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1 ,大小:156.65KB ,
资源ID:302816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0281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1届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 (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rimleave22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1届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 (带解析).doc

1、2011届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 (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瓷碗破碎 B食物腐烂变质 C石蜡熔化 D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答案: B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A、瓷碗破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食物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石蜡熔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B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

2、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学习化学能让我们更好的认识生活和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香烟烟气中含有尼古丁等有毒物质,吸烟有害健康 B食用经甲醛水溶液浸泡过的水产品对人体有益 C绿色食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D天然物质都无毒无害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已有化学常识分析判断。 A、香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害,正确; B、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之失去生理功能,不能食用,错误; C、任何物质中都含有化学物质,不过有天然与合成之分,错误; D、天然物质中有的也有毒,如毒蛇喷出的毒液,错误。故选 A 考点:烟的危害性及防治,

3、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之一,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领会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化学过程中需要 经常做实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味 B倾倒液体 C取粉末 D过滤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A、闻气味时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要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故 A不正确; B、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试剂瓶口要紧靠试管口,标签要向着手心慢慢倾倒,故 B中操作正确; C、不能用手直接接触

4、药品,故 C不正确; D、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液体不能直接倒入漏斗内,故 D不正确。故选 B 考点:嗅闻气体的方法,液体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下表是人体几种重要体液的正常 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体液 唾液 胃液 血液 胆汁 正常 pH范围 6.6 7. 1 0.9 1.5 7.357.45 7.1 7.3 A唾液 B胃液 C血液 D胆汁 答案: B 试题分析:稀溶液的酸碱性常用 pH表示, pH=7,溶液显中性; pH 7,溶液显酸性,且 pH 越小,酸

5、性越强; pH 7,溶液显碱性,且 pH 越大,碱性越强;从表中可以看出,唾液、胃液显酸性,且胃液的 pH唾液的 pH,故胃液酸性强。故选 B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 pH值的关系 点评:熟练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 pH 的关系,解题时要注意 pH的范围是 0 14,中性是 7,越大碱性越强,越小酸性越强。 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4Al + 3O2 2Al2O3 B Zn + H2SO4 ZnSO4 + H2 C CaCO3 高温 CaO + CO2 D C2H5OH+3O2 点燃 2CO2 + 3H2O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解反应是化学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之一,是指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

6、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可简单概括为 “一变多 ”,其反应的基本形式为:AB+C。 A、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是化合反应,错误; B、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与化合物,是置换反应,错误; C、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正确; D、物质的燃烧反应,是氧化反应,但不属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错误。故选 C 考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分解反应概念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反应的类型做出正确的判断。 小明同学对所 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物质的分类 B.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合成橡胶、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 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多

7、种元素 保护空气要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 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 保护金属资源只能通过防止金属腐蚀实现 C.“低碳经济 ”的措施 D.用 “化学 ”眼光分析 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 铝不易生锈是因为铝不易与氧气反应 湿衣服晾干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不能用铁桶盛装稀硫酸是因为二者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 C 试题分析: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A、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错误; B、防止金属腐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寻找金属代用品都可以保护金属资源,错误; C、三种措施都有助于实现 “低碳

8、经济 ”,正确; D、铝和空气中的氧气易反应,但生成的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能阻止铝的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不易生锈,而不是因为铝不易与氧气反应;湿衣服能晾干,是因为水分子不断运动,最终跑到空气中去了,错误。故选 C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 环境的影响,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资源的保护,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白色污染与防治 点评:此类题难度一般,但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储备;此题适合用排除法来解答,只要选项中有明显的错误说法,可排除该选项。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物质 所

9、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气体 CO2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B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C CaO 固体 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D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足量锌粒,充分反应,过滤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提供的物质的性质分析判断。 A、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一氧化碳不可以,所以可以使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经干燥后能得到纯净的一氧化碳,正确; B、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可以与稀盐酸反应,所以不能用稀盐酸除去氢氧化钠中混有的碳酸钠,错误; C、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加水后,会使原有物质变质

10、,所以不能用水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错误;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锌排在铁和铜的前面,可以把铁和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加入足量的锌粒,硫酸亚铁和硫酸铜这两种物质都将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不能用锌除去硫酸亚铁中的硫酸铜,错误。故选 A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除杂的时候要注意,所选的除杂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有物质发生反应,反应后不能引人新的杂质。 通过下图所示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甲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可以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 低 B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

