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福建泉州德化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跟踪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物体长度的记录,符合实际的是( ) A小明身高约 1.6mm B一根新铅笔长 17cm C手指甲宽约 10nm D学校的课桌高为 80dm 答案: B 试题分析:一般中学生的身高为 1.60m, A中数据太小;手指甲宽约 10mm, C中数据太小;学校的课桌高为 80cm, D中数据过大;一根新铅笔的长约为17cm, B正确。 考点:长度的估测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一些熟悉物体的长度。 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B远处物体成
2、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C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D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答案: A 试题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佩戴凹透镜,选 A。 考点:近视眼及其矫正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近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 有一种新型锁 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答案: C 试题分析:音色是声音的特色,有发声体本题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不同的人音色是不同的,声纹锁就是依据音色的特
3、性还辨别的。 考点:音色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声音的特性 -音色 关于误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有关 B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始终存在 C误差是不能避免的,但是可以尽量减小 D误差和错误一样,只不过说法不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误差是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它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但不能消除通常采用的减小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误差不是错误,选 D。 考点:误差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了解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改进方法 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拱桥倒影 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C钢笔错位 D树林间的光线 答案: C 试题分析
4、: A是光的反射; B是光的直线传播; C是光的折射; D是光的直线传播。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光的三大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德化南埕的漂流吸引了众多游客。一叶扁舟,顺水而下,出没浪端谷底,惊险刺激。我们说坐在橡皮艇上的游客静止不动,所选的参照物是( ) A两岸山上的树 B橡皮艇 C河岸上的摄影记者 D水中四处游动的鱼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参照物;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有位置的改变,说明物体是运动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位置的改变,说明是静止的;说坐在橡皮艇上的游客静止不动,说明所选 的参照物和橡皮艇之间没有
5、位置的改变,参照物选择的是橡皮艇,选 B。 考点:参照物、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 20cm,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 30cm处,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 答案: B 试题分析: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 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像在凸透镜的异侧, 2f v f 2f u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像在凸透镜的异侧, v 2f; u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根据题意知, f=20cm, u=30cm,满足 2fu f,所以成像特点
6、是倒立、放大的实像,选 B。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其原因是(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答案: B 试题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是真空,所以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不能直接对话,需 要借助电子设备,因为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考点:声音的传播、电磁波的传播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和电磁波传播的不同 根据图所示,可判断出蚂蚁到放大镜的距离( ) A小于焦距 B大于焦距,小于两倍焦距
7、 C等于两倍焦距 D大于两倍焦距 答案: A 试题分析: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 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像在凸透镜的异侧, 2f v f 2f u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像在凸透镜的异侧, v 2f; u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由图可知,蚂蚁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是在一倍焦距之内,选 A。 考点:凸透镜的应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小华同学用脚步丈量池塘的周长,他绕池塘边走一圈,数得走过的步数为30步,则小华家池塘的周长最接近于( ) A 5m B 15m C 150m D 500m 答案: B 试题分析:小华用脚步量池塘的周长,小华两
8、步约 1m,所以 30步,约 15m,选 B。 考点:长度的估测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一般情况下,中学生的步幅是 2步 1m左右。 一只 小猫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此时它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当镜面竖直放置时,所成的像是正立的、等大的、左右相反的,故选 C。 考点:平面镜成像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我国已成功实现多次载人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 在飞船座舱内的。在这一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
