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山东莱州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颗美丽的星球,她披着蓝色的面纱,载者无数的生灵,环绕着太阳在不断地转动,它就是 A太阳 B月球 C地球 D卫星 答案: C 试题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月球围绕地球运动。地球是目前唯一已知存在高智能生命的星球。蓝色的面纱说明地球表面海洋的面积所占比重大。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 点评: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样都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为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张平新买
2、了辆轿车,轿车部分说明书(如图),我们能够感受到当今世界 A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B经济联系日趋紧密 C信息传递更加便捷 D国际合作任重道远 答案: B 试题分析:通过轿车部分说明书我们能够感受到:当今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和协作越来越显著。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 点评:本题是一题基础题,主要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大量的跨国公司和地区性、全球化的经济贸易组织的出现,使世界各国的经济更加依赖,相互融合,并朝着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聚落是反映一个地区自然环境与文化的一面镜子。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 1】下列聚
3、落景观反映我国云南傣族传统民居的是 【小题 2】这种聚落结构,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的 A宗教信仰 B风俗习惯 C湿热气候 D崎岖地形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西双版纳地区富有民族特 色的民居是傣族的竹楼;毡房是蒙古族的民居;土楼主要是福建客家人的民居;窑洞是黄土高原的民居。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 2】这种房屋屋顶坡度很大,便于雨水流泻,竹楼底部离地面 2 米左右,既通风凉快又可以避免潮湿,适应了西双版纳地区降水多、气候湿热的特点。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点评:房屋建筑属于聚落的外部形态,其组合类型与当地的
4、地理环境,尤其是气候因素密切相关,了解了云南傣族多雨天气,有利于本题的解答。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着鞭儿响四方,百鸟齐歌唱。 ”这首歌描述的乡村聚落类型是 A农村 B牧村 C林场 D渔村 答案: B 试题分析: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一望无际,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畜牧业较发达,内蒙古牧区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着鞭儿响四方,百鸟齐歌唱。 ”即为内蒙古高原上牧村的美丽景象。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点评:由于各地所处的地形环境不同,形成了各高原独特的地面形态,在记忆时应注意区别。中国的 “四大高原
5、 ”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青藏高原起伏平缓,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一望无际;云贵高原地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 受自然环境、地域文化、历史发展等的影响,世界各地人种、语言、宗教具有一定差异。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小丽被派往国外某地担任翻译。她发现当地居民皮肤白晰,头发多呈波状、色浅,鼻梁高,嘴唇薄,这些人经 常到尖顶的 “教堂 ”里做 “礼拜 ”。据此推断小丽最有可能被派往 A英国 B印度 C日本 D巴西 【小题 2】根据当地居民的体貌特征,可知该地主要是 _人种分布区 A黑色 B黄色
6、 C白色 D混血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居民的外形可断定该地方的人种是白色人种,尖顶的宗教建筑“教堂 ”是基督教堂。英国符合条件,印度主要信仰印度教,日本为黄色人种,巴西为混血人种较多。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小题 2】居民皮肤白晰,头发多呈波状、色浅,鼻梁高,嘴唇薄,可以判断为白色人种。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了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 点评:关于世界人种的分布: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的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美国
7、、巴西、印度南部。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首要问题,请同学们多关心。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图甲反映的人口现象可能是 A数量过多 B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多 C增长过快 D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小题 2】图乙反映近 20年来我国人口 A增长速度较缓 B增长速度很快 C总量不断减少 D总量翻了一番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甲图中反映农村人多地少,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城市和农村之间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吸引了大量的农村人口往城市迁移。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小题 2】从我国三次人口普查的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近 20年来我国人口总数仍不断增多,但因为
