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届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初三中考模拟试题化学部分二 选择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种类的化肥能随意混合施用 B用适量的水区分 Ca(OH)2固体和CaO 固体 C用适量食醋清洗开水壶中水垢 D用碘水区分淀粉溶液和蛋白质溶液 答案: A 医务人员工作时所采取的措施和用到的器材中,包含许多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医生用听诊器接听患者病情,能升高音调 B用盐酸处理体温表打碎时洒落的水银 C喷撒消毒液后,病房里闻到消毒液的气味,这是扩散现象 D注射时针筒能抽取到药液,是因为药液受到针筒的吸引力作用 答案: C 经过近 4个月的飞行,美国半人马座火箭、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于 2009年 10月
2、9日相继撞击月球南极地区,最终发现月球存在水冰,此次发现,使人类移居月球成为可能。水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在自然界中以固态、液态、气态形式存在 B水对调节地球温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C水能溶解很多物质,在生物体内起着运送营养物质的作用 D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淡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答案: D 下列对所给事实的解释中, 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可分 B火车铁轨夏天膨胀 铁原子的体积发生改变 C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二氧化碳能灭火而一氧化碳能燃烧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 答案: B 下列说法
3、正确的是 A手影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B在铁制品表面形成烤蓝防锈就是在铁制品表面涂上一层蓝色的漆 C连接玻璃管与胶皮管时,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水起润滑作用 D将 pH试纸直接浸入溶液中测溶液的 pH 答案: C 2009年 12月 7日至 18日,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备受世界关注。 “节能减排 ”、 “低碳生活 ”成为当下的流行语。下列做法与之相符的是 冬天在房间内开空调,尽量将温度控制在 18 以下,既不会冷,又可以省电。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多乘公共汽车,少开私家车。 随手关灯。 A B C D 答案: D 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鲜奶制酸奶
4、B黄豆酿酱油 C糯米酿甜酒 D水果榨果汁 答案: D 最近,世界各国正在大力提倡 “低碳经济 ”这一种新的经济模式。 “低碳经济 ”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的能源消耗量的指标。下列各种做法中不符合 “低碳经济 ”概念的是 A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 B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C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 D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答案: C 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肥效 B洗涤
5、灵能除去油污,主要是利用洗涤灵的吸附作用 C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会降低,因为硝酸铵溶解时只需要吸收热量 D喝完可乐常常会打嗝,说明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答案: D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 2011年 3月 18日晚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厂区采集的土壤样本首次检测出放射性元素钚。钚是世界上毒性第二大的物质,小明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到如右图所示的 格后,得出了下面一些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原子序数为 94 B相对原子质量是 243g C质子数为 94 D钚元素为金属元素 答案: B 向装有 50g 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 10的 Ba(OH)2 溶液至过量。小烧杯中有关量的
6、变化情况见下图。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答案: B 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A在某固体中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 该固体一定含碳酸盐 B在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成蓝色 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将一种白色晶体与 NaOH溶液混合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产生 该盐一定是铵盐 D用燃着的木条伸入一集气瓶中,火焰熄灭 集 气瓶中所盛气体一定是CO2 答案: C 科学知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人们日常的生活生产中。下面关于厨房里的科学知识的应用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炒菜时加点 “盐 ”,是指食盐;蒸馒头时放点 “碱 ”,是指纯碱,它属于盐 B把鸡蛋在碗边磕破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