9、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C以火箭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 D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参照物;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有位置的改变,说明物体是运动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位置的改变,说明是静止的;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和飞船之间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航天员是静止的,A正确;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和地面之间有位置的改变,所以航天员是运动的;以火箭为参照物,航天员和火箭之间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是静止的,C错误;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和火箭之间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是静止的。 考点:参照物,运动与静止 的相对性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运动与静止
10、的相对性 关于光的反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只有射到光滑平面上才能发生反射 B只有在镜面反射中,每条光线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在漫反射中,每条光线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光射到不透明的物体表面上时才会发生反射 答案: C 试题分析:光遇到障碍物会在障碍物表面发生反射,不是只有射到光滑表面才发生反射, A错误;无论在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错误, C正确;光不只是射到透明物体表面发生反射,射到透明物体表面也发生反射,比如水面, D错误。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光的反射定律 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在讨论时,
11、有同学提出: “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 ”。就 “拿磁铁来吸一下 ”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假设 B论证 C实验 D结论 答案: C 试题分析: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是科学探究中的实验环节。 考点:科学探究的步骤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科学探究的步骤。 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如图所示,其中方法正确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正确使用刻度尺: 使用前:要观察并明确量程、分度值和 0刻线; 使用时: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A中没有把零刻线与物体对齐,没有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
12、被测部分; B中刻度尺未与被测部分对齐; C中没有把零刻线或其它整数刻度未与物体对齐; D正确 考点:刻度尺的使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关于超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不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超声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超声波的频率比声音低 D人耳可以听见超声波 答案: B 试题分析:人们把声音频率大于 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波,超过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人耳听不到, D错误;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超声波也是由声音的振动产生的, A错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
13、和气体都是传播声音的介质, B正确;超声波是频率比声音高, C错误; 考点:超声波和次声波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超声波的定义,以及其特性 小赵同学站在平面镜前 1m处,当他远离平面镜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 ) A离平面镜越远 B离平面镜越近 C像离平面镜的距离始终不变 D像会变小 答案: A 试题分析: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小赵同学站在平面镜前 1m,当他远离平面镜时,像也远离平面镜,但大小不变,选 A。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音乐会上男低音独唱时由女 高音轻声伴唱,下面说法正确的
14、是( ) A “男声 ”音调高,响度大; “女声 ”音调低,响度小 B “男声 ”音调低,响度小; “女声 ”音调高,响度大 C “男声 ”音调高,响度小; “女声 ”音调低,响度大 D “男声 ”音调低,响度大; “女声 ”音调高,响度小 答案: D 试题分析: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男士声带的振动频率慢,但振动幅度大,所以其声音的响度大但音调低;女士声带的振动频率快,但振动幅度小,所以其声音的音调高但响度小;故选 D。 考点:音调与响度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音调和响度的影响因素 在科学探
15、索之路上有一位巨人,他善于利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前人的研究成果,被后人誉为实验物理学的先驱。他是( ) A牛顿 B哥白尼 C伽利略 D爱因斯坦 答案: C 试题分析:爱因斯坦是 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和现代物理学奠基人,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力的三大定律,伽利略被称之为实验物理学的先驱,哥白尼建立了日心说。 考点:物理常识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世界上著名的物理学家 下列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 ) A通电的电灯 B燃烧的蜡烛 C萤火虫 D耀眼的玻璃幕墙 答案: D 试题分析:能够发光的物体被称为光源;电灯、蜡烛、萤火虫都能够发光,所以属于光源;玻璃幕墙是反射光,所以人感觉耀眼,它不属于光源
16、。 考点:光源的定义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 是熟知光源的定义 以下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街头设置噪声监视器 C机场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 D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隔音墙 答案: A 试题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在声源处减弱, A正确; B、街头设置噪声监视器,只是起到监视的作用,不能减弱噪声; C、机场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在人耳处减弱; D、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隔音墙,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考点:减弱噪声的途径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减弱 噪声的途径 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在图中用来
17、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 考点: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大小不变的直线运动;其图像有两种:一种是 v-t图像,一种是 S-t图像,分别为: 所以符合题意的是 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实验题 为了减少测量时产生的误差,一般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同一物体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 25.1mm、 25.2mm、 25.2mm、 27.2mm、 25.3mm,其中明显记录错误的是 。根据以上测量记录,去掉错误的数据,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mm。 答案: .2mm 25.2mm 试题分析:由题意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所记录的测量数据应