8、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速度趋于缓慢。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流动方向;我国人口增长。 点评:引起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因素是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目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从内陆的农村地区流向沿海经济发达和工矿城市。 下表是 “金砖五国 ”有关数据,据此完成问题。 国家 中国 俄罗斯 印度 巴西 南非 面积 (万 km2) 960 1707 298 851 122 人口 (亿 ) 13.4 1.4 11.7 1.9 0.5 2010年国民经济增速 9.6% 4.8% 8.2% 4.5% 3.5% 【小题 1】以下四个国家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A俄罗斯 B印度 C巴
9、西 D南非 【小题 2】 2010年,巴西的经济增速是 A 9 6 B 8 2 C 4 8 D 4 5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人口密度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人口密度 =人口总数 /面积。俄罗斯国土面积最大,但人口总数相对较少,所以人口密度最小。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小题 2】通过图表数据阅读判断。表格中第四行表示各国 2010年国民经济增速。巴西 2010年国民经济增速为 4.5%。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计算人口密度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地理图表的判读。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主要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人口密度的计算的关键是牢记公式。人
10、口密度的计算公式为:人口密度 =人口总数 面积数。 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及某地气候资料图,据图回答问题。 【小题 1】从某地气候资料图可以看出,该地气候特点是 A全年高温,各月降水非常均匀 B全年高温,各月降水并不均匀 C冬季高温多雨,夏季凉爽少雨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 【小题 2】气候资料所属的地区位于左图中的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中的气温曲线判断该地气温终年在 15 以上,全年高温,属于热带;根据图中的降水柱状图判断,该地每月降水量都较多,但各月分布不均匀,全年多雨,所以该地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
11、林气候。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小题 2】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判断该地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左图中甲为热带雨林气候,乙为热带草原气候,丙为地中海气候,丁为热带沙漠气候。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点评: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的 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这样就可以知道哪个月气温最高,哪个月气温最低,也知道了该地的气温年较差;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高低的数值。 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却比较湿润,导
12、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经度位置不同 B海陆位置不同 C纬度位置不同 D地形不同 答案: B 试题分析:新疆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北京距离海洋较近,夏季能够受到来自太平洋湿润气流的影响,气候较湿润。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相同纬度的地区气候差异多是由于地形或海陆位置差异造成的。 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西岸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A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案: A
13、试题分析: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季风气候。西岸是欧洲的西部,常年受西风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亚洲的气候。 点评: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根据分布规律判 断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晓红刚学习地理时,遇到下列问题不太理解,请你帮助
14、回答问题。 【小题 1】老师在地理课上经常吟诵一些富有地理道理的诗句,以下哪句诗所反映的现象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小题 2】晓红观察到,不仅一天中自己的影子长短有变化,而且冬季和夏季中午的影长也有不同。下图如果示意的是同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情景,则更接近正午的是 _图;如果示意的是不同季节正午时刻 的情景,则更接近冬至日的是 _图。 A甲 、乙 B乙、甲 C甲、甲 D乙、乙 【小题 3】晓红发现夏季太阳从东北升,西北落;冬季太阳从东南升,西南落。她对此颇有疑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5、呢? A地球公转所致 B地球自转所致 C观察位置不同 D观察高度不同 【小题 4】除夕夜,当零点钟声敲响后,晓红兴奋地给在美国的姑妈打电话送去新年问候,当她向姑妈问候 “新年好 ”时,姑妈却回答 “除夕好 ”。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两地季节不同 B两地远隔重洋 C两地存在时差 D两地习俗不同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A 【小题 4】 C 试题分析: 【小题 1】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站得高,看得远;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人造卫星给地球拍摄的照片都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表示站得高看得远。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小
