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9 ,大小:151.11KB ,
资源ID:304104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041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2013学年江苏无锡前洲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吴艺期)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2013学年江苏无锡前洲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2-2013学年江苏无锡前洲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小明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小明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发现并提出问题 B作出猜想和假设 C观察实验、收集证据 D交流合作、评价证据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此题的关键是结合科学探究的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进行分析解答通过陈明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可知,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观察、实

2、验收集证据环节 故选 C 考点:物理学方法 点评:本题注重了对学生猜想,这一科学探究环节的考查,属于基础题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 “白气 ”是一种汽化现象 C从冰箱取出的 “易拉罐 ”过一会表面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汽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地面、花草上有一层白色的霜,霜是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深秋的夜间,遇到极冷的空气后,迅速放出大量的热量,直接变成的固体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B夏天打开冰糕纸后,周围温度较低,所以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

3、液化成小水滴,所以会看到白气; C从冰箱取出的 “易拉罐 ”过一会表面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灯泡发光时,由于电流的热效应会使灯丝温度升高发生升华现象,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当灯泡不亮时温度降低,钨丝升华形成的钨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时会发生凝华现象,直接变成固态的钨附着在灯泡内侧;故灯丝先发生升华现象又发生凝华现象,使灯泡变黑; 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凝华现象和升华现象以及液化现象和汽化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属于应用题目 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是 ( ) 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

4、距离变大 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答案: C 试题分析: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在平面镜的两侧,物像到平面镜之间的距离相等,物体靠近平面镜,像靠近平面镜,物体远离平面镜,像远离平面镜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大小相等然后对各选项逐一分析即可作出判断因为平面镜是成等大正立的虚像,所以可判断选项 A、 B错误; 因为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物距与像距相等,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 此人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变小,像到镜面的距离必然随之变小 所以可判断选项 D错误,选项 C正确 故选 C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 点 点评:人靠近平面镜时,感觉人的像在变大,实际上人像的大小不变,感觉变大的原因是

5、眼睛看像的视角增大的缘故这是学生不容易理解,并出现错误的地方 “红外制导 ”是人们模仿一些动物而研制成的,下面四种动物具有这一功能的是( ) A猫头鹰 B蝙蝠 C蚊子 D响尾蛇 答案: D 试题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仿生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有的是模仿动物,有的是模仿植物,如模仿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制造了冷光灯;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发明了雷达,科学家根据长颈鹿利用紧绷的皮肤可控制血管压力的原理,制造出可以保持宇航员血压的抗荷宇航服,潜水艇的外形是模仿鲸鱼的外形,可以减少在水中行进的阻力,又可减小噪音,同时增加隐蔽能力,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模仿了鱼鳔的来工作,响尾蛇能感知附近动物的体温而准确捕获猎

6、物和红外制导空对空响尾蛇导弹,故选 D。 考点:生物仿生的应用 点评:掌握常见的关于仿生技术应用的例子, 注意搜集相关的资料 生物学研究表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光;而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初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 A红光 B黄光 C绿光 D紫光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中提到的是不透明物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什么颜色的物体可以反射什么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可以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可以吸收各种色光绿色植物的生长只反射绿光,所以不利于植物生长的光是绿光。 考点:物体的颜色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首先区分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

7、两 个方面,是中考考查的重点之一 “呼麦 ”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呼麦 ”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 B “呼麦 ”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C “呼麦 ”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 D “呼麦 ”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 答案: B 试题分析:声音是发声体振动产生的;根据声音的产生、传播的条件和声音的三特征,以及超声波和次声波知识逐一分析,选择正确答案: A、错误, “呼麦 ”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音调; B、正确, “呼麦 ”中的声音是

8、声带振动产生的; C、错误, “呼麦 ”中高音和低音都不是超声波或次声波; D、错误, “呼麦 ”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等; 故选 B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速、音调、超声波与次声波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如何用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属于基本应用 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B “听诊器 ”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让医生听得更清楚 C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可以减小室外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D只有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 “声纹锁 ”,主要是辨别声音的音调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9、,液体中的传播速度稍慢,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错误; B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然后根据经验判断是否有病症,错误; C双层的 玻璃窗有很好的隔音效果,即是通过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了噪声的传播,正确; D只有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 “声纹锁 ”,主要是辨别声音的音色。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响度、减弱噪声的途径、声音的特性 点评: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属于基础题 在 0 的环境中,把一块 0 的冰投入 0 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 A冰全部