18、该准确到毫米位,所以 27.2mm这个记录数据是错误的;长度测量的结果是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所以该物体的长度是考点:长度的测量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物体的长度需要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会进行错误分析。 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看到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被弹起来,此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乒乓球弹跳起来是由于甲音 叉发声时,发声体在 。如图所示,拨打挂在玻璃罩内的手机时,用抽气机抽掉罩里的空气,我们发现,随着玻璃罩里的空气逐渐变少,铃声逐渐变小,最后几乎听不到振铃声,但我们能看见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 介质,而光的传播 介质(选填 “需要 ”或 “
19、不需要 ”)。 答案:空气 振动 需要 不需要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敲击一个音叉,另一个音叉也振动并把小球弹起来,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发声的音叉是由于音叉的振动产生的;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 需要介质,而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考 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产生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小聪想探究足球滚动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 ( 1)小聪想到自行车轮胎充气不足时很难骑快,于是猜想:足球充的气越足,滚动就越 。 ( 2)如图所示,小聪在一处斜坡上进行实验,他测出足球在 A 处从静止释放,滚动 10m到 B处所用的时间为 8s;将足球用小针放掉一些气后,
20、在 B处从静止释放,测出足球滚动 10m到 C处所用的时间为 14s。小聪在实验时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 。 ( 3)足球在 AB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 4)小聪实验中存在不足之处,请 你指出一点: 。 答案:( 1)快 ( 2)卷尺(或刻度尺) ( 3) 1.25 ( 4) 两次实验没有使皮球从同一位置释放(或两次下滚斜面的倾角不同) 试题分析:由自行车轮胎充气不足时很难骑快,就可以知道他的猜想是足球充的气越足,滚动就越快;在实验中,我们需要测量足球运动的时间和长度,时间用秒表来测量,长度用刻度尺来测量;足球在 AB段的平均速度为;他在实验中没有让足球在同一位置滚下,由于足球在不同
21、位置向下滚得速度是不相同的,所以他并不能准确的探究出足球运动得快慢与足球里的气是否充足的关系。 考点:速度的计算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 小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 A和 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 1)为了能够比较像物的大小,应使蜡烛 B处在与蜡烛 A ( 选填 “同侧 ”或 “异侧 ”)的位置; ( 2)移动蜡烛 B的位置,直到从 A处看,蜡烛 B好像也被点燃似的,此时蜡烛 B的位置就是点燃的蜡烛 A的像的位置。测得此时蜡烛 A、 B到
22、镜面的距离均是 10cm。由此可初步得出结论: ; ( 3)该实验中取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 4)实验中不用平面镜而选择玻璃板,是由于用平面镜做实验时,无法观察到蜡烛 A另一侧(平面镜后方)的 (选填 “像 ”或 “蜡烛 B”)。 答案:( 1)异侧 ( 2)平面镜成像时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 3)大小 ( 4)蜡烛 B 试题分析:为了能够比较像物的大小,应使蜡烛 B处在与蜡烛 A异侧的位置;根据( 2)中的交代可以得出:平面镜成像时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该实验中取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大小的关系;玻璃板既可以成像也可以看到另一侧的情况,而平面镜知可以成像
23、,观察不到另一侧的蜡烛 B,故选择玻璃板。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实验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平面镜成像的实验 如图,小明在做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焦距为 15cm。 ( 1)在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其 目的是为了 。 (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 14所示时,移动光屏的位置,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选填 “倒立 ”或 “正立 ”)、 (选填“放大 ”、 “缩小 ”或 “等大 ”)的像。生活中常用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 3)若固定凸透镜不动,向左移动蜡烛,为了还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
24、(选填 “右 ”或 “左 ”)移动,其所成的像 (选填 “变大 ”、 “变小 ”或 “不变 ”)。 答案:( 1)同一高度 让像成在光屏的中间 ( 2)倒立 缩小 照相机 ( 3)左边 变小 试题分析: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便于让像成在光屏的中间;如图示数,物距是 35厘米,大于 2倍焦距,所以成像的特点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若固定凸透镜不动,向左移动蜡烛,物距变大,所以像距变小,所以光屏也应 该向左移动,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所以成的像更小。 考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过程。 观
25、察图中甲、乙两幅图,将测量结果填写在相应空格处: 甲图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木块的长度是 cm;乙图汽车速度仪表上所示的速度为 km/h。 甲 答案: .1cm( 1mm) (1.59 1.61)cm 80km/h 试题分析:如入所示,刻度尺一个大格是 1cm,里面有 10个小格,所以每个小格是 0.1cm,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0.1cm;长度测量时必须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长度为 1.60cm;由图中速度表的指示数据可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 80km/h。 考点:长度的测量、速度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长度测量需要估读,速度不需要估读。 填空题 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瓷都广场,其中一半路
26、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步行的是图中 段,小刚家到瓷都广场的路程为 m,小刚骑车的速度为 m/s。 答案: AB 3600 6 试题分析:如图所示,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路程; OA段的速度:; AB段的速度: ;所以 AB段是步行 的;小刚到瓷都广场的路程由图像知是 3600m,小刚汽车的速度是 20m/s。 考点: s-t图像,速度公式的应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会分析 s-t图像,能够从图像中找到有用的信息。 在平静的湖水面上映出月亮的像,已知湖水的深度为 2m,地球到月亮的距离为 3 8 108m ,则像到水面的距离为 m,猴子在水中 (填 “能 ”或 “