16、题 2】太阳高度的大小和影子长短成反比,太阳高度角越大,影子越短。一天当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影子最短为乙;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的最小值,影子最长为甲。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小题 3】夏季太阳从东北升,西北落,太阳在地平面以上的 时间长,白昼时间长,冬天太阳东南升,西南落,太阳在地平面以上的时间段,白昼时间段。白昼长短的季节变化是地球公转造成的。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小题 4】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和地方时差。美国和中国所处的经度不同,不同经度具有不同的地方时,中国位于东经度,美国位于西经度,中国区时早于美国。区时及地方时差都是因为地球自转造成的。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考点:本
17、题考查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点评: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地方时差等,地球公转运动产生了昼 夜长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季节更替,五带的划分。 东莱市某学校初一( 2)班准备搞一次登山活动,活动地点选在本市的朝阳公园(如图),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为了登山方便,需要了解朝阳公园的地形分布和地势起伏状况。下列地图最符合要求的是 A电子地图 B遥感地图 C地形剖面图 D等高线地形图 【小题 2】朝阳公园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A北面 B东北 C西南 D南面 【小题 3】登山前,同学们查看了当天的天气预
18、报 (如图),根据预报和活动需要,下列物品不需随身携带的是 A指南针 B遮阳伞 C防晒霜 D防寒服 【小题 4】同学们在山上选择了一处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观察点,这个观察点是 A B C D 【小题 5】西埠顶与白头山相比 西埠顶更陡峻 白头山更陡峻 西埠顶更高 白头山更高 A B C D 【小题 6】初一( 2)班分两个小组从甲、乙两村同时出发攀登白头山。出发时,同学们测量了两村的气温,竟发现两村气温相同。对此现象原因进行解释,最可能是两村的 A海拔相同 B纬度相同 C坡向不同 D经度不同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D 【小题 4】 B 【小题 5】 A
19、 【小题 6】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地图的种类较多,地图的种类可以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最能直观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状况的是地形剖面图。既要了解地势起伏状况和地形分布。应该使用等高线地形图。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小题 2】根据地图中的指向标方向进行判断。地图指向标指向北方,和北相对的是南方,左侧为西方,右侧为东方。所以朝阳公园位于学校的东北方向。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小题 3】根据图中天气符号图判断天气为晴,气温为 26-31 。天气晴朗,气温较高。根据预报和活动需要可以携带指南针,防晒霜,遮阳伞等。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小题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视线问题,物体与观察
20、者之间不能有山脊和山顶阻挡。 和乙村之间有山脊阻隔; 与甲村有山脊相隔; 与甲村有山顶相隔。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小题 5】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判断:白头山的海拔大于 900米,所以白头山更高。白头山附近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西埠顶附近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小题 6】甲乙两村所处海拔高度不同 ,气温应该不同,乙村海拔高,气温应该较低,当甲乙两村气温相同,有可能因为乙村位于向阳坡,活动太阳光照多。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电子地图和影像地图;地图上的方向辨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点评:等高线的分布可以反映地表形态。闭合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
21、为山顶,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弯曲可以利用口诀 “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帮助记忆山谷和山脊。凸低为山脊,为分水岭,凸高为山谷,可能发育有河流,河流流向低处;等高线相交处的地形为陡崖;等高线密集反映坡度较大,河流流速较快。 大自然有许多地理现象,可用 “沧海桑田 ”来描述的是 A四季更替 B地震频发 C人口变化 D海陆变迁 答案: D 试题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沧海桑田 ”是指陆地变成海洋或海洋变成陆地。故可用 “沧海桑田 ”来描述的是海陆变迁。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海陆变迁。 点评:海陆变迁是海洋和陆地之间的变动,学习时应当多多搜集实际例子,加以比
22、较,加强记忆。地球表面的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可以变成海洋。 科学家观测得知,从 1992年至 2003年,世界最大的 格陵兰岛冰层面积不断缩小,这反映的问题可能是 A地壳活动强烈 B大陆漂移加快 C开采活动频繁 D全球气候变暖 答案: D 试题分析: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全球气候变暖了,而造成气候变暖的原因正是温室效应,主要是近年来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太多的缘故。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全球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全球气候逐渐变暖主要是人为原因导致空气中温室气体增多。温室气体增多
