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124.14KB ,
资源ID:304901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0490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2013学年辽宁营口大石桥市水源二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explodesoak29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2013学年辽宁营口大石桥市水源二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2-2013学年辽宁营口大石桥市水源二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沈阳市规定二环路以内机动车禁止鸣笛,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 A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 B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 C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D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 答案: C 试题分析:首先要明确题干中是通过哪种方法来减弱噪声的然后再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减弱噪声的方法,两者相互对应,即可得到答案: 解:二环路以内机动车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A、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不同故 A错误 B、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

2、人员要戴上耳罩,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不同故 B错误 C、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防止噪声的产生,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相同故 C正确 D、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不同故 D错误 故选 C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点评: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三种,关键是将具体的措施与方法对应起来 ,这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原因是( ) A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答案: B 试题分析:吸收声音可

3、以达到减噪声目的;因此具有多孔性材料,它能够吸收声波,在吸音材料的微孔中发生摩擦而将声音的能量消耗掉 解:大雪蓬松且多孔,声波进入后在微孔中发生摩擦而将声音的能量消耗掉,因此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故选 B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防治噪声的途径的了解和掌握,是中考的热点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 V= 可知,物体的( )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 答案: A 试题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据此分析判断 解: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不能说成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4、故选 A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关键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与路程和时间无关类似公式: = 、 R= 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A 雪人没有融化去变小了 B 冬天,窗上结了冰花 C 烧开的水,水壶嘴冒了白汽 D 晒衣服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三种状态间可以相互转化;物质由固体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 解: A、雪人没有融化去变小了,是固态的雪直接升华为水蒸气;故 A正确; B、冬天,窗上结了冰花,是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直接凝华为小冰晶;故 B错误; C、烧开的水,水壶嘴冒了白汽,是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后形成的小液滴;故

5、C错误; D、晒衣服时,衣服上的水发生了汽化现象(蒸发),变成了水蒸气;故 D错误; 故选 A 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小昌同学在 26 的实验室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酒精中,当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时,将温度计取出,关于他观察到的 温度计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于 26 B先下降,后上升到 26 C低于 26 D等于 26 答案: B 试题分析:酒精挥发性比较强,也就是说酒精在常温下比较容易汽化为气态的酒精蒸气,汽化要吸热;但酒精蒸发后,受周围温度

6、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 解:酒精蒸发吸热,能使它附着的物体温度计的示数下降,低于 26 ;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掉后,受空气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实验室内的温度相同,即等于 26 故选 B 考点:蒸发及其现象;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点评:此题考 查的是蒸发致冷的现象,是一道热学基础题 如图所示,是四位同学 “用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温度 ”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两点: ( 1)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不能触及容器底和容器壁; ( 2)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上表面持平 解: A、温度计的玻璃泡触及容器

7、壁;故 A错误; B、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入被测液体;故 B错误; C、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且读数时视线温度计的液柱上表面持平;故 C正确; D、读数时视线没有温度计的液柱上表面持平;故 D错误; 故选 C 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点评:温度计的使用是中考的热点,此题难度不大,只要对温度计的使用认识到位,此题会迎刃而解 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是( ) A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B松香、萘、玻璃、明矾都是非晶体 C晶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同一晶体的熔化温度与它的凝固温度相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用到以下知识: ( 1)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具有一定的熔点,非

8、晶体没有熔点; ( 2)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在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而非晶体在熔化时温度逐渐升高; ( 3)对于同一晶体来说,其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解: 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都要吸收热量,故 A说法错误; B、松香和玻璃是非晶体,萘和明矾是晶体,故 B说法错误; 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 C说法错误; D、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故 D说法正确 故选 D 考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熔点和凝固点 点评:该题考查了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熟练掌握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是解决此题的关 键,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使用一根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

9、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 ) A偏大 B偏小 C正常 D无法比较 答案: A 试题分析: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由于热胀冷缩的缘故,刻度尺会变短一些,再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刻度尺显示的示数会比实际值要大一些 解:由于冰箱里的温度比较低,刻度尺会收缩变短一些,再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刻度尺显示的示数会比实际值要偏大一些 故选 A 考点:长度的测量;物质的基本属性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误差形成的原因以及产生的结果误差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温度对刻度尺产生的影响属于客观因素 生活中常把碗放在普通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所示,当锅