11、,又可以说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C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丁实验可以说明氧气能助燃 答案: C 试题分析:观察图示实验的装置及所使用药品,分析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实验能说明的问题,判断通过该实验所得到结论是否正确。 A、该实验中铜片上白磷燃烧而水中白磷未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铜上红磷未燃烧而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且白磷着火点较低;该实验既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正确; B、该实验可观察到只有 A烧杯内的酚酞变红,能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同时也表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正确; C、该实验中观察到塑料瓶会变瘪,可判断二

12、氧化碳能溶于水或与水发生了反应;但不能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更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不正确; D、该实验可观察到伸入氧气瓶中的带火星木条复燃,可以说明氧气能助燃,正确。故选 C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分析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再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能否达到实验目 的。 下图形象的表示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B该反应的生成物都属于氧化物 C参加反应的 A、 B、 C各原子的个数比为 1 2 2 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

13、种类和数目一定改变 答案: A 试题分析:据图可知,反应前的五个分子为两种物质的分子,其中一种为 2个B原子构成的 B2分子共有三个,另一种为 1个 A原子与 1个 C原子构成的 AC分子共二个;反应后的五个分子为三种物质的分子,其中一种为 2个 B原子构成的 B2分子共有二个,另一种为 2个 C原子构成的 C2分子共一个,还有一种为 1个 A原子与 1个 B原子构成的 AB分子共二个。由此可推测此反应为B2+2AC=2AB+C2。 A、根据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可知,该反应为 B2单质与 AC 化合物反应生成 C2单质和 AB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特点,故 A正确; B、根据反应后的分子种类可知,生

14、成物 C2为单质,故 B不正确; C、根据反应的表达式可知,参加反应的 A、 B、 C各原子的个数比为 2: 2:2=1: 1: 1,而不是 1: 2: 2,故 C不正确; D、根据反应的表达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了,但分子数目却没有改变,故 D不正确。故选 A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反应类型的判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且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分子。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检测考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的意识和能力。 已知 CaCl2和 Na2CO3

15、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下列所示的图象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 A常温下向 pH=13的 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 C将 60 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加热蒸发水分至有白色晶体析出 D将足量的金属镁片和锌片分别和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具体变化时的物质量的关系,结合图像分析判断。 A、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碱性减弱, pH随之变小,但 pH不可能小于 7,错误; B、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盐酸和氯化钙都能与碳酸钠反应,分别生成气体和沉淀,但生成的沉淀会与盐酸反应,故开始时无沉淀出现,错误; C、若恒温蒸发饱和硝酸钾溶液,

16、随着溶剂的蒸发,会有溶质析出,故溶液始终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但若升高温度蒸发水分,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开始蒸发水分时,应无晶体析出,则溶质质量分数会增大,错误; D、足量的镁和锌分别与硫酸反应时,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并且因为镁比锌活泼,所以反应的速率快,正确。故选 D 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是化学反应中定量关系和图象相结合的题型,题目难度较大;要准确解答此类题,关键要对化学反应知识熟练,并能结合图象的数学意义,综合考虑;图 象的意义要抓住三点: 抓图象的起点, 抓图象的终点, 抓图象的变化过程。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

17、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反应后,甲的 “待测 ”值应为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 (g) 4 1 42 10 反应后质量 (g) 待测 20 6 31 A 10 B 8 C 4 D 0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反应前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和与反应后乙、丙、丁三种物质的质量和的差值,即 “待测 ”的值;故反应后甲的 “待测 ”值 =( 4+1+42+10) -( 20+6+31) =0。故选 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数目没有增减,因此,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18、 在配制溶液时,小红同学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 10g氯化钠,充分搅动后完全溶解,得到了质量分数为 20%的氯化钠溶液 100g。则原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约为 A 9% B 11% C 15% D 18% 答案: B 试题分析: 100g 20%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量 =100g20%=20g,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20g-10g=10g,溶液的质量 =100g-10g=90g,则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11%,故选 B 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点评:此题是一道溶质质量分数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找到原来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 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A水 B食盐水 C牛

19、奶 D泥水 答案: B 试题分析: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A、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故不是溶液; B、食盐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C、牛奶属于混合物,但是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不属于溶液; D、泥水属于混合物,但是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不是溶液。故选 B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溶液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下列物质露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减少的是 A烧碱固体 B浓盐酸 C浓硫酸 D生铁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质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质量减小的原因在