23、导致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使全球气温升高。全球气温升高造成两 极及高山地区的冰川融化。 下列语句中,描述气候的是 A东边日出,西边雨 B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长夏无冬,鲜花盛开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答案: C 试题分析: “东边日出,西边雨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和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是某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雨雪等状况,属于天气; “长夏无冬,鲜花盛开 ” 表示的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点评:解答的关键是要找出天气与气候二者的区别,然后逐一分析。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
24、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下图是莱州市某气象站 11月 30日测得的气温数值,据图回答问题。 【小题 1】该日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大约是 A 8时左右 B 14点左右 C 20时左右 D 2时左右 【小题 2】该日气温的日较差大约是 A 38 B 15 C 10 D 5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中气温测量的观测数值进行判断:最低气温出现在 2 时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下午 14时左右。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小题 2】图中观测的数值一天当中最高气温约为 15 ,最低气
25、温约为 5 。气温日较差指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所以这一天的气温日较差约为10 。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了气温的日变化。 点评:本题需要从图表中读取信息,然后再根据信息进行分析、解释。通过图像可以获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和温度,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和温度,然后进行分析、计算。 经济联系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的一个 重要方面。读图回答问题。( 9分) ( 1)选择适当选项,将其代号填入 A B环中相应的位置。 a.富国更富 B出售石油、矿石、木材、橡胶等原材料 C出售轿车、轮船、飞机、高档日用品等 D赚到的钱少 e.产品的价格高 由此可见,在国际经济发展中,发达国家
26、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是_(平等、不平等)的。 ( 3)除了经济合作以外,国际合作还涉及政治、科技、文化等领域。请你分别从以上三个方面,举出一个例子说明我国与其他国家合作的情况。 政治:_ _。 科技:_ _。 文化:_ _。 答案: ( 1)( 5分) ( 2)不平等( 1分) ( 3)政治: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外领导人互访、会谈等; 科技:中国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磁悬浮、电子芯片等);中国长征 火箭为国外代发卫星等; 文化:中外互派留学生来对方国家学习;我国在国外开设孔子学院;外国人来我国学习武术等。(只要说出大概意思即可。 3分) 试题分析: ( 1)发达国家利用其掌
27、握的高技术和从发展中国家购买来的廉价原材料,制造技术含量高的工业品,并销售到世界各地,获取高额利润,因而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上长期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剥削,大量资源被掠夺,生产品种单一,建设资金不足,生产效率不高,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有些国家还处于非常贫困的状态。 ( 2)由此可见,在国际经济发展中,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是不平等的。 ( 3)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外领导人互访、会谈等;中国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磁悬浮、电子芯片等),中国长征火箭为国外代发卫星等;中外互派留学生来对方国家学习;我国在国外开设孔子学院,外国人来我国学
28、习武术等。 考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 点评: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存在着明显差异。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可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大多分布于北美洲、欧洲、大洋洲,主要有美国、加拿大、英 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这些发达国家,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外,都分布于北半球。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为主,绝大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目前,中国也是发展中国家。 综合题 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6分) ( 1)图中地轴上的箭头,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
29、向的是 _。(填代码) ( 2)图中大海和小山两位同学,正值深夜酣睡的是 _。 ( 3)图中小山所处的经纬度是 _、 _;所在的大洋是_。 ( 4)当太阳直射 A点所在的纬线时,这一天, A地产生的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 A正午不见物体的影子 B昼最短,夜最长 C太阳西升东落 D昼最长,夜最短 答案: ( 1) ( 1分) ( 2)大海 ( 1分) ( 3) 160W 0 太平洋 ( 3分) ( 4) A ( 1分) 试题分析: ( 1)地球绕地轴不停的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图中 箭头能反映自西向东旋转。 ( 2)地球在绕地轴自转中,太阳照射到的半球是白天,照射不到的半球是