10、内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A稍后沸腾 B温度能够达到沸点,但不沸腾 C同时沸腾 D温度总是低于锅里水的温度,因此不会沸腾 答案: B 试题分析:液体沸腾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需要继续吸热,但沸腾时温度不再改变,结合这些可以解决本题 解:开始锅与碗中的水都会吸热升温,但当锅中的水达到沸点时吸热会沸腾起来,但温度不再升高 此时碗中的水也会达到沸点,但由于碗中的水与锅中水的温度相同,所以不能继续吸热,所以碗中的水不会沸腾 故选 B 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点评:对于这类在锅内或烧杯内放置容器的问题,要搞清里外的不同点,外部因为有加热装置,所以可以继续吸热,可以沸腾,而内部的液体温度等于水的沸点

11、,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会沸腾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乘坐一辆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请根据不同参照物判断小明的运动情况(至少写出 2种情况) 答 案:以小明乘坐的汽车为参照物,小明和汽车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说小明是静止的; 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小明和树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小明是运动的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试题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 答:以小明乘坐的汽车为参照物,小明和汽车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说小明是静止的; 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小明和树

12、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小明是运动的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是相对于某个物体而言的,所以说运动和静止都具有相对性 一个运动物体在前 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3米 /秒,后 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5米 /秒,则它在 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 A等于 4米 /秒 B小于 5米 /秒而大于 3米 /秒 C等于 5米 /秒 D大于 5米 /秒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物体的路程,然后由速度公式求出物体的平均速度,然后做

13、出选择 解: v= , 物体的路程 s1=v1t1=3m/s2s=6m, s2=v2t2=5m/s3s=15m, s=s1+s2=6m+15m=21m, 物体的平均速度 = = =4.2m/s; 故选 B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点评:本题考查了求物体的平均速度,熟练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实验题 小玮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控制因素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 /cm 琴弦的横截面积 /mm2 A

14、钢 20 0.3 B 钢 20 0.7 C 尼龙丝 30 0.5 D 铜 40 0.5 E 尼龙丝 40 0.5 ( 1)如果小玮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 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 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控制变量法 ”如果选用 A、 B编号的两种琴弦做实验探究,则控制的变量是琴弦的 和 ,想探究的问题是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 的关系 ( 3)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 实验研究; 分析归纳; 提出问题(或猜想); 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玮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

15、顺序应该是: (只填写数字代号) 答案:( 1) D、 E;( 2)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3) 试题分析:本题前两小题是考查控制变量思想在实验中的应用,研究音调和某一因素关系时,要控制其他因素是一定的 本题第三小题是考查对科学探究各个要素特征的理解 解:( 1)研究音调和材料的关系,要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等, D和 E两种材料符合要求; ( 2) A和 B两种材料都是钢,长度都是 20cm,横截面积不同,所以说控制的变量是材料和长度,研究的问题是音调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 3)按照短文内容可知先后顺序是:提出问题、实验研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故答案:为: ( 1) D、 E;( 2)材料

16、;长度;横截面积;( 3) 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物理学方法 点评:控制变量法是被研究的问题与多个因素有关,研究和某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其他因素一定或不变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是初中物理实验中重要的思想,考试中从材料的选取、方案的设计、结论的描述、数据的分析等方面都可以考查控制变量的思想,要细心 如图所示,是 “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 ”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如图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 “A”、 “B”或 “C”),示数为 ,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 ”或 “非晶体 ”

17、) ( 2)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则测得试管内物质的温度值偏 ( 3)实验中,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的目的是 答案:( 1) B、 48、晶体;( 2)高;( 3)使物质受热均匀 试题分析:( 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视线要和液面相平;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看温度计中的液面在什么位置,从而读出温度值;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不变的 ( 2)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瓶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 器壁 ( 3)为使固体能够均匀受热,需将装有固体物质的试管放在盛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 解:( 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视线要和液面相平, B 符合这种情况;温度计的分

18、度值是 1 ,液面在 40 以上 8格处,示数为 48 ;因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不变的,这种物质就是晶体 ( 2)试管中的物质是靠烧杯中的水加热的,试管底的温度比较高;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温度计反映的是试管底的温度,因此测得的温度值偏大; ( 3)将装有固体物质的试管放在盛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受热均匀 故答案:为:( 1) B、 48、晶体;( 2)高;( 3)使物质受热均匀 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点评:考查晶体的熔化和温度的测量,是一道基础题,第( 2)问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试管中的物质是靠烧杯中的水来加热的是解答这问的关键 下面图 1是 “观察水的