20、于其具有挥发性。 A、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而潮解,同时还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而变质,使质量增加,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溶质氯化氢气体,而导致质量减小,正确;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在空气中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而使质量增加,错误; D、生铁露置在潮湿的空气中,易与氧气和水反应而生锈,质量会增加,错误。故选 B 考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点评:理解和熟记常见酸碱盐的正确存储方法和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对于易挥发的酸(浓盐酸和浓硝酸)和易吸水的酸(浓硫酸)都要密闭保存;由于常见的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会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所以

21、也要密闭保存。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B空气中按体积计算氧气占 78% C空气中按体积计算氮气占 21% D空气中按体积计算二氧化碳占 1% 答案: A 试题分析: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和水等多种物质组成的,是一种混合物;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 0.03%,故 B、 C、 D均不正确。故选 A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组成,熟记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是 解题的关键。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硅 B铁 C氧 D

22、铝 答案: C 试题分析: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故选 C 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点评:熟练掌握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排序,并能灵活运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CO B CO2 C O2 D H2SO4 答案: B 试题分析: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 CO由一种元素组成,是单质,所以错误; B、 CO2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正确; C、 O2由一种元素组成,是单质,所以错误; D、 H2SO4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所以错误。故选

23、B 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点评:透彻理解有关概念,明确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加碘食盐中的 “碘 ”是指 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食品、药品、营养品等物质中的 “碘、铁、钙 ”等,它们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物质中的,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故都是指元素,而且通常 会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它们。故选 D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点评: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或事实,错误的是 A

24、一滴水中大约有 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 B石油气加压后可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C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湿衣服晾在太阳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 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微粒之间存在间隔, 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 A、一滴水中大约有 1.6l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正确; B、石油气加压后可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且随气压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正确; C、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说明分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正确; D、湿衣服晾在太阳下干得

25、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正确。故选 C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的特征,不仅要学会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还要能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会总结分子的特征。 高铁酸钠 (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水处理剂,它除了具有优异的漂白、杀菌作用以外,还能迅速去除淤泥中的臭味物质。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A +2 B +3 C +4 D +6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 Na2FeO4中, Na元素的化合价为 +1价, O 元素的化合价为 -2价,设该物质中 Fe元素的化合价为 x价,根据高铁酸钠的化学式和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的原

26、则,则有( +1) 2+x+( -2) 4=0,解得 x=+6。故选D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学生应注意对有用信息的抽取,正确利用化学式和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结合化合价的计算原则 “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来计算。 下列做法安全的是 A油锅着火用水浇灭 B进入闲置的地窖前先进行灯火实验 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夜间发现家中煤气泄露,立即开灯查明泄露原因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安全常识进行分析判断。 A、由于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故油总在水的上面,水无 法起到隔绝空气的目的,所以不能用水灭火,错误; B、闲置的地窖中会储存大

27、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影响人的正常呼吸,甚至引起窒息,故应先进行灯火实验,正确; C、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打开门窗会促进空气流通,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从而会使燃烧的更旺,所以开窗的做法是错误的; D、煤气是易燃易爆物,接触明火或电火花等,有可能会爆炸,故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而开灯则会产生电火花,有可能会引起爆炸,错误。故选 B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二氧化碳的性质,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 点评:关注生命 安全是当今社会的热点,也是化学考查的重点,所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相关方面的知识,并能学会处理常见意外事故的方法技巧。 右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氮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14 B.碳元素只能形成一种氧化物 C.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00 D.C、 N、 O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2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小格提供的信息分析。 A、氮原子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 =7,故 A说法错误; B、碳元素形成的氧化物有 CO、 CO2等,故 B说法错误; C、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00,故 C说法正确; D、同一周期的原子的原子序数从左到右依次递增,故 D说法错误。故选 C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要理解元素周期表的规律,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并能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及周期律进行

29、分析解题。 将浑浊的河水用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A沉淀 B消毒 C吸附 D蒸馏 答案: C 试题分析:小卵石、石英砂、膨松棉等物质能够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故选 C 考点:水的净化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净化水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钳子将铁丝剪断,有部分铁原子被剪成两半 B “真金不怕火炼 ”,说明金的熔点高,高温不熔化 C “没有金刚钻 别揽瓷器活 ”,说明金刚石化学性质稳定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物质