7、用是相互的和增大压强的知识 C国际上推广使用中国的铁锅 铁中含有有机物必含的碳元素 D抽油烟机能排净油烟是利用了气体流速越快,气压越大的道理 答案: C 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 C铝合金轻而坚韧,可作汽车、飞机和火箭的材料 D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于制成发热体 答案: D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物质的溶解度为 50g B t1 时, a、 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 a溶液变为饱和 D c物质的溶
8、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答案: B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合理的是 A用 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 pH=1.4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用 10 mL量筒量取食盐溶液 8mL D灼烧羊毛,会闻到和烧纸一样的气味 答案: C 根据你所学化学知识判断,其中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 物质用途 B.安全知识 氦气 探空气球 氧气 急救病人 油锅着火 用锅盖盖灭 进入地窖 先做灯火实验 C.元素与人体健康 D.环保与物质利用 缺钙 易患甲状腺疾病 缺锌 易患贫血症 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提倡使用公共交通等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开发并使用太阳能等 答案: C 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
9、数轴表示错误的是答案: B 如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30 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相同 C 40 时硫酸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33.3% D将 50 时硫酸钠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始终有晶体析出 答案: D 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使用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因此点燃甲烷气体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D碳酸盐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则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固体中一定含碳酸盐 答案: C 下列除去杂
10、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气体 CO2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B CaO 固体 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C N2 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D NaCl溶液 Na2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答案: B 把铝箔放入 CuSO4溶液中,铝箔表面覆盖了红色物质,一会儿又有大量气泡冒出。同学们对 “放出气体 ”这一异常现象进行猜想、实验。其中没有价值的是 A小宇推测气体是氢气并检验 B小琪猜想 CuSO4溶液呈酸性并测定 C小寒认为气体是二氧化碳并检验 D小梁认为试剂变质,更换后再实验 答案: C A、 B、 C、 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A与
11、 B作用,生成 C和 D,反应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常温下 B为固体, C为气体,部分生成物可能省去。 则下列推断结果符合要求的是 A A为稀 HCl, B为 CuO B B为 K2CO3, C为 HCl C A为 H2O2溶液, D为 H2O D A为 Zn, B为稀 H2SO4 答案: BC 下列曲线正确的是答案: C 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它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A NaOH、 NaCl、 MgCl2、 CuSO4 B KCl、 AgNO3、 HCl、 HNO3 C BaCl2、 Na2SO4、 K2CO3、 HCl D CuSO4、 NaCl、 KNO3、 BaCl2 答案: AC 下图是某空
12、间站能量转化系统局部示意图,其中水电解系统及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溶液均采用 K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可以循环使用 B水电解系统实现由电能到化学能的转化,燃料电池系统实现由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 C水电解系统中的溶液采用 KOH溶液,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D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能量实际上来自于水 答案: D 填空题 我省 “三年大变样 ”工作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 “破旧立新 ”。爆破过程中的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白色的硝石粉 (KNO3)、淡黄色的硫粉和黑色的木炭粉按一定质量比均匀混合而成。黑火药常用来制造鞭炮。点燃鞭炮火药引线,火烧到鞭炮内部,硝石受热分解,同
13、时引燃了硫粉和木炭粉,最终生成硫化钾 (K2S)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及一种无毒氧化物而发生爆炸。 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 (1)爆破过程中,火药爆炸是 能转化为 能。 (2)写出硝石粉的一点化学性质 。 (3)黑火药爆炸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化学内 受热易分解 S+2KNO3 +3C = K2S+N2+ 3CO2 两种溶液混合,生成了一种沉淀。用酸碱盐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若一种溶液是蓝色,另一种无色,生成的蓝色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无气体产生,则两种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和 ; (2) 若两种溶液均为无色,混合加热后产生一种无 色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两种溶液中的