19、沸腾 ”的实验装置图 ( 1)实验中观察到,水在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这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小红同学为了方便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将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进行观察读数,则会导致所测温度偏 (选填 “低 ”或 “高 ”) ( 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 2所示,为 ,说明此 时气压 (选填“大于 ”、 “等于 ”或 “小于 ”) 1个标准大气压 ( 3)如图 3是三位同学作出的水的沸腾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丙 图,分析该图象,可知水沸腾的特点是 ( 4)从开始对水加热到水沸腾,小红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她提出两条合理的改进方案 ; 答案:( 1)汽化;低;( 2) 98;小于;( 3)丙;不断吸热,

20、温度不变;( 4)提高水的初温;减少水的质量 试题分析:( 1)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汽化现象,在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停留在液体中,否则温度计的示数会发生变化 ( 2)在进行温度计的读 数时,要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液柱指示位置进行读数;要知道液体的沸点和气压的关系,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 3)要判断出正确的水沸腾图象,要明确以下几点: 水的沸点是 100 (标准大气压下); 在水沸腾时,温度不再变化,但是仍需吸热; ( 4)加热时间过长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可从实际出发进行改进 解:( 1)实验中观察到,水在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这是汽化现象;由于外界温度低于水的沸点,所以将温度

21、计从沸水中拿出来后,温度计的示数会下降,因此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 2)图示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1 ,液柱指在 90 上面第 8个小格上,因此温度计示数为 90 +1 8=98 ;气压越低,液体的沸点越低水的沸点是 98 ,所以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 ( 3)由分析可知:水的沸点是 100 (标准大气压下);在水的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会再上升,显然甲、乙不符合上述要求,正确的是丙图;分析该图象,由此可知液体沸腾温度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 4)要想缩短水的加热时间,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如:提高水的初温、减少水的质量、给烧杯加上盖子等 故答案:为:( 1)汽化;低;( 2) 98;小于;( 3

22、)丙;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4)提高水的初温;减少水的质量 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点评:本题考查了液体沸点跟气压的关系,液体沸腾的特点,液体的沸点,实验过程中加热时间太长的原因,物态变化等,考查的内容很多,容量很大 填空题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最小刻度是 某人拿一个体温计给甲同学测量体温是 36.8 ,再给乙同学测体温时没有甩(乙同学的体温是 36.4 ),测量的结果是 ;如果又给丙同学测体温时仍没有甩(丙同学的体温是37 ),测量出丙同学的体温是 答案: 42 ; 0.1 ; 36.8 ; 37 试题分析:( 1)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35 42 ,分度值是 0.1 ( 2)体温计有缩口

23、,水银只能在温度高的时候升高,在温度降低时不能下降,要想使水银柱下降,只能甩一下 解:( 1)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35 42 ,分度值是 0.1 ( 2)体温计有缩口,水银只能在温度高的时候升高,在温度降低时不能下降某人拿一个体温计给甲同学测量体温是 36.8 ,没有甩再给体温是 36.4的乙同学测量,体温计的示数不变,所以体温计的示数是 36.8 ;没有甩再给体温是 37 丙同学测量,体温计示数会升高,体温计示数是 37 故答案:为: 35 42 ; 0.1 ; 36.8 ; 37 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点评:掌握体温计的正确使用和正确读数,并且掌握体温计的缩口的作用、玻璃泡比较大的原

24、因、三棱状的原因等等 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 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 答案:固体 试题分析:声速的规律是: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声速最大,液体中其次,气体中声速最小;同种介质中,声速和介质温度有关 解: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 敌人的马蹄声,声音是通过土地、竹筒等固体传过来的,其原因是固体能传声,且比空气传声速度快 故答案:为:固体 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点评:声速与介质种类、介质温度两个因素有关,记住声速的规律 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

25、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 (填 “吸收 ”或 “放出 ”)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答案:凝华;放出;凝固 试题分析: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凝华 要放热; 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 根据我们对于凝华和凝固的理解来作答 解: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霜是固体,是由冰箱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 水蒸气在凝华的过程中要放热; 湿抹布上还有很多的水分,擦冰箱侧壁时粘在了侧壁上,是因为湿抹布上的水分凝固为冰所导致的 故答案:为:凝华;放出;凝固 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凝