30、的构成和性质分析判断。 A、铁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用钳子将铁丝剪断是物理变化,铁原子不会被破坏,错误; B、 “真金不怕火炼 ”是指金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不必担 心会氧化变色,错误; C、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是指金刚石的硬度非常大,错误;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正确。故选 D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金属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性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储备。 以下几种常见的化学肥料中,属于钾肥的是 A K2SO4 B CO

31、(NH2)2 C Ca3(PO4)2 D NH4H2PO4 答案: A 试题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A、 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正确; B、 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C、 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 D、 NH4H2PO4中含有氮、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错误。故选 A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种或哪几种营养元素,然后再根 据化

32、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填空题 ( 4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a 。 (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 (填序号)。 ( 3)若用右图装置按箭头所示的流向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请将集气瓶内的导管补画完整。 答案:( 1)试管 ( 2) CaCO3+2HCl=CaCl2+CO2+H2O B、 C ( 3) 试题分析:( 1)熟悉常见仪器,了解名称,图中 a是试管。 ( 2)实验室用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

33、2+CO2+H2O;制取气体的装置分为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发生装置需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需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与空气的大小。由于使用的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故发生装置可选 B 装置;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够溶于水,所以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用 C装置来收集。 ( 3)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所以在用图中的装置来收集时,二氧化碳应该从短管进,把空气从长管排出 。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点评: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两套发生装置,能够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能够根据气体的密度和

34、水溶性来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是解此类题的关键。 ( 5分)如右图为 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交点 n的含义为 。 比较 a和 b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当温度在 t1和 t2之间时,溶解度 a b。 要增大 c物质的溶解度,可采取的方法是 _ 使 a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常用的方法有 ;要将 a、 b、 c三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均可采用的方法是 答案:( 1)温度为 t2时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2) ( 3)降温 ( 4)加水 升温;蒸发水 加溶质 试题分析:根据 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判断。 ( 1)由图可知,交点 n的含义为:温度为 t2

35、时, 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2)由图可知,当温度在 t1 和 t2 之间时, b的曲线在 a的上方,故应溶解度 a b; ( 3)由图可知, 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溶解度增大,故要增大 c物质的溶解度,可采取的方法是降温; ( 4)由 a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 a 物 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增大,故要使 a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常用的方法有加水或升温; 由图可知,要将 a、 b、 c三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均可采用的方法是蒸发水或增加溶质。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点评:溶解度曲线

36、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 6分) 右图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 - 自行车,请完成下列各题 ( 1)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有 -_(填序号),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填序号)。 ( 2)车轮的钢圈会生锈主要是因为 _,用稀硫酸除铁锈的原理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利用铁生锈的原理在食品工业上还有应用。 “纳米 Fe 粉 ”,可以用于食品保鲜,称之为 “双吸剂 ”,它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若用化学方法检验使用一段时间后的 “双吸剂 ”是否完全失效,写出鉴别过程 。 (

37、 4)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后, 轮胎内空气分子间的距离 (填 “大于 ”、 “ 小于 ”、或 “等于 ”)空气中分子之间的距离。 答案:( 1) C, ABDE ( 2)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及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 Fe2O3+3H2SO4 Fe 2(SO4) 3 + 3H2O 。 ( 3)加稀盐酸,无气泡生成则完全失效 ( 4)小于 试题分析:( 1)金属材料包括金属与合金,故链条 C属于金属材料;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合成材料,故车把套 A、座包 B、轮胎 D、反光器 E等物质属于合成材料。 ( 2)生锈是由于钢铁与空气中的水及氧气共同作用导致的;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

38、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H2SO4 Fe2(SO4)3+3H2O。 ( 3)由于铁粉完全氧化后全部生成氧化铁,故与酸反应时不再生成氢气,故可滴加稀盐酸,若无气泡生成,则说明完全失效。 ( 4)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后,轮胎内单位体积中的气体变多了,而分子之间的间隔随着单位体积中气体分子的个数变多而减小,故分子间隔一定变小。 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酸的化学性质,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材料的分类方法和微观粒子的特征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39、。 ( 9分) 氢气、氧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下图是它们的一些具体应用。 这些物质中 : ( 1)可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下同) 。 ( 2)可以用于燃料的物质是 。 ( 3)高炉炼铁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 ( 1)餐厅制作美食用到的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_(填序号 ,下同)。 ( 2)瘦肉精,化学名称为盐酸双氯醇胺,化学式为 C12H18Cl2N2O,是平喘药。既不是兽药,也不是饲料添加剂,而是一种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 瘦肉精分子中 C、 H、 O 的原子个数比为 ; 瘦肉精中 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3)能源问题

