部分生成物已略去,未知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 1)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若 A为气体氧化物,与溶液甲和溶液乙反应均生成盐和水。则 A的化学式为 ;取溶液 D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 D中溶质为 (写化学式); 反应的化学方
39、程式为 。 ( 3)若 A为金属单质,溶液甲为稀硫酸、溶液 乙为硫酸铜溶液。则 A的化学式为 ;向溶液 D中加入过量的金属锌,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 答案:( 1) CH4 + H2O 3H2 + CO ( 2) CO2 Ca(OH)2、 NaOH Na2CO3 + Ca(OH)2 CaCO3+ 2NaOH (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 3) Fe Zn + H2SO4 ZnSO4 + H2 Zn + FeSO4 Fe + ZnSO4 Zn + CuSO4 ZnSO4 + Cu( 2分)写出 2个给 1分,写出 3个给 2分。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 ( 1) 反应是 CH4 和 H2O 反应
40、,其化学方程式为 CH4 + H2O 3H2 + CO; ( 2)若 A为气体氧化物,与溶液甲和溶液乙反应均生成盐和水。则 A是二氧化碳,它的化学式为 CO2;取溶液 D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 D中溶质为氢氧化钙,化学式为 Ca(OH)2; 的反应是前两步反应生成的碳酸钠和反应中剩余的氢氧化钙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 Ca(OH)2 CaCO3+ 2NaOH ( 3)若 A为金属单质,溶液甲为稀硫酸、溶液乙为硫酸铜溶液。则 A是铁,其化学式为 Fe;发生的反应有: Fe+ H2SO4 FeSO4 + H2; Fe + CuSO4 FeSO4 + C
41、u。溶液 D为 FeSO4溶液,向溶液 D中加入过量的金属锌,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Zn + CuSO4 ZnSO4 + Cu。 考点:物质推断;化学方程式;二氧化碳的性质;盐和碱的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置换反应。 点评:解答推断题的关键是找到突破口,并根据题中信息展开知识联想,题中的铁矿石是个很关键的信息点。 信息分析题 ( 7分)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 1)樟脑是一种白色晶体,可以散发出特殊气味,使衣物免受虫蛀。樟脑的化学式为 C10H16O,樟脑的组成元素有 种,其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 2)可溶性酸、碱、盐在水中可解离出阴阳离子,我们现阶
42、段所学的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就是酸、碱、盐解离出的一些阴、阳离子相互结合生成难解离的水、气体或沉淀,根据下列溶解性表及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部分碱和盐的溶解性表( 20 ) 阳离子 阴离子 Na+ K+ Ba2+ OH 溶 溶 溶 SO42- 溶 溶 不 CO32- 溶 溶 不 如上图所示, HCl在水中会解离出 H+和 Cl-, 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 Na+和OH-,以此类推 H2SO4在水中会解离出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 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写出化学方程式 ,判断反应前后溶液中数目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填粒子符号)。 根据溶解性表及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判断,将 “硫酸、
43、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钾 ”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能发生的反应有 个。 答案:( 1) 3 1:1 ( 2) H+、 SO42- HCl + NaOH NaCl + H2O H+、 OH-、 H2O 4( 2分) 试题分析:( 1)由樟脑的化学式为C10H16O 可知,樟脑的组成元素有 C、H、 O 三种,其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16: 161=1: 1。 ( 2) H2SO4在水中会解离出的离子是H+、 SO42-; 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可知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Cl + NaOH NaCl + H2O;由图示可知,判断反应前后溶液中数目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H+、OH-、 H2O; 复分解反应要能发生,需要生成难解离的水、气体或沉淀。根据溶解性表及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判断,将 “硫酸、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钾 ”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能发生的反应有硫酸和氯化钡、硫酸和氢氧化钠、硫酸和碳酸钾、氯化钡和碳酸钾四个。 考点:化学式的意义;物质的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电离与离子符号;化学方程式;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点评: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要有水、气体或沉淀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生成,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