26、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点评:分析物态变化现象时,主要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从而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来判断; 物态变化知识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 识点,需要掌握 一天,王皓放学回家,刚进家门时听到电视里传来: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 他一听便知是达州青年歌手黄英在唱这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他奶奶称赞黄英的声音很尖,这是指她唱歌时发声的 高有些老师上课时使用便携扩音设备,使声音更加宏亮,这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答案:音色;音调;响度 试题分析: 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它反映了声音的特色; 声音高低称为音调,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

27、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响度的大小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解: 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所以我们能根据音色来判断不同人的声音,这也说明音色反应了声音的品质和特征; 黄英的声带振动较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老师使用扩音设备后,学生感到声音的强度增大,听的更为清楚,所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 故答案:为:音色;音调;响度 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点评:解答此题要根据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定义去分析,尤其要注意音调和响度的区别 站在 100米赛跑终点的记时员,如果他听到起跑发令枪声才开始记时,那么他开始记时的时间比实际的起跑时间是

28、 (早还是晚),相差 秒(空气中的声速为 340m/s) 答案:晚; 0.29 试题分析:声音由发声处传到计时员处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听到枪声再计时,已经比起跑时间晚了 已知路程 s、声速 v,由速度的变形公式可求出时间差 解:声音由发声处传到计时员处需要一定的时间,听到枪声再计时已经比起跑时间晚了 声音传播的路程 s=100m,声速 v=340m/s, v= , 声音的传播时间: t= = 0.29s 故答案:为:晚; 0.29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点评:由于枪声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听到枪声再计时,已经比起跑时间晚了,在比赛中是从看到发令枪冒出的烟开始计时的 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

29、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 4s接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 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探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 答案:;不能;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试题分析:( 1)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又知道声速,利用速度公式求海水的深度 ( 2)超声波属于声波,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月球表面是没有空气的 解:( 1)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 t= 4s=2s, 该处海水的深度: h=vt=1500m/s2s=3000m; ( 2)月亮周围没有空气,而声音不能在真

30、空中传播,故超声波不能到达月亮,更不能利用声波的反射测出月亮到地球的距离 故答案:为: 3000;不能;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 能传声 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声音的传播条件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本题关键:一是求出超声波单趟(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二是知道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出租车奔驰在街道上,车内有乘客和司机,相对于车来说,司机和乘客都是 的;相对于路边站立的小孩来说,司机和乘客都是 的;相对于司机来说,乘客是 的,车是 的 答案:静止;运动;静止;静止 试题分析:( 1)判断物体的运动还是静止,首先选定一个参照物; ( 2)被研究的物体和选定为参照物的物体之间发

31、生位置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解:( 1)司机和乘客坐在行驶的汽车里,司机和乘客相对于车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所以以汽车做参照物,司机和乘客都是静止的; ( 2)司机和乘客坐在行驶的汽车里,汽车相对路边站立的小孩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以路边站立的小孩做参照物,司机和乘客是运动的; ( 3)司机和乘客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相对于司机来说,乘客与司机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乘客是静止的, 因为司机和乘客坐在行驶的汽车里所以相对于司机,车的位置没有发生位置的改 变,所以说车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静止;运动;静止;静止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

32、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如图,这把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木块的长度为 厘米,其中准确值是 厘米,估计值是 厘米 答案: mm; 2.55; 2.5; 0.05 试题分析: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对于一个正确的长度数值,最后一位是 估读值,其它都是准确值 解:由图可知,在( 6 7) cm之间有 10个格,那么每一个小格就是 1mm,即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 1mm; 从图中可看出,测量的起始刻度不是零刻度,而是 6.00cm的刻线,木块末端对着的刻度线为 8.5

33、5cm, 所以木块的长度即为两刻度值差 L=8.55cm-6.00cm=2.55cm 其中准确值是 2.5cm,估读值是 0.05cm 故答案:为: 1mm; 2.55; 2.5; 0.05 考点:长度的测量 点评: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如图所示 是公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它告诉汽车驾驶员从现在起车速不得超过 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最快需经过 min 能到达东大桥 答案: km/h; 18 试题分析:圆形标志牌是限速的标志,表示车辆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标志牌上速度值,标志牌上速度的单位是 km/h; 方形标志牌上的数据表示该地距离东大桥还有 12