40、已经成为关系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现代生产、生活所消耗的巨额能量,主要来自煤、石油、天然气 等化石燃料的燃烧,由于这些化石燃料的组成中含有 元素,因此燃烧时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有些能源的使用会对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煤燃烧产生的某些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_(填序号)。 a.SO2 b.CO c.CO2 ( 4)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2009年 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低碳生活 ”成为热门话题。下列对策中,不恰当的是 A开发无污染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B禁止乱砍滥伐,积极植树造林 C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

41、塑料袋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E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处理 答案: ( 1)二氧化碳 ( 2)氢气和一氧化碳 ( 3) Fe2O3 +3CO 2Fe + 3CO 2 ( 1) C (2)12 18 1 ; 碳 ( 3) 碳 a ( 4) C 试题分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物质的性质,只有充分理解了物质的性质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 1)干冰气化吸热,能引起降温,故可用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等; ( 2)一氧化碳、氢气具有可燃性,故可用作燃料; ( 3)一氧化碳、氢气具有还原性,故可用作还原氧化铁,在高炉炼铁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

42、程式为 Fe2O3 +3CO 2Fe + 3CO 2。 ( 1)根据六大营养素的食物来源判断: A、番茄中富含维生素, B、橄榄油中富含油脂, C、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故选 C。 ( 2)根据 “瘦肉精 ”的化学式 C12H18Cl2N2O 判断, C12H18Cl2N2O 是由 C、 H、 Cl、N、 O 五种元素组成的,其每个分子中有 12个碳原子、 18个氢原子、 2个氯原子、 2 个氮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故分子中 C、 H、 O 的原子个数比为 12: 18: 1; 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通过比较可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3) 由于煤、石油、天然气中主要含有

43、碳元素,故 燃烧时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煤中含有单质硫,硫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故选 a。 ( 4) “低碳生活 ”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A开发无污染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正确; B禁止乱砍滥伐,积极植树造林,可以加强植物的呼吸作用,能增强二氧化碳的吸收,从而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可以减少温室效应的发生,正确; C 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会增加资源的浪费,不属于 “低碳生活 ”

44、;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正确; E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处理,是低碳生活的表现,正确。故选 C 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点评:本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 5分)( 1)用化学符号或者化学式表示: 2个 氢原子 ; 3个甲烷分子 。 ( 2)有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若该粒子表示的是原子,则 X的值为 ;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则 X的值为 。 (

45、3)在 “宏观 微观 符号 ”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答案:( 1) 2H ; 3CH4 。 ( 2) 10 , 12 。 ( 3) C+H2O CO+H2 试题分析:( 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 2个氢原子表示为 2H; 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 3个甲烷分子表示为 3CH4。 (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所以,若粒子表示原子时, X的值 =2+8=10;

46、由于该粒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即是由原子失去 2个电子形成,故 X的值=2+8+2=12。 ( 3)根据微观模拟示意图和书写方程式的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为 C+H2OCO+H2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相关训练。 计算题 ( 3分)高纯的单晶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制备高纯硅的化学方程式为: SiCl4 +2H2 Si+ 4HCl。请计算要获得 10kg硅( Si),至少需要氢气多少千克? 答案: .4kg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提供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以及

47、硅与氢气的质量比,利用硅的质量计算出需要氢气的质量。 解:设至少需要氢气的质量为 X SiCl4 +2H2 Si+ 4HCl 4 28 X 10 kg 解得 X=1.4kg 答:至少需要氢气 1.4千克。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点评:本题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类问题中的简单计算,完整的计算步骤、规范的书写格式,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 3分)某盐矿井采出的食盐 (俗称井盐 )中含有 CaCl2,为设计除杂方案需测定 CaCl2的含量,准确称量上述井盐 22.8g,向其中加入 100g质量分数为10.6%的 Na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且所得食盐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求: ( 1)井盐中 CaCl2的质量分数。 ( 2)检测后的溶液中 NaCl的质量分数。 答案:( 1) 48.7% ( 2) 20.7% 试题分析:( 1)要求井盐中 CaCl2的质量分数,可根据化学方程式以及 Na2CO3的质量,计算出井盐中 CaCl2的质量,然后再根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