14、溶质可能是 和 ; ( 3)若两种溶液均为无色,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沉淀可能是 。 答案: (1) CuSO4和 NaOH(其它合理答案:) (2) NH4Cl和 NaOH( Ca(OH)2和 NH4NO3等其它合理答案:) ( 3) AgCl或 BaSO4 2010年 4月 28日某媒体题为 “排污工程施工,毒气放倒三人 ”的报道,引起 某兴趣小组同学的思考。 【提出问题】排污管道中的毒气有什么成分? 【查阅资料】 I排污管道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会产生 CO、 CO2、 H2S, CH4等。 H2S 气体能与 CuSO4 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且能与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15、【提出猜想】小组同学对排污管道气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 3 种成分的猜想如下: 猜想 1:有 CO、 CO2、 H2S; 猜想 2:有 CO、 CO2、 CH4; 猜想 3:有 CO、 H2S、 CH4; 猜想 4:有 CO2、 H2S、 ; 猜想 5:有 CO、 CO2、 H2S、 CH4。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夹持仪器已省略)。 【问题讨论】 ( 1)如果 A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 成立; ( 2)在验证猜想 1的实验中,装置 C中 NaOH溶液的作用是 ;若要进一步验证气体燃烧后的产物,操作是: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 ,振荡。 ( 3)要确证猜想
16、 5中是否有 CH4,某同学认为图示装置有不足之处,需要在装置 C与 D之间加一个 装置。改进后,若气体燃烧,且 D装置内壁出现 ,证 明气体中一定含有 CH4。 答案:【提出猜想】; 猜想 4: CH4 【问题讨论】 ( 1) 2 ( 2)除去 CO2、 H2S(其它合理答案:) 澄清石灰水 ( 3)干燥 水雾(或水珠、水滴) 下列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图中 a、 b仪器的名称: a , b 。 (2)用装置 A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入药品前应先 。 (3)用装置 B制 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 CO2应选用装置 (填序号)。 (4)小明同学用装置 C制取 CO2
17、,该装置的优点是 ;若将 F中的铜网改为铁丝网,则产生的后果是 。 答案: (1) a长颈漏斗 b集气瓶 (2)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检查气密性 (3) CaCO3 + 2HCl=CaCl2 + H2O + CO2 D (4) 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其它合理答案:) 制得的 CO2不纯(其它合理答案:) 右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 ,利用石灰石和空气在一定条件下出去废气中的 SO2。根据示意图,写出整个过程的的总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2分) 2SO2+2CaCO3+O2=2CaSO4+2CO2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 I某
18、学校研究小组对废干电池筒内的黑色物质(可能含有 C、 MnO2、 ZnCl2、NH4C1等)进行研究,实验过程如下: ( 1)操作 的名称是 。 ( 2)操作 中都使用的玻 璃仪器是 。 ( 3) ZnCl2和 NH4Cl混合溶液中含有的杂质 CuCl2,会加速对电池的腐蚀,欲除去 CuCl2,而不引入其他杂质,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填序号字母 )。 A NaOH B Zn C Fe D Na2CO3 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电池。 上图是氢氧燃料电池的示意图,电池工作时, H2和 O2反应生成水, 同时提供电能,溶液的 pH (填 “变大 ”“变小 ”“不变 ”)。 答案: I
19、 ( 1)过滤 ( 2)玻璃棒 ( 3) B 变小 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后回答: ( 1)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 2)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答案:( 1)水污染 ( 2)工业废水经处理后排放(其它合理答案:) 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氮气 生石灰 碳酸氢钠 熟石灰 肥皂水 酒精(均填序号)。 (1) 可作燃料的是 ; ( 2)可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 ( 3)常用于区分硬水与软水的是 ; ( 4)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 5)可作食品发酵粉的是 ; ( 6)常用作粮食瓜果保护气的是 ; 答案: (1) ( 2) ( 3) ( 4) ( 5) ( 6) 用化学用语表示:
20、 ( 1)硫元素 ( 2) 2个水分子 ( 3) 3个铝离子 ( 4)最简单的有机物 答案:( 1) S ( 2) 2H2O ( 3) 3Al3+ ( 4) CH4 与北京奥运相比,上海世博会将扩大各类新能源车的运用,约 1000辆新能源汽车将为世博服务。其中,约 500辆车为超级电容车、纯电容车、燃料电池车,它们将在园区内服务,实现零碳排放;其余 500辆车为包括混合动力车在内的低碳排放车,将在园区周边服务。 ( 1)从环保角度看,这主要有利于减少城市的 污染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土壤污染 D白色污染 ( 2) 5月份,国际油价突破每桶 130美元。国内许多加油站前汽车排起了长长的车队,结合我国近年石油生产与消费量比较图,谈谈自行车公交化对我国能源发展的意义 。 答案:() A( 2)减少能源消耗,缓解能源紧张或调节能源结构等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