34、km的距离,根据速度公式变形即可求出汽车最快需经过几分钟能到达东大桥 解:圆形标志牌上的 40,表示在该段路程中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v= , t= = =0.3h=18min 故答案:为: 40km/h; 18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交通标志牌的含义、速度的有关计算和速度单位的换算,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是一道好题 站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向东运动,他是以 为参照物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正在向 运动 答案:车;西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

35、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乘客看到树木向东运动,而树木本身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故所选取的参照物 相对于地面是向西运动的故选取火车为参照物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向西运动 故答案:为:车;西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点评:关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考查有两种方法: 告诉研究对象及其运动状态,确定参照物 告诉研究对象与参照物确定运动状态此题全面地考查了这两方面 计算题 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条 76cm长的导火索来引爆钻孔里的炸药,导火索的燃烧速度是 0.8cm/s,点着导火索以后以 5m/s的速度跑开,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 500m以外的安全区? 答案:不能在爆破前跑到离

36、爆炸点 500m远的安全区 试题分析:已知引火线长和引火线燃烧的速度,可求爆炸的时间,又知人跑的速度和离安全区的距离,算出时间,比较即可 解:导火索的燃烧时间 t1= = =95s; 人跑到安全区所用的时间 t2= = =100s; 因为 t1 t2,不能跑到安全区以外 答:不能在爆破前跑到离爆炸点 500m远的安全区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时间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解决本题还可以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等方法 简答题 冬天在室外,气温很低,手冻得难受,这时往手上呵气,会使手感到暖和些;从锅里取刚出笼的馒头,手烫得难受,这时在手上吹气,又觉得不太烫了为什么呵气时

37、感到暖和,而吹气又会减轻烫的感觉呢? 答案:( 1)当用嘴向手上 “哈气 ”时,呼出的大量水蒸气在手上液化时放出的热量被手吸收,所以手感到暖和; ( 2)从锅里取刚出笼的馒头,手烫得难受,这时在手上吹气,使得手表面的气体流动很快,使手上的水分迅速蒸发,蒸发带走的热量,手就觉得不太烫了 试题分析:( 1)冬天手觉得冷时,向手上 “呵气 ”是从口中哈出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时放热,放 出的热量通过热传递被手吸收了,手的内能增加,手会感到暖和 ( 2)若使劲儿向手吹气,则是加快手表面空气流动,使手表面的水分蒸发加快,水分蒸发时从手上吸热,所以手不但不会暖和,反会觉得更冷 答:( 1)当用嘴向手上 “哈气

38、 ”时,呼出的大量水蒸气在手上液化时放出的热量被手吸收,所以手感到暖和; ( 2)从锅里取刚出笼的馒头,手烫得难受,这时在手上吹气,使得手表面的气体流动很快,使手上的水分迅速蒸发,蒸发带走的热量,手就觉得不太烫了 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点评: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物态变化过程 中吸热和放热进行分析解答,只有真正理解 “呵气 ”和 “吹气 ”的区别才能解决此题 作图题 汽车开进一个两侧山坡平行的峡谷,鸣笛后经 0.5s听到左边山坡的回声,再经 0.5s 听到右边山坡的回声求这个峡谷的宽度(空气中声速为 340m/s) 答案:峡谷的宽度为 255m 试题分析:声音的反射产生回声,

39、鸣笛后 0.5s听到左边山坡的回声,说明单程时间是 0.25s,再根据速度公式 s=vt即可计算出左边山坡到车的距离;同理再经0.5s听到右边山坡的回声,即车到右边山坡的单程所用的时间为:=0.5s;再根据速度公式 s=vt即可计算出右边山坡到车的距离;将两个距离加起来即是峡谷的宽度 解: 鸣笛后经 0.5s听到左边山坡的回声; 从左边山坡到车所经历的时间为: =0.25s; 根据题意,得: s=vt=340m/s0.25s=85m 同理,再经 0.5s听到右边山坡的回声, 即车到右边山坡的单程所用的时间为: =0.5s; 由 s=vt得: s=340m/s0.5s=170m 则峡谷的宽度为:左边山坡到车的距离 +右边山坡到车的距离; 即峡谷的宽度 =85m+170m=255m 答:峡谷的宽度为 255m 考点:回声测距离的 应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回声测距离在生活中的应用;弄清在两个山坡之间传播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