27、不能 ”)捞出“月亮 ”。 答案: .8108 不能 试题分析: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地球到月亮的距离为 3 8 108m ,根据物 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则像到水面的距离为 3.8108m,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不能捞到月亮。 考点:平面镜成像特点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静的湖面上能够映出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儿。人站在湖边能看见水中的鱼儿与鸟儿在一起嬉戏。看见水中的 “鱼 ”是光的 现象,看见水中的 “鸟 ”是光的 _ 现象。人在阳光下走会出现 “形影相随 ”现象,这里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
28、_。 答案:折射 反射 直线传播 试题分析:我们能够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从鱼身上反射的光线经水面折射后进入人眼,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看见水中的鸟是由于鸟在水面发生光的反射,在水中成的虚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光线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会在物体后面形成影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光的三大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_(选填 “小于 ”、 “大于 ”或 “等于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 播速度。林雨同学看到闪电后约 5s听到雷声,林雨距雷电产生的地
29、方大约 _m。 (空气中声速约为 340m s) 答案:大于 1700 试题分析:光的传播速度约为 3108m/s,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 340m/s,因为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所以我们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林雨距雷电产生的地方的距离 S=Vt=340m/s5s=1700m。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光速、声速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声音和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以及会熟练应用速度公式。 在春节联欢晚会上 ,小品 不差钱,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喜欢,小艳在现场听到 “小沈阳 ”的声音是靠 _传播过来的, “小沈阳 ”模仿刘欢的声音很逼真,是因为他们的 _相似。夜深了,为了不影响邻居休息
30、,小艳将电视机的音量调小,这是减小声音的 _ (选填 “音调 ”、 “音色 ”或 “响度 ”)。 答案:空气 音色 响度 试题分析:在现场听小品,声音是靠空气传播过来的; “小沈阳 ”模仿刘欢的声音很逼真,是因为他们的音色相似;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小艳将电视机的音量调小,这是减小 声音的响度,防止噪声。 考点:声音的传播、音色、响度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声音的传播以及声音的三大特性 计算题 2012年 10月 1日,小静和爸爸到厦门机场接姑姑,在机场高速公路的入口处,看到如图 15 所示的标志牌。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以最大的速度行驶,他们从
31、入口处到机场要多少分钟 答案: min 试题分析:由图中标志牌,知道距离机场的路程 S,知道最大速度 v,根据的变形公式求出时间 t;由 v= 得 t= = =0.3h=18min 考点:速度的计算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速度的计算,结果要对时间 进行换算 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我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为了维护钓鱼岛的领土主权,近日我国渔政船从福建省福州市出发赴钓鱼岛巡航,渔政船的航行速度约为 39km/h,渔政船从福州市至钓鱼岛主岛往返一次约需 20h,请问,福州市到钓鱼岛主岛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 答案: km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已知渔政船的速度,知道时间,根据速度公式 的变形
32、公式求出路程 S; 解:由 v= 得 s=vt= 39km/h20h=780km 所以福州市到钓鱼岛主岛的距离约为: S/= s= =390km 考点:速度公式的应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应该速度公式,知道时间是往返的时间。 简答题 根据以下数据,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至少写二条,要求所涉及的知识或规律不重复。 几种物质的声速( m s-1) 空气( 15 ) 340 海水( 25 ) 1531 空气( 25 ) 346 铜(棒) 375 软木 500 大理石 3810 煤油( 25 ) 1324 铅(棒) 5000 蒸馏水( 25 ) 1497 铁(棒) 5200 你获得的信息: 信息
33、一: ; 信息二: 。 答案:( 1)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 2)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3)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慢,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得快。 试题分析:通过表格可知,( 1)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 2)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3)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慢,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得快。 考点:声速与温度的关系、声速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够从表格中找到隐含的条件,得到正确的结论。 作图题 根据要求作图: ( 1)如图甲所示,光线与镜面成 60角入射,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 甲 ( 2)如图乙所示,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后的大致径迹(以上 两小题
34、应标出法线); ( 3)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丙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 丙 答案: 试题分析:( 1)首先画出法线,则入射角为 90-60=30,所以反射角也为30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画出反射光线以及反射角,如下图所示; ( 2)如图所示,光线先从空气射入玻璃,然后又从玻璃射线空气,根据光的折射定律: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如下图所示: ( 3)如图所示,光线经透镜后变的会聚一些,所以是凸透镜,如下图所示: 考点:光的反射作图、光的折射作图、凸透镜的作图 点评:解决本题的根据是熟知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定律,以及知道凸透镜起到会聚作用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