10、熔化 B冰有少部分熔化 C水有少部分凝固 D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但需要继续吸收热量;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把一块 0 的冰投入 0 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 ),所以没有温度差就没有热传递,冰因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能继续熔化 故选 D 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 点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0 ,放在 0 房间里,温度相同,不能发生热传递,冰在熔点,无法吸热,不会熔化;水在凝固点,不能放热,不会结冰;所以冰、水的质量都保持不变 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 时 间图像。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

11、) A水的凝固过程 B海波的凝固过程 C玻璃的凝固过程 D蜡的凝固过程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原图的曲线走向,可以首先判断出此图是某物体的凝固过程,而只有晶体才有凝固点,可根据上述分析判断出正确的选项由图知:温度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所以是凝固过程; 在温度变化过程中,有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的线段,说明在此段时间内温度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此时间的温度值即为该物体的凝固点,而只有晶体才有凝固点, 由图可知,此晶体的凝固点大约为 48 由此可知,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海波的凝固过程 故选 B 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 时间图象 点评:( 1)此题不但要根据图象判断出是熔化还是凝固现象,还要了解海波是

12、晶体有凝固点而蜡是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 2)在凝固过程中,要注意,当物体的温度达到凝固点时,虽然此过程仍然是放热过程,但是温度不会发生变化 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 A温度 B熔点 C沸点 D凝固点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氯乙烷的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气化,使受伤部位表面组织骤然变冷,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根据题意,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气化,使受伤部位表面组织骤然变冷,常温下一气化说明乙烷具有较低的沸点 故选

13、 C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掌握物质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 ,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 A当纸片与齿轮接触时,齿轮越多的可以使纸片在相同时间内振动次数越多,即纸片的振动频率越大,此时发声的音调就会越高,所以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B 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时,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C硬纸片在木

14、梳上划得快时,木梳振动的越快,木梳振动的频率就越高,木梳的音调越高,所以,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 D同学在改变吹笔的力度,这可以改变声音的 响度故选 D。 考点:音调与频率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声音音调的定义,结合声音的音调与频率关系去分析解答,利用实验进行验证 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成像物体是蜡烛,所以像是蜡烛形 故选 B

15、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点评:记住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下列估测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刚从冰箱里拿出的水果的温度约是 3 B洗澡水的温度约 80 C通常情况下正常人感觉较舒适的气温大约为 25 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37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温度的了解,逐一对选项进行判断 A、冰箱冷藏室的温度 0-10 之间,故选项 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洗澡水的温度约 40 , 80 温度太高,故选项 B错误,符合题意;通常情况下正常人感觉较舒适的气温大约为 25 ,故选项 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37 ,故选项 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考点:温

16、度 点评:本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悉生活中常见温度大小,是基础题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并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光线,地球处在月球的影子里,这就形成了日食,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全部被月球挡住,人们看到的是日全食; 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沿直线传播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被物体挡住,在物体后面光线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 C 倒影是光的反射原理,当光线照 射到水面上时,发生光的反射造成的; D穿过森里的阳光可以看到树林中的光柱,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故 D不符合题意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点评:光在同

17、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介质不均匀光线会发生偏折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 “跳舞 ”,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诗句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中的 “高 ”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声音能传播信息也能传递能量;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太空中是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不能直接面对面对话;诗句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的意思是不敢大声说话,担心打扰天上人根据诗句的意思可知高指声音的大小;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物体 A、发

18、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 “跳舞 ”,说明声能传递能量,说明声音具有能量不符合题意 B、太空中是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不能面对面讲话,依靠无线电话讲话不符合题意 C、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的意思是不敢大声说话,担心打扰天上人这里的高指声音大,响度大符合题 意 D、不同的乐器振动的材料不同,音色不同,根据音色不同来分辨物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与能量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声能传递能量、传递信息;声音的三个特征以及声音三个特征的含义 实验题 盛夏来临,人们又为 “怎样才能晒不黑 ”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

19、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 “好奇实验室 ”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 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 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衣服材质 衣服布料层数 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1 天蚕丝 1 12 2 2 5 3 化纤 1 28 4 2 14 5 全棉 T恤(白色) 1 7 6 全棉 T恤(黑色) 1 4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 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 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的。 ( 2)比较实验 1、 2或 3、 4得到的结论是

20、。 ( 3)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 . 答案:( 1)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 2)其它条件相同时,防晒效果与衣服的层数 (厚度 )有关 ( 3)穿全棉长袖体恤;穿颜色较深的衣服;穿较厚的衣服 试题分析:在科学实验中,当实验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时,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实验在进行检测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实验中,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中衣服材质、衣服的颜色、衣服布料的层数等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探究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的影响时,必须控制其它变量不变该实验中是通过长波紫外线透过率来体现防晒效果的,在分析实验数据时要注意变量和不变量( 1)根据题干中的检测方法可