30、黑夜 ,大海正处于夜半球。 ( 3)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小山所在的经度为 160W,小山位于赤道上,纬度为 0。所在的大洋是太平洋。 ( 4) A点纬度 20N,当太阳直射 20N时, A地正午影子为 0;昼长夜短,但北半球昼最长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点评:地球绕地轴不停的转动叫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地球在绕地轴自转中,太阳照射到的半 球是白天,照射不到的半球是黑夜。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该地形素描图,
31、回答问题。( 6分) ( 1)写出甲图中相应的地形部位的名称: A _; B_。 ( 2)甲图中两座山峰的图上距离为 2厘米,实际水平距离是 _米;乙图中 C、 D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_米。 ( 3)甲图中 EF段河流的流向是 _。 ( 4)乙图中山峰 C的南、北坡,较陡的是 _坡。 答案: ( 1)鞍部 陡崖 ( 2分) ( 2) 200米 210米 ( 2分) ( 3)自东北向西南 ( 1分) ( 4)南坡 ( 1分) 试题分析: ( 1)从等高线地形图看出, A处位于两山顶之间为鞍部, B处有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 2)根据比例尺图上 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 100米,若两个山顶的图上距离约为
32、2厘米,则其实地距离为 200米;从等高线地形图看出, C山顶的海拔为 510米,D山顶的海拔为 720米,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210米。 ( 3)图上无指向标,根据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的方法判断,小河 EF段的流向是由东北向西南流。 ( 4)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密集表示坡陡。图中山峰 C以北等高线稀疏,以南等高线密集,所以乙图中山峰 C的南较陡。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点评:等高线的分布可以反映地表形态。闭合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弯曲可以利用口诀 “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帮助记忆山谷和山脊。凸低为山脊,为分水岭,凸高为山谷,可能发育有河流,河
33、流流向低处;等高线相交处的地形为陡崖;等高线密集反映坡度较大,河流流速较快。 某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的四名同学,在对亚欧大陆气候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请发挥你的智慧,积极参与他们的研究。( 12分) ( 1)菲菲发现甲图中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 、 、 三地的气候变化有以下规律:由 到 到 ,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而年降水量却呈现出递减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2)晶晶也发现一奇特现象, 地纬度较低,但气候寒冷,雪峰连绵。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 3)团团需要了解莱州市的气温和降水情况。乙图 A、 B、 C、 D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有一幅能说明莱州的气
34、候状况,这幅图是 _。请你尝试从这幅图的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描述莱州市的气候特点。 ( 4)圆圆登录网站查阅资料时,一则意大利(图中 地)冬季发生洪水灾害的报道引起了他的注意,你认为这一报道可信吗? _,说明理由。 答案: ( 1)海陆位置不同 (2分 ) ( 2)地形不同(海拔不同)或 地区海拔高 (2分 ) ( 3) B图 (2分 )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2分 ) ( 4)可信 (2分 ) 意大利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 (2分 ) 试题分析: ( 1)从图中看出, 位于沿海, 位于内陆。由于海陆位置不同,造成由 到 到 ,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年降水量却呈现出递减趋势。 ( 2)从图
35、中看出, 地为青藏高原,虽然地纬度较低,但是海拔高,气 温低,所以气候寒冷,雪峰连绵。 ( 3)山东省莱州市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所以冬季最冷月气温低于 0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所以 B 图符合条件。 ( 4)从图中看出,意大利图中 地为地中海气候,其特征是冬季温和多雨,所以冬季发生洪水灾害的报道可信。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 点评: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的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这样就可以知道哪个月气温最高,哪个月气温最低,也知 道了该地的气温年较差
36、;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高低的数值。 连线题 根据以下地区自然环境特点,将代表特色民居的序号与其对应的地区用直线连接起来。( 7分) 答案: A- ; B- ; C- ; D- ; E- ; F- ; G- 试题分析:东南亚炎热多雨地区为了更好的通风散热、隔潮,多建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的高架屋;西亚热带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为了减少热量的传递和风沙的入侵多建窗小平顶的碉堡房;寒冷的北极地区为了抵御严寒,其民居为冰屋;黄土高原地区,当地居民依据黄土的直立性质,挖掘了冬暖夏凉适宜居住的窑洞;胶东沿海地区的海草房,其屋顶用特有的海带草苫成,堆尖如垛,浅褐色中带着灰白色调,古朴中透着深沉的气质;内蒙古草原上,由于游牧方式,人们就居住在便于搭建、拆迁和搬运的蒙古包里;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形式,辽代时已初成规模,经金、元 ,至明、清,逐渐完善,最终成为北京最有特点的居住形式。 考点:本题考查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点评:房屋建筑属于聚落的外部形态,其组合类型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尤其是气候因素密切相关。了解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利于本题的解答。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