21、知 ,该实验是通过比较长波紫外线透过率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 ( 2)比较实验 1、 2或 3、 4可知,衣服的材质和颜色不变,长波紫外线透过率随衣服布料层数的增加而降低,即防晒效果好; 故可得结论:其它条件相同时,防晒效果与衣服的层数(厚度)有关 ( 3)分析实验 1、 3或 2、 4数据可知,防晒效果与衣服的材质有关,并且其他条件相同时,棉料的衣服比化纤防晒效果好; 分析实验 5、 6可知,防晒效果与衣服的颜色有关,并且其他条件相同时,衣服的颜色越深防晒效果越好; 根据以上分析,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穿全棉长袖 T恤;穿颜色较 深的衣服;穿较厚的衣服等 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22、点评:在物理学中研究一个量与多个变量的关系时,必须要使用控制变量法,这样才能保证所得出结论的可靠性本题的解答中,首先要明确变量有哪些,再根据题目要求看哪个变化,哪个需控制,并逐一分析表中数据因为数据与物理量较多,分析时应细心才好 如图所示,是小明在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_ ; (2)如果有 3mm厚和 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_. (4)移去蜡烛 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选填 “能 ”或 “不能

23、 ”)接收到蜡烛 A的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象是 _像(选填 “实像 ”或“虚像 ”)。 答案:( 1)便于确定到像的位置( 2) 2( 3)像与物无法重合,无法确定像的位置( 4)不能,虚像 试题分析:在实验中选玻璃板是为了准确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 而且必须将玻璃板竖直摆 放,才能确保蜡烛与像完全重合,才能使实验达到效果;而要两根蜡烛同样大小,是为了验证像物的大小;如果所成的像是虚像,是不会在屏上成像的因为玻璃板既能让光透过也可以反射光,容易确定像的位置,而平面镜是不透明的,无法确定像的位置,所以选用玻璃板;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

24、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实验时为了能验证物像的大小,须使预先准备好的蜡烛大小相等,形状相同;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白纸板上没有蜡烛的像;因为像和物大小相等,所以,把蜡烛 B放到 A蜡烛像的位置上,就会 看到像与物完全重合,如图 c所示,从而验证了平面像成像的特点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光屏能承接实像,而不能承接虚像,所以移去蜡烛 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不能接收到蜡烛 A的烛焰的像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点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在近年中考题中较为热点重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办法的考查,这些题往往有规律可循,

25、用相同的 B蜡烛代替 A蜡烛,这是一种等效替代法,等效替代法在物理上经常用到,例如合力代替几个分力、总电阻代替各部分电阻等等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 成像特点的实验及操作相关问题,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

26、下表所列 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 ,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 cm) 横截面积( mm2) 编号 材料 长度( cm) 横截面积( mm2) A 铜 60 0.76 F 铜 100 0.76 B 铜 60 0.89 G 钢 80 1.02 C 铜 60 1.02 H 尼龙 80 1.02 D 铜 80 0.76 I 尼龙 100 1.02 E 铜 100 1.02 J 铜 小华选用了 H、 I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 _的关系;同组的小惠选用 A、 D、 F三根琴弦来进行实验,你认为能研究音调与该因素的关系吗? _(能

27、/不能)。 小惠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_(填写编号)的琴弦。 小华认为:如果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还要添加一根铜琴弦 J,请写出它的长度为 _ cm 和横截面积 _mm2。 在评估交流中,同学们一致认为采用 _(两根 /三根)琴弦实验较合理。 理由: _ 答案: 琴弦长短,能 A、 B、 C 80 , 1.02 三根,实验次数较多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 试题分析: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时,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材料不变;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长短的关系时,控制横截面积和材料不变;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

28、琴弦的材料的关系时,控制横截面积和长度不变;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 小华选用了 H、 I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短的关系;同组的小惠选用 A、 D、 F三根琴 弦来进行实验,能研究音调与该因素的关系;为验证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可选择长度和材料都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的琴弦 A、 B、 C进行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时,控制横截面积和长度不变它的长度为 80 cm和横截面积 1.02 mm2。在评估交流中,同学们一致认为采用三根琴弦实验较合理,理由是实验次数较多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 。 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物理学方法 点评:一个物理

29、量受多个因素影响时,探究其中一个因素和物理量的关系时,控制其他因素不变,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在物理探究实验中经常用到,一定要掌握 如图是小明同学探究 “水的沸腾 ”的实验装置 ( 1)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两种): _ _ ( 2)当水温上升到 90 时,每隔 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 图甲中温 度计的示数为 _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_图 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有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_ 水的沸腾特点是 _ ; _。 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 “白气 ” “白气 ”

30、是水蒸气遇冷 _液形成的 (3)小明同学在做完 “观察水的沸腾 ”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 /min 0 5 10 15 25 35 45 55 65 75 温度 / 98 70 55 45 35 28 24 22 22 22 请在下面坐标图中通过描点画出上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知,小明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 (即室温 )应在 _左右 根据描画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_。 如果有一天你要喝一杯奶茶,可以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 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 5min,然后加一匙

31、冷牛奶; 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中,然后冷却 5min。你认为方法 _的冷却效果好。 答案:( 1)提高水的初温 减少水量 ( 2) 98 , A, 98,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2分) 液化( 3) 22( 4)开始温度下降较快,后来变慢,最后保持不变 ( 2分)( 5) 图略( 2分) 试题分析:( 1)为了缩短加热时间,提高实验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减小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 烧杯上盖有纸板( 2)从图中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 ,所以当时的温度为 98 A 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从图象可以看出水在沸腾过程中保持 98 不变,所以沸点为 98 水沸腾

32、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白气是高温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 3)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将热传给周围空气,由图象可以看出,当温度降低到 22 时,不再变化了,说明环境温度为 22 ; ( 4)由图看出温度变化特点是,先快,后慢,再不变( 5)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水在自然冷却的过程中温度在降低,而且开始时温度降低很快,后来 温度降低很慢,所以采用第 种办法效果更好 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点评:在做 “观察水沸腾 ”的实验时,应能熟练装配实验的装置,并能分析实验条件对其结果的影响,同时要学会分析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在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中,要学会通过记录数据画出曲线图,并能通过

33、数据或图象准确找出沸点温度,同时知道如何缩短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从而使实验进行更顺序从现象上看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减小;而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 ,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 :_。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 (3)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 针对

34、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声音要传播出去,需 要物质做媒介; 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物质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 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如图所示,随着向外不断抽气 ,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 _ _ (选填 “大 ”或“小 ”) 。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 _ _是正确的。 答案: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桌子上放一杯水(只要合理即可)( 3)小 试题分析:根据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进行解答;利用转换法解答,把发声体的振动转换成一些较明显的小物体的振动;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离开了传声的介质声音就不传播 了,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

35、为传声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讲话是声带的振动,音叉发声使水振动,都能证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 2)桌子是较大的物体,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可转换成桌面上小纸屑的振动,所以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或桌子上放一杯水; ( 3)当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传声介质越来越少,所以传声效果越来越不好,实验过程中听到声音越来越小,设想空气全部抽净时,就不传声了,也就听不到声音了,故可的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 点评:这个真空铃实验说明了真空不能传声,事实上把罩内空气全部抽净是不可能的,所以总能听到微弱的声音,人们只是根据抽气过程

36、听到声音越来越小进行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这种办法在物理学中叫理想实验法 填空题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就是由红、 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彩虹出现在雨过天晴的空中,这是光的 现象。 答案:绿 ,色散 试题分析:彩色电视机荧屏上呈现各种颜色是由红绿蓝三色色光合成的,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 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 、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当太阳光射入雨后空气中的小水滴时,太阳光经过折射发生色散,从而形成彩虹; 考点: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光的色散 点评:光的三原色需要牢固记忆和掌握;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容易混淆,要正确

37、区分 在用蓝光照明的室内切开一个红瓤西瓜,则看上去瓜瓤是 _色,绿色瓜皮是 _色。 答案:黑,黑 试题分析: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和它相同的色光,其它的色光被它吸收熟西瓜的瓤是红色的,西瓜瓤是不透明的物体,只能反射红光,蓝光照射时,蓝光被西瓜瓤吸收,没有光线反射到人的眼睛里,人们感觉它是黑色的绿色瓜皮是黑色。 考点:物体的颜色 点评:掌握不透明物体和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的,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 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应为 6m现因屋子太小而使用了一个平面镜,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4m,那么人到镜子的距离应为 m若视力表全长 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

38、度为 m。 答案:, 0.8 试题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首先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判断视力表到视力表的像距离,然后根据人和视力表的像之间的像距离为 5m,判断人的位置。( 1)视力表距离平面镜 3m,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3m,视力表和视力表的像之间的距离是 6m,检查视力时眼睛离视力表的像距离是 5m,所以人站在平面镜和视力表之间,视力表在人身后 1m,那么人到镜子的距离应为 2m( 2)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大小相等可知,视 力表全长为 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也为 0.8m 考点

39、: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点评:平面镜有两个重要的应用:一是改变光的传播路线;二是成像 检查视力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来增大视觉空间 “金星凌日 ”是一种罕见的天文奇观,它形成的原因是当太阳、金星、地球依次排列在一直线上时,某些地区的人们就能在地面上看到太阳中间有一个黑点。 “金星凌日 ”是由于光的 _形成的,观察金星临日时,通常用一盆滴有墨水的水来观看,水盆中所成的是 像(选填 “实 ”或 “虚 ”)。答案:直线传播,虚 试题分析: “金星凌日 ”和日食的道理相似,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金星凌日 ”在水中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成的是虚像( 1) “金星凌日 ”是金星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

40、,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金星挡住了一部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所以看到太阳表面有个小黑点; ( 2)用一盆滴有墨水的水来观看 “金星凌日 ”现象,是 “金星凌日 ”在水中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所成的是虚像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的反射现象,此题是一道基础题;学生应会用光在同一均 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及光的反射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做 “水的沸腾 ”实验时,若实验时不小心被 沸水烫伤; 水蒸气烫_(填 “ ”或 “ ”)情况更严重,其道理是_。 答案: , 100 的水蒸气比 100 的水多了一个液化放热的过程 试题分析:

41、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 在烧杯上加盖,水上方的气压增大,根据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所以沸点升高被热水烫伤时,主要是热水的温度高对人体造成伤害;而被相同温度的水蒸气烫伤时,除了温度的伤害外 ,水蒸气在皮肤上发生液化,而液化放热,造成第二次伤害 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清楚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以及水蒸气液化时放热。 如图所示,甲为盛有水的烧杯,试管乙直插入甲容器的水中( 试管未碰底 )。甲烧杯受到酒精灯持续加热后,发现乙试管内的液体沸腾起来了,根据下表提供的有关信息,可判断试管乙内的液体一定是: 。 几种物质的沸点( 1个标准大气压) 物质 沸点( ) 物质 沸点( )

42、 水 100 甘油 290 煤油 150 酒精 78 答案:酒精 试题分析:液体沸腾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 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再升高,一直保持在沸点温度; 热传递的条件是两个物体间必须存在温度差 根据以上三个知识点结合表中给出的数据可以判断试管乙中的液体种类由图及题意可知,甲中的水不断地从酒精灯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但水沸腾时温度不再升高,所以甲中水的温度最高为 100 ; 乙中液体吸收的热量来自于甲中的水,因为乙中液体沸腾,说明乙中液体温度已达到沸点,而且还可以从甲中的水吸收热量;根据热传递条件可知,乙中液体的温度一定小于甲中水的沸点,即乙中液体的沸点小于 100

43、 故答案:是:酒精 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点评:易错点是有些学生会认为乙中的液体是水,假如是水,则当乙中水的温度升高到 100 时,与甲中水的温度相同,则乙中水不能再从甲中吸收热量,虽然温度达到了沸点,但由于不能继续吸热,故不会沸腾 2008年 5月 12日我国汶川地区发生了 8 0级的大地震给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损失因 为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 (填 “次声波 ”或 “超声波 ”)所以地震前人们并没有感知到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 _发出声音,被及时获救。 答案:次声波,振动 试题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们把低于 20HZ 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它低于人类的听觉下限地震时伴有

44、次声波产生,它低于人类的听觉下限,我们感知不到;被困人员敲击物体可使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声音的产生 点评:知道地震时伴有次声波,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日常用语中声音的 “高 “与低,有时指音调, 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 ”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唱 “,这里的低是指 。高是指 。 答案:音调,响度 试题分析: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低音是指声带振动频率慢,发出的音调低;放声高歌是指声带振动幅度大,即发出声音的响度大。 考点:音调、响度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特征中

45、的音调和响度定义去分析解答 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 “轻手轻脚过楼道 ”是在 减弱噪 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 _ 减弱噪声。 答案:声源处,传播过程 试题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轻手轻脚过楼道 ”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点评:减弱噪声,一般就是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这三个方面考虑,在分析时要牢牢抓住这三个方面 如图所示 ,四个相同玻璃瓶里装水 ,水面高度不同 ,用嘴贴看瓶口吹气 ,如果能分别吹出 “1(Do)”、 “2(Re)”、 “3(Mi)”、 “4(Fa)”四个音阶 ,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_。 答案:丙,乙,甲,丁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知道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时,瓶中空气柱会振动发出声音,空气柱越短振动越快;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因为声音是由不同长度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由图可知,空气柱由长到短的排列是:丙、乙、甲、丁;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丙、乙、甲、丁。 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是空气柱的振动发出声音,知道影响声音音调的因素 城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